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全球热带海表温度异常的POP预报模型
被引量:
4
1
作者
段安民
吴洪宝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346-353,共8页
在对全球热带海表温度异常(SSTA)进行主振荡型(POP)分析的基础之上综合考虑大尺度海洋运动状况和长期预报的特征引入了相位划分预报方案,将典型POP模态进行相位划分并综合考虑它们的相位承替规律预报SSTA未来发展趋...
在对全球热带海表温度异常(SSTA)进行主振荡型(POP)分析的基础之上综合考虑大尺度海洋运动状况和长期预报的特征引入了相位划分预报方案,将典型POP模态进行相位划分并综合考虑它们的相位承替规律预报SSTA未来发展趋势,独立样本事后预报结果证实相位划分预报方案能提供较好的预报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表温度异常
主振荡型
相位划分
预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带海洋SSTA的POP中性预测方案
2
作者
李丽平
王盘兴
吴洪宝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360-366,共7页
用主振荡型( P O P)方法分析了热带洋区月平均海表温度异常( S S T A)。结果表明,最重要的 4 个传播型 P O P对与 El Nino/ La Nina 事件关系密切,说明这类事件具有复杂的时空结构。在此基础上,给...
用主振荡型( P O P)方法分析了热带洋区月平均海表温度异常( S S T A)。结果表明,最重要的 4 个传播型 P O P对与 El Nino/ La Nina 事件关系密切,说明这类事件具有复杂的时空结构。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能定量地综合多个传播型 P O P对作用的 P O P中性预测方案。非独立样本和独立样本试验表明,它具有 4 个月的预测时效,且其预测能力在 S S T 强异常的 El Nino、 La Nina 事件阶段强于弱异常的非 El Nino/ La Nina 事件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振荡型
热带
海表温度异常
中性预测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太平洋热带地区环流低频变化的主振荡型预测试验
被引量:
9
3
作者
杨秋明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45-341,共1页
用1994年逐日西太平洋热带地区200hPa纬向风场资料建立主振荡预测模型,对低频纬向风场(30~50天)的传播进行独立预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夏半年109次预测中提前15天预报的相关预报技巧在0.50以上.它是揭...
用1994年逐日西太平洋热带地区200hPa纬向风场资料建立主振荡预测模型,对低频纬向风场(30~50天)的传播进行独立预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夏半年109次预测中提前15天预报的相关预报技巧在0.50以上.它是揭示低频时空演变的有效工具.同时也讨论了有关模型参数的选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
热带地区
环流
低频变化
低频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淮持续性暴雨过程前30~60d低频主振荡型特征
被引量:
1
4
作者
吴建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5期146-148,共3页
利用1951-2010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采用改进后的一阶Butterworth带通滤波、主振荡分析( POP)和合成分析,研究了近60年4-8月全球大气低频主振荡型特征及其与江淮流域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4-8月全球850 hPa高度...
