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ngle-Bit Comparator in Quantum-Dot Cellular Automata (QCA) Technology Using Novel QCAXNOR Gates
1
作者 Ali Hussien Majeed Mohd Shamian Zainal +1 位作者 Esam Alkaldy Danial Md.NorNor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63-273,共11页
To fill the continuous needs for faster processing elements with less power consumption causes large pressure on the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technology developers.The scaling scenario is not an op... To fill the continuous needs for faster processing elements with less power consumption causes large pressure on the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technology developers.The scaling scenario is not an option nowadays and other technologies need to be investigated.The quantum-dot cellular automata(QCA)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emerging nanotechnologies that have attracted much researchers’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This technology has many interesting features,such as high speed,low power consumption,and small size.These features make it an appropriate alternative to the CMOS technique.This paper suggests three novel structures of XNOR gates in the QCA technology.The presented structures do not follow the conventional approaches to the logic gates design but depend on the inherent capabilities of the new technology.The proposed structures are used as the main building blocks for a single-bit comparator.The resulted circuits are simulated for the verification purpose and then compared with existing counterparts in the literature.The comparison results are encouraging to append the proposed structures to the library of QCA g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TECHNOLOGY quantum-dot cellular automata(qca) qca comparator XNOR gate XOR g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tical method for cell displacement defect quantum-dot cellular automata primitive
2
作者 Vaishali Dhare Usha Mehta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 CSCD 2023年第1期26-34,共9页
Quantum-dot cellular automata(QCA)is an emerging computational paradigm which can overcome scaling limitations of the existing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technology.The existence of defects cannot be... Quantum-dot cellular automata(QCA)is an emerging computational paradigm which can overcome scaling limitations of the existing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technology.The existence of defects cannot be ignored,considering the fabrication of QCA devices at the molecular level where it could alter the functionality.Therefore,defects in QCA devices need to be analyzed.So far,the simulation-based displacement defect analysis has been presented in the literature,which results in an increased demand in the corresponding mathematical model.In this paper,the displacement defect analysis of the QCA main primitive,majority voter(MV),is presented and carried out both in simulation and mathematics,where the kink energy based mathematical model is applied.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is model is valid for the displacement defect in QCA 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placement defect Kink energy Majority voter(MV) quantum-dot cellular automata (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模型的QCA扇出结构转换特性
