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负荷模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
作者 陶劲宇 秦川 +2 位作者 金宇清 鞠平 李建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8-187,共20页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的显著特征是含有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和高比例新负荷,因此新型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会发生明显变化。首先,从负荷总量和负荷成...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的显著特征是含有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和高比例新负荷,因此新型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会发生明显变化。首先,从负荷总量和负荷成分两个方面总结了电力负荷发生的变化,分析了负荷模型面临的研究挑战。然后,从机理性和非机理性模型的角度分别介绍了电力电子接口负荷模型和含分布式电源的广义负荷模型,并指明了进一步的研究需求。最后,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仿真的新需求,介绍了三类其他方面的专用负荷模型,包括电磁暂态负荷模型、短路电流负荷模型以及负荷谐波模型,并对未来研究内容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负荷模型 电力电子接口负荷 分布式电源 电磁暂态仿真 短路电流计算 负荷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编程电源及电子负载实验装置设计
2
作者 陈聪 曲波 倪峰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8-204,共7页
USB PD(USB power delivery)是新一代高效USB充电协议,为测试支持USB PD协议的车载USB HUB产品的有效性,设计了一种带1路5~20 V可编程电源及2路0~10A可编程电子负载的实验装置。可编程电源模块基于电压控制型Buck电路原理设计,利用可调... USB PD(USB power delivery)是新一代高效USB充电协议,为测试支持USB PD协议的车载USB HUB产品的有效性,设计了一种带1路5~20 V可编程电源及2路0~10A可编程电子负载的实验装置。可编程电源模块基于电压控制型Buck电路原理设计,利用可调恒流源电路实现可编程电压输出,并设计了环路补偿,提升输出稳定性;可编程电子负载模块采用MOS管、运放搭建,电路结构简单灵活。特性测试及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装置输出稳定性高,噪声扰动误差约2.7%;响应速度快,能在10 ms内关断输出、20 ms内恢复输出;实时采集测试数据,满足车载USB HUB产品测试需求,可推广应用到其他同类产品测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BPD 可编程电源 可编程电子负载 环路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分布式电源配电网中低压柔性互联协调规划 被引量:10
3
作者 彭寒梅 尹棠 +3 位作者 肖千皓 谭貌 苏永新 李辉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7-129,共13页
柔性互联技术是解决高比例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配电网面临诸多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优化的配电网中压与低压柔性互联协调规划方法。首先,建立基于电力电子柔性互联设备(flexible interconnected de... 柔性互联技术是解决高比例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配电网面临诸多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优化的配电网中压与低压柔性互联协调规划方法。首先,建立基于电力电子柔性互联设备(flexible interconnected devices,FID)的中低压柔性互联配电网潮流模型。然后,构建三层协调规划模型,上层以低压FID年运行成本及台区变压器负载率的年方差最小为目标,中层以中压FID年运行成本及从上级电网年购电成本最小为目标,分别决策低压和中压FID的安装位置与容量,下层以各场景的从上级电网购电成本最小为目标优化系统运行,并采用自适应粒子群优化和二阶锥规划相结合的混合算法求解。最后,采用含高比例DG的IEEE 33节点配电网进行算例分析,通过柔性互联规划系统的年综合运行成本降低了19.01%,台区变压器负载率的年方差减少了82.59%,验证了所提规划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中低压柔性互联 协调规划 电力电子柔性互联设备 台区变压器负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L波段300W GaN脉冲功率模块
4
作者 董四华 刘英坤 +1 位作者 高永辉 秦龙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5-560,共6页
