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水C/P比对A^2/O工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5
1
作者 王晓莲 王淑莹 彭永臻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65-1770,共6页
我国当前面临着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A2/O工艺是一种有效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但其中进水C/P比是其运行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深入考察不同进水C/P比对A2/O工艺运行性能的影响,试验设计了4种进水C/P比(55、45、34、23),研究了A2/O工艺... 我国当前面临着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A2/O工艺是一种有效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但其中进水C/P比是其运行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深入考察不同进水C/P比对A2/O工艺运行性能的影响,试验设计了4种进水C/P比(55、45、34、23),研究了A2/O工艺中COD、总氮、磷和污泥特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P比小于32时,磷的去除效果随C/P比的降低而线性降低;当进水C/P比高于32时,磷的去除效果稳定在90%~98%,出水磷浓度小于0.5mg·L-1.但是C/P比的变化,对COD和总氮的去除率影响较小,平均去除率分别高于90%和75%.而剩余污泥中磷含量则随C/P比的下降而增加.实验发现,不同C/P比系统均存在反硝化除磷现象,可以实现“一碳两用”,有利于氮磷去除效果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工艺 进水C/p 生物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的根呼吸——四种耗氧途径的活力和P/O比 被引量:1
2
作者 石庆华 Riesde Visser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13-316,共4页
对杂交水稻赣化 7号和其亲本之一广抗粳 2号的根系耗氧特征进行了研究。稻株种植在通气的营养液中 ,4种耗氧途径的活力被量化分析。过氧化物酶耗氧占了较大的比例 ,龙胆酸可抑制稻根中的过氧化物酶活力。杂交水稻的过氧化物酶和抗氰酸... 对杂交水稻赣化 7号和其亲本之一广抗粳 2号的根系耗氧特征进行了研究。稻株种植在通气的营养液中 ,4种耗氧途径的活力被量化分析。过氧化物酶耗氧占了较大的比例 ,龙胆酸可抑制稻根中的过氧化物酶活力。杂交水稻的过氧化物酶和抗氰酸呼吸途径耗氧率比其亲本高 5 0 %以上 ,杂交水稻和其亲本根系过氧化物酶的耗氧分别占总量的 2 6 .5 %和 2 2 .6 % ,细胞色素氧化酶途径分别占 35 .5 %和 40 .5 % ,抗氰酸呼吸途径分别占 2 7.8%和 2 1 .7% ,剩余呼吸分别占 9.8%和 1 4 .9%。按根系耗氧总量计算 ,杂交水稻和其亲本的P/O比分别是 1 .35和 1 .44。杂交组合的根系和植株相对生长率比其亲本大 6 0 %左右 ,但根系耗氧量和ATP生产率比其亲本仅分别高 1 8.7%和 1 4 .2 %。因此 ,水稻品种的生长率差异不能用根系呼吸耗氧及P/O比来解释。本研究结果显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根系呼吸 耗氧途径 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高温度下^(17)O(p,α)^(14)N与^(17)O(p,γ)^(18)F两反应道分支比的计算
3
作者 叶子飘 戴长江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57-461,共5页
本文计算在极高温度 (非共振能量情况 )下 1 7O(p,α) 1 4N与 1 7O(p,γ) 1 8F两反应道分支比。在 (2~ 3)× 10 7K温度范围内其分支比 R约为 5 .4× 10 - 8。这表明在 CN O循环中 ,核反应 1 7O(p,α) 1
关键词 极高温度 非共振能量 CNo循环 ^17o(p α)^14N ^170(p γ)^18F 分支比R 核反应 反应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高温度下^(19)F(p,α)^(16)O与^(19)F(p,γ)^(20)Ne两反应道分支比的计算
4
作者 叶子飘 戴长江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5-107,共3页
