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攀枝花6.1、姚安6.0级地震前后区域重力场变化
被引量:
31
1
作者
祝意青
郭树松
刘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1,18,共5页
利用滇西地区重力观测资料,研究2008年8月30日四川攀枝花6.1级地震和2009年7月9日云南姚安6.0级地震前后区域重力场的动态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重力观测资料较完整地反映了攀枝花6.1、姚安6.0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出现的流动重力前兆信息...
利用滇西地区重力观测资料,研究2008年8月30日四川攀枝花6.1级地震和2009年7月9日云南姚安6.0级地震前后区域重力场的动态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重力观测资料较完整地反映了攀枝花6.1、姚安6.0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出现的流动重力前兆信息;重力场动态图像较清晰地反映了重力场由准均匀态-地震孕育到非均匀态-发震的演化过程。据此,对攀枝花6.1级地震后的地震趋势作了判定,并在姚安6.0级地震前作了年度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地区
重力场演化
趋势判定
地震预测
前兆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丽江7.0级地震前后滇西实验场的重力异常变化特征
被引量:
20
2
作者
吴国华
罗增雄
赖群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1-107,共7页
1996年2月3日,在云南省西北部的丽江县境内发生了一次Ms70级强烈地震。此次地震前后滇西实验场重力网共进行27期流动重力观测,其重力变化的总体特征为:1震中附近地区的丽江—剑川—洱源一带震前为下降变化,下降变...
1996年2月3日,在云南省西北部的丽江县境内发生了一次Ms70级强烈地震。此次地震前后滇西实验场重力网共进行27期流动重力观测,其重力变化的总体特征为:1震中附近地区的丽江—剑川—洱源一带震前为下降变化,下降变化的幅值平均约30×10-8ms-2左右,震后重力变化继续下降;2距震中稍远一点的渡口附近地区震前为持续上升变化,累计上升变化的最大幅值达123×-8ms-2,震后重力变化下降,但下降变化的幅值不大,且永仁—南华一带的重力变化还在继续上升;3距震中较远的保山附近地区震前为持续上升背景上的下降变化,下降变化的最大幅值为68×10-8ms-2,震后还在继续下降,但昌宁—云县一带出现了局部上升变化。震前,根据前26期资料显示的重力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震级
地震前兆
实验场
重力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区重力长期变化特征及其机理
被引量:
3
3
作者
郝洪涛
王青华
+3 位作者
张新林
韦进
吴桂桔
胡敏章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76-894,共19页
文中基于滇西地震实验场1986-2014年间近30a的流动重力观测资料,研究了该地区重力场的长期变化背景。结果表明,重力场长期变化背景以负变化为主,年平均变化率约为-1.24×10^(-8)m/s^(2);空间分布上,重力场变化的剧烈程度与断裂带分...
文中基于滇西地震实验场1986-2014年间近30a的流动重力观测资料,研究了该地区重力场的长期变化背景。结果表明,重力场长期变化背景以负变化为主,年平均变化率约为-1.24×10^(-8)m/s^(2);空间分布上,重力场变化的剧烈程度与断裂带分布和历史强震活动存在密切关联,红河断裂北段、龙蟠-乔后断裂对本地区的重力场变化和地震活动分布具有明显的边界作用。结合地壳垂直形变、地壳结构和区域动力学背景对重力场变化机理进行分析,重力场整体负变化趋势可能反映下地壳物质流引起的地表隆升和地壳增厚,而重力场变化空间分布的细节则与区域动力学背景下具体断裂带的活动特性以及相关的局部性物质分布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
流动重力观测
重力长期变化
地表垂直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滇西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中强地震潜在震源区的综合图像识别
被引量:
3
4
作者
俞维贤
王晋南
毛玉平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50-358,共9页
本文利用滇西地区近些年来的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及地壳形变等方面的资料,经深入研究分析,最终选定了12个较理想的特征参数,通过综合图像识别,在64个研究对象中得到了28个D类对象,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3%。其中有16个对象历史上已有6级以上...
本文利用滇西地区近些年来的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及地壳形变等方面的资料,经深入研究分析,最终选定了12个较理想的特征参数,通过综合图像识别,在64个研究对象中得到了28个D类对象,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3%。其中有16个对象历史上已有6级以上地震的记载;12个为新判定的中强地震潜在震源区;1个为判定不稳定对象。最后给出了云南滇西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中强地震潜在震源区预测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
图像识别
云南西部
地震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滇西实验场微震衰减与场地响应
被引量:
6
5
作者
叶建庆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12,共12页
本文使用滇西实验场区PDR—2数字化台网的77个微震(M_L<3)资料,分析了场区内的下关、洱源、邓川、双廊、乔后和漾濞6个台站的微震振幅谱。采用振幅谱频率比方法,研究区域衰减效应和局部场地响应。在一固定接收器场地条件下对不同距...
