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S_(mn)系列表面化学性质与胶束化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正武 李英 +1 位作者 李干佐 顾明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16-820,共5页
通过表面张力的测定,研究了十二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LSmn)系列表面活性剂LS36、LS45、LS54在溶液表面吸附和形成胶束的热力学函数随温度的变化.给出了它们在水溶液中的二组分相图.结果表明,LS36、LS45、LS54的表面活性都较高.在25... 通过表面张力的测定,研究了十二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LSmn)系列表面活性剂LS36、LS45、LS54在溶液表面吸附和形成胶束的热力学函数随温度的变化.给出了它们在水溶液中的二组分相图.结果表明,LS36、LS45、LS54的表面活性都较高.在25~50℃范围内,临界胶束浓度(cmc)和平衡表面张力分别在4.44×10-6~17.3×10-6mol·L-1和30.1~33.5mN·m-1之间,表面吸附和形成胶束的自由能分别在-40.0~-49.5kJ·mol-1和-27.2~-33.1kJ·mol-1之间.不论是在溶液表面吸附还是形成胶束均为熵驱动过程.其中LS36由于含具有亲水能力较强的聚氧乙烯基团(EO)成分较低,因此不论其浊点还是其表面吸附和形成胶束的热力学函数均与LS45、LS54具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LSmn)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相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分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被引量:8
2
作者 黄晓兰 吴惠勤 +2 位作者 黄芳 林晓珊 朱志鑫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9-282,共4页
采用电喷雾质谱(ESI/MS)技术建立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的烷基碳链分布、乙氧基分布及平均EO数、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方法;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LC-ESI/MS)测定了AES中的游离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含量。将本方法应用于... 采用电喷雾质谱(ESI/MS)技术建立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的烷基碳链分布、乙氧基分布及平均EO数、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方法;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LC-ESI/MS)测定了AES中的游离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含量。将本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并与核磁共振法测得的平均EO数进行比较,二者的测定结果相当吻合,从而验证了本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 烷基碳链分布 乙氧基数(EO数)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醇聚氧乙烯醚乙酸钠的合成及性能
3
作者 郑帼 赵爽 吴波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46,共7页
为探究十二醇聚氧乙烯醚乙酸钠(AECNa)的最佳合成工艺,采用羧甲基化法,以十二醇聚氧乙烯醚(AEO)、氯乙酸钠、氢氧化钠为反应物在催化剂催化的条件下合成了十二醇聚氧乙烯醚乙酸钠,考察了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AEO转化率和A... 为探究十二醇聚氧乙烯醚乙酸钠(AECNa)的最佳合成工艺,采用羧甲基化法,以十二醇聚氧乙烯醚(AEO)、氯乙酸钠、氢氧化钠为反应物在催化剂催化的条件下合成了十二醇聚氧乙烯醚乙酸钠,考察了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AEO转化率和AECNa产率的影响,并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仪对反应产物进行表征。得到AECNa合成的最优化条件为:第1步碱化反应的原料摩尔比n(AEO)∶n(NaOH)=1∶0.9,温度为110℃,时间为1.5 h;第2步羧甲基化的摩尔比n(AEO)∶n(ClCH2COONa)=1∶1.5,反应温度为90℃,时间为4 h;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投入总质量的0.05%,最终产物收率为93.7%。对AECNa乳液粒径、润湿性、分散性和抗静电性的测试结果表明:AECNa的乳液粒径较小,平均粒径为0.073μm,乳液的表面张力为23.9 mN/m;AECNa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抗静电性,可明显改善短切高强高模维纶纤维在水中的分散性;同时,其可将涤纶短纤维的比电阻降低至9.8×10^6Ω·cm,说明AECNa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性能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醇聚氧乙烯醚乙酸钠 羧甲基化 催化剂 分散性 抗静电性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设计与合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建新 毕晨光 +3 位作者 袁冰 李宗石 乔卫红 栾吉梅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4-468,共5页
以萘酰亚胺为荧光母体、酰胺基团为连接基,将萘酰亚胺引入到典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设计并合成了两种荧光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化合物(Ⅲa和Ⅲb),并用质谱、核磁共振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以萘酰亚胺为荧光母体、酰胺基团为连接基,将萘酰亚胺引入到典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设计并合成了两种荧光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化合物(Ⅲa和Ⅲb),并用质谱、核磁共振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测量了化合物Ⅲa和Ⅲb的荧光及表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化合物不仅具有传统表面活性剂的一般性质,而且还表现出良好的荧光性质。化合物Ⅲa和Ⅲb在水溶液中的荧光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540,543nm,激发波长均为452nm;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1.148×10-5,4.070×10-6m ol/L;最低表面张力分别为31.29,31.73mN/m;浊点分别为40.1,4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酰亚胺 荧光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氟庚基磷酸单酯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旗威 耿兵 +2 位作者 张炉青 张德宾 张书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7-349,374,共4页
研究了含氟烷基磷酸单酯类表面活性剂[分子式为H(CF2)6CH2OPO(ONa)2,记为DFH-PS]与无机盐和普通碳氢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性能,研究结果表明,DFH-PS水溶液最低表面张力为23.73 mN/m;当NaCl浓度为0.2 mol/L时,可使DFH-PS水溶液最低表面张力... 研究了含氟烷基磷酸单酯类表面活性剂[分子式为H(CF2)6CH2OPO(ONa)2,记为DFH-PS]与无机盐和普通碳氢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性能,研究结果表明,DFH-PS水溶液最低表面张力为23.73 mN/m;当NaCl浓度为0.2 mol/L时,可使DFH-PS水溶液最低表面张力下降到21.62 mN/m;阴离子碳氢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该含氟表面活性剂影响显著,当n(DFH-PS)∶n(SDS)=5∶1时,可使水溶液表面张力在很低浓度时降至22.22 mN/m;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辛基酚聚氧乙烯(10)醚(OP-10)混合,当n(DFH-PS)∶n(OP-10)=8∶1时,可使水溶液表面张力降至27.0 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表面活性剂 含氟烷基磷酸单酯 复配 表面张力 十二烷基硫酸钠 OP-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板剂及Ni掺杂对中孔TiO_2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段战辉 罗来涛 +1 位作者 张雪红 邵光新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8-302,共5页
Mesoporous titania have been prepared using Polyoxyethylene(8) dodecyl ether (Brij35) as template and tetrabutyl titanate as titanium source, effects of the molar ratio of template to titanium source, the calcination ... Mesoporous titania have been prepared using Polyoxyethylene(8) dodecyl ether (Brij35) as template and tetrabutyl titanate as titanium source, effects of the molar ratio of template to titanium source,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and nickel-doped on mesoporous TiO_ 2 were discussed.. The samples formed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XRD, FT-IR , TG, N_ 2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and TEM.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esoporous TiO_ 2 had a big pore diameter and a better stability with Brij35 as template, ratio of template to titanium source had a certain effect on the properties of mesoporous TiO_ 2, The dope of Ni ion has increased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the mesoporous titan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孔二氧化钛 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 Ni掺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