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诊断妊娠期子宫嵌顿的价值
1
作者 袁桃 白艳 +2 位作者 梁蓉 唐玉英 蒋文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67-871,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子宫嵌顿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评估超声诊断本病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12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诊断8例妊娠期子宫嵌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超声声像图特征、治疗方法、妊娠结局等。结果8... 目的探讨妊娠期子宫嵌顿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评估超声诊断本病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12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诊断8例妊娠期子宫嵌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超声声像图特征、治疗方法、妊娠结局等。结果8例经临床治疗后确诊子宫嵌顿患者中,7例首发症状为排尿困难、尿潴留,1例为不规则下腹痛。8例超声表现子宫均呈后倾后屈位,子宫体位于子宫颈后方,宫颈拉长向前移位,宫颈长度约4.0~8.6 cm。膀胱过度充盈,拉长、上移7例。7例患者采取导尿后胸膝卧位复位成功;1例患者密切随访观察,足月后行剖宫产。8例患者均成功足月分娩,母儿结局良好。结论产前超声在妊娠期子宫嵌顿诊治中具有重要作用。早期识别子宫嵌顿的声像图表现,有助于早期诊断并及时处理,降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磁共振成像 侵入性胎盘 妊娠结局 尿潴留 子宫 子宫颈 剖宫产术 产前诊断 漏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pCASL在评估妊娠期高血压对早产儿脑发育影响中的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思柯 程美英 +6 位作者 张灵洁 鲁钰 冯占起 刘世鹏 冯刘娟 周梁 赵鑫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3,共7页
目的应用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three-dimensional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pCASL)成像技术定量评估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分娩的早产儿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值,并深入探讨CBF值与早产儿炎症因子水平及... 目的应用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three-dimensional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pCASL)成像技术定量评估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分娩的早产儿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值,并深入探讨CBF值与早产儿炎症因子水平及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评分之间的潜在关联。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前瞻性分析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早产儿,依据其母亲是否患有妊娠期高血压分为病例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早产儿均行常规MRI及3D-pCASL序列扫描,组间比较两组早产儿各脑区CBF值,并分析CBF值与炎症因子和NBN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母亲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早产儿多个脑区CBF值和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NBNA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左侧额叶、右侧颞叶、左侧顶叶、双侧基底节区及丘脑的CBF值与降钙素原呈现一定的正相关(r=0.399、0.469、0.482、0.535、0.606、0.692、0.689,P<0.05),双侧基底节区与丘脑的CBF值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r=−0.395、−0.429、−0.414、−0.438,P<0.05)。结论3D-pCASL技术可无创评估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分娩的早产儿脑CBF值,CBF值升高可能与其预后不良有关,这将有助于早产儿脑发育不良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发育 妊娠期高血压 动脉自旋标记成像 磁共振成像 炎症因子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断层超声成像与MRI诊断早期剖宫产瘢痕妊娠
3
作者 夏东琴 郑瑜 +1 位作者 邬小平 张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4-767,共4页
