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7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stem Simulation Science and Simulation System Technology
1
作者 Chuanyuan, We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3年第4期2-11,共10页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problems: the important meaning and special function of simulation system; the definition, contents and relationship of system and system simulation science; the definition an...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problems: the important meaning and special function of simulation system; the definition, contents and relationship of system and system simulation science; the definition and technology of simulation system and its equipments; and systematic description and exploration in relation to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system simulation science and simulation system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log computers Control systems Digital computers Flight simulators Mathematical models Systems analysis 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techn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何以赋能学生数字素养培育——基于信息科技课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朱莎 李嘉源 +1 位作者 况秀林 白洁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3,共9页
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学生数字素养是培养符合数字时代需求的高质量人才队伍的必由之路。然而,由于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理念过于强调技术工具的操作使用,忽视了智能时代倡导的人机协同自主学习,这已成为制约... 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学生数字素养是培养符合数字时代需求的高质量人才队伍的必由之路。然而,由于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理念过于强调技术工具的操作使用,忽视了智能时代倡导的人机协同自主学习,这已成为制约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瓶颈。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创设灵活开放、包容共享的人机协同环境,引导学生自组织学习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可为破解上述困境提供新的契机。鉴于此,该文构建了基于自组织学习理论的学生数字素养培育模型,提出面向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GAiSOLEs教学模式,并在信息科技课程中开展准实验研究,验证GAiSOLEs教学模式对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影响。结果表明,GAiSOLEs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整体水平,以及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等维度水平,但对信息社会责任的提升效果不显著。基于此,提出应该重视技术伦理安全,构建可控教育大模型,关注学生数字知识技能发展,避免陷入认知陷阱,并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教学培训,提升教师数字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人机协同 生成式人工智能 信息科技课程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四重要义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海刚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2,共1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蕴。从强国建设的战略要义、系统互动的协同要义、倍增发展的质量要义和全球引领的竞争要义四个维度看,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是对强国建设规律的深入洞察和科...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蕴。从强国建设的战略要义、系统互动的协同要义、倍增发展的质量要义和全球引领的竞争要义四个维度看,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是对强国建设规律的深入洞察和科学总结,是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的生动实践,是对高质量发展内驱动力的深刻把握,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全球竞争新态势的有力应对。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新征程中,教育、科技、人才三大体系要同频共振、同心聚力、同向而行,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汇聚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和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 教育强国 科技强国 人才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模型驱动科技创新评价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洋 吴婷婷 侯剑华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7,88,共9页
[目的/意义]大科学时代背景下,大模型驱动的科技创新评价范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厘清大模型驱动的科技创新评价若干问题,有助于提升评价的实用价值和战略指导意义,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研究设计/方法]基于科技创... [目的/意义]大科学时代背景下,大模型驱动的科技创新评价范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厘清大模型驱动的科技创新评价若干问题,有助于提升评价的实用价值和战略指导意义,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研究设计/方法]基于科技创新评价演化历程和大模型驱动科技创新评价的主要特征,深度剖析大模型应用于科技创新评价的主要维度,在此基础上思考大模型驱动科技创新评价所面临的若干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结论/发现]大模型驱动的科技创新评价将成为新时期科技评价范式变革和进步的关键力量。大模型使得科技创新评价更加智能化、精细化和个性化,其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评价、科技管理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创新/价值]剖析了大模型应用于科技创新评价的若干问题,为构建以智能化、精细化、系统化和个性化为核心,以可持续和负责任的评价为导向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评价 大模型 数智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大模型、范式冲击与科技创新变革
5
作者 孙晓华 车天琪 +1 位作者 伊珺瑶 赵博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7,共12页
作为引领人工智能新时代的革命性技术,大模型正迅速成长为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以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阶段与颠覆性特征解析为依据,考察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带来的范式冲击,从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两个维度,探讨了智能驱... 作为引领人工智能新时代的革命性技术,大模型正迅速成长为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以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阶段与颠覆性特征解析为依据,考察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带来的范式冲击,从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两个维度,探讨了智能驱动新范式下大模型驱动的科技创新变革,得到如下结论:在科学研究方面,大模型提高了科学研究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激发边界探索与目标锁定,促进了理论假说的生成和优化,通过高效的实验测试与应用模拟改进科学实践进程,推动新的科学发现诞生;在技术创新方面,大模型扩大了机会识别范围,依靠整合内外知识库突破研发过程的领域限制,实现低成本的自动技术研发,模拟实际应用环境和实时分析反馈信息,为技术落地提供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模型 范式冲击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ATEL-ISM的医院科技创新关键影响因素识别与分析
