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汶川地震灾后26例急性应激反应心理危机干预综合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吕建国 刘勇 +2 位作者 杨曦 孙璐 章锐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82-88,共7页
汶川大地震后,作者对绵阳安置点内来自北川县的26例灾民采用聆听观察、访谈、当事人自诉等方法收集资料,发现17例都有痛失亲人的遭遇;正常心理反应4例,神经衰弱反应2例,恐惧反应8例,抑郁反应9例,精神病反应3例。对评断为精神病反应的3... 汶川大地震后,作者对绵阳安置点内来自北川县的26例灾民采用聆听观察、访谈、当事人自诉等方法收集资料,发现17例都有痛失亲人的遭遇;正常心理反应4例,神经衰弱反应2例,恐惧反应8例,抑郁反应9例,精神病反应3例。对评断为精神病反应的3例进行了及时的转介。同时发现:社会支持系统与个体内在因素相互作用,影响问题的形成和发展。采用支持性陪伴、积极宣泄、(交互式)放松、理性情绪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等短期治疗策略有效。作者认为灾后急性心理危机干预后续干预的长期性必须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建立统筹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灾后心理干预工作系统和运行机制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特大地震 灾后急性应激反应 心理危机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害救援护士的“自我心理调适”与心理危机干预对策 被引量:76
2
作者 程艮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88-894,共7页
我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护士是一线灾害救援队伍中最大的一支救援力量,他们在防灾、减灾以及灾后救援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在灾害救援过程中,以及灾害救援结束后,一些灾害救援护士出现了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 我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护士是一线灾害救援队伍中最大的一支救援力量,他们在防灾、减灾以及灾后救援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在灾害救援过程中,以及灾害救援结束后,一些灾害救援护士出现了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问题。于是,许多学者提出"自我心理调适"应当成为灾害救援护士的核心能力之一。而目前围绕灾害救援护士"自我心理调适"的教育/培训未能满足实际需求。提高心理弹性水平是灾害救援护士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基础,也是预防心理危机出现的有效方法之一;当灾害救援护士出现心理危机时,"稳定情绪技术""放松训练"以及"减压+紧急事件应激晤谈"等方法是便捷有效的干预措施。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需要构建一个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社会支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救援护士 心理危机 急性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自我心理调适 心理弹性 心理危机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