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波斯湾盆地油气分布有序性及成藏富集主控因素
1
作者 王建君 翟光明 +1 位作者 李浩武 张宁宁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7-829,共13页
基于波斯湾盆地油气勘探实践成果和研究进展,以成藏组合为解剖单元,对油气分布的有序性及成藏富集主控因素开展分析。研究表明,该盆地以中阿拉伯次盆加瓦尔油田一带为中心,不同时代烃源岩生烃中心与富油气区带以顺时针同向旋转迁移;在... 基于波斯湾盆地油气勘探实践成果和研究进展,以成藏组合为解剖单元,对油气分布的有序性及成藏富集主控因素开展分析。研究表明,该盆地以中阿拉伯次盆加瓦尔油田一带为中心,不同时代烃源岩生烃中心与富油气区带以顺时针同向旋转迁移;在平面上总体呈现出“西油东气”、“盆地中心大油气田密集、边缘稀疏”有序分布的格局;垂向上油气系统复合及混源程度自西向东增大,与构造强度的“西弱东强”匹配良好,形成了“古生界富气、中生界富油、新生界油气均富集”的分布特征。波斯湾盆地油气大规模成藏富集和有序性分布主要受以下因素控制:(1)多套巨型烃源灶为近源成藏组合奠定了资源基础,侧向运移距离短的特点决定了油气富集于有效烃源岩展布区及附近;(2)台地区硬石膏盖层厚度小,但遭受的后期构造弱,良好的封盖性能使油气很难穿越盖层发生垂向浅层运聚;扎格罗斯造山带构造运动强烈,形成的冲断层和高角度裂缝沟通多套源储组合,但新近系Gachsaran组膏盐岩厚度大、塑性强,封盖性能普遍保持较好,盐下仍能形成大规模油气聚集;(3)各套成藏组合在烃源岩与储盖组合发育、烃源岩成熟生烃、圈闭形成等方面于时空上有序良好匹配,因此形成了丰富的多层系油气聚集。目前波斯湾盆地总体仍处于构造圈闭勘探阶段,有效烃源灶内的盐下远景圈闭依然为首选目标,中生界沉积相变化大的地区具备形成大规模岩性油气藏条件,深层古生界常规油气藏和下志留统Qusaiba段页岩气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有望成为未来重要的储量增长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 波斯湾盆地 油气分布 有序性 烃源岩 成藏组合 硬石膏盖层 盐下 油气富集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底水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模式及优化注水技术 被引量:7
2
作者 孙亮 李勇 +1 位作者 杨菁 李保柱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5-144,共10页
水平井含水上升问题日益突出,对油田的产能建设影响较大。通过分析中东A油田KH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的主控因素及模式,研究薄层底水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规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注水开发优化技术。基于岩心描述、铸体薄片、全直径岩... 水平井含水上升问题日益突出,对油田的产能建设影响较大。通过分析中东A油田KH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的主控因素及模式,研究薄层底水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规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注水开发优化技术。基于岩心描述、铸体薄片、全直径岩心CT成像测井资料以及生产动态分析,厘清了影响薄层底水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的主控因素,高渗条带、裂缝带、高黏油的分布以及底水能量的强弱为主要地质因素,开发技术对策如注采比、注采强度以及水平井与储层的关系为主要开发因素。研究表明,以上主控因素会造成水平井各段出水不均匀,表现为含水快速上升或暴性水淹;注入水或底水主要沿高渗条带流动,水平生产段部分呈条带状水淹的特征。为此,提出井网平衡注采、周期性注水及水平井侧钻等技术对策,并在油田现场实施,目前试验井组开发调整效果较好。优化注水技术可在同类油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油藏 含水上升模式 注水优化 井网平衡注采 中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门恐怖活动近况与美国的反恐对策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家栋 毛春伟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0年第2期35-41,共7页
2009年下半年以来,也门基地组织的恐怖活动对国际社会尤其对美国造成了严重威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门北部的胡塞主义者叛乱和基地组织在也门的重新发展壮大,是国际反恐怖阵营的主要关注点。由于经济落后、社会不稳等因素,再... 2009年下半年以来,也门基地组织的恐怖活动对国际社会尤其对美国造成了严重威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门北部的胡塞主义者叛乱和基地组织在也门的重新发展壮大,是国际反恐怖阵营的主要关注点。由于经济落后、社会不稳等因素,再加上传统的尚武文化,也门很难在短期内摆脱恐怖主义问题的困扰。虽然美国面临来自也门的严重恐怖主义威胁,但由于受困于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美国不可能在也门开辟反恐第三战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中东政策 也门政治 恐怖主义 基地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缘政治、中东破碎地带与利比亚战争 被引量:7
4
作者 田文林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1年第4期26-32,共7页
