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3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1
作者 耿国华 高健 +7 位作者 汤汶 张敏 曾升 高宏娟 王小凤 许阳 张雨禾 周明全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共22页
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文化遗产的建模、保护与展示,已成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以及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西北大学文化遗产数字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要在三代文物... 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文化遗产的建模、保护与展示,已成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以及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西北大学文化遗产数字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要在三代文物采集建模设备、智慧博物馆建设、陶瓷器文物虚拟复原、古代人物面貌复原以及秦腔的智能媒体融合全息展演5个方面展开研究。然而,由于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不同,在建模方法、修复保护技术以及展示形式方面遇到诸多挑战:①现有文物数字化建模设备效率不高,且需要大量人工干预;②文物种类繁多、特征复杂、形态各异、语义丰富,需要开发适合中国文物的知识抽取和知识图谱构建方法,以实现高效的文物组织与展示;③对破损文物碎片的形状表示、描述方法以及自动重组的研究;④古代人物面貌的虚拟复原及性别和种族的识别;⑤全息展演技术面临高计算性能需求、艺术与技术融合的精准度、硬件兼容性、实时性、沉浸感和互动性等挑战。针对这5个方面的需求和挑战,首先,对近些年的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综述;然后,总结西北大学文化遗产数字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的系列成果;最后,对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数字化 智慧博物馆 文物虚拟复原 知识图谱 全息展演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信号运动伪迹去除综述
2
作者 肖晓琳 刘晓杰 +3 位作者 罗睿心 李辉 许敏鹏 明东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0-782,共13页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是一种不依赖于外周神经和肌肉,直接将中枢神经活动转化成人工输出的系统,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作为BCI实现的重要手段,因其具有无创、时间分辨率高等优势,成为当前应用最广泛的脑...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是一种不依赖于外周神经和肌肉,直接将中枢神经活动转化成人工输出的系统,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作为BCI实现的重要手段,因其具有无创、时间分辨率高等优势,成为当前应用最广泛的脑信息采集技术之一。然而,在头皮记录的EEG经过颅骨等介质的传导和衰减,信号幅值微弱且信噪比低,易受到心电、眼电、肌电等生理噪声和工频干扰等非生理噪声的干扰。尤其是随着脑电采集设备的小型化、便携化,EEG应用范围逐渐扩展至更为多元动态的环境。在非实验室环境的实际运动场景中,采集的EEG信号通常会混杂大量的运动伪迹。此运动伪迹干扰频率低、幅值大,谐波范围广,其频率范围易与脑电频带重合,因此消除或减少运动伪影较为困难。运动伪迹会严重影响EEG的信号质量,给脑电解码带来挑战,针对此问题,国内外众多研究学者已开展了对脑电信号中运动伪迹去除方法的深入研究,但当前缺乏对这些研究的系统性归纳与总结,因此该文围绕脑电信号运动伪迹去除技术,调研总结了去除运动伪迹的主要评价指标,梳理归纳了无参考和以姿态数据为参考的两类运动伪迹去除算法,系统对比了现有算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场景,最后展望了运动伪迹去除的发展方向,以期推动EEG技术在现实场景中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运动伪迹 运动伪迹评价指标 运动伪迹去除算法 姿态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高光谱图像降维在纸质文物霉斑识别的研究
3
作者 汤斌 贺渝龙 +6 位作者 唐欢 龙邹荣 王建旭 谭博文 覃丹 罗希玲 赵明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6-255,共10页
纸质文物作为文物传承的重要工具,用于记录不同时期人类历史及人文风貌,其在保存过程中极易受到霉菌等微生物的侵害。霉菌会加速纤维素的降解,在纸张表面生成霉斑,并且散落的孢子会随空气流动大范围传播,增加其他纸质文物发生霉变的风... 纸质文物作为文物传承的重要工具,用于记录不同时期人类历史及人文风貌,其在保存过程中极易受到霉菌等微生物的侵害。霉菌会加速纤维素的降解,在纸张表面生成霉斑,并且散落的孢子会随空气流动大范围传播,增加其他纸质文物发生霉变的风险。因此,定期对纸质文物进行霉斑检测对了解纸质文物现状和纸质文物修复至关重要。高光谱成像技术是一种非接触性、非破坏性的检测技术,能同时获得空间数据和光谱数据,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可以实现纸质文物的大批次实时无损检测。针对黑曲霉这一广泛出现的霉菌,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高光谱数据降维方法,通过采集其高光谱数据,实现了高光谱冗余数据的自适应预处理。