目的对比三维断层超声成像(3D-TUI)与MRI诊断早期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76例停经≤12周且临床疑诊CSP患者,以手术及术后病理结果为依据分为CSP组(n=65)与非CSP组(n=11),对比3D-TUI、MRI及二者联合诊断CSP,以及3D-TU... 目的对比三维断层超声成像(3D-TUI)与MRI诊断早期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76例停经≤12周且临床疑诊CSP患者,以手术及术后病理结果为依据分为CSP组(n=65)与非CSP组(n=11),对比3D-TUI、MRI及二者联合诊断CSP,以及3D-TUI与MRI显示CSP特征性表现的效能。结果3D-TUI与MRI联合诊断CSP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92%、90.91%、96.05%、98.44%及83.33%,二者联合诊断CSP的准确率高于单一3D-TUI(P<0.05),而单一3D-TUI与MRI诊断效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D-TUI显示卵黄囊、胚芽,以及绒毛侵及局部瘢痕、绒毛植入肌层的准确率高于MRI(P均<0.05),而MRI诊断孕囊内出血准确率高于3D-TUI(P<0.05)。结论3D-TUI可作为诊断早期CSP的首选检查方法;联合MRI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异位 剖宫产术 超声检查 成像 三维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内外复合妊娠MRI表现一例
4
作者 令潇 李洁 +2 位作者 朱思成 张静 岳松虹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69,共3页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并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4A-1075。患者女,34岁,G2P1,孕9周,因突发右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于2024年3月3日凌晨就诊于我院急诊科。患者既往诊...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并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4A-1075。患者女,34岁,G2P1,孕9周,因突发右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于2024年3月3日凌晨就诊于我院急诊科。患者既往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外复合妊娠 异位妊娠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胎盘增厚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
5
作者 钱亭 刘嵘 钱朝霞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1-256,共6页
目的:分析胎盘增厚患者的MRI征象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评价MRI在胎盘增厚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在本院接受产前检查(产检)并分娩、产检时B超提示胎盘增厚并经MRI检查确诊的孕... 目的:分析胎盘增厚患者的MRI征象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评价MRI在胎盘增厚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在本院接受产前检查(产检)并分娩、产检时B超提示胎盘增厚并经MRI检查确诊的孕妇。分析其MRI影像特点,包括胎盘形态、位置、信号特点、脐带插入点位置及胎盘与后方子宫肌层的关系,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对照分析。结果:MRI表现为胎盘局限、边缘卷曲或位于宫角附近的患者,脐带插入点异常的发生率较高,且胎盘早剥风险、早产儿、低体重儿及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升高(P<0.05)。此外,胎盘位置局限于宫角附近的患者更易发生胎盘植入性病变,胎儿丢失率也较其他位置高(P<0.05)。结论:MRI征象在胎盘增厚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当胎盘局限、边缘卷曲或位于宫角附近时,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以优化患者的管理和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胎盘增厚 妊娠结局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晚期MRI量化子宫指标预测产时宫缩乏力
6
作者 张昕 李楠楠 +3 位作者 李菊菊 寇秀梅 徐春琪 闫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目的观察孕晚期MRI量化分析子宫指标预测产时宫缩乏力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82名孕妇,根据分娩记录或剖宫产手术记录分为宫缩乏力组(乏力组,n=67)及无宫缩乏力组(非乏力组,n=115);比较组间MRI量化子宫指标,将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的指... 目的观察孕晚期MRI量化分析子宫指标预测产时宫缩乏力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82名孕妇,根据分娩记录或剖宫产手术记录分为宫缩乏力组(乏力组,n=67)及无宫缩乏力组(非乏力组,n=115);比较组间MRI量化子宫指标,将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宫缩乏力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乏力组孕妇子宫手术次数、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占比及剖宫产占比均高于无乏力组(P均<0.05)。乏力组孕晚期子宫上下径、宫颈长度及胎盘附着处子宫肌层厚度均大于无乏力组(P均<0.05)。子宫手术次数增加、接受IVF-ET,以及孕晚期子宫上下径增加及宫颈长度增加均为产时宫缩乏力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以之建立的预测宫缩乏力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为0.733。结论孕晚期MRI量化子宫指标可用于预测产时宫缩乏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缩乏力 妊娠期 晚期 子宫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高强度间歇运动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对超重和肥胖青年异位脂肪的影响
7
作者 路则鹏 李娇 +2 位作者 加林·加恒努尔 薛华丹 包大鹏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9-627,共9页
