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4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多策略改进蜜獾优化算法及其应用
1
作者 袁媛 赵鹏举 +1 位作者 代晓文 周利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4-139,共6页
针对标准蜜獾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和寻优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多策略改进的蜜獾优化算法。首先,引入Sine混沌映射种群初始化,增加了种群初始化的不确定性;其次,融入了反馈共享策略,提高了算法跳出局部最优解的能力;最后在反馈共享阶段... 针对标准蜜獾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和寻优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多策略改进的蜜獾优化算法。首先,引入Sine混沌映射种群初始化,增加了种群初始化的不确定性;其次,融入了反馈共享策略,提高了算法跳出局部最优解的能力;最后在反馈共享阶段结束后引入莱维飞行策略,进一步避免了算法陷入局部最优的风险。选取9个经典测试函数以及四种对比算法,结合秩和检验对算法进行评估,验证了改进后算法的良好优化性能。为进一步评估算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性能,将其用于随机森林预测模型的参数优化,结果表明,IHBA-RF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獾优化算法 Sine混沌映射 反馈共享 莱维飞行 秩和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境性算法感知对反馈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晏齐宏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17,共18页
算法感知是对批判性算法控制研究范式的重要突破,其强调普通用户在算法情境下通过非专业知识来感知算法、理解算法、认识算法,这种基于算法情境的主观感知具有引导和影响后续反馈的潜能。但目前对算法感知及反馈行为关系的研究以“工具... 算法感知是对批判性算法控制研究范式的重要突破,其强调普通用户在算法情境下通过非专业知识来感知算法、理解算法、认识算法,这种基于算法情境的主观感知具有引导和影响后续反馈的潜能。但目前对算法感知及反馈行为关系的研究以“工具性算法”为理念展开,并未从“情境性算法”的分析逻辑对其深层机制进行深度挖掘,研究尝试对此给予补充。以2021年出台的“双减”政策等内容为例,以情境性算法为分析框架,以情景式APP原型为展示场景,探讨用户浏览APP时产生的算法感知及其对反馈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实证分析,提出算法感知影响反馈的三条路径:页面布局影响反馈,既定算法认知影响反馈,算法存在感知影响反馈。在特定情境下,页面布局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既定算法认知中的算法运用程度、算法APP的信任、算法喜爱、算法推荐信息容忍度、算法能力等不同程度地影响反馈;算法存在感知在特定情境下正向影响反馈,甚至其还会消解页面布局、既定算法认知对反馈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感知 反馈行为 情境性算法 页面布局 既定算法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群算法下间歇过程的2D鲁棒约束预测输出反馈控制
3
作者 王立敏 贾林竹 +2 位作者 张旺喜 张日东 高福荣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7-836,共10页
为有效解决间歇过程存在的不确定性、时滞、输入输出受限及状态不可测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PSO)的2D鲁棒约束模型预测输出反馈控制方法.首先,引入扩展信息构建等价的维数扩展后的闭环预测模型;其次,构造带终端约束的优... 为有效解决间歇过程存在的不确定性、时滞、输入输出受限及状态不可测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PSO)的2D鲁棒约束模型预测输出反馈控制方法.首先,引入扩展信息构建等价的维数扩展后的闭环预测模型;其次,构造带终端约束的优化性能指标函数以研究系统的控制优化问题;进一步,设计依赖时滞上下界的Lyapunov函数,根据稳定性理论可将系统优化转换为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的求解问题;接着,分别讨论了在重复性及非重复性干扰下系统鲁棒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设计了相应的输出反馈控制器;然后,利用PSO对系统进行再次优化寻找更优解;最后,通过注塑过程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所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过程 时滞 粒子群算法 模型预测控制 输出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辆编队反馈控制器优化研究
4
作者 赵晓鹏 王国权 +1 位作者 安先龙 冯英杰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28-136,共9页
