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线视频传输容错算法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冯秀波 谢剑英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24-132,共9页
视频信号经过压缩编码后通过Rayleigh衰减无线信道传输,容易受到突发性错误的影响,造成视频传输质量下降。容错(error resilience)是保证无线视频传输质量的重要措施。本文首先对几种无线信道模型进行了概括与比较,然后总结了各种容错... 视频信号经过压缩编码后通过Rayleigh衰减无线信道传输,容易受到突发性错误的影响,造成视频传输质量下降。容错(error resilience)是保证无线视频传输质量的重要措施。本文首先对几种无线信道模型进行了概括与比较,然后总结了各种容错算法的优缺点和最新研究进展情况。重点讨论了在传输层实施的前向纠错编码(FEC)和反馈差错控制,在编码器端根据不同的信道传输特性所采用的容错算法,包括帧内刷新、长期限存储、分层编码和多描述编码。本文还通过一种传输方案对容错策略的组合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无线视频传输容错算法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提出了几个值得重视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传输 无线信道模型 容错 帧内刷新 多描述编码 前向纠错编码 反馈差错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分层率失真优化的容错性视频转码算法 被引量:4
2
作者 韩镇 胡瑞敏 +1 位作者 陈皓 李明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52-1161,共10页
容错性视频转码能够在已压缩视频流中嵌入容错性工具,以增强视频流面向无线信道的抗误码能力.但是容错性工具的嵌入在降低失真的同时也会增加码率,因此需要进行率失真优化.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率失真优化的容错性转码算... 容错性视频转码能够在已压缩视频流中嵌入容错性工具,以增强视频流面向无线信道的抗误码能力.但是容错性工具的嵌入在降低失真的同时也会增加码率,因此需要进行率失真优化.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率失真优化的容错性转码算法.该算法通过在帧层和宏块层分别对重同步标记的插入和帧内宏块的刷新进行不同粒度的优化来提高算法的灵活性,通过在帧层考虑帧内宏块刷新、帧内预测和运动矢量预测的影响来提高算法的精确性,通过在宏块层减少候选模式的数量来降低算法的复杂度.实验表明,该算法与基于单层率失真优化的算法相比,信噪比可获得0.6~1.1dB的增益,复杂度最多可降低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转码 容错性 率失真优化 重同步标记插入 帧内宏块刷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T域视频转码技术综述 被引量:4
3
作者 杜耀刚 蔡安妮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44-1650,共7页
随着数字视频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各种视频编码格式之间转码的要求越来越迫.视频转码是数字媒体网络网关的关键技术.本文从DCT域视频转码的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及最优转码策略三个方面,介绍了现有的各种算法,分析和总结了各自的特点,提出... 随着数字视频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各种视频编码格式之间转码的要求越来越迫.视频转码是数字媒体网络网关的关键技术.本文从DCT域视频转码的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及最优转码策略三个方面,介绍了现有的各种算法,分析和总结了各自的特点,提出了DCT域视频下采样帧内刷新体系结构和最优视频转码策略解的概念,并指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T域视频转码 率失真 最优转码策略 帧内刷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264具有抗分组丢失能力的帧内刷新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宋彬 蒋小兵 +1 位作者 秦浩 郭春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1-224,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H.264的具有抗分组丢失能力的帧内刷新算法.该算法首先建立帧内刷新尺度矩阵,来记录每个宏块被后继帧参考的重要程度;然后,基于帧内刷新尺度矩阵提出了丢包环境下的端到端率失真模型(ME2ERD);接下来,利用H.264中补充增...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H.264的具有抗分组丢失能力的帧内刷新算法.该算法首先建立帧内刷新尺度矩阵,来记录每个宏块被后继帧参考的重要程度;然后,基于帧内刷新尺度矩阵提出了丢包环境下的端到端率失真模型(ME2ERD);接下来,利用H.264中补充增强信息域进行信息交互,结合ME2ERD模型自适应进行帧内刷新,从而降低分组丢失对恢复图像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高丢包率环境下,使用本文提出的帧内刷新算法,与使用随机帧内刷新算法相比,恢复图像的平均PSNR(峰值信噪比)提高5dB以上.算法与H.264标准兼容,且运算复杂度低,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分组丢失 帧内刷新 补充增强信息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针对无线视频传输的帧内宏块更新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邱锦波 冯镔 +2 位作者 邓慧萍 喻莉 朱光喜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4-117,共4页
