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路绿化植物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和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与积累 被引量:16
1
作者 智颖飙 王再岚 +5 位作者 王中生 马中 姚一萍 李红丽 崔艳 刘建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63-1872,共10页
对内蒙古西部公路绿化植物油松(Pinustabulaeformis)、小叶杨(Populussimonii)及其根际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Hg、Pb、Cu、Zn、Ni、Cr)和类金属元素(As和Se)含量以及根际土壤重金属(Cu、Zn、Pb、Ni和Cr)形态、土壤pH值进行了测定。对比... 对内蒙古西部公路绿化植物油松(Pinustabulaeformis)、小叶杨(Populussimonii)及其根际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Hg、Pb、Cu、Zn、Ni、Cr)和类金属元素(As和Se)含量以及根际土壤重金属(Cu、Zn、Pb、Ni和Cr)形态、土壤pH值进行了测定。对比分析了公路沿线不同绿化植物及其不同器官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与积累特征。结果表明:绿化植物根际土壤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及污染程度以Cd为最高。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小叶杨和油松两种植物的根部和茎叶两种营养器官中重金属的含量均表现出“N”字形变动趋势。而且重金属元素在不同植物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具有Zn>Cu>Ni,Cr,As,Pb>Cd>Hg的基本规律。小叶杨茎叶对重金属元素Cr、Ni和Pb的富集能力较根部为强,油松茎叶对重金属元素Cr、Ni、Cu和Pb的富集能力较根部为强。绿化植物根际土壤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占总量百分比的大小序列为Zn>Pb>Ni、Cr>Cu,与重金属元素在不同植物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大小序列Zn>Cu>Ni、Cr、As、Pb>Cd>Hg并非趋于一致。公路绿化植物对根际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和积累与重金属元素有效态所占的比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小叶杨 公路 重金属 形态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 Marsh)×青杨(P.cathayana Rehd.)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 被引量:35
2
作者 苏晓华 张绮纹 +1 位作者 郑先武 张香华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9-27,共1页
利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方法,在美洲黑杨(P.deltoidesMarsh)×青杨(P.cathayanaRehd.)3代谱系中分析分子标记,构建出第1张美洲黑杨×青杨分子连锁图谱。共从300个10... 利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方法,在美洲黑杨(P.deltoidesMarsh)×青杨(P.cathayanaRehd.)3代谱系中分析分子标记,构建出第1张美洲黑杨×青杨分子连锁图谱。共从300个10mer随机引物中筛选出79个适合引物,检测出可供构图的分离标记180个。该图谱由20个连锁群,110个RAPD标记组成。总图距为覆盖基因组总长度的7035%,标记间的平均间距为1727cM.连锁群长度在371~1898,相应标记分别在3~10。本图谱为杨树抗病、虫和其它性状基因定位提供了框架结构,为实现杨树分子遗传育种迈进了最重要的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连锁图 RAPD 美洲黑杨 青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胁迫对欧美杂交杨(Populus deltoides×Populus nigra)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其Pb富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康丽娜 吴福忠 +4 位作者 何振华 徐振锋 刘洋 杨万勤 杨玉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84-490,共7页
采用速生树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但已有结果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为了解杨树在不同Pb胁迫条件下生长响应和Pb富集效果,以长江上游两种典型土壤(酸性紫色土和钙质紫色土)为栽培介质,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 采用速生树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但已有结果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为了解杨树在不同Pb胁迫条件下生长响应和Pb富集效果,以长江上游两种典型土壤(酸性紫色土和钙质紫色土)为栽培介质,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Pb浓度处理下(CK:0mg·kg-1;T1:200mg·kg-1;T2:450mg·kg-1;T3:2000mg·kg-1)欧美杂交杨(Populus deltoides×Populusnigra)生物量生产与分配格局以及Pb吸收、富集特性。