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渴方1号联合司美格鲁肽治疗消渴病疗效观察
1
作者 车名花 周易 +5 位作者 彭蓉蓉 姚丽琴 戴欣珏 陈婧 王瑶 谈王蓉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消渴病患者应用消渴方1号联合司美格鲁肽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21年7月—2023年7月,从宜兴市中医院选取的80例消渴病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司美格鲁肽治疗)和观察组(40例,给予司美格鲁肽+消渴方1号治疗)。... 目的探讨消渴病患者应用消渴方1号联合司美格鲁肽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21年7月—2023年7月,从宜兴市中医院选取的80例消渴病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司美格鲁肽治疗)和观察组(40例,给予司美格鲁肽+消渴方1号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胰岛素抵抗、胰岛功能及生活质量(治疗前后)。结果两组血清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空腹C肽(fasting C-peptide,FCP)、中医证候各项积分水平均降低(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且观察组治疗后较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38/40)较高[治疗后组间比较,对照组为80.00%(32/40)];两组血清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β,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餐后2 h胰岛素(2 h postprandial insulin,2 h INS)餐后2 h C肽(2 h postprandial C-peptide,2 h PCP)水平、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升高(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且观察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渴方1号联合司美格鲁肽治疗可显著缓解消渴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胰岛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进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且不易引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病 消渴方1 司美格鲁肽 胰岛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瘀通络方联合灌汤1号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冰玉 黄巧玲 +1 位作者 傅金英 刘青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27,共4页
目的探讨祛瘀通络方联合灌汤1号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桂枝茯苓丸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祛瘀通络方口服联合灌汤1号保留灌肠治疗,疗... 目的探讨祛瘀通络方联合灌汤1号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桂枝茯苓丸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祛瘀通络方口服联合灌汤1号保留灌肠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中医证候积分、局部症状及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局部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局部症状的评分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8、IL-6、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L-8、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80.00%(40/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采用祛瘀通络方联合灌汤1号治疗,可改善自觉症状及妇科阳性体征,降低血清促炎因子水平,提高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瘀通络方 灌汤1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康复1号方治疗小鼠肺纤维化的抗氧化保护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玉洁 吕文亮 +4 位作者 杨瑞华 王淼 刘林 曾兰 张思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15,I0001,I0002,I0003,I0004,I0005,共9页
目的探讨新冠康复1号方对小鼠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72只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Con组)、博来霉素模型组(BLM组)、新冠康复1号方低剂量组(XL组)、新冠康复1号方中剂量组(XM组... 目的探讨新冠康复1号方对小鼠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72只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Con组)、博来霉素模型组(BLM组)、新冠康复1号方低剂量组(XL组)、新冠康复1号方中剂量组(XM组)、新冠康复1号方高剂量组(XH组)、醋酸泼尼松组(P组),每组12只。采用气管注射5 mg/kg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诱导小鼠肺纤维化模型。收集各组小鼠血清和肺组织,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活性氧族(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采用试剂盒测定血清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用细胞凋亡染色(Tunel染色)观察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用免疫荧光染色(SP-C染色)染色观察氧化应激对肺泡上皮细胞损伤情况,使用电镜进一步观察小鼠肺泡上皮细胞及线粒体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Bax基因、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活性。结果HE染色、Masson染色结果提示BLM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模型构建成功,给予新冠康复1号方后肺纤维化表型明显改善;氧化应激结果显示:新冠康复1号方可抑制ROS和MDA生成,增强GSH-Px、SOD的活性;Tunel染色、SP-C染色和电镜学观察显示新冠康复1号方可减轻BLM对小鼠肺泡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AECs)的损伤程度,保护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新冠康复1号方可下调凋亡相关蛋白Bax、Caspase-3的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结论新冠康复1号方可通过纠正氧化/抗氧化失衡,改善肺泡上皮细胞损伤,保护线粒体结构从而改善肺纤维化,为开发肺纤维化的治疗药物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康复1号方 肺纤维化 抗氧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当汤及其拆方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大鼠高速泳动族蛋白B1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范国帅 张玥 +2 位作者 程志新 张玉冬 刘明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84,190,共8页
