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DM - 3D printing of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with high energetic solids content designed for gun propellants
1
作者 Marin Alexandru Ovidiu George Iorga +8 位作者 Gabriela Toader Cristiana Epure Mihail Munteanu Adrian Nicolae Rotariu Marius Marmureanu Gabriel Flavius Noja Aurel Diacon Tudor Viorel Tiganescu Florin Marian Dirloma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7期165-179,共15页
This study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step forward in the domain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energetic materials.It presents the successful formulation and fabrication by 3D printing of gun propellants using Fused Depos... This study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step forward in the domain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energetic materials.It presents the successful formulation and fabrication by 3D printing of gun propellants using 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technology,highlighting the immense potential of this innovative approach.The use of FDM 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to print gun propellants is a significant advancement due to its novel application in this field,which has not been previously reported.Through this study,the potential of FDM 3D-printing in the production of high-performance energetic composites is demonstrated,and also a new standard for manufacturability in this field can be established.The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are characterized by a notably high energetic solids content,comprising 70%hexogen(RDX)and 10%nitrocellulose(NC),which surpasses the conventional limit of 60%energetic solids typically achieved in stereolithography and light-curing 3D printing methods.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e study was to optimize the formulation,enhance performance,and establish an equilibrium between printability and propellant efficacy.Among the three energetic for-mulations developed for 3D printing feedstock,only two were suitable for printing via the FDM tech-nique.Notably,the formulation consisting of 70%RDX,10%NC,and 20%polycaprolactone(PCL)emerged as the most advantageous option for gun propellants,owing to its exceptional processability,ease of printability,and high energetic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pellants FDM 3D-printing EXPLOSIVE rdx Thermoplastic energetic composite Additive manufactu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环境对RDX/AP-NEPE推进剂热安全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朱一举 常海 丁黎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69,共5页