两种土壤条件下杨树各器官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均表现出随Pb胁迫程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Pb胁迫条件下杨树生物量分配格局在钙质紫色土中表现为茎>粗根>叶>细根。相同浓度Pb处理条件下,单株杨树总生物量均表现为钙质紫色土大于酸性紫色土。随着Pb处理浓度的增大,杨树各器官Pb含量及积累量显著增加。Pb胁迫使杨树对Pb的富集系数逐渐增大而耐性系数逐渐减小。T3处理条件下杨树对Pb的富集系数在酸性紫色土中较大,且各处理条件下杨树对Pb的耐性系数均为酸性紫色土中较大。这些结果表明,高浓度Pb胁迫条件下酸性紫色土中的欧美杂交杨表现出较好的吸收和富集Pb的特性,这为Pb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杂交杨 PB胁迫 酸性紫色土 钙质紫色土 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胁迫对欧美杂交杨(Populus deltoides×Populus nigra)光合作用与生物量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沈迪玉 杨万勤 +2 位作者 张健 周利强 吴福忠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66,共6页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生长在四川盆地典型Cd污染冲积土和紫色土上的欧美杂交杨(Populus deltoides×Populus nigra)对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Cd浓度梯度(0、0.3、1.0、2.0 mg/kg)的光合响应和生物生产量。Cd处理显著降低紫色土上生长...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生长在四川盆地典型Cd污染冲积土和紫色土上的欧美杂交杨(Populus deltoides×Populus nigra)对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Cd浓度梯度(0、0.3、1.0、2.0 mg/kg)的光合响应和生物生产量。Cd处理显著降低紫色土上生长的杨树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量,增加气孔导度与胞间CO2浓度,增加凋落叶生物量,降低茎生物量、根生物量和单株总生物量。但是,Cd处理对冲积土上生长的杨树叶绿素特征、光合生理指标和生物量生产并无明显差异。尽管同一生长基质上不同Cd处理间杨树光合生理指标与生物量生产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紫色土上生长的杨树生理和生长特征均显著低于冲积土上生长的杨树。这些结果表明,自然条件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内,Cd污染并不对杨树生长构成较大威胁,而生长土壤基质的选择可能对杨树的栽培更为重要。这为Cd污染土壤区域城市森林建设和速生丰产林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杂交杨 CD 光合作用 紫色土 冲积土 生物量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洞庭湖杨树(Populus deltoides)清理迹地恢复初期涨水前后土壤种子库特征 被引量:8
5
作者 刘静逸 牛艳东 +4 位作者 郭克疾 蒋丽娟 罗学卫 吴小丽 徐佳娈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39-549,共11页
本文研究了南洞庭湖杨树清理1 a、2 a后的迹地(简称1 a和2 a)和未清理杨树洲滩(ck)涨水前后土壤种子库特征变化及其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结果显示:杨树清理迹地土壤种子库共萌发物种23科59属65种,涨水前后土壤种子库密度和种类均表现出1 a&... 本文研究了南洞庭湖杨树清理1 a、2 a后的迹地(简称1 a和2 a)和未清理杨树洲滩(ck)涨水前后土壤种子库特征变化及其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结果显示:杨树清理迹地土壤种子库共萌发物种23科59属65种,涨水前后土壤种子库密度和种类均表现出1 a>2 a>ck的趋势,且随着土层加深而递减.退水后ck、1 a、2 a不同土层物种数量和密度较涨水前均有所减少,其中一或二年生物种较涨水前有所减少,多年生物种占比增加;湿生物种与中生物种数目较涨水前均有所减少,而2 a土壤种子库中生物种比例较涨水前有所增加.涨水前后土壤种子库Shannon-Wiener和Simpson指数变化较小,退水后Margalef指数较涨水前有所下降.退水后地上植被物种Shannon-Wiener和Simpson指数高于涨水前地上植被,而Margalef指数有所下降.涨水前Srensen相似性系数表现为1 a>2 a>ck的趋势,退水后表现为2 a>1 a>ck的趋势,涨水前后不同恢复年份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优势物种所占比例有所差异.研究表明,南洞庭湖杨树清理迹地退水后土壤种子库密度和种类显著下降,随着恢复年份和水淹频次的增加,一或二年生物种迅速减少,多年生物种比例增加,地上植被物种均匀性有所增加,可见水文因子是影响南洞庭湖杨树清理迹地种子库恢复能力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洞庭湖 杨树 清理迹地 涨水 土壤种子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青杨(populuspseud-simoni)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侯凤莲 王文章 +2 位作者 冯玉龙 候丽娟 孔令武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08-213,共6页
