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PD-1抑制剂联合化疗疗效与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耿彪 孙珍贵 +1 位作者 赵春阳 陈兴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76-1083,共8页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中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浸润水平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4年...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中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浸润水平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4年6月就诊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PD-1抑制剂联合化疗的92例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依据免疫组化法检测MDSC的浸润水平,将患者分为高浸润组(MDSC≥2)和低浸润组(MDSC<2)。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immune objective response rate,iORR)、疾病控制率(immune disease control rate,iDC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采用Log-rank检验和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绘制PFS及OS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92例患者中,低MDSC浸润组有53例患者,高MDSC浸润组有39例患者。低MDSC浸润组的患者在治疗反应上显著优于高浸润组,iORR为77.3%,高于高MDSC浸润组的56.4%(P=0.033),iDCR为94.3%,也明显高于高浸润组的66.7%(P=0.001)。此外,低MDSC浸润组患者的中位PFS和OS分别为16.9个月和27.6个月,显著长于高浸润组(PFS 12.6个月,OS 22.3个月),Kaplan-Meier分析显示,MDSC低浸润组的PFS、OS均比MDSC高浸润组延长。Cox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PD-L1表达水平、肿瘤分期及MDSC浸润水平可能与PFS和OS密切相关,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高MDSC浸润是影响PFS(HR=2.678,P=0.013)和OS(HR=2.254,P=0.022)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组织中MDSC浸润水平与NSCLC患者PD-1抑制剂联合化疗的疗效及生存预后密切相关。高MDSC浸润提示联合治疗敏感性降低及不良预后,MDSC浸润水平可能是PD-1抑制剂联合化疗NSCLC疗效和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pd-1抑制剂 化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S的IKE安全协议形式化分析
2
作者 王惠斌 常青美 祝跃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35,共3页
介绍了支持复杂协议形式化并行推导的PDS协议衍生推导系统和IKE协议.给出了使用PDS形式化衍生IKE协议的核心认证部分的方法.
关键词 安全协议 形式化分析 IKE协议 p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非尼酮联合PD-L1抑制剂抑制小鼠异位膀胱肿瘤的生长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守峰 张舒超 +4 位作者 樊伟林 孙巍 刘贝贝 刘建民 郭园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0-216,共7页
目的通过小鼠肿瘤模型观察吡非尼酮(PFD)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对膀胱癌的疗效及对免疫微环境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C57BL/6小鼠异位膀胱肿瘤模型共40只,根据不同处理随机分为4组(10只/组):对照组、PD-L1抑制剂组、PFD... 目的通过小鼠肿瘤模型观察吡非尼酮(PFD)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对膀胱癌的疗效及对免疫微环境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C57BL/6小鼠异位膀胱肿瘤模型共40只,根据不同处理随机分为4组(10只/组):对照组、PD-L1抑制剂组、PFD组、联合治疗组。对照组:建立肿瘤模型正常饮食;PD-L1抑制剂组:建模后腹腔每3 d按12.5 mg/kg注射PD-L1抑制剂;PFD组:建模后每天按500 mg/kg口服PFD;联合治疗组:建模后PFD及PD-L1抑制剂按上述剂量联合应用。对比各组小鼠生存率和肿瘤生长速度,药物干预21 d后留取肿瘤组织及小鼠血清,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CD3、CD8、CD45、E-cadherin及N-cadherin的表达;免疫荧光观察骨髓来源抑制细胞(MDSCs)表达;生化分析小鼠血液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尿素氮(BUN)、肌酐(CRE)及乳酸脱氢酶(LDH-L)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L1抑制剂组和PFD组小鼠肿瘤相对生长速率及21 d肿瘤体积均减小(P<0.05),联合治疗组小鼠更加显著(P<0.05)。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D-L1抑制剂组与PFD组小鼠肿瘤组织E-cadherin表达增加,N-cadherin表达降低(P<0.05)。CD3+T细胞、CD8+T细胞、CD45+T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增加,而Ly-6G+CD11b+MDSCs细胞减少,联合组变化更加明显(P<0.05)。生化分析结果显示,各组小鼠血清ALT、AST、BUN、CRE及LDH-L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吡非尼酮联合PD-L1抑制剂可显著抑制膀胱癌的进展,其效应可能是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抑制肿瘤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非尼酮 pd-L1 膀胱癌 免疫微环境 髓系抑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SB PD 3.0协议的新型双相标记解码电路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2