用TG、5s爆发点和单向拉伸试验,研究了湿热环境对RDX/AP-NEPE推进剂热安全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70%、温度75℃下经历6d的湿热老化后,RDX/AP-NEPE推进剂在TG曲线上的3个质量损失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均略有降低,水分对AP... 用TG、5s爆发点和单向拉伸试验,研究了湿热环境对RDX/AP-NEPE推进剂热安全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70%、温度75℃下经历6d的湿热老化后,RDX/AP-NEPE推进剂在TG曲线上的3个质量损失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均略有降低,水分对AP分解活化能的影响较为明显,使其活化能降低9.3%。湿热老化前后,5s爆发点Tb分别为303.7℃和302.7℃。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延伸率和抗拉强度都呈降低趋势,至第6d延伸率从106.0%降至36.7%,抗拉强度从0.631MPa降至0.541MPa。在75℃下干燥热老化6d后,RDX/AP-NEPE推进剂3个阶段的表观活化能、5s爆发点、抗拉强度和延伸率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初期老化过程中,水分对RDX/AP-NEPE推进剂的力学性能和AP的分解活化能影响较大,但对热感度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rdx/ap-nepe推进剂 热分解 5s爆发点 湿热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the effect of RDX content on the properties of nitramine propellant 被引量:4
3
作者 Fen ZHANG Deng-pan ZHU +2 位作者 Qiong LIU Zhi-tao LIU Ping D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4期246-248,共3页
Four kinds of nitroamine propellants with different RDX contents(10%,20%,30%and 40%)were prepar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RDX content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ombustion properties of nitroamine propellant.The ... Four kinds of nitroamine propellants with different RDX contents(10%,20%,30%and 40%)were prepar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RDX content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ombustion properties of nitroamine propellant.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ombustion properties of nitroamine propellant at the normal temperature(20C)and low temperature(à40C)were test by using impact testing machine,drop hammer impact test machine and closed bomb vessel.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act strength of30%RDX-contained nitramine propellant is maximum,but 40%RDX-contained nitramine propellant has the minimum impact strength.And the crushing height of propellant with 20%RDX-contained was the highest,but the crushing height of propellant with 40%RDX-contained the lowest.With the increase in RDX content in nitramine propellant,the energy of nitramine propellant increases and its burning rate reduces,but 40%RDX-contained nitramine propellant did not meet this trend at the low temperature because of its po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amine propellant rdx Mechanical property Combustion proper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GAP/RDX/TEGDN推进剂宽应变率下的力学性能及模型参数标定 被引量:1
4
作者 董理赢 谭向龙 +1 位作者 吴艳青 杨昆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517-4529,共13页
高能低易损固体推进剂力学模型参数的准确性对其宏观力学响应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解耦标定固体推进剂黏弹塑性损伤模型参数,提出一种基于试验的模型参数标定方法。采用万能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开展准静态和动态试验,标定GA... 高能低易损固体推进剂力学模型参数的准确性对其宏观力学响应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解耦标定固体推进剂黏弹塑性损伤模型参数,提出一种基于试验的模型参数标定方法。采用万能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开展准静态和动态试验,标定GAP/RDX/TEGDN(GRT)固体推进剂黏弹塑性损伤参数,分析其宽应变率下的力学性能和损伤机理。试验结果表明:GRT推进剂的力学行为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率依赖性,随拉伸速率(1~1000 mm/min)的增加,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提高75%和43.33%;随准静态压缩应变率(0.001~1 s^(-1))的增加,屈服强度提高16.67%;随动态压缩应变率(2100~4100 s^(-1))的增加,屈服强度提高72.98%;材料的断裂应变与应力状态相关,断裂应变随应力三轴度(η取值为0.33~0.74)增大而减小了36.36%。根据GRT推进剂细观表征得出准静态拉伸下以界面脱粘为主的破坏机制,准静态压缩和动态压缩下以颗粒破碎为主的破坏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准静态和动态压缩试验标定Plastic-Kinematic本构模型参数,应力松弛试验标定Prony级数参数,缺口试验和准静态拉伸试验标定断裂损伤模型参数,所提方法能够更精准地标定模型参数,为推进剂宏观力学性能预测分析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P/rdx/TEGDN推进剂 力学性能 界面脱粘 颗粒破碎 标定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能羟基吡啶铅铜盐用作RDX-CMDB推进剂的燃烧催化剂 被引量:28