在野外条件下,测定了小青杨树冠不同方向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日进程呈双峰曲线形式,双峰出现在上午9时及下午15时,低谷出现在13时,即“午睡现象”,这与光照强度关系不大,而与环境因子有密切关系。小青杨树冠四个方向的光照... 在野外条件下,测定了小青杨树冠不同方向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日进程呈双峰曲线形式,双峰出现在上午9时及下午15时,低谷出现在13时,即“午睡现象”,这与光照强度关系不大,而与环境因子有密切关系。小青杨树冠四个方向的光照强度都呈单峰曲线形式、温度也呈单峰曲线形式,但二者的峰值不同。树冠不同方向水分状况不同,饱和亏缺大者,水势较小,蒸腾强度也小。树冠不同方向,叶绿素含量不一,东面和北面叶绿含量较其他两面高,a/b比值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杨 净光合速率 生理生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L-90杨湿心材与对照材物理力学性质分析
7
作者 李永进 汤玉喜 +1 位作者 唐洁 黎蕾 《森林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2,共6页
为探究湿心材与对照材物理力学性能差异,以13年生南方型黑杨(XL-90杨)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湿心材与对照材的木材密度、干缩率、湿胀性、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及硬度等物理力学指标,对比分析其物理力学性能差异。结果表明:... 为探究湿心材与对照材物理力学性能差异,以13年生南方型黑杨(XL-90杨)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湿心材与对照材的木材密度、干缩率、湿胀性、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及硬度等物理力学指标,对比分析其物理力学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对照材密度(气干、基本、全干)、干缩率(气干、全干)和湿胀性(气干、饱水)均高于湿心材,且对照材和湿心材的径向干缩率、湿胀性均低于弦向,其中对照材的径向、弦向、体积气干干缩率分别较湿心材提高1.123%、2.335%、3.292%,径向、弦向、体积气干湿胀性分别提高0.916%、3.475%、4.221%。对照材的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及径向、弦向横纹抗压强度分别较湿心材降低5.617、1862.853、8.200、0.496、0.426 MPa,湿心材端面、径面、弦面硬度较对照材分别提高613.333、702.917、692.500 N,且对照材与湿心材的抗弯弹性模量、抗压强度、硬度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XL-90杨湿心材密度、干缩率和湿胀性等物理性能均低于对照材,而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和硬度等力学性能均高于对照材,该研究结果可为XL-90杨在木材加工利用方面提供应用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90杨 湿心材 对照材 物理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黑杨亲本及其不同林龄及生长势子代叶片糖代谢的差异
8
作者 张静 张伟溪 +8 位作者 丁昌俊 褚延广 苏晓华 赵军 苏雪辉 苑正赛 李政宏 余金金 黄秦军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145,共15页
【目的】研究美洲黑杨亲本及其不同生长势F1子代在不同林龄年生长关键时期的叶片淀粉、蔗糖代谢关键指标差异,解析淀粉、蔗糖代谢在美洲黑杨生长优势形成和维持中的作用关系,为揭示淀粉和蔗糖代谢过程对林木生长杂种优势形成和维持作用... 【目的】研究美洲黑杨亲本及其不同生长势F1子代在不同林龄年生长关键时期的叶片淀粉、蔗糖代谢关键指标差异,解析淀粉、蔗糖代谢在美洲黑杨生长优势形成和维持中的作用关系,为揭示淀粉和蔗糖代谢过程对林木生长杂种优势形成和维持作用以及杨树高产杂交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空间替代时间方法,以1年和3年林龄的美洲黑杨高生长势子代(H1、H2、H3)、低生长势子代(L3、L4)及其父(MP)、母(FP)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量法测定其年生长关键时期(7、8、9月)不同时间点叶片淀粉、蔗糖含量及ADP-葡聚糖焦磷酸化酶(AGPase)、蔗糖磷酸合酶(SPS)、β-淀粉酶(BAM)和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SS-I)活性,通过亲子代间的各指标差异比较以及相关性、回归和通径分析,分析淀粉、蔗糖代谢关键指标对不同生长势形成的作用规律。【结果】1年生和3年生林龄高生长势子代在年生长关键期的树高、胸径等生长指标均表现出明显的超亲优势,且淀粉、蔗糖代谢关键指标的中亲或超亲优势明显。但不同林龄美洲黑杨高生长势子代促进和维持生长优势的糖代谢特征不同。其中,1年生高生长势子代表现出超亲优势的白日淀粉和蔗糖合成相关酶(AGPase和SPS)活性以及淀粉夜间消耗量,HPH分别为1.63%~13.47%,5.41%~16.03%,0.58%~4.44%,且AGPase和SPS与树高和地径生长净增量显著正相关,且正直接效应显著(P<0.05);3年生高生长势子代除日间SPS活性和蔗糖夜间消耗量为超亲优势(HPH:0.61%~14.77%,0.29%~26.05%),其他糖代谢指标均表现为正中亲优势(MPH),分别为0.42%~12.23%,0.25%~12.20%,0.76%~5.20%,糖代谢关键指标与3年生美洲黑杨生长性状间的相关性受月份变化影响,蔗糖夜间消耗量、BAM和SPS以及AGPase活性分别在7、8、9月对净生长具有决定作用。上述指标在低生长势子代中表现出相反趋势。【结论】美洲黑杨生长性状杂种优势现象在1年生、3年生稳定存在,年生长关键期美洲黑杨糖代谢相关指标特征与其生长优势的形成和维持密切相关。不同林龄美洲黑杨高生长势子代维持生长优势的糖代谢策略不同,1年生主要通过提高昼夜蔗糖和淀粉积累及运输促进生长优势形成;3年生美洲黑杨高生长势子代主要通过蔗糖积累及运输维持生长优势,且该过程受月份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黑杨 淀粉代谢 蔗糖代谢 生长性状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坝上地区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蒸腾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9