4
作者 史轶男 赵宏亮 尹飞飞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359,共6页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USB PD 3.0协议的新型双相标记解码电路设计并给予验证。通过状态机控制计数器的起始与停止,实现单个数据周期突变25%以内的解码结果的预测和产生;通过有限长单位冲激响应滤波器计算得到解码阈值,支持对周期在增减7.13...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USB PD 3.0协议的新型双相标记解码电路设计并给予验证。通过状态机控制计数器的起始与停止,实现单个数据周期突变25%以内的解码结果的预测和产生;通过有限长单位冲激响应滤波器计算得到解码阈值,支持对周期在增减7.13%范围内变化的、连续13个数据的解码,增大解码范围;增加完善的错误检测机制,提高电路的安全性;增加门控,空闲时关闭解码电路,节约能耗。在Synopsys公司的DC开发平台下,对电路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相较参考文献中的解码电路,该文的电路结构更简单,解码准确性更高,电路面积更小,功耗更低,解码的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标记编解码 有限长单位冲激响应滤波器 USB pd 3.0协议 快充协议 低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表达RNF7增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PD-1耐药:基于活化NF-kB通路促进CXCL1表达和髓源性抑制细胞的募集 被引量:1
5
作者 钟娜 王会杰 +2 位作者 赵文英 孙珍贵 耿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04-1711,共8页
目的探讨RNF7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调控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IMER2.0数据库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IHC)分析RNF7在NSCLC中表达水平。Kaplan-Meier曲线分析RNF7对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通过TIMER2.0数据库和多... 目的探讨RNF7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调控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IMER2.0数据库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IHC)分析RNF7在NSCLC中表达水平。Kaplan-Meier曲线分析RNF7对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通过TIMER2.0数据库和多重免疫荧光分析评估RNF7的表达与肿瘤免疫细胞浸润水平之间的相关性。通过C57BL/6小鼠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将RNF7过表达对照组(lenti-GFP,n=10)和RNF7过表达组(lenti-RNF7,n=10),RNF7敲低对照组(Ctrl,n=12)和RNF7敲低组(shRNF7,n=12)的CMT-167细胞分别种植到小鼠皮下,对于RNF7敲低对照组和RNF7敲低组的小鼠7 d后给予anti-PD-1治疗或同型IgG治疗,30 d后获取肿瘤组织,观察皮下瘤体积。通过IHC检测肿瘤组织中S100A8+A9、Gr-1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中MDSCs的浸润程度。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RNF7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可能的调控通路。Western blotting和荧光素酶检测RNF7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ELISA和RT-qPCR观察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的表达情况。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RNF7在NSCLC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生存分析显示,肺癌患者中RNF7的表达水平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差(P<0.001),TIMER2.0数据库显示RNF7的表达与MDSCs的浸润程度呈正相关(P<0.001)。GESA分析提示,在NSCLC中,RNF7高表达富集于NF-κB信号通路。Western blotting实验显示,RNF7低表达能够抑制NF-κB信号通路激活。通过ELISA和RT-qPCR结果显示,敲除RNF7可显著降低CXCL1的转录和翻译(P<0.01)。小鼠皮下移植瘤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RNF7可增加MDSCs的浸润程度,敲除RNF7减少MDSCs的浸润程度(P<0.001)。并减轻MDSCs对效应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从而增强了抗PD-1的功效。结论RNF7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促进CXCL1的表达,从而使MDSCs趋化募集,使肿瘤产生抗PD-1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F7 非小细胞肺癌 NF-ΚB通路 MDSCS pd-1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盘源与人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比较及负性协同刺激分子PD-L1的表达 被引量:8
6