利用1951-2010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采用改进后的一阶Butterworth带通滤波、主振荡分析( POP)和合成分析,研究了近60年4-8月全球大气低频主振荡型特征及其与江淮流域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4-8月全球850 hPa高度场存在IN-WPO型(赤道印度洋-西太平洋型)和TA-WE型(热带大西洋-西欧型)2个30-60 d主振荡型。过程前,不同振荡型的时域变化特征明显,反映了全球大气30-60 d低频振荡的显著变化。位相合成分析显示,持续性暴雨过程主要发生在IN-WPO的位相7和TA-WE的位相5后,过程前,当IN-WPO型循环到位相4时,850 hPa低频风场中我国南海、华南等地开始存在显著30-60 d低频风变化,西北太平洋低频气旋和北太平洋低频反气旋的形成和发展,这些低频特征有利于江淮流域持续性暴雨过程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大气低频振荡
30—60
d
持续性暴雨过程
pop
分析
江淮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球热带海表温度异常的POP预报模型
被引量:
4
1
作者
段安民
吴洪宝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气象学系
出处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346-353,共8页
基金
国家"九五"重中之重项目
文摘
在对全球热带海表温度异常(SSTA)进行主振荡型(POP)分析的基础之上综合考虑大尺度海洋运动状况和长期预报的特征引入了相位划分预报方案,将典型POP模态进行相位划分并综合考虑它们的相位承替规律预报SSTA未来发展趋势,独立样本事后预报结果证实相位划分预报方案能提供较好的预报信息。
关键词
海表温度异常
主振荡型
相位划分
预报模型
Keywords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SSTA),
principal
oscillation
pattern
s (
pop
), phase-categorizing , prediction model
分类号
P732.3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带海洋SSTA的POP中性预测方案
2
作者
李丽平
王盘兴
吴洪宝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
出处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360-366,共7页
基金
"九五"气候攻关课题
文摘
用主振荡型( P O P)方法分析了热带洋区月平均海表温度异常( S S T A)。结果表明,最重要的 4 个传播型 P O P对与 El Nino/ La Nina 事件关系密切,说明这类事件具有复杂的时空结构。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能定量地综合多个传播型 P O P对作用的 P O P中性预测方案。非独立样本和独立样本试验表明,它具有 4 个月的预测时效,且其预测能力在 S S T 强异常的 El Nino、 La Nina 事件阶段强于弱异常的非 El Nino/ La Nina 事件阶段。
关键词
主振荡型
热带
海表温度异常
中性预测方案
Keywords
principal
oscillation
pattern
s (
pop
)
tropical SSTA
neutral prediction scheme
分类号
P732.4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P456.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太平洋热带地区环流低频变化的主振荡型预测试验
被引量:
9
3
作者
杨秋明
机构
江苏省气象台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45-341,共1页
文摘
用1994年逐日西太平洋热带地区200hPa纬向风场资料建立主振荡预测模型,对低频纬向风场(30~50天)的传播进行独立预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夏半年109次预测中提前15天预报的相关预报技巧在0.50以上.它是揭示低频时空演变的有效工具.同时也讨论了有关模型参数的选取方法.
关键词
西太平洋
热带地区
环流
低频变化
低频振荡
Keywords
principal
oscillation
pattern
(
pop
) analysis Prediction 200 hPa zonal wind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分类号
P732.6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P443.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淮持续性暴雨过程前30~60d低频主振荡型特征
被引量:
1
4
作者
吴建金
机构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5期146-148,共3页
文摘
利用1951-2010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采用改进后的一阶Butterworth带通滤波、主振荡分析( POP)和合成分析,研究了近60年4-8月全球大气低频主振荡型特征及其与江淮流域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4-8月全球850 hPa高度场存在IN-WPO型(赤道印度洋-西太平洋型)和TA-WE型(热带大西洋-西欧型)2个30-60 d主振荡型。过程前,不同振荡型的时域变化特征明显,反映了全球大气30-60 d低频振荡的显著变化。位相合成分析显示,持续性暴雨过程主要发生在IN-WPO的位相7和TA-WE的位相5后,过程前,当IN-WPO型循环到位相4时,850 hPa低频风场中我国南海、华南等地开始存在显著30-60 d低频风变化,西北太平洋低频气旋和北太平洋低频反气旋的形成和发展,这些低频特征有利于江淮流域持续性暴雨过程形成。
关键词
全球大气低频振荡
30—60
d
持续性暴雨过程
pop
分析
江淮流域
Keywords
Global atmospheric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30 -60 d
Persistent heavy rainfall (PHR)
principal oscillation pattern(pop) anal-ysis
Yangtze River valley (YR)
分类号
S161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全球热带海表温度异常的POP预报模型
段安民
吴洪宝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热带海洋SSTA的POP中性预测方案
李丽平
王盘兴
吴洪宝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西太平洋热带地区环流低频变化的主振荡型预测试验
杨秋明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江淮持续性暴雨过程前30~60d低频主振荡型特征
吴建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