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ack spacing threshold of double cracks propagation for large-module rack
1
作者 赵铁柱 石端伟 +3 位作者 姚哲皓 毛宏勇 程术潇 彭惠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2533-2539,共7页
Large-module rack of the Three Gorges shiplift is manufactured by casting and machining, which is unable to avoid slag inclusions and surface cracks. To ensure its safety in the future service, studying on crack propa... Large-module rack of the Three Gorges shiplift is manufactured by casting and machining, which is unable to avoid slag inclusions and surface cracks. To ensure its safety in the future service, studying on crack propagation rule and the residual life estimation method of large-module rack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e possible crack distribution forms of the rack in the Three Gorges shiplift were studied. By applying moving load on the model in FRANC3 D and ANSYS, quantitative analyses of interference effects on double cracks in both collinear and offset conditions were conducted. The variation rule of 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IF) influence factor, RK, of double collinear cracks changing with crack spacing ratio, RS, was researched.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rack spacing threshold of double cracks within the design life of the shiplift were obtained, which are 24 and 4 times as large as half of initial crack length, c0, respectively. The crack growth rates along the length and depth directions in the process of coalescence on double collinear cracks were also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e-module rack double cracks fatigue crack propagation crack spacing threshold moving lo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GlcNAcylation通过调节Rack1蛋白稳定性参与SHH型髓母细胞瘤的形成
2
作者 罗静雅 高堂清 +1 位作者 杨檬檬 杨海红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3,共9页
目的:研究O-GlcNAcylation调节蛋白激酶C受体1(receptor for activated C kinase 1,Rack1)的稳定性在SHH型髓母细胞瘤(SHH type medulloblastoma,SHH-MB)形成中的功能作用。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临床肿瘤标本库中分子... 目的:研究O-GlcNAcylation调节蛋白激酶C受体1(receptor for activated C kinase 1,Rack1)的稳定性在SHH型髓母细胞瘤(SHH type medulloblastoma,SHH-MB)形成中的功能作用。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临床肿瘤标本库中分子分型所确定的SHH-MB肿瘤及癌旁组织,分析样本中Rack1和O-GlcNAcylation(O-Glc NAc)的表达水平差异。对于人源髓母细胞瘤细胞系Daoy使用糖基化转移酶(OGT)抑制剂(OSMI-1)和去糖基化转移酶(OGA)抑制剂(TM-G)进行处理,通过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肿瘤细胞增殖能力。采用O-Glc NAc酶标记系统、免疫共沉淀(Co-IP)和Western blot法判断Rack1有无发生O-Glc NAc,而后通过环己酰亚胺(CHX)实验和泛素化修饰实验证实O-GlcNAcylation对Rack1蛋白水平的影响。构建敲低Rack1的髓母细胞瘤模型,通过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免疫荧光染色和划痕实验检测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同时通过在免疫缺陷型小鼠进行异种原位肿瘤移植进行验证,在所得组织样本中(sh-NC和shRack1)使用Western blot检测下游SHH信号通路变化。结果:Rack1和O-GlcNAcylation在SHH-MB中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且Rack1表达水平和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关系。对Daoy细胞系使用OSMI-1、TM-G处理后,发现O-Glc NAc能明显促进Daoy细胞增殖,而抑制细胞O-GlcNAc则抑制细胞增殖。分子实验证实Rack1蛋白O-GlcNAcylation可以调节其蛋白稳定性,进而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在Daoy细胞系敲低Rack1表达,其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动物水平方面,相较于对照组,Rack1蛋白敲低的肿瘤组织增殖受到显著抑制。并且Rack1可通过调节SHH信号通路参与SHH-MB形成。结论:O-GlcNAcylation可通过调节Rack1蛋白的稳定性进而参与SHH-MB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CK1 O-GLCNACYLATION 细胞增殖 SHH-M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涉下调RACK1基因表达增强水稻抗旱能力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大红 刘卉 +2 位作者 杨艳丽 甄萍萍 梁建生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7-453,共7页
