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6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dustrial shape detecting system of cold rolling strip 被引量:9
1
作者 杨利坡 于丙强 +1 位作者 丁栋 刘宏民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4期994-1001,共8页
A high-precision shape detecting system of cold rolling strip is developed to meet industrial application, which mainly consists of the shape detecting roller, the collecting ring, the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SP... A high-precision shape detecting system of cold rolling strip is developed to meet industrial application, which mainly consists of the shape detecting roller, the collecting ring, the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SP) shape signal processing board and the shape control model. Based on the shape detecting principle, the shape detecting roller is designed with a new integral structure for improving the precision of shape detecting and avoiding scratching strip surface. Based on the DSP technology, the DSP shape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 board is designed and embedded in the shape detecting system for the reliability and stability of shape signal processing. The shape detecting system was successfully used in Angang 1 250 mm HC 6-high reversible cold rolling mill. The precision of shape detecting is 0.2 I and the shape deviation is controlled within 6 1 after the close loop shape control is inp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pe detecting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SP) shape signal processing close loop shape control cold rolling str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改良分散性土拌和工艺与压实特性
2
作者 何建新 高鹏展 +4 位作者 杨海华 杨伟 文军 耿旭 王宁远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124,共7页
新疆某水库心墙坝用土为分散性土,设计采用掺1%石灰进行处理。为确保使用石灰改良分散性土的心墙坝工程质量,实现拌和的均匀效果,在碾压试验的基础上,使用ZB05型冷再生路拌机对石灰分别进行1、2、4、6次的拌和,通过SG-6型多功能直读式... 新疆某水库心墙坝用土为分散性土,设计采用掺1%石灰进行处理。为确保使用石灰改良分散性土的心墙坝工程质量,实现拌和的均匀效果,在碾压试验的基础上,使用ZB05型冷再生路拌机对石灰分别进行1、2、4、6次的拌和,通过SG-6型多功能直读式测钙仪随机快速检测土料石灰含量,对石灰改良土的均匀性进行质量控制;探究陈化时间对改良土击实特性的影响,并结合室内压缩和直剪试验研究现场施工环境下龄期对改良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碾压8遍且摊铺厚度为30、35 cm时,沉降量已基本稳定,干密度可满足≥1.73 g/cm^(3)、压实度可满足≥99%的条件;在搅拌遍数为6时,拌和石灰的均匀性趋于稳定,变异系数为0.28;石灰改良土的陈化时间越长越不利碾压,按99%的压实度时评价陈化时间应≤9 h;改良土的压缩性和强度受龄期影响明显,龄期增大,石灰改良土的压缩性减小、抗剪强度增大,与室内试验规律相一致。研究成果可为采用石灰改良分散性土的工程提供理论支撑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性土 碾压工艺 拌和工艺 陈化时间 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滚压下18CrNiMo7-6合金钢残余应力研究
3
作者 刘治华 赵豪 +1 位作者 牛志涛 周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6-129,共4页
超声滚压是一种表面塑性变形技术,可以有效改善金属材料的表面粗糙度,提高材料表面显微硬度和引入一定程度的表层残余压应力,从而提高材料的疲劳性能。主要分析了18CrNiMo7-6合金钢经不同工艺参数进行超声滚压加工后表层残余应力场的变... 超声滚压是一种表面塑性变形技术,可以有效改善金属材料的表面粗糙度,提高材料表面显微硬度和引入一定程度的表层残余压应力,从而提高材料的疲劳性能。主要分析了18CrNiMo7-6合金钢经不同工艺参数进行超声滚压加工后表层残余应力场的变化情况,超声滚压对不同静载荷、进给量和振幅进行试验,测量材料表层残余应力场的分布。利用ABAQUS建立轴类件超声滚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不同加工参数进行有限元模拟,得到工件表层残余应力场变化趋势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采用该有限元分析方法可以预测不同超声滚压工艺参数下金属表层残余应力场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滚压 残余应力场 有限元模拟 18CrNiMo7-6合金钢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表面滚压处理对7075铝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聂江平 姜云 管庆开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3-457,共15页