5
作者 赵凤起 陈沛 +4 位作者 罗阳 张蕊娥 李上文 邓敏智 郑玉梅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4,共4页
研究了6种含能羟基吡啶铅、铜盐对RDX-CMDB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含硝基的羟基吡啶铅盐具有较好的催化燃烧作用和降低压强指数的能力,尤其是2-羟基-3,5-二硝基吡啶铅盐,其催化效率最高,含能羟基吡啶铜盐的催化作用不明显。2-... 研究了6种含能羟基吡啶铅、铜盐对RDX-CMDB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含硝基的羟基吡啶铅盐具有较好的催化燃烧作用和降低压强指数的能力,尤其是2-羟基-3,5-二硝基吡啶铅盐,其催化效率最高,含能羟基吡啶铜盐的催化作用不明显。2-羟基-3,5-二硝基吡啶铅盐和4-羟基-3,5-二硝基吡啶铅盐催化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两者热分解历程不同,最后生成的碳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吡啶铅盐 羟基吡啶铜盐 rdx-CMDB推进剂 燃烧性能 含能催化剂 燃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度和形貌及粒度分布对RDX安全和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6
作者 宋小兰 李凤生 +3 位作者 张景林 郭效德 安崇伟 王毅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8-172,共5页
采用溶剂/非溶剂法和筛分法,通过控制搅拌速度及溶剂与非溶剂温度差,制备了不同粒度、形貌和粒度分布的RDX粉末。利用激光粒度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其进行了相应表征;利用撞击和摩擦感度试验、慢烤试验及DSC测试... 采用溶剂/非溶剂法和筛分法,通过控制搅拌速度及溶剂与非溶剂温度差,制备了不同粒度、形貌和粒度分布的RDX粉末。利用激光粒度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其进行了相应表征;利用撞击和摩擦感度试验、慢烤试验及DSC测试分别研究了不同粒度、形貌及粒度分布的RDX样品的安全性能和热分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粒度、形貌及粒度分布是影响RDX安全和热分解性能的重要因素。随着粒度的减小,RDX的机械和热感度显著降低。另外,窄粒度分布的RDX样品普遍具有更低的机械感度,而宽粒度分布的RDX样品通常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x 推进剂 粒度及粒度分布 形貌 安全性能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键合剂与RDX表界面作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江存 焦清介 +2 位作者 任慧 胡晓春 李恩重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研究了多羟基醇类(LBA-22、LBA-201)、海因/三嗪类(CBA)、中性聚合物类(NPBA)和取代酰胺类(LTAIC)键合剂与RDX的表界面作用,并在RDX-CMDB推进剂中考察了这些键合剂的作用效果。采用接触角法和Wilhelmy吊板法测定键合剂与RDX的表界面特... 研究了多羟基醇类(LBA-22、LBA-201)、海因/三嗪类(CBA)、中性聚合物类(NPBA)和取代酰胺类(LTAIC)键合剂与RDX的表界面作用,并在RDX-CMDB推进剂中考察了这些键合剂的作用效果。采用接触角法和Wilhelmy吊板法测定键合剂与RDX的表界面特性参数,利用调和平均方程计算粘附功。结果表明CBA与RDX间的接触角为35.2°,粘附功为135.01mN/m。红外光谱中RDX(—NO2)基团的吸收峰红移22cm-1至1510cm-1,且吸收带展宽。RDX经键合剂表面改性后,推进剂高温最大抗张强度从空白样的1.02MPa提高到2.01MPa,低温延伸率提高140%。各键合剂与RDX间的表界面性能数据与推进剂力学性能改善情况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表界面 键合剂 黑索今 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层组装法制备NC-BA-RDX包覆球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江存 焦清介 +1 位作者 任慧 李冬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7-250,261,共5页
以RDX为核心物质、NC为最外层、高分子键合齐LBA-201为中间层,利用层层组装(LBL)技术制备了NC-BA-RDX包覆球。实验研究了真空度和搅拌速度对包覆效果、包覆球假密度和粒度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DSC热分析... 以RDX为核心物质、NC为最外层、高分子键合齐LBA-201为中间层,利用层层组装(LBL)技术制备了NC-BA-RDX包覆球。实验研究了真空度和搅拌速度对包覆效果、包覆球假密度和粒度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DSC热分析对包覆球进行观察和分析,并测试了推进剂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层层组装后得到样品基本呈球形,粒径分布均匀,结构致密,流散min;搅拌速度从700r/min增加至2000r/min时,包覆球的中位径d5。从386.7μm减小至18.4μm,分布宽度(SPAN)值从0.334减小至0.107,实验得到的适宜搅拌速度为1500-1800r/min;包覆球的融化吸热峰强度明显减弱,峰温降低1.7℃,同时分解放热峰温升高4℃,分解热(AH)减少142 J/g。推进剂低温(-40℃)延伸率提高111.9%,高温(50℃)延伸率提高51.3%,高低温最大抗拉强度分别提高0.62MPa和3.24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DB推进剂 包覆 层层组装 黑索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DB推进剂RDX填料表面包覆对其机械感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安崇伟 宋小兰 +3 位作者 郭效德 王毅 阎斌 李凤生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1-524,共4页
