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TM工艺过程的缺陷形成分析及边缘效应研究
1
作者 王一奇 张新齐 +2 位作者 王超群 冯振杨 桑云飞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67-71,共5页
在树脂传递模塑(Resin transfer molding,RTM)工艺中,边缘效应很容易导致制件产生空隙、干斑等缺陷,其根本原因是在纤维增强体和模具模腔之间的间隙区域树脂的流动阻力小,使得树脂在这一区域流动速度更快。基于达西定律并结合流体体积(V... 在树脂传递模塑(Resin transfer molding,RTM)工艺中,边缘效应很容易导致制件产生空隙、干斑等缺陷,其根本原因是在纤维增强体和模具模腔之间的间隙区域树脂的流动阻力小,使得树脂在这一区域流动速度更快。基于达西定律并结合流体体积(Volume of Fluid,VOF)界面追踪方法建立了树脂在纤维增强体中的流动模型,开展RTM工艺边缘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模型可以准确模拟边缘效应的影响,同时研究树脂粘度及树脂注射压力等工艺参数对于流动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对RTM工艺的改善优化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m工艺 边缘效应 数值模拟 缺陷 VO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立哌唑联合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与社会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蔡玲玉 关海艳 +1 位作者 步宇 岳菲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825-827,共3页
目的:分析阿立哌唑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临床症状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 目的:分析阿立哌唑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临床症状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8人。对照组给予患者服用阿立哌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rTMS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以及社会功能。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08%(P<0.05)。治疗后,两组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PANSS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社会功能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上升,且研究组PSP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 rtmS 精神分裂症 症状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树脂流动模拟及其对模具设计的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施飞 董湘怀 《航空制造技术》 2009年第20期51-53,共3页
在复合材料加工中,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对整个生产过程具有决定性影响。要设计和制造出合理的模具,仅仅依赖经验是不够的,因此国内外都开展了RTM工艺的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利用数值模拟对模具设计方案检验和优化。
关键词 模具设计 rtm树脂 流动模拟 数值模拟技术 rtm工艺 材料加工 生产过程 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RTM成型聚酰亚胺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陈建升 左红军 +3 位作者 杨海霞 刘金刚 范琳 杨士勇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83-186,共4页
使用4-苯乙炔苯酐(4-PEPA),2,3,3′4′-联苯四酸二酐(a-BPDA),1,4-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BTPB)和1,4-对苯二胺(p-PDA)合成了两种苯乙炔苯酐封端的聚酰亚胺低聚物PI-1和PI-2,并对低聚物的熔体粘度稳定性和热性能等进行系统... 使用4-苯乙炔苯酐(4-PEPA),2,3,3′4′-联苯四酸二酐(a-BPDA),1,4-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BTPB)和1,4-对苯二胺(p-PDA)合成了两种苯乙炔苯酐封端的聚酰亚胺低聚物PI-1和PI-2,并对低聚物的熔体粘度稳定性和热性能等进行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热亚胺化方法制备的低聚物具有很高的产率(>99%);PI-1低聚物在280℃时表现出低的熔体粘度(<1Pa.s)和良好的熔体粘度稳定性,可用于RTM成型工艺制备树脂基复合材料;PI-1和PI-2低聚物经371℃固化后显示了优异的热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超过400℃(DMA法,tanδ值),5%热失重温度超过5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rtm 熔体粘度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用环氧3266树脂体系化学流变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明 许亚洪 +2 位作者 邢军 安学锋 益小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0-53,58,共5页