针对车辆编队控制中传统的控制策略难以同时满足系统鲁棒性和高精度跟踪的要求,尤其是在面对外部扰动和模型不确定性时,这一问题更加突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反馈控制与车辆运动状态估计相结合的融合算法(LFC-MSE),以提高跟随车速... 针对车辆编队控制中传统的控制策略难以同时满足系统鲁棒性和高精度跟踪的要求,尤其是在面对外部扰动和模型不确定性时,这一问题更加突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反馈控制与车辆运动状态估计相结合的融合算法(LFC-MSE),以提高跟随车速度和角速度的精确性,进而减小外部扰动和通信延迟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反馈线性化部分将车辆编队这种非线性系统转化为线性系统去求解,设计出车辆编队系统的控制器,在通信延时方面,对车辆的运动状态进行估计,提高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最后在CarSim-Simulink的联合仿真环境中,搭建车辆编队的动力学模型、参数模型和控制模型,对论文的LFC-MSE算法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该算法控制下跟随车辆相较于领航车辆横向误差在0.5 m内、纵向轨迹误差在1.5 m之内,而且LFC-MSE控制方案在保持编队稳定性、响应速度及减少能耗方面表现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编队 领航跟随者法 反馈线性化控制 控制器设计 LFC-MSE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I算法力矩反馈的采摘机器人抓取力柔顺控制方法
5
作者 姚江云 王宽田 +1 位作者 覃溪 梁世华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01-1308,共8页
采摘机器人抓取空间轨迹复杂,导致了抓取力柔顺控制及轨迹规划具有很大的非线性特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策略迭代(GPI)算法力矩反馈下的采摘机器人抓取力柔顺控制方法。首先,考虑了采摘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动态补偿惯性力... 采摘机器人抓取空间轨迹复杂,导致了抓取力柔顺控制及轨迹规划具有很大的非线性特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策略迭代(GPI)算法力矩反馈下的采摘机器人抓取力柔顺控制方法。首先,考虑了采摘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动态补偿惯性力、重力、抓取力的联合作用,建立了机器人力学模型;其次,采用反馈控制器、内环力控制器联合控制方法设计了力矩反馈算法,采用GPI算法对机器人柔性力矩反馈控制过程进行了寻优计算;然后,采用逆运动学解析和运动任务规划的方法,建立了力矩反馈下抓取力柔顺控制规划补偿算法,采用模型前馈补偿提高了力矩柔性控制能力;最后,搭建了实验平台,对力矩反馈及轨迹跟踪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方法,GPI力矩反馈方法在3个支链上的力矩误差平均减小了9.51%、6.82%和4.46%,在采摘自由空间运动位置的跟踪精度分别提升了24.12%和42.86%,提高了机器人抓取力的柔顺控制和轨迹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广义策略迭代 力矩反馈控制模型 抓取力 柔顺控制补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分数阶超临界机组水煤比控制方法仿真
6
作者 李士哲 杜毅恒 刘帅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9-298,共10页
针对超临界机组给煤量与给水流量响应速度不匹配以及工况变动引发的参数摄动问题,提出将燃料-中间点温度控制系统简化为具有参数不确定性的单输入单输出形式,以便确定参数变动范围.设计了一种针对该参数不确定性系统的分数阶定量反馈控... 针对超临界机组给煤量与给水流量响应速度不匹配以及工况变动引发的参数摄动问题,提出将燃料-中间点温度控制系统简化为具有参数不确定性的单输入单输出形式,以便确定参数变动范围.设计了一种针对该参数不确定性系统的分数阶定量反馈控制方案,并引入多重性能指标以优化控制效果.采用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来解决控制系统性能优化与迭代效率之间的平衡并提升参数寻优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分数阶定量反馈控制系统能够显著提升超临界机组水煤比系统的控制性能,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机组 水煤比控制系统 分数阶控制 定量反馈理论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速多蚁群算法的三峡水电站短期优化调度
7
作者 杨柳 杨侃 杨哲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40,共8页
在三峡水电站短期优化调度中,提出一种全面提升算法搜索寻优能力的加速多蚁群算法(AMACA)模型:通过增加蚁群规模,将多蚁群分别安排到各机组,分工协作,形成时空耦合的二维搜索矩阵;采用加速搜索策略,加快逐代蚁群搜索开始时间,实现信息... 在三峡水电站短期优化调度中,提出一种全面提升算法搜索寻优能力的加速多蚁群算法(AMACA)模型:通过增加蚁群规模,将多蚁群分别安排到各机组,分工协作,形成时空耦合的二维搜索矩阵;采用加速搜索策略,加快逐代蚁群搜索开始时间,实现信息素的分区反馈调节,加强全局寻优能力;采用邻域搜索策略,通过最优解的小范围振荡,进一步提升水电站开停机和调度策略的可靠性;通过提前生成并嵌套稳定最优表,实现总负荷在机组间的优化分配。运行结果表明:相较于遗传算法、基本蚁群算法和扩展蚁群算法,改进的AMACA算法在运行水头为77.00,86.00 m和102.00 m三种条件下三峡水电站短期优化调度中,均可获得更好的电站调度运行策略,发电耗水量优化效果较为显著。各台机组负荷均在稳定运行区,可有效保障机组避开空蚀振动区运行,提升三峡水电站机组运行稳定性和短期优化调度方案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优化调度 机组组合 加速多蚁群算法 正反馈强度调节 稳定最优表 三峡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馈集与子集反馈集问题的计算复杂性研究进展