目的:观察抵当汤及其拆方对DVT大鼠高速泳动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15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抵当汤组、大黄桃仁组、水蛭地龙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30只。采用Reyer... 目的:观察抵当汤及其拆方对DVT大鼠高速泳动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15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抵当汤组、大黄桃仁组、水蛭地龙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30只。采用Reyers法建立下腔静脉结扎模型,术后第1、3、7天灌胃2 h后,腹腔麻醉开腹,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高速泳动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下腔静脉的病理变化,免疫荧光(IF)、实时逆转录PCR(Realtime RT-PCR)检测大鼠下腔静脉中的HMGB1表达。结果:模型组下腔静脉内皮细胞损伤严重并大量脱落,细胞肿胀明显,形成血栓,内膜形态不规则、管壁组织肿胀,胶原纤维增生,伴有炎症细胞浸润,抵当汤组、大黄桃仁组、水蛭地龙组等用药组内皮细胞不同程度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HMGB1荧光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其余用药组HMGB1荧光表达不同程度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高速泳动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水平、高速泳动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抵当汤组、大黄桃仁组、水蛭地龙组等用药组HMGB1、IL-6、TNF-α血清水平、蛋白表达、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抵当汤组、大黄桃仁组、水蛭地龙组等用药组比较,HMGB1、IL-6、TNF-α血清水平、高速泳动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mRN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术后第1、3、7天比较,HMGB1、IL-6、TNF-α血清水平、蛋白表达、mRN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抵当汤及其拆方通过降低DVT大鼠的HMGB1、IL-6、TNF-α表达,发挥对DVT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当汤 拆方 深静脉血栓形成 大鼠 鼠高速泳动族蛋白B1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中医药补肾固筋方对膝骨关节炎中IL-1、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冲 季亚成 +1 位作者 张英泽 张庆祝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8-571,556,共5页
目的研究补肾固筋方对膝骨性关节炎实验兔IL-1、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8月龄左右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成4组:A组(正常组),B组(模型组),C组(西药组)、D组(中药组);每组9只,适应性饲养1 w后用Hulth法造模,观察2 w无感染... 目的研究补肾固筋方对膝骨性关节炎实验兔IL-1、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8月龄左右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成4组:A组(正常组),B组(模型组),C组(西药组)、D组(中药组);每组9只,适应性饲养1 w后用Hulth法造模,观察2 w无感染情况根据动物与人之间药物剂量的换算灌药,连续给药8 w后,取右后肢膝关节软骨面及滑液制作标本。肉眼观察形态、色泽、硬度、关节液量等变化;David T关节X线分度法;用HE染色法光镜下观察组织细胞的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研究补肾固筋方对骨关节炎模型动物的关节液中IL-1、TNF-α的影响。结果 (1)肉眼观察:C组和D组兔膝关节软骨外观呈蓝白色,滑膜炎性表现明显轻于B组。(2)X线表现及HE染色光镜观察:B组与A组比较,B组膝关节内侧间隙明显变窄,关节面粗糙变形,明显有骨赘形成;光镜下B组存在软骨细胞成簇现象。C组与B组比较,D组膝关节内侧间隙变窄,关节面粗糙,关节边缘有轻微骨赘形成;光镜下软骨细胞增生显著,但成簇现象少。D组与B组比较,C组膝关节内侧间隙变窄,介于B组和D组之间;软骨表面不甚光滑。(3)IL-1、TNF-α的含量测定:与A组比较,B组动物关节液IL-1、TNF-a的含量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给药8 w后,C组和D组动物滑膜液中IL-1、TNF-a的含量明显降低,与B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D组和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1)补肾固筋方增进软骨基质的合成,抑制软骨基质的降解,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2)补肾固筋方抑制关节液中IL-1、TNF-α的分泌,促进软骨的修复,延缓软骨的退变,抑制了滑膜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自拟补肾固筋方 美洛昔康 软骨细胞 IL-1、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1号方对人结肠癌细胞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汪一帆 柴可群 +3 位作者 应栩华 陈观平 王刚 李明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3-285,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1号方抑制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干细胞特性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人结肠HCT116癌细胞株为模型,通过MT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0.4、2、10及50 mg/m L)健脾1号方对HCT1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无血清悬浮培养实验检测健脾1号方对HCT... 