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CR-LDR平台的近交系小鼠遗传质量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谢雯 鲍世民 +3 位作者 谢建云 李凯 周宇荀 肖君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4期1-8,共8页
目的建立基于PCR-LDR平台的近交系小鼠SNP快速分型方法,用于检测实验小鼠的遗传质量与品系纯度。方法利用可移植性极高的PCR-LDR技术,以常见近交系小鼠为研究对象,选取了21条染色体上的45个SNP位点,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经过筛选和验证,... 目的建立基于PCR-LDR平台的近交系小鼠SNP快速分型方法,用于检测实验小鼠的遗传质量与品系纯度。方法利用可移植性极高的PCR-LDR技术,以常见近交系小鼠为研究对象,选取了21条染色体上的45个SNP位点,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经过筛选和验证,建立了多重PCR-LD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PCR-LDR)分型方案。结果四组多重PCR-LDR可实现45个SNP位点的基因分型,其中43个、44个与45个SNP在样本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00%、90.9%与36.4%。所有样本经分型确定为纯合体,并得到了常见近交系小鼠SNP位点信息。结论实现了常见近交系小鼠快速、高通量的基因分型,可用于遗传质量检测和品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质量检测 近交系小鼠 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聚合酶链式反应 链接酶检测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芽孢细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和晓兰 郑楠 +2 位作者 赵艳坤 王加启 孟璐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91-400,共10页
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产芽孢细菌会形成芽孢休眠体。芽孢能够在极端环境中存活数年,环境条件适宜时,又重新萌发为营养细胞,进而影响产品的品质和货架期。目前,对于食品中产芽孢细菌的检测方法,我国最常用的仍然是培养法,这种方法需耗时4... 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产芽孢细菌会形成芽孢休眠体。芽孢能够在极端环境中存活数年,环境条件适宜时,又重新萌发为营养细胞,进而影响产品的品质和货架期。目前,对于食品中产芽孢细菌的检测方法,我国最常用的仍然是培养法,这种方法需耗时48 h及以上,不能实现对产芽孢细菌的快速检测,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对产芽孢细菌的多种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包括国内外采用的常规培养的检测方法、基于核酸扩增的检测方法、基于荧光染料的检测方法、基于芽孢特有成分吡啶二羧酸的检测和其他检测方法等,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点、检测时间和检测限等进行了总结和整理,旨在为产芽孢细菌检测领域提供基础知识和研究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 聚合酶链式反应 流式细胞术 吡啶二羧酸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野生小家鼠来源一号染色体替换系”构建的PCR-LDR分型系统 被引量:8
3
作者 晁天柱 陈国强 +3 位作者 赵莹 李凯 周宇荀 肖君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5期372-376,共5页
目的建立用于"野生小家鼠来源一号染色体替换系"构建的PCR-LD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nd 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PCR-LDR)分型系统。方法采用易于判断的二元性遗传标记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ar polymorphi... 目的建立用于"野生小家鼠来源一号染色体替换系"构建的PCR-LD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nd 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PCR-LDR)分型系统。方法采用易于判断的二元性遗传标记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ar polymorphism point,SNP),应用连接酶检测技术(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LDR),建立PCR-LDR分型方案。结果三组多重PCR-LDR分型方案适用于覆盖整条一号染色体的29个SNP遗传位标的分型,位点间平均遗传距离在6.25厘摩(centimorgan,cM)。结论实现了后代小鼠快速、高通量的基因分型,可准确检测1号染色体各区段的重组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小家鼠来源的一号染色体替换系 pcr-ldr分型系统 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凝胶芯片的数字PCR精准定量葡萄汁中的大肠杆菌O157
4
作者 易子涵 林星宇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9,共9页
