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国R&D投资在中国的区位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何琼 王铮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3-120,共8页
本文从省域尺度上考察跨国R&D投资的区位选择。采用2000年跨国R&D在我国各省市的支出数据,对影响跨国R&D地区选择的因素展开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市场规模、人力资本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是影响跨国R&am... 本文从省域尺度上考察跨国R&D投资的区位选择。采用2000年跨国R&D在我国各省市的支出数据,对影响跨国R&D地区选择的因素展开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市场规模、人力资本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是影响跨国R&D投资的决定性因素。基础通讯设施和商贸环境也会对跨国R&D投资产生正相关的影响,而工资水平并没有显著影响。通过实证分析,为我国各地区吸引跨国R&D投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 投资 区位因素 跨国公司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投入的区位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姜怀宇 李铁立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9,共7页
基于对中国R&D投入的区位模式的实证检验,从投入—产出绩效的角度认为集中投入的区位模式具有较强的适宜性。利用聚类分析技术,按照R&D的投入强度和及其对经济的带动效应、科技化效应、产业化效应将中国各省区划分为6类地区,具... 基于对中国R&D投入的区位模式的实证检验,从投入—产出绩效的角度认为集中投入的区位模式具有较强的适宜性。利用聚类分析技术,按照R&D的投入强度和及其对经济的带动效应、科技化效应、产业化效应将中国各省区划分为6类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是科技化模式和产业化模式。其中前者适合于技术存量较高的少数地区,而后者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 区位模式 科技化模式 产业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公司在华R&D本土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启示 被引量:4
3
作者 温珂 孙一飞 林则夫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3-139,共7页
如何引导和支持在华R&D机构本土化发展,是学术界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对近30个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经理的访谈调研,归纳了跨国公司R&D本土化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并深入分析了R&D经理的个人经历和R&... 如何引导和支持在华R&D机构本土化发展,是学术界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对近30个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经理的访谈调研,归纳了跨国公司R&D本土化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并深入分析了R&D经理的个人经历和R&D机构城市分布对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面临问题的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总结得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r&d 经营障碍 政策环境 城市分布 创新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竞争战略视角的跨国公司R&D机构区位机理研究——以诺基亚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朱华晟 吴骏毅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11,共6页
目前对跨国公司R&D区位的研究大多站在区域要素供给的角度,探讨影响R&D机构布局的区位因子。实际上,在全球竞争时代,跨国公司R&D机构布局在考虑投资地R&D区位规模的同时,还受到企业内在因素的影响。从竞争战略视角出发... 目前对跨国公司R&D区位的研究大多站在区域要素供给的角度,探讨影响R&D机构布局的区位因子。实际上,在全球竞争时代,跨国公司R&D机构布局在考虑投资地R&D区位规模的同时,还受到企业内在因素的影响。从竞争战略视角出发,以诺基亚公司为例,研究跨国公司R&D机构的全球区位机理。结果发现,R&D机构的空间布局受到研发网络/战略的总体控制,并受生产单元、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体的影响,同时与东道国各类要素产生层层耦合。从诺基亚案例分析中得出若干启示,以期为我国城市R&D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机构 区位 竞争战略 跨国公司 诺基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R&D强度区位分布条件因素的差异分析——基于稳健MM估计的EBA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立平 王璐璐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9-59,共11页
依据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运用稳健MM估计的EBA(异常值检验的极值边界分析)模型,采用中国30个省际区域2002~20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R&D强度区位分布条件的"稳健性(Robust)"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依据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运用稳健MM估计的EBA(异常值检验的极值边界分析)模型,采用中国30个省际区域2002~20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R&D强度区位分布条件的"稳健性(Robust)"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各地区的R&D强度存在差异,且其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R&D强度较高的东部地区,科技水平、市场规模、固定资产投资、要素禀赋等4个因素对中国R&D强度具有抗干扰的"稳健性"影响;R&D强度中等的中部地区,3个"稳健性"影响因素是政府公共政策、科技水平和要素禀赋;而对于R&D强度较低的西部地区,技术创新和要素禀赋对提高R&D强度作用具有"稳健性"。由此揭示我国R&D强度的发展规律以及各区域间的差异性,并根据实证结论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为各地区制定科技政策目标和实施方案提供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强度 区位分布 MM估计 极值边界分析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中西部地区外资企业R&D水平的因素 被引量:2
6
作者 夏李君 傅元海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0-105,116,共7页