作者 古彦铮 薛群 +4 位作者 王泳 於葛华 沈宇 王明元 张学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7-391,401,共6页
目的:比较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PMSCs)与人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负性协同刺激分子PD-L1在胎盘源MSCs的表达和生物学意义。方法:采取酶消化法分离人胎盘组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进行贴壁分... 目的:比较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PMSCs)与人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负性协同刺激分子PD-L1在胎盘源MSCs的表达和生物学意义。方法:采取酶消化法分离人胎盘组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进行贴壁分离和传代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的表达做比较性分析。混合淋巴细胞反应,3H-TdR掺入和PD-L1单克隆抗体阻断实验进行免疫功能检测。结果:在贴壁生长、呈成纤维细胞样形态、表达CD29、CD105、CD166和不表达CD34、CD45、CD80、CD86及HLA-DR分子以及向成脂肪细胞方向诱导分化等方面,人PMSCs与BMSCs细胞生物学特性表现相同或相似。表型分析发现PMSCs高表达PD-L1,而BMSCs较低表达PD-L1。PMSCs表达的PD-L1具有对T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人胎盘源MSCs与人骨髓源MSCs有相似的细胞生长特性,却有不同的表达负性协同分子PD-L1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 pd-L1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罗丹明B衍生物的Pd^(2+)探针的合成与应用
7
作者 陶文波 张婷 胡乃梁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53-2357,共5页
以罗丹明B衍生物和8-喹啉甲酸为原料制备了一种离子比色探针(RC),并将该新型比色探针用于识别金属离子。实验表明,探针RC在甲醇-水溶液中可以快速识别Pd^(2+),Pd^(2+)的加入使探针RC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粉紫色,可以实现对Pd^(2+)的裸... 以罗丹明B衍生物和8-喹啉甲酸为原料制备了一种离子比色探针(RC),并将该新型比色探针用于识别金属离子。实验表明,探针RC在甲醇-水溶液中可以快速识别Pd^(2+),Pd^(2+)的加入使探针RC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粉紫色,可以实现对Pd^(2+)的裸眼识别。紫外可见光谱研究表明,探针RC对Pd^(2+)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并具有良好抗干扰能力,在569 nm处的最大吸光度在0.10-20μmol·L^(-1)范围内对Pd^(2+)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56μmol·L^(-1),该探针实现了对Pd^(2+)的比色分析和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B衍生物 比色探针 裸眼识别 pd^(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议组合逻辑安全的WiMAX无线网络认证协议 被引量:6
8
作者 冯涛 张子彬 马建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06-2111,共6页
国际标准IEEE802.16e-2005中PKMv2协议的安全性是WiMAX无线网络安全的重要保证。论文基于协议组合逻辑(PCL)分析了PKMv2协议中认证协议的安全性,发现PKMv2安全认证协议存在交错攻击,在此基础上基于协议演绎系统(PDS)提出了一种新的WiMA... 国际标准IEEE802.16e-2005中PKMv2协议的安全性是WiMAX无线网络安全的重要保证。论文基于协议组合逻辑(PCL)分析了PKMv2协议中认证协议的安全性,发现PKMv2安全认证协议存在交错攻击,在此基础上基于协议演绎系统(PDS)提出了一种新的WiMAX无线网络安全认证协议,并使用协议组合逻辑(PCL)给出新协议的模块化正确性和安全性证明,新协议相对于PKMv2安全认证协议更加安全,更适应WiMAX无线网络复杂的网络应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网络 认证协议 协议演绎系统 协议组合逻辑 WIM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乙烯衍生物的制备及结构-光学性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徐洪耀 吴蕾 胡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356-2359,共4页
有机共轭材料由于在电子、非线性光学和发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引起人们广泛兴趣。苯乙烯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共轭化合物。文章采用相转移Wittig反应和钯催化Heck反应合成了三种不同取代基二苯乙烯衍生物。研究了分子结构与电子吸收... 有机共轭材料由于在电子、非线性光学和发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引起人们广泛兴趣。苯乙烯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共轭化合物。文章采用相转移Wittig反应和钯催化Heck反应合成了三种不同取代基二苯乙烯衍生物。研究了分子结构与电子吸收光谱和材料发光性能关系。同没有取代基的化合物3a相比(电子最大吸收峰波长358nm),化合物3c中CH3取代导致电子吸收光谱轻微红移到356nm,硝基取代的化合物3b呈现出更大的吸收光谱红移现象,电子吸收最大峰红移到388nm。同时发现:CH3取代的化合物3c产生荧光发射峰在414nm,同没有取代基的化合物3a相比,荧光发射强度明显增强;相反具有吸电子NO2取代基的化合物3b荧光发射峰位于525nm,荧光发射强度明显减弱。可见二苯乙烯分子中取代基结构对分子光学性能产生重要影响。这为发光材料的分子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转移Wittig反应 钯催化Heck反应 二苯乙烯衍生物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化免疫肺癌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在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疗效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箴 徐云华 +5 位作者 张菲菲 赵艺 郭林 付国龙 沈盛萍 冷雪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43,共7页