本研究在基本的黏度实验和DSC热分析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双阿累尼乌斯方程研究了RTM用环氧3266树脂体系的化学流变特性,建立了相应的化学流变模型,模型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模型揭示了该树脂体系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黏度变化规律,... 本研究在基本的黏度实验和DSC热分析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双阿累尼乌斯方程研究了RTM用环氧3266树脂体系的化学流变特性,建立了相应的化学流变模型,模型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模型揭示了该树脂体系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黏度变化规律,定量预报了该体系的低黏度工艺窗口平台,为合理制定RTM工艺参数保证产品质量和实现工艺参数的全局性优化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rtm 环氧树脂 流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酯树脂体系流变特性及RTM工艺窗口预报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梁志勇 段跃新 +3 位作者 林云 肇研 路遥 张佐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36-39,47,共5页
对 992乙烯基酯树脂体系的流变特性进行研究。根据树脂的反应动力学特性 ,建立树脂的化学流变模型 ,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所建立的粘度模型 ,可有效模拟和预报树脂体系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粘度行为 ,并准确预报 RTM工艺的低... 对 992乙烯基酯树脂体系的流变特性进行研究。根据树脂的反应动力学特性 ,建立树脂的化学流变模型 ,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所建立的粘度模型 ,可有效模拟和预报树脂体系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粘度行为 ,并准确预报 RTM工艺的低粘度工艺窗口 ,为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m 乙烯基酯树脂 流变模型 成型工艺 流变特性 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合/RTM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尹昌平 李建伟 +3 位作者 刘钧 江大志 曾竟成 肖加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6-138,共3页
分别采用高强玻璃纱、Keylar-29纤维和T300 3K纤维为缝合线对玻璃纤维方格布进行缝合,研究了缝合/RTM复合材料层合板的面内拉伸性能和层间剪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与未缝合复合材料层合板相比,缝合复合材料层合板面内拉伸性能有所降低(... 分别采用高强玻璃纱、Keylar-29纤维和T300 3K纤维为缝合线对玻璃纤维方格布进行缝合,研究了缝合/RTM复合材料层合板的面内拉伸性能和层间剪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与未缝合复合材料层合板相比,缝合复合材料层合板面内拉伸性能有所降低(碳纤维缝合复合材料除外),在给定缝合密度下最大降幅为14%;缝合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层间剪切性能较未缝合层合板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给定缝合密度下最大达到了40%,缝合可显著提高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层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合 树脂传递模塑(rtm) 层合板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工艺数值模拟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彭超义 曾竟成 +2 位作者 肖加余 张长安 杜刚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5,共5页
阐述了几种RTM工艺树脂浸润过程的模拟模型 。
关键词 数值模拟 rtm工艺 树脂传递模塑工艺 模具 复合材料 增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RTM工艺的改性氰酸酯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赵磊 梁国正 +1 位作者 孟季茹 秦华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75-178,共4页
用环氧树脂改性氰酸酯树脂得到了可用于 RTM工艺的树脂体系 ,借助于红外光谱 (IR)、差示扫描量热 (DSC)、热失重 (TGA)等分析手段 ,研究了改性树脂体系的粘度特性、储存稳定性、反应性以及固化树脂的力学性能、耐热性。
关键词 氰酸酯树脂 环氧树脂 树脂传递模塑 粘度 韧性 改性 rtm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酚醛树脂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卫方 石松 +2 位作者 余瑞莲 姚承照 冯志海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13,共6页
根据国内外酚醛树脂的研究现状 ,从树脂的合成、主要特征、工艺和性能等方面介绍了几种RTM酚醛树脂酚三嗪树脂、苯并嗪树脂、双马改性酚醛树脂和PAA树脂 ,同时指出了各种树脂的优缺点。
关键词 酚醛树脂 树脂传递模塑工艺 rtm 烧蚀性能 成碳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志真 李宏运 +3 位作者 邢军 益小苏 杨慧丽 王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98-101,共4页
研究RTM聚酰亚胺树脂的流变学和凝胶行为,确定该树脂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参数,测试其复合材料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RTM聚酰亚胺树脂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在260~280℃之间有较长的开放期,可以实现RTM工艺.RTM聚酰亚胺... 研究RTM聚酰亚胺树脂的流变学和凝胶行为,确定该树脂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参数,测试其复合材料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RTM聚酰亚胺树脂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在260~280℃之间有较长的开放期,可以实现RTM工艺.RTM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良好的室温力学性能和优异的高温(288℃)力学性能保持率,可以低成本(RTM)地制造耐高温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rtm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离位”增韧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志真 李宏运 +3 位作者 邢军 益小苏 杨慧丽 王震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72-77,共6页