3
作者 陈祥叶 蔡理 +2 位作者 王森 崔焕卿 汪志春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3-77,共5页
基于半径为2的贝叶斯模型,量化分析了量子元胞自动机(QCA)扇出结构的转换特性。分析表明,采用半径为1的贝叶斯模型进行QCA转换特性分析将导致传输线正确概率的误差增大到40%,而半径为2的贝叶斯模型平衡了运算量和计算精度,适用于QCA的... 基于半径为2的贝叶斯模型,量化分析了量子元胞自动机(QCA)扇出结构的转换特性。分析表明,采用半径为1的贝叶斯模型进行QCA转换特性分析将导致传输线正确概率的误差增大到40%,而半径为2的贝叶斯模型平衡了运算量和计算精度,适用于QCA的可靠性分析。仿真表明,扇出结构的正确概率随元胞尺寸和元胞间距的增大而逐渐降低,也随着输入条件和输出端的不同而改变,输入为‘1’时,扇出的拐角输出端的正确概率高于85%,而输入为‘0’时,拐角输出端的正确概率低于20%。这是由于QCA是一种基于量子机理进行工作的器件,不同的输入或不同的元胞尺寸和元胞间距都将造成元胞扭结能的改变,进而影响元胞的翻转概率。研究所得结论可为今后QCA的电路实现与设计和可靠性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元胞自动机(qca) 扇出 贝叶斯模型 转换特性 正确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CA可编程逻辑阵列单元的元胞缺陷研究
4
作者 李政操 蔡理 黄宏图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2-227,共6页
介绍了一种量子元胞自动机(QCA)可编程逻辑阵列结构,该结构可用于实现量子元胞自动机大规模可编程逻辑电路,采用QCADesigner仿真软件研究了元胞缺失、移位缺陷和未对准缺陷对可编程逻辑阵列单元逻辑功能的影响。得出了特定结构下,每个... 介绍了一种量子元胞自动机(QCA)可编程逻辑阵列结构,该结构可用于实现量子元胞自动机大规模可编程逻辑电路,采用QCADesigner仿真软件研究了元胞缺失、移位缺陷和未对准缺陷对可编程逻辑阵列单元逻辑功能的影响。得出了特定结构下,每个元胞移位缺陷和未对准缺陷的最大错位距离,以及导线模式中存在特定位置的8个可缺失元胞。这为缺陷单元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参数标准,提高了PLA阵列的单元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元胞自动机(qca) 可编程逻辑阵列(PLA) 元胞缺失 移位缺陷 未对准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CA电路的缺陷研究
5
作者 黄宏图 蔡理 李政操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7-151,共5页
针对量子元胞自动机电路中出现的元胞移位等元胞缺陷,介绍了基于QCADesigner的元胞缺陷分析,得出了特定结构的容错范围。对于制造过程出现的单电子故障,分析了不同输入时单电子故障对传输线和反相器的影响。对于制造过程中出现的漂移电... 针对量子元胞自动机电路中出现的元胞移位等元胞缺陷,介绍了基于QCADesigner的元胞缺陷分析,得出了特定结构的容错范围。对于制造过程出现的单电子故障,分析了不同输入时单电子故障对传输线和反相器的影响。对于制造过程中出现的漂移电荷缺陷,分析了这些缺陷对传输线的影响。通过改变元胞与传输线之间的距离,研究了QCA传输线之间的串扰问题,得出了其容错范围。最后对RS触发器中出现的元胞缺陷采用测试序列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为进一步研究QCA电路的缺陷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元胞自动机(qca) 元胞缺陷 单电子故障 漂移电荷 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QCA共面交叉电路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岳洋洋 解光军 吕洪君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69-374,共6页
针对量子元胞自动机(QCA)电路中电路单元复杂化能提高电路可靠性的假设,采用概率转移矩阵对一种改进后的QCA共面交叉电路单元及原始电路单元的可靠性进行对比分析,以检验复杂化设计能否提高电路可靠性,并利用四选一数据选择器进行深入... 针对量子元胞自动机(QCA)电路中电路单元复杂化能提高电路可靠性的假设,采用概率转移矩阵对一种改进后的QCA共面交叉电路单元及原始电路单元的可靠性进行对比分析,以检验复杂化设计能否提高电路可靠性,并利用四选一数据选择器进行深入研究以验证分析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方案将共面交叉电路单元应用于单独运行及组合电路中分别使电路的可靠性降低了19.6%和0.84%。改进后的电路单元不但没有提高可靠性,反而由于电路结构的复杂化降低了其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元胞自动机(qca) 概率转移矩阵 共面交叉 数据选择器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CA电路仿真软件的可扩展性框架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肖贞杰 彭斐 +2 位作者 徐栋 邝锐 解光军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10,共5页
为了克服QCA Designer在设计上的缺陷,提出了一个QCA电路仿真软件框架,并在此框架之上对"双稳态"和"相干矢量"算法进行了重新实现.为了验证该框架的可扩展性,利用该框架实现了一个QCA电路功耗分析算法.