目的:探讨健脾1号方抑制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干细胞特性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人结肠HCT116癌细胞株为模型,通过MT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0.4、2、10及50 mg/m L)健脾1号方对HCT1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无血清悬浮培养实验检测健脾1号方对HCT116细胞干细胞特性的影响;通过Western-blot检测健脾1号方对HCT116细胞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表达的影响。结果:健脾1号方对HCT116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导致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干预24、48及72h后的IC50值分别为2.32、1.78、1.31 mg/m L;健脾1号方具有抑制HCT116细胞成球能力,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结论:健脾1号方对HCT116细胞生长和干细胞特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和调节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1号方 结肠癌 肿瘤干细胞 E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中医药补肾固筋方对中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IL-1、iNOS水平的影响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冲 高海燕 +3 位作者 黄芸 王宁宁 李双成 刘玉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80-783,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固筋方治疗膝骨关节炎IL-1、iNOS水平的研究。方法实验分两组进行,每组病例各92例,治疗8周,中药组口服补肾固筋方,西药组口服美洛昔康胶囊。收集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滑液及空腹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1、iNOS的水平,... 目的观察补肾固筋方治疗膝骨关节炎IL-1、iNOS水平的研究。方法实验分两组进行,每组病例各92例,治疗8周,中药组口服补肾固筋方,西药组口服美洛昔康胶囊。收集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滑液及空腹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1、iNOS的水平,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中药组和对照组IL-1、iNOS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高;治疗后中药组关节液和血清IL-1、iNOS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均未见明显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异常。结论补肾固筋方在治疗中降低了IL-1、iNOS的水平及比值,不良反应少见,提示中药补肾固筋方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来调控细胞凋亡和减轻软骨破坏,改善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生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固筋方 膝骨关节炎 IL-1(白介素-1) i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肾方对痰瘀型Ⅳ期2型糖尿病肾病APN、PAI-1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张传富 路建饶 +2 位作者 陈秀锋 胡静 曹子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0-416,共7页
目的观察糖肾方治疗Ⅳ期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痰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APN、PAI-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35例临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中药组,每组45例,3组均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非诺贝特胶囊治疗,... 目的观察糖肾方治疗Ⅳ期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痰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APN、PAI-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35例临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中药组,每组45例,3组均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非诺贝特胶囊治疗,中药组加用糖肾方治疗。3个月后观察3组临床有效率,痰瘀型中医症状积分及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餐后2 h血糖(2h-PG)、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联素(APN)、PAI-1,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痰瘀型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心胸窒闷、头晕目眩、苔浊腻的中医症状积分降低(P<0.05,P<0.01);除去HDL-C,治疗后相比较对照组,治疗组、中药组各生化指标水平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相比较治疗组,中药组各生化指标水平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相比较对照组,治疗组、中药组APN、PAI-1表达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相比较治疗组,中药组APN、PAI-1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糖肾方治疗DKD可改善患者心胸窒闷、头晕目眩、苔浊腻等痰瘀型中医症状,控制高血脂,缓解血浆高凝状态,降低患者尿蛋白排泄,降低APN、PAI-1在血清中的表达,控制肾损伤,对治疗DKD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肾方 痰瘀证 糖尿病肾病 APN PAI-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方剂对急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HIF-1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韩静 王大博 +1 位作者 冯振华 孙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18-822,共5页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方剂对大鼠视网膜急性高眼压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 14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穿刺组10只、加压组60只和治疗组60只。