RACK1是一种多功能支架蛋白,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调节。利用RNA干涉技术抑制水稻RACK1基因的表达,分析了RACK1基因在响应干旱胁迫中的功能。实时定量PCR对获得的转基因植株的RACK1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RACK1基因表达... RACK1是一种多功能支架蛋白,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调节。利用RNA干涉技术抑制水稻RACK1基因的表达,分析了RACK1基因在响应干旱胁迫中的功能。实时定量PCR对获得的转基因植株的RACK1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RACK1基因表达受抑制程度达50%左右。与非转基因水稻(对照)相比,转基因水稻耐干旱能力显著强于对照,其膜的过氧化酶和丙二醛的产生显著低于对照,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表明RACK1蛋白质调节水稻对干旱胁迫的耐性,并且这种调节在很大程度上与植株体内的氧化还原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RACK1基因 RNA干涉 转基因植株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RACK1蛋白在HEK-293T和BL21细胞中的表达及COS7细胞的定位 被引量:5
4
作者 乔正 赵健 +4 位作者 潘林鑫 李春雨 徐雪琴 刘晓颖 范礼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89-1192,共4页
目的构建可以表达有活性的蛋白激酶C受体(RACK1)的重组质粒,检测其在细胞内的表达与定位情况。方法设计上下游引物,以RACK1全长cDNA序列为模板,PCR扩增出RACK1序列,分别构建到载体pcDNA3.1和pGEX-5X-3。转染pcDNA3.1-FLAG-RACK1到人胚... 目的构建可以表达有活性的蛋白激酶C受体(RACK1)的重组质粒,检测其在细胞内的表达与定位情况。方法设计上下游引物,以RACK1全长cDNA序列为模板,PCR扩增出RACK1序列,分别构建到载体pcDNA3.1和pGEX-5X-3。转染pcDNA3.1-FLAG-RACK1到人胚胎肾细胞(HEK-293T)和非洲绿猴肾成纤维细胞(COS7细胞),转化pGEX-5X-3-RACK1到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中表达,Western blot法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检测RACK1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研究其细胞内定位。结果成功构建了pcDNA3.1-FLAG-RACK1和GEX-5X-3-RACK1重组质粒。Western blot证明了其在HEK-293T细胞中的表达,考马斯亮蓝染色显示其在BL21菌株也能大量表达,免疫荧光显示RACK1在COS7的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均有分布。结论人RACK1在HEK-293T细胞和BL21菌株中均能有效表达,在COS7细胞的胞质、胞核均有分布,为进一步研究人RACK1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CK1 基因表达 细胞定位 BL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RACK1基因RNAi载体构建及植株转化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大红 刘喜平 甄萍萍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44-949,共6页
【目的】筛选大豆RACK1基因的RNAi突变体,为研究RACK1基因在大豆生长发育过程的调控作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T-PCR克隆大豆叶片RACK1基因核心保守序列片段,以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为基本载体,构建抑制大豆RACKl基因表达的RNAi载... 【目的】筛选大豆RACK1基因的RNAi突变体,为研究RACK1基因在大豆生长发育过程的调控作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T-PCR克隆大豆叶片RACK1基因核心保守序列片段,以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为基本载体,构建抑制大豆RACKl基因表达的RNAi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入大豆子叶节,经潮霉素筛选转基因植株,利用PCR、Southern blot及RT-qPCR进行转基因植株检测。【结果】克隆获得大豆RACK1基因核心保守序列片段432 bp;将该基因片段连接到pCAMBIAl301表达载体内含子两侧,通过酶切分析,RNAi载体构建正确。通过农杆菌介导,将该载体转入大豆中黄13号,获得23个转基因大豆株系;经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确定大豆RACK1基因RNAi片段已融合到大豆基因组中。经定量RT-qPCR分析,不同转基因大豆株系RACK1基因mRNA的表达量具有明显差异,其在株系5的表达量最高,为对照的68.5%;株系7最低,降至对照的19.9%。【结论】成功构建了大豆RACK1 RNAi表达载体并导入大豆基因组中,获得23个农杆菌介导的RACK1 RNA干扰表达的大豆转基因植株,为研究RACK1基因在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RACK1 RNAI 载体构建 Southernblot RT—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CK1为核心的口腔鳞状细胞癌差异基因的荧光定量RT-PCR表达验证及相互关系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郑建伟 杨淑娟 +6 位作者 丘洪添 利小平 韦从云 李婷 莫文娟 蔡秋云 罗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925-3928,共4页
