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bust Pole Assignment in Descriptor Second-order Dynamical Systems 被引量:3
1
作者 DUAN Guang-Ren HUANG Ling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88-892,共5页
关键词 鲁棒性 描述符 动力系统 本征结构赋值 本征值 灵敏性 极点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点配置法柔性机械臂的谐振抑制
2
作者 李小彭 李泉 +1 位作者 上官朝伟 尹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92,101,共8页
为抑制柔性机械臂运动时伺服驱动系统可能产生的谐振,降低电机输出端的速度波动,提出了一种采用极点配置法设计比例-积分(PI)调节器的方法.依据假设模态法及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建立了伺服电机驱动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利用其状态方... 为抑制柔性机械臂运动时伺服驱动系统可能产生的谐振,降低电机输出端的速度波动,提出了一种采用极点配置法设计比例-积分(PI)调节器的方法.依据假设模态法及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建立了伺服电机驱动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利用其状态方程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并分析了伺服驱动系统的传递特性.利用相同实部的极点配置法设计PI调节器参数,讨论极点自然频率比值、阻尼系数对系统评价指标的影响.最后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阻尼系数的适当增大有利于系统的稳定,但柔性负载的长度及转动惯量不宜过大;并与传统的Ziegler-Nichols法对比,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机械臂 伺服系统 振动抑制 极点配置 PI调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uromorphic Continuous-Time State Space Pole Placement Adaptive Control
3
作者 Lu Zhao & Sun Mingwei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Houston, Houston, U.S. A The Third Academy, China Aerospace Science and Industry Corporation, Beijing 100074, P. 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3年第1期58-62,共5页
A neuromorphic continuous-time state space pole assignment adaptive controller is proposed, which is particularlyappropriate for controlling a large-scale time-variant state-space model due to the parallely distribute... A neuromorphic continuous-time state space pole assignment adaptive controller is proposed, which is particularlyappropriate for controlling a large-scale time-variant state-space model due to the parallely distributed nature ofneurocomputing. In our approach, Hopfield neural network is exploited to identify the parameters of a continuous-timestate-space model, and a dedicated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is designed to compute pole placement feedback control law inreal time. Thus the identification and the control computation are incorporated in the closed-loop, adaptive, real-timecontrol system. The merit of this approach is that the neural networks converge to their solutions very quickly andsimultane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e assignment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Hopfield neural network Sylvester's equation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激式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
4
作者 吴东旭 徐爽 周京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7-257,共11页
针对以往文献中缺乏系统精确的数学模型、谐波含量大、功率传输低等问题,使用两种不同方法详细推导反激式逆变器三阶、四阶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应用于反激式逆变器的极点配置控制方法。通过改变极点位置,对逆变器进行性能优化,优化设计的... 针对以往文献中缺乏系统精确的数学模型、谐波含量大、功率传输低等问题,使用两种不同方法详细推导反激式逆变器三阶、四阶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应用于反激式逆变器的极点配置控制方法。通过改变极点位置,对逆变器进行性能优化,优化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给电网提供更优的电能质量,使其具有更强的鲁棒性。推导临界占空比,详细分析逆变器工作原理,最终在仿真中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电流控制 逆变器 高频变压器 极点配置 可再生能源 分布式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模拟振动台三状态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韩俊伟 于丽明 +1 位作者 赵慧 王忠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23,28,共4页
采用三状态反馈控制和三状态顺馈控制可提高地震模拟振动台(振动台)系统加速度响应频宽,增强系统稳定性应用极点配置原理设计了振动台的水平向和垂直向激振系统的三状态控制器.由于三向六自由度振动台水平向和垂直向激振系统的参数... 采用三状态反馈控制和三状态顺馈控制可提高地震模拟振动台(振动台)系统加速度响应频宽,增强系统稳定性应用极点配置原理设计了振动台的水平向和垂直向激振系统的三状态控制器.由于三向六自由度振动台水平向和垂直向激振系统的参数不同,因此三状态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也不同.对水平向激振系统,由于其液压固有频率较低,采用二阶补偿改善系统的频率特性;对垂直向激振系统,由于其液压固有频率与要求的系统频宽相近,采用一阶补偿改善系统的频率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台 电液伺服系统 三状态控制 地震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点配置与重复控制相结合的三相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策略 被引量:37
6