利用2003—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对中西部地区外资企业R&D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经验分析。研究表明:市场规模、R&D水平、通讯基础设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利用外资水平与外资企业研发水平正相关,开放水平、市场导向、内外资技术差... 利用2003—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对中西部地区外资企业R&D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经验分析。研究表明:市场规模、R&D水平、通讯基础设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利用外资水平与外资企业研发水平正相关,开放水平、市场导向、内外资技术差距与外资企业研发水平反相关。知识产权水平不高影响了R&D人力资源吸引力,改变了市场导向的作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企业 r&d水平 区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公司在中国R&D投资区位选择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洁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1-44,72,共5页
作为企业核心功能之一,跨国公司的R&D活动过去主要集中在公司总部或者母国所在地区。然而,自2 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产业全球化的迅速推进,一些大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R&D机构从事产品开发、实验和科学研究活动。据调查了解,... 作为企业核心功能之一,跨国公司的R&D活动过去主要集中在公司总部或者母国所在地区。然而,自2 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产业全球化的迅速推进,一些大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R&D机构从事产品开发、实验和科学研究活动。据调查了解,近几年来,著名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各类R&D中心约有4 0 0家,其中规模较大的独立的R&D机构有4 0多家。总结跨国公司在中国的R&D区位分布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其区位决策的因素作进一步的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研究与开发 区位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区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苏晓艳 范兆斌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2-35,共4页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迅速发展,并呈现出在几大区位集中的特点。经济因素、科技因素、环境因素是导致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区位聚集的主要因素。地方政府可在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获取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方面发挥...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迅速发展,并呈现出在几大区位集中的特点。经济因素、科技因素、环境因素是导致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区位聚集的主要因素。地方政府可在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获取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公司 r&d投资 区位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国际化:一个基于供求关系的动力学模型
9
作者 冯跃 史安娜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7-30,共4页
近年来R&D国际化迅速增长且发展中国家对其增长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强,国际投资理论对R&D投资的区位悖论这一现象从所有权优势、生命周期、产业组织以及研发的集中与分散、技术开发与技术增长、辅助资产的角度进行了解释。从R&... 近年来R&D国际化迅速增长且发展中国家对其增长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强,国际投资理论对R&D投资的区位悖论这一现象从所有权优势、生命周期、产业组织以及研发的集中与分散、技术开发与技术增长、辅助资产的角度进行了解释。从R&D国际化的供需双方来看,其推动力量——研发人员匮乏、研发成本上升、竞争压力加大和拉动力量——市场潜力巨大、研发人员丰富、国际性生产基地广阔,以及政府的促进和技术发展的扶持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R&D国际化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国际化 区位悖论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联盟网络位置对高新技术企业竞争优势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红梅 王宏起 徐建中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11期106-110,共5页
文章通过引入高新技术企业联盟能力作中介变量,构建了R&D联盟网络中心性和结构洞位置属性与高新技术企业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结合对台湾南港软体工业园和工业局企业中R&D部门的高层经理人的调查数据,... 文章通过引入高新技术企业联盟能力作中介变量,构建了R&D联盟网络中心性和结构洞位置属性与高新技术企业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结合对台湾南港软体工业园和工业局企业中R&D部门的高层经理人的调查数据,对概念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R&D联盟网络中心性和结构洞位置属性均能够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联盟能力的中介作用对高新技术企业竞争优势产生显著的正相关影响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联盟网络 位置属性 联盟能力 高新技术企业竞争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东网络位置、区域文化差异与企业R&D支出 被引量:5
11
作者 罗栋梁 史先让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1-112,共12页
不同公司被同一股东持有而形成股东社会网络,这适合运用社会学方法进行分析。本文利用2007年~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股东网络位置对企业R&D支出的影响以及区域文化差异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股东网络位置会抑制企业的R&a... 不同公司被同一股东持有而形成股东社会网络,这适合运用社会学方法进行分析。本文利用2007年~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股东网络位置对企业R&D支出的影响以及区域文化差异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股东网络位置会抑制企业的R&D支出。具体而言,股东网络中心位置、股东网络中介位置都显著拟制企业R&D支出,这一结论在替换变量、替换样本以及考虑内生性后都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区域文化差异在股东网络位置与企业R&D支出间起显著调节作用。南北文化差异加剧了股东网络位置对R&D支出的抑制作用,文化多样性也强化了这种抑制作用,但是南北文化的交融能显著缓解股东网络位置对企业R&D支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网络位置 r&d支出 南北文化差异 文化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rraSAR影像定位精度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亚夫 朱建军 李志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144-4149,共6页
