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己烷-正丙醇-乙二醇体系液液平衡数据的测定与关联
1
作者 代方方 彭美园 +1 位作者 曹江婷 韩玲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18,共9页
为了分离医药及化工领域排放的大量环己烷和正丙醇的混合废液,采用Materials Studio的Dmol^(3)模块分析了环己烷、正丙醇和待选萃取剂的σ-profile图和相互作用能,选定乙二醇为萃取剂.分别测定了303.15 K、313.15 K和323.15 K下环己烷-... 为了分离医药及化工领域排放的大量环己烷和正丙醇的混合废液,采用Materials Studio的Dmol^(3)模块分析了环己烷、正丙醇和待选萃取剂的σ-profile图和相互作用能,选定乙二醇为萃取剂.分别测定了303.15 K、313.15 K和323.15 K下环己烷-正丙醇-乙二醇的液液相平衡数据并绘制三相图.采用NRTL热力学模型对液液相平衡数据进行关联,得到二元交互作用参数.得到的均方根偏差(RMSD)小于1.0%,表明NRTL模型适用于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数据的关联.用GUI-MATLAB软件对回归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进行了进一步的可靠性检验.证实了数据关联回归的有效性,可为萃取工艺模拟与优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能 液液相平衡 环己烷 正丙醇 乙二醇 NRT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O/Fe_(2)O_(3)复合材料制备与气敏性综合实验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宋学志 童光耀 +2 位作者 张旭 王治宇 王小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0-255,共6页
该综合实验通过煅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中空NiO/Fe_(2)O_(3)纳米材料,并对材料的形貌、物相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调整Ni和Fe的含量,对比了不同材料对正丙醇等气体的气敏性能,并提出可能的气敏机理。此实验将科研成果与实验教学相融合... 该综合实验通过煅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中空NiO/Fe_(2)O_(3)纳米材料,并对材料的形貌、物相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调整Ni和Fe的含量,对比了不同材料对正丙醇等气体的气敏性能,并提出可能的气敏机理。此实验将科研成果与实验教学相融合,旨在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敏材料 综合实验 正丙醇 科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基薄膜的制备及其在葡萄保鲜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悦 胡健 +2 位作者 云雪艳 成培芳 董同力嘎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40-147,共8页
目的改善聚乳酸基薄膜的包装性能,探究聚乳酸基薄膜对贮藏期间内葡萄的保鲜效果。方法在聚(L-乳酸)(Poly(L-Lactic Acid),PLLA)主链上通过熔融缩聚的方法引入聚衣康酸丁二醇酯(Poly(Itaconic Acid Butanediol),PBI),制备出聚乳酸共衣康... 目的改善聚乳酸基薄膜的包装性能,探究聚乳酸基薄膜对贮藏期间内葡萄的保鲜效果。方法在聚(L-乳酸)(Poly(L-Lactic Acid),PLLA)主链上通过熔融缩聚的方法引入聚衣康酸丁二醇酯(Poly(Itaconic Acid Butanediol),PBI),制备出聚乳酸共衣康酸丁二醇酯(Poly(L-Lactic Acid Itaconic Acid Butanediol),PLBI),进一步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在PLLA侧基嫁接3-氨基-1-丙醇(3-Amino-1-Propanol,3AP),制备出具有-OH为侧基的聚乳酸共聚物。探究PLLA/PLBI-3AP薄膜的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和气体透过性能。对包装后的葡萄进行贮藏,通过测定贮藏过程中葡萄的气氛组成、感官品质和质量损失率,探究不同包装膜对葡萄保鲜品质的影响。结果与PLLA薄膜相比,PLLA/PLBI-3AP薄膜的Tg降低了19.9℃,断裂伸长率增加为31倍,CO_(2)/O_(2)选择透过比升高到3.0,水蒸气透过率增加了44%。从葡萄保鲜结果表明,PLLA/PLBI-3AP薄膜可有效抑制葡萄果实的腐败变质,提高葡萄的感官品质。结论聚乳酸基薄膜应用于葡萄保鲜,可延长葡萄的货架期至21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保鲜 衣康酸丁二醇酯 3-氨基-1-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Al-LDHs固体碱催化羟甲基化反应制备2-硝基-2-甲基-1-丙醇的研究
4