作者 黄羡 余新晓 +1 位作者 贾国栋 孙立博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7-255,共9页
[目的]探讨坝上地区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蒸腾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方法]以坝上地区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Populus simonii)为研究对象,利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探针技术对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的树干液流进行监测,并同步监测光合有效辐射... [目的]探讨坝上地区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蒸腾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方法]以坝上地区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Populus simonii)为研究对象,利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探针技术对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的树干液流进行监测,并同步监测光合有效辐射(PAR)、降雨量(P)、气温(T)、风速(W)、饱和水汽压差(VPD)和相对湿度(RH)等气象因子,研究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蒸腾耗水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1)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生长季蒸腾速率呈昼高夜低的单峰型变化趋势,且未退化和轻度退化小叶杨启动时间早于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小叶杨,未退化小叶杨生长季蒸腾速率峰值显著高于其他3种退化小叶杨。2)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生长季日耗水量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季节变化趋势,日耗水量大小总体表现为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未退化小叶杨日耗水量峰值为(197.19±38.99)L,分别是轻度退化(82.43±5.30)L、中度退化(60.06±6.79)L、重度退化小叶杨(51.02±7.00)L的2.4、3.3、3.9倍。退化使得小叶杨生长季缩短,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小叶杨生长季为5—9月。3)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生长季蒸腾速率和日耗水量与光合有效辐射、风速、气温、饱和水汽压差和相对湿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未退化和轻度退化小叶杨生长季日耗水量与降雨量显著负相关。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生长季晴天蒸腾速率与日耗水量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存在差异,多气象因子共同控制小叶杨蒸腾速率与日耗水量。[结论]研究成果可为水分平衡下坝上地区小叶杨人工林生态需水估算和林分合理密度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杨 退化程度 蒸腾耗水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改造模式的退化小叶杨人工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10
作者 吕欣晔 岳永杰 +5 位作者 赵鹏武 郝龙飞 徐雅洁 孙哲林 于兴男 孙晓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122,共8页
以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缘的敖汉旗典型退化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r.)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行间混交改造、块状混交改造、皆伐混交改造、对照样地(未改造退化小叶杨人工林)4个试验方案,每种改造模式及对照样地均设置3个50 m×5... 以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缘的敖汉旗典型退化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r.)