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不同青稞发芽的影响
1
作者 吴拓 白玛曲珍 +2 位作者 刘磊 谢婉 扎西普赤 《西藏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6-20,共5页
为了明确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青稞苗的影响,以9个青稞品种(系)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比较了在5%,10%,15%和2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和对照处理下(不含PEG-6000)培养8 d青稞发芽率及苗生长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从CK到20%... 为了明确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青稞苗的影响,以9个青稞品种(系)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比较了在5%,10%,15%和2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和对照处理下(不含PEG-6000)培养8 d青稞发芽率及苗生长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从CK到20%PEG-6000,各青稞的出苗率降低,发芽时间延长,茎长随着PEG-6000浓度增加而降低,青稞的苗茎鲜重和茎干重随着PEG-6000浓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PEG-6000浓度的增加,各青稞品种生长性降低,PEG-6000浓度的升高使青稞生长受干旱胁迫严重,在不含PEG-6000的培养基中生长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聚乙二醇(peg-6000) 干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种子发芽期耐旱性鉴定的适宜PEG-6000浓度筛选 被引量:18
2
作者 舒英杰 周玉丽 +3 位作者 时侠清 胡能兵 邵庆勤 杜军利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6-59,共4页
以抗旱性不同的3个大豆品种(湘豆3号、Lee68和宁镇1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5%、10%、15%、20%、25%和30%)的PEG-6000模拟发芽期干旱胁迫对大豆种子发芽、子叶苗膜脂过氧化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以下的PEG-6... 以抗旱性不同的3个大豆品种(湘豆3号、Lee68和宁镇1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5%、10%、15%、20%、25%和30%)的PEG-6000模拟发芽期干旱胁迫对大豆种子发芽、子叶苗膜脂过氧化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以下的PEG-6000能起引发作用,促进大豆种子的萌发,显著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随着PEG-6000浓度的升高,大豆种子的发芽明显受抑制,当PEG-6000浓度大于25%时抑制更明显,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简易活力指数显著下降;随着PEG-6000浓度的升高,大豆子叶苗中的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PEG-6000浓度在15%-25%间增加幅度最大,PEG-6000浓度小于15%或大于25%时增加不明显。综合种子发芽、子叶苗的膜脂过氧化程度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可初步确定室内采用PEG-6000浸种法模拟干旱胁迫鉴定大豆发芽期耐旱性的适宜浓度为2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peg-6000 干旱胁迫 发芽期 耐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6000胁迫对不同品系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郁飞燕 李保峰 +2 位作者 李巍 张联合 李友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10期51-53,共3页
干旱胁迫是贯穿小麦播种至收获的整个生育过程的主要非生物限制因子,抗旱性研究是提高小麦抗旱性的基础。本项研究利用5%、10%、15%、20%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探讨其对12个小麦品系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PEG-6000处理能提高961... 干旱胁迫是贯穿小麦播种至收获的整个生育过程的主要非生物限制因子,抗旱性研究是提高小麦抗旱性的基础。本项研究利用5%、10%、15%、20%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探讨其对12个小麦品系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PEG-6000处理能提高9611、2003/22、501、偃4100和2003(73)的发芽率,而5%PEG-6000处理能降低051287、9612、00-482、9711、986、520和527发芽率;5%、10%PEG-6000处理促进了9611、2003/22、501、偃4100、2003(73)、9711、986和527的初生根和次生根伸长;PEG-6000浓度高于10%能抑制所有小麦品系胚芽的伸长。可见,不同小麦品系的种子萌发对PEG-6000处理存在明显的性状差异,利用这种差异可初步筛选对干旱胁迫非敏感品系,为小麦杂交育种提供候选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系 种子萌发 peg-60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光照及PEG-6000胁迫对绵枣儿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岳桦 原英东 李玉珠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27,31,共4页
