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125)Ⅰ粒子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鹏 崔红凯 +1 位作者 杨瑞民 张希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8-451,共4页
目的探讨携带放射性^(125)Ⅰ子食管支架治疗高龄中、晚期食管癌的初步疗效。方法总结2009年9月-2010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食管支架治疗的43例中、晚期食管癌老年患者,根据是否自愿接受^(125)Ⅰ粒子支架分为A、B两组。A组为^(125... 目的探讨携带放射性^(125)Ⅰ子食管支架治疗高龄中、晚期食管癌的初步疗效。方法总结2009年9月-2010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食管支架治疗的43例中、晚期食管癌老年患者,根据是否自愿接受^(125)Ⅰ粒子支架分为A、B两组。A组为^(125)Ⅰ粒子支架治疗组,18例;B组为普通支架治疗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变长度、狭窄程度以及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均未做放疗及化疗)。术中、术后观察、统计并随访支架置入成功率、吞咽困难缓解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期。结果 A、B两组支架置入成功率均为100%,短期吞咽困难缓解率100%。A组的平均生存期为9.8个月,B组的平均生存期为4.8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架置入后疼痛、食管再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7.8%及28.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短期临床观察,125I粒子食管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能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临床初步应用是安全、可行、有效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放射性^(125)Ⅰ粒子支架优于传统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射性^(125)Ⅰ粒子 食管支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个性化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颈部转移瘤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吴峰 郭彦伟 +4 位作者 徐红卫 郭辉 权红军 夏燕娜 齐丽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2-276,共5页
目的探讨3D个性化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在颈部转移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颈部转移瘤患者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与研究组(n=10)。研究组采取3D个性化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I放射性粒... 目的探讨3D个性化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在颈部转移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颈部转移瘤患者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与研究组(n=10)。研究组采取3D个性化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对照组常规实施CT引导;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比较两组计划粒子植入数目及实际粒子植入数目、粒子植入优良率、手术时间、临床疗效。术后随访6~9个月,统计两组疾病复发率。结果两组间计划粒子植入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实际粒子植入数目多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实际粒子植入数目显著少于计划粒子植入数目(P<0.05);研究组粒子植入优良为9例,高于对照组的4例(P<0.05);研究组总有效为8例,高于对照组的4例,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6个月及9个月疾病复发分别为1例,2例,低于对照组的3例和5例,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3D个性化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I粒子植入治疗颈部转移瘤,实际粒子植入数目与计划数目较接近,粒子植入优良率较高,可有效提高疾病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个性化打印模板 CT引导 I放射性粒子植入 颈部转移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在原发性肺癌治疗后复发患者中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诗彤 王永槐 +2 位作者 王若雨 王喆 马春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87-1091,共5页
目的分析^(125)I粒子植入在原发性肺癌治疗后复发患者中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40例原发性肺癌治疗后复发患者。术后3个月完善CT检查,以评价近期疗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 目的分析^(125)I粒子植入在原发性肺癌治疗后复发患者中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40例原发性肺癌治疗后复发患者。术后3个月完善CT检查,以评价近期疗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和无效组(疾病进展和病情稳定)。通过电话随访和电子病历查询,记录患者死亡情况和生存时间。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Cox回归分析,分别评价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40例患者中,有效组16例,无效组24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后100%靶体积受照剂量(OR=0.944,95%CI:0.898~0.992,P=0.023)为患者近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最终患者死亡25例,生存10例,失访5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肿瘤最长径(HR=1.310,95%CI:1.010~1.698,P=0.042)为患者远期生存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原发性肺癌治疗后复发患者^(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近期和远期疗效均有改善,术后100%靶体积受照剂量为近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肿瘤最长径为远期生存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肺癌 ^^(125)I放射性粒子 近距离放射治疗 近期疗效 生存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治疗椎体转移瘤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王骏臣 胡玮 +3 位作者 余新林 李月春 郭海国 冯智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43-124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椎体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椎体转移瘤提供依据。方法:69例椎体转移瘤患者分为试验组(n=32)和对照组(n=37),试验组患者采用PVP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对...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椎体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椎体转移瘤提供依据。方法:69例椎体转移瘤患者分为试验组(n=32)和对照组(n=37),试验组患者采用PVP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PVP手术治疗。X射线片检查治疗前后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疼痛数字评分(NRS),比较2组患者疼痛缓解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未发现局部出血,未造成运动功能障碍及神经压迫现象。术后次日复查未发现骨水泥外漏现象。所有^(125)I放射性粒子位置良好,未见脱落。治疗后2组患者椎体高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N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试验组患者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69例患者中肺栓塞或放射性脊髓炎等手术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4.3%,2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椎体转移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与单独采用PVP手术治疗比较,其可以更明显地缓解患者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125i放射性粒子 椎体转移瘤 数字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