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5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gA肾病患者肾小球系膜组织P21、P27、PCNA表达与肾病预后不良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廖敏 宋勇波 +5 位作者 魏卓 刘小兵 程魁 范哲奇 双松涛 祝存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0-614,共5页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患者肾小球系膜组织P21、P2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肾脏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5例Ig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球系膜组织P21...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患者肾小球系膜组织P21、P2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肾脏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5例Ig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球系膜组织P21、P27、PCNA的表达。所有患者均接受跟踪随访24个月,统计预后情况,对比不同预后患者肾小球系膜组织P21、P27、PCNA的表达,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IgA肾病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IgA肾病患者肾小球系膜组织P21、P27、PCNA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38.69±6.83)%、(55.94±8.08)%、(33.47±5.72)%;IgA肾病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为17.24%,预后不良患者肾小球系膜组织P21、PCNA阳性细胞表达率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P27阳性细胞表达率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舒张压升高、24 h蛋白尿增多、系膜细胞增生、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新月体与P21、PCNA阳性表达率升高、P27阳性细胞表达率降低均是影响IgA肾病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IgA肾病肾小球系膜组织存在P21、P27、PCNA阳性表达,IgA肾病预后不良患者肾小球系膜组织P21、PCNA阳性细胞表达率均高于预后良好者,P27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率低于预后良好者,且均为IgA肾病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P21 P27 增殖细胞核抗原 肾小球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PCNA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验证
2
作者 许少全 麦尔哈巴·麦麦提艾力 +5 位作者 吕国栋 周润 赵金龙 李婧 夏衣旦木·吐尼牙孜 赵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956-4963,共8页
【目的】分析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 sensu lato,Eg)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的生物信息学特性,以及去氢骆驼蓬碱(HM)及其衍生物(H-2-168与H-2-104)对EgPCNA蛋白含量的影响,以期治... 【目的】分析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 sensu lato,Eg)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的生物信息学特性,以及去氢骆驼蓬碱(HM)及其衍生物(H-2-168与H-2-104)对EgPCNA蛋白含量的影响,以期治疗囊型棘球蚴病并为药物靶点的筛选奠定基础。【方法】运用PCR扩增并克隆EgPCNA基因全长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和分析EgPCNA蛋白相关生物学信息。利用Mega 7.0构建蛋白序列系统发育树,并运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HM及其衍生物(H-2-168与H-2-104)对EgPCNA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EgPCNA基因全长783 bp,编码260个氨基酸,EgPCNA蛋白分子质量为28.36435 ku,等电点为4.62,脂肪指数为96.81,亲水性值为-0.015,为亲水性蛋白,无跨膜结构域。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蛋白分布于细胞质。该蛋白含有PCNA超家族结构与PCNA保守功能结构域,二级结构主要为无规则卷曲,其次是α-螺旋,有2条可靠的B细胞抗原表位,与人和家鼠等哺乳动物的亲缘关系较远。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与DMSO组相比,HM组EgPCNA蛋白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H-2-168与H-2-104组EgPCNA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了EgPCNA全长基因。EgPCNA蛋白对细粒棘球绦虫的DNA复制和修复具有调控作用,H-2-168与H-2-104具有下调EgPCNA蛋白含量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克隆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细胞增殖核抗原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翟一阳 马韵翼 +2 位作者 翟俊英 钮红丽 王颖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9-384,共6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EC)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TIPE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切除的96例EC患者、120例因子宫肌瘤行子宫...