目的:通过对实验组前期口腔鳞癌组织与癌旁正常对照组织基因芯片检测数据和前期蛋白组学实验筛选的52种差异蛋白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差异基因,通过荧光定量RT-PCR实验去验证这些差异基因在口腔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对照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目的:通过对实验组前期口腔鳞癌组织与癌旁正常对照组织基因芯片检测数据和前期蛋白组学实验筛选的52种差异蛋白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差异基因,通过荧光定量RT-PCR实验去验证这些差异基因在口腔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对照组织中的表达。方法:(1)在前期实验组经典蛋白组学实验筛选出的52种差异蛋白中,我们综合口腔鳞癌的表达谱芯片检测结果,选择变化趋势相同且差异相对较大的基因。(2)收集广东省口腔医院等手术切除的口腔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各32份,通过荧光定量RT-PCR进行较大样本的验证并分析这些差异基因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经过荧光定量RT-PCR验证后,GNB2L1、ARHGDIB、STMN1、LGALS7、EIF5A、TAGLN表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S100A7、S100A8、S100A9、ANXA1、ANXA2、ANXA5、CSTB、CRYAB、SERPINB3表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STRING构建的作用网络中RACK1蛋白与其他差异基因发生关系最多。结论:荧光定量RT-PCR验证差异基因的变化趋势与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RACK1蛋白是口腔鳞癌的一个关键节点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差异蛋白 RACK1 荧光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蛋白激酶C受体1蛋白的表达与抗原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侯俊然 何霭 +1 位作者 李卓雅 詹希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2-294,299,共4页
目的构建弓形虫蛋白激酶C受体1基因的pET-30a(+)-RACK1重组质粒,表达、纯化RACK1蛋白。方法PCR扩增RACK1基因的cDNA序列,用SacI、NcoI限制性内切酶对RACK1基因的PCR产物及pET-30a(+)质粒进行双酶切,连接,转化大肠杆菌BL21,构建重组质粒... 目的构建弓形虫蛋白激酶C受体1基因的pET-30a(+)-RACK1重组质粒,表达、纯化RACK1蛋白。方法PCR扩增RACK1基因的cDNA序列,用SacI、NcoI限制性内切酶对RACK1基因的PCR产物及pET-30a(+)质粒进行双酶切,连接,转化大肠杆菌BL21,构建重组质粒。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柱纯化表达产物,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对表达产物进行分析鉴定。结果 PCR扩增出966bp的RACK1完整基因序列,成功构建RACK1基因的pET-30a(+)-RACK1重组质粒,表达出约36kDa的RACK1蛋白,蛋白具有抗原性。结论成功构建弓形虫RACK1基因的pET-30a(+)-RACK1重组质粒,纯化出RACK1蛋白,为进一步进行RACK1蛋白在弓形虫入侵分子机制中的作用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RACK1 基因表达 抗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P结构与搜索机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幸冬梅 朱洪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7年第10期108-111,共4页
P2P系统的研究现在较多集中在对非集中式系统的结构及搜索策略上。本文构造了基于语义的一种混合P2P系统,并且给出了各种常规的操作算法。本文首先引入了d-树的概念,并将Racke树的思想引入了P2P查寻操作中,简单分析了各种操作的最坏时... P2P系统的研究现在较多集中在对非集中式系统的结构及搜索策略上。本文构造了基于语义的一种混合P2P系统,并且给出了各种常规的操作算法。本文首先引入了d-树的概念,并将Racke树的思想引入了P2P查寻操作中,简单分析了各种操作的最坏时间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 Racke树 a-balanced 结点加入 结点离开 P-结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cent Progress in Spac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 of China’s Space Station in 2020-2022 被引量:7
9
作者 GAO Ming ZHAO Guangheng GU Yidong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03-510,共8页
China scheduled to complete the assembly of the T-shaped Tiangong Space Station in 2022,and will enter a new stage of utilization.There are more than 20 experiment racks inside the modules,and more than 50 external on... China scheduled to complete the assembly of the T-shaped Tiangong Space Station in 2022,and will enter a new stage of utilization.There are more than 20 experiment racks inside the modules,and more than 50 external onboard payloads mounting spaces,which will support large-sca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periments during the operation.