本文使用滇西实验场区PDR—2数字化台网的77个微震(M_L<3)资料,分析了场区内的下关、洱源、邓川、双廊、乔后和漾濞6个台站的微震振幅谱。采用振幅谱频率比方法,研究区域衰减效应和局部场地响应。在一固定接收器场地条件下对不同距离不同方向的几十个地震,测量5Hz和20Hz谱振幅比,估计场区内地壳上部P波和S波的Q值。6个台站分别属于不同的构造背景,各台Qp和Qs值差异与局部区域构造差异强烈相关,在所研究的小区域范围内衰减机制和场地响应差异可分为三个条带状区域。6个台站的平均Qp为210,Qs为460。Qs≈2.2Qp,与Frankel估计的Qp≈Qs对比,表明地壳上部的衰减机制存在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场地响应的另一主要特征是谱的拐角频率,对于浅源微震拐角频率不是震源距和地震位置的函数,统计结果表明,各场地具有明显的优势拐角频率,它与局部场地构造差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实验物
微震
场地响应
振幅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由地面运动峰值速度估算环境应力值
6
作者
秦嘉政
刘祖荫
+1 位作者
蒋乐群
刘学军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41-349,共9页
本文使用滇西地震实验场区近场微震观测中的洱源、脉地、松挂地区的三次微震序列资料,研究了地面运动峰值速度vm与地震矩M0和环境应力τ0的关系,利用vm∝M01/3τ04/3的关系,估算了这三次微震序列的环境应力参数τ0...
本文使用滇西地震实验场区近场微震观测中的洱源、脉地、松挂地区的三次微震序列资料,研究了地面运动峰值速度vm与地震矩M0和环境应力τ0的关系,利用vm∝M01/3τ04/3的关系,估算了这三次微震序列的环境应力参数τ0值和应力降△σ。结果认为,地面运动峰值速度参数(v·r)是环境应力参数τ0或△σ的函数,且τ0或△σ与地震构造背景及介质状态相关,表现为处于不同构造背景的三次微震群测定的τ0和△σ值存在明显的差异。脉地震群为高应力序列,应力参数在(0.5~5.0)MPa,松桂震群为中等应力序列,在(0.3~1.5)MPa;洱源震群为低应力序列,在(0.01~0.5)MPa。由此而讨论了不同构造背景与环境应力参数的依赖性及其前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运动
地震构造
微震
地面运动
环境应力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滇西重点监视区地震前兆综合信息熵初探
7
作者
平原
杨明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79-383,共5页
本文采用信息熵方法,视地震系统为开放系统,将震源区内的各种地震前兆作为信源,求取地震孕震过程的熵值变化。通过对“滇西九○年地震短临预报指标评选及方案”中优选出的11项前兆指标的信息熵分析,表明在中强震前明显出现监视区地震短...
本文采用信息熵方法,视地震系统为开放系统,将震源区内的各种地震前兆作为信源,求取地震孕震过程的熵值变化。通过对“滇西九○年地震短临预报指标评选及方案”中优选出的11项前兆指标的信息熵分析,表明在中强震前明显出现监视区地震短临预报的一种综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信息熵
地震前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丽江7.0级地震前的地壳形变探讨地震短临前兆特征
8
作者
周友华
童迎世
肖海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5-231,共7页
本文讨论了“拉疏隆起-压缩凹陷”——不稳孕震体特性和形成机理;通过对丽江7.0级地震前滇西地区的地壳形变资料,进一步证实本区有强震发生及发震的地点;讨论了孕震体由“僵硬闭锁”到“不同步加速”、“分离反向”、“不均匀掀斜”、...