随着第三代半导体GaN器件技术的不断发展,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在电子系统中逐步得到了广泛应用。研制了一款小型化L波段300 W GaN脉冲功率模块。研发了满足高压脉冲工作条件的GaN HEMT芯片,采用负载牵引技术进行了器件大信号阻... 随着第三代半导体GaN器件技术的不断发展,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在电子系统中逐步得到了广泛应用。研制了一款小型化L波段300 W GaN脉冲功率模块。研发了满足高压脉冲工作条件的GaN HEMT芯片,采用负载牵引技术进行了器件大信号阻抗参数提取,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小型化匹配网络进行阻抗变换。基于高压驱动芯片和开关器件芯片设计了小型化高压脉冲调制电路。测试结果表明,在工作频率990~1130 MHz、工作电压50 V、脉冲宽度100μs、占空比10%下,功率模块脉冲输出功率大于300 W,功率附加效率大于53%,功率增益大于38 dB。功率模块尺寸为30 mm×30 mm×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 负载牵引技术 高压脉冲调制 L波段 功率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有载调压变压器电压无功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水 张胜强 +2 位作者 唐伟华 王松 尹靖元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3-213,共11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和电力电子设备在电网中占比不断升高,电压波动也越来越频繁。针对现有配电网调节电压和无功补偿需求,文中设计了一种集成传统变压器和电力电子变换装置的新型柔性有载调压变压器,可同时具备电压调节和无功补偿能力。首先... 随着可再生能源和电力电子设备在电网中占比不断升高,电压波动也越来越频繁。针对现有配电网调节电压和无功补偿需求,文中设计了一种集成传统变压器和电力电子变换装置的新型柔性有载调压变压器,可同时具备电压调节和无功补偿能力。首先,分析电力电子变换器串联侧和并联侧电压调节、无功补偿原理。然后,考虑有载调压分接开关动作,分别提出基于最小电压幅值和最小有功损耗的串并联电压无功协调控制策略,实现电压连续调节,同时提供最大范围的无功功率。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有载调压变压器的结构合理性和电压无功协调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使用柔性有载调压变压器电压无功协调控制策略可实现多种目标下的电压无级调节和无功功率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调压装置 有载调压 电力电子变换器 电压无级调节 无功补偿 电力电子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中异质调频机组分布式协同AGC方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忠文 柏宁宁 +2 位作者 程志平 王义 随权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27-2335,I0023-I0025,共12页
“双碳”目标的实施加速了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然而,新型电力系统的转动惯量和调节能力逐渐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负荷变化。因此,开发更高效、更快速的调频资源参与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已成为刻不容缓之事。但... “双碳”目标的实施加速了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然而,新型电力系统的转动惯量和调节能力逐渐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负荷变化。因此,开发更高效、更快速的调频资源参与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已成为刻不容缓之事。但是,不同调频机组之间的异质性显著,包括机组模型、容量和响应速度的差异,这对AGC提出了挑战。为了提升异质调频资源参与AGC的性能,该文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协同AGC方法。首先,基于分布式固定时间一致性理论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固定时间区域控制偏差(area control error,ACE)发掘算法。随后,各AGC机组根据获取的ACE信息设计独立的PI控制器参与频率调节。在ACE调节的最后阶段,根据各机组出力的标幺值,设计了分布式固定时间功率均分控制器,控制低速AGC机组承担更多的功率调整量,从而释放高速AGC机组的容量并为下一轮AGC服务做好准备。通过对包含5种不同调频单元的两区域电力系统进行仿真研究,验证了所提分布式协同AGC方法的性能。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调频性能,且能够在设计的时间内实现期望的有功功率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频率控制 新型电力系统 分布式一致性 固定时间 自动发电控制 电力电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PET级联整流SVPWM均压边界及拓展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顺 马兰 +3 位作者 朱磊磊 杨帆 谢锡锋 舒泽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35-1243,共9页
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是交直流配电系统互联的重要接口设备,然而后级等效负载不平衡将造成前级整流器各模块的电压偏移。针对单相级联H桥整流器空间矢量调制均压失效问题,推导出基于最优矢量选择均压策略... 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是交直流配电系统互联的重要接口设备,然而后级等效负载不平衡将造成前级整流器各模块的电压偏移。针对单相级联H桥整流器空间矢量调制均压失效问题,推导出基于最优矢量选择均压策略的边界计算方法。根据计算所得的负载不平衡度限制边界与级联模块数、调制度以及功率因数的关系,提出了变调制度和功率因数的控制策略以增加均压能力。该策略通过改变直流电压或降低功率因数来重建更宽的均压工作范围,确保原不平衡度均压极限的系统稳定运行。最后,通过三模块级联整流器的仿真与实验验证了该均压边界的正确性,以及所提均压拓展方法保障极端不平衡负载条件下均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压器 单相级联H桥整流器 直流电压均衡 均压边界 负载不平衡限制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回馈型电力电子负载的控制方法 被引量:13