采集了来自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提供的20份纸质文物黑曲霉霉斑样本,使用ENVI软件分析得出在413~855 nm波段范围内,黑曲霉霉斑感染区域和健康区域的平均光谱曲线,平均反射率差异明显;在855~1021 nm波段范围内,黑曲霉霉斑感染区域和墨迹区域的平均光谱曲线,平均反射率差异明显。文中将所提出方法与传统主成分分析和独立成分分析预处理方法分别处理原始高光谱数据,并将结果在经典U-Net、SegNet、DeepLabV3+和PSPNet四个语义分割网络上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预处理的数据在U-Net和SegNet经典网络中有明显优势,相较于主成分分析法和独立成分分析法,霉斑识别精度取得了较大提升达到89.49%和88.46%,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为文物保护领域提供有效的支撑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数据预处理 霉斑识别 纸质文物 注意力机制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模型的轻量化脑电图肌电伪影检测方法
4
作者 孙鸽 林卫红 +1 位作者 娄洪伟 韩金波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28,共5页
脑电图(EEG)已经成为神经科学领域的重要工具,基于人工智能的脑电图分析在脑神经疾病、运动想象和情绪识别方面有广泛应用。然而,EEG的应用受到低信噪比的限制,特别是癫痫诊断中肌电(EMG)伪影降低了异常放电特征波形的识别准确率,且现... 脑电图(EEG)已经成为神经科学领域的重要工具,基于人工智能的脑电图分析在脑神经疾病、运动想象和情绪识别方面有广泛应用。然而,EEG的应用受到低信噪比的限制,特别是癫痫诊断中肌电(EMG)伪影降低了异常放电特征波形的识别准确率,且现有算法难以实现快速且准确的伪影检测。本研究对YOLO算法进行改进,以深度可分离卷积作为骨干网络,对网络的输入数据、结果矩阵和损失函数进行调整,以适应多导联的EEG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模型的轻量化脑电图肌电伪影检测方法。利用临床采集和公开数据集的伪影标注数据(共4711条)对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其mAP@0.5和mAP@0.5:0.95分别达到了93.7%和79.8%,检测速度为31.0 ms/帧。结果显示,该方法在检测精度和推理速度上优于传统YOLO模型和其他先进算法。同时提升了EEG信号的信噪比,从而可有效改善EEG在临床判读和智能识别过程中的应用效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 肌电伪影 YOLO 深度可分离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诠释学视域下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关系研究
5
作者 吴国林 马肖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5,共8页
自荷兰学者克劳斯提出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关系的“逻辑鸿沟”问题以来,学者们试图从逻辑关系、认识论和本体论等视域来跨越鸿沟,但都未能建立起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之间的因果性关系.根据海德格尔理解与存在同一的思想,人作为结构与... 自荷兰学者克劳斯提出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关系的“逻辑鸿沟”问题以来,学者们试图从逻辑关系、认识论和本体论等视域来跨越鸿沟,但都未能建立起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之间的因果性关系.根据海德格尔理解与存在同一的思想,人作为结构与功能相互指向的中间载体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是一种诠释学的关系.诠释学的完整内涵要以阐释、应用和说明形成统一体.在诠释学内涵的基础上,揭示了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之间的诠释过程,为跨越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关系的“逻辑鸿沟”问题提出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人工物 结构 功能 诠释学 因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结构和展柜实际动力特性的浮放文物地震响应分析
6
作者 刘佩 惠大城 +1 位作者 袁晨瑜 宿仲真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20,共11页
目前评估文物地震安全性时,未充分考虑博物馆和展柜的实际动力特性对文物地震运动响应的影响。对某实际博物馆进行了现场环境振动测试,识别得到了符合现状的结构动力特性;对某实际独立展柜进行了现场锤击测试,识别得到了其自振频率。建... 目前评估文物地震安全性时,未充分考虑博物馆和展柜的实际动力特性对文物地震运动响应的影响。对某实际博物馆进行了现场环境振动测试,识别得到了符合现状的结构动力特性;对某实际独立展柜进行了现场锤击测试,识别得到了其自振频率。建立了结构实测动力特性修正前后的2种线性有限元模型、不考虑和考虑结构周期折减的2种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地震波下4种模型中楼层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放大效应;建立了展柜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楼层波下展柜相对于楼层的加速度放大效应;考虑文物与展柜台面间接触界面的非线性,建立了纯滑移、纯摇摆和滑移-摇摆耦合文物的有限元模型,并与理论运动方程所得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不同结构模型中位于不同楼层的展柜对浮放文物运动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另外3种模型,经实际动力特性修正后的线性结构模型中,展柜相对楼层的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均值在小震和中震下均为最大,且大部分情况下该结构模型中文物的响应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振动测试 锤击测试 动力特性 展柜 浮放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吐蕃墓葬所出兽面图像溯源研究
