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1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SR+云模型的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韧性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海凌 刘睿玲 张怀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51,共9页
为评估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韧性等级,提出一种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云模型的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韧性评估方法。从PSR角度构建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韧性评估指标体系,划分韧性评估等级标准,利用AHP-DEMATEL为指标赋权,并结... 为评估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韧性等级,提出一种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云模型的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韧性评估方法。从PSR角度构建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韧性评估指标体系,划分韧性评估等级标准,利用AHP-DEMATEL为指标赋权,并结合云模型构建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韧性评估模型。以该模型对绵阳市九洲体育馆进行实证分析,分别确定其压力韧性、状态韧性、响应韧性的隶属度等级,最终得到综合等级C 2的结论,与九洲体育馆在汶川地震中表现出的韧性状态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评估 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避难建筑 psr模型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框架的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洪涝韧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任捷 王子航 +1 位作者 梁学琴 王雅荣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68,共7页
以黄河流域的25个中心城市为样本,基于PSR理论框架构建黄河流域城市洪涝韧性评价模型,对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洪涝韧性水平进行测算,并运用Jenks自然间断点法对城市洪涝韧性系统三维度指数进行时空演化分析。结果显示:1)2012-2020年黄河流... 以黄河流域的25个中心城市为样本,基于PSR理论框架构建黄河流域城市洪涝韧性评价模型,对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洪涝韧性水平进行测算,并运用Jenks自然间断点法对城市洪涝韧性系统三维度指数进行时空演化分析。结果显示:1)2012-2020年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洪涝韧性水平整体保持上升的趋势;2)从城市洪涝韧性系统的三维度来看,各城市系统的压力刺激性指数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状态敏感性指数波动起伏现象比较明显,适应性指数整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3)城市洪涝韧性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不均匀分布,高洪涝韧性城市呈零星点状分布特征;4)城市洪涝韧性空间关联性主要呈现高-高集聚、低-低集聚和高-低集聚3种空间关联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r模型 中心城市 城市洪涝韧性 洪涝韧性评价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Markov模型的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时空演变
3
作者 袁昕恬 王婷 +3 位作者 刘彬 沙金霞 游进军 王文睿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848,共10页
结合相邻地区正负效应,耦合“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与马尔科夫(Markov)模型,构建河北省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并通过分析河北省及各地级市的协调发展程度及邻域效应,揭示其时空演变规律。结... 结合相邻地区正负效应,耦合“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与马尔科夫(Markov)模型,构建河北省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并通过分析河北省及各地级市的协调发展程度及邻域效应,揭示其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从时间演变看,河北省PSR系统整体与内部协调度自2019年持续上升,2021年达到最大值,发展前景良好,但短期难以跨等级跃升或衰退;从空间分布看,协调发展程度呈现中南部高、北部低的特点,高协调区多集中于经济发达的地级市,如唐山市、石家庄市。相邻地级市的协调发展类型显著影响周边地区,“中水平”和“低水平”地区协调发展情况易受周边地区影响而趋同。研究可为河北省水资源刚性约束下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时空演变 psr模型 MARKOV模型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与云模型的重要耕地后备资源区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贺正齐 周到 +1 位作者 张振扬 费义涵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1,47,共7页
基于水资源、能源、粮食三大战略性基础资源在重要耕地后备资源区的复杂关联关系,开展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评价研究。以我国盐碱地这一重要耕地后备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PSR分析法建立典型盐碱地区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水资源、能源、粮食三大战略性基础资源在重要耕地后备资源区的复杂关联关系,开展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评价研究。以我国盐碱地这一重要耕地后备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PSR分析法建立典型盐碱地区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云模型、可变模糊识别模型,构建典型盐碱地区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典型盐碱地区东营市。结果表明:东营市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水平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水资源的相对短缺及其在农业生产与能源开采中的合理配置是影响三者协同安全水平的重要因素。从加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因地制宜开展耕地后备资源区盐碱化改造两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盐碱地区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后备资源 盐碱地区 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 psr模型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南渡江流域下游段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美慧 韦玲艳 +3 位作者 龚文峰 毛铭江 吴庚鸿 刘铁冬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64,共13页