前房灌注...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方剂对大鼠视网膜急性高眼压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 14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穿刺组10只、加压组60只和治疗组60只。前房灌注加压法制作急性高眼压模型维持60min(眼压至66mmHg,1kPa=7.5mmHg)。加压组分别于造模后2h、12h、1d、3d、7d、14d处死动物,治疗组在造模后即刻给予活血化瘀方剂4mL灌胃,并分别在造模后2h、12h、1d、3d、7d、14d处死动物。通过HE染色观察视网膜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qRT-PCR)方法检测HIF-1α在各组视网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加压后1d,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视网膜高度水肿,7d时水肿基本消失,14d时视网膜各层结构紊乱,明显萎缩变薄。治疗组造模加压后2h、12h视网膜形态学变化与加压组同一时间点无明显差别,其他各时间点视网膜损伤程度均较加压组同一时间点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Real-Time qRT-PCR结果显示:造模加压后2 h HIF-1α的表达即增加(IOD0.54±0.06,mRNA1.5162±0.1199),12h达到高峰(IOD1.73±0.10,mRNA2.9041±0.1690),随着时间推移表达逐渐减少,14d时降至最低(IOD0.52±0.03,mRNA1.2847±0.0434),但仍高于对照组(IOD0.25±0.04,mR-NA1.0009±0.0480,P<0.05);治疗组该因子的表达变化趋势与加压组相同,但除造模后2h、12h外,治疗组各时间点HIF-1α的表达量均比加压组同一时间点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活血化瘀方剂对急性高眼压造成的视网膜损伤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减少视网膜内源性HIF-1α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方剂 低氧诱导因子-1Α 急性高眼压 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异动症大鼠大麻素CB1受体变化及复方地黄方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滕龙 洪芳 何建成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PD)异动症(LID)大鼠纹状体内大麻素CB1受体的表达及复方地黄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偏侧损毁黑质制备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进一步腹腔注射左旋多巴+苄丝肼(50 mg/kg左旋多巴和12.5 mg/kg... 目的探讨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PD)异动症(LID)大鼠纹状体内大麻素CB1受体的表达及复方地黄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偏侧损毁黑质制备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进一步腹腔注射左旋多巴+苄丝肼(50 mg/kg左旋多巴和12.5 mg/kg苄丝肼)制备LID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LID组、复方地黄方组,另取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大鼠为对照,每组6只。分别在4周、6周进行神经行为学检测后,处死大鼠并取纹状体,应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纹状体内大麻素CB1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LID大鼠随造模时间延长,AIM评分呈增加趋势(P<0.05),旋转启动时间呈缩短趋势(P>0.05),旋转持续时间呈增加趋势(P<0.01),剂峰旋转圈数呈减少趋势(P>0.05),复方地黄方可改善上述变化。LID大鼠大麻素CB1受体表达增加,且随造模时间延长呈现减少趋势(P<0.01),而复方地黄方干预后大麻素CB1受体的表达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P<0.01)。结论LID模型大鼠大麻素CB1受体的含量明显升高,其变化能够较好的反映阴虚动风证的严重程度,复方地黄方干预LID模型大鼠可能是通过激活纹状体内大麻素CB1受体,抑制兴奋性氨基酸(主要是谷氨酸)的释放和诱导细胞发生级联反应来减弱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起到减轻L-dopa的兴奋毒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异动症 阴虚动风证 大麻素CB1受体 复方地黄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胃1号方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的疗效及对IL-2、TNF-α和ET水平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静 毛宇湘 +6 位作者 许玉娜 赵庆超 许亚培 张凌霄 龙润 李世济 段洋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和胃1号方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的疗效及对IL-2、TNF-α和ET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就诊的Barrett食管病变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40 mg/次,1次/d。治疗组在... 目的探讨和胃1号方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的疗效及对IL-2、TNF-α和ET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就诊的Barrett食管病变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4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和胃1号方,1剂/d,水煎约300 mL,分2次口服,150 mL/袋,分早、晚温服1袋(空腹),两组患者治疗疗程为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中医证候积分、Ki-67和Cox-2表达情况、IL-2、TNF-α和ET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较高(P<0.05);实验组患者烧灼感、腹胀、反酸等症状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嗳气、泛酸、烧心、胀痛等证候评分显著降低(P<0.05);并且实验组降低较多(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Ki-67和Cox-2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Ki-67和Cox-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并且实验组降低较多(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L-2、TNF-α和E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NF-α和ET水平水平显著降低,IL-2水平显著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改善较多(P<0.05)。