本文认为,中东地缘政治版图的破碎性格局是导致该地区动荡不断、频频成为西方武力干涉目标的根本原因之一。一战后英法进行"委任统治"是导致中东地缘版图碎片化的罪恶渊薮。当前正在进行的利比亚战争,既是中东地缘版图碎片化... 本文认为,中东地缘政治版图的破碎性格局是导致该地区动荡不断、频频成为西方武力干涉目标的根本原因之一。一战后英法进行"委任统治"是导致中东地缘版图碎片化的罪恶渊薮。当前正在进行的利比亚战争,既是中东地缘版图碎片化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是进一步分裂阿拉伯世界的最新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政治 利比亚 地缘政治 战争 武力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派主义与中东政治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宇洁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43,共11页
伊斯兰教派的产生与不同人群在伊斯兰社会政治发展中的不同权力主张有着密切关系,其本身也对政治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特别是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教派主义的影响日益彰显。近年西亚北非的政治变局中,教派主义的... 伊斯兰教派的产生与不同人群在伊斯兰社会政治发展中的不同权力主张有着密切关系,其本身也对政治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特别是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教派主义的影响日益彰显。近年西亚北非的政治变局中,教派主义的概念更是被频频使用。本文通过对近年中东政治中教派主义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宗教既非中东地区安全问题的主要根源,也非治愈此问题的灵丹妙药。如把教派差异视为目前中东政治变局产生的主因,不仅不利于冲突的解决,反而会使所谓"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千年之争"成为真正的自我实现的预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派主义 逊尼派 什叶派 中东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东剧变以来的萨拉菲主义 被引量:17
6
作者 包澄章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6-118,共13页
中东剧变以来,分布于多个阿拉伯国家的萨拉菲主义力量迅速崛起,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除传统萨拉菲主义外,以光明党为代表的政治萨拉菲主义力量在地区国家的政治影响力持续上升,政党化倾向明显;以"圣战"萨拉菲主义为代表的宗... 中东剧变以来,分布于多个阿拉伯国家的萨拉菲主义力量迅速崛起,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除传统萨拉菲主义外,以光明党为代表的政治萨拉菲主义力量在地区国家的政治影响力持续上升,政党化倾向明显;以"圣战"萨拉菲主义为代表的宗教极端势力上升势头迅猛,但其内部亦出现明显的分化趋势,主张暴力与非暴力的分支派别同时存在。萨拉菲主义力量的上升正日益激化中东伊斯兰世界内部的教派矛盾,令伊斯兰世界与西方的对立进一步扩大,同时也加剧了以沙特为代表的海湾阿拉伯国家对中东地区政治话语权和地区事务控制权的争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剧变 萨拉菲主义 “圣战”萨拉菲主义 政治萨拉菲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东亚大气遥相关型变化特征及其与长江中下游旱涝的关系 被引量:18
7
作者 林建 何金海 张依英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312-320,共9页
用 500 h Pa 高度场资料及中国 160 个站的月平均降水资料,采用 E O F、合成分析和奇异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旱涝年夏季降水与同期东亚大气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旱涝与 500 h Pa 高度场东亚... 用 500 h Pa 高度场资料及中国 160 个站的月平均降水资料,采用 E O F、合成分析和奇异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旱涝年夏季降水与同期东亚大气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旱涝与 500 h Pa 高度场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 E A P)关系密切, E A P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夏季 500 h Pa 高度场的配置及长江中下游降水。文中重点讨论了 E A P指数的振荡周期及高低指数年西太平洋副高的变化特征。 E A P指数 3~6 年、准两年及年代际变化反映了长江中下游旱涝的年际变化及年代际变化趋势。 E A P高指数年(对应涝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为纬向型,随季节南北移动较缓慢,副高位置偏南偏西,并且强度偏强;而 E A P低指数年(对应旱年),西太平洋副高呈经向型,随季节由西南向东北移动较迅速,副高偏东偏北,并且强度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太平洋 大气 遥相关型 旱涝 副热带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埃及看中东变局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冰冰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1年第5期20-26,共7页