南渡江流域下游段的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和城镇化日趋加速使该区域生态安全遭受许多潜在的威胁,而以往结合多时空尺度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探究该区域生态安全及其演变特征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耦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压力-状态-响应(P... 南渡江流域下游段的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和城镇化日趋加速使该区域生态安全遭受许多潜在的威胁,而以往结合多时空尺度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探究该区域生态安全及其演变特征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耦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选取20个指标构建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综合指数法、障碍度诊断模型和莫兰指数等对2000、2010年和2020年南渡江流域下游段生态安全时空动态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南渡江流域下游段年平均生态安全指数由2000年的0.4594上升到2020年的0.5424;低等级生态安全(Ⅰ级、Ⅱ级)在空间上由中南部向北部转移,且面积呈现萎缩趋势。2)2000—2020年以低等级向高等级生态安全转移为主,2个时间段均以Ⅲ级→Ⅳ级最为明显,变化面积分别为579.31 km^(2)和681.52 km^(2)。3)研究区生态安全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且分异特征明显,热点区域均以下游段西部的林草地为主,而冷点区域以建设用地和耕地为主且由中南部逐渐向北部聚集。4)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障碍因子已从早期的温度、粮食总产量和农作物播种面积等指标转变为旅游人数和人均GDP等指标,表明社会经济指标已转变为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psr模型 障碍度 空间分异 南渡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宁夏清水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6
作者 魏怡敏 李金燕 +1 位作者 武佳维 马占存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4-118,共5页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在水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清水河流域实际情况,基于PSR模型构建清水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采用综合评价指数法对清水河流域生态系统...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在水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清水河流域实际情况,基于PSR模型构建清水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采用综合评价指数法对清水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0年至2020年,清水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由0.2450上升至0.5933,流域整体健康等级由一般病态演变为亚健康;2010年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较2000年小幅增大,2020年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较2010年显著增大,表明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且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较为完善,受人类活动干扰后具有一定恢复能力;植被生态需水量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所产生的影响仅次于水资源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量 psr模型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清水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陕西省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7
作者 杨生茂 杨银科 +1 位作者 孙建峰 岳斌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5-122,共8页
为了解陕西省水资源脆弱性状况,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3—2022年陕西省的统计数据,运用模糊集对分析法对其水资源脆弱性等级进行评价,并通过分析各指标与准则层脆弱性等级、准则层脆弱性变化趋势与系统... 为了解陕西省水资源脆弱性状况,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3—2022年陕西省的统计数据,运用模糊集对分析法对其水资源脆弱性等级进行评价,并通过分析各指标与准则层脆弱性等级、准则层脆弱性变化趋势与系统脆弱性的关系,深入剖析其水资源脆弱性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陕西省水资源脆弱性由2013年的极脆弱等级逐渐降低到2022年的轻脆弱等级,水资源状况不断改善;准则层指标脆弱性等级和准则层脆弱性等级大体与系统综合脆弱性等级变化趋势一致,且响应准则层的脆弱性等级最接近陕西省综合脆弱性等级。针对陕西省水资源脆弱性情况和变化原因,提出了构建压力识别-状态预警-韧性响应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创新政府-市场-社会多元的水资源脆弱性共治模式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脆弱性 psr模型 熵权法 模糊集对分析法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潜力评价——以广东省潮安区为例
8
作者 王颖佳 杨木壮 +1 位作者 宫清华 林彤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1期87-90,共4页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逐渐成为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本文利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评价了广东省潮安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潜力,并根据三个子系统的关系提出潮安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差异化模式和措施。以期为潮安区发展绿色经...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逐渐成为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本文利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评价了广东省潮安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潜力,并根据三个子系统的关系提出潮安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差异化模式和措施。以期为潮安区发展绿色经济、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潮安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压力分值为0.0488~0.1709,空间分布上相对集中;状态分值为0.0697~0.2123,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响应分值为0.007~0.2020,各乡镇分值差异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综合整治 整治潜力 psr模型 潮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黄河流域城市生态韧性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9
作者 初慧敏 贺山峰 +3 位作者 何佳临 吴叶涵 柏钦冕 李铮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6-404,共9页
