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8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中游水沙通量时空变化及河床冲淤分布特征
1
作者 郭率 刘鑫 +1 位作者 周美蓉 关见朝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6,共8页
三峡及上游水库群运用后长江中游水沙条件发生显著变化,河床持续冲刷调整,因此有必要研究干支流水沙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河床冲淤分布特点。基于干支流主要控制站实测水沙资料与平滩河槽冲淤量数据,详细分析了长江中游及各子河段水沙... 三峡及上游水库群运用后长江中游水沙条件发生显著变化,河床持续冲刷调整,因此有必要研究干支流水沙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河床冲淤分布特点。基于干支流主要控制站实测水沙资料与平滩河槽冲淤量数据,详细分析了长江中游及各子河段水沙通量及冲淤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1)从时间尺度来看,三峡工程运用后中游干流年径流量变化不大,输沙量减少68%~92%。径流年内均呈汛期减小,枯水期增大的规律。除仙桃站年径流量和湖口站年输沙量增大外,其余支流和通江湖泊的水量和沙量均减小;(2)从空间尺度来看,径流量沿程变化未发生显著调整,但输沙量由三峡工程运用前的沿程减小调整为沿程增加,且泥沙来源由三峡工程运用前的上游输入为主(占比约为120%)调整为运用后的河床冲刷补给为主(占比为53%);(3)2002-2020年长江中游干流平滩河槽累计冲刷26.3亿m^(3),约占中下游总冲刷量的54%,尤以荆江段冲刷幅度最大(占比为47%),且冲刷重心由宜枝段向汉湖段移动;(4)建立了分河段累计冲淤量与对应控制站前5年汛期平均水流冲刷强度的函数关系,决定系数(R2)均高于0.8,定量反映了坝下游河床纵向调整对来水来沙条件变化的响应关系,可用于定量估算不同水沙条件下各河段的河床冲淤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水沙通量 河床冲淤 时空变化 长江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型水源泵站取水口卷吸效应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2
作者 熊伶 田威 +6 位作者 伍中航 颜涛 杨立凡 何斌 周松涛 聂歆 程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共6页
河流型水源泵站取水对河道内鱼类早期资源的卷吸效应会对河流鱼类资源产生不利影响。研究选择长江金刚沱泵站取水口,开展了不同取水口方案卷吸效应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取水箱两侧钢板高度和引水管布置方向会影响卷吸效应,低侧... 河流型水源泵站取水对河道内鱼类早期资源的卷吸效应会对河流鱼类资源产生不利影响。研究选择长江金刚沱泵站取水口,开展了不同取水口方案卷吸效应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取水箱两侧钢板高度和引水管布置方向会影响卷吸效应,低侧板方案卷吸效应最明显,其产生的平均横向流速和平均垂向流速约为高侧板方案的1.4~1.8倍,并在纵向上对流速具有更为明显的减缓作用,使原本的河道纵向流速平均下降了30%。引水管垂向布置的卷吸效应范围比侧向布置宽约1.5~2 m,垂向管的卷吸范围在取水箱两侧均匀分布,侧向管布置引起卷吸效应在取水箱顶部产生约2.5~4 m的偏移。卷吸效应范围受河道流量影响,低流量工况下,不同方案的卷吸范围在13.5~18.5 m之间,与高流量工况相比,各方案的卷吸范围有小幅增大,平均增大了1.1倍。根据卷吸效应范围,研究中的高侧板侧向管方案最优,其较高的侧板和侧向引水管的布置型式能够减小卷吸效应,取水头部两侧较高的钢板能够对水流产生阻隔作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引水管直接对水流的卷吸,研究可为取水工程设计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吸效应 取水工程 流场 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输水系统水气两相流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3
作者 陈文学 穆祥鹏 +1 位作者 崔巍 谭水位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0,共10页
