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5篇文章
< 1 2 1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FD simulation of effect of anode configuration on gas–liquid flow and alumina transport process in an aluminum reduction cell 被引量:3
1
作者 詹水清 李茂 +2 位作者 周孑民 杨建红 周益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2482-2492,共11页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and alumina transport process in an aluminum reduction cell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node configurations on the bath flow, gas volume fraction a...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and alumina transport process in an aluminum reduction cell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node configurations on the bath flow, gas volume fraction and alumina content distributions. An Euler–Euler two-fluid model was employed coupled with a species transport equation for alumina content. Three different anode configurations such as anode without a slot, anode with a longitudinal slot and anode with a transversal slot were studied in the simula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clearly show that the slots can reduce the bath velocity and promote the releasing of the anode gas, but can not contribute to the uniformity of the alumina content. Comparisons of the effects between the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al slots indicate that the longitudinal slot is better in terms of gas–liquid flow but is disadvantageous for alumina mixing and transport process due to a decrease of anode gas under the anode bottom surface. It is demonstrated from the simulations that the mixing and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alumina are controlled to great extent by the anode gas forces while the electromagnetic forces(EMFs) play the second ro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 reduction cell anode configuration gas–liquid flow alumina transport process simulation alumina content distrib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ldflow的带金属嵌件电机齿轮盖注塑工艺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云飞 龙泉 +2 位作者 戴宇 熊建武 王得胜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4-100,130,共8页
汽车雨刮电机齿轮盖采用注射成型技术,内嵌齿轮盖中的3根金属嵌件起到导通电流的作用。在注射成型过程中要确保各金属嵌件有一定的间距,以保证电机正常工作。为了验证设计的方案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采用模流分析软件Moldflow对齿轮盖注射... 汽车雨刮电机齿轮盖采用注射成型技术,内嵌齿轮盖中的3根金属嵌件起到导通电流的作用。在注射成型过程中要确保各金属嵌件有一定的间距,以保证电机正常工作。为了验证设计的方案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采用模流分析软件Moldflow对齿轮盖注射成型过程进行分析,以准确掌握金属嵌件的变形情况。初始方案仿真计算结果显示,注射成型后用于接地的嵌件31在XY平面内变形量过大,可能存在搭接短路风险,不满足设计要求。针对嵌件31变形量过大的问题,分析可能的原因,从注射成型工艺参数和嵌件定位方案两方面进行优化。在满足设计要求前提下,通过正交试验法获得最优的模具温度和熔体温度,仿真结果表明:将注射成型工艺参数中的模具温度调整为80℃,熔体温度调整为265℃,嵌件31的变形量减少27.3%;将嵌件31的定位方式更换成穿孔式定位,可有效增加嵌件的定位可靠性。两种优化方案共同实施后,嵌件31的最大变形量从0.55 mm降低到0.05 mm,变形量减小90.9%,满足设计指标要求,提升了设计产品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齿轮盖 嵌件 模流分析 变形量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节性河流及其生态环境治理的理论与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褚俊英 原康琦 +4 位作者 周祖昊 张云富 蒋云钟 王英 唐佐槐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4,共9页