为了改善RDX-CMDB推进剂的安全性能和力学性能,用一种含能高分子材料(记为HP-1)和一种胺类物质(记为AM)对RDX填料进行了表面包覆。用SEM和XPS对包覆样品的包覆效果进行了表征,对包覆前后RDX样品的撞击感度、摩擦感度及CMDB推进剂的机械... 为了改善RDX-CMDB推进剂的安全性能和力学性能,用一种含能高分子材料(记为HP-1)和一种胺类物质(记为AM)对RDX填料进行了表面包覆。用SEM和XPS对包覆样品的包覆效果进行了表征,对包覆前后RDX样品的撞击感度、摩擦感度及CMDB推进剂的机械感度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对比。结果表明,单独用HP-1包覆的样品机械感度没有明显变化;而随着AM用量的增加,样品的摩擦感度和撞击感度都有下降的趋势,当HP-1和AM的含量分别为1%和0.5%时,样品的特性落高升高了约17 cm,摩擦爆炸概率由92%降到58%。通过对RDX填料进行包覆,CMDB推进剂的撞击感度没有明显变化,而摩擦感度由58%降到4%,各个温度下的力学性能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索今 表面包覆 改性双基推进剂 机械感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X粒度对改性双基推进剂性能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焦清介 李江存 +2 位作者 任慧 王丽霞 张丽荣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20-223,共4页
实验研究了工业级RDX粒度对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CMDB)力学、燃烧及感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黑索今平均粒径从92.02μm减小到17.35μm时,相应地固体推进剂高温最大抗张强度提高54%,低温延伸率提高85%;推进剂的燃速在不同压力下均有增加... 实验研究了工业级RDX粒度对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CMDB)力学、燃烧及感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黑索今平均粒径从92.02μm减小到17.35μm时,相应地固体推进剂高温最大抗张强度提高54%,低温延伸率提高85%;推进剂的燃速在不同压力下均有增加,最大增加11.5%;撞击感度特性落高增加5.1cm,摩擦感度爆炸百分率下降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rdx 粒度 CMDB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制备及其包覆的RDX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陆铭 孙杰 +2 位作者 陈煜 罗运军 谭惠民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7-20,共4页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氧化丙烯二醇DL-400(Mn=340)、二羟甲基丙酸(DMPA)、1,4-丁二醇(BDO)为主要原料,制得水性聚氨酯乳液(WPU),用FTIR表征了其结构。以WPU、水、丙烯酸丁酯为原料,分别以AIBN、(NH4)2S2O8-NaHSO3作引发剂,采用种...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氧化丙烯二醇DL-400(Mn=340)、二羟甲基丙酸(DMPA)、1,4-丁二醇(BDO)为主要原料,制得水性聚氨酯乳液(WPU),用FTIR表征了其结构。以WPU、水、丙烯酸丁酯为原料,分别以AIBN、(NH4)2S2O8-NaHSO3作引发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PUA),运用TEM表征了PUA乳液的粒子形态。结果表明:以AIBN为引发剂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PUA乳液,壳层为黑色的聚氨酯胶粒,核层为白色的聚丙烯酸酯胶粒;而(NH4)2S2O8-NaHSO3引发的乳液不具有核-壳结构,黑白粒子相间分布。采用加入10%明矾水溶液使核-壳乳液破乳的方法包覆RDX,并用SEM观察RDX的表面变化,证实包覆后的RDX表面有均匀的包覆层,且颗粒间流散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剂 rdx 水性聚氨酯 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 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RDX的叠氮硝胺发射药热分解与燃烧性能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杨建兴 贾永杰 +3 位作者 刘毅 李乃勤 白微 张步允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与密闭爆发器实验,对比研究了均质叠氮硝胺发射药(DA3),和含DA3、RDX质量分数分别为85%、15%的DAR15发射药及含DA3、RDX质量分数分别为75%、25%的DAR25发射药的热分解及燃烧性能。结果表明,DAR15及DAR25发射药... 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与密闭爆发器实验,对比研究了均质叠氮硝胺发射药(DA3),和含DA3、RDX质量分数分别为85%、15%的DAR15发射药及含DA3、RDX质量分数分别为75%、25%的DAR25发射药的热分解及燃烧性能。结果表明,DAR15及DAR25发射药的DSC有两个放热峰,峰值温度约为210℃第一个放热峰由DA3分解所致,峰值温度约为236℃的第二个放热峰由RDX的分解引起,而DA3仅呈现一个放热峰。随着RDX含量增加,第一个峰的放热量减少,第二个峰的放热量增加。与DA3相比,DAR15及DAR25在40~120 MPa压力范围内燃速压力指数变大,在120 MPa~pdpm(压力陡度的最大值所对应压力)压力范围内燃速压力指数降低。RDX的引入使DAR15及DAR25发射药的起始燃速及起始燃气生成猛度降低,燃烧渐增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燃烧性能 叠氮硝胺发射药 rdx 热分解 燃速压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X粒度对硝胺发射药力学性能及燃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建兴 杨伟涛 +3 位作者 马方生 许灿啟 贾永杰 杨丽侠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06-711,共6页