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行间混交改造、块状混交改造、皆伐混交改造、对照样地(未改造退化小叶杨人工林)4个试验方案,每种改造模式及对照样地均设置3个50 m×50 m重复样地;2023年8月份,在每个样地内沿对角线设置3个重复土壤剖面,采用环刀法分别采集土层深度(h)0<h≤10 cm、10 cm<h≤20 cm、20 cm<h≤40 cm、40 cm<h≤60 cm土壤样品,按照试验设计测定土壤密度、孔隙度、有机质质量分数、总氮质量分数、总磷质量分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ANOVA)、斯皮尔曼(Spearman)分析法,分析不同改造模式对退化小叶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行间混交改造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比其他改造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变化显著(P<0.05)。与行间混交改造相比,块状混交改造、皆伐混交改造及对照样地人工林的土壤总氮质量分数,分别减少3.21%、12.45%、19.68%。与行间混交改造相比,块状混交改造的土壤总磷质量分数增加6.76%。研究区林木生长主要受氮素的营养限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碳质量分数与磷质量分数比(w(C)∶w(P))受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影响较大,土壤氮质量分数与磷质量分数比(w(N)∶w(P))受土壤总氮质量分数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模式 退化小叶杨 人工林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黑杨无性系生物质能源林初选试验
11
作者 郭新安 胡学 +1 位作者 孙洪刚 张源长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4,72,共6页
为了探讨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作为生物质能源林的可行性,并进一步筛选更有潜力的适合作为生物质能源林的无性系,以8个美洲黑杨无性系为参试对象,按照随机区组试验营造生物质能源林,并测定了胸径、株高等17个指标,采用多元统计... 为了探讨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作为生物质能源林的可行性,并进一步筛选更有潜力的适合作为生物质能源林的无性系,以8个美洲黑杨无性系为参试对象,按照随机区组试验营造生物质能源林,并测定了胸径、株高等17个指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个无性系均为生物质能源林的重要树种,其中,2号无性系最优,其次为4号和3号无性系。采用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拟定了单株生物量(W)与胸径(D)、株高(H)的回归方程,为W=2.878 7D+0.655 3H-16.528 0,通过测定胸径和株高,可以快速估算其生物量,从而为美洲黑杨生物质能源林经营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黑杨 无性系 能源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洲滩杨树清理后生态恢复初期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特征
12
作者 李婷婷 肖亚琴 +4 位作者 周赞 胡彩艳 谭思佳 刘静逸 牛艳东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4期9-16,共8页
洞庭湖杨树大面积的不合理种植使湿地功能退化,近年来洞庭湖已陆续清理杨树并在清理洲滩上开展了生态恢复行动。本文以杨树清理1 a和2 a后的自然恢复洲滩作为研究对象,以未清理杨树洲滩作为对照,通过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并结合地上植被物... 洞庭湖杨树大面积的不合理种植使湿地功能退化,近年来洞庭湖已陆续清理杨树并在清理洲滩上开展了生态恢复行动。本文以杨树清理1 a和2 a后的自然恢复洲滩作为研究对象,以未清理杨树洲滩作为对照,通过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并结合地上植被物种多样性进行差异性、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探究洞庭湖杨树清理洲滩生态恢复初期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结果显示:(1)相较于未清理洲滩,恢复1 a和2 a后的洲滩表层土壤(0~40 cm)黏粒、粉粒比重和含水率显著增加(P<0.05),土壤砂砾比重、pH显著降低(P<0.05),而深层土壤(40~100 cm)粒径结构差异不显著。(2)恢复洲滩不同土层的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全碳、有机质含量均较未清理洲滩显著升高(P<0.05),且随着土层加深而逐渐降低,未清理洲滩不同土层之间差异较小。(3)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含水率、粉粒比重、黏粒比重以及有机质、全氮等含量与地上植被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关系,土壤电导率、砂砾比重、pH与地上植被多样性指数存在负相关关系。综上所述,在杨树清理洲滩的自然恢复过程中,恢复洲滩土壤质量较未清理洲滩有所改善,土壤含水率和养分的提高是清理洲滩地上植被恢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杨树清理 土壤理化性质 生态恢复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北黄土区小叶杨林分密度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范明远 张杰铭 +6 位作者 孙立博 李治学 闫冰 余锦亚南 宁晓梅 崔悦 常晓敏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7-195,共9页