埃及局势变化的原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外交三个方面。穆巴拉克时期的专制统治受到全球化的挑战;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的严重失业和贫困问题,因为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输入型通货膨胀而加剧;长期的亲美、亲以外交引发民众不满和... 埃及局势变化的原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外交三个方面。穆巴拉克时期的专制统治受到全球化的挑战;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的严重失业和贫困问题,因为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输入型通货膨胀而加剧;长期的亲美、亲以外交引发民众不满和街头抗议。埃及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探索综合发展模式、建立稳定持久的政治体制,这意味着变局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埃及在外交上将采取更为独立自主和中立的立场,与土耳其等国组成中立阵营。亲美、反美、中立三个阵营并立,伊朗模式和土耳其模式相互竞争,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削弱,中东变局将催生新的战略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变局 北非 美国中东政策 战略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应对中东剧变的“奥巴马主义”探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德刚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44,共14页
美国应对中东剧变的政策措施彰显"奥巴马主义",即军事上谨慎用兵,避免直接地面占领或卷入一场针对伊斯兰国家的新战争,而是通过武装反对派推行"阿拉伯人打阿拉伯人",减少人道主义干预的成本;政治上运用所谓美国的&q... 美国应对中东剧变的政策措施彰显"奥巴马主义",即军事上谨慎用兵,避免直接地面占领或卷入一场针对伊斯兰国家的新战争,而是通过武装反对派推行"阿拉伯人打阿拉伯人",减少人道主义干预的成本;政治上运用所谓美国的"巧实力",让欧洲大国和阿拉伯盟友提出议程设置,充当"急先锋",美国在背后"掌舵",以最廉价的方式延续美国在中东的领导地位;外交上通过议题设置,让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服务于美国政府;经济上运用援助和制裁两手政策来实现政治目标;文化上利用媒体、非政府组织和网络,开展民间外交和网络外交。奥巴马政府试图综合运用军事、政治、外交、经济和文化手段,推动中东反美国家的政权更迭,维护亲美国家的政局稳定。研究表明,无论是主张依靠硬实力的"布什主义",还是主张依靠巧实力的"奥巴马主义",其在中东维持美国领导地位的战略目标,却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剧变 美国中东政策 阿拉伯世界 中东政治 大国中东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以色列阿拉伯人的政治参与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宇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0年第2期42-48,共7页
以色列人口中有20%是阿拉伯公民。在2009年2月举行的以色列第18届国会选举中有13名阿拉伯议员当选,在国会中所占的比例远低于其人口比例。这些阿拉伯议员分别来自阿拉伯民族主义政党、以色列共产党和三个犹太复国主义政党。从以色列建... 以色列人口中有20%是阿拉伯公民。在2009年2月举行的以色列第18届国会选举中有13名阿拉伯议员当选,在国会中所占的比例远低于其人口比例。这些阿拉伯议员分别来自阿拉伯民族主义政党、以色列共产党和三个犹太复国主义政党。从以色列建国60年来阿拉伯公民参加国会选举的情况分析,阿拉伯公民在以色列的政治参与经历了"质与量"两方面的变化,即政治自决程度从低到高、从附属走向独立;但同时阿拉伯公民的政治参与度却逐渐走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甚至降到了很危险的地步。阿拉伯公民对政治现状失去信心和热情,不仅削弱了以色列左翼势力,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以色列国内政局的发展以及中东政策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色列 阿拉伯公民 中东政治 政治参与 选举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湾地区“什叶派新月带”兴起的宗教政治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汪波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9年第1期68-73,共6页
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造成的一个最重要结果就是,解除了伊拉克对伊朗什叶派神权政府的多年遏制,还使得伊拉克什叶派在战后政治重建中逐步占据了政治主导地位。随着伊朗什叶派政权和伊拉克什叶派势力的联系日益加强,他们已在海湾地... 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造成的一个最重要结果就是,解除了伊拉克对伊朗什叶派神权政府的多年遏制,还使得伊拉克什叶派在战后政治重建中逐步占据了政治主导地位。随着伊朗什叶派政权和伊拉克什叶派势力的联系日益加强,他们已在海湾地区形成了一股强大的什叶派宗教政治势力。在其影响下,周边其他逊尼派国家内部的什叶派民众纷纷要求扩大政治权力,逊尼派君主制国家政府也感到了什叶派神权思想反对君主制度的严峻压力。目前,正在日益兴起并标志着伊朗伊斯兰革命第二阶段的"什叶派新月带",已经改变了海湾地区什叶派长期遭受逊尼派压制的传统局面,并直接关系到拥有世界最大石油资源的海湾地区的安全秩序和政治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拉克战争 “什叶派新月带” 海湾 中东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中的中东地缘政治格局 被引量:7