为构建宿根花卉绵枣儿种子育苗高质量的技术流程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聚乙二醇-6000(PEG-6000)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绵枣儿种子萌发的需光性为不敏感的中性特征,温度是决定绵枣儿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20~30... 为构建宿根花卉绵枣儿种子育苗高质量的技术流程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聚乙二醇-6000(PEG-6000)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绵枣儿种子萌发的需光性为不敏感的中性特征,温度是决定绵枣儿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20~30℃变温为绵枣儿种子萌发最适温度,恒温抑制种子萌发;绵枣儿种子萌发过程体现其具有抗旱性,其随PEG-6000质量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先升高后降低,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绵枣儿种子经过PEG-6000(质量浓度为25 g.L-1)胁迫后复水萌发有利于提高其发芽率,保证出苗整齐,矮化种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枣儿 温度 光照 peg-6000胁迫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常夏石竹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杨永志 闫海霞 +1 位作者 赵淑文 周瑶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14,20,共5页
为了解常夏石竹(Dianthus plumarius)在旱生条件下的萌发情况,进一步明确常夏石竹种子在干旱条件下的萌发潜力及抗旱能力,以常夏石竹种子为实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测定常夏石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 为了解常夏石竹(Dianthus plumarius)在旱生条件下的萌发情况,进一步明确常夏石竹种子在干旱条件下的萌发潜力及抗旱能力,以常夏石竹种子为实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测定常夏石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萌发指数、萌发胁迫指数、萌发抗旱指数及幼苗的胚轴胚根长。结果表明:1)随着PEG浓度的增加,种子开始萌发的时间推迟,且萌发过程被延长;2)与对照相比而言,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常夏石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呈减小的趋势;3)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常夏石竹幼苗的胚轴和胚根受到显著的抑制,抑制作用也越强。综合分析表明,常夏石竹种子有较好的抗旱能力,在干旱区具有良好的竞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种子萌发 常夏石竹 聚乙二醇(peg-60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6000对长春花幼苗期的胁迫效应和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刘英 张衷华 +1 位作者 李德文 赵冬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44,共5页
在温室培养条件下,研究不同体积分数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6000处理下长春花幼苗期的胁迫效应以及对文多灵、长春质碱和长春碱等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体积分数PEG6000处理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相对含水量... 在温室培养条件下,研究不同体积分数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6000处理下长春花幼苗期的胁迫效应以及对文多灵、长春质碱和长春碱等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体积分数PEG6000处理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相对含水量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脯氨酸含量呈缓升到急升的趋势。综合二因素的差异显著分析,选择35%(V/V)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长春花,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的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先增强后降低;文多灵(vindoline,VIN)含量先升高后下降,长春质碱(catharanthine,CAT)含量先下降后升高,而长春碱(vinblastine,VBL)含量逐渐升高,24 h达到峰值为0.168 0±0.003 6 mg/g(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花 peg6000胁迫 生物碱 过氧化物酶 文多灵 长春质碱 长春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6000、聚山梨酯80增加尼群地平溶出度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宗莉 朱辉 +1 位作者 吴德平 朱家璧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1-24,共4页