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l experiment racks and external research accommodations approved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has been completed,of which 4 racks in Tianhe core module,including High Microgravity Level research Rack(HMLR)and Container-less Materials Processing Rack(CMPR),have finished on-orbit tests;while other racks in Wentian and Mengtian experiment modules are under comprehensive ground tests.The Chinese Space Survey Telescope(CSST)has advanced much in the last two years with 24 pre-launch research projects funded and 4 joint science center built in preparation for CSST’s future scientific observations and operations.The systematic research planning for China’s Space Station(CSS)during 2022-2032 is updated with the researches classified into four important areas:space life sciences and human research,microgravity physical sciences,space astronomy and Earth science,and new space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According to the planning,more than 1000 experiments are expected to perform in CSS during the operating period.Overall,the CSS utilization missions are proceeding as planned,which will contribute to the major scientific or application output and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n Ear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s Space Station(CSS) Space utilization Experiment racks Chinese Space Surv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SP9蛋白与RACK1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东伟 尹曼曼 +4 位作者 张枫 李江南 黄丽 余丽芸 翁长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9-262,共4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编码的非结构蛋白NSP9为参与病毒复制的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而宿主蛋白与RdRp相互作用参与病毒基因组的复制机理尚不明确。为筛选与RdRp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本研究以PPRSV NSP9蛋白为"诱饵&quo...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编码的非结构蛋白NSP9为参与病毒复制的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而宿主蛋白与RdRp相互作用参与病毒基因组的复制机理尚不明确。为筛选与RdRp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本研究以PPRSV NSP9蛋白为"诱饵",利用酵母双杂交方法筛选猪肺泡巨噬细胞cDNA酵母表达文库,筛选结果显示PRRSV NSP9蛋白与宿主蛋白RACK1具有相互作用关系。进一步经酵母共转化试验和免疫共沉淀试验验证RACK1和NSP9特异性结合,并共定位于细胞浆中。研究结果表明,宿主蛋白RACK1是PRRSV NSP9蛋白的一种新的相互作用蛋白,然而RACK1参与PRRSV复制的详细机理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猪肺泡巨噬细胞表达文库 NSP9 RACK1蛋白 蛋白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羽衣甘蓝BoRACK1基因克隆、亚细胞定位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庞可勤 刘宏伟 +4 位作者 甄萍萍 郭君洁 李伟 李大红 李鸿雁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5-642,共8页
【目的】克隆羽衣甘蓝蛋白激酶C1受体(RACK1)基因(BoRACK1)序列,并对其进行亚细胞定位及表达分析,为研究RACK1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PCR扩增BoRACK1基因,构建其亚细胞定位表达载体,通过基因枪法转... 【目的】克隆羽衣甘蓝蛋白激酶C1受体(RACK1)基因(BoRACK1)序列,并对其进行亚细胞定位及表达分析,为研究RACK1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PCR扩增BoRACK1基因,构建其亚细胞定位表达载体,通过基因枪法转化洋葱表皮细胞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EP)的分布情况。利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BoRACK1基因在不同组织中及在非生物胁迫(200 mmol/L NaCl、100μmol/L ABA和1 mmol/L H2O2溶液)下幼苗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CR扩增获得BoRACK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其cDNA全长980 bp,编码326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的RACK1具有较高同源性,在65%以上,尤其与拟南芥的同源性高达93%。BoRACK1基因在羽衣甘蓝的根、茎、叶、花和种子中均有表达,其中在根、叶和种子中的表达量较高,而在花、幼芽和茎的表达量较少。BoRACK1基因在ABA、H_2O_2和NaCl胁迫下的表达量整体上呈下调趋势,其中NaCl胁迫下其表达量在6 h时降至最低,而其他胁迫下其表达量均在4 h时降至最低。BoRACK1定位于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质膜。【结论】BoRACK1基因表达无组织特异性,除了与羽衣甘蓝花、果实及营养器官的发育存在关联外,还可能参与了植物的抗逆性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1受体(RACK1) 羽衣甘蓝 亚细胞定位 荧光定量PCR(q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RACK1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转化