目的:探讨急性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ICT)对超重和肥胖青年异位脂肪的影响。方法:20位超重和肥胖被试,年龄24.15±1.98岁,进行2次交叉随机自身对照试验,分别为:1)HIIT,高强度运动以85% VO_(2max)强度骑行9组... 目的:探讨急性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ICT)对超重和肥胖青年异位脂肪的影响。方法:20位超重和肥胖被试,年龄24.15±1.98岁,进行2次交叉随机自身对照试验,分别为:1)HIIT,高强度运动以85% VO_(2max)强度骑行9组×2 min/组;低强度运动以25%VO_(2max)强度骑行10组×2min/组,以25%VO_(2max)强度开始,以25%VO_(2max)强度结束;2)MICT,以50%VO_(2max)强度持续骑行60 min,功率自行车转速为50~55 rpm,每次干预间隔7天。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60 min和运动后120 min等4个时间点分别对被试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扫描,采集股直肌、股二头肌和肝脏的脂肪分数(FF)和自旋弛豫率(R2*),测试结果采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运动后即刻HIIT和MICT组股直肌FF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但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MICT组股直肌FF在运动60 min后恢复至运动前水平,而HIIT组股直肌FF在运动120 min后恢复至运动前水平。运动干预前后,两组股二头肌和肝脏FF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P>0.05)。运动干预后即刻HIIT和MICT组股直肌R2*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运动120 min后两组股直肌R2*仍显著低于运动前(P<0.05),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运动干预后即刻两组股二头肌和肝脏R2*均显著升高(P<0.05);运动120 min后HIIT组肝脏R2*恢复至运动前水平,而MICT组肝脏R2*仍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急性HIIT和MICT均可有效减少超重和肥胖青年的工作肌内脂肪,不能减少肝脏脂肪;急性HIIT和MICT的脂肪消耗效果相似;单次运动对主动肌的减脂效果优于拮抗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间歇运动 中等强度持续运动 异位脂肪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卵巢肿块的MR诊断与鉴别诊断
8
作者 马凤华 强金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66-870,共5页
目的:分析妊娠期卵巢肿块的MRI特征,探讨MRI对妊娠期卵巢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2例妊娠期卵巢肿块患者的MRI资料,观察病灶的部位、形态、大小、质地、信号强度,并与病理资料一一对照分析。结果... 目的:分析妊娠期卵巢肿块的MRI特征,探讨MRI对妊娠期卵巢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2例妊娠期卵巢肿块患者的MRI资料,观察病灶的部位、形态、大小、质地、信号强度,并与病理资料一一对照分析。结果:42名孕妇共计48个卵巢肿块,单侧36例,双侧6例;直径3.1~20 cm,平均(9.9±4.3)cm。纯囊性25个(52.0%),囊性为主伴壁结节8个(16.7%),囊实性8个(16.7%),实性7个(14.6%)。组织学类型包括恶性肿瘤4个(8.3%,分别为无性细胞瘤、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黏液腺癌和混合型腺癌);交界性肿瘤5个(10.4%,浆液性3个、黏液性2个);良性病变39个(81.3%),包括纤维瘤4个、囊腺瘤10个(浆液性3个、黏液性7个)、成熟性畸胎瘤7个、卵巢内膜样囊肿12个、双侧卵巢黄素化滤泡囊肿2个、子宫肌瘤2个、附件扭转2个。结论:妊娠期卵巢肿块以良性囊性肿瘤为主,实性成分、壁结节或囊实性肿块提示交界性或恶性肿瘤;MRI有助于妊娠期卵巢肿块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妊娠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切口妊娠超声和MRI诊断比较 被引量:22
9
作者 张立华 李帅 +2 位作者 卢珊 贺豪杰 刘剑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36-939,共4页
目的探讨MRI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剖宫产切口妊娠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40例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的超声和MRI影像特点,比较二者诊断剖宫产切口妊娠的优势。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诊断36例,诊断正确率为90.0%... 目的探讨MRI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剖宫产切口妊娠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40例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的超声和MRI影像特点,比较二者诊断剖宫产切口妊娠的优势。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诊断36例,诊断正确率为90.0%;MRI准确诊断35例,诊断正确率为87.5%;6例子宫局部破裂,其中4例MRI显示妊娠组织突出于峡部,2例可见新鲜出血信号,而彩色多普勒超声未提示。超声与MRI诊断剖宫产切口妊娠的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74,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RI对切口妊娠的诊断正确率均较高,MRI可更好地显示剖宫产切口妊娠与周边组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剖宫产术 磁共振成像 超声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 被引量:8