采用熔融法 ,用PEG6 0 0 0 (聚乙二醇 6 0 0 0 )与聚山梨酯 80为混合载体制备尼群地平固体分散体 ,经X 射线粉末衍射、差热分析和扫描电镜显微摄像得知 ,尼群地平以细微结晶充分分散在混合载体中 ,形成低共熔物。试验结果表明 ,混合载... 采用熔融法 ,用PEG6 0 0 0 (聚乙二醇 6 0 0 0 )与聚山梨酯 80为混合载体制备尼群地平固体分散体 ,经X 射线粉末衍射、差热分析和扫描电镜显微摄像得知 ,尼群地平以细微结晶充分分散在混合载体中 ,形成低共熔物。试验结果表明 ,混合载体的溶出度数倍于PEG6 0 0 0单一载体。本文筛选的尼群地平固体分散体为稳定体系 ,其溶出度约为物理混合物的 7倍 ,用其制备固体分散片剂工艺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群地平 peg6000 聚山梨酯80 溶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6000对间尼索地平溶解性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石晓伟 孙萌萌 +1 位作者 王静 杨彩琴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4-667,共4页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6000对间尼索地平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的影响,为间尼索地平剂型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聚乙二醇(PEG)6000为载体,采用溶剂-熔融法制备间尼索地平固体分散体。应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DSC)、X射线粉末衍射光谱(XRD)对固...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6000对间尼索地平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的影响,为间尼索地平剂型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聚乙二醇(PEG)6000为载体,采用溶剂-熔融法制备间尼索地平固体分散体。应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DSC)、X射线粉末衍射光谱(XRD)对固体分散体进行鉴定,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固体分散体的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结果固体分散体的DSC、XRD图谱与原料药及其物理混合物均不同,不同比例的间尼索地平-聚乙二醇固体分散体的溶解度及体外溶出度均高于原料药,2 h的溶出百分率:原料药26.80%,固体分散体(1∶3,1∶5,1∶7)分别为35.31%,38.71%,41.48%,比例相同的固体分散体的溶出率高于其物理混合物。结论间尼索地平与聚乙二醇6000形成了低共熔物,聚乙二醇6000作为间尼索地平的载体,可加速其体外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尼索地平 聚乙二醇6000 体外溶出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X射线粉末衍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6000加入量对滑板涂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苗超林 王辉 +1 位作者 苗郁 陈改荣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27-429,共3页
为了提高滑板涂料黏度对温度的稳定性及其他性能,以质量分数分别为30%的鳞片石墨、5%的h-BN微粉+Si微粉、2%的正丁醇、2%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OP、61%的去离子水+聚乙二醇6000制成铝碳滑板用润滑涂料,主要研究了聚乙二醇6000... 为了提高滑板涂料黏度对温度的稳定性及其他性能,以质量分数分别为30%的鳞片石墨、5%的h-BN微粉+Si微粉、2%的正丁醇、2%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OP、61%的去离子水+聚乙二醇6000制成铝碳滑板用润滑涂料,主要研究了聚乙二醇6000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1%、2%、3%、4%、5%)对涂料的黏度、耐磨性、抗氧化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二醇6000加入量(w)为3%时,滑板涂料的黏度适中,黏度随温度变化较小,耐磨性和抗氧化性也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6000 滑板 涂料 黏度 抗氧化性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红壤侵蚀区芒萁对聚乙二醇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柳俊 陈志强 +2 位作者 陈志彪 罗立津 王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0期66-69,108,共5页
利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探讨了芒萁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显示,干旱胁迫显著提高了芒萁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脯氨酸(Pro)、相对电导率(REC)和丙二醛(MDA)水平。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10%PEG 6000浓度下显著提高,但在较... 利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探讨了芒萁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显示,干旱胁迫显著提高了芒萁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脯氨酸(Pro)、相对电导率(REC)和丙二醛(MDA)水平。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10%PEG 6000浓度下显著提高,但在较高浓度时下降。随着PEG 6000浓度的增加,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降低后升高。通过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发现,在30%PEG 6000浓度时芒萁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综上,较高的SOD和CAT活性以及较高的Pro浓度共同提高了芒萁的抗旱性,是协助芒萁抵御季节性土壤干旱的主要因子,而极端干旱仍会破坏芒萁的抗旱生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聚乙二醇6000 芒萁 水土流失 南方红壤侵蚀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6000胁迫对长枝木霉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11