7
作者 王蔚 杨焱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18,共9页
兽面是吐蕃时期青海地区广泛流行的装饰图案,使用范围包括棺板画、金银器等,是研究吐蕃历史文化的重要图像材料。青海吐蕃墓葬所出兽面,分为有肢有爪且有身型的A型兽面和无肢无爪仅有兽面头部的B型兽面。通过对兽面图像组合、兽面形象... 兽面是吐蕃时期青海地区广泛流行的装饰图案,使用范围包括棺板画、金银器等,是研究吐蕃历史文化的重要图像材料。青海吐蕃墓葬所出兽面,分为有肢有爪且有身型的A型兽面和无肢无爪仅有兽面头部的B型兽面。通过对兽面图像组合、兽面形象进行分析溯源,文章认为A型兽面主要受到内地汉至初唐墓葬中兽面图像的影响,吸收来自中亚、西亚的文化因素,并结合吐蕃时期青海本土文化形成特有兽面图像,具有保佑、辟邪等寓意。B型兽面受到中原内地北朝至唐代墓葬、佛教壁画兽面形象的影响,具有威慑、象征身份的功能。青海出土吐蕃兽面图像,反映出中原、吐蕃及中、西亚艺术的融合,同时与佛教“Kirtimukha”图像有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时期 兽面图像 青海 棺板画 金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合浦汉墓出土部分铁器科学分析
8
作者 黄全胜 李永春 朱谨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4-210,共7页
对广西合浦汉代墓葬发掘出土的铁器开展科学研究。主要采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SEM-EDS)、金相观察等手段,对合浦汉墓出土馆藏的6件铁器样品进行了成分检测分析和显微组织观察。结果表明,至晚自西汉开始合浦地区大量应用生铁铸造和生铁... 对广西合浦汉代墓葬发掘出土的铁器开展科学研究。主要采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SEM-EDS)、金相观察等手段,对合浦汉墓出土馆藏的6件铁器样品进行了成分检测分析和显微组织观察。结果表明,至晚自西汉开始合浦地区大量应用生铁铸造和生铁炒钢制品,汉代时期该地区同时使用块炼铁和生铁冶金技术,中原地区农耕技术至晚汉代传播至广西沿海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广西合浦 铁器 生铁 炒钢 块炼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tifact快照序列的行为一致性检测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海滨 刘国华 +1 位作者 黄立明 宋金玲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1-508,共18页
Artifact行为的一致性检测,是在流程建模、运行之后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现有一致性检测技术忽略数据操作方面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rtifact快照序列的行为一致性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全序Artifact快照序列定义了Artifact的... Artifact行为的一致性检测,是在流程建模、运行之后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现有一致性检测技术忽略数据操作方面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rtifact快照序列的行为一致性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全序Artifact快照序列定义了Artifact的行为模式,该行为模式不仅体现了服务的运行轨迹,也描述出了Artifact数据属性赋值的状态变化;然后,将Artifact行为一致性检测问题转换为语言可判定问题,证明了该问题是一个可判定问题,该过程中,设计一台判定该语言的图灵机作为一致性验证模型,该模型不仅检测了Artifact生命周期中服务路径的一致性,同时也检测了生命周期中Artifact属性赋值的正确性;进一步地,利用服务-快照关联矩阵的等价转换,给出了行为一致性量化指标中确切度的精确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及实验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流程管理 PETRI网 artifact生命周期图灵机 artifact行为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tiFlow中artifact生命周期的可满足性问题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颖 刘国华 +2 位作者 高尚 赵丹枫 刘海滨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76-1182,共7页