在对季节性河流的基本概念、空间分布和主要分类系统阐释的基础上,揭示了季节性河流水量、环境和生态等多要素的动态变化特征;探讨了季节性河流生态环境治理的基础理论,即生态平衡理论、群落演替理论以及生态系统调控理论;给出了季节性... 在对季节性河流的基本概念、空间分布和主要分类系统阐释的基础上,揭示了季节性河流水量、环境和生态等多要素的动态变化特征;探讨了季节性河流生态环境治理的基础理论,即生态平衡理论、群落演替理论以及生态系统调控理论;给出了季节性河流生态环境治理的基本原则,即问题导向、三方联动和多水统筹;提出了季节性河流生态环境治理“3+6+1”集成化方案的总体框架:“3”为水域、岸带和陆域联动体,“6”为技术层面的6类措施,即配置节约、控源截污、岸线提升、内源治理、织网连通和生态修复,“1”为智慧管理体系建设。基于该框架,提出了季节性河流生态环境治理技术与管理的具体方案,识别了其重点方向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河流 流量过程 生态环境治理 集成化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用双爪氢气循环泵工作特性与瞬态模拟
4
作者 王君 辛远杰 +5 位作者 潘诗洋 赵鑫 任纯吉 谈庆朋 王增丽 崔冬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7-275,共9页
为了解决传统双爪循环泵啮合性差和工作过程复杂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偏心圆弧型双爪转子,建立其几何模型,并推导其型线方程。采用偏心圆弧及其共轭曲线构建出光滑的双爪转子,进而得到一种用于氢气循环的爪式压缩机,分析其工作过程... 为了解决传统双爪循环泵啮合性差和工作过程复杂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偏心圆弧型双爪转子,建立其几何模型,并推导其型线方程。采用偏心圆弧及其共轭曲线构建出光滑的双爪转子,进而得到一种用于氢气循环的爪式压缩机,分析其工作过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新型爪式压缩机的流场变化规律,并与现有爪式压缩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型双爪转子能够实现全光滑啮合,解决了传统双爪转子的尖点问题,增强了转子与壳体之间的密封效果。同时,通过合理的排气口设计,消除了余隙容积,提高了爪式压缩机的综合性能,对于爪式压缩机的发展和氢燃料电池系统性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氢气循环泵 爪式压缩机 双爪转子 型线设计 全光滑啮合 工作过程 流场模拟 瞬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拜占庭容错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5
作者 冯帅 张锦江 +6 位作者 徐建 王晶 徐春 桂庆华 程迎坤 于丹 蔡彪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5-1023,共9页
计算机数据分析和处理是计算机设计与应用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多模冗余计算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冗余硬件设计,对计算机应用中涉及的数据分析与处理研究不足。针对中国空间站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应用的拜占庭容错计算机的数据分析与... 计算机数据分析和处理是计算机设计与应用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多模冗余计算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冗余硬件设计,对计算机应用中涉及的数据分析与处理研究不足。针对中国空间站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应用的拜占庭容错计算机的数据分析与处理需求,描述了容错计算机的内外部接口设计,详细说明了采用的任务时序设计、数据交换比对设计、数据特性分类处理和故障机数据处理等技术要点,并介绍了典型的数据流设计情况,最后结合地面测试及在轨数据对计算机的测试验证情况进行了说明。验证结果证明了所提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错计算机 数据处理 数据流 中国空间站 导航、制导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网络双服务器架构的碱回收智能控制系统及优化方法
6
作者 汤伟 郑晓虎 +3 位作者 王孟效 王其林 周国庆 高启帆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5,86,共11页
目前,大部分制浆造纸厂的减排脱碳效果不佳,信息化水平较低。本研究以碱回收工段为例,提出了基于双网络双服务器架构的碱回收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基于双环以太网双冗余服务器架构,下位机选用西门子S7-400系列PLC控制器,CPU和I/O模块等... 目前,大部分制浆造纸厂的减排脱碳效果不佳,信息化水平较低。本研究以碱回收工段为例,提出了基于双网络双服务器架构的碱回收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基于双环以太网双冗余服务器架构,下位机选用西门子S7-400系列PLC控制器,CPU和I/O模块等硬件均采用冗余设计,对碱回收蒸发、燃烧和苛化工段进行稳定可靠的分散控制;上位机配备Web服务器、企业办公互联网和远程服务通道,不仅可以增强系统内部的信息共享能力,还可实现对系统的远程诊断与维护;最后,采用高级控制算法对各工段的重要参数进行优化控制。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可有效提升黑液的处理效率,还可以减少生产过程的能量损失,并为碱回收工段智能化和信息化转型升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回收工艺流程 双网络双服务器架构 高级控制算法 软测量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流动的多过程问题研究