采用超声表面滚压工艺(USRP)在7075高强度铝合金表面形成梯度纳米结构提高合金的耐磨性。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表征方法研究干滑动摩擦时,不同滚压道次的7075铝合金在不同摩擦载荷下摩擦磨损性能的变化规... 采用超声表面滚压工艺(USRP)在7075高强度铝合金表面形成梯度纳米结构提高合金的耐磨性。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表征方法研究干滑动摩擦时,不同滚压道次的7075铝合金在不同摩擦载荷下摩擦磨损性能的变化规律,阐明表面纳米化的磨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滚压道次的增加,7075铝合金的表面变形层厚度和显微硬度增加,表面粗糙度下降;随摩擦载荷的增加,7075铝合金的摩擦因数与磨损量均明显减小,耐磨性能显著提高;摩擦磨损过程中USRP试样表层产生的非晶组织是耐摩擦磨损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7075铝合金的摩擦磨损机制由USRP处理前的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转变为USRP处理后的黏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表面滚压处理 7075铝合金 干滑动摩擦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制及热处理工艺对3Cr2NiMo钢特厚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孔令熠 骆宗安 +1 位作者 冯莹莹 邬早勤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2-61,共10页
目的制备3Cr2NiMo钢特厚板,解决3Cr2NiMo钢在轧制过程中焊缝易开裂、界面强韧性差、轧后硬度不均匀的问题。方法在对2块3Cr2NiMo钢预热后,采用真空电子束焊接在5×10^(-2)Pa的真空条件下对其进行组坯封边,再通过不同的轧制工艺将组... 目的制备3Cr2NiMo钢特厚板,解决3Cr2NiMo钢在轧制过程中焊缝易开裂、界面强韧性差、轧后硬度不均匀的问题。方法在对2块3Cr2NiMo钢预热后,采用真空电子束焊接在5×10^(-2)Pa的真空条件下对其进行组坯封边,再通过不同的轧制工艺将组合坯复合,后续对坯料进行回火热处理以解决硬度不均匀的问题。结果随着轧制压下率的增大,复合界面处氧化物的尺寸变小,在70%压下率下,界面已无明显氧化物,界面两侧基体组织均为下贝氏体。在630℃下回火3 h随炉冷却后,界面两侧组织较为均匀,复合界面氧化物尺寸有所减小,有助于界面强度的提高。回火后,50%与70%压下率的板坯沿厚度方向的硬度均为28HRC~32 HRC,满足模具行业的使用要求。回火后,70%压下率试样z向拉伸断裂位置未在界面处,出现了颈缩现象,且为韧性断裂,抗拉强度可达971MPa,延伸率达到22.5%,冶金结合质量较好。结论70%压下率的轧制工艺及630℃回火3 h后炉冷的冷却方式成功解决了3Cr2NiMo钢界面强韧性差、轧后硬度不均匀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轧制复合 复合界面 热轧 压下率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液体系、润滑性能及铜轧制工艺评价
6
作者 苏道昕 孙建林 +2 位作者 黄鹏 李世森 许月婷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11,共7页
筛选多种基础油及添加剂制备铜冷轧乳化液,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四球摩擦磨损试验,研究基础油结构、油性剂吸附能、极压剂种类等因素对润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性剂分子吸附能越大其摩擦因数越小;除极压剂的作用外,当基础油易于被... 筛选多种基础油及添加剂制备铜冷轧乳化液,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四球摩擦磨损试验,研究基础油结构、油性剂吸附能、极压剂种类等因素对润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性剂分子吸附能越大其摩擦因数越小;除极压剂的作用外,当基础油易于被乳化或使用乳化能力较强的乳化剂时可导致最大无卡咬负荷值(pB)降低,这是由于乳化液的油滴更加细小,难以快速在摩擦面离水展着形成油膜,高载荷下油膜易破裂;而乳化能力较强的乳化剂有助于乳化液在金属表面铺展润湿;制得的铜冷轧乳化液四球摩擦磨损试验pB值达755 N,平均摩擦因数为0.075,并表现出良好的防锈效果。通过轧制实验评价不同润滑条件下的轧制厚度、轧制力,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扫描电镜对轧后板带表面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制备的铜冷轧乳化液润滑下,轧后铜带表面无显著表面缺陷,在垂直轧制方向线粗糙度达0.062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液 铜板带 摩擦学性能 冷轧 工艺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终轧温度对罐体材料用3104铝合金织构演变的影响
7
作者 赵千愉 叶凌英 +4 位作者 韦卫昌 何海铜 刘晓滕 曹高辉 唐建国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8-223,共6页
