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全纳的创新资格框架:英国的QCF |
邵元君
匡瑛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5
|
|
2
|
从QCF到RQF:英国资格框架改革的新取向及其启示 |
白玲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6
|
|
3
|
全球终身教育资历框架建设的比较研究:基于UNESCO 79国/地区的典型案例 |
谢青松
张伟远
许玲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4
|
基于国际比较的学分银行学分内涵及学习成果转换研究 |
余燕芳
葛正鹏
|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
2017 |
35
|
|
5
|
香港教育“立交桥”:资历架构的新进展——学分累积与转移(CAT)政策和原则分析 |
刘永权
张岩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
2015 |
13
|
|
6
|
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相关概念及问题探讨 |
王海东
韩民
|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0
|
|
7
|
欧盟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的政策演进与实践路径 |
郭翠
柴泽英
李娟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7
|
|
8
|
欧洲国家“双证书”互认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肖凤翔
刘丹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9
|
职业教育资历框架构建:动因溯源与路径探析 |
谢青松
南旭光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1 |
9
|
|
10
|
英国高中阶段教育普职融通的基本经验与现实挑战 |
余晖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1
|
|
11
|
创新创意人才国家资质认证体系建构及培养模式研究--以英国资质认证体系为借鉴 |
孟勇
吴刚
戴丽兰
|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
2017 |
2
|
|
12
|
论建设国家学分银行的路径与机制 |
吴遵民
|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4
|
|
13
|
回顾与展望:我国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建设之路 |
申秀清
尤慧琴
|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19 |
17
|
|
14
|
资历框架、学分银行、1+X证书制度的关系解析及施策思考 |
杜怡萍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0 |
28
|
|
15
|
终身学习时代国际资历框架建设范式及发展趋势 |
季欣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7
|
|
16
|
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运行机制及特点 |
陈静
|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17
|
省级学分银行联盟:内涵阐释、功能定位与推进模式 |
杜沙沙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18
|
学分银行信息系统实施敏捷开发的动因、技术策略与保障条件 |
季欣
|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2
|
|
19
|
西部地区学分银行创新实践比较研究 |
张岩
唐智松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22 |
6
|
|
20
|
走向融通:苏格兰学分和资格框架的构建特征及启示 |
王琴
|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