作者 贺胜臣 杨海玉 +2 位作者 王昊 王平 楚庆岩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59,共8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Ca-Al-LDHs固体碱催化剂用于非均相催化合成2-硝基-2-甲基-1-丙醇。利用XRD、SEM、XPS、CO_(2)-TPD、FT-IR、BET等分析手段对Ca-Al-LDHs的结构特性、金属价态、碱性强度与催化性能构效关系进行表征,通过2-硝基...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Ca-Al-LDHs固体碱催化剂用于非均相催化合成2-硝基-2-甲基-1-丙醇。利用XRD、SEM、XPS、CO_(2)-TPD、FT-IR、BET等分析手段对Ca-Al-LDHs的结构特性、金属价态、碱性强度与催化性能构效关系进行表征,通过2-硝基丙烷与甲醛羟甲基化反应评价了Ca-Al-LDHs固体碱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对2-硝基-2-甲基-1-丙醇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固体碱催化剂表面存在大量强碱性活性位点,并且存在一种新的晶格结构(Ca12Al14O33),该结构的存在提高了该催化剂对羟甲基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在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2 h、n(甲醛)∶n(2-硝基丙烷)=2∶1、m(催化剂)∶m(甲醛)=3∶10的反应条件下,2-硝基丙烷的转化率为96.2%,2-硝基-2-甲基-1-丙醇选择性为99%。催化剂重复使用20次后,产品收率仍能达到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Al-LDHs固体碱 羟甲基化反应 2-硝基丙烷 2-硝基-2-甲基-1-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钠-碘化钾-丙醇体系萃取分离汞 被引量:33
5
作者 李全民 张志洁 +1 位作者 耿新华 刘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1-243,共3页
Mercury ion separation from another metal ions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phase system consisted of propanol, NaCl and KI.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ropanol could extract the associates formed by mercury with iodide. Hg(... Mercury ion separation from another metal ions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phase system consisted of propanol, NaCl and KI.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ropanol could extract the associates formed by mercury with iodide. Hg(Ⅱ) can be separated completely from Fe(Ⅲ), Co(Ⅱ), Mn(Ⅱ), Mo(Ⅵ) and Zn(Ⅱ) in solution system of pH=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醇 碘化钾 萃取分离 氯化钠 三元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植物油中氯丙醇酯的形成途径与检测方法 被引量:23
6
作者 刘京 王瑛瑶 +4 位作者 段章群 张晖 王立 魏翠平 栾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75-378,共4页
近年来,食用油脂中的氯丙醇酯是引起广泛关注的潜在危害因子。其中,3-氯-1,2-丙二醇(3-MCPD)酯是氯丙醇酯类化合物的研究重点。本文概述食用油脂体系中3-氯丙醇酯的形成机理、控制措施,以及不同检测方法及其应用优劣,旨在为促进对食用... 近年来,食用油脂中的氯丙醇酯是引起广泛关注的潜在危害因子。其中,3-氯-1,2-丙二醇(3-MCPD)酯是氯丙醇酯类化合物的研究重点。本文概述食用油脂体系中3-氯丙醇酯的形成机理、控制措施,以及不同检测方法及其应用优劣,旨在为促进对食用油脂中加工污染物危害的认识和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丙醇酯 食用油脂 形成机理 控制措施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丙醇提取茶皂素工艺 被引量:19
7
作者 于辉 陈海光 +1 位作者 吴波 任文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8-62,共5页
采用正丙醇浸提提取油茶籽粕中的茶皂素。考察原料颗粒的目数、浸提液正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以及浸提液pH值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获得最佳工艺。以茶皂素得率为优化对象时,最佳工艺为脱脂茶粕60目... 采用正丙醇浸提提取油茶籽粕中的茶皂素。考察原料颗粒的目数、浸提液正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以及浸提液pH值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获得最佳工艺。以茶皂素得率为优化对象时,最佳工艺为脱脂茶粕60目、80%正丙醇、料液比1:12(g/mL)、温度80℃、时间3h,此条件下,茶皂素得率20.13%、纯度62.78%;以茶皂素纯度为优化对象时,最佳工艺为90%正丙醇、温度80C、脱脂茶粕40目、时间3h、料液比1:11,此条件下,茶皂素纯度72.06%、得率15.31%。上述工艺所得茶皂素产品的得率及纯度均优于常规乙醇浸提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皂素 正丙醇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热法制备YAG微粉及其机理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红 张旭东 +2 位作者 何文 徐国纲 贾兴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26,32,共3页