结论采用和胃1号方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IL-2、TNF-α和ET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胃1号方 埃索美拉唑 BARRETT食管 临床疗效 IL-2 TNF-Α ET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中医药补肾固筋方对膝骨性关节炎IL-1、TNF-α的调控机制研究及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冲 王恒树 +3 位作者 王玲娇 张春利 黄芸 吴中秋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6期1198-1202,共5页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固筋方对膝骨性关节炎(KOA)IL-1、TNF-α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8月龄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76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19只,除空白组外均采用改良Hulth造模法造模,连续给药8周后,取血清及膝...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固筋方对膝骨性关节炎(KOA)IL-1、TNF-α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8月龄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76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19只,除空白组外均采用改良Hulth造模法造模,连续给药8周后,取血清及膝关节前方部分滑膜组织、股骨内髁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ELISA法检测IL-1、TNF-α含量。结果:西药组关节间隙狭窄,介于模型组和中药组之间,骨赘明显;中药组关节间隙稍窄,关节面稍粗糙伴轻微骨赘。IL-1、TNF-α含量在模型组中比空白组升高(P<0.01);两个给药组比模型组降低(P<0.01),两给药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补肾固筋方有效降低IL-1、TNF-α的分泌水平,延缓软骨退变,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固筋方 膝骨性关节炎 软骨 白细胞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糖补肾方对糖尿病大鼠肌肉组织胰岛素受体及胰岛素受体底物-1表达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范冠杰 孙璐 +5 位作者 孙晓泽 唐咸玉 温建炫 罗广波 魏华 卢绮韵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07-2309,共3页
目的:探讨降糖补肾方改善胰岛素抵抗,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免疫印迹检测InsR磷酸化、IRS-1酪氨酸磷酸化蛋白活性的变化。结果:空腹血糖≥11.1mmol/L为糖尿病大鼠成模标准,成模大... 目的:探讨降糖补肾方改善胰岛素抵抗,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免疫印迹检测InsR磷酸化、IRS-1酪氨酸磷酸化蛋白活性的变化。结果:空腹血糖≥11.1mmol/L为糖尿病大鼠成模标准,成模大鼠随机纳入研究。降糖补肾方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降糖补肾方高剂量组降糖效果与阿司匹林组相当(P>0.05);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糖尿病大鼠肌肉组织InsR的磷酸化水平下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降糖补肾低剂量组与阿司匹林组相比P>0.05,说明在改善糖尿病大鼠肌肉组织InsR磷酸化水平方面这两组效果相当。模型组糖尿病大鼠肌肉组织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下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阿司匹林组、降糖补肾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说明阿司匹林组、降糖补肾高剂量组能显著改善IRS-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两组效果相当(P>0.05)。结论:降糖补肾方一定程度上能增加糖尿病大鼠肌肉组织InsR磷酸化、IRS-1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表达,这可能是降糖补肾方抑制炎症信号通路的传导而发挥其改善胰岛素抵抗,治疗糖尿病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补肾方 胰岛素受体 胰岛素受体底物-1 阿司匹林 糖尿病大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Ⅰ号方对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APP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隋小龙 梁良 +8 位作者 张玲 朱华 徐艳峰 黄澜 徐玉环 韩云林 姚志刚 秦川 邓巍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6期49-53,I0004,I0005,共7页
目的研究中药I号方对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APP代谢的影响。方法将5月龄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vehicle)、中药Ⅰ号方低剂量组(0.6 g/kg)、中剂量组(1.2 g/kg)和高剂量组(2.4 g/kg),并以同窝阴性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 目的研究中药I号方对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APP代谢的影响。方法将5月龄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vehicle)、中药Ⅰ号方低剂量组(0.6 g/kg)、中剂量组(1.2 g/kg)和高剂量组(2.4 g/kg),并以同窝阴性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ild-type,WT),每组16只,雌雄各半。给药小鼠每天灌胃一次,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等体积的双蒸水灌胃。给药四个月后,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及其代谢产物和分解酶的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给药组能显著降低APP分解酶(ADAM10和BACE1)(P<0.01)及APP的分解产物的量,如:β-CTF(C99)、α-CTF(C83)、s APPα、s APPβ(P<0.01)。