7
作者 陆夕云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8-1030,共3页
极端流动是指流体在极端条件下的运动,已成为流体力学的前沿领域;多过程是流动基本过程和物理化学等过程的总称,刻画了流体流动的本质特征.本报告将介绍流动基本过程研究的进展和极端流动多过程问题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关键词 极端流动 多过程 学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保护区高流量脉冲特征分析
8
作者 杨春花 尹正杰 许继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0-465,共6页
高流量脉冲过程是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繁殖的关键生态水文指标.为促进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保护区鱼类自然产卵繁殖,探索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生态调度启动条件,本文针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保护区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期开展... 高流量脉冲过程是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繁殖的关键生态水文指标.为促进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保护区鱼类自然产卵繁殖,探索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生态调度启动条件,本文针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保护区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期开展了保护区径流组成分析,评估了上游干支流来水对保护区高流量脉冲形成的贡献比,分析了鲖鱼、长薄鳅产卵情况与干支流高流量脉冲的吻合度.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干流保护区仅一半高流量脉冲由区间与金沙江共同涨水所形成,另一半由区间单独涨水所形成;区间涨水对保护区高流量脉冲首日涨水贡献比高达87.62%,代表性鱼类产卵多发生在区间出现高流量脉冲时段,因此区间来水对保护区高流量脉冲过程的形成至关重要,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结合下游区间涨水开展生态补偿调度,将更利于保护区鱼类产卵繁殖,同时减轻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人造洪峰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漂流性卵鱼类 高流量脉冲 产卵期 贡献比 支流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数据流和控制流漂移发现的业务过程异常检测方法
9
作者 孙晋永 许乾 +2 位作者 闻立杰 邓文伟 马瑞阳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72-1683,共12页
现有的业务过程异常检测方法不能发现业务过程模型可能发生的数据流漂移,会将合理的数据流漂移案例判定为异常案例,降低了异常检测的准确性。因此,提出一种结合数据流和控制流漂移发现的业务过程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将事件日志中的事件... 现有的业务过程异常检测方法不能发现业务过程模型可能发生的数据流漂移,会将合理的数据流漂移案例判定为异常案例,降低了异常检测的准确性。因此,提出一种结合数据流和控制流漂移发现的业务过程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将事件日志中的事件名(即控制流)与其他事件属性(即数据流)一样看待,使用独热编码对其进行统一编码,得到案例特征数据集。然后,构建事件属性预测模型来获取业务过程实例的下一事件的所有可能发生事件及其属性的概率分布。进一步,将以上概率分布转换为异常评分,得到候选异常案例集。接着,使用基于霍夫丁不等式的双层滑动窗口机制、概念漂移比率从候选异常案例集中识别出数据流、控制流漂移案例,进而得到真正的异常案例。最后,采用循环更新策略,使用得到的漂移案例集作为新知识来更新事件属性预测模型,使得所提出的方法更准确地检测出真正的业务过程异常。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现有的业务过程异常检测方法,所提出的方法能够较准确地发现事件日志中的数据流漂移,对于包含数据流和控制流漂移的事件日志可以获得较高的异常检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过程异常检测 数据流漂移 事件属性 概念漂移比率 模型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3)S_(4)/PES催化膜反应器氧化降解水中罗丹明B
10
作者 肖泽仪 孟佳欣 +2 位作者 樊森清 陈渝 陈皎皎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5-233,共9页