6
作者 钟华 单连慧 安新颖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60,共5页
目的 识别影响医院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及其关联关系,为提升医院科技创新水平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基于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指标体系,应用决策实验室分析法测算影响因素的中心度、原因度、影响度以及被影响度,然后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 目的 识别影响医院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及其关联关系,为提升医院科技创新水平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基于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指标体系,应用决策实验室分析法测算影响因素的中心度、原因度、影响度以及被影响度,然后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医院科技创新影响因素的层次递阶结构,进而揭示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及其互相作用机制。结果提出标准和指南、国际权威指南论文引用、发明专利转化等9个因素是医院科技创新关键影响因素,并通过ISM将影响因素分为表层因素、中层因素和深层因素3个层级。结论 医院科技创新受多种因素影响,应从高质量科技产出、高效能成果转化、高临床价值导向等方面提升医院科技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实验室分析法 解释结构模型 医院 科技创新 科技量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计划项目组织模式与决策机制探析
7
作者 韩海波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7-194,共8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科技计划项目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管理模式的演变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和决策机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管理模式的历史演变和现状,对比...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科技计划项目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管理模式的演变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和决策机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管理模式的历史演变和现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各类科技计划组织模式的特点和发展变化,并探讨了各类模式决策因素的作用机制。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管理模式向多元化、协同化的转变过程反映了科技创新需求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不同组织管理模式的选择是由需求侧和供给侧因素共同作用的体现,并以典型案例对比分析说明了上述关系。基于此,提出了优化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管理模式和决策机制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科技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系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 计划 项目 管理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实验室: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进展与前瞻
8
作者 张贺 马洁琼 +2 位作者 柴兆阳 张木兰 曹美春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4-479,共16页
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简称“寰”)是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于2022年在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完成。项目的建设目标是深入认识地球环境复杂系统基本规律,探究地球系统相互作用对地球系统整体和中国区域环境的影响;融合... 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简称“寰”)是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于2022年在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完成。项目的建设目标是深入认识地球环境复杂系统基本规律,探究地球系统相互作用对地球系统整体和中国区域环境的影响;融合模拟与观测数据以提高气候环境预测的准确性,为国家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大气环境治理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支撑;推动地球系统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促进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整体向国际一流水平跨越。在综述地球系统模拟设施国际发展态势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中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的构成和功能、取得的主要成果以及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 地球系统模式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气候环境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涉水工程科技创新一体化组织模式研究
9
作者 丁继勇 牛超群 吕汶汛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49,共8页
重大涉水工程作为一类复杂系统工程,具有科技创新的现实需求和动力。通过分析国内外重大工程科技创新及实际案例,指出当前重大涉水工程科技创新组织实施过程中存在碎片化现象,梳理了重大涉水工程科技创新典型组织模式及特点和问题;基于... 重大涉水工程作为一类复杂系统工程,具有科技创新的现实需求和动力。通过分析国内外重大工程科技创新及实际案例,指出当前重大涉水工程科技创新组织实施过程中存在碎片化现象,梳理了重大涉水工程科技创新典型组织模式及特点和问题;基于有组织科研理念,借鉴工程总承包模式的组织优点,提出重大涉水工程科技创新一体化组织新模式构想及其3种类型。这3种科技创新一体化模式运行的效果与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建议在实施过程中合理确定科技创新任务范围,优化科技创新总包商选择机制,合理编制科技创新一体化合同,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科技创新一体化项目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重大涉水工程 一体化组织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脱贫地区农业小微企业科技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孔令孜 宁夏 +3 位作者 黄艳芳 容建波 白先进 李小红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7期128-134,共7页
基于广西18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479份实地调查数据,利用Logit模型对脱贫地区农业小微企业品种需求、生产技术需求、经营管理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业小微企业的科技需求表现为生产技术需求>经营管理需求>... 基于广西18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479份实地调查数据,利用Logit模型对脱贫地区农业小微企业品种需求、生产技术需求、经营管理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业小微企业的科技需求表现为生产技术需求>经营管理需求>品种需求;受教育程度、产业类型、企业规模、是否进行品牌注册、是否进行产品认证、是否获得技术支持是影响农业小微企业技术需求的主要因素;经营主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大小表现为加工业>养殖业>种植业,规模较大、未获得技术支持、对品牌建设较为关注的农业小微企业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更为强烈。因此,提出了提高经营主体整体素质、积极开展产品认证培育品牌、扩大脱贫地区科技服务覆盖面、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构建全产业链服务模式、创新科技服务提供方式等建议,以期推动科技服务与需求精准匹配,为促进脱贫地区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地区 农业小微企业 农业科技需求 影响因素 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RTopic的科技人才政策文本主题识别与量化分析——以东北三省为例