作者 芮志兵 蒋仙 于存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0-216,共7页
为筛选具有较好抗旱效果的木霉菌株,了解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以拟康宁木霉、绿木霉、螺旋木霉和长枝木霉4种马尾松内生木霉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聚乙二醇6 000 (PEG-6 000)模拟干旱对4种木霉生长的影响,并分析对PEG-6 000胁迫适应能力较强... 为筛选具有较好抗旱效果的木霉菌株,了解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以拟康宁木霉、绿木霉、螺旋木霉和长枝木霉4种马尾松内生木霉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聚乙二醇6 000 (PEG-6 000)模拟干旱对4种木霉生长的影响,并分析对PEG-6 000胁迫适应能力较强菌株的抗性生理响应。结果表明:4种木霉中长枝木霉对PEG-6 000胁迫具有更强的抗性,其菌丝和孢子生长受PEG-6 000胁迫的影响较小。随着PEG-6 000浓度升高,长枝木霉抗氧化酶活性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PEG-6 000浓度为200和300 g·L^(-1)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性达到峰值,分别为0.922、98.136和4.516 U·g^(-1);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也随着PEG-6 000浓度升高而升高,在PEG-6 000浓度为200和300 g·L^(-1)处理下,长枝木霉的可溶性糖(SS)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分别达到峰值,分别为35.317和29.554 mg·g^(-1),在不同PEG-6 000浓度(0~400 g·L^(-1))处理下,长枝木霉的脯氨酸(Pro)含量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在PEG-6 000胁迫下,抗氧化酶和细胞渗透调节物质与长枝木霉菌丝和孢子的生长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枝木霉 聚乙二醇6000胁迫 抗氧化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模拟干旱胁迫下甘蓝型油菜的根系特性与抗旱性 被引量:55
12
作者 胡承伟 张学昆 +3 位作者 邹锡玲 程勇 曾柳 陆光远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3,共6页
采用砂培法,利用14%(m/V)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39份甘蓝型油菜发芽期根系性状的变化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油菜根鲜重和侧根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根长和根冠比的影响较小。相关分析表明,相对侧根... 采用砂培法,利用14%(m/V)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39份甘蓝型油菜发芽期根系性状的变化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油菜根鲜重和侧根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根长和根冠比的影响较小。相关分析表明,相对侧根数与活力指数之间以及根长与活力指数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可作为抗旱性鉴定的辅助指标。杂交种和常规种在根系性状上差别不显著,表明其抗旱能力相当。对油菜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发现,在欧式距离为60时39份材料可分为5个类群,其中A类抗旱性最强,平均相对侧根数77.9%,相对根长98.9%;E类抗旱性最差,平均相对侧根数69.3%,相对根长84.5%。筛选出发芽期抗旱性较强的3份材料:OR918、OR805和OR2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干旱胁迫 聚乙二醇(peg-6000) 砂培 根系 相对侧根数 相对根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不同品种叶片类黄酮含量和相关合成酶活性对PEG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利 万勇善 +2 位作者 刘风珍 孙爱清 张昆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8-205,共8页
以花生品种花17、农大818、丰花5号和山花11号为试材,聚乙二醇(PEG)室内砂培法模拟干旱胁迫,研究20%PEG胁迫下花生幼苗叶片中类黄酮含量及相关合成酶活性的变化。20%PEG开始处理后,随胁迫时间延长,幼苗叶中类黄酮含量逐步上升,在胁迫9h... 以花生品种花17、农大818、丰花5号和山花11号为试材,聚乙二醇(PEG)室内砂培法模拟干旱胁迫,研究20%PEG胁迫下花生幼苗叶片中类黄酮含量及相关合成酶活性的变化。20%PEG开始处理后,随胁迫时间延长,幼苗叶中类黄酮含量逐步上升,在胁迫9h达到高峰,之后逐步下降至对照水平,农大818、丰花5号和山花11号均在处理后72h降至对照水平,花17在36h降至对照水平。PEG开始处理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合成酶(CHS)、查尔酮异构酶(CHI)酶活性均逐渐提高,6h后CHS、CHI酶活性达到高峰,9h后PAL酶活性达到高峰,之后下降,4个品种趋势一致。分析表明PEG处理后山花11号和丰花5号的合成酶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积累速率是其类黄酮快速大量合成的原因,而农大818 CHS酶活性和PAL酶活性提高速率较低限制了其类黄酮的积累,3种酶的活性和积累速率均较低导致花17叶中类黄酮合成少,含量提高慢。相关分析表明PEG胁迫下PAL、CHS、CHI共同调控类黄酮的代谢,胁迫引起PAL、CHS、CHI酶活性改变是类黄酮含量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peg6000胁迫 类黄酮 苯丙氨酸解氨酶 查尔酮合成酶 查尔酮异构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保护酶活性昼夜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玲 郭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959-6962,共4页