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EC)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TIPE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切除的96例EC患者、120例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患者及120例行全子宫切除或刮宫患者的组织标本及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分为EC组、正常子宫内膜组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三组均随访至2023年3月28日。免疫组化法检测三组组织标本中TIPE2、Ki67表达水平,分析TIPE2、Ki67表达水平与EC组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不良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EC组患者癌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且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0.05);EC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在FIGO手术病理分期为Ⅲ期、淋巴结有转移患者中高于Ⅱ期、淋巴结无转移患者(P<0.05),EC组织TIPE2表达水平在Ⅱ期、绝经及ER、PR阴性患者中高于Ⅰ期、未绝经及ER、PR阳性患者(P<0.05);EC组织Ki67表达水平在p53阳性患者中高于p53阴性患者(P<0.05),且EC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569,P<0.05)。与不良预后组相比,良好预后组EC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下调(P<0.05),且TIPE2、Ki67表达水平联合检测的AUC值为0.905显著大于单一检测的AUC(P<0.05),敏感度为86.67%,特异度为87.88%,预测价值较高。结论EC组织中TIPE2、Ki67呈高表达水平,两者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其高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且两者联合检测对EC不良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 细胞增殖核抗原 临床病理 预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多糖对结直肠癌小鼠肿瘤生长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伟 王敏 +1 位作者 成敏敏 张婷婷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0-675,共6页
目的探讨红花多糖对结直肠癌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及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接种结直肠癌SW480... 目的探讨红花多糖对结直肠癌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及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接种结直肠癌SW480细胞建立结直肠癌肿瘤小鼠模型,将建模成功小鼠分为模型组、红花多糖低剂量组[15 mg/(kg·d)]、红花多糖中剂量组[45 mg/(kg·d)]、红花多糖高剂量组[135 mg/(kg·d)],给药结束后,测定小鼠肿瘤体积、质量和抑瘤率;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肿瘤组织形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PI3K、Akt、mTOR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各肿瘤组织c-Myc、Bcl-2关联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PI3K/Akt/mTOR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红花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肿瘤质量和肿瘤体积、PI3K、Akt、mTOR mRNA及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表达水平、c-Myc蛋白降低,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随红花多糖浓度升高,抑瘤率也呈升高趋势(P<0.05)。模型组小鼠肿瘤组织中有较多的PCNA阳性细胞;TUNEL染色阳性细胞(绿色)表达很少,细胞凋亡率较低;肿瘤组织细胞排列紧密,体积较大,分化程度较低;红花多糖各剂量组小鼠肿瘤组织中PCNA表达显著减少,TUNEL染色阳性细胞(绿色)显著增加,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肿瘤组织细胞排列松散,细胞核皱缩,有较多坏死细胞。结论红花多糖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来抑制结直肠癌小鼠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多糖 结直肠癌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肿瘤生长 增殖细胞核抗原 细胞凋亡 C-MYC Bcl-2关联X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癌细胞群体的PCNA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陈茂怀 李乔山 +2 位作者 吴贤英 沈健 梅品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86-288,共3页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7例石蜡包埋组织的鼻咽癌癌细胞群体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角化性癌细胞和梭形癌细胞、不规则形癌细胞至泡状核癌细胞群体,其PCNA阳性率依次递增,表明鼻咽癌存在增殖潜能异质性...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7例石蜡包埋组织的鼻咽癌癌细胞群体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角化性癌细胞和梭形癌细胞、不规则形癌细胞至泡状核癌细胞群体,其PCNA阳性率依次递增,表明鼻咽癌存在增殖潜能异质性的癌细胞群体,泡状核癌细胞增殖能力最高,不规则形癌细胞次之。作者认为不同形态的癌细胞群体在组织中的比例不但决定鼻咽癌的组织类型,而且其增殖潜能异质性将影响鼻咽癌治疗和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增殖细胞核抗原 癌细胞群体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细胞肿瘤p53蛋白和PCNA免疫组化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4
6
作者 卞修武 史景泉 +1 位作者 柳凤轩 王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9-22,共4页