12
作者 田文林 《阿拉伯世界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30,共15页
中东剧变三年多来,中东地区格局转型步入深水区:政治转型国家遭遇三大困境,日渐迷失前行方向;中东剧变初期形成的格局再被打乱,"新中东"加快恢复"旧秩序";地区权力结构碎片化趋势日益明显,中东进入新的动荡期;中东... 中东剧变三年多来,中东地区格局转型步入深水区:政治转型国家遭遇三大困境,日渐迷失前行方向;中东剧变初期形成的格局再被打乱,"新中东"加快恢复"旧秩序";地区权力结构碎片化趋势日益明显,中东进入新的动荡期;中东乱局还促使美国加快战略收缩,由此使地缘争夺更趋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转型 地缘格局 中东剧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穆斯林政治参与对英国中东政策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波 李立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47,共8页
英国穆斯林群体作为英国第一大少数族裔,在英国相对开放的多元文化模式中,一直积极致力于政治参与活动来维护自身利益。出于宗教信仰和文化认同的原因,英国穆斯林群体对于伊斯兰国家集中的中东地区极为关注,并试图通过政治参与来影响英... 英国穆斯林群体作为英国第一大少数族裔,在英国相对开放的多元文化模式中,一直积极致力于政治参与活动来维护自身利益。出于宗教信仰和文化认同的原因,英国穆斯林群体对于伊斯兰国家集中的中东地区极为关注,并试图通过政治参与来影响英国政府处理中东地区事务的政策。在英国社会的政治环境中,穆斯林群体政治参与的方式涉及政党政治、选举政治、社团政治、媒体政治等多种形式,对中东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于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穆斯林朝觐等不同方面。多年来,英国穆斯林群体的政治参与丰富了这一概念的内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穆斯林 政治参与 中东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东民主化进程: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被引量:5
14
作者 丁隆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32-39,共8页
作为上层建筑的转型,中东民主化受到了经济基础的制约。该地区依赖自然资源的经济模式、经济增长缓慢、既得利益集团的抗拒都对民主化形成阻障。只要这些阻碍民主化的经济因素不消除,中东民主化的前景仍不乐观。
关键词 中东 民主化 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前中东剧变的国内因素及其国际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联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1年第4期17-25,共9页
从2010年12月17日突尼斯失业青年布瓦吉吉自焚开始,一场席卷突尼斯全国的政治变革大潮迅速蔓延至中东几乎所有阿拉伯国家。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预示着更为复杂的政治变革进程已经开始。从目前情况来看,各国表面上貌似群龙无首、组织松... 从2010年12月17日突尼斯失业青年布瓦吉吉自焚开始,一场席卷突尼斯全国的政治变革大潮迅速蔓延至中东几乎所有阿拉伯国家。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预示着更为复杂的政治变革进程已经开始。从目前情况来看,各国表面上貌似群龙无首、组织松散的街头抗议,实质都是围绕着"变革"这一主题展开,大量失业青年成为这一"变革"的主要参与力量,而网络新媒体则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变革、青年和网络是中东各国目前政治剧变的三个关键因素,进一步认清三者的互动关系及其作用和影响,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东当前的政治发展进程,也对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剧变 网络外交 国际政治 阿拉伯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斯兰教与中东民族国家构建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燕军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6-117,共12页