研究了热终轧温度对3104铝合金“1+3”热连轧坯料及后续冷轧、中间退火过程中组织与织构演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热终轧温度升高,热轧板再结晶程度增大,热轧板中立方Cube织构体积分数增加,Brass织构、S织构和Copper织构体积分数降... 研究了热终轧温度对3104铝合金“1+3”热连轧坯料及后续冷轧、中间退火过程中组织与织构演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热终轧温度升高,热轧板再结晶程度增大,热轧板中立方Cube织构体积分数增加,Brass织构、S织构和Copper织构体积分数降低;中间退火板的平均晶粒尺寸随着热终轧温度升高而增大;中间退火前冷轧板中Cube织构体积分数随着热终轧温度升高而增加,不利于在退火后形成强的Cube织构,由此导致成品冷轧板中Cube织构体积分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04铝合金 织构 罐体材料 深冲性能 热轧 终轧温度 中间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时间触发的慢时变工业过程动态调度方法
8
作者 任超 王凯 +1 位作者 韩洁 阳春华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6-265,共10页
流程工业中的慢时变现象普遍存在,持续变化的工况会导致生产调度的最优操作条件偏移,原有的决策方案不再适用。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时间触发的动态调度方法。首先,分析了慢时变参数对长周期调度决策的影响,提出以操作变量的变化表征设... 流程工业中的慢时变现象普遍存在,持续变化的工况会导致生产调度的最优操作条件偏移,原有的决策方案不再适用。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时间触发的动态调度方法。首先,分析了慢时变参数对长周期调度决策的影响,提出以操作变量的变化表征设备性能衰减的策略,并构建了动态触发函数,在动态调度的触发条件中融合了事件和时间触发的特点,设计了时变约束条件。其次,在调度过程中嵌入生产系统的动态信息,建立了过程过渡模型作为输入输出动力学的简化表达,从而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最后,采用闭环滚动的动态调度框架,依据实时的运行状态更新调度模型。在示例研究中,以工业换热网络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能提供及时的动态调度,表现出较好的经济性能,为考虑工况随时间缓慢迁移条件下的生产调度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系统 动态调度 事件-时间触发 滚动优化 换热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箔车间能源管控及优化决策系统设计与实现
9
作者 赵家伟 袁逸萍 +1 位作者 朱广贺 祁雷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3-266,271,共5页
针对工业互联网环境下绿色制造和能源资源精细化管控的需求,以及传统车间能耗管控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车间转型的现状,开展轧制工艺与能耗管控优化相关研究,构建车间可视化工艺能耗管控及化决策系统平台。从轧制工艺参数数据流出发,... 针对工业互联网环境下绿色制造和能源资源精细化管控的需求,以及传统车间能耗管控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车间转型的现状,开展轧制工艺与能耗管控优化相关研究,构建车间可视化工艺能耗管控及化决策系统平台。从轧制工艺参数数据流出发,以对应用能设备能耗参数为主要实时监测对象,采用数据流集成技术、BP神经网络和改进粒子群算法APSO等技术以最小能耗为目标进行迭代寻优获取最优轧制工艺参数,以“数据-分析-优化-决策”为主线进行可视化系统的搭建。最后以铝箔轧制车间为对象,实现了对各工序能耗统计管理和决策优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制工艺 优化决策 BP神经网络 改进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滚压对2024-T3铝合金表面完整性及疲劳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梁浩 刘鹏涛 +2 位作者 白雪飘 刘文博 赵秀娟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84-192,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超声滚压参数下2024-T3铝合金表面完整性的变化规律,并研究超声滚压处理对其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为提升航空铝合金构件的表面完整性和疲劳强度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超声滚压设备对铝合金试样进行强化处理,通过旋转弯曲疲劳性... 目的研究不同超声滚压参数下2024-T3铝合金表面完整性的变化规律,并研究超声滚压处理对其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为提升航空铝合金构件的表面完整性和疲劳强度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超声滚压设备对铝合金试样进行强化处理,通过旋转弯曲疲劳性能试验,分析不同工艺参数下铝合金试样超声滚压处理前后的表面粗糙度、表层微观组织、表面硬度、硬化层深度和残余应力,并研究铝合金超声滚压处理的强化改性机理。结果经超声滚压后,试样的表面粗糙度均远低于原始试样,其最低粗糙度达到0.197μm,降幅达到85.6%;表面硬度最高达到192.47HV,与原始试样相比提高了57.6%。经超声滚压后,试样表层发生了明显的塑性流变和晶粒细化现象,未滚压原始晶粒的平均尺寸为36.68μm,而经超声滚压后表层晶粒的平均尺寸为10.28μm。经超声滚压后铝合金试样的疲劳强度从130 MPa提高至180 MPa,提高幅度约为38.5%。在相同应力水平下,试样的疲劳寿命比原始试样提高7倍,原始试样的裂纹源位于试样表面,而经超声滚压后试样的疲劳源萌生于次表层。结论随着超声滚压静压力的增大,试样的表面粗糙度先减小后增大,但均远低于原始试样。试样的表面硬度、硬化层深度、残余压应力均随着静压力的增大而增大。经过超声滚压后,铝合金试样的疲劳强度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4-T3铝合金 超声滚压处理 粗糙度 硬度 微观组织 疲劳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的块石填料摊铺层振动压实过程及效应研究