12
作者 李大红 刘卉 +2 位作者 杨艳丽 甄萍萍 梁建生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22,共5页
利用过表达基因技术将从水稻中分离克隆的RACK1基因定向克隆至植物中间表达载体pCAMBIA1301中,构建了RACK1过表达融合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R,通过根癌农杆菌EHA105将其导入水稻基因组。对获得的抗性植株的报告基因、基因组PCR及... 利用过表达基因技术将从水稻中分离克隆的RACK1基因定向克隆至植物中间表达载体pCAMBIA1301中,构建了RACK1过表达融合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R,通过根癌农杆菌EHA105将其导入水稻基因组。对获得的抗性植株的报告基因、基因组PCR及Southern Blotting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过表达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RACK1 植物表达载体 转基因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的蛋白激酶C受体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13
作者 张露萍 王海燕 +5 位作者 孙红亚 梁虹 王建军 朱永泽 盛树青 郑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7-499,共3页
目的:构建活化的激酶C受体1(RACK1)WD1-4真核表达载体,通过细胞转染和Western blot鉴定其是否在细胞中表达。方法:应用PCR法扩增RACK1蛋白中第1~4个WD40区域的片段,将其与PGEM-T载体连接,测序后再将其克隆至pEGFP-N1中。采用脂质体法... 目的:构建活化的激酶C受体1(RACK1)WD1-4真核表达载体,通过细胞转染和Western blot鉴定其是否在细胞中表达。方法:应用PCR法扩增RACK1蛋白中第1~4个WD40区域的片段,将其与PGEM-T载体连接,测序后再将其克隆至pEGFP-N1中。采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至293T细胞中,观察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并用Western blot法进行鉴定。结果:pEGFP-N1-RACK1(WD1-4)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及测序证实,目的基因的序列完全正确。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转染了重组质粒的细胞株可见绿色荧光融合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果。结论:成功构建pEGFP-N1-RACK1(WD1-4)重组质粒且进行了真核表达,为下一步研究RACK1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CK1蛋白 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E2蛋白与猪RACK1相互作用的鉴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凌理军 李素 +7 位作者 董泓 贺番 冯烁 廖亚金 申梁 孙元 翁长江 仇华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9-282,共4页
为筛选和鉴定与猪瘟病毒(CSFV)E2蛋白相互作用的猪宿主蛋白,我们采用酵母双杂交方法筛选猪肺泡巨噬细胞表达文库得到与CSFV E2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细胞RACK1蛋白,经共转化试验和GST pull-down试验进一步证实两者可以特异性结合,并且共聚... 为筛选和鉴定与猪瘟病毒(CSFV)E2蛋白相互作用的猪宿主蛋白,我们采用酵母双杂交方法筛选猪肺泡巨噬细胞表达文库得到与CSFV E2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细胞RACK1蛋白,经共转化试验和GST pull-down试验进一步证实两者可以特异性结合,并且共聚焦试验表明两者共定位于细胞的细胞浆。本研究显示E2蛋白与宿主细胞RACK1蛋白存在相互作用,RACK1在CSFV感染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猪巨噬细胞表达文库 酵母双杂交 E2蛋白 RACK1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蛋白激酶C受体1影响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入侵细胞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宗平 朱顺海 +6 位作者 黄兵 韩红玉 赵其平 吕凌 陈婷 严茗 董辉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2-68,共7页