建立一种可对葡萄汁中大肠杆菌O157(Escherichia coli O157)直接检测的水凝胶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该方法直接将样本与水凝胶PCR体系混合,通过热裂解释放细菌DNA,利用水凝胶材料的三维网络结构... 建立一种可对葡萄汁中大肠杆菌O157(Escherichia coli O157)直接检测的水凝胶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该方法直接将样本与水凝胶PCR体系混合,通过热裂解释放细菌DNA,利用水凝胶材料的三维网络结构,实现靶标DNA的原位数字PCR扩增,扩增后形成的荧光信号以荧光点形式呈现,荧光点数量与DNA分子数量一一对应,从而实现精确定量分析。针对大肠杆菌O157设计PCR引物,建立方法体系,并进行可行性、灵敏性、特异性及真实样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限可低至单细菌水平,无需DNA提取纯化;特异性强,只检出目标细菌;无需样品前处理,并具有良好的抗抑制效果;从制样到结果报告的检测时间可降至40 min以内。所有葡萄汁污染样品均可直接检测,阳性检出率为100%,与稀释涂布平板方法检测结果一致,平均回收率为96.9%~112.0%,相对标准偏差为3.6%~12.4%。本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灵敏、无需样品前处理和操作简单等优点,适合于现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大肠杆菌O157 水凝胶 数字化聚合酶链式反应 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双向开启硫黄素T/G四链体探针无标记检测牛奶中沙门氏菌方法研究
5
作者 尚慧杰 徐建国 +2 位作者 彭育勃 陈伟 姚丽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7-681,687,共6页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硫黄素T(ThT)/G-四链体探针无标记检测牛奶中沙门氏菌(Salmonella)方法。以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为检测目标,设计特异性发卡引物,通过PCR和特异功能的G-四链体实现对沙...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硫黄素T(ThT)/G-四链体探针无标记检测牛奶中沙门氏菌(Salmonella)方法。以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为检测目标,设计特异性发卡引物,通过PCR和特异功能的G-四链体实现对沙门氏菌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在最优反应体系下,沙门氏菌的浓度与信号输出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27.149X+0.292,R^(2)=0.981,其线性范围为10^(2)~10^(6) CFU/mL。纯菌样品和实际样品都能在细菌浓度为10^(2) CFU/mL时检测出信号,表明该方法具有抗基质效应。研究结果为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四链体 硫黄素T 沙门氏菌 无标记检测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rapid soil DNA extraction method applied to field detection
6
作者 YAN Jingying NI Liang +1 位作者 LI Kunfeng SHEN Xingyu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5年第4期586-595,共10页
Soil DNA extraction,such as microbial community analysis and gene drift detection,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multiple analyses in different fields.Nevertheless,the soil DNA extraction methods for field detection are st... Soil DNA extraction,such as microbial community analysis and gene drift detection,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multiple analyses in different fields.Nevertheless,the soil DNA extraction methods for field detection are still lacking.This study established a rapid soil DNA extraction(RSDE)method that can be used in field detection.In this method,we first utilized the optimized lysate to isolate DNA from soil and then used a filtration membrane and a DNA adsorption membrane to purify the DNA via the column method.Moreover,we used the pressure from the syringe instead of the conventional centrifugal force of the centrifuge to assist the sample filtration,resulting in very low requirements for this method,with an extraction time of less than 20 min.Furthermore,we demonstrated that the RSDE method was applicable for DNA extraction from different types of soils,with the demand for soil samples as low as 0.1 g and that the amount of obtained DNA was,to some extent,greater than that obtained by a commercial kit.Furthe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is extracted genomic DNA can be used directly fo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analysis,including ordinary 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and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CRISPR/Cas12a