11
作者 徐平 何嘉雄 +3 位作者 乔世范 董辉 陈宾 侯伟琦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3,共11页
为了研究块石填料摊铺层在振动压实过程中的行为及其效应,采用离散元法进行了两种不同荷载工况下的振动碾压模拟试验:“慢速小激振力”和“快速大激振力”。通过对比分析这两种工况下块石填料的颗粒位移、应力响应、颗粒间空隙率变化以... 为了研究块石填料摊铺层在振动压实过程中的行为及其效应,采用离散元法进行了两种不同荷载工况下的振动碾压模拟试验:“慢速小激振力”和“快速大激振力”。通过对比分析这两种工况下块石填料的颗粒位移、应力响应、颗粒间空隙率变化以及压实过程,结果表明:增加碾压遍数显著增大了颗粒位移,并减少了颗粒间的空隙率;摊铺层表面沉降率与颗粒空隙率的变化值之间表现出强烈的线性相关性;压实能量的作用效应(包括颗粒位移、空隙率减少程度、峰值动应力和静土压力增量)随着摊铺层深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弱,压实能量主要沿竖直方向传播,摊铺层沿深度方向可分为主压实区、次压实区和弱影响区3个区域;大粒径块石填料颗粒的比例显著影响颗粒间的接触结构特征,从而影响压实效果和过程,块石填料的压实过程是由挤压压实效应、移动压实效应和填充压实效应共同作用引起的;在持续的振动碾压荷载作用下,颗粒间的接触结构特征和聚集状态从“单点接触”和“松散”状态逐渐演变为“多点接触”和“紧密”状态。研究成果可为工程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有助于确定最适摊铺层厚度及优化压路机参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石填料 振动碾压 压实效应 接触结构特征 压实过程 离散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CMD与K-SVD的滚动轴承微弱故障特征诊断 被引量:2
12
作者 牛柱强 张玮 +2 位作者 许书庆 张成城 胡鑫磊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03,共7页
针对强背景噪声下滚动轴承故障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啁啾模态分解(ACMD)和K-奇异值分解(K-SVD)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采用ACMD自适应地将原始信号分解为不同的本征模态分量,提出一种新的衡量信号故障特征的信号特征... 针对强背景噪声下滚动轴承故障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啁啾模态分解(ACMD)和K-奇异值分解(K-SVD)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采用ACMD自适应地将原始信号分解为不同的本征模态分量,提出一种新的衡量信号故障特征的信号特征因子筛选包含故障信息丰富的模态分量作为训练信号,利用KSVD字典学习针对训练信号训练字典库,结合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对原始信号进行重构得到稀疏信号,通过进一步的包络谱分析获取故障特征频率并作出故障诊断。仿真信号和试验研究表明,基于ACMD与K-SVD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取强背景噪声下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确定轴承故障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特征提取 信号处理 奇异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多尺度排列模糊熵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
13
作者 吕明辰 袁强 +2 位作者 周瑞平 刘虹 梁崇琨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7-103,共7页
针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非线性、非周期性和高背景噪声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多元多尺度排列模糊熵(MvMPFE)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利用熵值计算在分析时间序列数据上的优势,结合多尺度模糊熵(MFE)的高计算精度和多尺度排列熵(MPE... 针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非线性、非周期性和高背景噪声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多元多尺度排列模糊熵(MvMPFE)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利用熵值计算在分析时间序列数据上的优势,结合多尺度模糊熵(MFE)的高计算精度和多尺度排列熵(MPE)的高抗噪能力,建立多尺度排列模糊熵(MPFE)故障特征提取模型,解决了熵值计算不稳定的问题,并在MPFE基础上引入多元粗粒形式,提出了MvMPFE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解决了故障特征参数在计算过程中信息丢失的问题,增强了对故障信息的敏感度,从而更加全面和准确地提取滚动轴承故障特征。在凯斯西储大学轴承数据集及东南大学轴承数据集上的验证结果表明,基于MvMPFE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有良好的故障特征提取能力,能够全面和准确地识别轴承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特征提取 信号处理 多元多尺度排列模糊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工艺对压气机叶片残余应力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张瑜 张跃智 赵飞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97-1105,共9页