在前期实验中,本实验室利用i TRAQ技术研究了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感染宿主细胞后蛋白质组学的变化,获得了一批与子孢子入侵相关的宿主蛋白。本研究以鸡肌肉的c DNA为模板,对其中活化蛋白激酶C受体1(receptor for activated C kinase1,R... 在前期实验中,本实验室利用i TRAQ技术研究了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感染宿主细胞后蛋白质组学的变化,获得了一批与子孢子入侵相关的宿主蛋白。本研究以鸡肌肉的c DNA为模板,对其中活化蛋白激酶C受体1(receptor for activated C kinase1,RACK1)进行克隆、表达及纯化,结果显示,成功获得RACK1-GST融合蛋白,并作为免疫原制备兔抗RACK1-GST多克隆抗体;利用RT-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子孢子感染DF-1细胞过程中RACK1的m 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子孢子感染细胞24~72 h时,细胞RACK1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提高;利用抗体抑制入侵试验检测RACK1多抗对子孢子入侵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100μg/m L和200μg/m L RACK1-GST抗体作用细胞后对子孢子的入侵影响不大,而300μg/m L和400μg/m L作用细胞后能明显促进子孢子的入侵。以上结果表明,宿主RACK1对球虫子孢子入侵细胞起负调控的作用,但具体机制尚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虫 RACK1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WESTERNBLOT 体外抑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癌组织中RACK1和β-caten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6
作者 周小庆 金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RACK1和β-catenin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126例子宫颈癌组织及癌旁正常子宫颈组织中RACK1 mRNA和β-catenin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RACK1和β-catenin的表达,分析两者与子宫颈癌... 目的探讨RACK1和β-catenin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126例子宫颈癌组织及癌旁正常子宫颈组织中RACK1 mRNA和β-catenin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RACK1和β-catenin的表达,分析两者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子宫颈癌组织中RACK1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正常子宫颈组织,而β-catenin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子宫颈组织,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子宫颈癌组织中RACK1阳性率(19. 0%)低于癌旁正常子宫颈组织(63. 5%),而β-catenin在子宫颈癌中的阳性率(69. 0%)高于癌旁正常子宫颈组织(31.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TNM分期越高、分化程度越低、合并淋巴结转移的子宫颈癌中RACK1阳性率越低,而β-catenin阳性率越高(P <0. 05)。RACK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 404,P <0. 05)。RACK1蛋白强阳性者和β-catenin蛋白弱阳性者生存率较高(42. 8%vs 33. 3%,42. 8%vs 36. 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中位生存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 2 vs 34. 0,44. 2 vs 29. 8,P <0. 05)。RACK1弱阳性和β-catenin强阳性是子宫颈癌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HR分别为9. 654和8. 882,P均<0. 05)。结论 RACK1和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可能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并影响子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RACK1 Β-CATENIN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RAKC1与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朱杰君 张媛媛 +1 位作者 周黎明 万莉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95-95,共1页
目的研究小鼠海马RAKC1水平与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通过侧脑室注射Aβ25-35(10μl)、腹腔注射东莨菪碱(1mg·kg^-1)诱导小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价两种模型小鼠及对应对照组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H... 目的研究小鼠海马RAKC1水平与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通过侧脑室注射Aβ25-35(10μl)、腹腔注射东莨菪碱(1mg·kg^-1)诱导小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价两种模型小鼠及对应对照组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法观察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情况,同时以RealtimeRT-PCR及Westernblot法分别测定小鼠海马组织中RACK1的mRNA及蛋白水平.对小鼠海马RACK1蛋白水平与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侧脑室注射ShRack1(4μL)干扰小鼠海马RACK1表达水平,采用RealtimeRT-PCR及Westernblot法证实RACK1的干扰情况.通过Morris水迷宫评价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法观察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情况.结果侧脑室注射Aβ25-35、腹腔注射东莨菪碱成功诱导小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P=0.0004,P=0.0088)及海马广泛的神经元损伤(P=0.0102,P=0.0175),同时小鼠海马RACK1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mRNA =0.0357,P蛋白=0.0475;PmRNA =0.0387,P蛋白=0.039),且RACK1蛋白水平与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正相关(P〈0.05,P〈0.05).