采用异丙醇溶剂为反应介质,通过溶剂热法低温合成了YAG粉体。利用XRD、TEM、IR对产物微观形态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证明,在300℃下保温10h可以得到平均粒径为200nm的球形单分散YAG微粉,通过温度对反应进程的影响分析了YAG形成机... 采用异丙醇溶剂为反应介质,通过溶剂热法低温合成了YAG粉体。利用XRD、TEM、IR对产物微观形态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证明,在300℃下保温10h可以得到平均粒径为200nm的球形单分散YAG微粉,通过温度对反应进程的影响分析了YAG形成机理即溶解-结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法 YAG 异丙醇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T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低级醇类的光催化消除 被引量:9
9
作者 吴湘江 蒋耀辉 +3 位作者 彭振山 韦宗元 邓谦 蔡铁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9-147,共9页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Au/TiO2催化剂,并用IR、TG-DTA、XRD、TEM、BET、FL、XPS、UV-visDRS和PL等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表征;测试和计算在甲醇的光催化消除反应中Au/TiO2催化剂的动力学参数;以低级醇类消除反应为模式反应评价催化剂在紫外光...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Au/TiO2催化剂,并用IR、TG-DTA、XRD、TEM、BET、FL、XPS、UV-visDRS和PL等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表征;测试和计算在甲醇的光催化消除反应中Au/TiO2催化剂的动力学参数;以低级醇类消除反应为模式反应评价催化剂在紫外光照下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Au质量分数为1%的Au/TiO2催化剂在200℃下活化4h的光催化活性最佳,0.15g催化剂可将初始浓度为7.0g/m3、流速为12.5mL/min的甲醇和初始浓度为2.14g/m3、流速为5mL/min的乙醇以及初始浓度为2.21g/m3、流速为4mL/min的正丙醇完全消除;得到的反应活化能Ea=14.80kJ/mol,拟合的曲线线性关系好(R=0.9811),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IO2 光催化消除 甲醇 乙醇 正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类溶液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朱拓 陈国庆 +2 位作者 虞锐鹏 刘莹 倪晓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1-294,共4页
采用UV-240紫外分光光度计及Sp-2558多功能光谱测量系统,研究了正丙醇、异丙醇的紫外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很容易鉴别正丙醇与异丙醇,同时也对正丙醇与异丙醇间光谱有差异... 采用UV-240紫外分光光度计及Sp-2558多功能光谱测量系统,研究了正丙醇、异丙醇的紫外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很容易鉴别正丙醇与异丙醇,同时也对正丙醇与异丙醇间光谱有差异的原因做出了解释。并进而对甲醇、乙醇、正丙醇与异丙醇4类醇类物质的光谱进行了对照研究,研究结果为醇类物质的识别提供了一种新而有效的测量方法,对量子化学计算也有理论上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丙醇 异丙醇 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丙醇诱导合成WO3粉体与光致变色性质 被引量:8
11
作者 沈毅 朱华 +2 位作者 赵丽 黄荣 胡国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12-1715,共4页
采用正丙醇为有机诱导剂,在水热条件下制备了形貌新颖的WO3粉体,使用XRD,SEM和TEM等手段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并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仪及测色计测试了光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正丙醇诱导合成的WO3粉体仍为六方相,但形成了特殊的海... 采用正丙醇为有机诱导剂,在水热条件下制备了形貌新颖的WO3粉体,使用XRD,SEM和TEM等手段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并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仪及测色计测试了光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正丙醇诱导合成的WO3粉体仍为六方相,但形成了特殊的海胆状纳米结构,SEM和TEM测试结果表明,海胆状WO3微球由大量的WO3纳米杆簇集形成.该诱导产物的纳米杆簇集成的海胆状结构显著地改善了光生质子的传输过程,提高了合成的WO3粉体的光致变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3粉体 光致变色 正丙醇 有机诱导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醛选择性氢化反应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江焕峰 冯爱群 谈燮峰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7-30,共4页
以RaneyNi为催化剂,在不同条件下实现肉桂醛的选择性氢化反应,制备3苯丙醛、γ苯丙醇和3环己基1丙醇,研究了影响氢化反应选择性的不同因素。