visual assays.In addition,we demonstrated that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to extract DNA from residual plant roots in addition to soil microbes,which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soil plants and microorganisms.In summary,the RSD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study may have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DNA DNA extraction field detec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CRISPR/Cas12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多重定量PCR荧光串扰校正
7
作者 王鹏 王振亚 +8 位作者 汪舜 张杰 张哲 杨天航 王弼陡 罗刚银 翁良飞 张翀宇 李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1-1157,共7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分子生物学常用的检测手段,主要用于对生物的DNA或RNA进行检测。由于荧光光谱重叠和滤光片过滤带宽限制,检测时所获得的荧光数据通常会包含荧光通道之间的串扰,串扰的存在使PCR结果分析变得复杂,并可能影响最终的...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分子生物学常用的检测手段,主要用于对生物的DNA或RNA进行检测。由于荧光光谱重叠和滤光片过滤带宽限制,检测时所获得的荧光数据通常会包含荧光通道之间的串扰,串扰的存在使PCR结果分析变得复杂,并可能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光学元件,并确定通道间的补偿矩阵,可以降低甚至消除荧光串扰。目前荧光补偿矩阵大多通过迭代计算获得,还没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从混合的多通道荧光数据中找到荧光补偿矩阵。为了快速获得荧光补偿矩阵,减小计算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中确定主成分的方式,基于搭建的测试平台进行单一染料实验,获得染料的荧光信号在各个检测通道的分布情况,计算得到荧光补偿矩阵。通过分析补偿矩阵,发现对于搭建的硬件系统,Cy5染料对Cy5.5通道串扰较大,串扰比例为8.76%,同时Cy5.5染料对Cy5通道串扰影响也相对较大,比例约为6.2%;其次是ROX染料对HEX通道串扰,比例约为2.68%;HEX染料对FAM通道串扰,比例约为1.58%;FAM染料对HEX通道串扰相对较小,比例约为0.25%,其余通道无明显串扰,与荧光光谱反映的结果一致。采用得到的荧光补偿矩阵对单一染料实验得到的原始荧光数据进行处理,有效去除了非目标通道的荧光串扰,实现了荧光通道数据的解耦,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最后设计了染料颜色分辨实验,将不同浓度的多种染料进行组合测试,并采用所提出的方法将得到的数据进行荧光补偿。实验结果表明,荧光通道各自的线性相关性较高,五个荧光通道的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该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 光谱分析 主成分分析 多重荧光检测 荧光串扰 荧光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利亚姆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恒 李占鸿 +5 位作者 宋子昂 高林 李卓然 廖德芳 肖雷 李华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5-400,共6页
本研究拟建立帕利亚姆病毒(Palyam virus,PALV)血清型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RT-PCR(qRT-PCR)方法用于临床样本或媒介中PALV血清型鉴定。根据我国流行PALV毒株的基因节段2序列,设计扩增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PALV血清型特异型qRT-PCR方法,... 本研究拟建立帕利亚姆病毒(Palyam virus,PALV)血清型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RT-PCR(qRT-PCR)方法用于临床样本或媒介中PALV血清型鉴定。根据我国流行PALV毒株的基因节段2序列,设计扩增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PALV血清型特异型qRT-PCR方法,对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与重复性进行评估;以我国分离的28株PALV和90份核酸阳性血液样本评估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利用建立的方法对采集库蠓样本中携带的PALV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建立的PALV血清型qRT-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灵敏性,可检出核酸拷贝数下限在22至28 copies·μL^(-1)。对28株PALV的qRT-PCR检测结果与病毒测序鉴定结果一致;对PALV不同感染阶段哨兵动物血液(90份)中的qRT-PCR鉴定结果与分离病毒的血清型鉴定结果一致;建立的方法可准确鉴定库蠓中携带PALV的血清型。本研究建立的PALV血清型qRT-PCR定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强、敏感性与重复性,可用于PALV感染动物与媒介中PALV血清型的鉴定,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利亚姆病毒 血清型鉴定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PCR方法检测巴氏奶中致病菌的鲁棒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芝荣 张英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3-251,共9页