8
作者 单任仲 肖湘宁 +1 位作者 尹忠东 刘乔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62-66,共5页
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电压源型变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能量回馈型电力电子负载主电路拓扑。其由背靠背H桥构成,负荷侧变流器采用H桥级联以提高电压等级,并网侧变流器采用H桥并联以提高电流容量。网侧变流器和负荷侧变流器... 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电压源型变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能量回馈型电力电子负载主电路拓扑。其由背靠背H桥构成,负荷侧变流器采用H桥级联以提高电压等级,并网侧变流器采用H桥并联以提高电流容量。网侧变流器和负荷侧变流器采用解耦控制方法,负荷侧变流器采用PQ解耦控制模拟负载消耗功率;网侧变流器采用直流电压稳定并保证并单位功率因数并网,并将负荷侧吸收的有功功率馈送回电网。建立基于PSCAD/EMTDC软件的电力电子负载仿真模型,设计制作一台400V/100kVA低压原理样机进行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电力电子负载的主电路拓扑和控制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变流器 电力电子负载 控制方法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电机端口特性的数字化实现方法 被引量:12
9
作者 宋鹏先 李耀华 +1 位作者 王平 苏朝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84-192,共9页
针对电机驱动器的性能测试和考核需求,提出了一种可模拟交流电机端口特性的电力电子负载模拟系统,取代了传统交流传动平台对各类电机供电电源进行测试。本文首先分别建立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采用Adams数值法,获得电机实... 针对电机驱动器的性能测试和考核需求,提出了一种可模拟交流电机端口特性的电力电子负载模拟系统,取代了传统交流传动平台对各类电机供电电源进行测试。本文首先分别建立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采用Adams数值法,获得电机实际接入时的电流状态。鉴于电机动态变化时,其电流波形存在非重复性的暂态过渡分量,故采用PI控制器控制功率变换器的输入电流准确跟踪指令电流,使变换器具有与实际电机相同的端口特性。对异步电机的空载启动,突加负载以及同步电机的闭环启动等典型工况进行了模拟,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负载模拟系统能够灵活高效的模拟交流电机的端口特性,验证了本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驱动器 电力电子负载 异步电机 同步电机 PI控制器 电机模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控制的电力电子负载 被引量:17
10
作者 黄朝霞 邹云屏 王成智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51-1456,共6页
为给大功率电力电子负载(PEL)工程化设计与应用提供经验,研究了一种结构简单的PEL用以进行电源出厂实验并给出了它用于直流电源和各种三相电源的测试控制方式和连接方案。以建立的数学模型为基础设计简便、可靠的控制方案;以控制理论朱... 为给大功率电力电子负载(PEL)工程化设计与应用提供经验,研究了一种结构简单的PEL用以进行电源出厂实验并给出了它用于直流电源和各种三相电源的测试控制方式和连接方案。以建立的数学模型为基础设计简便、可靠的控制方案;以控制理论朱利稳定判据、动态系数分析法、频域分析法为基础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给出参数对系统稳定性和精度的影响。搭建10kVA电力电子负载样机并进行了实验和仿真。结果证明方案和分析正确,其分析结论为和理论同样适用于以PWMVSR为构件的APF、STATCOM、UPQC、UPFC等电力电子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负载 控制方案 数学模型 朱利判据 动态系数分析法 频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改进重复控制的大功率电力电子负载 被引量:55
11
作者 王成智 邹旭东 +5 位作者 许赟 邹云屏 张允 陈伟 佘煦 李芬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共9页
电力电子负载包含模拟电源负荷的模拟变换器和将能量馈回电网的并网变换器。它必须能模拟电流谐波含量丰富的非线性负荷,传统的PI控制器难以满足波形跟踪需要。该文采用改进重复控制策略用于电力电子负载(power electronic load,PEL)电... 电力电子负载包含模拟电源负荷的模拟变换器和将能量馈回电网的并网变换器。它必须能模拟电流谐波含量丰富的非线性负荷,传统的PI控制器难以满足波形跟踪需要。该文采用改进重复控制策略用于电力电子负载(power electronic load,PEL)电流控制器设计,通过串联校正调整控制对象幅频、相频特性,重复控制器可提高系统稳态性能,P控制器保障其动态响应速度。由此,模拟变换器快速、近乎无差地跟踪线性或非线性电流指令;能量以高功率因数经并网变换器馈回电网。该方法克服采样、计算延时和死区、参数漂移等因素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增强了系统鲁棒性。给出了控制器设计步骤和方法,仿真和搭建的10 kVA电力电子负载样机实验证明了方案和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负载 重复控制 电流控制 非线性负荷 波峰因数 能量回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能反馈型电子负载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1
12