结论中药I号方通过影响APP的分解过程减少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eptide,Aβ)的生成,减少脑内老年斑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Ⅰ号方 阿尔茨海默病 APP分解酶 APP/PS1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中药补肾固筋方对膝骨性关节炎IL-1、TNF-α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冲 王恒树 +5 位作者 阚秀莲 李健 郭梅 祁永玲 韩艳丽 杨瑞成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2-315,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固筋方对兔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血清及关节液IL-1、TNF-α的表达影响及调节机制。方法新西兰兔7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除正常组外均用改良Hulth法造,取血清及膝关节前方部分滑膜组... 目的观察补肾固筋方对兔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血清及关节液IL-1、TNF-α的表达影响及调节机制。方法新西兰兔7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除正常组外均用改良Hulth法造,取血清及膝关节前方部分滑膜组织、股骨内髁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ELISA法IL-1、TNF-α含量。结果西药组关节间隙狭窄,介于模型组和中药组之间,关节面粗糙,骨赘明显;中药组关节间隙稍窄,关节面稍粗糙伴轻微骨赘。模型组血清及关节液IL-1、TNF-α含量比正常组升高(P<0.01)。两个给药组血清及关节液IL-1、TNF-α含量比模型组降低(P<0.01),两给药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补肾固筋方通过降低骨关节炎中IL-1、TNF-α的分泌水平促进软骨修复,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膝骨性关节炎 补肾固筋方 关节滑液 白细胞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Α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蛭丹化瘀组方对内毒素诱导肺损伤大鼠CGRP、ET-1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朝霞 欧阳俊摇 +4 位作者 王雅丽 赵晖 沈素 王丽丽 李任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865-867,共3页
目的:探讨蛭丹化瘀组方对内毒素诱导肺损伤大鼠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SD大鼠8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蛭丹化瘀组方3个剂量(33、16.5、8.25 g/kg)。大鼠气管内... 目的:探讨蛭丹化瘀组方对内毒素诱导肺损伤大鼠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SD大鼠8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蛭丹化瘀组方3个剂量(33、16.5、8.25 g/kg)。大鼠气管内滴注LPS复制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称重法检测大鼠肺含水量,放免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ET、CGRP、TNF-α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肺含水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蛭丹化瘀组方(33 g/kg、16.5 g/kg)(P<0.01、P<0.05)以及阳性药地塞米松(P<0.01)可降低内毒素诱导肺损伤大鼠的肺含水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中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肽(CGRP)明显增高(P<0.01);蛭丹化瘀组方(16.5 g/kg、8.25 g/kg)和阳性药地塞米松可明显降低大鼠血浆ET含量,差异较模型组明显(P<0.01);蛭丹化瘀组方33 g/kg可明显增加血浆CGRP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明显增高(P<0.01);阳性药地塞米松及蛭丹化瘀组方(33 g/kg、16.5 g/kg、8.25 g/kg)均可明显降低大鼠血浆TNF-α含量(P<0.01)。结论:蛭丹化瘀组方方通过升高内毒素诱导肺损伤大鼠CGRP的含量,降低ET-1及TNF-α含量发挥对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蛭丹化瘀组方 肺损伤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内皮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利水不同配伍对慢性心衰大鼠AT1、ERK2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廖佳丹 张艳 +1 位作者 宫丽鸿 王晨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0期2270-2273,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及心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2)信号通路在慢性心衰中的作用,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中药对慢性心衰心室重构的影响,并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理。方法:以冠脉结扎法配合力竭式游泳、减食等方法造成大鼠... 目的:通过研究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及心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2)信号通路在慢性心衰中的作用,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中药对慢性心衰心室重构的影响,并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理。方法:以冠脉结扎法配合力竭式游泳、减食等方法造成大鼠慢性心衰动物模型,对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西药组、益气中药组、活血中药组、益气活血中药组和益气活血利水中药组,没有进行左冠脉结扎手术的假手术大鼠为正常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慢性心衰大鼠AT1、ERK2的变化情况。结果:慢性心衰动物模型组大鼠心肌AT1、ERK2表达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治疗,各用药组大鼠心肌组织AT1、ERK2表达明显降低,其中益气活血组、益气活血利水组中药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益气活血利水组疗效明显优于益气活血组(P<0.01)。