[目的]分析黄河流域城市生态韧性演变趋势对于保障该区域生态安全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基于PSR模型框架,运用组合赋权法、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测度2010—2020年黄河流域城市生态韧性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1... [目的]分析黄河流域城市生态韧性演变趋势对于保障该区域生态安全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基于PSR模型框架,运用组合赋权法、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测度2010—2020年黄河流域城市生态韧性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1)黄河流域城市生态韧性指数整体呈现波动增长态势,均值从0.3756上升到0.4251,各子系统韧性值亦呈上升趋势。上、中、下游流域城市生态韧性水平差异明显,上游地区城市生态韧性水平最低,中游和下游城市生态韧性总体水平较高。(2)黄河流域城市生态韧性等级呈集中连片的分布特点,空间上逐步由低韧性集聚、高韧性分散演化为高韧性集聚、低韧性分散的格局。各城市间生态韧性水平和韧性增长速度的差异较大且分化明显,其中“高水平—高增长”“高水平—低增长”类型城市数量占主导地位。(3)空间关系方面,除2018年外,黄河流域生态韧性指数均具有正向的空间自相关性,集聚效应有增强趋势。从局部空间自相关来看,城市生态韧性空间集聚模式总体比较稳定,但个别城市存在空间跃迁现象。[结论]黄河流域城市生态韧性整体上不断提高,高韧性和较高韧性水平城市数量持续增加并居于主导地位,但子流域间城市生态韧性增长并不均衡,尚未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韧性 时空格局演变 psr模型 空间自相关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长江流域安徽段乡村韧性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10
作者 张少杰 李兰兰 +2 位作者 孙宏鑫 肖铁桥 董冬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231-6245,共15页
长江流域(安徽段)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乡村地区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频发的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恶化、经济社会转型、人口流失、经济社会衰败等问题,乡村振兴和乡村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难题。基于“压力-状态-响应”... 长江流域(安徽段)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乡村地区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频发的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恶化、经济社会转型、人口流失、经济社会衰败等问题,乡村振兴和乡村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难题。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探讨了长江流域(安徽段)乡村韧性的科学内涵及其运作机制。乡村韧性被定义为乡村系统在面对外部干扰时的适应、恢复和转型能力。通过构建乡村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长江流域安徽段2011—2020年间31个县级单位的乡村韧性时空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乡村韧性总体呈上升趋势,且与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及市场规模等因素呈正相关;空间上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梯度状”分布特征;根据全局自相关测度结果,长江流域安徽段地区乡村韧性发展水平呈现正相关且有一定的空间集聚性,乡村韧性高值区主要聚集在合肥、马鞍山市周边县区,低值区主要分布在经济基础相对较差的大别山区,2011—2020年,乡村韧性水平的空间集聚特征由弱变强,表明此时区域乡村韧性状况的“极化”现象愈发明显;局部自相关测度结果显示,乡村韧性的“高-高”集聚区在空间主要分布在合肥市周边,并逐步扩张,“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侧的大别山片区的县域,乡村韧性呈现“块状”分布且较为规则,趋势面分析结果表明,乡村韧性水平在空间趋势上呈现出“两边低,中间高”的布局态势。研究强调了经济基础与基础设施建设的交互作用对乡村韧性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对于全面理解长江流域安徽段乡村韧性演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长江流域安徽段乡村面临的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如何解决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未来应进一步探讨城乡韧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区域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韧性 psr模型 时空演变 长江流域(安徽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浙江省生态安全评价及对策
11
作者 邱廉 刘瑜 +2 位作者 陈冉 刘珍珍 毛惠萍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20-26,共7页
构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评估2013—2022年浙江省生态安全演变趋势。结果显示,浙江省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上升态势,由2013年的极不安全状态上升至2022年的较安全状态,全省生态系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资源... 构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评估2013—2022年浙江省生态安全演变趋势。结果显示,浙江省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上升态势,由2013年的极不安全状态上升至2022年的较安全状态,全省生态系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资源环境压力、生态系统状态、人类活动响应3项指数对浙江省生态安全格局均呈正向贡献;部分指标的提升已经接近瓶颈,后续生态安全状态的提升面临较大压力。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快速妥善应对各项风险挑战、全面维护浙江省域生态安全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 层次分析法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太湖流域生态健康评价及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2
作者 董稳静 陶艳茹 +2 位作者 庞燕 许秋瑾 余小梅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6-855,共10页