为解决巴氏奶货架期短与致病菌传统检测方法耗时长相矛盾问题,建立一种检测巴氏奶中的阪崎克罗诺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鲁棒性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multipl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PCR)方法。旨在常规mPCR的基础上深入研究,... 为解决巴氏奶货架期短与致病菌传统检测方法耗时长相矛盾问题,建立一种检测巴氏奶中的阪崎克罗诺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鲁棒性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multipl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PCR)方法。旨在常规mPCR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提高方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首先,针对每个目标菌株选择两种基因,并设计两组特异性引物,建立两套mPCR扩增体系,进行双重检测;然后,在不改变方法灵敏度的前提下,对优化了的退火温度进行范围稳定性选择;最后,将提出方法与国标方法 GB 4789.40-2016、GB 4789.38-2012、GB 4789.4-2016进行比较,同时检测人工污染样品并评价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第一套mPCR检测巴氏奶中三种致病菌可在退火温度59~59.5℃(温差0.5℃)的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检测准确性和稳定性,灵敏度为10 CFU/mL。第二套mPCR检测巴氏奶中三种致病菌可在退火温度57.5~58.5℃(温差1℃)的范围内,不影响方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灵敏度为10 CFU/mL。采用建立的鲁棒性mPCR方法对人工污染的50份巴氏奶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国标方法一致。在检测时效上需要4 h,较国标方法(检测时间为62~148 h)显著(P<0.05)缩短检测时间。该方法对微生物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尤其是对巴氏奶中致病菌的快速检测和安全控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mPCR) 巴氏奶 致病菌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核酸快提法提取藻华微藻核酸效果的对比研究
10
作者 赵启宇 陈振帆 +3 位作者 刘超 孙璐 甄毓 张清春 《海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45,共14页
近年来,世界近海海域微藻藻华频发,藻华藻种多样化,应用特异性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藻华现场检测和监测迫在眉睫。快速、简便和高效地提取藻华微藻核酸物质是实现藻华现场分子检测的前提。本研究采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 近年来,世界近海海域微藻藻华频发,藻华藻种多样化,应用特异性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藻华现场检测和监测迫在眉睫。快速、简便和高效地提取藻华微藻核酸物质是实现藻华现场分子检测的前提。本研究采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作为检测方法,对比分析了4种核酸快速提取方法对藻华微藻核酸的提取效果。实验发现本研究研制的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曲拉通(Triton X100)核酸快提液及其提取的DNA溶液对RPA和PCR反应均无抑制效应,该核酸快提液在37℃条件中裂解10 min可实现对多种藻华微藻DNA的有效提取,通过模拟野外实验发现该核酸快提液具有不错的抗环境杂质干扰能力。总体而言,DMSO-Triton X100核酸快提法具有对分子反应无抑制、操作简单、裂解条件温和、核酸提取效率高等优点,可快速提取藻华微藻核酸,有助于藻华现场分子检测方法的研发和应用,也有望推广至其他研究领域核酸的快速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藻华 核酸快速提取 分子检测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辛料SYBR GREENⅠ染料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1
作者 杨晴丽 王仁静 +6 位作者 张茹 孟宪卓 姚帮本 陈赵然 张旭 方建军 陈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9-275,共7页
目的:本研究致力于建立香辛料真实性成分的分子鉴定方法,为香辛料的掺假提供有效的鉴定和检测方法,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分别实现定性或半定量分析,为建立相关标准提供一定的基础技术支撑。方法:研究采用SYBR GREENⅠ染料实时聚合酶链式反... 目的:本研究致力于建立香辛料真实性成分的分子鉴定方法,为香辛料的掺假提供有效的鉴定和检测方法,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分别实现定性或半定量分析,为建立相关标准提供一定的基础技术支撑。方法:研究采用SYBR GREENⅠ染料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成功建立了特异性检测八角、茴香、胡椒和花椒的分析技术。结果:该方法能够特异性检测出八角、茴香、胡椒、花椒,Ct值在标准品体积分数0.001%~1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针对八角标准品,检测限为1%;针对茴香、花椒、胡椒标准品,最检测限均为0.001%。利用该方法对5份实际样本进行检测,分别在样本1中未检测出八角、茴香、胡椒、花椒;样本2、3、5中检测出八角、茴香、胡椒;样本4中检测出八角、茴香、胡椒、花椒。结论:本实验建立的SYBR GREENⅠ染料实时PCR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辛料 SYBR GREENⅠ染料 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接酶链式反应的EML4-ALK融合基因分型检测