关键词 苯丙醛 苯丙醇 环己基丙醇 肉桂醛 氢化 桂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调味品中3种氯丙醇 被引量:9
13
作者 林晓珊 吴惠勤 +6 位作者 杭义萍 黄晓兰 马叶芬 黄芳 朱志鑫 罗辉泰 邓欣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3-147,共5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调味品中1,3-二氯-2-丙醇(1,3-DCP)、2,3-二氯-1-丙醇(2,3-DCP)和3-氯-1,2-丙二醇(3-MCPD)的分析方法。优化了样品前处理方法及GC-MS/MS分析条件,结果显示,样品经硅藻土净化,正己烷-乙醚(5∶5)洗脱,三...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调味品中1,3-二氯-2-丙醇(1,3-DCP)、2,3-二氯-1-丙醇(2,3-DCP)和3-氯-1,2-丙二醇(3-MCPD)的分析方法。优化了样品前处理方法及GC-MS/MS分析条件,结果显示,样品经硅藻土净化,正己烷-乙醚(5∶5)洗脱,三氟乙酸酐衍生化后,在G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测定,3种氯丙醇在0.001~10 m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8、0.999 6和0.999 7;检出限(S/N=3)均为0.000 5 mg/kg,加标回收率为88%~97%。该方法简便、快速、溶剂用量少、衍生化试剂价廉易得,且能消除调味品中复杂基质的干扰,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调味品中3种氯丙醇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调味品 1 3-二氯-2-丙醇 2 3-二氯-1-丙醇 3-氯-1 2-丙二醇 多反应监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醇-氯化钠-水体系萃取铑(Ⅲ)-氯化亚锡-2-巯基苯并噻唑络合物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7
14
作者 高云涛 王伟 吴立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5-77,共3页
研究了丙醇 -氯化钠双水相体系萃取铑(Ⅲ) -氯化亚锡 -2_巯基苯并噻唑(MBT)络合物的萃取行为及在丙醇萃取相中的光度性质;实验表明 ,在HCl介质中 ,铑(Ⅲ)的萃取率是99 % ,方法可从Fe、Al、Pb、Zn、Ca等常见金属基体中分离铑(Ⅲ) ,并建... 研究了丙醇 -氯化钠双水相体系萃取铑(Ⅲ) -氯化亚锡 -2_巯基苯并噻唑(MBT)络合物的萃取行为及在丙醇萃取相中的光度性质;实验表明 ,在HCl介质中 ,铑(Ⅲ)的萃取率是99 % ,方法可从Fe、Al、Pb、Zn、Ca等常见金属基体中分离铑(Ⅲ) ,并建立了双水相体系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铑(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物 丙醇 氯化钠 氯化亚锡 2-巯基苯并噻唑 萃取 分光光度法 微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丙醇法制备淀粉硫酸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林建平 吴小立 +2 位作者 方磊 林东强 姚善泾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5-459,共5页
提出了以浓硫酸和正丙醇的混合溶液为磺化剂、玉米淀粉为原料、低温下磺酸化反应制备淀粉硫酸钠的工艺路线。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固比、反应液配比等对淀粉硫酸钠取代度和得率的影响,得到优化制备条件为:硫酸/正丙醇的摩尔比为... 提出了以浓硫酸和正丙醇的混合溶液为磺化剂、玉米淀粉为原料、低温下磺酸化反应制备淀粉硫酸钠的工艺路线。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固比、反应液配比等对淀粉硫酸钠取代度和得率的影响,得到优化制备条件为:硫酸/正丙醇的摩尔比为1.8,反应液/淀粉的液固比为30,反应温度-2℃,反应时间16h,淀粉硫酸钠取代度可达0.58。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可控制取代度在0.1~0.6之间。所开发的淀粉硫酸钠制备新工艺,比较环保和经济,过程避免使用有毒试剂,产品可用于医药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硫酸钠 浓硫酸 正丙醇 取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短链脂肪醇对白星花金龟的引诱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郝双红 陈安良 +3 位作者 周一万 王军龙 马志卿 张兴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81-184,共4页
分别吸附收集白星花金龟Potosia brevitarsis Lewis成虫取食桃果实过程及桃果实单独存在环境中的挥发性物质,经GCMS分析发现,成虫取食桃果实环境中含有桃果实中检测不到的信号化合物乙醇。在田间初步评价了乙醇及其8种类似物甲醇、正丙... 分别吸附收集白星花金龟Potosia brevitarsis Lewis成虫取食桃果实过程及桃果实单独存在环境中的挥发性物质,经GCMS分析发现,成虫取食桃果实环境中含有桃果实中检测不到的信号化合物乙醇。在田间初步评价了乙醇及其8种类似物甲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叔丁醇、正戊醇、正己醇对白星花金龟成虫的引诱活性。结果表明:甲醇、乙醇、正丙醇及异丙醇等对试虫均有一定的引诱作用,其中乙醇及异丙醇的引诱活性最高;乙醇10倍稀释液的引诱活性与未经稀释的乙醇相当,100倍稀释液的引诱活性明显降低;异丙醇的引诱活性随着供试浓度的降低而降低;乙醇与异丙醇以等体积混合时的引诱活性较佳,其3种比例混合物的引诱活性均随着使用浓度的降低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星花金龟 乙醇 异丙醇 引诱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_2SO_4-n-prOH-H_2O三元体系10℃,30℃及50℃的等温平衡溶解度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明华 高世扬 +1 位作者 夏树屏 胡满成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40,共4页