以数据为中心是业务过程管理技术发展的一个新趋势.artifact是记录业务过程的数据实体,围绕artifact的业务过程管理正在成为业务过程管理研究的一个热点.生命周期是artifact的一个重要特征,业务过程能否满足对artifact生命周期的定义是... 以数据为中心是业务过程管理技术发展的一个新趋势.artifact是记录业务过程的数据实体,围绕artifact的业务过程管理正在成为业务过程管理研究的一个热点.生命周期是artifact的一个重要特征,业务过程能否满足对artifact生命周期的定义是业务过程设计中需要验证的一个重要特性.本文从artifact属性赋值顺序的角度,基于Petri网定义artifact的生命周期树.采用ArtiFlow建立业务过程模型,在ArtiFlow模型中根据业务规则提取artifact状态变化树,与artifact生命周期树进行路径比较,验证业务过程模型中artifact生命周期的可满足性.给出相应的算法并分析了算法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过程管理 artifact生命周期 PETRI网 ArtiFlow 可满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tifact的有效性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颖 刘国华 +1 位作者 刘海滨 赵丹枫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26-1734,共9页
为及时发现业务活动对数据的非法操作,将违规实例监测问题归结为Artifact有效性检查问题,基于时间Petri网提出Artifact业务要求模型,从属性赋值顺序的角度给出Artifact在生命周期中的状态变化及时间要求。证明了在给出业务要求模型并求... 为及时发现业务活动对数据的非法操作,将违规实例监测问题归结为Artifact有效性检查问题,基于时间Petri网提出Artifact业务要求模型,从属性赋值顺序的角度给出Artifact在生命周期中的状态变化及时间要求。证明了在给出业务要求模型并求出状态类图的条件下,该问题是多项式时间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支持业务流程中Artifact的时间建模,为业务流程中验证Artifact的有效性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流程分析 artifact为中心 时间PETRI网 artifact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Artifact的业务流程行为相似性度量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海滨 刘国华 +1 位作者 王颖 赵丹枫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75-479,共5页
面向Artifact的业务流程是以数据为中心的业务流程的代表.与传统以过程为中心的业务流程相似,为了更好的对流程模型进行流程检索、流程挖掘等操作,计算流程间的相似性或距离是一个关键的问题.给出一种面向Artifact的业务流程行为相似性... 面向Artifact的业务流程是以数据为中心的业务流程的代表.与传统以过程为中心的业务流程相似,为了更好的对流程模型进行流程检索、流程挖掘等操作,计算流程间的相似性或距离是一个关键的问题.给出一种面向Artifact的业务流程行为相似性度量方法.首先,通过测量流程模型之间关键Artifact的相似性来评估流程处理的核心业务数据的相似度.其次,根据关键Artifact生命周期特性,测量任务执行路径中任务依赖关系的相似性.最后,测量生命周期中关键Artifact属性赋值序列的相似性.理论和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是一个有效的相似性度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流程管理 artifact PETRI网 任务依赖关系 属性赋值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以Artifact为中心的多业务流程协同监控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海滨 柴朝华 +1 位作者 李晖 王颖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1-188,共8页
多业务流程协同监控是通过监控合作伙伴的行为,保证可以灵活、动态地选择最优合作伙伴,确保企业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有效方法。已有的方法在监控过程中忽略了业务流程数据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监控信息质量和可利用性。因此,本文提出... 多业务流程协同监控是通过监控合作伙伴的行为,保证可以灵活、动态地选择最优合作伙伴,确保企业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有效方法。已有的方法在监控过程中忽略了业务流程数据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监控信息质量和可利用性。因此,本文提出一种以Artifact为中心的多业务流程协同监控方法。首先,给出了以Artifact为中心的业务流程协同模型及Artifact实例协同快照定义。其次,采用快照日志挖掘获得候选以Artifact为中心的业务流程协同模型,然后,根据蚁群优化算法在候选流程模型中获取最优流程服务协同路径。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流程协同 流程监控 artifact 快照日志挖掘 蚁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Artifact为中心的业务流程扩展二部图模型及其相似性度量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海滨 刘国华 +2 位作者 方巍 柴朝华 谢会芹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50-1059,共10页