[目的]探究林分密度对小叶杨纯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EMF)的影响,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通过野外调查,选取晋西北黄土区5种不同密度(375、600、825、1050和1350株·hm^(−2))的小叶杨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小叶... [目的]探究林分密度对小叶杨纯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EMF)的影响,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通过野外调查,选取晋西北黄土区5种不同密度(375、600、825、1050和1350株·hm^(−2))的小叶杨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小叶杨林不同密度下生长情况、单一生态功能及EMF的差异。[结果](1)当小叶杨林密度为375株·hm^(−2)时,树高、胸径最大(10.80±2.01 m、23.43±2.29 cm);密度为1350株·hm^(−2)时,树高、胸径最小(9.89±3.49 m、16.13±5.66 cm);1050株·hm^(−2)密度下小叶杨的胸径生长和树高增长较其他林分密度相对稳定。水源涵养和防风固沙随密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碳储量和生物多样性随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1050株·hm^(−2)密度下4种生态功能较为均衡。(2)在375株·hm^(−2)、600株·hm^(−2)、825株·hm^(−2)密度下生物多样性对EMF贡献度最高,在1050株·hm^(−2)、1350株·hm^(−2)密度下防风固沙对EMF贡献度最高。1050株·hm^(−2)密度下的EMF指数最高。(3)EMF与胸径、树高、郁闭度、密度呈正相关,其中林分密度是EMF最重要的解释因子。[结论]小叶杨林密度维持在1050株·hm^(−2)时,有利于晋西北黄土区小叶杨林可持续经营与生态功能的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西北 小叶杨 不同密度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叶杨DREB1D基因的克隆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
14
作者 王建义 《防护林科技》 2025年第5期12-16,共5页
为充分挖掘小叶杨(Populus simonii)的抗逆优良特性,对小叶杨DREB1D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并对其基因序列和连锁不平衡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小叶杨DREB1D基因没有内含子,DREB1D基因长度为800 bp,该基因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能够... 为充分挖掘小叶杨(Populus simonii)的抗逆优良特性,对小叶杨DREB1D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并对其基因序列和连锁不平衡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小叶杨DREB1D基因没有内含子,DREB1D基因长度为800 bp,该基因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能够编码一个长度为240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33 kDa,等电点为4.85,小叶杨与毛果杨的DREB1D序列同源性高达90%。该基因中的SNP频率为0.04375,存在5个常见单核苷酸多态性(SNP),30个稀有SNP,24个错义突变和11个无义突变。连锁不平衡在小叶杨DREB1D基因中已被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杨 DREB1D基因 转录因子 SNP 连锁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西部小黑杨林分密度与生长量关系研究
15
作者 毕宇 张强 +3 位作者 王福森 赵鹏舟 李勇 赵晓 《防护林科技》 2025年第1期66-69,共4页
为探讨黑龙江西部地区林分密度对小黑杨生长的影响,对造林密度分别为3 m×5 m、4 m×5 m、5 m×5 m和6 m×5 m的41年生小黑杨试验林进行树高和胸径测定,分析小黑杨林分密度与生长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小黑杨... 为探讨黑龙江西部地区林分密度对小黑杨生长的影响,对造林密度分别为3 m×5 m、4 m×5 m、5 m×5 m和6 m×5 m的41年生小黑杨试验林进行树高和胸径测定,分析小黑杨林分密度与生长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小黑杨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影响显著,树木生长空间越大,单株材积生长量越大。密度为4 m×5 m小黑杨林分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较高;不同密度的小黑杨林分生长规律相似,密度3 m×5 m、4 m×5 m、5 m×5m、6 m×5 m的林分成熟龄分别为26年、25年、24年和23年,41年生小黑杨已近枯死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杨 黑龙江西部 林分密度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型黑杨生长性状和木材材性与湿心材形成的相关性
16
作者 李永进 汤玉喜 +1 位作者 唐洁 黎蕾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18,26,共5页