本文讨论了“拉疏隆起-压缩凹陷”——不稳孕震体特性和形成机理;通过对丽江7.0级地震前滇西地区的地壳形变资料,进一步证实本区有强震发生及发震的地点;讨论了孕震体由“僵硬闭锁”到“不同步加速”、“分离反向”、“不均匀掀斜”、再度“停滞平静”、甚至“颤抖”等多态不稳变化,是地壳形变的短临地震前兆特征;根据震前“拉疏隆起-压缩凹陷”的范围大小、幅度值及岩层的弹性应变,可近似计算震级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凹陷
临震预报
滇西地区
地壳形变
地震前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攀枝花6.1、姚安6.0级地震前后区域重力场变化
被引量:
31
1
作者
祝意青
郭树松
刘芳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动力大地测量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1,1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4035)
地震行业科研重点专项(200908029)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8BAC44B02-0103)
文摘
利用滇西地区重力观测资料,研究2008年8月30日四川攀枝花6.1级地震和2009年7月9日云南姚安6.0级地震前后区域重力场的动态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重力观测资料较完整地反映了攀枝花6.1、姚安6.0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出现的流动重力前兆信息;重力场动态图像较清晰地反映了重力场由准均匀态-地震孕育到非均匀态-发震的演化过程。据此,对攀枝花6.1级地震后的地震趋势作了判定,并在姚安6.0级地震前作了年度预报。
关键词
滇西地区
重力场演化
趋势判定
地震预测
前兆信息
Keywords
western
yunnan
gravity evolution
tendency estimation
earthquak
e
prediction
precursor information
分类号
P315.726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丽江7.0级地震前后滇西实验场的重力异常变化特征
被引量:
20
2
作者
吴国华
罗增雄
赖群
机构
云南省地震局
出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1-107,共7页
文摘
1996年2月3日,在云南省西北部的丽江县境内发生了一次Ms70级强烈地震。此次地震前后滇西实验场重力网共进行27期流动重力观测,其重力变化的总体特征为:1震中附近地区的丽江—剑川—洱源一带震前为下降变化,下降变化的幅值平均约30×10-8ms-2左右,震后重力变化继续下降;2距震中稍远一点的渡口附近地区震前为持续上升变化,累计上升变化的最大幅值达123×-8ms-2,震后重力变化下降,但下降变化的幅值不大,且永仁—南华一带的重力变化还在继续上升;3距震中较远的保山附近地区震前为持续上升背景上的下降变化,下降变化的最大幅值为68×10-8ms-2,震后还在继续下降,但昌宁—云县一带出现了局部上升变化。震前,根据前26期资料显示的重力变化。
关键词
地震
震级
地震前兆
实验场
重力异常
Keywords
Mobile gravity survey, gravity anomaly, M 7 0 Lijiang
earthquak
e,
earthquak
e
prediction
Test Site in
western
yunnan
,
yunnan
分类号
P315.7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区重力长期变化特征及其机理
被引量:
3
3
作者
郝洪涛
王青华
张新林
韦进
吴桂桔
胡敏章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湖北省地震局
云南省地震局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76-894,共19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长基金(IS201926302,IS20176162)
武汉引力与固体潮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开放基金(WHYWZ202103)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4059,U1939204)
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508009)共同资助。
文摘
文中基于滇西地震实验场1986-2014年间近30a的流动重力观测资料,研究了该地区重力场的长期变化背景。结果表明,重力场长期变化背景以负变化为主,年平均变化率约为-1.24×10^(-8)m/s^(2);空间分布上,重力场变化的剧烈程度与断裂带分布和历史强震活动存在密切关联,红河断裂北段、龙蟠-乔后断裂对本地区的重力场变化和地震活动分布具有明显的边界作用。结合地壳垂直形变、地壳结构和区域动力学背景对重力场变化机理进行分析,重力场整体负变化趋势可能反映下地壳物质流引起的地表隆升和地壳增厚,而重力场变化空间分布的细节则与区域动力学背景下具体断裂带的活动特性以及相关的局部性物质分布变化有关。
关键词
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
流动重力观测
重力长期变化
地表垂直位移
Keywords
western
yunnan
earthquak
e
prediction
Study Area
mobile gravimetry
long-term gravity variation
vertical crustal deformation
分类号
P315.7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滇西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中强地震潜在震源区的综合图像识别
被引量:
3
4
作者
俞维贤
王晋南
毛玉平
机构
云南省地震局
出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50-358,共9页
文摘
本文利用滇西地区近些年来的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及地壳形变等方面的资料,经深入研究分析,最终选定了12个较理想的特征参数,通过综合图像识别,在64个研究对象中得到了28个D类对象,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3%。其中有16个对象历史上已有6级以上地震的记载;12个为新判定的中强地震潜在震源区;1个为判定不稳定对象。最后给出了云南滇西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中强地震潜在震源区预测图。