8
作者 白天 肖鸣宇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8,共15页
反馈集问题(feedback set problem)是计算机科学中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的图上NP完全问题之一,其在并发计算、大规模集成电路、编码设计、软件验证、社交网络分析等领域均存在重要的应用.子集反馈集问题(subset feedback set problem)是... 反馈集问题(feedback set problem)是计算机科学中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的图上NP完全问题之一,其在并发计算、大规模集成电路、编码设计、软件验证、社交网络分析等领域均存在重要的应用.子集反馈集问题(subset feedback set problem)是反馈集问题的一种更一般化的形式,更加具有普适性和实用性.近年来,这2个问题在计算复杂性上的分类工作已逐步完善,在算法领域也已出现许多重要的突破.相关研究工作分为2个部分进行介绍.第1部分详尽地介绍了反馈集和子集反馈集各种不同版本的问题,梳理了它们之间的一些重要关系,并介绍了这些问题在一般图上的计算复杂性.第2部分系统性地介绍了反馈集和子集反馈集问题在一些重要子图类上的计算复杂性,包括度有界的图类、平面图类、竞赛图图类、相交图类、禁止图图类和二部图图类.最后对反馈集和子集反馈集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概括了目前主流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集问题 子集反馈集问题 图论 计算复杂性 图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水处理消毒剂智能投加算法研究
9
作者 罗小勇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9-204,共6页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水处理智能加氯算法模型,使用Savitzky-Golay滤波法对数据进行平滑处理降噪,通过多轮训练和性能评估得到最佳参数,实现加药量前馈预测,并利用机理模型对反馈调节投药量进行约束。结果表明:智能算法控制药量投加调...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水处理智能加氯算法模型,使用Savitzky-Golay滤波法对数据进行平滑处理降噪,通过多轮训练和性能评估得到最佳参数,实现加药量前馈预测,并利用机理模型对反馈调节投药量进行约束。结果表明:智能算法控制药量投加调节更及时,在进厂水量明显降低时呈现出明显的加药总量降低的趋势,同时能有效降低游离氯的离散度,提升出厂水水质稳定性。该方法相比单一AI算法控制下理论上节约次氯酸钠使用量7%~9%,AI算法结合机理反馈控制时节约药剂超过14%,吨水电耗也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 消毒剂 智能算法 智能加氯 随机森林算法 折点加氯 反馈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穿戴式膝关节力反馈外骨骼助力系统研究
10
作者 畅辉 梁义维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8-354,共7页
针对膝关节受损患者行走不便的问题,提出一种可穿戴式膝关节力反馈外骨骼助力装置,用于实现膝关节受损患者运动过程中减小膝关节扭矩和行走助力的功能。通过分析人体膝关节运动特点,设计外骨骼的动力驱动系统及运动意图检测系统,建立膝... 针对膝关节受损患者行走不便的问题,提出一种可穿戴式膝关节力反馈外骨骼助力装置,用于实现膝关节受损患者运动过程中减小膝关节扭矩和行走助力的功能。通过分析人体膝关节运动特点,设计外骨骼的动力驱动系统及运动意图检测系统,建立膝关节外骨骼动态线性化控制模型并确定PID控制策略,基于adams软件和matlab/simulink软件对人体和外骨骼模型的运动进行联合仿真;进行了膝关节外骨骼样机的人体穿戴试验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运动过程中,所设计的膝关节外骨骼装置可以适应穿戴者膝关节的运动特性,在上楼梯、原地蹲起、下楼梯和走平路四种步态中,能够分别为穿戴者提供人体膝关节峰值扭矩的26.6%、30.7%、28.0%和31.0%的助力扭矩,外骨骼助力装置从静止到稳定助力动态调整时间为(0.025~0.037)s,受试者主观体验穿戴舒适,运动流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外骨骼 PID算法 助力扭矩 力反馈 机电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劣海况下闭环增益成形算法在渔船航迹保持控制的应用
11
作者 隋江华 郭特尔 宋纯羽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2-277,共6页
[目的]为解决渔船在恶劣海况下的航迹保持问题,提出一种分离式航迹保持控制器。[方法]采用非线性反馈法对闭环增益成形算法进行改进,并引入反正切函数以有效解决系统控制能量过大的问题。同时,通过积分分离式设计,以解决常规PID控制器... [目的]为解决渔船在恶劣海况下的航迹保持问题,提出一种分离式航迹保持控制器。[方法]采用非线性反馈法对闭环增益成形算法进行改进,并引入反正切函数以有效解决系统控制能量过大的问题。同时,通过积分分离式设计,以解决常规PID控制器中积分项对系统暂态性能的影响。[结果]SDB8102型32.98m玻璃钢拖网渔船在蒲氏7级风下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航迹保持算法的稳态误差小于3m,验证了其实用性与稳定性。[结论]该研究成果可为渔船航迹保持控制以及渔船装备的智能化水平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船 运动控制 航迹保持 反馈控制 非线性反馈 闭环增益成形算法 恶劣海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海域观测系统自动化避障方法及应用