为了分析南方型黑杨生长性状、木材性状对其湿心材形成的影响程度,于2023年11月份,在岳阳市君山区丁字堤南方型黑杨试验林,选取13年生的8个南方型黑杨无性系为研究对象,每个无性系选取6株样株,用9 mm生长锥在树高1.3 m处钻取木样,分别... 为了分析南方型黑杨生长性状、木材性状对其湿心材形成的影响程度,于2023年11月份,在岳阳市君山区丁字堤南方型黑杨试验林,选取13年生的8个南方型黑杨无性系为研究对象,每个无性系选取6株样株,用9 mm生长锥在树高1.3 m处钻取木样,分别测量木芯长度、湿心材长度,并称量质量;依据试验设计,测定样木的胸径、树高、材积、树液pH、生材含水量、气干材含水量、木材基本密度;运用相关分析法、通径分析法,计算各性状对湿心材比例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决定系数,分析南方型黑杨无性系生长性状、木材性状的7个性状指标对湿心材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8个无性系间,湿心材比例、胸径、树高、材积、生材含水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树液pH和生材含水量,与湿心材比例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气干材含水量与湿心材比例存在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生材含水量(W r)、树液pH、气干材含水量(W a)是影响湿心材比例(R(wh))的重要因子,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3个性状与湿心材比例的多元回归方程R(wh)=-0.995+0.006pH+0.075 W r+0.005 W a;其中,生材含水量对湿心材比例的直接影响(0.522)和单独决定系数大小表明,生材含水量对湿心材比例影响最大。因此,生材含水量大小可以作为选育南方型黑杨低湿心材选育时的评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型黑杨 生长性状 木材材性 生材含水量 湿心材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黑杨种质资源创制和综合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兴华 黄启伦 +5 位作者 李善文 孟宪伟 李宗泰 乔艳辉 董玉峰 张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9-86,共8页
【目的】通过美洲黑杨种内杂交育种,创制综合性状优良的新种质,进一步丰富美洲黑杨育种资源。【方法】以美洲黑杨无性系Ⅰ-69为母本,D324为父本杂交,获得22个美洲黑杨杂种无性系。以母本Ⅰ-69杨为对照开展苗期试验和造林试验,进行无性... 【目的】通过美洲黑杨种内杂交育种,创制综合性状优良的新种质,进一步丰富美洲黑杨育种资源。【方法】以美洲黑杨无性系Ⅰ-69为母本,D324为父本杂交,获得22个美洲黑杨杂种无性系。以母本Ⅰ-69杨为对照开展苗期试验和造林试验,进行无性系测定,对苗高、苗木胸径、第1年~第8年的树高和胸径、干形、冠型等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综合选择美洲黑杨优异种质。【结果】苗高、苗木胸径、第1年~第8年的树高和胸径以及第8年的材积、冠幅、分枝度、通直度和冠高比在无性系间差异显著,分枝角度、枝下高和分枝粗度在无性系间差异不显著;各性状遗传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3.49%~23.98%;苗高、胸径、树高、材积、冠幅和分枝度的重复力在0.679 8~0.940 5之间,属于高重复力,受到较强遗传控制。美洲黑杨无性系的生长、干形、冠形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第8年胸径、树高、材积、冠幅和冠高比两两间的遗传相关系数较高,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6.85%;其中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为57.04%,胸径、树高、材积、冠幅和冠高比对第1主成分的贡献最大,可作为无性系的评价指标;第1主成分值超过对照Ⅰ-69的有616、607、609、623和624共5个无性系。【结论】美洲黑杨种内杂种无性系存在丰富遗传变异,创制的这5个无性系具有生长快、树干通直、冠幅大、冠高比高等优良特性,综合性状优于对照Ⅰ-69杨,为优异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育种 美洲黑杨 种质资源 创制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坝上地区退化小叶杨树干液流特征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东烨 余新晓 +2 位作者 李旭红 蒋涛 贾国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6-43,共8页
【目的】探究华北坝上地区退化和未退化小叶杨蒸腾耗水规律,合理配置生态用水,为小叶杨退化林的修复与重建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未退化、退化小叶杨为研究对象,利用热扩散探针(TDP)测定树干液流量,同时监测气象因子,研究两种小叶... 【目的】探究华北坝上地区退化和未退化小叶杨蒸腾耗水规律,合理配置生态用水,为小叶杨退化林的修复与重建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未退化、退化小叶杨为研究对象,利用热扩散探针(TDP)测定树干液流量,同时监测气象因子,研究两种小叶杨在不同天气下树干液流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分析生长旺季(7、8、9月)两种小叶杨树干液流与蒸腾量。【结果】(1)在不同天气条件下,退化和未退化小叶杨晴天树干液流速率大于雨天与阴天,晴天时两者差距最大,且未退化小叶杨树干液流的启动时间总是早于退化小叶杨;(2)生长季内两种小叶杨树干液流速率差异显著,未退化小叶杨蒸腾耗水量是退化小叶杨的3倍;(3)大气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小叶杨树干液流最主要的环境因子,未退化小叶杨对环境因子响应更敏感。【结论】退化小叶杨较低的蒸腾量难以维持正常生理所需,导致生理衰退,对环境因子变化的敏感性增加,进一步削弱了其应对未来干旱事件的能力。建议对已经发生退化的杨树林分进行更新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杨 树干液流 退化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不同间伐强度青山杨人工林生长及木材性状变异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晶 崔莹 +3 位作者 王福森 李开隆 曲冠证 赵曦阳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8,共11页