10
作者 沈敏 江魁明 +2 位作者 张嫣 汪小丽 邝思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51-1254,共4页
目的探讨MRI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证实为CSP患者的MRI资料,观察平扫及增强扫描特征。结果 29例患者MRI均清楚显示孕囊位于子宫前下段峡部瘢痕后方,20例呈囊状,增强扫描囊壁均匀强化,囊内容物无... 目的探讨MRI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证实为CSP患者的MRI资料,观察平扫及增强扫描特征。结果 29例患者MRI均清楚显示孕囊位于子宫前下段峡部瘢痕后方,20例呈囊状,增强扫描囊壁均匀强化,囊内容物无强化;9例呈不规则包块,增强扫描包块边缘呈不规则强化。23例孕囊向子宫肌层浸润的同时又向宫腔内生长;6例不同程度向子宫肌层浸润。子宫瘢痕均表现为条状等T1、短T2异常信号。结论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可明确诊断C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妊娠 异位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剖宫产切口妊娠MRI特征及比较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炳光 曹满瑞 +3 位作者 张玉霞 张方璟 高俊文 朱志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妊娠(CSP)的MRI表现并比较CSP两种类型的影像特征、治疗手段及临床结局。方法:经临床确诊CSP 27例,回顾性分析MRI影像及临床资料,比较CSP两种类型的影像特征、治疗手段及临床结局。结果:CSP的MRI表现为妊娠物种植在...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妊娠(CSP)的MRI表现并比较CSP两种类型的影像特征、治疗手段及临床结局。方法:经临床确诊CSP 27例,回顾性分析MRI影像及临床资料,比较CSP两种类型的影像特征、治疗手段及临床结局。结果:CSP的MRI表现为妊娠物种植在瘢痕处。孕囊着床处瘢痕最薄厚度为(3.2±1.7)mm。孕囊与疤痕接触面的长度为(21.4±10.0)mm。孕囊大小为(567.1±261.4)mm2。孕囊周围血供丰富16例。外生型16例,内生型11例。外生型及内生型在孕囊着床处疤痕最薄厚度、孕囊与疤痕接触面的长度、孕囊大小、孕囊周围血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类型在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例数及清宫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P有特征性MRI表现。外生型及内生型影像特征、治疗手段及临床结局不同,MRI能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妊娠 妊娠 异位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7
12
作者 李彩霞 常慧贤 金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52-554,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临床、病理证实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10例病灶均位于子宫前下壁,呈圆形或类圆形;病灶内信号不均匀,表现为混杂长T1混杂长T2信号影,其中可见...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临床、病理证实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10例病灶均位于子宫前下壁,呈圆形或类圆形;病灶内信号不均匀,表现为混杂长T1混杂长T2信号影,其中可见多发囊泡状长T1长T2信号影。7例妊娠囊主要向宫腔内生长,植入子宫壁较浅,与局部子宫肌层分界清晰;3例妊娠囊种植于瘢痕深部,向子宫肌层生长或同时向子宫肌层及宫腔生长,妊娠囊植入子宫肌层较深,与局部肌层粘连较严重,妊娠处子宫壁明显较薄,较大妊娠囊可突出于子宫轮廓外压迫膀胱;10例中7例行DWI,表现为高信号。结论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MRI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对于临床及超声检查难以确诊的病例可进一步行MRI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妊娠并发症 妊娠 异位 瘢痕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瘢痕妊娠磁共振影像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章梦薇 张国福 +6 位作者 韩志刚 田晓梅 刘佳 谷守欣 王士甲 张娣 王雪珍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6-438,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MRI影像特征,评价MRI在CS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CSP病例的MRI、超声及临床资料,计算诊断准确率,初步总结CSP的MRI影像特征。结果:与手术及临床病理结果对照,MRI诊断CS...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MRI影像特征,评价MRI在CS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CSP病例的MRI、超声及临床资料,计算诊断准确率,初步总结CSP的MRI影像特征。结果:与手术及临床病理结果对照,MRI诊断CSP的准确率为100%,CSP的主要MRI影像表现为子宫前壁下段剖宫产瘢痕处团块状异常信号影,T_1WI低信号为主,T_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其外缘距子宫前壁峡部浆膜面最薄处<5mm。结论:MRI检查软组织分辨率高,可以多参数、多平面和多方位成像,有助于清楚显示病灶与剖宫产瘢痕的关系,对于临床及超声检查难以确诊的CSP病例可进一步行MRI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妊娠 异位妊娠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瘢痕妊娠:MRI与经阴道超声对照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彦舫 杨菊芳 张向群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12期738-742,共5页