为研究黑索今(RDX)粒度对硝胺发射药力学性能及燃烧性能的影响,设计了RDX质量百分数为25.0%,平均粒径(D50)为30,50,150μm的3种硝胺发射药,采用摆锤式简支梁冲击试验机、落锤试验仪与密闭爆发器分别研究了其抗冲击强度、破碎情况及燃烧... 为研究黑索今(RDX)粒度对硝胺发射药力学性能及燃烧性能的影响,设计了RDX质量百分数为25.0%,平均粒径(D50)为30,50,150μm的3种硝胺发射药,采用摆锤式简支梁冲击试验机、落锤试验仪与密闭爆发器分别研究了其抗冲击强度、破碎情况及燃烧性能。结果表明,随着RDX粒度由150μm减小至30μm,发射药的低温(-40℃)抗冲击强度由3.46 J·cm^(-2)提高至8.99 J·cm^(-2),在落锤冲击(锤重5 kg,落高80 cm)作用下破碎度由96%降低到18%。RDX的平均粒径(D50)为30,50μm和150μm时,发射药的燃速压力指数分别为0.985、0.996和1.063。RDX粒径为30μm或50μm时,发射药u-p曲线较光滑,发射药燃烧稳定;RDX粒径为150μm时,在100~150 MPa、150 MPa^p_(dpm)的两个压力段范围内,燃速压力指数由1.125变为0.612,显示燃速压力指数存在突变,发射药燃烧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胺发射药 黑索今(rdx) 粒度 力学性能 燃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RDX高能太根发射药的热分解性能 被引量:11
14
作者 徐皖育 何卫东 张颖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63-65,共3页
运用TG和DSC方法,研究了RDX含量对太根发射药热分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RDX的高能太根发射药的热分解过程是分阶段完成的,第一阶段主要为硝酸酯的热分解,第二阶段主要为RDX的热分解。随着RDX含量增加,第一阶段放热量减少,第二阶段... 运用TG和DSC方法,研究了RDX含量对太根发射药热分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RDX的高能太根发射药的热分解过程是分阶段完成的,第一阶段主要为硝酸酯的热分解,第二阶段主要为RDX的热分解。随着RDX含量增加,第一阶段放热量减少,第二阶段放热量增加。各阶段放热量和RDX含量成指数关系,热失重百分率与RDX含量成线性关系。试验结果为该发射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热重法 差示扫描量热法 太根发射药 rdx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RDX的硝胺丁羟推进剂能量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袁桂芳 胡建军 +1 位作者 赵文胜 何静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57-160,共4页
采用最小自由能平衡流法对RDX/AP/Al/HTPB推进剂能量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通过BSF165mm和BSF315mm发动机点火试验,研究了RDX含量、燃烧室压强对RDX/AP/Al/HTPB推进剂能量特性的影响规律。根据理论计算和发动机试验结果,对配方进行... 采用最小自由能平衡流法对RDX/AP/Al/HTPB推进剂能量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通过BSF165mm和BSF315mm发动机点火试验,研究了RDX含量、燃烧室压强对RDX/AP/Al/HTPB推进剂能量特性的影响规律。根据理论计算和发动机试验结果,对配方进行了优化设计,与某型号760mm全尺寸发动机的实测结果对比,其实测比冲高达2428.1N·s·kg-1(pc=6.86MPa),验证了RDX的加入对RDX/AP/Al/HTPB推进剂比冲有较突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x 硝胺丁羟 推进剂 能量特性 黑索今 比冲 火箭 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催化剂的RDX-CMDB推进剂熄火表面形貌特征和燃烧火焰结构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凤起 单文刚 +3 位作者 王瑛 李上文 李疏芬 何德球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67-71,共5页
对分别含有Pb盐、Pb/C双元催化剂及Pb/Cu/C三元催化剂的三种RDX CMDB推进剂熄火表面形貌特征和燃烧火焰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不同的催化剂可导致推进剂熄火表面的特征物类型和几何尺寸不同 ,燃烧表面上明亮物质的几何形状、亮度... 对分别含有Pb盐、Pb/C双元催化剂及Pb/Cu/C三元催化剂的三种RDX CMDB推进剂熄火表面形貌特征和燃烧火焰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不同的催化剂可导致推进剂熄火表面的特征物类型和几何尺寸不同 ,燃烧表面上明亮物质的几何形状、亮度不同。压力增大 ,推进剂燃烧火焰变得更加明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熄火表面 燃烧火焰 催化剂 rdx-CMDB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RDX的叠氮硝胺发射药中4种组分含量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彩宁 赵娟 +4 位作者 陈曼 贾林 王歌扬 张瑜 何可维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7-620,共4页