应用免疫组化和图象分析技术对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抑癌基因p53蛋白(47例)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97例)的定位、分布及反应强度与分级和预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3种p53蛋白抗体的阳性率为23.4%~6... 应用免疫组化和图象分析技术对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抑癌基因p53蛋白(47例)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97例)的定位、分布及反应强度与分级和预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3种p53蛋白抗体的阳性率为23.4%~66.7%,其中CM-1抗体阳性率高于pAb1801和pAb240;p53表达水平在Ⅱ~Ⅳ级高于1级,并与PCNA标记指数之间相关。PCNA反应强度既与分级相关,又与预后相关,对于分析星形细胞瘤增殖活性和恶性程度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免疫组化 P53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和癌前病变中细胞凋亡及其与bcl-2、PCNA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41
7
作者 闵大六 王保太 +1 位作者 孟刚 杨枫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乳腺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细胞增殖以及bcl2、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利用TUNEL法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乳腺癌及27例非癌病变中细胞凋亡指数(AI)以及bcl2、PCNA的表达;...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乳腺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细胞增殖以及bcl2、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利用TUNEL法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乳腺癌及27例非癌病变中细胞凋亡指数(AI)以及bcl2、PCNA的表达;同时计算核分裂指数(MI)。结果:“正常”乳腺上皮、增生性导管、原位癌及浸润性癌的AI和MI分别为:010%±012%、031%±043%、041%±021%、074%±056%和002%±005%、001%±016%、022%±017%、057%±035%(P<005);AI与MI呈正相关(r=087,P<001),且随着病变的发展,AI/MI呈下降的趋势。“正常”乳腺上皮、增生性导管、原位癌、浸润性癌中bcl2、PCNA表达率分别为:6842%、6250%、5556%、4889%和2632%、3750%、6667%、8889%;PCNA表达与MI呈正相关(rs=1,P<001)。癌组织中,bcl2高表达者AI显著低于bcl2低表达者。结论: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均参与乳腺癌变的过程,bcl2在乳腺癌中具有抑凋亡作用,且bcl2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癌前病变 BCL-2基因 pcna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肿瘤细胞PCNA和Ki-67表达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于士柱 杨露春 +2 位作者 张景全 管欣琴 安同岭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64-268,共5页
观察45例(4组)原发性脑肿瘤的免疫组化研究发现: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Ki67抗原(Ki-67)阳性率均为100%,两种阳性细胞密度均随肿瘤恶性程度增加而升高,并与肿瘤体积呈正相关,两种阳性细胞密度间也呈正相关,各肿瘤组PCNA阳... 观察45例(4组)原发性脑肿瘤的免疫组化研究发现: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Ki67抗原(Ki-67)阳性率均为100%,两种阳性细胞密度均随肿瘤恶性程度增加而升高,并与肿瘤体积呈正相关,两种阳性细胞密度间也呈正相关,各肿瘤组PCNA阳性细胞密度均高于同组Ki-67阳性细胞密度。提示PCNA和Ki-67表达水平均能较客观地反应脑肿瘤的增殖速度和恶性程度。PCNA能用于石蜡切片是检测增殖期细胞更实用的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增殖细胞核抗原 KI-67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脑挫伤GFAP,PCNA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吴旭 汪德文 +3 位作者 张国华 陈怀芳 单亚明 陶陆阳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65-66,共2页
采用改进的Feeney氏落体打击致Wistar大鼠脑挫伤模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实验性脑挫伤后GFAP、PCNA的改变,用图像分析仪对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灰度和面积进行测量,SAS统计软件分析,得出脑挫伤... 采用改进的Feeney氏落体打击致Wistar大鼠脑挫伤模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实验性脑挫伤后GFAP、PCNA的改变,用图像分析仪对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灰度和面积进行测量,SAS统计软件分析,得出脑挫伤后GFAP、PCNA变化的时间规律性,为脑挫伤形成时间推断提供新的手段。GFAP阳性细胞面积和灰度伤后呈上升趋势,伤后3h,即有显著增加(P<0.01),至4天时,阳性细胞灰度,面积达到峰值(P<0.01),伤后7天仍保持较高水平(P<0.01)。PCNA阳性细胞伤后12h出现,灰度呈上升趋势,面积呈下降趋势,伤后3天时达到最大值(P<0.01)。因此,GFAP、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细胞的数量,灰度,面积改变有时间性规律;推断2~7天的脑挫伤则以GFAP、PCNA改变为主;脑挫伤后星形胶质细胞数目增多,只有很少一部分为星形胶质细胞增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挫伤 免疫组化 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梅丸对大鼠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端粒酶和PC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勇 黄伶 +2 位作者 钱红花 杨雪飞 叶知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2期410-412,共3页