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能反映社会经济状况对湖泊水体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基于PSR模型,构建包含人口密度、流域植被指数、换水周期、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等18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太湖流域生态健康状况。选取1999年、2007年作... 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能反映社会经济状况对湖泊水体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基于PSR模型,构建包含人口密度、流域植被指数、换水周期、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等18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太湖流域生态健康状况。选取1999年、2007年作为历史对照年份,将2011—2020年流域健康状况与对照年份进行比较,分析太湖流域生态健康状况变化。结果显示:1)所构建的指标体系状态层、压力层、响应层权重分别为0.418、0.291、0.291,对太湖流域生态健康产生较大影响的指标主要为大型水生植被覆盖度、湖泊总磷达标率、环保投资占GDP比例、湖泊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SI)、水资源利用开发率及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其总贡献率为51.74%。2)1999年、2007年太湖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结果为不健康,2011—2020年处于一般健康至健康状态,其中2015年、2017年生态健康评价指数降低,但总体上2011—2020年流域健康状况呈好转趋势。2011年之后太湖流域健康状况好转主要得益于近十几年中央与地方合力进行流域治理、生态修复和综合管理。2015年、2017年流域生态健康指数波动主要归因于不利的气象因素。3)大型水生植被覆盖度、湖泊总磷达标率、湖泊TSI、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这4项指标的变化与太湖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指数的变化及健康水平相关性较高,近20年来环保投资占GDP比例的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这4项指标下降对太湖流域生态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psr模型 层次分析法(AHP) 生态健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文化遗产的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基于改进PSR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喇瑞萍 郭海湘 +3 位作者 张文凯 李良栋 贺战武 陈洪波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历史文化遗产作为灾害系统中的一类承灾体,也会面临环境突变带来的破坏风险。在明确历史文化遗产灾害风险特征及内涵的基础上,首先以致灾因子、承灾体、孕灾环境、减灾措施为依据,以经典PSR模型为基础,通过引入驱动力、投入和产出3个维... 历史文化遗产作为灾害系统中的一类承灾体,也会面临环境突变带来的破坏风险。在明确历史文化遗产灾害风险特征及内涵的基础上,首先以致灾因子、承灾体、孕灾环境、减灾措施为依据,以经典PSR模型为基础,通过引入驱动力、投入和产出3个维度,探索性地提出历史文化遗产的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相对权重进行确定;然后运用基于风险标准的多层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灾害综合风险进行评估;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桂林靖江王府历史文化遗产的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从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遗产 灾害风险评估 改进的psr模型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系统模型的新疆于田县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优化策略
14
作者 徐明硕 王志强 《农业工程》 2024年第7期65-71,共7页
科学客观地评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于田县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对于田县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协调良性发展,以及降低农村环境污染、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系统模型构建于... 科学客观地评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于田县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对于田县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协调良性发展,以及降低农村环境污染、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系统模型构建于田县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综合指数法对于田县2013—2022年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并通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对其进行分等定级。研究结果表明,2013—2022年于田县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由0.21上升至0.71。于田县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从差→一般→良好的方向不断升级。压力系统指数整体呈现M型波动变化趋势,状态系统指数呈现先增长、后下降、再增长的波动变化趋势,响应系统指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说明于田县农村生态环境优化的相关政策、措施实施有效。未来,政府应持续加大环保治理投资力度,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监管,完善农村生态补偿机制,“利益相关者”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 质量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psr系统模型 于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A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良伟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9期70-76,共7页
本研究基于PSR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进行客观赋权,结合综合指数法和障碍因子诊断模型,评价A市2006—2021年土地生态安全发展状况并分析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06—2021年该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先缓慢下降... 本研究基于PSR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进行客观赋权,结合综合指数法和障碍因子诊断模型,评价A市2006—2021年土地生态安全发展状况并分析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06—2021年该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先缓慢下降后迅速上升趋势,安全等级从Ⅲ级提高到Ⅳ级,达到较安全水平;子系统土地生态安全指数变化较明显,压力指数在2006—2015年呈下降趋势,此后开始回升;状态指数稳步上升,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响应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土地生态安全压力层障碍度持续增加,状态层和响应层障碍度随之下降,障碍度逐渐由状态层、响应层向压力层进行转移,主要障碍因子为农药施用量、化肥施用量和人口密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 psr模型 熵权法 综合指数法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湖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及预测
16
作者 陈知椿 彭玉玲 梁嘉毅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35-42,共8页