12
作者 胡斌 门哲 +3 位作者 侯昆鹏 杨剑 睢永平 白志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2-309,共8页
在海洋OBN地震采集设计中,密集的钻井平台、珊瑚礁、船坞、管道等障碍物导致大量炮检点需要避障,规划避障路线成为了海洋勘探成败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避障方法及路线规划方案,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障碍物对施工区域面元属性的影响,避免无效... 在海洋OBN地震采集设计中,密集的钻井平台、珊瑚礁、船坞、管道等障碍物导致大量炮检点需要避障,规划避障路线成为了海洋勘探成败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避障方法及路线规划方案,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障碍物对施工区域面元属性的影响,避免无效工作量并降低施工风险。传统避障方法往往把障碍物区域内的炮检点横向移到障碍物区域外,不考虑震源船的转弯半径及扩展器宽度等参数的影响,手工避障方法则会导致避障效率低、误差大、覆盖范围缺失严重等技术问题,且船只转弯半径设计不准确可能引起安全隐患。因此,文中提出复杂海域观测系统自动化避障方法,将观测系统的炮线拟合航迹理论,并与多障碍逐航迹切圆、障碍物合并、动态反馈航迹修正等算法相结合,形成基于回溯算法、可实时计算并调整各种参数的自动避障技术,使避障效率及精度得到了大幅提升。生产实践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复杂海域勘探效率与精度,为海洋复杂障碍区实现安全高效勘探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N 转弯半径 手工避障 动态反馈 回溯法 自动避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土互馈关系的区域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 被引量:3
13
作者 卢娜 张佳明 +3 位作者 苏承国 胡政磊 吴泽宁 严登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9,共12页
针对水土资源空间不匹配、水资源总量不足及土地资源利用程度不高等问题,以二元水循环理论为基础,构建考虑水土互馈关系的区域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模型。该模型包括产水模块、水土联合配置模块和土地模拟模块,以GDP最大和基于生态绿当... 针对水土资源空间不匹配、水资源总量不足及土地资源利用程度不高等问题,以二元水循环理论为基础,构建考虑水土互馈关系的区域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模型。该模型包括产水模块、水土联合配置模块和土地模拟模块,以GDP最大和基于生态绿当量的区域植被覆盖率(EGE-RVC)最高为目标函数,并提出了一种耦合约束法、逐次逼近法和非线性规划的三层嵌套算法进行求解。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对模型和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洛阳市可利用水量增加了4463万m^(3),GDP提高了12.5%,EGE-RVC增加了2.6%,各用地类型缺水率不同程度下降。研究成果能够为区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资源 联合优化配置 相互作用 二元水循环 三层嵌套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BO算法的PMSM弱磁和MTPA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闫宏亮 杨泽心 +1 位作者 王镇涛 武亚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13005-13012,共8页
永磁同步电机因其结构紧凑、噪声较少、功耗较少、运行速度快、操作稳定,已被普遍采用。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过程中,转速环参数选取采用传统PI(proportional-integral)控制方法,依靠经验整定参数,外界抗干扰能力较差、难以保证在... 永磁同步电机因其结构紧凑、噪声较少、功耗较少、运行速度快、操作稳定,已被普遍采用。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过程中,转速环参数选取采用传统PI(proportional-integral)控制方法,依靠经验整定参数,外界抗干扰能力较差、难以保证在各运行区间具有优良性能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减法平均优化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的弱磁和MTPA(maximum torque per ampere)控制的宽运行范围方法。将智能寻优算法、MTPA控制、弱磁控制三者相结合,利用减法平均优化算法优化PI控制器的参数,提高了系统的响应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工作电压未超过电压极限圆使用MTPA控制策略运行;工作电压超过电压极限圆利用电压闭环反馈,进行弱磁控制。使用MATLAB/Simulink构建的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仿真模拟,通过PI控制器和减法平均优化算法优化后的PI控制器性能对比,从仿真结果得到控制器方法的有效性。实验有效证明了该控制方法能够解决各种运行工况下控制器参数的优化整定问题,提高电机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弱磁控制 最大转矩电流比 电压闭环反馈法 减法平均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弱磁反馈超螺旋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15