为了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出一种以Artifact为中心的业务流程扩展二部图模型及其相似性度量方法。首先提出一个用于描述以Artifact为中心的业务流程的扩展二部图模型,将流程模型匹配转换为图匹配问题;其次提出一种利用矩阵... 为了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出一种以Artifact为中心的业务流程扩展二部图模型及其相似性度量方法。首先提出一个用于描述以Artifact为中心的业务流程的扩展二部图模型,将流程模型匹配转换为图匹配问题;其次提出一种利用矩阵转换操作来度量图编辑距离的方法;在扩展二部图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属性划分技术,分别提出服务节点和仓库节点行为相似度计算方法;设计实现了以Artifact为中心的业务流程扩展二部图的图匹配算法。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查询时间和执行效率上优于现有算法,具有较高的查准率和检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流程管理 流程相似性 图匹配 artifact 属性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Artifact的业务过程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颖 刘国华 +1 位作者 赵丹枫 赵威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7-39,42,共4页
提出一种面向Artifact的业务过程形式化模型。利用谓词/变迁Petri网建模的优势,根据Artifact的特点,用半结构化数据描述Artifact,以表示Artifact结构的文档类型定义作为静态谓词,通过一种操作XML的一阶逻辑语言描述变迁。实验表明,该模... 提出一种面向Artifact的业务过程形式化模型。利用谓词/变迁Petri网建模的优势,根据Artifact的特点,用半结构化数据描述Artifact,以表示Artifact结构的文档类型定义作为静态谓词,通过一种操作XML的一阶逻辑语言描述变迁。实验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分析Artifact的可达性、持久性和唯一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过程管理 面向artifact 谓词/变迁Petri网 半结构化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T-Net:一种面向Artifact的业务过程概念模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颖 赵威 +1 位作者 赵丹枫 刘国华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2010年第4期359-366,共8页
以数据为中心是业务过程管理发展的新趋势,面向Artifact的业务过程管理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以数据为中心的业务过程管理技术。概念模型设计是面向Artifact的业务过程设计的关键步骤,但目前还没有成型的建模和分析工具。利用谓词/变迁Petr... 以数据为中心是业务过程管理发展的新趋势,面向Artifact的业务过程管理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以数据为中心的业务过程管理技术。概念模型设计是面向Artifact的业务过程设计的关键步骤,但目前还没有成型的建模和分析工具。利用谓词/变迁Petri-Net建模的优势,根据Artifact的特点,用嵌套关系模式定义Artifact的结构;以描述Artifact的嵌套关系模式作为谓词,提出了一种适合于概念模型设计的谓词/变迁Petri-Net,即Ar/T-Net。以可达性分析为例,讨论了Ar/T-Net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过程管理 artifact技术 概念模型 谓词/变迁Petri—Net 嵌套关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tiMate:一种以Artifact为中心的多粒度协作流程建模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冬梅 张喆昱 赵丹枫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644-2650,共7页
业务流程是组合服务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跨组织多方协作流程往往包含多重粒度,难以基于任何单一粒度建模.Proclets方法将多粒度单体流程分解为一组交互协作的单粒度流程,以实例的基数、多重性来约束其间的交互关系.然而,在此类方法中如... 业务流程是组合服务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跨组织多方协作流程往往包含多重粒度,难以基于任何单一粒度建模.Proclets方法将多粒度单体流程分解为一组交互协作的单粒度流程,以实例的基数、多重性来约束其间的交互关系.然而,在此类方法中如何体现流程业务目标与业务进展,支持复杂且多变的协作关系,准确刻画模型的执行语义等问题尚缺乏有效的建模技术.提出一种以Artifact为中心的多粒度协作流程建模方法 Arti Mate:继承proclets的粒度分解思路但以Artifact为中心建模各单粒度流程artilet,利于刻画业务目标,追踪业务进展;解耦交互机制和交互策略,以丰富、插件式交互策略polilet连接较为稳定的artilet,复用实质性业务流程并适应协作需求变化;以着色Petri网描述的Arti Mate的执行语义,有利于建模方法的实现和仿真确认.论文以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会签类应用为案例,检验了Arti Mate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流程建模 artifact 多粒度 交互策略 着色Petri网(CP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tifact生命周期的业务流程一致性检查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颖 周晓宇 +2 位作者 王钊 张学馨 陈丽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56-863,共8页
