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_2H_3与CH_3F氢抽提反应机理与动力学性质 被引量:3
1
作者 冯丽霞 靳玲侠 +1 位作者 王渭娜 王文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23-1629,共7页
采用双水平直接动力学方法对C2H3与CH3F氢抽提反应进行了研究.在QCISD(T)/6-311++G(d,p)//B3LYP/6-311G(d,p)水平上,计算的三个反应通道R1、R2和R3的能垒(ΔE≠)分别为43.2、43.9和44.1kJ·mol-1,反应热为-38.2kJ·mol-1.此外,... 采用双水平直接动力学方法对C2H3与CH3F氢抽提反应进行了研究.在QCISD(T)/6-311++G(d,p)//B3LYP/6-311G(d,p)水平上,计算的三个反应通道R1、R2和R3的能垒(ΔE≠)分别为43.2、43.9和44.1kJ·mol-1,反应热为-38.2kJ·mol-1.此外,利用传统过渡态理论(TST)、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CVT)和包含小曲率隧道效应(SCT)的CVT,分别计算了200-3000K温度范围内反应的速率常数kTST、kCVT和kCVT/SCT.结果表明:(1)三个氢抽提反应通道的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变分效应的影响可以忽略,隧道效应则在低温段影响显著;(2)R1反应是主反应通道,但随着温度的升高,R2反应的竞争力增大,而R3反应对总速率常数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H3 CH3F 氢抽提反应 qcisd(t)/b3lyp 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硅烯H2SiClBeCl的结构及异构化反应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文佐 程建波 +2 位作者 宫宝安 于健康 孙家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01-904,共4页
用DFT和QCISD方法研究了类硅烯H2SiClBeCl的构型与异构化反应.结果表明,类硅烯H2SiClBeCl有三种平衡构型,其中四面体构型能量最低,是其存在的主要构型.对平衡构型间异构化反应的过渡态进行了计算,求得了转化势垒.计算模拟了最稳定构型... 用DFT和QCISD方法研究了类硅烯H2SiClBeCl的构型与异构化反应.结果表明,类硅烯H2SiClBeCl有三种平衡构型,其中四面体构型能量最低,是其存在的主要构型.对平衡构型间异构化反应的过渡态进行了计算,求得了转化势垒.计算模拟了最稳定构型的红外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硅烯H2SiClbeCl b3lyp qcisd 异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原子与CH_3COCH_3抽氢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咏梅 张秀芹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1期17-19,共3页
采用QCISD(T)/6-311++G(d,p)//B3LYP/6-31G(d,p)双理论方法研究了Cl原子与CH3COCH3的抽氢反应过程。在B3LYP/6-31G(d,p)水平上优化了反应物、产物、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并作了最小能量路径分析。在从头算的基础上,用变分过渡态理论加小曲... 采用QCISD(T)/6-311++G(d,p)//B3LYP/6-31G(d,p)双理论方法研究了Cl原子与CH3COCH3的抽氢反应过程。在B3LYP/6-31G(d,p)水平上优化了反应物、产物、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并作了最小能量路径分析。在从头算的基础上,用变分过渡态理论加小曲率隧道效应方法计算200~2500K范围内的速率常数,计算值与实验值相符,且在低温范围内隧道效应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氢反应 qcisd(t)//b3lyp 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重态类硅烯HB=SiLiF的结构及其与R—H(R=F,OH,NH_2)的插入反应
4
作者 李文佐 祝洪杰 +2 位作者 程建波 李庆忠 宫宝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543-2548,共6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二次组态相互作用(QCISD)方法研究了三重态类硅烯HB=SiLiF的结构及其与RH(R=F,OH,NH2)的插入反应.计算结果表明,类硅烯HB=SiLiF有三种平衡构型,其中四元环构型能量最低,是其存在的主要构型.HB=SiLiF与HF,H2O和NH3...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二次组态相互作用(QCISD)方法研究了三重态类硅烯HB=SiLiF的结构及其与RH(R=F,OH,NH2)的插入反应.计算结果表明,类硅烯HB=SiLiF有三种平衡构型,其中四元环构型能量最低,是其存在的主要构型.HB=SiLiF与HF,H2O和NH3发生插入反应的机理相同.QCISD/6-311++G(d,p)//B3LYP/6-311+G(d,p)计算的三个反应的势垒分别为124.85,140.67和148.16kJ·mol-1,反应热分别为-2.22,20.08和23.22kJ·mol-1.相同条件下发生插入反应时,反应活性都是H—F>H—OH>H—NH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入反应 类硅烯Hb=SiLiF b3lyp qci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BBH…HNa(H_2O)_n和CNBBH…HNa(H_2O)_n(n=1~5)结构与性质的理论研究
5
作者 高媛 张琳 +2 位作者 张德林 王勇 姚爱琴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9-685,共7页
摘要:为了探索缺电子B.H键作为质子供体形成双氢键复合物的溶剂化效应.分别采用DFT-B3LYP/6-311+十G-和CCSD(T)/6-311++G$$方法对NCBBH…HNa和CNBBl4…HNa及其水合物NCBBH…HNa(H:0)。和CNBBH…HNa(H20)。m=1~51进行了... 摘要:为了探索缺电子B.H键作为质子供体形成双氢键复合物的溶剂化效应.分别采用DFT-B3LYP/6-311+十G-和CCSD(T)/6-311++G$$方法对NCBBH…HNa和CNBBl4…HNa及其水合物NCBBH…HNa(H:0)。和CNBBH…HNa(H20)。m=1~51进行了结构优化和相互作用能计算,并利用AIMfat01"11inmolecule)方法分析了H…H键特征,借助前线分子轨道理论探讨了水合物中双氢键形成H-H共价键的本质。结果表明:随着H:0分子数的增加,B-H键拉长,H…H距离缩短,双氢键由离子型向共价型过渡;当H20分子数达到4时.双氢键相互作用能和NCBBH…HNa与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能分别达到-374.21和-306.50kJ·mol-1.形成了H-H共价键:缺电子B-H键作为质子供体形成双氢键复合物的水合物析出H2的能力比FH…HLi(H20)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键复合物 缺电子b-H键 溶剂化效应 b3lyp CCSD(t) A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中类锗烯H2GeClMgCl的结构与异构化反应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文佐 程建波 +2 位作者 李庆忠 宫宝安 孙家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125,共5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QCISD(quadratic configuration interaction with single and double excitations)方法研究了类锗烯H2GeClMgCl在气相和五种溶剂中的构型与异构化反应.结果表明,类锗烯H2GeClMgCl有三种平衡构型.其中p-配合物型...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QCISD(quadratic configuration interaction with single and double excitations)方法研究了类锗烯H2GeClMgCl在气相和五种溶剂中的构型与异构化反应.结果表明,类锗烯H2GeClMgCl有三种平衡构型.其中p-配合物型构型能量最低,是其存在的主要构型.讨论了溶剂效应对结构、能量与异构化反应的影响.计算模拟了最稳定构型的红外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锗烯H2GeClMgCl b3lyp qcisd 异构化 溶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