基于过硫酸氢钾(PMS)的非均相高级氧化工艺(AOPs)在实际应用中一直受到PMS活化效率与活性氧物种(ROS)利用率低下的限制。本文以ZIF-67为前驱体、聚醚砜(PES)多孔膜为基底,采用金属有机框架(MOFs)模板配体交换策略,流动合成构建了Co_(3)S... 基于过硫酸氢钾(PMS)的非均相高级氧化工艺(AOPs)在实际应用中一直受到PMS活化效率与活性氧物种(ROS)利用率低下的限制。本文以ZIF-67为前驱体、聚醚砜(PES)多孔膜为基底,采用金属有机框架(MOFs)模板配体交换策略,流动合成构建了Co_(3)S_(4)/PES催化膜反应器(CMR)。通过场发射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催化膜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平均粒径为23 nm的Co_(3)S_(4)纳米颗粒被原位合成固载在PES膜孔中,负载量为15.9%,并沿膜厚度方向均匀分布。以活化PMS降解典型芳香族有机化合物罗丹明B(RhB)为例,研究了该催化膜的催化性能及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为20 mg/L的RhB溶液,在初始溶液pH为7、温度为25℃以及膜通量为0.80 mL/(min·cm^(-2))(对应于停留时间0.68 s)的条件下,Co_(3)S_(4)/PES催化膜具有90%以上的降解率,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为97.83 min^(-1),转化频率达到了489.15 L/(min·g^(-1)),均高出Co_(3)S_(4)粉末传统悬浮间歇处理模式两个数量级,并且Co_(3)S_(4)/PES催化膜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膜孔道的分散性有效防止了Co_(3)S_(4)纳米颗粒的聚集,过膜流动反应限域在微纳尺度的膜孔道内,强化了反应物与催化剂之间的质量传递与接触,加快了PMS的活化,从而实现了单线态氧(^(1)O_(2))的高效生成,并在RhB的快速降解中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膜反应器 高级氧化 罗丹明B 过硫酸氢钾 流动反应 ZIF-67 Co_(3)S_(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U-GPU的超音速流场N-S方程数值模拟
11
作者 卢志伟 张皓茹 +3 位作者 刘锡尧 王亚东 张卓凯 张君安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42-1950,共9页
为深入分析超音速流场的特性并提高数值计算效率,设计了一种高效的加速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CPU-GPU)异构并行模式,通过异步流方式实现数据传输及处理,显著加速了超音速流场数值模拟的计算过程。结果表明:GPU并... 为深入分析超音速流场的特性并提高数值计算效率,设计了一种高效的加速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CPU-GPU)异构并行模式,通过异步流方式实现数据传输及处理,显著加速了超音速流场数值模拟的计算过程。结果表明:GPU并行计算速度明显高于CPU串行计算速度,其加速比随流场网格规模的增大而明显提高。GPU并行计算可以有效提高超音速流场的计算速度,为超音速飞行器的设计、优化、性能评估及其研发提供一种强有力的并行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流场 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 异构计算 有限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稳态过程的混流泵启动性能优化
12
作者 李伟 杨毅 +2 位作者 李硕 刘明江 齐寒东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7,52,共8页
在ANSYS Workbench的基础上结合OptiSLang优化设计软件,对混流泵启动过程进行优化.利用准稳态理论和全流域模型计算数据,建立了混流泵准稳态启动过程的水力性能响应面替代模型.通过NSGA遗传算法优化内部流动状态,降低启动过程中的涡致... 在ANSYS Workbench的基础上结合OptiSLang优化设计软件,对混流泵启动过程进行优化.利用准稳态理论和全流域模型计算数据,建立了混流泵准稳态启动过程的水力性能响应面替代模型.通过NSGA遗传算法优化内部流动状态,降低启动过程中的涡致能量损失,从而提升混流泵的水力性能.将原始混流泵与优化后混流泵的外特性、叶片压力分布进行对比,并分析混流泵内部涡结构,验证了所提出的准稳态启动过程水力性能优化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叶片进口安放角α1,α4,α5,叶片出口安放角β1,β2,β3,β4,β5,叶片包角φ和叶片厚度系数θ对混流泵加权平均扬程和加权平均效率的影响程度较大;对比不同启动时刻下混流泵的叶片压力分布,发现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混流泵启动中后期的瞬态扬程和启动中期的水力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泵 启动过程 响应面模型 NSGA遗传算法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龙 徐丽 +1 位作者 于名召 贺桂珍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0-1012,共13页
水生态系统服务流是目前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热点。基于动态视角的服务流动评估可以帮助更好的分析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以提高人类福祉。总结目前已有的水生态系统服务流文献,阐述了水生态系... 水生态系统服务流是目前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热点。基于动态视角的服务流动评估可以帮助更好的分析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以提高人类福祉。总结目前已有的水生态系统服务流文献,阐述了水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定义和分类、尺度特征、载体特征、国内外研究区域分布和研究对象。目前主要是从两个角度探讨了水生态系统服务流的概念,一个是强调流动路径,另一个强调流动的结果,不同的研究角度使得水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相关概念尚未统一。梳理了目前水生态系统服务流评估的基本流程与方法,主要包括数据的收集、供需计算、水生态系统服务物质流评估和价值流评估,接着总结了目前水生态系统服务流应用方向,包括区域水生态安全评估、流域生态补偿以及洪水管理。