复杂输水系统通常由明流输水隧洞、暗涵、明渠、渡槽、倒虹吸、有压管道等建筑物构成。合理确定明流隧洞的洞顶余幅,是长距离明流输水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鉴于输水工程中水流流速相对较低,水气界面清晰,水流流型通常为光滑分层流或波... 复杂输水系统通常由明流输水隧洞、暗涵、明渠、渡槽、倒虹吸、有压管道等建筑物构成。合理确定明流隧洞的洞顶余幅,是长距离明流输水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鉴于输水工程中水流流速相对较低,水气界面清晰,水流流型通常为光滑分层流或波状分层流,利用一维水气两相流模型可以模拟分析复杂输水系统的水流运动特性和气流运动特性。本文以一维水气两相流控制方程为基础,提出了水气两相流耦合迭代算法,利用追赶法计算复杂输水系统内的水流和气流运动特性。案例分析表明,对于长距离输水隧洞而言,应考虑气流运动对水流运动的影响,设置通气孔,可改善隧洞内的水流运动特性。建议今后开展低流速输水隧洞洞顶余幅阈值研究,为低流速输水隧洞的设计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输水系统 水气两相流 数学模型 通气量 洞顶余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要素流动在乡村PPP项目中的实现方式:新机制下的新要求
4
作者 吴昺兵 贾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2,共20页
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动乡村发展,旨在推动城镇资源向乡村流动,实现城乡要素的优化融合和要素生产力的提升,这与以城乡要素流动为内在动力的城乡融合发展相契合。乡村PPP项目中的城乡要素流动方式,受政策导向、项目的盈利... 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动乡村发展,旨在推动城镇资源向乡村流动,实现城乡要素的优化融合和要素生产力的提升,这与以城乡要素流动为内在动力的城乡融合发展相契合。乡村PPP项目中的城乡要素流动方式,受政策导向、项目的盈利能力与规模经济、行业属性、毗邻城乡的公共需求的同质性和要素的互补度等因素综合影响,可分为产出完全服务于“三农”、城乡产出一体、城乡打包和城镇产出辐射乡村四类,其表现存在行业和区域异质性。在新机制出台背景下,因乡村PPP项目盈利能力天然弱于城镇PPP项目,政府旨在实现公共品供给提质增效的公益性与社会资本旨在逐利的商业性两者之间的矛盾在乡村PPP项目中更突出。因此,以提高投资回报率为指向的规模经济是融合城乡资源、平衡经济与社会效益的重要杠杆。城乡产出一体和城乡打包方式,可成为新机制下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公共品供给的主流方式。下一步,应加强乡村要素市场培育、完善相关制度、以城乡要素流动为纽带催生新模式新业态,促进新机制在乡村公共品供给上发挥更积极、更可持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PPP项目 城乡要素流动 乡村公共品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河建设工程对水文站水文监测影响程度评价及补救思路分析
5
作者 周舜轩 吴春熠 +1 位作者 韦露斯 谢天云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24,33,共5页
随着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涉河建设工程对水文站监测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为此,以广州市南沙区横沥立交连接线跨下横沥水道桥工程为例,采用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分析计算了水文站测验河段的壅水、河势、含沙量及河段冲淤变化情... 随着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涉河建设工程对水文站监测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为此,以广州市南沙区横沥立交连接线跨下横沥水道桥工程为例,采用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分析计算了水文站测验河段的壅水、河势、含沙量及河段冲淤变化情况,并系统性地评估了该工程对下横水文站监测环境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工程施工及运行对水文站测验河段特性、设施设备、测验方案及水文数据资料等关键方面均造成不利影响。为减轻影响,提出了水位对比观测、流量测验、含沙量加密观测、单段沙关系率定等补救措施。为涉河建设工程对水文站水文监测影响评估和补救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河建设工程 水文监测 二维水沙数学模型 影响评估 补救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引水工程取水枢纽引水防沙试验研究
6
作者 王奕森 周智伟 +2 位作者 李志晶 李大志 金中武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8-197,207,共11页