帧内宏块更新是视频传输中一种重要的错误恢复方法。针对无线视频传输中的错误恢复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几种不同的帧内宏块更新方法进行对比,提出一种改进的帧内宏块更新方法。通过分析视频中主要的运动方向,选用不同的帧内宏块更新策略,... 帧内宏块更新是视频传输中一种重要的错误恢复方法。针对无线视频传输中的错误恢复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几种不同的帧内宏块更新方法进行对比,提出一种改进的帧内宏块更新方法。通过分析视频中主要的运动方向,选用不同的帧内宏块更新策略,在保证错误恢复能力的同时,尽量减小帧内宏块在码流中所占的比例。分别采用MPEG-4的AIR方法、随机更新方法、按列更新方法和所提方法对不同的测试序列进行了错误恢复能力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既能保持良好的错误恢复能力,又能降低码率的波动以满足编码与传输实时性的要求,具有良好的主客观效果,同时与现有的各种视频编码标准兼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帧内宏块更新 错误恢复 错误隐藏 无线视频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降低空间分辨率视频编码转换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晓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900-1902,共3页
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降低空间分辨率视频编码转换算法。根据漂移误差与帧间编码块的运动活动性的关系,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帧内刷新方法。该方法根据目标比特率和实际比特率的差值,动态地调整阈值,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帧内编码的比特率,保持了... 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降低空间分辨率视频编码转换算法。根据漂移误差与帧间编码块的运动活动性的关系,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帧内刷新方法。该方法根据目标比特率和实际比特率的差值,动态地调整阈值,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帧内编码的比特率,保持了对差错的鲁棒性,限制了差错的时间传播。同时,将率失真函数映射为线性函数,以较少计算复杂度,提出了一种线性速率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有效地平滑了缓冲器的输出,同时峰值信噪比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转换 空间分辨率 自适应帧内刷新 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率失真优化的ARQ比特分配
7
作者 陈云鹏 张培仁 +1 位作者 孙轶 高修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51-855,共5页
针对易错信道视频传输的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系统,综合考虑了基于错误隐藏的帧内刷新方法与ARQ重传比特数分配,提出一种率失真优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给定信道带宽和报文丢失率的情况下,相对于不带比特分配的ARQ系统... 针对易错信道视频传输的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系统,综合考虑了基于错误隐藏的帧内刷新方法与ARQ重传比特数分配,提出一种率失真优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给定信道带宽和报文丢失率的情况下,相对于不带比特分配的ARQ系统,能够取得更好的图像质量,在低码率情况下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传输 率失真分析 ARQ 帧内刷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无线信道的H.26L编码模式判决策略
8
作者 陈川 余松煜 熊红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303-1307,共5页
在对 H.2 6 L视频编码中帧内帧间宏块编码失真和传输误码失真及扩散的理论分析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面向无线信道的 H.2 6 L编码模式率失真优化判决策略 .考虑在编码模式选择时结合信道误码扩散模型 ,通过简化的率失真判决策略 ,使编码视... 在对 H.2 6 L视频编码中帧内帧间宏块编码失真和传输误码失真及扩散的理论分析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面向无线信道的 H.2 6 L编码模式率失真优化判决策略 .考虑在编码模式选择时结合信道误码扩散模型 ,通过简化的率失真判决策略 ,使编码视频流具有很好的自适应误码恢复能力 ,且计算复杂度较低 .典型无线信道环境中的测试结果表明 ,在增加不多计算量的情况下 ,该算法比传统方法具有更强的抗误码鲁棒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模式 帧内刷新 误码恢复 率失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损率失真优化的AVS-M帧内更新算法
9
作者 彭强 曾超 范小九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57-962,共6页