12
作者 钱丽君 胡珊珊 +2 位作者 肖君华 李凯 周宇荀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77,共9页
针对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EML4-ALK)融合基因变异体V1、V2、V3a、V3b设计引物、探针,优化连接探针长度及其浓度,建立基于连接酶链式反应的qPCR法检测方案,并对该方案的特异性、检出限、抗干扰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 针对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EML4-ALK)融合基因变异体V1、V2、V3a、V3b设计引物、探针,优化连接探针长度及其浓度,建立基于连接酶链式反应的qPCR法检测方案,并对该方案的特异性、检出限、抗干扰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连接酶链式反应的qPCR法能对EML4-ALK融合基因进行有效分型;连接探针长度在30 nt(nucleotide)时检测灵敏度、特异性最高;连接探针终浓度在0.1~1.0 nmol/L较为合适;设计的引物、探针特异性好,只扩增靶RNA,对其他RNA无扩增;对EML4-ALK融合基因变异体V1、V2的检出限为10 copies/μL,变异体V3a、V3b的检出限为100 copies/μL;在EML4-ALK融合基因RNA标准品检测过程中加入100 ng的肺癌样本RNA作为干扰,检测结果未受到明显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EML4-ALK融合基因 连接酶链式反应 基因分型检测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仰口线虫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3
作者 周璐露 要慧中 +5 位作者 刘天缘 张佳琳 马丽 任洪英 杨钰莹 林青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19,共5页
为特异性检测羊感染仰口线虫的情况,基于仰口线虫ITS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退火温度及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其属特异性PCR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对仰口线虫、食道口线虫、毛尾线虫、捻转血矛线虫、细颈线虫、奥斯特线虫、夏伯特线... 为特异性检测羊感染仰口线虫的情况,基于仰口线虫ITS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退火温度及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其属特异性PCR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对仰口线虫、食道口线虫、毛尾线虫、捻转血矛线虫、细颈线虫、奥斯特线虫、夏伯特线虫、筒线虫、毛圆线虫的DNA样本进行扩增,仅能特异性扩增出仰口线虫的目的条带;该方法成功从仰口线虫中扩增出约500 bp的特异性片段,最低检测浓度为3.6×10^(3)copies/μL;该PCR检测方法对临床奶山羊粪便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羊粪便样品中仰口线虫卵的阳性率为10%,且与显微镜镜检所得的结果一致。结果表明,建立的仰口线虫PCR检测方法敏感性较高且特异性良好,可以应用于临床羊粪便样品中仰口线虫的虫卵检测,为羊仰口线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了一种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仰口线虫 聚合酶链反应 ITS基因 虫卵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实体器官移植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满霖 李小杉 +5 位作者 王文静 钱婷 熊敏 杨航 陈静瑜 吴波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9-296,共8页
器官移植已成为多种终末期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器官移植受者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使得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以病原学培养、免疫学检测和聚合酶链反应为代表的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被广泛用于... 器官移植已成为多种终末期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器官移植受者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使得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以病原学培养、免疫学检测和聚合酶链反应为代表的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被广泛用于感染检测,但存在耗时长、需预先假定病原体等问题。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由于具有病原体检出率高、对病原谱检测全面的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领域的感染防控。本文就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实体器官移植感染防控上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对移植相关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免疫抑制 肺部感染 供者来源性感染 感染防控 病原学检测 聚合酶链反应(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鸡源性成分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ISO标准研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良文 宁雪 +3 位作者 王强 蔡一村 许镇坚 张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7-224,共8页