为解决滇中引水工程取水枢纽的引水防沙问题,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工程兴建对河段水流泥沙运动的影响及引水渠泥沙淤积问题。研究发现,渠道流速、流态受进流条件和渠道的形态阻力等因素影响,较高的隔流墙可以完全分离左右槽水流,并控... 为解决滇中引水工程取水枢纽的引水防沙问题,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工程兴建对河段水流泥沙运动的影响及引水渠泥沙淤积问题。研究发现,渠道流速、流态受进流条件和渠道的形态阻力等因素影响,较高的隔流墙可以完全分离左右槽水流,并控制左右槽泵站的流量,使渠道水流相对平顺,渠道沉沙效果较好。中枯水流量下,长隔流墙方案的泵站量更易控制进口流,且回流范围小,断面流速分布更均匀。丰水丰沙来流条件下,泥沙在进流段开始沿程淤积,水流含沙量沿程减小。长隔流墙和短隔流墙方案进入泵站的含沙量差别不大。引水渠口门处的泥沙粒径较粗,经过引水渠淤积,进入泵站的泥沙粒径较细。虽然长隔流墙方案的淤积总量略大于短隔流墙方案,但其渠道检修以及清淤更为方便,可作为推荐方案。研究成果可为低水头引水工程取水枢纽的工程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引水工程 引水防沙 物理模型试验 水流特性 泥沙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流域洪峰流量计算方法探讨
7
作者 赵云龙 符素华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7-238,共12页
流域洪峰流量是土壤侵蚀模型以及水土保持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参数。目前国内对洪峰流量计算公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东北黑土区罕有提及。建立适用于东北黑土区的洪峰流量公式,有助于厘清东北黑土区流域汇流规律... 流域洪峰流量是土壤侵蚀模型以及水土保持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参数。目前国内对洪峰流量计算公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东北黑土区罕有提及。建立适用于东北黑土区的洪峰流量公式,有助于厘清东北黑土区流域汇流规律,为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提供依据。利用东北黑土区9个流域2011—2012、2017—2019年共120场降雨事件数据,对比已有的洪峰流量计算公式在黑土区的适用性,发现现有的农业管理系统中的化学、径流和侵蚀模型(CREAMS)中洪峰流量计算公式和黄土高原区洪峰流量计算公式在东北黑土区均显著高估洪峰流量。因此,研究主要采用量纲分析和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包含最大60 min降雨强度和不包含最大60 min降雨强度的东北黑土区洪峰流量公式形式。利用95场降雨数据进行参数率定,模型有效系数分别为0.68和0.67;利用25场降雨事件进行公式验证,模型效率系数均达0.78。总体而言,计算公式是否包含I60均能较好的预测流域洪峰流量。本文建立的洪峰流量计算公式是对东北黑土区水文分析的重要补充,可进一步为区域土壤侵蚀模拟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提供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峰流量 径流 水土保持工程 东北黑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维投影的氢-电综合能源系统最优潮流
8
作者 彭弘毅 晏鸣宇 周奕佳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9-178,共10页
针对考虑风电不确定性氢-电综合能源系统最优潮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降维投影的最优潮流计算方法。首先,建立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氢-电综合能源系统集中运行模型,并将其等价转化为确定性模型。然后,将该确定性模型分解为各子系统的子问... 针对考虑风电不确定性氢-电综合能源系统最优潮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降维投影的最优潮流计算方法。首先,建立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氢-电综合能源系统集中运行模型,并将其等价转化为确定性模型。然后,将该确定性模型分解为各子系统的子问题,利用降维投影法将各子问题的运行空间投影到较低维的空间中,每个子问题的投影运行空间重新构成了新的凸包。接着,通过求解重构凸包约束下的优化问题,可以得到氢-电综合能源系统最优成本下公有变量的值。再次,利用最优成本下公有变量的值求解各子问题,可以得到最优成本下各子系统的潮流。该方法在求解过程中隐藏了私有信息,并避免了迭代。最后,在6-6节点氢-电综合能源系统和40-118节点氢-电综合能源系统上对所提方法进行了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最优性、隐私保护性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维投影 综合能源系统 最优潮流 不确定性 分布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随机响应面法的电-气-热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概率能量流计算 被引量:1