侧脑室注射ShRack1成功降低小鼠海马RACK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1,P=0.003),且该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P=0.04),海马神经元也受到广泛的损伤(P=0.0005).结论小鼠海马RACK1参与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过程,二者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记忆 海马 东莨菪碱 ShRack1 RACK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小鼠17.5d胚胎cDNA文库中筛选Bax相互作用蛋白
18
作者 孙小军 王银银 +3 位作者 戚华兵 李军 罗军 常智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25,共5页
为了研究Bax可能形成的在细胞凋亡中起作用的蛋白复合体,选择Bcl-2家族中的前凋亡因子Bax作为诱饵蛋白,对17.5 d小鼠cDNA文库进行酵母双杂交筛选和BLAST,找到1个RACK1蛋白。为进一步验证上述酵母中Bax与RACK1的结合,用Bax与RACK1的真核... 为了研究Bax可能形成的在细胞凋亡中起作用的蛋白复合体,选择Bcl-2家族中的前凋亡因子Bax作为诱饵蛋白,对17.5 d小鼠cDNA文库进行酵母双杂交筛选和BLAST,找到1个RACK1蛋白。为进一步验证上述酵母中Bax与RACK1的结合,用Bax与RACK1的真核表达载体,以免疫共沉淀和免疫荧光染色验证其相互作用。利用293T细胞过量表达Bax和RACK1蛋白,收获裂解液后进行免疫共沉淀试验,结果表明,Bax和RACK1在体内仍可形成复合体;在293T细胞中共转Bax和RACK1质粒,用各自荧光抗体标记,然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Bax和RACK1可以共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X RACK1 酵母双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脑心肌炎病毒2B蛋白与RACK1蛋白相互作用的鉴定
19
作者 王岩 黄丽 +7 位作者 崔尚金 李江南 杨春梅 于会彬 郭东伟 张元峰 夏雪山 翁长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39-342,共4页
为筛选与猪脑心肌炎病毒(EMCV)2B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本实验利用酵母双杂交方法筛选BHK-21细胞表达文库制备与EMCV 2B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RACK1蛋白。酵母共转化试验和免疫共沉淀试验表明两者可以特异性结合,激光共聚焦试验表明... 为筛选与猪脑心肌炎病毒(EMCV)2B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本实验利用酵母双杂交方法筛选BHK-21细胞表达文库制备与EMCV 2B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RACK1蛋白。酵母共转化试验和免疫共沉淀试验表明两者可以特异性结合,激光共聚焦试验表明两者共定位于细胞质中。为定位RACK1与2B蛋白相互作用区域,本研究构建了RACK1截短表达重组质粒,并将其与pCAGGS-Flag-2B共转染HEK293细胞,利用免疫共沉淀试验验证其相互作用区域。结果显示2B蛋白与宿主细胞RACK1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并且证明相互作用区域位于RACK1蛋白的N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脑心肌炎病毒 酵母双杂交 2B蛋白 RACK1蛋白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CK1及其缺失突变体与CLIC1的共定位研究
20
作者 王蓓华 朱亮亮 +1 位作者 刘晓颖 范礼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43-1547,共5页
目的运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活化蛋白激酶C受体1(RACK1)突变体的真核表达质粒,进行RACK1突变体的表达、定位及其与胞内氯离子通道蛋白1(CLIC1)蛋白的共定位研究,为其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RACK1全长c DNA序列为模板,构建真核... 目的运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活化蛋白激酶C受体1(RACK1)突变体的真核表达质粒,进行RACK1突变体的表达、定位及其与胞内氯离子通道蛋白1(CLIC1)蛋白的共定位研究,为其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RACK1全长c DNA序列为模板,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 DNA3.1-RACK1-N(1-138)-FLAG、pc DNA3.1-RACK1-C(130-317)-FLAG;Western blot法检测突变体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用免疫荧光技术了解突变体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共定位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RACK1突变体的真核表达质粒;Western blot法检测到蛋白主要在胞质中表达,核内有部分表达;免疫荧光实验表明,RACK1及突变体蛋白主要定位在胞质与核膜,细胞核中也有少量表达,与CLIC1蛋白存在共定位。结论成功构建了RACK1缺失突变体,并在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RACK1及突变体与CLIC1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共定位,蛋白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为RACK1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CK1 质粒构建 转染 免疫荧光 West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