[目的]了解逆境条件对植物体内保护酶活性昼夜变化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研究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电解质外渗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昼夜变化情况... [目的]了解逆境条件对植物体内保护酶活性昼夜变化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研究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电解质外渗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昼夜变化情况。[结果]一昼夜胁迫中,保护酶活性的变化不仅受PEG浓度和胁迫时间的影响,而且受光照的影响。随着光照时间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电解质外渗率和MDA含量增加、SOD活性持续降低、POD和CAT活性的变化率则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光照结束后,随着黑暗时间的延长,电解质外渗率和保护酶活性先接近对照水平,然后发生较大波动。[结论]玉米幼苗叶片的保护酶活性变化不仅受PEG浓度、胁迫时间的影响,而且受光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幼苗 保护酶活性 昼夜变化 peg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硅酸盐细菌对PEG模拟水分胁迫下高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妙芳 王晓明 +2 位作者 周滢 胡秀芳 陈集双 《草业与畜牧》 2009年第8期7-10,共4页
高羊茅是一种应用范围较广的冷季型草坪草。以高羊茅种子为材料,检测了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2种硅酸盐细菌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PEG胁迫呈剂量效应地抑制高羊茅种子萌发,随着PEG浓度的增加,高羊茅的发芽... 高羊茅是一种应用范围较广的冷季型草坪草。以高羊茅种子为材料,检测了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2种硅酸盐细菌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PEG胁迫呈剂量效应地抑制高羊茅种子萌发,随着PEG浓度的增加,高羊茅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下降。在15%PEG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硅酸盐细菌(胶质芽孢杆菌VKPM7519和土壤芽孢杆菌VKPM7517)浸种可提高高羊茅的萌发率,菌液浓度为105CFUml-1时效果最佳,其中VKPM7517在105CFUml-1浓度时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达到最大值,且差异显著,VKPM7519在105CFUml-1浓度时可提高高羊茅的平均发芽速度。可见,硅酸盐细菌浸种能促进水分胁迫条件下高羊茅种子的萌发,尤其土壤芽孢杆菌的效果最强,表现一定的抗旱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细菌 高羊茅 聚乙二醇(peg-6000) 水分胁迫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不同SA浓度浸种对大颖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16
作者 王守康 李正鹏 +4 位作者 祁凯斌 贾顺斌 赵名好 马利利 蒋福祯 《青海农林科技》 2025年第1期18-24,共7页
为探究不同浓度的SA浸种在干旱胁迫下对大颖草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大颖草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设置5%、10%、15%、20%4个梯度并以蒸馏水为对照;采用SA作为浸种溶液,设置0.25 mmol、0.5 mmol、0.75 mmol、1 mmol 4个... 为探究不同浓度的SA浸种在干旱胁迫下对大颖草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大颖草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设置5%、10%、15%、20%4个梯度并以蒸馏水为对照;采用SA作为浸种溶液,设置0.25 mmol、0.5 mmol、0.75 mmol、1 mmol 4个梯度并以蒸馏水为对照。测定发芽指标,分析差异性,综合分析抗旱性。结果显示,在PEG-6000胁迫和SA浸种预处理下大颖草种子萌发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低浓度的PEG-6000胁迫和SA浸种均可以促进大颖草种子萌发。本研究中通过抗旱性综合评价得出在SA浸种浓度为0.5 mmol时D值最大,抗旱性最强,所以在SA浸种溶液浓度为0.5 mmol时可以有效促进大颖草的生长缓解(10%PEG-6000)和(15%、20%PEG-6000)大颖草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在本试研究中一定程度的SA浸种可以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增强了大颖草的抗旱性。该研究可为青海干旱地区牧草生产、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颖草 SA peg-6000 干旱胁迫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引发三倍体无籽西瓜种子萌芽研究初报 被引量:9
17
作者 卢荔 曹利霞 +5 位作者 乔洋洋 静景 戴思慧 马凌珂 黄智 孙小武 《中国瓜菜》 CAS 2011年第2期34-37,共4页