用WKB方法计算在极高温度(非共振情况)下19F(p,α)16O与19F(p,γ)20Ne两反应道分支比.在CNO循环中,这两个核反应反应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着16O和20Ne的含量,进而影响着17F和18F中微子的流量.计算表明,在(2~3)×107K温度范围内其分... 用WKB方法计算在极高温度(非共振情况)下19F(p,α)16O与19F(p,γ)20Ne两反应道分支比.在CNO循环中,这两个核反应反应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着16O和20Ne的含量,进而影响着17F和18F中微子的流量.计算表明,在(2~3)×107K温度范围内其分支比值R约为1.189×103.这表明在CNO循环中,核反应19F(p,γ)20Ne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F(ρ α)^16o ^19F(ρ γ)^20Ne 分支比R 极高温度 WKB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功率阈值降低PAPR的部分传输序列算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季策 郭伟 张超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20-1624,共5页
为了改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的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功率阈值的低复杂度部分传输序列(partial transmit sequences,PTS)方法。在新的... 为了改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的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功率阈值的低复杂度部分传输序列(partial transmit sequences,PTS)方法。在新的PTS方法中,引入了基于功率的判别函数,并给出了一种基于功率合理选择阈值的方法。在选取最小的PAPR值进行传输时,只对Pn大于等于阈值的样本信号进行峰值功率的计算。与传统的PTS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算法在保证PAPR性能和误码率的情况下,能够更有效地降低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峰均功率比 部分传输序列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繁育系统与花部特征研究
6
作者 邢艳萍 赵容 +2 位作者 许亮 杨燕云 康廷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85-188,共4页
[目的]了解牛蒡生殖特性,为其栽培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野外观察,运用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及套袋试验等研究方法对大连地区辽宁中医药大学内牛蒡的花部特征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牛蒡群体花期一般为34~35 d,花... [目的]了解牛蒡生殖特性,为其栽培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野外观察,运用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及套袋试验等研究方法对大连地区辽宁中医药大学内牛蒡的花部特征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牛蒡群体花期一般为34~35 d,花期重叠,每年6月下旬开始到7月末结束,其花粉和柱头具有活力且柱头在全天都具有活力;OCI为4,P/O为5 666,异花授粉需要传粉者,风对其传粉作用不明显;套袋试验中自然套袋与自然对照均可结实,结实率分别为99.0%和69.5%,去雄去柱头后套袋结实率为0,不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结论]牛蒡具有异交特性且自花授粉可结实,风媒传粉可能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 花部特征 繁育系统 杂交指数 花粉胚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果甘草生殖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廖云海 陆嘉惠 +2 位作者 张际昭 刘静 李学禹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39-943,共5页
对光果甘草的花部特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和花粉-胚珠比(P/O)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光果甘草雄蕊异型,雌雄蕊异位,有利于避免自花授粉;(2)开花当天花粉活力在上午12:00最高,为91.8%,14:00迅速下降,16:00到达最低,16:00以后逐... 对光果甘草的花部特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和花粉-胚珠比(P/O)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光果甘草雄蕊异型,雌雄蕊异位,有利于避免自花授粉;(2)开花当天花粉活力在上午12:00最高,为91.8%,14:00迅速下降,16:00到达最低,16:00以后逐渐上升;(3)柱头可授性可持续4 d,以开花当天可授性最强;(4)花粉-胚珠比(P/O)为1 751.1±217.002,表明其繁育系统类型为兼性异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果甘草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花粉-胚珠比(p/o) 雌雄异位 异型雄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花野牡丹传粉生物学观察 被引量:16