论述了水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研究不足:(1)可用水生态系统服务流分析模型较少,现有网络模型缺陷较多;(2)缺乏水生态系统服务流与其他服务流的权衡与协同分析;(3)对水生态系统服务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尚未充分开展。最后对未来水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研究进行展望:(1)开发适配程度更高的水生态系统服务流模型;(2)多尺度整合研究;(3)进行水生态系统服务流耦合分析,以期促进水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朝着更加系统以及科学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系统服务流 评估流程 水生态安全 生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露天矿爆破安全管理问答系统
14
作者 孙嘉怡 李萍丰 +5 位作者 管伟明 谭洁 赵明生 余红兵 温颖远 唐洪佩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8-201,共14页
在爆破作业中,安全管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爆破安全与“钻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等工艺流程密切相关,工序之间相互作用显著。然而,由于现有爆破安全数据来源多样、结构复杂,缺乏系统化集成,导致现场作业人员在面对复杂工况时... 在爆破作业中,安全管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爆破安全与“钻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等工艺流程密切相关,工序之间相互作用显著。然而,由于现有爆破安全数据来源多样、结构复杂,缺乏系统化集成,导致现场作业人员在面对复杂工况时难以准确获取关键安全知识,给安全管理带来了挑战。因此将基于BERT-BiLSTM-CRF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应用于爆破安全管理领域。首先采用BERT预训练模型获取动态词向量,其次采用BiLSTM-CRF进行实体最佳标签序列标注,构建了涵盖7类实体和9类关系的知识图谱,并利用开源图数据库系统Neo4j存储知识图谱数据。结果表明:模型所有实体类型的F 1值均在60%以上,证明该模型较传统模型实体识别提取精度显著提高。并基于知识图谱模型开发了露天煤矿爆破工艺安全管理知识问答系统,完成领域知识查询及各类爆破工艺与安全标准的迅速匹配。通过问答系统的支持,现场工程师能够在复杂的爆破安全管理中迅速做出科学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问答系统 爆破安全 工艺流程 预训练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糙率对长距离输水管线水力特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5
作者 后小霞 徐晓东 +3 位作者 石韬 赵峰 姜治兵 韩松林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8-216,共9页
长距离输水管道在运行初期管线糙率一般较小,运行一定年限后糙率逐渐增大,糙率大小直接影响工程输水能力和运行安全,开展糙率对稳定运行工况和过渡过程中管线水力特性的影响研究,并提出应对糙率变化的措施是保证工程长久高效运行的必要... 长距离输水管道在运行初期管线糙率一般较小,运行一定年限后糙率逐渐增大,糙率大小直接影响工程输水能力和运行安全,开展糙率对稳定运行工况和过渡过程中管线水力特性的影响研究,并提出应对糙率变化的措施是保证工程长久高效运行的必要条件。以引绰济辽工程有压管线段206 km长的PCCP管为例,采用一维特征线法分析糙率变化对管线输水能力和过渡过程中水力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稳定运行工况下当管线糙率偏大,管线引用流量减小,管线沿程水头损失增加,阀前管道压力减小,而阀后管道压力增大;在过渡过程中随糙率增大,水锤波传播的摩阻增大,管线压力与调压室水位极值均发生一定变化,工程设计时需考虑一定压力富裕度;采用改变管线阀门开度的方式应对管线糙率变化带来的风险,既能保证工程引用流量,又能将管线压力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研究成果可为长距离输水管线糙率变化应对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输水管线 糙率 水锤防护 过渡过程 过流能力 水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时间依赖开工时间的Flow Shop调度问题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传立 张庆灵 唐恒永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2-294,共3页
讨论了加工时间依赖开工时间的Flow shop 调度问题。在这类问题中,工件的加工时间是开工时间的简单线性函数,机器间满足某种优势关系。对于这类问题,当目标函数是极小化最大完工时间时,尽管比相应的经典问题复杂,但仍存在多项式算法。... 讨论了加工时间依赖开工时间的Flow shop 调度问题。在这类问题中,工件的加工时间是开工时间的简单线性函数,机器间满足某种优势关系。对于这类问题,当目标函数是极小化最大完工时间时,尽管比相应的经典问题复杂,但仍存在多项式算法。如果目标函数是极小化加权完工时间和或极小化最大延误,则经典问题中的结论未必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度 线性加工时间 flow SHOP 线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气泡强化气-液两相鼓泡塔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17
作者 刘束玉 蔡镇 +6 位作者 李成祥 徐世梅 石孝刚 高金森 蓝兴英 王涛 贾保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57-1366,共10页