目的评价MRI及经阴道超声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28例CSP患者的MRI、经阴道超声表现,对比两种方法显示孕囊位置、大小、性质、对子宫肌层的浸润、是否合并囊内及宫腔出血、对卵黄囊显示及存活状况... 目的评价MRI及经阴道超声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28例CSP患者的MRI、经阴道超声表现,对比两种方法显示孕囊位置、大小、性质、对子宫肌层的浸润、是否合并囊内及宫腔出血、对卵黄囊显示及存活状况等情况。结果 MRI及经阴道超声均可显示23例囊性孕囊和5例包块型孕囊。23例囊性孕囊中,MRI诊断孕囊内合并出血6例,经阴道超声发现囊内出血2例;MRI无法显示卵黄囊及判断胚胎是否存活;经阴道超声发现卵黄囊12例,其中胚胎存活10例。MRI显示孕囊位于瘢痕周围肌层内9例,位于瘢痕处向宫腔方向延伸14例,经阴道超声诊断位于肌层8例,瘢痕及宫腔内15例。5例包块型孕囊中,MRI均见包块内出血,经阴道超声诊断包块内出血3例;MRI诊断包块对子宫肌层浸润5例,经阴道超声无法判断孕囊对子宫肌层的浸润。MRI诊断宫腔内积血18例,经阴道超声诊断8例。结论联合应用阴道超声与MRI有利于诊断C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妊娠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对宫角妊娠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孔俊沣 王怀武 +3 位作者 曾文兵 钟雯 刘嵩 吴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00-703,共4页
目的探讨宫角妊娠的MRI特点,评估MRI对宫角妊娠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9例宫角妊娠的MRI表现。结果19例患者中,妊娠囊呈单纯囊状13例,混合包块6例;完全位于宫角17例,部分位于宫角并局部凸向宫腔2例;与宫... 目的探讨宫角妊娠的MRI特点,评估MRI对宫角妊娠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9例宫角妊娠的MRI表现。结果19例患者中,妊娠囊呈单纯囊状13例,混合包块6例;完全位于宫角17例,部分位于宫角并局部凸向宫腔2例;与宫腔相通19例,位于宫角结合带内侧18例,有宫内膜包绕15例,宫内膜蜕膜化13例,宫角胎盘植入8例。患侧宫角扩大19例,宫腔扩大11例。妊娠囊内T1WI呈低信号或伴等信号14例,T2WI呈高及稍高信号16例。妊娠囊边缘T2WI呈条状低信号10例。增强扫描囊内索条状或乳头状强化7例,囊壁不均匀强化8例。结论宫角发现妊娠囊是宫角妊娠最重要的MRI表现。宫角扩大、妊娠囊与宫腔相通、妊娠囊位于结合带内侧、妊娠囊周围宫内膜包绕、宫内膜蜕膜化是诊断宫角妊娠的重要征象。MRI可清晰地显示病灶部位、形态、信号及侵犯周围结构情况,对诊断宫角妊娠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异位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经阴道超声及磁共振成像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早期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36
16
作者 李园 陆雯 +2 位作者 陈苏宁 尚鸣异 宋烨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73-676,共4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TVS)及磁共振成像(MRI)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在早期剖宫产瘢痕妊娠(CSP)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临床拟诊CSP患者23例,停经时间41-49天,分别行TVS、MRI、DSA检查,所有患者行子宫...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TVS)及磁共振成像(MRI)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在早期剖宫产瘢痕妊娠(CSP)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临床拟诊CSP患者23例,停经时间41-49天,分别行TVS、MRI、DSA检查,所有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TVS随访。结果:1TVS明确诊断CSP 17例,不能明确诊断6例,其中3例于子宫下段见孕囊回声,不能明确孕囊与瘢痕的位置关系;3例包块周边环状血流信号不明显,不能除外难免流产孕囊滞留于瘢痕处。MRI检查23例均明确诊断。2所有患者行DSA下子宫动脉栓塞术,手术成功。术后3天TVS检查:2例孕囊自行排出,1例包块完全吸收,15例见包块缩小且周围血流信号明显减少,5例包块未见明显缩小但周围血流信号明显减少。314例于治疗后1周行刮宫手术,手术顺利,术中术后24小时出血量60-155 ml;6例经MRI诊断包块位于肌层的患者未行刮宫术,密切随访血β-HCG及TVS,包块于栓塞术后4-10周后完全吸收。结论:TVS是CSP的首选诊断方法及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评价疗效的方法,当超声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MRI是必要的辅助手段。