为检查业务流程日志中对关键业务数据的操作和预定义模型中的操作是否存在偏差,提出一种基于Artifact生命周期的业务流程一致性检查方法。基于Petri网建立了业务流程关键数据Artifact的生命周期模型。给出Artifact实例日志,采用A*算法... 为检查业务流程日志中对关键业务数据的操作和预定义模型中的操作是否存在偏差,提出一种基于Artifact生命周期的业务流程一致性检查方法。基于Petri网建立了业务流程关键数据Artifact的生命周期模型。给出Artifact实例日志,采用A*算法查找日志中的Artifact实例轨迹与模型中活动序列的最佳对齐,计算活动—属性关联拟合度。最后,实现了一个原型系统,结果表明以数据为中心进行一致性检查为流程分析和改进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致性检查 业务流程 artifact生命周期 日志 PETRI网 拟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铠甲文物表面微生物的分离、鉴定与功能预测
19
作者 陈玉珍 路莹 +4 位作者 张铭芮 范嘉 姜卓尔 刘捷 汤克勇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78,共7页
皮革文物是有机质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文化传承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然而,皮革文物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在出土前后都容易滋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皮革文物的保存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采用第三代测序技术(Third genera... 皮革文物是有机质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文化传承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然而,皮革文物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在出土前后都容易滋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皮革文物的保存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采用第三代测序技术(Third generation sequencing,TGS)对吐鲁番洋海墓地出土的一件皮铠甲文物表面的微生物进行了提取、鉴定和功能预测。在种水平上,最终鉴定得到了13种细菌和3种真菌,其中的细菌主要是普里斯蒂亚巨大孢杆菌,真菌主要是辣椒曲霉菌。论文分析细菌和真菌分别以皮革文物中的氨基酸和油脂为主要生物合成底物,揭示了它们在皮铠甲文物上潜在的代谢活动。论文的研究工作可为制订皮革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提供必要参考,为科学保护皮革文物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文物 微生物 第三代测序技术 鉴定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纳米类流体的制备及其在皮革文物中的应用
20
作者 高党鸽 王鑫炜 +2 位作者 左童 周松峦 吕斌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24-1932,2070,共10页
为抑制细菌对皮革文物的侵蚀,延长皮革文物存放寿命,以纳米TiO_(2)、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和聚醚胺(M2070)为原料,制备了共价型TiO_(2)纳米类流体(C-TiO_(2)nfs);以纳米TiO_(2)、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 为抑制细菌对皮革文物的侵蚀,延长皮革文物存放寿命,以纳米TiO_(2)、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和聚醚胺(M2070)为原料,制备了共价型TiO_(2)纳米类流体(C-TiO_(2)nfs);以纳米TiO_(2)、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DC5700)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NPES)为原料,制备了离子型TiO_(2)纳米类流体(I-TiO_(2)nfs)。采用循环刷涂法将两种TiO_(2)纳米类流体(TiO_(2)nfs)应用于老化皮革的保护。通过FTIR、TEM、流变仪对TiO_(2)nfs进行了表征,采用数码相机、测色配色分光光度计、伺服控制高低温拉力试验机、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老化皮革的性能进行了检测,并考察了其长期稳定性。结果表明,C-TiO_(2)nsf和I-TiO_(2)nfs均为白色液体,在室温下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且C-TiO_(2)nfs流动性更好;经TiO_(2)nfs处理后,老化皮革的颜色和结构无明显变化,而力学性能、抗紫外性能和抗菌性能均得到提升,并且处理后的皮革具有长期稳定性。C-TiO_(2)nfs处理后的老化皮革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抑菌率分别达61.3%和69.9%;I-TiO_(2)nfs处理的老化皮革则具有更好的柔软度、力学性能和抗菌性,处理后老化皮革的柔软度、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可达3.32 mm、17.32 MPa和81.71%,对E.coli和S.aureus的抑菌率分别可达97.0%和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纳米类流体 皮革文物 文物保护 抗菌性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