关键词 量子元胞自动机 可扩展性框架 双稳态 相干矢量 功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择多门的QCA自动逻辑综合 被引量:1
8
作者 权宇 邓飞飞 +2 位作者 余宸 解光军 吕洪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01-1206,共6页
为了实现三输入布尔函数的自动综合,文章提出了卡诺图八位二进制表达式的概念。对于任意3-feasible布尔函数,它的卡诺图八位二进制表达式范围为00000000-11111111(0~255),以量子元胞自动机(quantum cellular automata,QCA)中的择多门... 为了实现三输入布尔函数的自动综合,文章提出了卡诺图八位二进制表达式的概念。对于任意3-feasible布尔函数,它的卡诺图八位二进制表达式范围为00000000-11111111(0~255),以量子元胞自动机(quantum cellular automata,QCA)中的择多门为基础,将40个基本函数按照M(M1,M2,M3)的规则充分搭配,得到的结果范围为0~255,即实现了任意3-feasible布尔函数逻辑功能。输入目标函数F,按照择多门最少、反相器最少、门输入最少的原则编程筛选出能实现F逻辑功能的最优M (M1,M2,M3)组合。仿真结果表明,对于任意的3-feasible函数,最后都可以用不超过4个择多门、2级逻辑层的择多逻辑表达式表示,从而实现了三输入的自动逻辑综合,方便QCA电路的搭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输入 卡诺图八位二进制表达式 量子元胞自动机(qca) 择多门 40个基本函数 编程 自动逻辑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CA的三输入数值比较器设计
9
作者 黄程 陈昊天 +2 位作者 王晓旸 吕洪君 解光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06-1509,共4页
量子元胞自动机(quantum-dot cellular automata,QCA)是一种新兴的纳米器件。文章基于QCA提出了一位的三输入比较器设计方案,并用QCADesigner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路具有正确的逻辑功能。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共面交联和二维... 量子元胞自动机(quantum-dot cellular automata,QCA)是一种新兴的纳米器件。文章基于QCA提出了一位的三输入比较器设计方案,并用QCADesigner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路具有正确的逻辑功能。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共面交联和二维改进型时钟方案,有效提高数据的流水线性质及数据的并行计算优化度,此外,采用减少信息传输距离和分层的设计思想减少了整个电路的时钟延迟和横截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元胞自动机(qca) 三输入比较器 电路设计 时钟方案 分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诺图的QCA电路结构优化方法
10
作者 朱仁俊 黄荣俊 +2 位作者 宋志鑫 仇怀利 张永强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71-776,共6页
量子元胞自动机(quantum-dot cellular automata,QCA)由于其特殊的工作方式以及行为特点被视为潜在代替CMOS的新型技术之一。文章基于QCA提出一种简化现有电路结构并指导电路优化设计的方法,通过对比QCA元胞间响应器件提出QCA类IP核概念... 量子元胞自动机(quantum-dot cellular automata,QCA)由于其特殊的工作方式以及行为特点被视为潜在代替CMOS的新型技术之一。文章基于QCA提出一种简化现有电路结构并指导电路优化设计的方法,通过对比QCA元胞间响应器件提出QCA类IP核概念,并基于类IP核提出卡诺图优化电路结构的方法;在应用方面,选取了QCA类IP核中较为经典的异或类IP核对2项最小项和电路中最为复杂的电路进行优化,电路规模从三输入扩展至n输入;用工具QCADesigner验证优化电路的正确性,同时比较分析了优化电路与原电路各方面的性能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类IP核卡诺图方法设计的电路各个性能指标均有提升,且输入位数越多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元胞自动机(qca) 类IP核 卡诺图 优化方法 最小项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法器的QCA设计与研究进展
11
作者 汪慧 解光军 黄文龙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09-715,725,共8页
量子细胞自动机(QCA)是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结构的纳米器件,该器件通过电子占据量子点的位置来表征二进制信息。针对QCA加法器电路的国内外研究状况,首先分别详细地综述了进位传送加法器、载流加法器、超前进位加法器和并行前缀加法器,得... 量子细胞自动机(QCA)是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结构的纳米器件,该器件通过电子占据量子点的位置来表征二进制信息。针对QCA加法器电路的国内外研究状况,首先分别详细地综述了进位传送加法器、载流加法器、超前进位加法器和并行前缀加法器,得出QCA加法器向大规模和规律化方向发展的结论。然后进一步从元胞个数、元胞所占面积和时钟延迟上进行分析评述,指出了载流加法器的整体性能是最优的;但与其他加法器相比,前缀加法器中的Brent-Kung Adder的稳定性最好,并对今后QCA加法器电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细胞自动机(qca) 加法器 多数门 元胞数 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细胞自动机的数值比较器设计 被引量:17
12
作者 夏银水 裘科名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17-1520,共4页
