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GM模型的可用带宽度量算法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田双鹏 庞建民 +1 位作者 王辉 笱程成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05-107,110,共4页
探测间隔模型(PGM)是负载小、速度快的可用带宽度量方法,但目前针对PGM的算法还缺乏系统、深入的评估。针对上述问题分析影响PGM算法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端对端路径可用带宽的新型分类方法,选取PGM模型中较典型的Spruce和IGI算法,通过... 探测间隔模型(PGM)是负载小、速度快的可用带宽度量方法,但目前针对PGM的算法还缺乏系统、深入的评估。针对上述问题分析影响PGM算法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端对端路径可用带宽的新型分类方法,选取PGM模型中较典型的Spruce和IGI算法,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测试,评估不同背景流量类型等因素对算法精度的影响,为改进PGM模型的算法设计、提高算法精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用带宽 探测间隔模型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M可用带宽测量中包行为影响分析
2
作者 刘震宇 曾彬 +1 位作者 张玫 黎文伟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40,共5页
PGM(Probe Gap Model)可用带宽测量方法中探测包对间隔容易受到路径上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行为特性等因素的干扰,从而造成对可用带宽的高估或低估.结合理论推导和实验分析,定量分析这些干扰因素对探测包对间隔行为特性的影响,观察这些因... PGM(Probe Gap Model)可用带宽测量方法中探测包对间隔容易受到路径上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行为特性等因素的干扰,从而造成对可用带宽的高估或低估.结合理论推导和实验分析,定量分析这些干扰因素对探测包对间隔行为特性的影响,观察这些因素与测量结果精度之间的关联规律,分析得到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为PGM测量工具的改进与完善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用带宽 pgm 包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可用带宽的高精度测量算法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星成 何莉 余顺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8-72,共5页
精确的网络带宽测量对于许多Internet应用和协议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网络可用带宽测量算法IGI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算法.改进算法在准确性和跟踪可用带宽变化的能力等方面和原来算法相比有很大的改善.另外,针对PTR算法测量结果... 精确的网络带宽测量对于许多Internet应用和协议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网络可用带宽测量算法IGI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算法.改进算法在准确性和跟踪可用带宽变化的能力等方面和原来算法相比有很大的改善.另外,针对PTR算法测量结果不稳定以及在网络路径的瓶颈链路的利用率较高时测量不准确的问题,提出改进算法.实验表明,改进的PTR算法在测量时间以及测量负载增加量不大的情况下,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使得测量结果更平稳,并且能很好地跟随网络路径可用带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可用带宽 分组对 主动测量 探测间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的端到端可用带宽测量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安福 刘敏 +1 位作者 李忠诚 谢高岗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7-45,共9页
提出了一种轻负载的、自适应的端到端可用带宽测量方法。在低负载链路下,计算探测包对距离增大的概率,结合输出探测包距离分布,得到可用带宽。在此基础上通过探测包输出包距离对称度区分链路负载情况,自适应地采用合适的可用带宽计算方... 提出了一种轻负载的、自适应的端到端可用带宽测量方法。在低负载链路下,计算探测包对距离增大的概率,结合输出探测包距离分布,得到可用带宽。在此基础上通过探测包输出包距离对称度区分链路负载情况,自适应地采用合适的可用带宽计算方法。仿真实验表明,相比之前方法,本方法测量时间少、准确性高、测量开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测量 可用带宽 主动探测 包距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对探测统计模型与测量精度分析
5
作者 刘俊 张大方 金军航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38-1442,1459,共6页
包对模型(PGM)是探测可用带宽的主要方法。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影响其推广应用:模型没有精确的数学模型描述,原有模型假设流量包长看做无限小,与实际网络情况不符合;没有定量方法计算探测精度、样本容量,给测量带来不便;没有分析互联网... 包对模型(PGM)是探测可用带宽的主要方法。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影响其推广应用:模型没有精确的数学模型描述,原有模型假设流量包长看做无限小,与实际网络情况不符合;没有定量方法计算探测精度、样本容量,给测量带来不便;没有分析互联网数据包突发性对测量带来的影响。为解决以上问题,通过对包对模型进行数学建模的方法,证明了模型正确性;定量分析了测量精度;确定了样本数计算公式;分析了数据包突发性对探测造成的影响;最后对以上分析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提高了可用带宽测试技术的精度和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可用带宽探测 包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用带宽测量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于靖 杨英杰 常德显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6-138,141,共4页
可用带宽是反映网络状态的主要参数,该文通过研究现有可用带宽测量算法,并分析背景流量及数据包排队情况,发现现有算法固有的估值误差特征,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构建仿真测量环境,以路径的负载和突发背景流量的变化作为主要依据,测试目前较... 可用带宽是反映网络状态的主要参数,该文通过研究现有可用带宽测量算法,并分析背景流量及数据包排队情况,发现现有算法固有的估值误差特征,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构建仿真测量环境,以路径的负载和突发背景流量的变化作为主要依据,测试目前较流行的2种可用带宽测量工具Pathload和Spru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用带宽 包间隔模型 包速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