11
作者 苗宏慧 全情爽 舒心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121,共12页
[目的/意义]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决于科技人才的有力支撑,科技人才政策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通过对科技人才政策进行系统的量化分析,旨在准确把握区域科技人才政策的框架结构和动态特征,为深化政策供给侧改革提供... [目的/意义]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决于科技人才的有力支撑,科技人才政策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通过对科技人才政策进行系统的量化分析,旨在准确把握区域科技人才政策的框架结构和动态特征,为深化政策供给侧改革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三省的科技人才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BERTopic模型对其政策文本进行主题识别、关键词提取、相似度计算等,在此基础上开展各省政策主题的纵横向比较,并与粤苏浙鲁等发达省份的政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东北三省科技人才政策已形成了以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服务为主线的政策体系,但与发达省份相比,在政策供给、需求牵引、针对性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据此,本研究提出,东北三省应立足区域实际,提升人才政策的系统性、精准性、时效性,聚焦政策供给、需求牵引、区域特色等关键问题,在人才政策的集成优化、创新发展上持续发力,以新时代人才政策变革引领和保障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政策 主题识别 BERTopic模型 对比分析 东北振兴 政策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12
作者 蔡晓梅 杨娟 许晶晶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5期110-117,共8页
利用VAR模型,选取2008—2023年全国层面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农业经济增长更依赖于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但农业经济增长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推... 利用VAR模型,选取2008—2023年全国层面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农业经济增长更依赖于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但农业经济增长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动力相对较小,且数字经济对农业科技创新存在虹吸效应,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业科技创新。因此,科技兴农需要主动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完善农村网络,构建大数据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建立政策体系,提供政策支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经济增长 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R模型在青海省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李小玲 刘逸瑞 +1 位作者 王成 保长佩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7-766,共10页
为了对青海省的生态安全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并认识青海省生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而为生态工作提供相应方向和措施,研究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构建青海省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 为了对青海省的生态安全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并认识青海省生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而为生态工作提供相应方向和措施,研究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构建青海省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评价分析青海省生态安全的状况,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和障碍度模型,分析影响青海省生态安全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1)青海省生态安全指数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安全等级由较不安全等级逐年上升至较安全等级。(2)从关联度来看,在子系统中,状态子系统占主要地位。在各评价指标中,影响青海省生态安全的因素主要集中于经济和环境维度。(3)从障碍度来看,目前阻碍青海省生态安全发展的障碍因子主要为造林面积、治理废气项目完成投资、二氧化硫排放量等要素。在2005—2020年,青海省生态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但仍有提升空间。政府需积极落实政策,发展绿色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生态安全 综合指数法 灰色协调度法 障碍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政策分析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贺德方 曾建勋 +2 位作者 陈涛 潘云涛 杨芳娟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当前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和国内外发展形势对科学规范的科技创新政策分析提出了紧迫需求和更高要求。在梳理国内外科技创新政策分析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科技创新政策分析的内涵、功能与需求,提出从科技创新政策分析资源体系、... 当前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和国内外发展形势对科学规范的科技创新政策分析提出了紧迫需求和更高要求。在梳理国内外科技创新政策分析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科技创新政策分析的内涵、功能与需求,提出从科技创新政策分析资源体系、数据体系、方法体系、应用体系等方面架构我国科技创新政策分析体系框架,从统筹规划政策分析任务目标、建设政策分析事实型数据集、探索政策分析方法模型、构建政策分析服务平台、创建政策分析学科、培养政策分析人才等方面推进我国科技创新政策分析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政策分析体系 事实型数据 方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知识自蒸馏的引用意图自动识别 被引量:1
15
作者 邱昕鹏 李晶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126,118,共9页
[研究目的]构建基于大语言模型知识自蒸馏技术的引用意图自动识别方法,提高识别准确性、泛化性,为实现更高效的科学数据组织和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研究方法]提出一种融合多种微调技术的训练方法,具体采用多重角色策略的微调提示词模... [研究目的]构建基于大语言模型知识自蒸馏技术的引用意图自动识别方法,提高识别准确性、泛化性,为实现更高效的科学数据组织和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研究方法]提出一种融合多种微调技术的训练方法,具体采用多重角色策略的微调提示词模板用于提高大语言模型的泛化性,结合知识自蒸馏技术提高大语言模型的综合性能,训练大语言模型得到引用意图自动识别模型。[研究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所构建的微调方法训练后的大模型引用意图识别召回率达到75.3%,精确率达到86.0%,F 1值达到了80.3%的水平,各项指标均优于基线模型和现有引用意图识别模型,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引用意图自动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用意图 大语言模型 知识自蒸馏 创新性评价 文本分类 科技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政策、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基于地市级微观数据的准自然实验证据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超凡 陈柳钦 谢捷 《征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81,共13页