目的·建立表达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的人源化免疫肺癌动物模型,并研究该模型在评估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鲜的活检组织样... 目的·建立表达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的人源化免疫肺癌动物模型,并研究该模型在评估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鲜的活检组织样本,或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肿瘤细胞,接种至CB17-SCID小鼠(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皮下,建立患者来源异种移植物模型(patient-derived xenograft model,PDX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DX模型肿瘤PD-L1的表达情况。将成熟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PDX模型肿瘤细胞混合后接种NCG小鼠(高度免疫缺陷小鼠),建立人源化免疫的肺癌PDX模型,并在该模型上验证PD-1抑制剂的疗效。结果·在16个临床来源样本建立的PDX模型中,有2个PD-L1表达为强阳性,4个表达为阳性,其余均为阴性。在PD-L1强阳性的人源化免疫肺癌PDX模型中,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在初次给药后21 d的肿瘤生长抑制率为82.6%;在PD-L1阴性的人源化免疫肺癌PDX模型中,PD-1抑制剂未显示出抗肿瘤活性。结论·成功建立了表达PD-L1的人源化免疫肺癌小鼠模型,且能在该模型上评估PD-1抑制剂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配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人源化免疫 患者来源异种移植物模型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进程演算和知识推理的安全协议形式化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顾永跟 傅育熙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53-958,共6页
安全协议的形式化分析是当前安全协议研究的热点,如何扩充现在已经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更多的安全性质,使同一系统中各种安全性质在统一的框架下进行分析和验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进程演算是一强有力的并发系统建模工具,而结合知... 安全协议的形式化分析是当前安全协议研究的热点,如何扩充现在已经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更多的安全性质,使同一系统中各种安全性质在统一的框架下进行分析和验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进程演算是一强有力的并发系统建模工具,而结合知识推理可以弥补进程演算固有的缺乏数据结构支持的特点,以此提出了一个安全协议形式化分析的一般模型.基于此模型,形式化地定义了一些安全性质,给出了一个实例研究,并指出了进一步完善此模型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程演算 知识推理 安全协议 形式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NF促进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脑内移植的中脑源神经干细胞表达Pitx3、Nurr1和TH 被引量:2
12
作者 姜宇 曾水林 +4 位作者 鲁佑瑜 朱建宝 李涛 李凤飞 徐春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2-97,共6页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作用下,中脑源神经干细胞(mNSCs)在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纹状体移植区表达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Pitx3)、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变化。方法:mNSCs单独移植组、mNSCs+G...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作用下,中脑源神经干细胞(mNSCs)在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纹状体移植区表达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Pitx3)、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变化。方法:mNSCs单独移植组、mNSCs+GDNF移植组和生理盐水假手术组的PD大鼠模型,移植4周和8周后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移植区Pitx3、Nurr1和TH的表达。结果:(1)mNSCs单独移植组和mNSCs联合GDNF移植治疗组在移植后4周、8周移植区均有Pitx3,Nurr1和TH表达,mNSCs单独移植组较少表达Pitx3,Nurr1;(2)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联合移植组移植区Pitx3、Nurr1和TH表达量高于单独移植组,其中联合移植组4周表达量最高(P<0.05)。结论:GDNF有促进PD大鼠模型脑内移植的mNSCs表达Pitx3、Nurr1和TH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 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 酪氨酸羟化酶 中脑源神经干细胞 帕金森病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催化Heck反应制备长共轭生色二苯乙烯衍生物 被引量:2
13