作者 李祥飞 易志萱 +2 位作者 刘捃锓 赵凯辉 邹莉华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2-145,共14页
针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在弱磁程度较深时,受到电机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时会造成电压环输出、转矩和电流脉动增大,转速收敛过慢等问题,提出一种转速-电压环反馈超螺旋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FST-NFTSMC)的深度弱磁控制方法。... 针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在弱磁程度较深时,受到电机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时会造成电压环输出、转矩和电流脉动增大,转速收敛过慢等问题,提出一种转速-电压环反馈超螺旋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FST-NFTSMC)的深度弱磁控制方法。为了减少弱磁控制对系统模型的依赖,根据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在参数摄动时的数学模型,构建电压环超局部模型,并结合转速环超局部模型建立转速-电压环超局部模型。基于此超局部模型,结合反馈超螺旋算法和非奇异快速终端切换函数设计转速-电压环FST-NFTSMC,同时建立改进滑模扰动观测器对系统存在的未知部分进行估计,并前馈补偿给FST-NFTSMC,进一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控制精度。仿真和实验表明,与传统PI控制相比,该方法在无弱磁区、浅度弱磁区和深度弱磁区的收敛速度上分别提高了66%、40.6%和28.6%,稳定性更好,转矩和电流脉动更小,证明了该方法在弱磁控制上能有效抑制电压环受到扰动后输出的抖振以及提高转速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 深度弱磁区 反馈超螺旋算法 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 改进滑模扰动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路脉动噪声前馈主动控制算法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程 徐荣武 +1 位作者 程果 余文晶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41,共7页
噪声主动控制技术通过传感器采集噪声源信号作为输入,自适应算法输出信号驱动作动器抵消原有噪声,控制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控制算法的性能。目前对于液体管路脉动主动控制的相关研究较少,需设计一种适用液体管路脉动噪声主动控制的算... 噪声主动控制技术通过传感器采集噪声源信号作为输入,自适应算法输出信号驱动作动器抵消原有噪声,控制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控制算法的性能。目前对于液体管路脉动主动控制的相关研究较少,需设计一种适用液体管路脉动噪声主动控制的算法。对传统宽带前馈FxLMS算法原理进行分析,针对管路脉动噪声低频线谱特征,设计线谱频率追踪算法进行峰值频率提取控制;对于作动器对参考信号造成的耦合干扰,设计声反馈补偿算法消除。设计试验将传统算法和优化后算法的脉动衰减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优化算法对不同频率的脉动线谱都具有衰减效果,相比宽带前馈算法提升约2 dB的脉动衰减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主动控制 控制算法 声反馈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56 Gb/s高速SerDes接收机DSP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小月 王强 +2 位作者 吕方旭 许超龙 张锦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02-1209,共8页
高速接口芯片是高性能互连网络通信中的一款重要IP,针对56 Gb/s四脉冲幅度调制信号在高性能互连网络背板通信中,由于传输距离长信道衰减严重导致误码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56 Gb/s高速Serdes接收机DSP设计。该DSP采用64路并行结构,通... 高速接口芯片是高性能互连网络通信中的一款重要IP,针对56 Gb/s四脉冲幅度调制信号在高性能互连网络背板通信中,由于传输距离长信道衰减严重导致误码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56 Gb/s高速Serdes接收机DSP设计。该DSP采用64路并行结构,通过16抽头前向反馈均衡器,以及1抽头预判决反馈均衡器对接收端数字化后的信号进行处理;采用基于K-均值聚类算法生成动态变化的判决电平并结合最小均方误差算法,能够处理15~35 dB不同信道衰减下的均衡问题。为了验证算法的性能,还搭建了一个基于模拟前端芯片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实验验证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在信道衰减为15~35 dB@14 GHz,速率为56 Gb/s的条件下,误码率均小于5e-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均值算法 前向反馈均衡 预判决反馈均衡 自适应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稳健的窄带反馈型主动噪声控制系统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亚平 胡计昶 +2 位作者 吴定会 毕勤胜 路静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9-277,共9页