8
作者 彭东辉 张启翔 +2 位作者 黄启堂 许贤书 谢祥财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5-120,共6页
对福州地区3个天然居群多花野牡丹传粉生物学的观察结果显示:多花野牡丹5:30-7:00开始开花,7:40-8:10完全开放,16:30-17:30花朵闭合,单花开放时间为12 h,群体花期(53±5)d,无花蜜分泌。访花昆虫主要是蜂类、食蚜蝇类和丽金龟类,传... 对福州地区3个天然居群多花野牡丹传粉生物学的观察结果显示:多花野牡丹5:30-7:00开始开花,7:40-8:10完全开放,16:30-17:30花朵闭合,单花开放时间为12 h,群体花期(53±5)d,无花蜜分泌。访花昆虫主要是蜂类、食蚜蝇类和丽金龟类,传粉昆虫主要是木蜂、蜜蜂等,其中木蜂传粉活动最为活跃,为最有效传粉昆虫。完全套袋、去雄和去雌(去柱头)处理的均不结实,表明多花野牡丹不存在无融合生殖、主动自花授粉和滞后自交的生殖保障现象。而人工自交和异交均具有较高的坐果率,表明多花野牡丹为自交亲和的异交种,需要昆虫传粉。多花野牡丹繁育系统是兼性自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野牡丹 传粉生物学 繁育系统 花粉胚珠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花的结构与繁育系统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进宇 张志翔 尹五元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48-1553,共6页
通过定株观察、解剖和人工套袋交叉授粉试验对连翘花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连翘具有2种避免自交的方式,雌雄异位和雌雄异熟。其雌雄异位表现为长雄蕊短雌蕊花型和短雄蕊长雌蕊花型;雌雄异熟表现为长雄蕊短雌... 通过定株观察、解剖和人工套袋交叉授粉试验对连翘花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连翘具有2种避免自交的方式,雌雄异位和雌雄异熟。其雌雄异位表现为长雄蕊短雌蕊花型和短雄蕊长雌蕊花型;雌雄异熟表现为长雄蕊短雌蕊花型为雄蕊先于雌蕊成熟,短雄蕊长雌蕊花型表现为雌蕊先于雄蕊成熟。(2)连翘花P/O值测定和户外套袋交叉授粉试验显示,P/O值为2000±300;不同类型花的异花授粉结果率在50.64%~80.32%,其中短型仡的花粉授到长型花柱头的结果率最高,达80.32%,而长型花和短型花的同型花授粉结果率分别为2.92%和34.15%,表明连翘的异花授粉结果率高于白花授粉,以异交为主,其繁育系统属兼性异交。研究结果认为,连翘雌雄异位和雌雄异熟是其自然结果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探讨连翘在木犀科中的系统进化提供了生殖生态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开花特性 繁育系统 传粉生态 p/o 异型花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光谱-导数分光光度(计算)法同时测定邻硝基酚、间硝基酚或对硝基酚二元混合物的含量 被引量:8
10
作者 汤晓东 孙红霞 +1 位作者 陈明 徐嘉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1-474,共4页
运用比光谱 -导数分光光度 (作图 )法的基本原理 ,推导了比光谱 -导数分光光度 (计算 )法同时测定二元混合物含量的基本公式 ,研究了邻、间硝基酚 ,邻、对硝基酚和间、对硝基酚的三种二元混合物含量的同时测定 ,取得了满意结果。另外 ,... 运用比光谱 -导数分光光度 (作图 )法的基本原理 ,推导了比光谱 -导数分光光度 (计算 )法同时测定二元混合物含量的基本公式 ,研究了邻、间硝基酚 ,邻、对硝基酚和间、对硝基酚的三种二元混合物含量的同时测定 ,取得了满意结果。另外 ,还比较了单位质量浓度的除数因子与一般除数因子在测量该 3种二元混合物时的方法灵敏度 ,证明用单位质量浓度溶液标准光谱作除数因子时灵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光谱-导数分光光度法 测定 邻硝基酚 间硝基酚 对硝基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除数因子-比光谱导数分光光度(计算)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汤晓东 徐嘉凉 +1 位作者 孙红霞 陈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96-300,共5页