研究"离位"增韧对RTM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力学以及韧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增韧剂的含量为15wt%时,经"离位"增韧复合材料的室温层间剪切强度从97.9 MPa提高到110 MPa,而玻璃化转变温度和高温(288℃)复合材... 研究"离位"增韧对RTM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力学以及韧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增韧剂的含量为15wt%时,经"离位"增韧复合材料的室温层间剪切强度从97.9 MPa提高到110 MPa,而玻璃化转变温度和高温(288℃)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略有降低。"离位"增韧后,PI-9731ES(F)/G0827复合材料的I型层间断裂韧性(GIC)从310 J/m2提高到459 J/m2。经电镜分析表明,主要是由于将热塑性聚酰亚胺"离位"增韧PI-9731制备复合材料时,可以在复合材料富树脂区形成相反转结构,在裂纹扩展的过程中,包覆热塑性聚酰亚胺的PI-9731粒子发生明显地取向和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rtm成形 “离位”增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胶预浸料-RTM成型工艺及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伟东 刘刚 +2 位作者 包建文 胡晓兰 益小苏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62,共6页
针对RTM成型工艺中的定型、预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贫胶预浸料-RTM成型工艺。采用湿法预浸工艺制备了贫胶预浸料及正常胶含量的预浸料,对比了贫胶预浸料-RTM工艺成型的复合材料及预浸料模压工艺成型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 针对RTM成型工艺中的定型、预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贫胶预浸料-RTM成型工艺。采用湿法预浸工艺制备了贫胶预浸料及正常胶含量的预浸料,对比了贫胶预浸料-RTM工艺成型的复合材料及预浸料模压工艺成型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RTM工艺过程中,树脂的流动充模过程可以有效排除附着于贫胶预浸料中的气体,减少孔隙等缺陷出现的概率,复合材料的内部质量能够得到有效地保证。同时,力学性能测试表明,贫胶预浸料-RTM工艺成型的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性能及冲击后压缩性能优于预浸料模压工艺成型的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胶预浸料 rtm成型工艺 预成型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橡胶气囊辅助RTM工艺成型复合材料裙段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尹昌平 张明龙 +2 位作者 刘钧 曾竟成 肖加余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290-293,296,共5页
VARTM工艺成型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复合材料连接裙段构件纤维体积含量较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不佳。本文分别采用VARTM和硅橡胶气囊辅助RTM工艺来成型此裙段构件,进行了玻璃钢件的制备与考核。研究结果表明,硅橡胶气囊辅助RTM工艺成型... VARTM工艺成型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复合材料连接裙段构件纤维体积含量较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不佳。本文分别采用VARTM和硅橡胶气囊辅助RTM工艺来成型此裙段构件,进行了玻璃钢件的制备与考核。研究结果表明,硅橡胶气囊辅助RTM工艺成型的裙段性能较VARTM工艺成型的裙段有明显的提高,复合材料纤维体积含量达到了61%,拉伸强度和和弯曲强度分别比VARTM工艺制备的同种复合材料提高了29%和27%,成型裙段构件的整体轴压承载性能也相应地提高了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裙段 硅橡胶 气囊 r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工艺过程中气泡形成机理及排除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彦飞 刘亚青 +1 位作者 杜瑞奎 陈淳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1,共5页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RTM工艺过程中气泡的形成机理及其研究方法、排除方法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并且对RTM气泡研究的未来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rtm 气泡 形成 排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成型工艺对C_f/SiBCN陶瓷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伟 曹腊梅 +2 位作者 王岭 徐彩虹 益小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共6页