传统窄带反馈型主动噪声控制系统采用并型自适应滤波器结构,用于合成参考信号时,仍存在参考信号合成质量较差、滤波器权值的初值设置难度高、应对非平稳窄带噪声的能力不足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通过引入高效的串并型自适应滤波器结... 传统窄带反馈型主动噪声控制系统采用并型自适应滤波器结构,用于合成参考信号时,仍存在参考信号合成质量较差、滤波器权值的初值设置难度高、应对非平稳窄带噪声的能力不足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通过引入高效的串并型自适应滤波器结构来合成参考信号,提出新型的窄带反馈型主动噪声控制系统,改善参考信号合成质量,进而提升系统的整体降噪性能。新型系统不仅有效解决了传统系统存在的参考信号合成质量较差的问题,还降低了滤波器权值的初值设置复杂度,同时还提升了系统应对非平稳窄带噪声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新型系统较传统系统的前后两部分的降噪量分别提升了7.89和9.18 dB。仿真和实验结果共同验证了提出的系统较传统系统具有更强的稳健性和降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型主动噪声控制 自适应滤波器 窄带噪声 滤波-X最小均方算法 降噪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AVOA的小型自由活塞斯特林制冷机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仲秀 徐雅 +1 位作者 孙大明 王建中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94,共9页
针对小型自由活塞斯特林制冷机在温度控制系统中建模复杂以及易受环境温度和热负载变化的影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非洲秃鹫优化算法的模糊PID控制算法。通过在一台10 W@77 K自由活塞斯特林制冷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中加入滞环偏置继电... 针对小型自由活塞斯特林制冷机在温度控制系统中建模复杂以及易受环境温度和热负载变化的影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非洲秃鹫优化算法的模糊PID控制算法。通过在一台10 W@77 K自由活塞斯特林制冷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中加入滞环偏置继电器辨识制冷机的数学模型,以此构建闭环控制系统,着重针对基于改进非洲秃鹫算法的模糊PID控制算法进行仿真实验。针对非洲秃鹫优化算法存在的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多策略的改进非洲秃鹫优化算法,其中引入Tent混沌映射以提高初始个体多样性,并对次优秃鹫选择策略进行改进,加强算法脱离局部困境的能力,最后利用精英反向学习进一步增强算法全局搜索能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PID算法、模糊PID算法和非洲秃鹫算法优化的模糊PID算法相比,调节时间分别降低79.69%、56.22%、50.26%,超调量分别减少87.70%、59.81%、60.38%;在加入方波扰动、白噪声、脉冲扰动和正弦波扰动下,控制系统的超调量的变化率分别为2.61%、2.35%、2.44%和2.49%。因此,基于改进非洲秃鹫算法的模糊PID控制算法与常规控制算法相比,具有响应速度快、超调小、抗干扰性强和稳定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特林制冷机 继电反馈辨识 非洲秃鹫优化算法 抗干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双重非线性正反馈的节能降碳航向保持控制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范佳明 张显库 马道成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86,共8页
[目的]为了解决船舶航向保持过程中舵角幅值过大以及舵角变换率过高而导致能耗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重非线性正反馈的节能降碳航向保持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闭环增益成形算法(CGSA)设计控制器,引入双重非线性反馈算法,通过双极性S... [目的]为了解决船舶航向保持过程中舵角幅值过大以及舵角变换率过高而导致能耗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重非线性正反馈的节能降碳航向保持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闭环增益成形算法(CGSA)设计控制器,引入双重非线性反馈算法,通过双极性S函数与反正切函数的结合降低舵角幅值与操舵频率,最后使用正反馈的方法实现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在6级海况和8级海况下,采用所提出的双重非线性反馈控制方法,反映舵机能耗的综合节能评价指标分别改进了31.53%和18.63%。[结论]验证了双重非线性反馈在降低舵机能耗、减少船舶航行过程中碳排放方面具有较好效果,以及正反馈和负反馈的等价控制效果。所提方法为船舶航向保持控制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应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工程 航向保持控制 节能降碳 双重非线性反馈 正反馈 闭环增益成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