运用比光谱 导数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推导了双除数因子 比光谱导数分光光度 (计算 )法同时测定三元混合物含量的基本公式 ,研究了在邻硝基酚、间硝基酚和对硝基酚三元混合物同时测定中的应用 ,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另外 ,还比较了单... 运用比光谱 导数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推导了双除数因子 比光谱导数分光光度 (计算 )法同时测定三元混合物含量的基本公式 ,研究了在邻硝基酚、间硝基酚和对硝基酚三元混合物同时测定中的应用 ,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另外 ,还比较了单位浓度的除数因子与一般除数因子在测量邻硝基酚、间硝基酚和对硝基酚三元混合物时的方法灵敏度 ,证明用单位浓度溶液标准光谱作除数因子时灵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除数因子-比光谱导分光光度法 同时测定 邻硝基酚 间硝基酚 对硝基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酸钠浓度对反硝化聚磷效果的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立卿 袁林江 +2 位作者 王磊 叶向德 王志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9-352,共4页
试验采用SBR反应器,以厌氧/缺氧方式运行时,投加不同浓度乙酸钠,观察其对反硝化聚磷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乙酸钠为碳源,C/P比为30时,释磷量最大,且聚磷量/释磷量为1.58,高于其他C/P比,反硝化聚磷率达89%,脱氮率高达98%;C/P大于30... 试验采用SBR反应器,以厌氧/缺氧方式运行时,投加不同浓度乙酸钠,观察其对反硝化聚磷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乙酸钠为碳源,C/P比为30时,释磷量最大,且聚磷量/释磷量为1.58,高于其他C/P比,反硝化聚磷率达89%,脱氮率高达98%;C/P大于30或小于30,其反硝化聚磷效果均有所下降,最佳去除比例为ΔCOD∶ΔNO3∶ΔPO4=1∶0.18∶0.22(gCOD∶gN∶gPO4);C/P比小于40时,缺氧段反硝化速率大致相同,而C/P比越小,反硝化聚磷速率越大,但较低的碳源浓度易引起反硝化聚磷污泥的膨胀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钠浓度 反硝化聚磷 C/p 污泥膨胀解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侵杂草五爪金龙有性繁育系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朱慧 马瑞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1-216,共6页
【目的】定点观察粤东地区农林业入侵杂草五爪金龙(Ipomoeacairica L.)的开花动态,并研究其有性繁育系统类型。【方法】在生态学外业调查的基础上确定4个样地,观察五爪金龙开花动态,计算花粉-胚珠比(P/O)、种子-胚珠比(S/O)、花粉活性... 【目的】定点观察粤东地区农林业入侵杂草五爪金龙(Ipomoeacairica L.)的开花动态,并研究其有性繁育系统类型。【方法】在生态学外业调查的基础上确定4个样地,观察五爪金龙开花动态,计算花粉-胚珠比(P/O)、种子-胚珠比(S/O)、花粉活性率、柱头可授率和杂交指数OCI。【结果】五爪金龙花粉-胚珠比(P/O)为2224,种子-胚珠比(S/O)为0.56,介于兼性异交与专性异交之间,以异交为主。五爪金龙开花期持续时间长,结实期短,单花开放时间仅为1d。花粉活性率和柱头可授率在一天中均呈现抛物线趋势,且各自的最高峰分别出现在上午09:30与下午14:30~15:30;杂交指数OCI=5,为部分自交亲和,异交,需传粉者。【结论】五爪金龙繁育系统类型为混交繁育系统,即自交和异交并存;建议对五爪金龙采用全株清除的人工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爪金龙 开花动态 繁育系统 杂交指数 花粉-胚珠比 种子-胚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峨眉黄连传粉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何海洋 宋良科 +3 位作者 谢娟 李小锋 戴春初 王恒 《特产研究》 2009年第1期31-33,36,共4页