结论:证明益气、活血、利水中药复方可通过抑制心肌组织中AT1、ERK2的表达,抑制或逆转心室重构的过程,从而达到治疗慢性心衰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利水中药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免疫组化法 AT1、ERK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对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ICAM-1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亚滨 崔志勇 +1 位作者 赵艳霞 张晶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6-678,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对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ICAM-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21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通过反复多次腹腔注射柯萨奇B3m病毒,建立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模型。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用益气养...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对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ICAM-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21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通过反复多次腹腔注射柯萨奇B3m病毒,建立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模型。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治疗。于实验终点观测各组小鼠心肌病理形态学改变、死亡率、体重、心脏质量指数变化,SABC法检测小鼠心肌ICAM-1表达水平。结果: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小鼠心肌ICAM-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且心肌病理改变亦较模型组轻微。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可下调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ICAM-1表达水平,减轻炎性细胞损伤和自身免疫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 益气养阴 活血化瘀方 柯萨奇病毒B3M 细胞间黏附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阴 活血化瘀方对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ICAM-1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亚滨 崔志勇 +1 位作者 赵艳霞 张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6期1132-1134,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对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ICAM-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的作用机理。方法:21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30只,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和中药高剂量组各60只。通过反复...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对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ICAM-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的作用机理。方法:21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30只,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和中药高剂量组各60只。通过反复多次腹腔注射柯萨奇B3m病毒,建立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模型。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治疗。于实验终点观测各组小鼠心肌病理形态学改变、死亡率、体重、心脏质量指数变化,SABC法检测小鼠心肌ICAM-1表达水平。结果: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小鼠心肌ICAM-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且心肌病理改变亦较模型组轻微。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可下调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ICAM-1表达水平,减轻炎性细胞损伤和自身免疫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 活血化瘀方 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 柯萨奇病毒B3M 细胞间黏附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固筋方对SD大鼠膝骨关节炎IL-1、iNOS分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冲 渠玲玲 +4 位作者 王恒树 张春利 李双成 黄芸 吴中秋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66-1269,1316,共5页
探讨中药补肾固筋方对SD大鼠膝骨关节炎中IL-1、TNF-α的抑制作用。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予生理盐水的模型组、美洛昔康组和补肾固筋方组,除正常组外均采用右后膝改良Hulth法造模,连续干预12周,取血清及股骨内髁关节软骨、滑液及... 探讨中药补肾固筋方对SD大鼠膝骨关节炎中IL-1、TNF-α的抑制作用。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予生理盐水的模型组、美洛昔康组和补肾固筋方组,除正常组外均采用右后膝改良Hulth法造模,连续干预12周,取血清及股骨内髁关节软骨、滑液及软骨下骨,ELISA法检测IL-1(白细胞介素-1)、i 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含量。结果发现美洛昔康组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粗糙,骨赘明显重于补肾固筋方组;补肾固筋方组关节间隙稍窄伴轻微骨赘。模型组IL-1、i NOS含量较正常组升高(P<0.01);补肾固筋方组和美洛昔康组含量比模型组降低(P<0.01)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补肾固筋方通过有效抑制IL-1、i NOS的分泌促进骨关节炎软骨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固筋方 美洛昔康 膝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白细胞介素-1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