为了获取西部山区1:50 000地形图,提出结合R/D模型和相似转换模型的平面定位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通过补偿地形效应和轨道的影响来提高影像的平面定位精度。基于R/D模型的平面定位精度在东方向和北方向分别为8.914 8 m和2.236 5 m;... 为了获取西部山区1:50 000地形图,提出结合R/D模型和相似转换模型的平面定位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通过补偿地形效应和轨道的影响来提高影像的平面定位精度。基于R/D模型的平面定位精度在东方向和北方向分别为8.914 8 m和2.236 5 m;R/D模型与相似转换模型结合后的平面定位精度在东方向和北方向分别为0.664 8 m和0.253 3 m,总的定位精度在1.0 m以内,完全满足1:50 000地形图的要求,同时也证明结合R/D模型和相似转换模型的定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 TerraSAr影像 GPS r 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研发格局的空间演变特征与组态致因——以全球研发2500强企业为例
13
作者 郭卫东 杜德斌 +2 位作者 李庭竹 张强 于英杰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1-62,共12页
研发活动作为科技创新的关键引擎,深入探讨其空间演化特征有助于识别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并据此制定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基于全球研发2500强企业数据,运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区位商、核密度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了全球研发格... 研发活动作为科技创新的关键引擎,深入探讨其空间演化特征有助于识别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并据此制定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基于全球研发2500强企业数据,运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区位商、核密度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了全球研发格局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全球研发企业呈美国、西欧和东亚三足鼎立的格局,中国日益成为全球研发格局的重要一极,但中国与美国的研发投入强度和规模的差距呈扩大趋势。②全球研发活动呈区域研发专业化特征并逐渐向ICT行业集中,欧美国家信息通信技术和生物医药产业研发优势较为明显,中国的研发优势集中于建筑、能源和工业等行业从而形成空间错位的态势。③全球研发企业在国家或地区上主要形成单中心模式、双中心模式和多中心模式3种集聚类型。④企业空间集聚是多条件组态效应的结果,一流大学、产业结构、研发投入、研发人才、基础设施和政府效率在不同组态效应下形成3条研发企业在空间高度集聚的组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企业 空间集聚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区位商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I动机对新兴市场企业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发能力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金源 李东红 +1 位作者 陈东 金占明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48,75,共9页
基于资源利用逻辑和资源开发逻辑,探析了新兴市场企业的FDI动机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并考察了企业特定优势——研发能力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以156家首次FDI的中国企业作为样本,利用其调研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拥有强烈战略资... 基于资源利用逻辑和资源开发逻辑,探析了新兴市场企业的FDI动机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并考察了企业特定优势——研发能力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以156家首次FDI的中国企业作为样本,利用其调研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拥有强烈战略资源寻求动机的企业倾向于进入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拥有强烈自然资源寻求动机的企业倾向于进入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研发能力会负向调节战略资源寻求动机与FDI区位选择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区位 新兴市场 FdI动机 研发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赵红 彭馨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3-192,共10页
基于Hausmann(2005)出口技术复杂度度量方法,采用国际海关理事会HS-2位码及HS-6位码出口数据,对我国2000—2012年间产品层面、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出口技术复杂度进行了测算,并引入自主创新水平、熟练劳动力等指标对我国出口技术复杂度... 基于Hausmann(2005)出口技术复杂度度量方法,采用国际海关理事会HS-2位码及HS-6位码出口数据,对我国2000—2012年间产品层面、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出口技术复杂度进行了测算,并引入自主创新水平、熟练劳动力等指标对我国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2000—2012年间,我国出口技术复杂度显著提升,尤其是机械制品、车辆等产品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较快,同时我国各省级单位出口技术复杂度区域"异质性"和"Rodrik悖论"越来越明显。就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因素而言,我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主要推动因素是固定资产投资、R&D经费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加工贸易和价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技术复杂度 影响因素 rodrik悖论 熟练劳动力 r&d经费投入 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区位分布的产业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源 张阳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28,共3页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高度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和江苏,形成区位集聚。