气-液传质缓慢通常是限制鼓泡塔中总反应过程速率的关键因素,通过采用微气泡以强化气-液传质,近年来受到较多关注。然而,鼓泡塔中气-液流动特性复杂,目前关于微气泡流动与分布特性对气-液传质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为此,采用计算流体力学... 气-液传质缓慢通常是限制鼓泡塔中总反应过程速率的关键因素,通过采用微气泡以强化气-液传质,近年来受到较多关注。然而,鼓泡塔中气-液流动特性复杂,目前关于微气泡流动与分布特性对气-液传质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为此,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通过与传统毫米级气泡的流动与分布特性进行详细对比,阐述了鼓泡塔中微气泡能够强化气-液传质的原因所在:相比毫米级气泡,鼓泡塔采用微气泡时,其液面高度提升了33.45%,总气含率提升了72.66%,比表面积提升了27倍,气含率轴向、径向分布更均匀,气-液两相混合更均匀,气泡上升速度更低,在液相中停留时间更长,有利于强化气-液两相接触,进而可强化气-液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气泡 鼓泡塔 数值模拟 过程强化 流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蓄机组转速-开度联合调节变负荷过程三维水力特性
18
作者 王庭政 曹中成 +5 位作者 曹坦坦 于楚翘 赵艺淋 周一博 周大庆 阚阚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2-186,共5页
抽水蓄能电站为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重要支撑作用,而抽水蓄能机组的灵活调节能力是有效发挥电站功能的关键保证。可变速抽蓄机组的变速运行能力不仅可提高机组水轮机工况的宽负荷运行效率,同时还可增加机组水泵工况下的... 抽水蓄能电站为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重要支撑作用,而抽水蓄能机组的灵活调节能力是有效发挥电站功能的关键保证。可变速抽蓄机组的变速运行能力不仅可提高机组水轮机工况的宽负荷运行效率,同时还可增加机组水泵工况下的自动调频能力,但变速和活动导叶联合调节对机组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为此,基于抽蓄电站变速运行控制策略,开展了可变速抽蓄机组转速与活动导叶开度同步变化的变负荷过渡过程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三维非定常流场演变及压力脉动特性。结果表明,流量、力矩变化受活动导叶开度变化规律影响显著;尾水管在变速过程流场紊乱,是影响机组安全稳定的主要因素;机组各部件均受到机组变转速过程中转轮与活动导叶动静干涉的影响,机组转速变化对无叶区的压力波动具有较大影响,同时诱导了尾水管区域较为显著的压力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水泵水轮机 数值模拟 过渡过程 流动特性 压力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强化和气体扰动的微反应器混合性能研究
19
作者 张宏程 吴可君 何潮洪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4,共11页
为给某含能材料制备中微反应器的混合强化提供技术依据,在惰性气体扰动和超声作用下,通过实验测定了微反应器内基于Villermaux-Dushman反应的离集指数,比较了不同气液入口速度、气液比与超声功率下微反应器的混合性能。此外,通过计算流... 为给某含能材料制备中微反应器的混合强化提供技术依据,在惰性气体扰动和超声作用下,通过实验测定了微反应器内基于Villermaux-Dushman反应的离集指数,比较了不同气液入口速度、气液比与超声功率下微反应器的混合性能。此外,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耦合流体流动、化学反应、两相流-相场、压力声学等物理场,模拟研究了气液比、超声功率等工艺条件对Villermaux-Dushman反应离集指数的影响,讨论了气液两相反应体系的强化机理和流型转变点。研究结果可为气液两相流微反应器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反应器 超声 计算流体力学 两相流 过程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流AOA工艺性能失稳恢复及稳定运行的调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群 涂昕怡 +3 位作者 王媛媛 赵骥 邱艳玲 王晓霞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98,共6页
在探索连续流AOA工艺启动与脱氮除磷特性的基础上,研究继续以模拟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探究AOA工艺停止运行60 d性能恶化后的恢复条件。通过调控曝气量,研究连续流AOA脱氮除磷系统的性能恢复及稳定运行特征,研究该系统恢复性能运行过程... 在探索连续流AOA工艺启动与脱氮除磷特性的基础上,研究继续以模拟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探究AOA工艺停止运行60 d性能恶化后的恢复条件。通过调控曝气量,研究连续流AOA脱氮除磷系统的性能恢复及稳定运行特征,研究该系统恢复性能运行过程中氨氮(NH_(4)^(+)-N)、总无机氮(TIN)、PO_(4)^(3-)-P和COD的去除特性。结果发现,经过137 d的调控运行,即逐渐调节曝气量后,性能严重恶化的连续流AOA系统可恢复其脱氮除磷性能;在系统稳定运行期间,系统COD去除性能逐渐升高,最高可达90.3%,TIN去除率最高可达82.36%。厌氧格内碳源储存率保持在93.83%左右,好氧格NH_(4)^(+)-N硝化率恢复至100%,缺氧格恢复了内源反硝化和除磷性能。尤其地,系统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性能的恢复,使释磷量和吸磷量分别最终维持在13.37 mg/L和7.28 mg/L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AOA工艺 内碳源 脱氮除磷 性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