目的:探讨乌梅丸对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端粒酶和PCNA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胃黏膜癌病变模型,采用TRAP-ELISA方法检测大鼠胃黏膜端粒酶活性,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低剂量乌梅丸组(简称低剂量组)中重度异型增生病变... 目的:探讨乌梅丸对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端粒酶和PCNA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胃黏膜癌病变模型,采用TRAP-ELISA方法检测大鼠胃黏膜端粒酶活性,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低剂量乌梅丸组(简称低剂量组)中重度异型增生病变数少于模型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乌梅丸组(简称高剂量组)中重度异型增生病变数少于低剂量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低剂量组端粒酶活性低于模型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组端粒酶活性低于低剂量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低剂量组PCNA阳性表达率低于模型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组PCNA阳性表达率低于低剂量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乌梅丸能抑制端粒酶活性和PCNA的表达,并且呈剂量依赖性,这可能是乌梅丸干预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丸 胃癌 癌前病变 端粒酶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PCNA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级的关系 被引量:25
11
作者 黄志清 阚秀 +2 位作者 虞有智 董建强 麻为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5-297,共3页
采用抗PCNA单克隆抗体PC10,对96例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进行免疫组化表达研究。其中乳腺增生性病变31例,乳腺非典型增生15例,乳腺癌Ⅰ级12例,Ⅱ及23例,Ⅲ级15例。结果显示:PCNA染色强度指数良性病变为39... 采用抗PCNA单克隆抗体PC10,对96例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进行免疫组化表达研究。其中乳腺增生性病变31例,乳腺非典型增生15例,乳腺癌Ⅰ级12例,Ⅱ及23例,Ⅲ级15例。结果显示:PCNA染色强度指数良性病变为39.80,非典型增生40.71,Ⅰ级乳腺癌54.58,Ⅱ级66.83,Ⅲ级108.74.各级乳腺病变之间可见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表明PCNA指数与乳腺病变及乳腺癌组织的分级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细胞核抗原 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NA、IL-6和IL-1β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9
12
作者 任淑萍 张秀英 +3 位作者 李鹏 郑蓉 凌翎 李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53-955,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接种肿瘤细胞株所导致的肿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PCNA、IL-1β和IL-6在结肠癌细胞、肝癌细胞接... 目的:探讨接种肿瘤细胞株所导致的肿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PCNA、IL-1β和IL-6在结肠癌细胞、肝癌细胞接种后的小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确定PCNA、IL-1β和IL-6在结肠癌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探讨PCNA、IL-1β和IL-6与肿瘤重量和体积的相关性。结果:PCNA在小鼠结肠癌和肝癌组织中有较高水平的表达,IL-1β、IL-6在肿瘤间质的血管中有明显表达,PCNA、IL-1β的表达与肿瘤的重量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IL-1β、IL-6和PCNA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细胞核抗原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肿瘤 实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组织中HSG、p21和PCN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7
13
作者 丁焕然 姜广建 +3 位作者 马小兵 苗丽娟 夏庆安 马立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增殖抑制基因(HSG)、p21WAF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肺癌(鳞、腺癌)组织中HSG、p21WAF1和PCNA的表达。结果HSG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有关(P<... 目的探讨细胞增殖抑制基因(HSG)、p21WAF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肺癌(鳞、腺癌)组织中HSG、p21WAF1和PCNA的表达。结果HSG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有关(P<0.01、P<0.001);p21WAF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01、P<0.01);PC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01)。HSG与p21WAF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4,P<0.05);HSG与PC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1,P<0.05);p21WAF1与PC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9,P<0.05)。结论HSG、p21WAF1和PCNA的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细胞增殖抑制基因 P21WAF1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PCNA和VCAM-1表达参与山柰酚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7
14