选择火鸡染色体Z DNA序列的特异片段作为检测靶序列,建立了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种间特异性和种内一致性良好。将靶序列克隆到pUC57质粒中,通过对不同稀释浓度的质粒... 选择火鸡染色体Z DNA序列的特异片段作为检测靶序列,建立了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种间特异性和种内一致性良好。将靶序列克隆到pUC57质粒中,通过对不同稀释浓度的质粒样品进行real-time PCR测试,该方法绝对检测限为5拷贝/PCR反应。组织国际协同实验对方法进行验证,方法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均为0%,绝对检测限为5拷贝/PCR反应。根据对各实验室不同稀释浓度的质粒样品的定性测试结果对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室间标准偏差为0.30,低于最大允许值1;在检出概率为95%的情况下,方法的绝对检测限为3.2拷贝/PCR反应,低于最大允许值20拷贝/PCR反应。将该方法提交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经过标准不同的制订阶段投票、征求意见,正式上升为ISO标准(ISO/TS20224-8:20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鸡 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 检测 国际标准化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鹦鹉喙羽症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16
作者 彭腾 王茜晨 +5 位作者 杨尚彤 李藤 朱小甫 吴旭锦 尹宝英 郑红青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9期25-27,共3页
为建立一种灵敏特异的检测鹦鹉喙羽症病毒PCR方法,给临床快速诊断鹦鹉喙羽症提供技术支持,根据Genbank上公开的鹦鹉喙羽症病毒基因序列,比对分析找出高保守区域,设计了1对检测引物,提取鹦鹉喙羽症病毒阳性样品DNA模板,对扩增体系和反应... 为建立一种灵敏特异的检测鹦鹉喙羽症病毒PCR方法,给临床快速诊断鹦鹉喙羽症提供技术支持,根据Genbank上公开的鹦鹉喙羽症病毒基因序列,比对分析找出高保守区域,设计了1对检测引物,提取鹦鹉喙羽症病毒阳性样品DNA模板,对扩增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一系列调整,确定理想的PCR反应方案;通过10倍梯度稀释DNA模板法,确定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极限;应用该方法检测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痘病毒和Ⅰ群禽腺病毒4型这6种禽病病原,确定方法的特异性;运用该PCR方法检测90份临床样品,测试其实用性。结果表明,设计的检测引物能特异性扩增鹦鹉喙羽症病毒,其它6种家禽病毒均为阴性,其检测DNA浓度的下限是3.725×10^(-6)ng/μL。临床应用表明,90份疑似病料有28份为阳性,阳性率为31.1%。成功建立了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鹦鹉喙羽症病毒PCR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喙羽症 病毒 聚合酶链式反应 检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售食品21种动植物过敏原成分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名扬 王鸣秋 +6 位作者 刘艳 李诗瑶 朱必婷 张涛 郭雅晴 周陶鸿 彭青枝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5-260,共6页
为进一步明确市售食品动植物过敏原标注情况,该研究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21种动植物过敏原成分的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LPA)技术,并对其进行灵敏度实验,并结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fqPCR)检测技术对38种市售预包装食品中动... 为进一步明确市售食品动植物过敏原标注情况,该研究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21种动植物过敏原成分的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LPA)技术,并对其进行灵敏度实验,并结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fqPCR)检测技术对38种市售预包装食品中动植物过敏原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MLPA检测技术可同时对21种动植物过敏原成分进行检测,扩增峰之间不存在交叉干扰,扩增峰实际大小和理论大小相差≤3 bp,检出最低脱氧核糖核酸(DNA)质量浓度为1 ng/μL;RT-fqPCR、MLPA技术检测标注过敏原成分食品的检出率分别为51.5%、44.1%,此外,MLPA检测法检出了6个标注可能含有过敏原成分样品中的过敏原成分,10个样品中未标记的过敏原成分。因此,采用MLPA技术检测21种动植物过敏原成分的灵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植物过敏原 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多重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技术检测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研究 被引量:63