作者 苏新艳 吴蕾 徐洪耀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87-1489,共3页
采用Heck反应合成出6个带有不同推拉电子基团的二苯乙烯衍生物,产率68%~84%。研究了反应物分子结构对Heck偶联反应的影响,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并探讨了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反应温度120℃,溶剂DMF和Et3N体积比为2:1时可以获... 采用Heck反应合成出6个带有不同推拉电子基团的二苯乙烯衍生物,产率68%~84%。研究了反应物分子结构对Heck偶联反应的影响,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并探讨了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反应温度120℃,溶剂DMF和Et3N体积比为2:1时可以获得较高产率。同时我们还发现,不同的反应物结构对Heck反应产率的影响较大,随着反应物中双键的电子云密度的降低(对甲基苯乙烯〉苯乙烯〉4-乙烯吡啶),反应产率依次降低;芳卤的反应活性表现为:NO2-Ar-Br〉H—Ar—Br〉CH3-Ar—B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CK反应 二苯乙烯衍生物 钯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舵面负载模拟系统的小脑模型控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波 王俊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61-1365,共5页
为解决无人机舵面负载模拟系统中非线性和多余力矩扰动问题,利用小脑模型神经网络非线性逼近能力强、结构简单、适于实时控制等特点,采用小脑模型和传统PD(Proportional-Derivative)控制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由小脑模型实现前馈控制,PD... 为解决无人机舵面负载模拟系统中非线性和多余力矩扰动问题,利用小脑模型神经网络非线性逼近能力强、结构简单、适于实时控制等特点,采用小脑模型和传统PD(Proportional-Derivative)控制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由小脑模型实现前馈控制,PD控制实现反馈控制,以保证在系统运行各阶段的控制精度.分析讨论了复合控制的不稳定性问题,研究了基于可信度分配和学习率自适应调整的改进型小脑模型的应用情况,提出一种适用于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简化小脑模型复合控制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小脑模型和PD复合控制的不稳定问题,改善了系统动态加载性能,并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舵面负载模拟系统 多余力矩 小脑模型神经网络 p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银行业参与碳金融的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贺建清 刘日星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2年第7期75-79,共5页
碳金融发展前景广阔,已经成为银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尽管我国是原始CDM市场中最大的卖家,但处于全球碳金融产业链的最底端,并不具备话语权。文章通过分析国外银行业参与碳金融的实践,结合中国银行业参与碳金融的现状,从碳交易平台及交... 碳金融发展前景广阔,已经成为银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尽管我国是原始CDM市场中最大的卖家,但处于全球碳金融产业链的最底端,并不具备话语权。文章通过分析国外银行业参与碳金融的实践,结合中国银行业参与碳金融的现状,从碳交易平台及交易制度建设、多样化碳基金的设立、碳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和业务领域拓宽、碳金融中介服务功能的完善、碳金融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及风险控制等方面探讨了中国银行业碳金融业务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金融 碳金融衍生品 京都议定书 中国银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RED分组丢弃历史的带宽均衡分配算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温蜀山 李乐民 孙海荣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391-1397,共7页
针对目前Internet中的响应流和非响应流带宽分配不均衡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ED分组丢弃历史的算法,该算法可以发现高速率的数据流并对其到达分组按概率作优先丢弃,以避免这些流对带宽的过度占用,多个仿真实验从不同的角度验证了... 针对目前Internet中的响应流和非响应流带宽分配不均衡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ED分组丢弃历史的算法,该算法可以发现高速率的数据流并对其到达分组按概率作优先丢弃,以避免这些流对带宽的过度占用,多个仿真实验从不同的角度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D 分组丢弃 带宽均衡 分配算法 传输控制协议 随机早期检测 网络拥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太网供电系统及其功率扩展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磊 周永忠 马皓 《机电工程》 CAS 2007年第11期53-56,共4页
在IEEE 802.3af协议下,利用新型以太网供电电能控制管理芯片,给出了含供电设备(PSE)和受电设备(PD)的标准以太网供电(PoE)系统设计方案,并分析了以太网供电原理和工作过程。给出了一种基于多变压器并联的以太网供电功率扩展方案,并给出... 在IEEE 802.3af协议下,利用新型以太网供电电能控制管理芯片,给出了含供电设备(PSE)和受电设备(PD)的标准以太网供电(PoE)系统设计方案,并分析了以太网供电原理和工作过程。给出了一种基于多变压器并联的以太网供电功率扩展方案,并给出了适应于扩展后功率的功率分级方案,解决了供电功率扩展问题,有利于提高以太网供电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太网供电 IEEE 802.3af协议 供电设备 受电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议组合逻辑安全的WMN认证密钥协商方案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冰涛 王小鹏 王履程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473-2477,共5页