量子细胞自动机(QCA)可以构建逻辑门和QCA线。该文基于QCA设计了1位,4位和8位数值比较器,并用QCADesigner软件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路具有正确的逻辑功能。通过对电路所需细胞数、面积和时延三方面性能分析,表明所设计的电路... 量子细胞自动机(QCA)可以构建逻辑门和QCA线。该文基于QCA设计了1位,4位和8位数值比较器,并用QCADesigner软件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路具有正确的逻辑功能。通过对电路所需细胞数、面积和时延三方面性能分析,表明所设计的电路时延并不随输入位数呈线性增加,因而所设计的电路具有良好的时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路设计 量子细胞自动机 多数门 数值比较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元胞自动机器件和电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晓阔 蔡理 +1 位作者 李政操 陈祥叶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54-760,共7页
量子元胞自动机(QCA)是一种新颖的纳米技术,该技术不再通过电流或电压而是基于场相互作用进行信息的计算和传递。首先,综述了两种量子元胞自动机(EQCA和MQCA)器件的计算原理、基本逻辑门和时钟。指出了QCA元胞构成的不同线结构可在相同... 量子元胞自动机(QCA)是一种新颖的纳米技术,该技术不再通过电流或电压而是基于场相互作用进行信息的计算和传递。首先,综述了两种量子元胞自动机(EQCA和MQCA)器件的计算原理、基本逻辑门和时钟。指出了QCA元胞构成的不同线结构可在相同层交叉传递信号而不受影响。然后,进一步总结了制备QCA器件和功能阵列或电路的实验方法和材料,得出MQCA器件和分子EQCA器件的发展将使该器件逐步达到实际应用水平的结论。详细讨论了目前QCA器件和电路(尤其是存储单元结构)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以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QCA器件未来理论和应用研究中的开放课题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元胞自动机(qca) 纳电子器件 纳磁体 电路设计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模型的择多逻辑门背景电荷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祥叶 蔡理 +2 位作者 王森 张明亮 秦涛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45-750,757,共7页
建立了时不变双量子阱系统状态转换的概率模型,量化分析了背景电荷对量子元胞自动机(QCA)择多逻辑门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决策元胞处于各态概率既受背景电荷位置的影响,还与择多逻辑门的输入密切相关。背景电荷在一定坐标范围内会引起... 建立了时不变双量子阱系统状态转换的概率模型,量化分析了背景电荷对量子元胞自动机(QCA)择多逻辑门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决策元胞处于各态概率既受背景电荷位置的影响,还与择多逻辑门的输入密切相关。背景电荷在一定坐标范围内会引起择多逻辑门决策元胞的错误翻转,甚至使决策元胞以接近100%的概率处于非预期态。不同输入状态在相同位置的背景电荷的影响下,决策元胞处在各态的概率并不相同。背景电荷影响下,决策元胞有可能以接近100%的概率处于"X0"或"X1"态,双稳态模型在背景电荷分析中并不适用。此外对比发现,QCA概率模型在背景电荷分析上计算量最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元胞自动机(qca) 背景电荷 择多逻辑门 双量子阱系统 概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转移矩阵的全加器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永强 解光军 吕洪君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93-502,526,共11页
基于量子元胞自动机(QCA)电路,通过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BN)对7种不同的传输线建模,研究了基本传输线的输出正确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另外,通过概率转移矩阵(PTM)研究了7种不同结构的全加器的整体可靠性和输出Si以及进位输出Ci+... 基于量子元胞自动机(QCA)电路,通过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BN)对7种不同的传输线建模,研究了基本传输线的输出正确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另外,通过概率转移矩阵(PTM)研究了7种不同结构的全加器的整体可靠性和输出Si以及进位输出Ci+1的平均输出错误率随错误因子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各器件单元对全加器整体可靠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只有1个元胞宽度的传输线,直线型传输线有最高的可靠性,而且通过增加传输线的宽度可以提高传输线的可靠性。电路的可靠性不仅与电路结构有关,而且与电路器件单元的类型和门的数量密切相关。而且,产生进位输出Ci+1的择多门对电路的整体可靠性的影响最大,但不同的全加器的进位输出有相同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元胞自动机(qca) 可靠性 贝叶斯网络(BN) 概率转移矩阵(PTM) 全加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量子细胞自动机仿真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晓辉 蔡理 张鹏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1,共6页