18
作者 胡清海 刘晓文 +5 位作者 赵世华 张知良 丁铲 苗晋锋 刘华雷 赵东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71-473,共3页
根据已发表的鸭疫里默氏杆菌 15型CVL110 / 89株编码 4 2_kDa主要外膜蛋白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 ,建立PCR方法 ,对 7个血清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纯培养菌及野外病死鸭病料组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7个血清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纯培... 根据已发表的鸭疫里默氏杆菌 15型CVL110 / 89株编码 4 2_kDa主要外膜蛋白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 ,建立PCR方法 ,对 7个血清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纯培养菌及野外病死鸭病料组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7个血清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纯培养菌DNA都可扩增出 80 9bp的DNA片段 ,而对照的 2株大肠杆菌和 1株沙门氏菌纯培养物DNA扩增结果为阴性 ;在对 2 4只不同鸭场病死鸭肝、脑的检测中 ,脑的检出率为 19/ 2 4 (高于细菌分离的 13/ 2 4 ) ,肝脏的检出率为 11/ 2 4 (高于细菌分离的 8/ 2 4 )。由此可见 ,建立的PCR技术可用于鸭疫里默氏杆菌的鉴定和快速诊断 (取脑组织 )。但此方法是否对其他血清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也适用 ,有待于收集这些血清型的菌株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技术 鸭疫里默氏杆菌 检测 血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沙门氏菌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7
19
作者 钟伟军 赵明秋 +1 位作者 张彩虹 陈金顶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16-1221,共6页
目的寻求快速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技术方法支持。方法根据沙门氏菌编码侵袭蛋白E(invasion protean E,invE)的基因设计一对引物,对沙门氏菌株及非沙门氏株菌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建立了沙门氏菌特异、敏感和快速的PCR检测方法,并对食... 目的寻求快速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技术方法支持。方法根据沙门氏菌编码侵袭蛋白E(invasion protean E,invE)的基因设计一对引物,对沙门氏菌株及非沙门氏株菌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建立了沙门氏菌特异、敏感和快速的PCR检测方法,并对食品中的沙门氏菌进行了检测。结果该方法能检测出3.0×102cfu/mL纯培养的沙门氏菌,4种人工染菌食品的模拟检测结果显示,当各食品中初始含菌量分别为1.5cfu/g(火腿肠)、2.4cfu/g(鲜猪肉)、1cfu/ml(包装鲜奶)和1cfu/g(鲜鸡蛋)时,分别经过6h、18h、12h和18h增菌,PCR检测为阳性,而阴性对照组均为阴性。结论方法具有耗时少,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操作简便,费用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沙门氏菌 聚合酶链反应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法快速检测鸭疫里氏杆菌的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杨建远 邓舜洲 何后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9-442,共4页
根据Gen-Bank中25株鸭疫里氏杆菌(RA)的外膜蛋白A(OmpA)基因序列,在其高度保守区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成功地建立了鸭疫里氏杆菌的快速、准确PCR检测方法。RA参考菌株J04(2型)、J07(JX1型)均能扩增出671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而对鸭源大... 根据Gen-Bank中25株鸭疫里氏杆菌(RA)的外膜蛋白A(OmpA)基因序列,在其高度保守区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成功地建立了鸭疫里氏杆菌的快速、准确PCR检测方法。RA参考菌株J04(2型)、J07(JX1型)均能扩增出671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而对鸭源大肠杆菌、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鸭源沙门氏菌、鸭源葡萄球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PCR产物经EcoRI酶切鉴定得494bp和177bp两个预期条带。最低检出基因组DNA浓度为800fg。用全菌体进行PCR时,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60株RA均能够扩增出特异性目的条带。25份临床疑似病例的分离菌株的PCR扩增阳性率与生化鉴定率完全一致。该方法表明能从病料组织培养8h的混合菌群中快速、准确地检测到RA,可用于RA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氏杆菌 快速检测 PCR法 PCR检测方法 多杀性巴氏杆菌 流行病学调查 特异性引物 PCR产物 DNA浓度 PCR扩增 基因序列 外膜蛋白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葡萄球菌 酶切鉴定 分离鉴定 生化鉴定 分离菌株 疑似病例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