9
作者 沈赋 张宇涛 +4 位作者 王健 杨光兵 陈雪鸥 曹旸 翟苏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81,共13页
考虑风光出力的相关性及不确定性对电-气-热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egional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RIES)的影响日渐明显,通过对电-气-热RIES概率能量流的分析可直观地反映其运行状态的变化。首先,计及风光出力相关性与随机变量不确定性... 考虑风光出力的相关性及不确定性对电-气-热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egional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RIES)的影响日渐明显,通过对电-气-热RIES概率能量流的分析可直观地反映其运行状态的变化。首先,计及风光出力相关性与随机变量不确定性,建立含风电、光伏的电-气-热RIES能量流计算模型。其次,采用Galerkin投影法优化随机响应面法(stochastic response surface method,SRSM)来求解电-气-热RIES概率能量流,得到各能量流状态变量的概率分布,定量评估光伏出力与风电出力相关性对RIES概率能量流的影响。最后,采用IEEE 30节点电力系统/IEEE 69节点电力系统、20节点热力系统、24节点天然气系统构成电-气-热RIES对所提模型和求解方法进行验证。通过分析光伏出力与风电出力相关性和不确定性对概率能量流的影响,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以及求解方法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概率能量流 相关性 随机响应面法 Galerkin投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沙河流水利枢纽动床模型设计研究
10
作者 褚丽 杨张辉 +1 位作者 刘松华 王彦博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1,共5页
多沙河流水利枢纽的常规模型经常无法正确模拟实际工程运行情况,导致拟建工程建成运行后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提高多沙河流水利枢纽动床模型试验水平,优化水库泥沙模型设计方法,以某多沙河流水库为原型,针对动床模型试验首要的模型... 多沙河流水利枢纽的常规模型经常无法正确模拟实际工程运行情况,导致拟建工程建成运行后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提高多沙河流水利枢纽动床模型试验水平,优化水库泥沙模型设计方法,以某多沙河流水库为原型,针对动床模型试验首要的模型沙选择,确定化学性质稳定、容重适中的拟焦沙作为模型沙,通过分析悬移质和推移质泥沙运动相似条件,依据相关试验结果以及精度较高的沉速和水流挟沙力等计算公式,确定在多沙河流水库模型中满足水流运动、泥沙运动以及异重流运动相似条件对应的各项比尺,为模型制作后完成验证和正式工程方案试验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泥沙模型 模型沙 异重流运动 多沙河流 水利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反投影网络的细粒度交通流推断模型
11
作者 许明 齐光尧 奇格奇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666,共10页
为解决现有细粒度城市流推断模型在复杂交通区域中的推断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反投影网络的细粒度交通流推断模型。计算输入粗粒度交通流与外部因素之间的多维交互,将交互结果与粗粒度交通流进行动态自适应融合,使... 为解决现有细粒度城市流推断模型在复杂交通区域中的推断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反投影网络的细粒度交通流推断模型。计算输入粗粒度交通流与外部因素之间的多维交互,将交互结果与粗粒度交通流进行动态自适应融合,使其特征之间能够相互影响和调整,以协助模型推理。结合深度卷积和自注意力机制来学习局部信息和全局信息,提高后续模块对输入数据的理解能力。通过反投影算法和门控交叉注意力机制,实现在细粒度层次中学习复杂区域的交通流特征。在流量归一化机制的基础上引入了非线性变换通路,旨在利用不同层次信息实施空间结构约束,进一步提升模型推断结果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主观评价和客观度量上均优于同类模型,特别是在市中心入口、桥梁区域等复杂交通区域下的表现尤为出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度交通流推断 动态自适应融合 反投影算法 门控交叉注意力 自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水隧洞内高弗氏数衔接池消波措施研究
12