公元7世纪以后的中东政治深深地打上了伊斯兰教的烙印。在现代中东政治中,伊斯兰教构成了影响中东民族国家构建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由于两者间存在的不协调,使伊斯兰教对中东民族国家构建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并存。这一特性在沙特阿拉伯的民... 公元7世纪以后的中东政治深深地打上了伊斯兰教的烙印。在现代中东政治中,伊斯兰教构成了影响中东民族国家构建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由于两者间存在的不协调,使伊斯兰教对中东民族国家构建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并存。这一特性在沙特阿拉伯的民族国家构建进程中得到了集中体现,伊斯兰教在塑造沙特国家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沙特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滞后。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既有历史传统的影响,也与伊斯兰教的某些内生性特征与社会发展不适应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国家构建 伊斯兰教 民族主义 中东 政治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国际格局变化下的印度中东外交 被引量:4
17
作者 钮维敢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0年第4期67-73,共7页
冷战时期,印度对中东的外交政策,基本上奉行了支持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支持阿拉伯联盟和反对以色列的中东外交政策,但在冷战缓和时期也有些变化;冷战结束后,印度在试图维持与中东国家的传统关系基础上与以色列建交,在试图与西方大国的协... 冷战时期,印度对中东的外交政策,基本上奉行了支持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支持阿拉伯联盟和反对以色列的中东外交政策,但在冷战缓和时期也有些变化;冷战结束后,印度在试图维持与中东国家的传统关系基础上与以色列建交,在试图与西方大国的协同中谋取在中东的利益最大化。印度的中东外交受到多极化力量和单极化力量角逐的影响,但其中东外交的角色转变基本上围绕与美以加强合作,它属于介于西方与伊斯兰两种国际力量间的游移势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印度 国际格局变化 印度的中东政策 冷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的中东外交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伟建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8年第6期19-23,共5页
国际体系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历史时刻,单极秩序在削弱,多极力量在崛起,中国成为新的世界秩序构建过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越来越深地融入国际体系的过程中,中国的外交理念与实践也发生变革。在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中东地区政治格局也发... 国际体系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历史时刻,单极秩序在削弱,多极力量在崛起,中国成为新的世界秩序构建过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越来越深地融入国际体系的过程中,中国的外交理念与实践也发生变革。在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中东地区政治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在外部势力影响有所减弱的情况下,多支力量兴起并日趋活跃。欧美等大国之间的关系演变及政策变化将对中东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的中东外交将变得更加积极和富有进取性,同时也更加重视多边合作及与欧美等大国的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体系转型 中东政治格局 中国中东外交 中东政治 国际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斯兰教与中东民主化进程 被引量:5
19
作者 丁隆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06年第6期9-14,共6页
“伊斯兰劫持民主”这一民主化前景影响了美国在中东推动民主的热情,这似乎印证了民主化问题上的“中东例外论”。然而,伊斯兰教与民主的关系并非结构性冲突,二者对立关系的成因是西方和伊斯兰世界相互建构的共有的敌对观念。政治伊斯... “伊斯兰劫持民主”这一民主化前景影响了美国在中东推动民主的热情,这似乎印证了民主化问题上的“中东例外论”。然而,伊斯兰教与民主的关系并非结构性冲突,二者对立关系的成因是西方和伊斯兰世界相互建构的共有的敌对观念。政治伊斯兰的分野和转型使不同派别对于民主的态度出现分歧,美国对政治伊斯兰党派态度的转变也有利于其民主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教 中东民主化 政治伊斯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洛哥阿拉维君主制统治合法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曾爱平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9年第4期17-23,共7页
本文从历史与传统、现代与理性、宗教以及国王个人魅力等四个方面分析了1956年独立后摩洛哥阿拉维君主制统治合法性的基础和来源。作者指出,摩洛哥阿拉维君主制的统治反映了韦伯关于合法统治的三种类型,即合理型、传统型和魅力型,其中,... 本文从历史与传统、现代与理性、宗教以及国王个人魅力等四个方面分析了1956年独立后摩洛哥阿拉维君主制统治合法性的基础和来源。作者指出,摩洛哥阿拉维君主制的统治反映了韦伯关于合法统治的三种类型,即合理型、传统型和魅力型,其中,传统型占主导地位并与伊斯兰教紧密相连。迄今,宗教神圣的合法性体现了阿拉维君主制所有统治合法性学说的本质,然而其神圣性也遭到了质疑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洛哥 阿拉维君主制 统治合法性 中东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