IEEE P802.11 sTM/D1.01中EMSA认证协议是无线网状网络(WSN)安全的重要保证。基于协议组合逻辑形式化分析了EMSA协议的安全性,发现EMSA协议存在密钥泄露伪装攻击。针对该安全威胁,运用协议演绎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WSN安全认证密钥协商方... IEEE P802.11 sTM/D1.01中EMSA认证协议是无线网状网络(WSN)安全的重要保证。基于协议组合逻辑形式化分析了EMSA协议的安全性,发现EMSA协议存在密钥泄露伪装攻击。针对该安全威胁,运用协议演绎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WSN安全认证密钥协商方案,并使用协议组合逻辑对新方案进行了形式化的安全性证明分析。最终表明新协议相对于EMSA协议更加安全,具有前向安全性,可抵御密钥泄露伪装攻击,更适合WSN应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网状网络安全 协议组合逻辑 协议演绎系统 密钥泄露伪装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侧脑室注射脂多糖选择性减少黑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岩 崔秀玉 +3 位作者 孙晓红 鞠莉莉 粟文婷 徐群渊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545-549,共5页
目的:探讨脑内慢性炎症对大鼠黑质部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以及是否具有选择性。方法:将脂多糖(LPS)单次注射入SD大鼠侧脑室,造成全脑慢性炎症帕金森病(PD)模型,在注射后的不同时间点分离出不同部位的脑组织并提取蛋白,... 目的:探讨脑内慢性炎症对大鼠黑质部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以及是否具有选择性。方法:将脂多糖(LPS)单次注射入SD大鼠侧脑室,造成全脑慢性炎症帕金森病(PD)模型,在注射后的不同时间点分离出不同部位的脑组织并提取蛋白,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DNF在黑质和皮层的表达。结果:LPS注射后1周时黑质中BDNF的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2周和4周时无显著差异,从8周开始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一直持续到24周;而皮层中实验组BDNF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在2周、4周、12周和24周时显著升高。结论:脑内慢性炎症选择性、进行性减少黑质中BDNF的表达,提示可能与脑内慢性炎症选择性、进行性损伤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黑质 炎症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来源促卵泡激素对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不同体重指数患者IVF/ICSI-ET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真 王可欣 +3 位作者 王兴玲 张俊韦 任炳楠 管一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体重指数(BMI)预期卵巢正常反应患者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长长方案)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中应用尿促卵泡激素(uFSH)和基因重组人促卵泡激素(rFSH)临床结局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9月... 目的:比较不同体重指数(BMI)预期卵巢正常反应患者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长长方案)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中应用尿促卵泡激素(uFSH)和基因重组人促卵泡激素(rFSH)临床结局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长长方案IVF/ICSI-ET助孕且预期卵巢正常反应的患者,按照BMI分为偏瘦或正常组(BMI<24 kg/m2,1056例)、超重组(24 kg/m2≤BMI<28 kg/m2,554例)和肥胖组(BMI≥28 kg/m2,112例)。在3组不同BMI的患者中,分别对使用uFSH或rFSH进行超促排卵IVF/ICSI-ET助孕的两组患者以年龄、窦卵泡数、不孕年限、基础FSH和抗米勒管激素(AMH)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对匹配后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Gn启动量、Gn时间、Gn总量、Gn费用,HCG日内膜厚度、LH、E2、P、≥14 mm卵泡数、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以及两组患者优质胚胎率、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OHSS)综合征发生率、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累积妊娠率和累积分娩率的差异。结果:3组不同BMI的患者rFSH组和uFSH组比较,获卵数、中重度OHSS发生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FSH组的Gn启动量均高于rFSH组(P均<0.05),而Gn费用低于rFSH组(P<0.05);偏瘦或正常组和超重uFSH组的Gn总量均高于rFSH组(P<0.05);肥胖组中uFSH组的优质胚胎率(44.03%)高于rFSH组(3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uFSH的临床有效性不低于rFSH,控制性卵巢刺激有效性低于rFSH;uFSH成本低,更具有经济学优势;肥胖患者可能更适合选用uFSH进行超促排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促卵泡激素 基因重组人促卵泡激素 体重指数 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