以湖北省为例,综合运用PSR模型、熵权法、综合指数法、障碍度模型、GM(1,1)预测模型等方法对湖北省2015—2021年土地生态安全及主要影响因子进行评价分析,基于GIS对研究区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并预测2022—2027年土地生态安全发展趋... 以湖北省为例,综合运用PSR模型、熵权法、综合指数法、障碍度模型、GM(1,1)预测模型等方法对湖北省2015—2021年土地生态安全及主要影响因子进行评价分析,基于GIS对研究区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并预测2022—2027年土地生态安全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湖北省土地生态安全指数快速增长,只在2016年、2019年因经济大环境、自然灾害与突发传染病有所下降,2021年已达到较安全区间;研究期间湖北省土地结构较合理,未发生明显改变,仍有上升空间,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红线得到严守但耕地面积的保持工作仍然不容忽视;障碍度从响应层转至压力、状态层,主要限制因子转移为人口密度、城镇化率、耕地面积比重,这是今后调控的重点;2022—2027年湖北省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将保持较安全,之后可能突破至安全,发展趋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 评价 预测 psr模型 熵权法 障碍度模型 GM(1 1)模型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冻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17
作者 徐一旻 吴佳莉 +2 位作者 刘丹 张再武 王台玉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3-181,共9页
为科学评估高速公路冻雨灾害风险并确定关键影响因素,提出融合不确定性表达与因果推理的风险评估方法,结合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模糊集结合D-S证据理论计算指标风险概率分布,利用贝叶斯BWM(最佳-最差法)... 为科学评估高速公路冻雨灾害风险并确定关键影响因素,提出融合不确定性表达与因果推理的风险评估方法,结合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模糊集结合D-S证据理论计算指标风险概率分布,利用贝叶斯BWM(最佳-最差法)确定指标权重,二者结合计算条件概率以构建贝叶斯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并以湖北省GY高速公路某H段为算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路段冻雨灾害风险值为0.68,风险等级为较危险,关键风险指标包括冰层累积厚度、应急响应速度、雨雪相态及交通管制与人员疏导。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识别关键风险因素,为冻雨灾害应急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冻雨灾害 风险评估 ps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富水冰碛隧道施工安全韧性评价方法
18
作者 樊燕燕 马茗 刘轩谷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15-3728,共14页
为提高隧道施工安全水平,解决当前青藏高原富水冰碛隧道施工中安全隐患大、事故频发的问题,引入韧性理论,提出一种施工安全韧性评价方法。首先对青藏高原富水冰碛隧道施工安全韧性的概念进行分析,结合PSR(pressure-state-response)模型... 为提高隧道施工安全水平,解决当前青藏高原富水冰碛隧道施工中安全隐患大、事故频发的问题,引入韧性理论,提出一种施工安全韧性评价方法。首先对青藏高原富水冰碛隧道施工安全韧性的概念进行分析,结合PSR(pressure-state-response)模型,建立青藏高原富水冰碛隧道施工安全韧性PSR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和专家调查法识别并筛选指标,建立了包含3个1级指标和26个2级指标的青藏高原富水冰碛隧道施工安全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基于博弈论原理,运用区间层次分析法和反熵权法,求得指标最优组合权重,并运用可拓云综合评价模型,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青藏高原富水冰碛隧道施工安全韧性进行评价;最后,对青藏高原地区某富水冰碛隧道的施工安全韧性进行了实例分析,并从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响应指标3方面提出韧性提升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该隧道施工安全韧性等级为3级(中等韧性),其中压力指标的韧性等级为2级(较低韧性),状态指标的韧性等级为4级(较高韧性),响应指标的韧性等级为3级(中等韧性),说明该隧道施工过程中受到压力因素的影响较为严重,但依靠施工系统自身完善有效的措施方案,能在很大程度上吸收冲击扰动,并恢复正常施工。研究成果可为当前青藏高原富水冰碛隧道施工安全韧性评价提供一种有效的量化方法,为此类项目施工韧性的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冰碛隧道 psr 可拓云模型 韧性评价 施工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争 朱青 +1 位作者 花明 周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9-252,258,共5页
为科学评价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状况,促进其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3个子系统共24个指标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西省11个地市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南昌市... 为科学评价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状况,促进其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3个子系统共24个指标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西省11个地市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南昌市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位居11个地市的第一位,鹰潭、新余、景德镇、赣州、抚州的这一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南昌、鹰潭和新余的生态系统压力较大,其中鹰潭在响应系统方面相对最为薄弱;上饶、抚州、萍乡和宜春的生态系统压力较小,其中抚州的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和生态管理控制能力相对较强,而萍乡和宜春的生态文明建设状态系统比较薄弱,尚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r模型 生态文明 评价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江苏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54
20
作者 宁立新 马兰 +1 位作者 周云凯 白秀玲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34-543,共10页
以江苏省海岸带为例,基于PSR模型构建江苏省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结合确定指标权重,依据构建的评价模型对近19年间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县市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在3-... 以江苏省海岸带为例,基于PSR模型构建江苏省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结合确定指标权重,依据构建的评价模型对近19年间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县市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在3-6之间,处于一般等级的区域占总面积的54%-66%,处于较差等级的区域占34%-45%,空间分布上表现为研究区中部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较好,而南北两侧相对较差;研究区生态系统一直处于一般健康水平,但从健康指数构成来看,研究区压力、状态、响应因子值在研究期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生态健康指数在2002年以后略表现出下降趋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生态系统健康 时空变化 psr模型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