采用半微量相平衡装置,测定了Rb2SO4-n prOH-H2O三元体系10℃,30℃和50℃的等温平衡溶解度。这三个温度下体系的平衡固相皆为无水Rb2SO4。在30℃和50℃时体系在共饱和点处出现三相:醇相,水相和固相,而体系在10℃时溶液相不分层。确定了... 采用半微量相平衡装置,测定了Rb2SO4-n prOH-H2O三元体系10℃,30℃和50℃的等温平衡溶解度。这三个温度下体系的平衡固相皆为无水Rb2SO4。在30℃和50℃时体系在共饱和点处出现三相:醇相,水相和固相,而体系在10℃时溶液相不分层。确定了体系的分层温度,同时给出了体系10℃的溶解度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铷 正丙醇 三元体系 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法合成甲苯-2,4-二氨基甲酸正丙酯反应 被引量:6
18
作者 耿艳楼 方鸿刚 +3 位作者 安华良 王桂荣 赵新强 王延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4-500,共7页
以2,4-二氨基甲苯(TDA)、尿素和正丙醇(PrOH)为原料,非催化合成了甲苯-2,4-二氨基甲酸正丙酯(TDC-P),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该合成反应的影响,并基于反应产物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推测了可能的反应路径。结果表明,该反应适宜的反应条件为... 以2,4-二氨基甲苯(TDA)、尿素和正丙醇(PrOH)为原料,非催化合成了甲苯-2,4-二氨基甲酸正丙酯(TDC-P),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该合成反应的影响,并基于反应产物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推测了可能的反应路径。结果表明,该反应适宜的反应条件为n(TDA)/n(Urea)=1/3、n(TDA)/n(PrOH)=1/84、反应温度170℃、反应压力0.6MPa、反应时间4h。此时,TDA转化率95.3%,TDC-P产率66.1%、选择性69.4%。合成TDC-P可能的反应路径有3条,(1)经过氨基甲酸正丙酯和3-氨基-4-甲基苯氨基甲酸正丙酯或2-甲基-5-氨基苯氨基甲酸正丙酯生成TDC-P的反应路径;(2)以2,4-甲苯二脲为中间产物的反应路径;(3)以3-脲基-4-甲基苯氨基甲酸正丙酯或2-甲基-5-脲基苯氨基甲酸正丙酯为中间产物的反应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氨基甲苯 尿素 正丙醇 甲苯-2 4-二氨基甲酸正丙酯 反应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丙醇-水-乙酸钾体系汽液平衡数据的测定及关联 被引量:6
19
作者 武文良 张雅明 +1 位作者 王延儒 时钧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13-416,共4页
正丙醇-水-乙酸钾体系汽液平衡数据的测定及关联武文良张雅明王延儒时钧(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系,南京210009)关键词正丙醇乙酸钾汽液平衡1引言正丙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有机溶剂,在常压下与水形成恒沸物(含水56.8... 正丙醇-水-乙酸钾体系汽液平衡数据的测定及关联武文良张雅明王延儒时钧(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系,南京210009)关键词正丙醇乙酸钾汽液平衡1引言正丙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有机溶剂,在常压下与水形成恒沸物(含水56.83mol%),用普通方法难以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丙醇 乙酸钾 汽液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负载Ni-B无定形合金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7
20
作者 贺岩峰 关毅 +1 位作者 廖巧丽 秦永宁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8-51,共4页
制备了一种新型离子交换树脂负载的Ni-B无定形合金催化剂.用3种树脂作为催化剂载体,即弱酸型阳离子树脂D152,强酸型阳离子树脂D72及强碱型阴离子树脂D261.用XPS、TEM和ICP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 制备了一种新型离子交换树脂负载的Ni-B无定形合金催化剂.用3种树脂作为催化剂载体,即弱酸型阳离子树脂D152,强酸型阳离子树脂D72及强碱型阴离子树脂D261.用XPS、TEM和ICP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上镍与带有功能基的载体树脂之间有着很强的相互作用,但其强度与所带的功能基有关.3种催化剂Ni2p3/2的XPS谱图上,NiB/D152催化剂的氧化态峰最小,而NiB/D261的氧化态峰最大.异丙醇脱氢反应活性实验证实了这一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催化剂 异丙醇 脱氢 负载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