作者 李民康 刘圣凡 +2 位作者 胡晗 周嘉伟 刘熙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44,共6页
在1∶15引水隧洞水工单体模型上,针对某大型引水工程洞内衔接池在部分高弗氏数水流条件下存在跃后波浪大、长距离明流洞洞顶余幅不够等问题,研究了5种跃后消波方案。结果表明:单层压板式消波方案较难适应运行水头或流量变幅大的工程;垂... 在1∶15引水隧洞水工单体模型上,针对某大型引水工程洞内衔接池在部分高弗氏数水流条件下存在跃后波浪大、长距离明流洞洞顶余幅不够等问题,研究了5种跃后消波方案。结果表明:单层压板式消波方案较难适应运行水头或流量变幅大的工程;垂直平齐均匀排布消波方案阻水较明显,其跃首前移和池内水面升高也相对较大;采用分层布置、各层有适当错距的消波梁方案,明流洞内消波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两级消波梁方案,明流洞内的最大波幅降低约66.7%,满足了长距离明流输水隧洞对洞顶余幅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调水工程 洞内衔接池 消波梁 高速水流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项式混沌展开的交直流系统全纯嵌入概率潮流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雪 付云跃 +1 位作者 姜涛 李国庆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77-188,共12页
为快速、准确量化分析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对交直流电力系统潮流分布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多项式混沌展开(PCE)的交直流电力系统全纯嵌入概率潮流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风电出力的概率分布特征选择最优正交基函数,构造近似风电出力概率... 为快速、准确量化分析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对交直流电力系统潮流分布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多项式混沌展开(PCE)的交直流电力系统全纯嵌入概率潮流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风电出力的概率分布特征选择最优正交基函数,构造近似风电出力概率分布特征的PCE表达式;其次,将该PCE表达式引入交直流电力系统的全纯嵌入潮流方程中,构建基于PCE的交直流电力系统全纯嵌入概率潮流计算模型;再次,通过Galerkin投影将所构建的全纯嵌入概率潮流计算模型转化为高维确定性全纯嵌入潮流计算模型;然后,借助确定性全纯嵌入潮流模型求解方法,实现对所转化的高维确定性全纯嵌入潮流模型的求解,并根据所得PCE逼近系数计算交直流电力系统潮流的概率分布特征;最后,通过修改的PJM 5节点、IEEE 30节点和IEEE 118节点交直流测试系统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潮流 多项式混沌展开 全纯嵌入 Galerkin投影 交直流电力系统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工河小流域泥石流生态—岩土工程调控措施减缓土壤侵蚀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铭洋 陈宁生 +2 位作者 杨溢 侯儒宁 李志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9,共13页
为探讨泥石流治理措施对小流域土壤侵蚀的影响,以天池上游三工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地形图叠加、遥感解译和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计算等手段,实测计算了该流域1971~2003年、2008~2020年两期土壤侵蚀模数,定... 为探讨泥石流治理措施对小流域土壤侵蚀的影响,以天池上游三工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地形图叠加、遥感解译和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计算等手段,实测计算了该流域1971~2003年、2008~2020年两期土壤侵蚀模数,定量评估了在该流域开展的泥石流生态—岩土工程调控措施对小流域生态和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发现:(1)三工河流域平均植被覆盖度经泥石流综合治理后增加11.34%,高植被覆盖度面积增加16.93%,泥石流沟道及河谷的植被覆盖度明显提升;(2)三工河流域1971~2003年平均侵蚀模数为0.34 mm/a,较北天山山地流域同期平均侵蚀速率高出131%,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过度放牧、滥砍滥伐等人为因素激发山洪泥石流的爆发导致流域生态环境恶化;(3)流域经生态—岩土工程调控后(2008~2020年),平均侵蚀模数降低至治理前的15%(0.051 mm/a),为北天山地区山地流域同期平均侵蚀模数的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综合治理工程 土壤侵蚀 植被覆盖度 定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有结构扩容改造泵房的优化设计研究