基于2009年至2021年282个城市的数据,利用第一、二批“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作为自然实验,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和新质生产力指数。同时,采用多期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来系统评估这一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并深入探讨... 基于2009年至2021年282个城市的数据,利用第一、二批“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作为自然实验,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和新质生产力指数。同时,采用多期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来系统评估这一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并深入探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试点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作用显著,并且这种影响在空间上具有扩散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还表现出动态演化和持续增强的趋势。通过安慰剂检验和PSM-DID等稳健性测试,验证了该机制的可靠性。机制分析结果显示,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政策赋能过程中扮演了重要中介角色。数字经济通过智能技术与数据赋能起到了正向调节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集聚、产业集聚和非资源型城市政策效应更加显著。根据各城市的特性,建议实施因地制宜的科技金融政策,推动数字经济与科技金融的深度融合,五位一体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 新质生产力 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 空间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打通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最后一公里”:以日本推广智能农机“遥控割草机”为例
17
作者 马红坤 陈雪 毛世平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78,共12页
打通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最后一公里”面临技术供需错配、推广能力不强和农户接受意愿不高等深层挑战。以日本对智能农机“遥控割草机”的成功推广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日本推广应用智能农业技术的背景、做法和实现机制,进而凝练出对... 打通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最后一公里”面临技术供需错配、推广能力不强和农户接受意愿不高等深层挑战。以日本对智能农机“遥控割草机”的成功推广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日本推广应用智能农业技术的背景、做法和实现机制,进而凝练出对中国的启示。研究发现,近年来,日本将在基层推广应用智能农业技术,作为应对老龄化少子化冲击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日本成功推广以遥控割草机为代表的智能农业技术的实现机制是构建“纵向联通”与“横向联动”的协同推广网络,形成“政策—研发—推广—应用—反馈”的农技推广闭环,提升一线农技推广员这一关键群体的业务本领,尊重农民技术采纳的主体地位。基于对日本做法的总结,从4个方面凝练出优化我国农技推广体系的政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体制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科技创新 智慧农业 “最后一公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及系统模型构建
18
作者 田水承 王清焱 +3 位作者 李红霞 田方圆 宁世强 冯帅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4,共9页
为深化安全管理研究,提升个体与组织的安全管理水平,推动安全科学的发展。在现有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引入神经科学,分析了神经安全管理学提出的必要性与突破口,并阐明神经安全管理学的定义及内涵。从学科建设、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框架... 为深化安全管理研究,提升个体与组织的安全管理水平,推动安全科学的发展。在现有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引入神经科学,分析了神经安全管理学提出的必要性与突破口,并阐明神经安全管理学的定义及内涵。从学科建设、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框架、研究内容深入探究神经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进而,以人的认知神经机制为核心,构建“刺激-状态-行为”系统理论模型。结果表明:神经安全管理学由安全科学、行为科学、神经科学、管理科学4个核心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心理学、工效学等边缘学科组成;核心研究主体为行为人,聚焦于个体与人、物、信息、环境等之间的神经交互过程;“刺激-状态-行为”系统理论模型揭示了外部刺激因素通过影响作业人员的不安全状态,引发行为变化的全过程。综上,神经安全管理学的研究为理解作业人员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填补了传统安全管理理论在理解和预测人类行为方面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神经安全管理学 学科建设 理论基础 “刺激-状态-行为”系统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科技投入与产出动态关系及效率演进
19
作者 汪树坤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1,共8页
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和超效率SBM模型,选取2007—2017年30所研究型大学和53所非研究型大学科技投入与产出的数据,使用PVAR模型分析两类大学科技投入与产出的动态关系并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对其投入与产出效率进行测算。研究发现... 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和超效率SBM模型,选取2007—2017年30所研究型大学和53所非研究型大学科技投入与产出的数据,使用PVAR模型分析两类大学科技投入与产出的动态关系并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对其投入与产出效率进行测算。研究发现,研究型大学与非研究型大学的货币资本投入与产出存在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具有持续性,高校科技产出主要依赖货币资本的投入,最大促进作用分别存在1年和2年的滞后期,且只在短期内显著。引入滞后期测度出的科技投入与产出效率表明,高校科技投入与产出效率整体水平较低,研究型大学明显高于非研究型大学。研究为科学认识高校科技投入与产出规律和进一步提高高校科技投入与产出效率提供新的参考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技投入与产出 PVAR模型 超效率SBM模型 动态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科技创新对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影响
20
作者 张慧萍 刘明月 郭健斌 《河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25-32,共8页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的产物,为破解乡村振兴中的金融资源供需矛盾提供了新路径。选取2011-2022年我国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深入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的产物,为破解乡村振兴中的金融资源供需矛盾提供了新路径。选取2011-2022年我国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深入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发展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且呈边际递减的态势;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可以间接有效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地区的乡村振兴发展作用具有明显的差异,对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东部地区。提出统筹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发展,引导产业融合,加快乡村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乡村振兴 农业科技创新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