利用遗传算法对基于半经典模型的量子细胞自动机进行仿真时,通常会遇到多个极值,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为将量子遗传算法用于量子细胞自动机仿真,对量子遗传算法进行改进,将二进制量子位改为多进制量子位,重新设计了量子旋转门的调整策略,... 利用遗传算法对基于半经典模型的量子细胞自动机进行仿真时,通常会遇到多个极值,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为将量子遗传算法用于量子细胞自动机仿真,对量子遗传算法进行改进,将二进制量子位改为多进制量子位,重新设计了量子旋转门的调整策略,并给出了具体实现步骤。通过对测试函数寻优和量子细胞自动机电路的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量子遗传算法平均误差低,不易陷入局部极值,收敛速度较快,适用于量子细胞自动机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遗传算(QGA) 量子细胞自动机(qca) 比特编码 多进制量子位 量子旋转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元胞自动机的模可变计数器设计
17
作者 崔焕卿 蔡理 +3 位作者 张明亮 杨晓阔 陈祥叶 汪志春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6,共5页
模可变计数器是一种功能丰富、灵活性很强的时序逻辑电路。基于一种二维纳米尺度计算范例量子元胞自动机(QCA)设计了一种2位模可变计数器单元电路,该计数器由2个JK触发器和5个基本逻辑门构成。采用置零模式设置了计数器的初始状态,该方... 模可变计数器是一种功能丰富、灵活性很强的时序逻辑电路。基于一种二维纳米尺度计算范例量子元胞自动机(QCA)设计了一种2位模可变计数器单元电路,该计数器由2个JK触发器和5个基本逻辑门构成。采用置零模式设置了计数器的初始状态,该方法为解决QCA时序逻辑电路设计中输出端随机初始状态的消除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在QCA版图设计过程中,通过延迟匹配规则完成了反馈回路的时钟布线。QCADesigner软件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计数器具有正确的逻辑功能,当两位模式控制信号M2M1为01,10和11时,分别实现了模2、模3和模4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元胞自动机(qca) 计数器 模可变 时钟布线 随机初始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元胞自动机的PLA故障分析和检测
18
作者 李政操 蔡理 +2 位作者 杨晓阔 张明亮 陈祥叶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71-576,共6页
量子元胞自动机(quantum-dot cellular automata,QC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结构可用于实现大规模可编程逻辑电路。分析了4种故障类型发生在PLA单元的8个区域中的影响,得出了具体的影响效果。其中,直接或间接... 量子元胞自动机(quantum-dot cellular automata,QC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结构可用于实现大规模可编程逻辑电路。分析了4种故障类型发生在PLA单元的8个区域中的影响,得出了具体的影响效果。其中,直接或间接致使隐含线和与门发生逻辑错误的故障均会导致PLA中故障所在行整行失效,其他故障只会影响故障所在的PLA单元的逻辑功能和配置,而对PLA中的其他单元没有影响。此外,基于故障分析,提出了具体的PLA故障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元胞自动机(qca) 可编程逻辑阵列(PLA) 故障分析 故障检测 逻辑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元胞自动机干支型交叉线及应用
19
作者 张明亮 蔡理 +1 位作者 崔焕卿 汪志春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41-545,共5页
量子元胞自动机(QCA)耦合功能阵列是一种二维的纳米尺度计算范式,可靠性较低的共面交叉线结构是QCA电路交叉互连时的薄弱环节。信号分布网络是实现交叉线功能的一种新方法,但面临元胞随机翻转干扰问题。为解决该问题,首先分析了QCA基本... 量子元胞自动机(QCA)耦合功能阵列是一种二维的纳米尺度计算范式,可靠性较低的共面交叉线结构是QCA电路交叉互连时的薄弱环节。信号分布网络是实现交叉线功能的一种新方法,但面临元胞随机翻转干扰问题。为解决该问题,首先分析了QCA基本器件逻辑功能实现机理,并提出了一种干支型交叉线。该器件可以在两路信号相遇时选通干路信号屏蔽支路信号,从而达到抑制干扰信号的目的。通过仿真实验得出了其鲁棒功能结构和时钟分配原则。然后利用干支型交叉线改进了异或门设计,仿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其逻辑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元胞自动机(qca) 干支型交叉线 信号分布网络 随机翻转 异或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基于量子元胞自动机的3-8译码器
20
作者 陈祥叶 蔡理 +3 位作者 赵晓辉 刘保军 张明亮 李政操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0-214,共5页
为进一步优化量子元胞自动机(QCA)电路的设计,采用5输入择多逻辑门,设计了新型3-8译码器,降低了延时和面积,提高了传输线的正确概率,减小了传输线之间的串扰,利用QCADesigner验证了3-8译码器的逻辑功能。与K.Moein等人提出的3-8译码器相... 为进一步优化量子元胞自动机(QCA)电路的设计,采用5输入择多逻辑门,设计了新型3-8译码器,降低了延时和面积,提高了传输线的正确概率,减小了传输线之间的串扰,利用QCADesigner验证了3-8译码器的逻辑功能。与K.Moein等人提出的3-8译码器相比,该3-8译码器将延时降低了18%,面积减小了36%,交叉线数量减少了33%,最大传输线长度缩短了57%。性能的提升对于译码器的模块化设计和今后更大规模的QCA电路设计都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元胞自动机(qca) 5输入择多逻辑门 3—8译码器 传输线 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