15
作者 杨粤茗 唐玮 王浩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55,共4页
受限于海塘管理规定等因素,邻江雨水泵房扩容仅能依托现有结构及穿堤管线。为充分挖掘泵房排水潜能、确保排水设施安全稳定运行,以上海罗泾港区雨水泵房的扩容改造设计为例,利用CFD软件对泵房进水池流态进行仿真模拟,分析进水流量增大... 受限于海塘管理规定等因素,邻江雨水泵房扩容仅能依托现有结构及穿堤管线。为充分挖掘泵房排水潜能、确保排水设施安全稳定运行,以上海罗泾港区雨水泵房的扩容改造设计为例,利用CFD软件对泵房进水池流态进行仿真模拟,分析进水流量增大对整体流态、典型截面速度分布的影响,提出吸入口底部增设防旋板的优化方案,并对流态改善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泵房能力扩容增加了底部漩涡形成风险,易造成泵组偏心振动;增设防旋板后水泵进水口流态得到明显改善,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泵组运行稳定性,推动实现排水能力最大化提升。可为泵房扩容改造工程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水轴流泵 扩容 现有结构 数值模拟 流态分析 漩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雷诺数下倒虹吸闸墩绕流水力特性
16
作者 贺蔚 周红星 +3 位作者 秦杭晓 曾庆林 张健 徐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5-159,共5页
为研究倒虹吸出口闸墩绕流特性,以南水北调某典型倒虹吸为例,基于Flow3D软件建立倒虹吸模型,根据现场原型实测水位、流速进行模型验证;利用该模型模拟了雷诺数6.17×10^(6)~9.38×10^(6)范围下闸墩绕流特性。结果表明,高雷诺数... 为研究倒虹吸出口闸墩绕流特性,以南水北调某典型倒虹吸为例,基于Flow3D软件建立倒虹吸模型,根据现场原型实测水位、流速进行模型验证;利用该模型模拟了雷诺数6.17×10^(6)~9.38×10^(6)范围下闸墩绕流特性。结果表明,高雷诺数条件下,随着雷诺数的增加,闸墩绕流造成的液面波动幅度增加,中墩液面波动显著大于边墩;闸墩后的尾涡量持续增加,雷诺数对斯特劳哈尔数影响不大;边侧闸墩受力的非对称性明显,边墩闸室间特征流速偏流比存在先增大再减小的变化规律,偏流效应造成的离心距不断增加。本研究可针对性改善输水工程水流流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卡门涡街 闸墩绕流 偏流效应 倒虹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特高压交流工程建设的区域碳减排测算及分摊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硕 霍慧娟 +4 位作者 徐丹 郄鑫 辛诚 李薇薇 段婧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3-172,共10页
在“双碳”目标下,特高压交流工程凭借其先进的技术手段,在消纳清洁能源、降低传输损失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但对特高压交流工程减碳效益的研究较少。以负荷落点区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特高压交流工程运行减碳效益的量化方法。首先,对送... 在“双碳”目标下,特高压交流工程凭借其先进的技术手段,在消纳清洁能源、降低传输损失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但对特高压交流工程减碳效益的研究较少。以负荷落点区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特高压交流工程运行减碳效益的量化方法。首先,对送受两端电力潮流分布进行模拟计算,确定输电通道潮流比例;其次,对电源区域进行电量平衡分析,确定工程输送清洁能源电量,结合碳排放因子测算负荷区域碳减排量,利用Shapley值根据贡献度计算工程的减碳效益;最后,以实际工程为例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特高压交流工程能够通过提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减少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交流工程 时序生产模拟 潮流分析 SHAPLEY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和运行对湖区及尾闾洪水动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焦婷丽 邴建平 +2 位作者 汪飞 余明辉 刘玉娇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8-319,共12页