作者 仇炜 雷宇华 +3 位作者 苏明 李冬军 张宁 沈永青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3-557,共5页
目的探讨山柰酚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细胞计数、流式细胞学等方法检测山柰酚对PC-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及血管... 目的探讨山柰酚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细胞计数、流式细胞学等方法检测山柰酚对PC-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molecule 1,VCAM-1)的表达。结果山柰酚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降低PCNA及VCAM-1的表达水平,诱导PC-3细胞阻滞于S期及G2/M期,但山柰酚对PC-3细胞凋亡无影响。结论山柰酚诱导PC-3细胞阻滞于S期及G2/M期,山柰酚抑制PC-3细胞增殖的作用与该药下调PCNA及VCAM-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柰酚 前列腺癌 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及癌前病变中PCNA和Bcl-2表达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长玉 阎晓凯 +1 位作者 高歌 侯治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 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对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增殖细胞核抗原 ( PCNA)和关键性凋亡调节基因 Bcl- 2蛋白表达的影响 ,探讨 H .pylori可能的致癌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 2 0例胃癌组织、1 8...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 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对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增殖细胞核抗原 ( PCNA)和关键性凋亡调节基因 Bcl- 2蛋白表达的影响 ,探讨 H .pylori可能的致癌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 2 0例胃癌组织、1 8例重度异型增生、1 2例肠上皮化生、2 4例萎缩性胃炎、1 6例浅表性胃炎组织中 Bcl- 2、PCNA蛋白表达情况 ,快速尿素酶法和 HE染色检测H.pylori感染情况。结果 :胃癌组 H.pylori感染 1 2例 ,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从浅表性胃炎到胃癌 PCNA指数呈递增趋势 ,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 P<0 .0 5 )。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组中 H.pylori阳性组与 H.pylori阴性组的 PCNA LI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其余各组间 H.pylori阳性和 H.pylori阴性病例间的 PCNA LI差异无显著性。Bcl- 2蛋白在异型增生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肠上皮化生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与慢性胃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H .pylori阳性组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组织中 Bcl- 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 H .pylori阴性组 ,它们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H .pylori感染可促使 PCNA、Bcl- 2蛋白表达增加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粘膜癌 癌前病变 增殖细胞核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通过影响PCNA表达和MEK-ERK1/2信号通路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14
16
作者 赵京山 方明星 +6 位作者 郭浅妤 李云峰 徐丙元 赖少鸿 张赏月 刘玉 李爱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84-988,共5页
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YSA)影响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和MEK-ERK1/2信号通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贴块法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诱导其增殖,采用MTT法检测HYSA对平滑肌... 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YSA)影响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和MEK-ERK1/2信号通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贴块法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诱导其增殖,采用MTT法检测HYSA对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YSA对PCNA表达及对MEK-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HYSA浓度依赖性地抑制PDGF诱导的VSMC增殖,降低PCNA的表达,阻断PDGF受体的激活和MEK/ERK信号通路的活化,但不影响JNK和p38MAPK的活性。结论 HYSA通过降低PCNA表达和阻断MEK-ERK1/2信号通路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黄色素A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PCNA评分和Bc1-2、p53蛋白表达及相互关系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竹林 李永国 +3 位作者 黄生福 钟德许 庄赞根 吕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811-814,共4页