提出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RDX的叠氮硝胺发射药中RDX、硝化甘油(NG)、1,5-二叠氮基-3-硝基氮杂戊烷(DIANP)和中定剂(C2) 4种组分含量的新方法;试样用丙酮溶剂溶解后进行色谱分离,采用Agilent Cl8色谱柱(5μm,4. 6 mm×150... 提出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RDX的叠氮硝胺发射药中RDX、硝化甘油(NG)、1,5-二叠氮基-3-硝基氮杂戊烷(DIANP)和中定剂(C2) 4种组分含量的新方法;试样用丙酮溶剂溶解后进行色谱分离,采用Agilent Cl8色谱柱(5μm,4. 6 mm×150 mm),以乙腈和水(体积比为65∶35)为流动相,在波长210 nm处进行4种组分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NG在质量浓度0. 02~1. 38 g/L,RDX在质量浓度0. 02~1. 11 g/L,DIANP在质量浓度0. 02~0. 98 g/L,C2在质量浓度0. 002~0. 12 g/L时,含量分别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 4种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在98. 4%~100. 6%,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 53%~1. 20%。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含RDX的叠氮硝胺发射药组分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叠氮硝胺发射药 DIANP rd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X基高能发射药的抗撞击损伤性能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敬 杨丽侠 +3 位作者 陈晓明 张邹邹 赵宝明 靳建伟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6-90,共5页
以高能发射药R0为基础,通过调节溶剂体积比、硝化棉(NC)含氮量以及1,5-二叠氮基-3-硝基氮杂戊烷(DA)和硝化甘油(NG)质量比,制备了发射药样品R1、R2和R3。通过落锤撞击试验、密闭爆发器实验和扫描电镜图片,研究了发射药撞击后的结构变化... 以高能发射药R0为基础,通过调节溶剂体积比、硝化棉(NC)含氮量以及1,5-二叠氮基-3-硝基氮杂戊烷(DA)和硝化甘油(NG)质量比,制备了发射药样品R1、R2和R3。通过落锤撞击试验、密闭爆发器实验和扫描电镜图片,研究了发射药撞击后的结构变化和抗撞击损伤性能。结果表明,在共混增塑剂总含量不变的条件下,提高DA与NG的质量比,可显著改善发射药的低温(-40℃)抗撞击损伤性能,破碎度由3.27降至1.19。降低NC含氮量或增加溶剂中丙酮的含量有助于改善发射药的抗撞击损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rdx 高能发射药 抗撞击损伤性能 破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RDX的改性双基推进剂燃速智能设计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延芝 吴艳玲 +3 位作者 赵凤起 宋秀铎 徐司雨 蒲雪梅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14-820,共7页
为提升改性双基推进剂配方的设计能力,利用智能算法实现配方燃速性能设计与优化,通过对比几类典型智能算法,包括遗传算法、差分进化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和鲸鱼优化算法,对含RDX的改性双基推进剂进行了燃速性能的智能化配方优化与设计... 为提升改性双基推进剂配方的设计能力,利用智能算法实现配方燃速性能设计与优化,通过对比几类典型智能算法,包括遗传算法、差分进化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和鲸鱼优化算法,对含RDX的改性双基推进剂进行了燃速性能的智能化配方优化与设计。结果表明,智能优化算法相对于统计优化而言操作简单、运行快速,而差分进化算法拟合出的14个最优配方其燃速性能最好且更稳定。在相同的压强条件下,14个优化配方的燃速显著大于已做配方的实验值。最后利用差分算法与支持向量回归模型进一步耦合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含RDX的改性双基推进剂燃速性能预测的智能算法软件,基于该智能算法软件可推演得到燃速性能优越的新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配方设计与优化 智能算法 rdx-CMDB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燃烧稳定剂对浇铸RDX-CMDB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晓宏 张佩 +3 位作者 刘小刚 刘鹏 陈雪莉 王瑛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7-90,共4页
为选择理想的新型燃烧稳定剂,研究了WB、WC、ZrB2、ZrO2、SiC和BN对浇铸RDX-CMDB推进剂燃速和燃速压力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材料都能降低推进剂的燃速,但降低幅度各有差异;ZrB2、ZrO2和SiC对推进剂燃速的降低作用随其粒度的减小而增... 为选择理想的新型燃烧稳定剂,研究了WB、WC、ZrB2、ZrO2、SiC和BN对浇铸RDX-CMDB推进剂燃速和燃速压力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材料都能降低推进剂的燃速,但降低幅度各有差异;ZrB2、ZrO2和SiC对推进剂燃速的降低作用随其粒度的减小而增大;WB和WC在一定含量下可以降低推进剂18~20.5MPa下的燃速压力指数;只有BN使推进剂的燃烧平台效应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改性双基推进剂 燃烧性能 高熔点 燃烧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