目的揭示峨眉黄连[Coptis omeiensis(Chen)C.Y.Cheng]开花规律与传粉特征,拟确定其繁育系统类型,为探索峨眉黄连野生居群减少成因与引种繁育奠定基础。方法观察峨眉黄连的花部综合特征与开花动态过程;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套袋... 目的揭示峨眉黄连[Coptis omeiensis(Chen)C.Y.Cheng]开花规律与传粉特征,拟确定其繁育系统类型,为探索峨眉黄连野生居群减少成因与引种繁育奠定基础。方法观察峨眉黄连的花部综合特征与开花动态过程;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套袋传粉实验等方法综合评价。结果峨眉黄连花期可分为3个时期,其杂交指数为4,花粉-胚珠比在474~907之间,其雄蕊-花粉粒、雌蕊-胚珠发育正常,能形成种子。结论峨眉黄连的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具有异花传粉的结构,又有自花传粉的趋向,在自然条件下50%以上的胚珠能形成种子,可进行种子繁育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黄连 繁育系统 杂交指数 花粉-胚珠比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竹组合箱形梁抗剪性能试验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佳伟 李玉顺 +1 位作者 李冉 吕博 《森林工程》 2017年第4期98-102,共5页
以两根对立放置的冷弯薄壁U型钢作为箱形骨架,骨架外表面通过结构胶黏剂黏结4块竹胶板,制成钢-竹组合箱形梁。试验以箱形组合梁翼缘、腹板竹胶板厚度、冷弯薄壁U型钢翼缘宽度和组合梁剪跨比为控制参数,对6根钢-竹组合箱形梁进行抗剪性... 以两根对立放置的冷弯薄壁U型钢作为箱形骨架,骨架外表面通过结构胶黏剂黏结4块竹胶板,制成钢-竹组合箱形梁。试验以箱形组合梁翼缘、腹板竹胶板厚度、冷弯薄壁U型钢翼缘宽度和组合梁剪跨比为控制参数,对6根钢-竹组合箱形梁进行抗剪性能试验,测量各级荷载作用下组合梁应变和挠度的发展,分析组合梁的受剪破坏过程和破坏机制,探讨了组合梁的抗剪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钢-竹组合箱形梁的整体工作性能十分良好,冷弯薄壁型钢和竹胶板组合效应明显,组合梁翼缘、腹板竹胶板厚度的增加,可以提高其极限抗剪承载力,与此同时,组合梁剪跨比的减小也能使其抗剪能力有较大提高。研究表明,组合梁破坏经历两个阶段,即弹性阶段和弹塑性阶段,具有良好的延性和安全储备,能够作为受力构件用于建筑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 冷弯薄壁型钢 竹胶板 剪跨比 抗剪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法研究不同邻对位比值酚醛树脂的固化行为 被引量:14
16
作者 周大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1-133,137,共4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邻对位比值(O/P值)的酚醛树脂的固化活化能及固化进程。采用Ozawa模型求解了不同O/P值酚醛树脂的固化活化能及固化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酚醛树脂的固化活化能随其O/P值的增加而降低,固化进程变...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邻对位比值(O/P值)的酚醛树脂的固化活化能及固化进程。采用Ozawa模型求解了不同O/P值酚醛树脂的固化活化能及固化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酚醛树脂的固化活化能随其O/P值的增加而降低,固化进程变得更加容易。固化反应过程中的Ozawa反应指数n0随着固化反应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并且随着树脂O/P值的增加,n0出现在更低的温度区间内。Ozawa反应速度常数k0在固化反应初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反应后期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并且随着树脂O/P值的增加,k0出现峰值对应的温度降低,表明固化先后经历了微凝胶增长与扩散反应控制两个阶段,树脂O/P值的增加加快了微凝胶的增长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邻对位比值 固化行为 差示扫描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蒲公英的开花动态与繁育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邢艳萍 宁伟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8-351,共4页