为了研究压气机叶片经过不同轧制工艺加工后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不同压下率、摩擦因数以及轧制速度下的残余应力进行仿真,分析工艺参数对叶片轧制表面及表层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利用X射线衍射法对不同轧制工艺下的叶片... 为了研究压气机叶片经过不同轧制工艺加工后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不同压下率、摩擦因数以及轧制速度下的残余应力进行仿真,分析工艺参数对叶片轧制表面及表层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利用X射线衍射法对不同轧制工艺下的叶片表面及表层残余应力进行测量,并与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利用正交中心组合试验结果建立叶背与叶盆残余应力预测模型,并采用Design-Expert检验法验证预测模型的显著性。通过研究分析表明:在一定参数范围内,随着压下率的增大,叶片残余应力的波动幅值逐渐减小,但数值逐渐增大;随着摩擦因数及轧制速度的增大,叶片在叶背、叶盆表面的残余压应力幅值越来越大,且随着摩擦因数及轧制速度的增加,残余应力在不同深度处的分布幅值也呈增大趋势,研究结果对叶片加工工艺优化具有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残余应力 数值模拟 轧制工艺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复合双极板辊压预成型工艺
15
作者 张子聪 郑俊生 +3 位作者 姚东梅 孟晓敏 李成欣 明平文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0-217,共8页
石墨复合双极板因其优良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在燃料电池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传统的石墨复合双极板模压成型方法存在效率低、操作复杂等问题,因此本工作提出了一种将石墨/树脂混合粉料通过辊压机轧制成预成型板,然后快速模压成型,以简化工... 石墨复合双极板因其优良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在燃料电池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传统的石墨复合双极板模压成型方法存在效率低、操作复杂等问题,因此本工作提出了一种将石墨/树脂混合粉料通过辊压机轧制成预成型板,然后快速模压成型,以简化工艺操作并提升效率的预成型工艺方案。并通过优化辊压参数和添加辅助黏结剂,解决了预成型板压实不足和结构缺陷等问题,提升了工艺的可靠性和材料利用率。结果表明:温度的提升和辊距的减小均可以提升预成型板的压实密度,添加PTFE作为辅助黏结剂能够有效改善辊压过程中的缺陷,但过量添加会对导电性和气密性产生负面影响,其最优添加比例为5%(质量分数)。与传统的直接模压成型相比,通过该方案制备的双极板尽管面内电导率略有下降,但抗弯强度提高14.2%,制备周期缩短至原来的42.9%,显著提升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复合双极板 辊压 工艺参数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空间森林算子和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轴承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16
作者 张溧栗 温志鹏 +3 位作者 曹菁菁 韩鹏 赵强伟 曹小华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0-431,共12页
针对传统单一轴承退化指标所含信息不足,有限数据样本条件下轴承剩余寿命(RUL)难以预测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空间森林算子和自适应卡尔曼滤波轴承剩余使用寿命(ESF-AKF)的预测方法。首先,提取了原始轴承振动数据的均方根值和整流... 针对传统单一轴承退化指标所含信息不足,有限数据样本条件下轴承剩余寿命(RUL)难以预测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空间森林算子和自适应卡尔曼滤波轴承剩余使用寿命(ESF-AKF)的预测方法。首先,提取了原始轴承振动数据的均方根值和整流平均值两个退化指标;然后,根据扩展空间森林算子对两个退化指标进行了特征扩展,提出了新的动态退化评估准则,选择了两个新的退化指标融合构建综合轴承退化指标;接着,设计了自适应卡尔曼滤波预测模型以估计维纳过程的未知参数,即引入自适应因子代入先验误差协方差矩阵,实时调整了滤波的卡尔曼增益;最后,采用IEEE PHM2012公开数据集进行了轴承剩余寿命预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与两个传统退化指标相比,基于提出的综合轴承退化指标的预测结果平均误差分别降低了5.69%和21.10%;与卡尔曼滤波和粒子滤波相比,基于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平均误差分别降低了45.41%和10.92%;与其他模型相比,平均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了48.56%、29.11%。该研究结果验证了该轴承使用寿命预测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剩余使用寿命 扩展空间森林 维纳过程 卡尔曼滤波 预测与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sk-RCNN在轴承滚动体异常检测中的研究