应用ABC免疫组化法研究50例胃癌组织中PCNA评分和Bc1-2、p53蛋白表达。50例胃癌PCNA评分均数为2.400×1.010和Bc1-2、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及34%;高分化、组织学分级Ⅰ级和未见淋巴结转移胃癌PCNA评分均数和P53蛋白阳... 应用ABC免疫组化法研究50例胃癌组织中PCNA评分和Bc1-2、p53蛋白表达。50例胃癌PCNA评分均数为2.400×1.010和Bc1-2、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及34%;高分化、组织学分级Ⅰ级和未见淋巴结转移胃癌PCNA评分均数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低或未分化、组织学分级Ⅲ级和伴淋巴结转移病例;高分化和组织学分级Ⅰ级胃癌Bc1-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未分化和组织学分级Ⅲ级胃癌;Bc1-2蛋白阳性病例PCNA评分均数明显低于Bcl-2蛋白阴性病例,P53蛋白阳性病例PCNA评分明显高于P53蛋白阴性病例。提示PCNA评分和Bc1-2、p53蛋白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PCNA评分高和p53蛋白阳性病例可能恶性度高和预后差,而Bc1-2蛋白阳性病例恶性度低和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增殖细胞核抗原 基因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中的PCNA和p53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8
作者 牛昀 郎荣刚 +2 位作者 傅西林 吕阿娟 张连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889-892,共4页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PCNA、p5 3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 ,对 5 4例浸润性小叶癌进行检测 ,用有关统计学方法结合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浸润性小叶癌PCNA阳性率为 90 74% (49/5 4) ,PCNA平均指数 5 1 5 0 %&...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PCNA、p5 3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 ,对 5 4例浸润性小叶癌进行检测 ,用有关统计学方法结合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浸润性小叶癌PCNA阳性率为 90 74% (49/5 4) ,PCNA平均指数 5 1 5 0 %± 2 2 49% ,PCNA指数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 (P <0 0 1)。随PCNA指数升高 ,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生存期缩短 (P <0 0 1)。但浸润性小叶癌p5 3阳性率仅为 3 70 % (2 / 5 4)。结论 :1)PCNA可作为反映浸润性小叶癌增殖活性 ,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 2 ) p5 3免疫组化检测不能作为浸润性小叶癌的有用指标 ,需探讨其它的检测方法。 3)进一步显示浸润性小叶癌与来源于导管上皮的乳腺癌的某些生物学特征可能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小叶癌 增殖细胞核抗原 P53基因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10基因对细胞中PCNA和Cyclin D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曹晓敏 庞战军 +1 位作者 全松 邢福祺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14,共5页
【目的】确定F10基因表达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明确F10基因的功能。【方法】构建F10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重组pRc-CMV2-F10质粒于肺癌细胞系A549,筛选并获得稳定表达F10基因的细胞克隆A549-F10。通过MTT实验和流式细胞检测F10对细胞生... 【目的】确定F10基因表达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明确F10基因的功能。【方法】构建F10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重组pRc-CMV2-F10质粒于肺癌细胞系A549,筛选并获得稳定表达F10基因的细胞克隆A549-F10。通过MTT实验和流式细胞检测F10对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细胞中增殖核抗原(PCNA)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的表达。【结果】转基因的G418抗性克隆能够检测到F10表达。MTT和流式结果显示F10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阳性克隆的细胞株中PCNA和cyclinD1相对较高水平的表达。【结论】F10基因通过上调PCNA和cyclinD1的表达,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10基因 增殖细胞核抗原 细胞周期素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NA和Bcl-2蛋白在牙龈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5
20
作者 苏俭生 贾爽 +1 位作者 乔广艳 邵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95-799,共5页
给实验动物狗分别行金合金、不含Be的镍铬合金、含Be的镍铬合金全冠修复,建立实验动物模型.采用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戴冠前后牙龈组织中金属离子的质量分数,同时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Bc... 给实验动物狗分别行金合金、不含Be的镍铬合金、含Be的镍铬合金全冠修复,建立实验动物模型.采用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戴冠前后牙龈组织中金属离子的质量分数,同时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Bcl-2(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基因2)蛋白在牙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镍铬合金全冠戴用后,牙龈组织PCNA,Bcl-2蛋白表达明显,而金合金全冠戴用后表达不明显.PCNA蛋白表达率与Ni,Cr,Si及Be离子质量分数正相关,而Bcl-2蛋白表达率与离子质量分数无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铸造合金 离子析出 增殖细胞核抗原 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基因2 牙龈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