研究蒙古蒲公英生殖特性可为其野生抚育与人工培育提供理论基础。通过野外观测、显微观察和套袋试验,计算杂交指数和花粉-胚珠比,对蒙古蒲公英开花动态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蒙古蒲公英单花开放过程中花柱逐渐生长至柱头开裂呈... 研究蒙古蒲公英生殖特性可为其野生抚育与人工培育提供理论基础。通过野外观测、显微观察和套袋试验,计算杂交指数和花粉-胚珠比,对蒙古蒲公英开花动态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蒙古蒲公英单花开放过程中花柱逐渐生长至柱头开裂呈羊角状,花药在靠近柱头一侧开裂,花粉在花柱生长过程中被带出花药;群体花期一般为19d,每年5月上旬开始到下旬结束,花期重叠,其花粉和柱头活力在9:00~10:00活力最强;异交指数(OCI)=5、花粉胚珠比(P/O)=2460,为异花授粉且需传粉者,套袋试验中异花授粉与自然对照结实率接近,分别为97.8%和95.7%,去雄去柱头后套袋结实率为50.8%;风对其远距离传粉作用不明显。蒙古蒲公英有异花授粉特征,且需昆虫传粉,并具无融合生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蒲公英 开花动态 繁育系统 杂交指数(oCI) 花粉胚珠(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硼掺杂单晶金刚石同质外延及电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若铮 闫秀良 +3 位作者 彭博 林芳 魏强 王宏兴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93-900,共8页
突破高质量、高效金刚石掺杂技术是实现高性能金刚石功率电子器件的前提。本文利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法,以三甲基硼为掺杂源,制备出表面粗糙度0.35 nm,XRD(004)摇摆曲线半峰全宽28.4 arcsec,拉曼光谱半峰全宽3.05 cm^(-1... 突破高质量、高效金刚石掺杂技术是实现高性能金刚石功率电子器件的前提。本文利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法,以三甲基硼为掺杂源,制备出表面粗糙度0.35 nm,XRD(004)摇摆曲线半峰全宽28.4 arcsec,拉曼光谱半峰全宽3.05 cm^(-1)的高质量硼掺杂单晶金刚石。通过改变气体组分中硼元素的含量,实现了10^(16)~10^(20) cm^(-3)的p型金刚石可控掺杂工艺。随后,研究了硼碳比、生长温度、甲烷浓度等工艺条件对p型金刚石电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硼碳比20×10^(-6)、生长温度1100℃、甲烷浓度8%、腔压160 mbar(1 mbar=100 Pa)时p型金刚石迁移率达到207 cm^(2)/(V·s)。通过加氧生长可以提升硼掺杂金刚石结晶质量,降低杂质散射。当氧气浓度为0.8%时,样品空穴迁移率提升至614 cm^(2)/(V·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金刚石 p型掺杂 硼掺杂 MpCVD 同质外延 硼碳比 甲烷浓度 硼氧共掺 空穴迁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邻对位比值的酚醛树脂固化行为研究
19
作者 周大鹏 范宏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51,共4页
通过DSC研究了不同邻对位比值(O/P值)的酚醛树脂与六亚甲基四胺的固化反应行为。DSC测试表明,DSC固化曲线的峰顶温度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而升高,在同一升温速率下,酚醛树脂固化曲线的初始温度(Ton)及峰顶温度Tp均随着其O/P值的... 通过DSC研究了不同邻对位比值(O/P值)的酚醛树脂与六亚甲基四胺的固化反应行为。DSC测试表明,DSC固化曲线的峰顶温度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而升高,在同一升温速率下,酚醛树脂固化曲线的初始温度(Ton)及峰顶温度Tp均随着其O/P值的增加而降低。进一步分别利用(Dzawa和Kissinger方法求解了不同O/P值酚醛树脂的固化反应活化能,发现酚醛树脂的固化活化能随其O/P值的增加而降低,表明随着树脂O/P值的增加,其固化进程变得更加容易,固化速率更快,与之对应,树脂的最佳固化温度区间随O/P值的增加而向低温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邻对位比值 固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蜀葵开花结实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子羊 吴松权 +1 位作者 全雪丽 金美玉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28,32,共5页
通过田间观察,采用TTC法、联苯胺-过氧化氢法、花粉-胚珠比等方法,对黄蜀葵的花部特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蜀葵花为两性花,单花开花期为1d,每棵开花历时70d左右,花粉-胚珠比为83.74±12.956 9... 通过田间观察,采用TTC法、联苯胺-过氧化氢法、花粉-胚珠比等方法,对黄蜀葵的花部特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蜀葵花为两性花,单花开花期为1d,每棵开花历时70d左右,花粉-胚珠比为83.74±12.956 9,表明其繁育系统类型为兼性自交。柱头可授性在开花初期最强。花朵即将开放与开花初期花粉活力最高、最强,达到9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蜀葵 柱头可授性 花粉-胚珠比(p/o) 繁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