采用流变仪研究了聚硼硅氮烷作为RTM树脂的成型工艺性能,进而采用RTM工艺成型出复合材料坯体,再经过重复的浸渍-常压裂解工艺制备了Cf/SiBCN陶瓷基复合材料,详细研究了RTM成型缺陷对复合材料的厚度、密度以及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结... 采用流变仪研究了聚硼硅氮烷作为RTM树脂的成型工艺性能,进而采用RTM工艺成型出复合材料坯体,再经过重复的浸渍-常压裂解工艺制备了Cf/SiBCN陶瓷基复合材料,详细研究了RTM成型缺陷对复合材料的厚度、密度以及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硼硅氮烷完全满足RTM成型工艺对流变性能的要求;RTM成型缺陷会进一步加剧复合材料的膨胀,使复合材料的厚度明显增大;同时会降低浸渍裂解前期复合材料的密度;最终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模量均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m SiBCN陶瓷 陶瓷基复合材料 聚硼硅氮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聚酰亚胺树脂性能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志真 李宏运 +3 位作者 邢军 益小苏 杨慧丽 王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80-84,共5页
综合考虑耐热性、流变性能、开放期以及树脂固化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等因素,对PETI聚酰亚胺树脂进行优化。研究分子量对优化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苯乙炔苯酐(4-PEPA)为封端基,选择非对称的二酐(a-BPDA),引入3,4’-二苯醚二胺(3,4’-O... 综合考虑耐热性、流变性能、开放期以及树脂固化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等因素,对PETI聚酰亚胺树脂进行优化。研究分子量对优化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苯乙炔苯酐(4-PEPA)为封端基,选择非对称的二酐(a-BPDA),引入3,4’-二苯醚二胺(3,4’-ODA)和4,4’-二苯醚二胺(4,4-’ODA)等比例合成出低粘度的树脂,当分子量为750g/mol时,该PE-TI聚酰亚胺树脂能满足RTM工艺要求,能够实现高温复合材料的低成本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I聚酰亚胺 优化 r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RTM十字型接头疲劳性能对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楚养 熊峻江 +2 位作者 程泽林 李宏运 彭勃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76,80,共4页
测试了复合材料RTM十字型接头疲劳性能,分析对比RTM、缝纫RTM和共胶接3种不同成型工艺十字接头的疲劳强度,结果表明:RTM成型十字接头具有良好的疲劳性能,缝纫RTM接头仅为前者的1/4,而先固化后胶接接头最低。研究还发现,复合材料疲劳寿... 测试了复合材料RTM十字型接头疲劳性能,分析对比RTM、缝纫RTM和共胶接3种不同成型工艺十字接头的疲劳强度,结果表明:RTM成型十字接头具有良好的疲劳性能,缝纫RTM接头仅为前者的1/4,而先固化后胶接接头最低。研究还发现,复合材料疲劳寿命对成型工艺非常敏感,导致试验结果存在严重分散性。RTM和缝纫RTM的接头破坏都是从根部富树脂区的尖端率先产生裂纹,然后裂纹沿着富树脂区和玻璃布的界面向下扩展,直至接头的整体破坏;先固化后胶接接头则表现为中间层板和T接头的胶层拉伸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rtm 缝纫 胶接 十字接头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用低黏度树脂体系的工艺窗口预测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堂铃 付刚 +3 位作者 王先杰 王冠 何影翠 匡弘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2-167,共6页
为有效预测低黏度环氧树脂体系TQ-50的流变黏度变化规律并确定其在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中的适宜工艺窗口,本文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黏度计、流变仪和凝胶时间测试仪对TQ-50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特性、静态黏度、动态黏度和凝胶时... 为有效预测低黏度环氧树脂体系TQ-50的流变黏度变化规律并确定其在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中的适宜工艺窗口,本文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黏度计、流变仪和凝胶时间测试仪对TQ-50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特性、静态黏度、动态黏度和凝胶时间等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利用双阿累尼乌斯方程(Arrhenius)建立该树脂体系的静态流变模型,该流变模型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拟合一致性,能够准确地描述TQ-50环氧树脂在较低黏度范围内的化学流变行为.利用该流变模型建立温度、时间和黏度三维预测图谱和温度、时间等黏度曲线,并对工艺窗口进行预测,为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TQ-50低黏度环氧树脂体系的黏度低于500 mPa·s时,工艺窗口的温度可选范围为50~70℃,保持时间约为150~180 min,黏度低于200 mPa·s时,工艺窗口温度的可选范围为55~70℃,保持时间约为56~96 min,该树脂体系具有较宽的适宜注射温度范围和较长的注射时间,满足RTM工艺成型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传递模塑(rtm) 环氧树脂 流变模型 工艺窗口 低黏度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工艺模拟及干斑缺陷控制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段跃新 姚福军 张佐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285-289,共5页
采用自主开发的RTM工艺3D模拟系统对所选复合材料构件进行了模拟分析,由此确定了最佳注射方式及注射口和溢料口的合理位置,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了消除构件干斑缺陷的方法,为优化工艺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复合材料 rtm 模拟 干斑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