DSA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对于早期CS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超声 磁共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剖宫产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结合带与宫腔粘连预后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黄绍敏 高金芳 +4 位作者 史丽静 王明凯 康康 秦琰 王蔼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1-306,共6页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IUA s)患者子宫结合带(JZ)损伤程度对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4年7月于海军总医院住院行子宫MRI及超声引导下宫腔粘连松解术,术后试孕时间超过6个月,符合入组标准的92例IUAs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IUA s)患者子宫结合带(JZ)损伤程度对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4年7月于海军总医院住院行子宫MRI及超声引导下宫腔粘连松解术,术后试孕时间超过6个月,符合入组标准的92例IUA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MRI子宫JZ是否受损将IUAs分为A组(JZ正常组)、B组(JZ损伤组),2015年8月电话随访所有IUAs患者的妊娠情况,比较两组重度IUAs所占比例、妊娠率、活产率及妊娠丢失率之间的差异。结果A、B组分别有51、41例IUAs,按照1995年欧洲腔镜协会宫腔粘连分类标准,A组轻、中、重度IUAs分别为20、24、7例,B组分别为10、12、19例,B组重度IUAs所占比例明显高于A组(P=0.001)。所有IUAs患者中有46例妊娠,妊娠率为50%(46/92)。其中4例IUAs术后妊娠2次,21例顺利分娩(其一为双胎分娩),抱婴率为42%(21/50),妊娠丢失率为38%(19/50),10例正处于妊娠期。A、B组妊娠人数(妊娠次数)分别为31例(34次)和15例(16次),妊娠率分别为60.8%和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抱婴率分别为47.1%和31.3%,妊娠丢失率分别为29.4%和56.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65,P=0.117)。B组中8例JZ完全不清,JZ不可辨认,宫腔镜下为V级IUA,术后无1例怀孕。结论子宫JZ损伤越重,IUA程度可能越重,妊娠率及抱婴率下降,孕期妊娠丢失率增加。JZ损伤程度是评估IUA严重程度及术后妊娠结局的新视角,可作为一项独立指标用以评估IUA严重程度及术后生殖预后,尤其对于重度IUAs,JZ严重损伤者,术后妊娠结局极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磁共振成像 子宫结合带 妊娠结局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 MRI诊断陈旧性宫外孕2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袁飞 刘银社 +4 位作者 赵军 谷鹏 袁滨 艾克文 张忠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96-1196,共1页
关键词 宫外孕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诊断腹腔妊娠 被引量:6
19
作者 麦慧 董天发 +3 位作者 郭美芬 毛义菲 彭晞 宋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6-390,共5页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腹腔妊娠与患者临床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5例腹腔妊娠患者的MRI和临床资料,分析其MRI表现,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5例产前MRI均准确诊断腹腔妊娠,其中1例为原发性,4例为继发性,并发现子宫破...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腹腔妊娠与患者临床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5例腹腔妊娠患者的MRI和临床资料,分析其MRI表现,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5例产前MRI均准确诊断腹腔妊娠,其中1例为原发性,4例为继发性,并发现子宫破裂口的位置;5例胎盘MRI表现与手术结果相吻合;1例MRI检出腹腔大量新鲜出血,2例显示羊水过少,2例检出胎儿和脐带异常,均与手术所见相符。结论术前MRI诊断腹腔妊娠准确率较高,可显示胎儿和胎盘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有助于规划临床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腹腔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临床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MRI及超声诊断对照分析 被引量:74
20
作者 雷岩 魏冉 宋彬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SP)的MRI及经阴道超声影像表现及特征,通过对照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对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证实的26例CSP患者资料,26例均行经阴道超声检查,且均在1周内同时行MRI检查。...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SP)的MRI及经阴道超声影像表现及特征,通过对照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对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证实的26例CSP患者资料,26例均行经阴道超声检查,且均在1周内同时行MRI检查。将MR及超声影像表现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总结其影像特征。结果:26例中,经阴道超声诊断正确20例(76.92%),误诊6例(23.08%),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6.92%;MRI准确诊断25例(96.15%)为子宫切口瘢痕妊娠,误诊1例(3.85%)。超声在判断卵黄囊结构及其胚芽是否存活优于MRI。在孕囊与瘢痕的关系、孕囊浸润子宫肌层程度、孕囊及宫腔内出血的评价方面,MRI较超声有优势。超声与MRI诊断剖宫产切口妊娠的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67,P>0.05)。结论:阴道超声及MRI均可准确诊断早期瘢痕妊娠,对阴道彩超难以确诊的病例,应进行MRI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子宫瘢痕妊娠 阴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