关键词
震源
图像识别
云南西部
地震预报
Keywords
Potential focal areas
Pattern distinction
prediction for moderate-strong earthquakes. western yunnan
分类号
P315.63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滇西实验场微震衰减与场地响应
被引量:
6
5
作者
叶建庆
机构
云南省地震局
出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12,共12页
文摘
本文使用滇西实验场区PDR—2数字化台网的77个微震(M_L<3)资料,分析了场区内的下关、洱源、邓川、双廊、乔后和漾濞6个台站的微震振幅谱。采用振幅谱频率比方法,研究区域衰减效应和局部场地响应。在一固定接收器场地条件下对不同距离不同方向的几十个地震,测量5Hz和20Hz谱振幅比,估计场区内地壳上部P波和S波的Q值。6个台站分别属于不同的构造背景,各台Qp和Qs值差异与局部区域构造差异强烈相关,在所研究的小区域范围内衰减机制和场地响应差异可分为三个条带状区域。6个台站的平均Qp为210,Qs为460。Qs≈2.2Qp,与Frankel估计的Qp≈Qs对比,表明地壳上部的衰减机制存在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场地响应的另一主要特征是谱的拐角频率,对于浅源微震拐角频率不是震源距和地震位置的函数,统计结果表明,各场地具有明显的优势拐角频率,它与局部场地构造差异相关。
关键词
地震
实验物
微震
场地响应
振幅谱
Keywords
Spectral amplitude ratio
Predominant corner frequency
western
yunnan
earthquak
e
prediction
Test Area
分类号
P315.8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由地面运动峰值速度估算环境应力值
6
作者
秦嘉政
刘祖荫
蒋乐群
刘学军
机构
云南省地震局
出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41-349,共9页
基金
国家地震局"八五"重点资助
文摘
本文使用滇西地震实验场区近场微震观测中的洱源、脉地、松挂地区的三次微震序列资料,研究了地面运动峰值速度vm与地震矩M0和环境应力τ0的关系,利用vm∝M01/3τ04/3的关系,估算了这三次微震序列的环境应力参数τ0值和应力降△σ。结果认为,地面运动峰值速度参数(v·r)是环境应力参数τ0或△σ的函数,且τ0或△σ与地震构造背景及介质状态相关,表现为处于不同构造背景的三次微震群测定的τ0和△σ值存在明显的差异。脉地震群为高应力序列,应力参数在(0.5~5.0)MPa,松桂震群为中等应力序列,在(0.3~1.5)MPa;洱源震群为低应力序列,在(0.01~0.5)MPa。由此而讨论了不同构造背景与环境应力参数的依赖性及其前兆意义。
关键词
地面运动
地震构造
微震
地面运动
环境应力值
Keywords
Ground motion
Stress
Seismotectonics
Micro
earthquak
e
western
-
yunnan
earthquak
e
prediction
Study Area
分类号
P315.63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滇西重点监视区地震前兆综合信息熵初探
7
作者
平原
杨明
机构
云南省丽江地区地震局
出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79-383,共5页
基金
丽江地区地震局地震科学基金
文摘
本文采用信息熵方法,视地震系统为开放系统,将震源区内的各种地震前兆作为信源,求取地震孕震过程的熵值变化。通过对“滇西九○年地震短临预报指标评选及方案”中优选出的11项前兆指标的信息熵分析,表明在中强震前明显出现监视区地震短临预报的一种综合方法。
关键词
地震预报
信息熵
地震前兆
Keywords
earthquak
e
prediction
Information entropy
western
yunnan
分类号
P315.7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丽江7.0级地震前的地壳形变探讨地震短临前兆特征
8
作者
周友华
童迎世
肖海
机构
湖南省地震局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5-231,共7页
基金
湖南省地震局研究课题(编号96.03)资助
文摘
本文讨论了“拉疏隆起-压缩凹陷”——不稳孕震体特性和形成机理;通过对丽江7.0级地震前滇西地区的地壳形变资料,进一步证实本区有强震发生及发震的地点;讨论了孕震体由“僵硬闭锁”到“不同步加速”、“分离反向”、“不均匀掀斜”、再度“停滞平静”、甚至“颤抖”等多态不稳变化,是地壳形变的短临地震前兆特征;根据震前“拉疏隆起-压缩凹陷”的范围大小、幅度值及岩层的弹性应变,可近似计算震级的大小。
关键词
压缩凹陷
临震预报
滇西地区
地壳形变
地震前兆
Keywords
extensional uplift
compressive depression
stiff locking
acceleration inversion
impending
earthquak
e
prediction
western
yunnan
分类号
P315.7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攀枝花6.1、姚安6.0级地震前后区域重力场变化
祝意青
郭树松
刘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丽江7.0级地震前后滇西实验场的重力异常变化特征
吴国华
罗增雄
赖群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区重力长期变化特征及其机理
郝洪涛
王青华
张新林
韦进
吴桂桔
胡敏章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滇西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中强地震潜在震源区的综合图像识别
俞维贤
王晋南
毛玉平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滇西实验场微震衰减与场地响应
叶建庆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由地面运动峰值速度估算环境应力值
秦嘉政
刘祖荫
蒋乐群
刘学军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滇西重点监视区地震前兆综合信息熵初探
平原
杨明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从丽江7.0级地震前的地壳形变探讨地震短临前兆特征
周友华
童迎世
肖海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