作者 刘志刚 李宝昌 汪至中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7-41,共5页
采用电压型 PWM变流器设计实现了电子模拟功率负载 ,控制系统采用了性能优良的专门用于实时控制领域的数字信号处理器 TMS32 0 F2 40 ,优良的控制方法使得所研制的功率负载在实现电能的再生并网时功率因数趋近于 1.0 ,且电压和电流谐波... 采用电压型 PWM变流器设计实现了电子模拟功率负载 ,控制系统采用了性能优良的专门用于实时控制领域的数字信号处理器 TMS32 0 F2 40 ,优良的控制方法使得所研制的功率负载在实现电能的再生并网时功率因数趋近于 1.0 ,且电压和电流谐波满足 IEEE- 5 19标准。实验结果证实该方案能很好的解决直流电源出厂试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M变频器 电子负载 功率因数 谐波 铁道电气化 供电 电能反馈型电子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逆变器不平衡抑制研究 被引量:73
13
作者 彭力 白丹 +1 位作者 康勇 陈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74-178,共5页
三相逆变器的一个重要性能是输出电压的对称性,输出电压不对称主要由不平衡负载引起,文中基于对称分量法和叠加原理分析了输出基波电压对称性畸变机理,指出了输出电压正、负、零序分量不同的补偿特性,表明输出电压对称性控制不仅与控制... 三相逆变器的一个重要性能是输出电压的对称性,输出电压不对称主要由不平衡负载引起,文中基于对称分量法和叠加原理分析了输出基波电压对称性畸变机理,指出了输出电压正、负、零序分量不同的补偿特性,表明输出电压对称性控制不仅与控制器性能有关,还取决于逆变器电路结构的固有特性,并提出了改善逆变器输出对称性的方法。仿真和基于DSP控制的35kW逆变器样机实验均验证了理论分析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逆变器 不平衡负载 控制器 对称分量法 叠加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配电网静止无功补偿器改善配电网电能质量的方法 被引量:84
14
作者 袁佳歆 陈柏超 +1 位作者 万黎 姜芳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81-84,共4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能快速响应的配电网静止无功补偿器(DSTATCOM)是改善配电网系统电能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平衡不对称负荷的方法,并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了DSTATCOM 抑制电压跌落、电压... 随着社会的发展,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能快速响应的配电网静止无功补偿器(DSTATCOM)是改善配电网系统电能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平衡不对称负荷的方法,并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了DSTATCOM 抑制电压跌落、电压波动及平衡三相不平衡负荷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配电网 静止无功补偿器 不平衡负荷 电压跌落 三相 电压波动 改善 用户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PWM变换器的交流电子负载研究 被引量:34
15
作者 李芬 邹旭东 +1 位作者 王成智 陈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30-934,共5页
为节省能源和简化电源设备测试的投入,研究了一种结构简单、可测试交流电能装置各种电特性并将试验电能回馈至电网的交流电子负载。根据其主电路的两级AC/DC/AC变换结构,分析了起传递能量桥梁作用的直流母线电容工作和谐波产生机理,提... 为节省能源和简化电源设备测试的投入,研究了一种结构简单、可测试交流电能装置各种电特性并将试验电能回馈至电网的交流电子负载。根据其主电路的两级AC/DC/AC变换结构,分析了起传递能量桥梁作用的直流母线电容工作和谐波产生机理,提出了将两级PWM变换器分开控制的方案即前级变换器采用固定开关频率的单P环直接电流控制,后级变换器采用三角波调制的经典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的双闭环结构。基于32位定点TMS320F2812DSP控制器设计控制系统,实现了上述设计方案并应用于小功率交流电子负载实验样机。实验论证表明,该方案控制简单易行,可以实现对单相测试电源的阻抗特性精确模拟,同时完成功率因数接近于1的有源逆变,将测试电源电能回馈电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电子负载 负载特性模拟 能量回馈 功率平衡 电压型变换器 直接电流控制 固定开关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电力电子负载谐波分析与抑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宋鹏先 李耀华 +2 位作者 王平 苏朝阳 王松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33,共9页
三相电力电子负载在系统不平衡或模拟不平衡负载、非线性负载的工况下,直流母线会包含丰富的谐波电压,这些谐波分量通过PWM调制过程和电压外环控制器会引入到并网指令电流中,导致馈网电流质量的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根据瞬时功率理论,建... 三相电力电子负载在系统不平衡或模拟不平衡负载、非线性负载的工况下,直流母线会包含丰富的谐波电压,这些谐波分量通过PWM调制过程和电压外环控制器会引入到并网指令电流中,导致馈网电流质量的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根据瞬时功率理论,建立了三相电力电子负载功率平衡方程,推导出三相电力电子负载在不同工况下直流母线谐波电压的表达式,揭示了负载模拟变换器和并网变换器对直流母线电压的影响机理,并提出一种基于滞环控制的直流电压控制方案,以抑制直流母线谐波电压对并网输出电流的影响,改善馈网电流的质量。仿真和实验都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以及谐波抑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电力电子负载 并网变换器 直流母线 滞环控制 瞬时功率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三相电力电子负载的电流控制方法 被引量:12