为了探索一条能大批量处理无籽西瓜种子,有效提高种子活力的途径,应用水势0、-0.2、-0.6和-1.2MPa的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对三倍体无籽西瓜种子进行3、6、9、12h引发处理,并与常规萌发条件下的种子萌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 为了探索一条能大批量处理无籽西瓜种子,有效提高种子活力的途径,应用水势0、-0.2、-0.6和-1.2MPa的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对三倍体无籽西瓜种子进行3、6、9、12h引发处理,并与常规萌发条件下的种子萌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各种水势的PEG-6000溶液引发对无籽西瓜种子发芽各项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2)3h引发处理相对于其他引发时间处理,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无籽西瓜种子发芽能力,在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影响上均存在明显差异,这与常规生产上无籽西瓜浸种时间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倍体西瓜 种子 聚乙二醇(peg-6000) 引发 萌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协同浊点萃取-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5种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的浸出苯酚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幸玲 郑涵 +2 位作者 洪佳佳 王梅 周之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43-247,共5页
建立快速协同浊点萃取-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浸出苯酚的方法。以直链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6000为萃取剂,正辛醇作浊点的诱导协同剂,与无水硫酸钠共同作用将聚乙二醇6000浊点温度降至室温(约20℃),整个实验过程... 建立快速协同浊点萃取-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浸出苯酚的方法。以直链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6000为萃取剂,正辛醇作浊点的诱导协同剂,与无水硫酸钠共同作用将聚乙二醇6000浊点温度降至室温(约20℃),整个实验过程仅需3 min,并对影响苯酚萃取率的因素(聚乙二醇6000、无水硫酸钠和正辛醇的用量、溶液pH)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溶液pH6.0、0.2 g/m L聚乙二醇6000 8.0 m L、无水硫酸钠3.0 g及正辛醇5.0 m L的萃取效果最佳。苯酚在0.02~1.60μg/m L范围内线性良好,R2为0.9998,检出限为0.0064μg/m L,相对标准偏差为4.49%(n=8)。对于50 m L的样品溶液,苯酚萃取率可达89.8%,加标回收率为90.5%~109.5%。5种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只有样品2检出苯酚0.0310μg/m L,但未超标,其它4种塑料包装材料均未检出。该方法简便、快速、省时、灵敏度高,适用于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浸出苯酚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协同浊点萃取 苯酚 食品塑料包装材料 聚乙二醇6000 荧光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兽用地美硝唑预混剂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19
作者 骆桂红 《福建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13-15,共3页
以地美硝唑为主成分原料,以聚乙二醇6000、倍他环糊精作为主成分的助溶剂,地美硝唑和辅料经过过筛、混合后进行粉碎制得地美硝唑预混剂。该配方的组合为:质量比M(地美硝唑):M(倍他环糊精):M(聚乙二醇6000)=2:2:6。研究表明地美硝唑预混... 以地美硝唑为主成分原料,以聚乙二醇6000、倍他环糊精作为主成分的助溶剂,地美硝唑和辅料经过过筛、混合后进行粉碎制得地美硝唑预混剂。该配方的组合为:质量比M(地美硝唑):M(倍他环糊精):M(聚乙二醇6000)=2:2:6。研究表明地美硝唑预混剂的溶解度良好,溶解度可达8.0%;按地美硝唑预混剂的质量标准要求检测,合格。该配方组合可以同时实现药物的饮水和拌料给药。在密闭条件下保存,长期试验2年,产品的性状和外观几乎没有改变;地美硝唑含量从初始的100.1%下降至97.5%,有效成分含量下降幅度未超过地美硝唑标示量百分含量的10%。产品质量稳定,符合兽药典的要求。地美硝唑预混剂的配方合理、生产操作简单,产品24个月质量稳定,有效期可暂定为24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美硝唑 倍他环糊精 聚乙二醇6000助溶剂 稳定性 有效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干旱胁迫下构树和桑树的生理特征比较 被引量:26
20
作者 吴沿友 梁铮 邢德科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2-96,共5页
在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的处理下,测定构树和桑树的碳酸酐酶活性、光响应曲线、二氧化碳响应曲线和叶绿素荧光等指标,比较它们的抗干旱能力。结果表明:(1)构树的碳酸酐酶活力变化不显著,而桑树的碳酸酐酶活力不同的PEG6000浓度间... 在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的处理下,测定构树和桑树的碳酸酐酶活性、光响应曲线、二氧化碳响应曲线和叶绿素荧光等指标,比较它们的抗干旱能力。结果表明:(1)构树的碳酸酐酶活力变化不显著,而桑树的碳酸酐酶活力不同的PEG6000浓度间差异较大。(2)构树的净光合速率受PEG6000的影响较小,而桑树受到抑制较大。(3)构树的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SⅡ实际光合效率ΦPSⅡ受到PEG影响不显著,而桑树则明显受到PEG的抑制。构树的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SⅡ实际光合效率ΦPSⅡ要比桑树高,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电子传递速率(ETR)也明显高于桑树。稳定的碳酸酐酶、较强的光合能力是构树适应岩溶干旱环境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 桑树 聚乙二醇 碳酸酐酶 叶绿素荧光 喀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