鄱阳湖是长江水系中的两大通江湖泊之一,在调节长江水位、涵养水源、改善当地气候和维护周围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鄱阳湖水利枢纽的修建可能导致湖泊水文情势和水动力的变化。本文基于MIKE 21构建鄱阳湖二维水动力模型... 鄱阳湖是长江水系中的两大通江湖泊之一,在调节长江水位、涵养水源、改善当地气候和维护周围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鄱阳湖水利枢纽的修建可能导致湖泊水文情势和水动力的变化。本文基于MIKE 21构建鄱阳湖二维水动力模型,选取1954年和1998年特大洪水年以及1991年长江倒灌年作为运行期的典型年,选取1995年作为施工期典型年,按照规划中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及运行调度方案,计算水利枢纽修建前后鄱阳湖水位和流量的变化,定量分析枢纽工程对长江干流、鄱阳湖湖区及尾闾附近洪水动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典型年鄱阳湖水利枢纽对长江干流、湖区及尾闾的洪水动力影响相似,其中洪水期、倒灌期及施工期一期对长江防洪、湖区及尾闾附近的影响较小,施工期二期湖区水位壅高幅度最高达0.237 m,对鄱阳湖湖区及尾闾附近防洪有一定影响;枢纽工程对星子、都昌、康山等湖区水文站水位影响幅度较为接近,且越靠近尾闾,影响越小。整体而言,鄱阳湖水利枢纽的修建会导致洪水年鄱阳湖湖区水位壅高,倒灌期湖区水位降低,湖区流速降低,但变化幅度均较小,故枢纽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对汛期行洪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水利枢纽 MIKE 21 洪水影响 数值模拟 水位 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黑着色的相场两相流并行投影算法
19
作者 王小双 张良奇 +1 位作者 肖姚 曾忠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85,共11页
提出一种交错并行的有限体积投影算法求解基于相场法的两相流控制方程组。该算法的实施主要依赖于压力泊松方程的显式推进设计,从而突破投影算法求解不可压Navier-Stokes方程的效率瓶颈。同时,提出了一种交错扫描策略来更新节点上的变量... 提出一种交错并行的有限体积投影算法求解基于相场法的两相流控制方程组。该算法的实施主要依赖于压力泊松方程的显式推进设计,从而突破投影算法求解不可压Navier-Stokes方程的效率瓶颈。同时,提出了一种交错扫描策略来更新节点上的变量,以实现更紧凑的时空耦合。本算法与相场模型相结合,能够高效、准确地捕获相界面的动态拓扑变化。测试算例结果表明:网格量为131 072,采用8线程CPU并行时,新提出并行算法的效率达到串行标准投影算法的8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相场法 有限体积法 投影算法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扩散方法的闸门流态过渡段流量计算
20
作者 陈晓楠 王艺霖 +2 位作者 靳燕国 顾起豪 张召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37-42,共6页
闸门过渡流态下水流特性复杂,不确定性扰动大,过闸流量计算难度增加。为保障调水工程安全运行及科学调度,实现对弧形闸门过闸流量的精确计算,提出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流态过渡段流量计算模型。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淇河倒虹吸出口节制闸、... 闸门过渡流态下水流特性复杂,不确定性扰动大,过闸流量计算难度增加。为保障调水工程安全运行及科学调度,实现对弧形闸门过闸流量的精确计算,提出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流态过渡段流量计算模型。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淇河倒虹吸出口节制闸、白河倒虹吸出口节制闸两座典型闸门为研究对象,通过筛选出历史运行数据中相对开度e/H在0.5~0.7的水情数据作为孔流和堰流过渡段数据,利用信息扩散模型计算过渡段流量,并与单点经验公式法、两点线性插值法的流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单点经验公式法、两点线性插值法,信息扩散法通过对特征点数量的有效扩充,利用多点非线性的概化方式对过渡流态中的扰动和误差进行了平滑降噪处理,因此该方法对闸门过渡段流量计算具有更高精度,计算精度最大提升11.60%和2.36%。该研究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闸门过渡段过闸流量的精细化计算及数字孪生仿真预演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信息扩散 弧形闸门 流态辨识 过渡段流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