基于运动补偿混合编码的AVS-M低速率视频流,对信道误码十分敏感.网络丢包造成的错误信息不仅影响当前帧的重建质量,还会在其后续帧的时域和空域上迅速蔓延和扩散,使得视频质量急剧下降.为此,分析了AVS-M无损率失真优化和有损率失真优化... 基于运动补偿混合编码的AVS-M低速率视频流,对信道误码十分敏感.网络丢包造成的错误信息不仅影响当前帧的重建质量,还会在其后续帧的时域和空域上迅速蔓延和扩散,使得视频质量急剧下降.为此,分析了AVS-M无损率失真优化和有损率失真优化模型,研究了受损MB的扩散失真和掩盖失真,通过比较在模拟丢包网络中MB在不同编码模式下的Lagrangian代价函数,实现了一种基于有损率失真优化的AVS-M帧内更新算法.同时,将该算法与AVS-M的随机帧内更新以及行更新算法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基于有损率失真优化的帧内更新算法,在计算复杂度增加不大的情况下,较大地提高了AVS-M视频的差错恢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损率失真优化 帧内更新 传输失真 差错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跳帧转码的运动矢量合成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岗 张勇东 +1 位作者 李锦涛 林守勋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00-905,共6页
由于终端设备、通信网络的异构性 ,视频服务需要提供跳帧转码功能 ,而直接使用输入码流运动矢量的视频跳帧算法导致视频质量下降严重 在前向主导运动矢量选择算法的基础上 ,讨论了运动矢量合成时运动矢量越界和主导帧内块不同处理方法... 由于终端设备、通信网络的异构性 ,视频服务需要提供跳帧转码功能 ,而直接使用输入码流运动矢量的视频跳帧算法导致视频质量下降严重 在前向主导运动矢量选择算法的基础上 ,讨论了运动矢量合成时运动矢量越界和主导帧内块不同处理方法对视频质量的影响 ,提出基于帧内刷新结构的前向主导运动矢量选择算法 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可以有效阻断错误漂移 ,降低码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转码 运动矢量合成 前向主导运动矢量选择 帧内刷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降尺寸视频转码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宏波 彭玉华 +1 位作者 刘兆广 刘志胜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241-243,共3页
在Diversity&Importance架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空间降尺度视频转码算法,利用方差作为转码目标宏块的运动矢量测度因子,并通过自适应阈值的分类方法对不同视频序列选择合适的重编码模式。该算法比传统的运动矢量合成方法提高了约1d... 在Diversity&Importance架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空间降尺度视频转码算法,利用方差作为转码目标宏块的运动矢量测度因子,并通过自适应阈值的分类方法对不同视频序列选择合适的重编码模式。该算法比传统的运动矢量合成方法提高了约1dB的PSNR,在保持较高转码图像质量的同时有效地控制了编码长度,其转码后码流长度只相当于AMVR-DIM方法产生码流的40%~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矢量合成 运动矢量精细化 多样性 重要性 帧内刷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人眼视觉特性的率失真优化帧内刷新算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进 吴志美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40,共6页
通过分析视频图像中位于不同位置上宏块的运动信息以及纹理特征,给出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度量宏块视觉敏感度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人眼视觉特性的率失真优化帧内刷新算法。该算法根据宏块的视觉敏感度对其相应的全局失真进... 通过分析视频图像中位于不同位置上宏块的运动信息以及纹理特征,给出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度量宏块视觉敏感度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人眼视觉特性的率失真优化帧内刷新算法。该算法根据宏块的视觉敏感度对其相应的全局失真进行调整,使之更符合人眼的视觉特性,从而保证具有较大视觉失真期望值的宏块能得到更及时的帧内刷新。典型3G无线信道环境中基于H.264视频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率失真优化帧内刷新算法相比,本算法能保证解码器端的重建视频图像具有更好的主观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错视频编码 率失真优化帧内刷新 人眼视觉系统 H.264/AVC 3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控通信系统中低延迟视频编码传输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梦奇 李光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6年第4期38-41,45,共5页
为降低测控通信系统延迟对无人飞行器性能影响,在深入分析影响测控通信视频编码传输延迟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于测控通信传输的低时延视频编码传输帧结构。算法引入帧内刷新编码方式将I帧码流平均到其他P帧中,使得压缩后各帧编码码流... 为降低测控通信系统延迟对无人飞行器性能影响,在深入分析影响测控通信视频编码传输延迟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于测控通信传输的低时延视频编码传输帧结构。算法引入帧内刷新编码方式将I帧码流平均到其他P帧中,使得压缩后各帧编码码流尽可能得到平均,从而减少编码发送缓冲区延迟;根据slice编码方式的独立性将一帧图像分成多个slice并行编码模式以减少编码处理延迟;同时去除双向预测编码B帧模式以减少帧排序延迟。实验采用新一代HEVC标准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算法在不明显降低视频编码质量前提下,使得压缩后各帧码流大小尽可能平均,有效地减少了测控通信系统中视频压缩传输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控通信 视频编码 帧内刷新 码流平均 低延迟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