17
作者 吴振兴 王翔 +2 位作者 邹旭东 黄清军 邹云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7-14,共8页
电力电子模拟负载(power electronics load,PEL)是一种绿色节能的试验装置。为了获得较好的跟踪特性,对传统的谐振控制器进行超前校正,在‘s’域中设计了控制器参数,使得电流环具有合适的带宽和相角裕度。采用状态观测器对控制的滞后一... 电力电子模拟负载(power electronics load,PEL)是一种绿色节能的试验装置。为了获得较好的跟踪特性,对传统的谐振控制器进行超前校正,在‘s’域中设计了控制器参数,使得电流环具有合适的带宽和相角裕度。采用状态观测器对控制的滞后一拍进行补偿,改善了电流环的稳定性,并且加入重复控制器大大减小了周期性的观测误差。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PEL具有较小的稳态误差以及较好的动态性能,对输入电压不对称及畸变导致的影响亦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负载 谐振控制器 超前校正 状态观测器 重复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逆变器输出电压不平衡的产生机理分析及其矫正 被引量:64
18
作者 孙驰 马伟明 鲁军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57-64,共8页
利用大信号平均模型对称分量分析方法对三相逆变器产生三相输出电压不平衡的机理进行系统的分析,得到了直观而清晰的结论,为对三相逆变器进行不平衡矫正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矫正方法。该文在三相输出电压不平衡产生机... 利用大信号平均模型对称分量分析方法对三相逆变器产生三相输出电压不平衡的机理进行系统的分析,得到了直观而清晰的结论,为对三相逆变器进行不平衡矫正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矫正方法。该文在三相输出电压不平衡产生机理的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一种简单可行的三相四桥臂逆变器控制方法,从而保证逆变器在带不平衡负载时仍能维持三相平衡的输出电压。文章最后给出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和所提出的控制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 三相四桥臂逆变器 控制方法 矫正 不平衡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电力变压器的并联运行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丹 毛承雄 陆继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66-71,共6页
讨论了电子电力变压器(EPT)的并联运行问题。总结了几种EPT并联运行的结构形式,指出EPT引入电力系统后,需要考虑它与常规变压器并联运行,以及多台EPT并联运行等情况。重点分析了多台EPT并联运行时的几种均流控制策略:主从控制、集中式电... 讨论了电子电力变压器(EPT)的并联运行问题。总结了几种EPT并联运行的结构形式,指出EPT引入电力系统后,需要考虑它与常规变压器并联运行,以及多台EPT并联运行等情况。重点分析了多台EPT并联运行时的几种均流控制策略:主从控制、集中式电流/功率偏差控制、分散逻辑控制和基于调差原理的无联络线控制。并以多台EPT交直流母线混合并联系统为基础分析了并联EPT的输入级控制策略。在MATLAB时域仿真环境下对两台EPT并联运行采用主从控制的控制方案,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主从控制下并联电子电力变压器的均流效果良好,且可以互为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电力变压器 并联运行 均流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电力电子负载并网变换器的设计与改进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成智 邹旭东 +4 位作者 陈鹏云 胡丹晖 唐健 陈伟 邹云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7,共7页
电力电子负载是一种灵活、节能地考核电源质量的装置,其并网变换器将测试能量高质量馈回电网。依据电路模型首先建立控制系统,结合系统工况对直流环节电压谐波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为抑制其对馈网电能质量的影响,通过对比陷波、低通、均值... 电力电子负载是一种灵活、节能地考核电源质量的装置,其并网变换器将测试能量高质量馈回电网。依据电路模型首先建立控制系统,结合系统工况对直流环节电压谐波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为抑制其对馈网电能质量的影响,通过对比陷波、低通、均值3种滤波器效果,并最终采用稳态特性最优的改进均值滤波器。为抑制大容量电容和均值滤波器等大惯性环节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基于有功功率平衡思想建立了小信号模型和相应的前馈控制方案,有效抑制了输入电压、电流和电网电压扰动对系统的影响。改进重复控制器作为电流环控制器提高电流跟踪精度和馈网功率因数。实验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做分析的正确性和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负载 并网变换器 非线性负荷 均值滤波 直流谐波 前馈控制 重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