17
作者 周经宇 葛动元 +1 位作者 姚锡凡 向文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3-257,共5页
为了通过深度学习来更方便且高效的检测轴承滚动体若干参数,从而自动判断出轴承滚动体是否存在异常。提出了使用Mask-RCNN来检测轴承滚动体并提取掩膜,然后通过使用图像处理的方法,计算出滚动体个数和其他若干参数,最后根据检测到的参... 为了通过深度学习来更方便且高效的检测轴承滚动体若干参数,从而自动判断出轴承滚动体是否存在异常。提出了使用Mask-RCNN来检测轴承滚动体并提取掩膜,然后通过使用图像处理的方法,计算出滚动体个数和其他若干参数,最后根据检测到的参数判断滚动体是否存在异常。本次实验设计了简单的背光源加同轴光源组合的形式并结合工业像机采集了50张轴承图像,然后通过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图像增强操作,获得了50张旋转、增强对比度和曝光等图像,组成100张图片作为数据集。通过对Mask-RCNN的训练来获得较好的模型参数,并随机对某张验证集的轴承图进行检测就可以得到各轴承滚动体的若干参数信息,从而根据求得的参数来自动判断滚动体是否异常,达到了检测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k-RCNN 轴承 滚动体 图像处理 参数检测 缺失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滚压参数对PCrNi_(3)MoV高强钢表面完整性的影响
18
作者 杜云飞 张亚鸽 +2 位作者 李国栋 吴璞 辛志杰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8,共5页
为研究超声滚压工艺参数对PCrNi_(3)MoV钢表面完整性的影响规律,设计基于静压力、振幅和滚压次数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试样表面的微观形貌、显微硬度和粗糙度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表面粗糙度随静压力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随振幅... 为研究超声滚压工艺参数对PCrNi_(3)MoV钢表面完整性的影响规律,设计基于静压力、振幅和滚压次数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试样表面的微观形貌、显微硬度和粗糙度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表面粗糙度随静压力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随振幅增大和滚压次数的增多而减小;表面硬度随静压力和振幅的增大先增大后基本保持不变,随滚压次数的增多而显著增大。滚压次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最大,静压力次之,振幅最小;滚压次数对表面显微硬度的影响最大,振幅次之,静压力最小。超声滚压后PCrNi_(3)MoV钢试样表面划痕缺陷基本被消除,表面光滑平整,表面粗糙度降低91.7%,表面显微硬度提高42.1%,其表面完整性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Ni_(3)MoV钢 超声滚压 工艺参数 表面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海鲈鱼牛排加工工艺及其品质研究
19
作者 陈龙娇 吴晨昕 +2 位作者 兰娇娇 梁鹏 张建仙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68,共7页
以海鲈鱼和牛肉为主要原料,通过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重组技术改进牛排加工工艺。以质构、色泽、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加工工艺,探讨斩拌时间、滚揉时间、冷凝时间对重组海鲈鱼牛排品质的影响。结... 以海鲈鱼和牛肉为主要原料,通过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重组技术改进牛排加工工艺。以质构、色泽、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加工工艺,探讨斩拌时间、滚揉时间、冷凝时间对重组海鲈鱼牛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重组海鲈鱼牛排的最佳斩拌时间为90 s,滚揉时间为1.5 h,冷凝时间为16 h。在此工艺条件下重组海鲈鱼牛排的平均凝胶强度达到4 326.01 g·mm,感官评分平均值达到87.1分。该研究结果可为模拟牛排的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牛排 海鲈鱼 斩拌 滚揉 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子表面浅磁痕图像处理技术
20
作者 杨艳 陈於学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39,共7页
针对轴承滚子磁粉检测时表面浅磁痕易漏检的问题,提出一种浅磁痕图像处理方法,使用梯度强化算子提高浅磁痕的对比度,通过双阈值延伸算法去除弱噪声并保留浅磁痕中的弱像素,基于线性度特征提取线状的浅磁痕,将共线的浅磁痕连接实现浅磁... 针对轴承滚子磁粉检测时表面浅磁痕易漏检的问题,提出一种浅磁痕图像处理方法,使用梯度强化算子提高浅磁痕的对比度,通过双阈值延伸算法去除弱噪声并保留浅磁痕中的弱像素,基于线性度特征提取线状的浅磁痕,将共线的浅磁痕连接实现浅磁痕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识别轴承滚子表面的浅磁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滚子 磁粉检测 机器视觉 磁痕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