从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战略的视角出发,提出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区位集聚的现象背后,存在着产业相关的基本战略特征。通过对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在这些地区的分布状况...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高度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和江苏,形成区位集聚。从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战略的视角出发,提出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区位集聚的现象背后,存在着产业相关的基本战略特征。通过对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在这些地区的分布状况与其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得出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区位分布的产业特征,从区位选择看,更多的是代表一种战略性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研发 区位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区位选择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高翔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58,共5页
基于2000年和2005年地级市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数据,采用Tobit计量模型分析中国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研发水平、外资、集聚、政府政策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中国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区位选择,在研发能力弱... 基于2000年和2005年地级市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数据,采用Tobit计量模型分析中国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研发水平、外资、集聚、政府政策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中国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区位选择,在研发能力弱的地区,外资和政策有利于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在短期内无法提高研发能力的地区,可以通过引进外资或加强政策优惠的方式促进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通讯设备 区位 研发 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溢出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长松 张战仁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8-63,共6页
随着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战略职能的转变,知识溢出逐渐成为跨国公司研发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以中国省市为空间样本,采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的计量方法,研究了知识溢出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 随着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战略职能的转变,知识溢出逐渐成为跨国公司研发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以中国省市为空间样本,采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的计量方法,研究了知识溢出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与知识溢出存在显著相关性,知识溢出对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影响系数大于其他传统影响因素。地方政府在制定和改善我国引资结构的政策过程中,必须注重提高区域的知识溢出强度,加快构建区域研发知识溢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投资 跨国公司 知识溢出 区位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公司海外研发区位选择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源 张阳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35,共3页
跨国公司的海外研发活动在最近的二十年中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海外研发活动的区位选择对跨国公司来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目前从国外文献中使用文献法梳理出跨国公司海外研发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并以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跨国公司海外研... 跨国公司的海外研发活动在最近的二十年中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海外研发活动的区位选择对跨国公司来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目前从国外文献中使用文献法梳理出跨国公司海外研发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并以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跨国公司海外研发区位选择决策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海外 研发 区位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资研发区位因子分析结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祝影 路光耀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2-116,共5页
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保持样本与指标不变,对2010年原始数据矩阵的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发展水平、研发实力与市场潜力是主要的外资研发区位因子,与2000年数据分析结果的对比发现,方差贡献率、主因子含义、空间格局以及样本得分情况均有... 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保持样本与指标不变,对2010年原始数据矩阵的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发展水平、研发实力与市场潜力是主要的外资研发区位因子,与2000年数据分析结果的对比发现,方差贡献率、主因子含义、空间格局以及样本得分情况均有所变化,能够印证研发全球化的新特征。中国由于研发实力因子和市场潜力因子的巨大优势,在研发全球化中的空间地位进一步上升,但发展水平因子制约着中国对外资研发活动吸引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研发 区位因子 变化 因子分析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