探究不同间伐强度对青山杨人工林生长及木材性状的影响,为东北地区培育杨树优质工业资源材提供理论基础。以18年生青山杨为试验材料,以初植株行距2 m×3 m为对照,设置3种强度的间伐处理(4 m×3 m、6 m×3 m、4 m×6 m)... 探究不同间伐强度对青山杨人工林生长及木材性状的影响,为东北地区培育杨树优质工业资源材提供理论基础。以18年生青山杨为试验材料,以初植株行距2 m×3 m为对照,设置3种强度的间伐处理(4 m×3 m、6 m×3 m、4 m×6 m)。间伐后第5年对试验林的生长性状(树高、胸径、2米径、冠幅)及木材性状(基本密度、纤维长、纤维宽、半纤维素含量、纤维素含量、综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利用树高、胸径计算出单株材积及单位面积蓄积。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基本密度外,各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均值分析结果表明,林木各生长指标与木质素含量的均值在株行距为6 m×3 m时达到最大,其余各木材指标均在株行距为4 m×3 m或6 m×4 m时达到最大;各测定指标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3.35%~29.87%;除基本密度外,各指标重复力均超过0.590。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生长指标间均达显著正相关水平(0.690<r<0.993),而木材性状间及生长性状与木材性状间的相关性较弱。分别以生长性状、木材性状及联合生长与木材性状为评价指标对各处理进行综合评价后发现,Qi分别在株行距为6 m×3 m、4 m×6 m及4 m×6 m时达到最大。间伐能够促进林分生长,改良林木材性,且保留株行距为4 m×6 m时,林木材性及生长与木材综合改良效果较为优良;保留株行距为6 m×3 m时,林木生长效果最好。因此,今后可根据培育目标的不同选择适宜的间伐强度进行东北地区杨树优质工业资源材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山杨 间伐强度 生长性状 木材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布齐沙漠小叶杨和新疆杨树干液流速率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3
20
作者 钟红云 潘瑞华 +4 位作者 邸楠 包铁军 佘昊 臧文赫 李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896-9909,共14页
采用热扩散探针法,于2021年5—10月对库布齐沙漠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和新疆杨(Populus alba var.pyramidalis)树干液流进行观测,在生长季同步监测其气象因子、土壤水分等指标,分析小时、日和月尺度下树干液流对环境因子(空气温度、... 采用热扩散探针法,于2021年5—10月对库布齐沙漠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和新疆杨(Populus alba var.pyramidalis)树干液流进行观测,在生长季同步监测其气象因子、土壤水分等指标,分析小时、日和月尺度下树干液流对环境因子(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饱和水汽压差、太阳辐射、风速、土壤含水量、降雨量)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新疆杨总耗水量(1059.43 kg)高于小叶杨(947.30 kg)。(2)小时尺度上,小叶杨和新疆杨液流速率均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饱和水汽压差、太阳辐射、风速、土壤含水量和降雨量等7个环境因子呈极显著相关;日尺度上,两树种液流速率均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饱和水汽压差、太阳辐射、风速和土壤含水量等6个环境因子呈极显著相关;月尺度上,小叶杨液流速率与饱和水汽压差、太阳辐射和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相关,新疆杨液流速率与空气温度、饱和水汽压差和太阳辐射呈极显著相关。(3)建立时间尺度树干液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小时尺度上,小叶杨入选因子依次为空气温度、土壤含水量、饱和水汽压差和太阳辐射,新疆杨入选因子包括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等7个因子,树干液流的解释率分别为74.9%、75.6%;日尺度上,小叶杨入选因子依次为土壤含水量、空气温度和风速,新疆杨入选因子包括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土壤含水量和风速,树干液流的解释率分别为84.3%、80.9%;月尺度上,太阳辐射和风速是小叶杨液流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2个因子可以共同解释小叶杨液流速率变化的99.5%,饱和水汽压差对新疆杨液流速率的影响最大,单独能够解释新疆杨液流速率变化的91.8%。(4)在较小时间尺度上(小时),液流适宜采用仪器直接测定,在大时间尺度上(日、月)可监测环境因子来估算出2个树种的蒸腾耗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液流 时间尺度 小叶杨 新疆杨 库布齐沙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