作者 刘飞 查晓明 +2 位作者 周彦 殷进军 段善旭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0-136,共7页
为了满足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61727—2004以及国家标准GB19939—2005中对光伏系统并网谐波电流畸变的规定,采用了LCL滤波器作为光伏逆变器与电网之间的接口电路,并提出了采用状态反馈极点配置与重复控制相结合的并网控制策略,最后通... 为了满足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61727—2004以及国家标准GB19939—2005中对光伏系统并网谐波电流畸变的规定,采用了LCL滤波器作为光伏逆变器与电网之间的接口电路,并提出了采用状态反馈极点配置与重复控制相结合的并网控制策略,最后通过实验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逆变器 并网 极点配置 重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逆变器预测控制误差形成机理及其抑制策略 被引量:31
7
作者 方支剑 段善旭 +2 位作者 陈天锦 陈昌松 刘宝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1-9,19,共9页
在大功率储能系统中,由于储能逆变器开关频率低,采样、计算等引入的延时将恶化输出电能质量甚至引起系统的不稳定。采用预测控制可消除储能逆变器控制中延时的影响,但预测值受模型精确程度和输入扰动的影响与实际值存在差异。在储能逆... 在大功率储能系统中,由于储能逆变器开关频率低,采样、计算等引入的延时将恶化输出电能质量甚至引起系统的不稳定。采用预测控制可消除储能逆变器控制中延时的影响,但预测值受模型精确程度和输入扰动的影响与实际值存在差异。在储能逆变器数字化预测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推导预测误差与直流电压、负载电流和模型参数误差之间的传递函数,然后分析预测误差对逆变器数字化控制的影响,从而提出一种基于输出误差积分量和状态预测值的全维状态反馈控制策略,其外环采用输出电压误差积分以抑制预测误差,控制器采用后向差分形式的积分环节消除输出电压反馈引入的延时影响。该控制策略可有效消除逆变器控制中的延时,并且抑制了预测控制中的误差。最后设计一台30 kW原理样机,输出稳态误差由9%降到1%,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逆变器 数字化预测控制 预测误差 离散化 极点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态观测器的逆变器增广状态反馈控制和重复控制 被引量:19
8
作者 刘新民 邹旭东 +1 位作者 康勇 柳彬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95,共5页
提出了一种带状态观测器的逆变器增广状态反馈控制和重复控制技术。在分析了单相逆变器的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模型之后,详细介绍了逆变器的增广状态反馈控制的原理和设计方法。为了减少检测装置和提高数字控制系统的性能,设计了基于电容... 提出了一种带状态观测器的逆变器增广状态反馈控制和重复控制技术。在分析了单相逆变器的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模型之后,详细介绍了逆变器的增广状态反馈控制的原理和设计方法。为了减少检测装置和提高数字控制系统的性能,设计了基于电容电压和电容电流的状态观测器。最后简单介绍了逆变器的重复控制技术,并且设计了带状态观测器的逆变器增广状态反馈极点配置和重复控制复合控制系统。实验结果验证了应用该控制方法的逆变器能够得到良好的稳、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观测器 逆变器 增广状态反馈 极点配置 重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网阻抗影响的LCL型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9
作者 周林 张密 +1 位作者 杨明 何国庆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146-2151,共6页
在考虑电网阻抗情况下对带LCL滤波器的三相光伏逆变器稳定性以及相应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详细分析电网阻抗对并网光伏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同时提出基于状态反馈极点配置的逆变器控制策略以实现系统极点的任意配置,从而抑制电网阻抗对系... 在考虑电网阻抗情况下对带LCL滤波器的三相光伏逆变器稳定性以及相应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详细分析电网阻抗对并网光伏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同时提出基于状态反馈极点配置的逆变器控制策略以实现系统极点的任意配置,从而抑制电网阻抗对系统电能质量以及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建立系统仿真和实验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电网阻抗易导致采用PR+HC控制器的光伏并网系统出现不稳定,降低系统并网电能质量;所提出的极点配置方法可有效抑制电网阻抗对系统稳定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逆变器 LCL滤波器 电网阻抗 稳定性 极点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整定鲁棒PID控制器 被引量:8
10
作者 彭楚武 钟庆昌 +1 位作者 贾青 谢剑英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5期56-61,共6页
深入分析了基于极点配置理论和鲁棒控制基本原理而提出的鲁棒PID控制器,导出了该控制器极点配置的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象开环阶跃响应辨识对象参数的控制参数自动整定方法. 就不同的对象(包括τ/T= 20 的对象)进行... 深入分析了基于极点配置理论和鲁棒控制基本原理而提出的鲁棒PID控制器,导出了该控制器极点配置的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象开环阶跃响应辨识对象参数的控制参数自动整定方法. 就不同的对象(包括τ/T= 20 的对象)进行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相当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控制 自整定 鲁棒控制 极点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型逆变电源输出电压IMC-PID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徐应年 赵阳 +1 位作者 谌海涛 康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90-95,共6页
提出了一种带PD输出电压瞬时值反馈内环的内模控制(internal model control,IMC)-PID电压型逆变电源控制方案:PD瞬时值反馈内环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IMC-PID外环保证系统的稳态性能。给出了详细的基于极点配置的内环PD控制器和外环IMC-PI... 提出了一种带PD输出电压瞬时值反馈内环的内模控制(internal model control,IMC)-PID电压型逆变电源控制方案:PD瞬时值反馈内环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IMC-PID外环保证系统的稳态性能。给出了详细的基于极点配置的内环PD控制器和外环IMC-PID控制器设计步骤和方法。该方案只需检测输出电压,控制器结构简单,分析设计容易。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不仅具有优良的动、稳态性能,而且有很强的鲁棒性。相对电压、电流双环控制方案而言,该文提出的方案控制器结构和分析更加简单,成本更低,鲁棒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内模控制 内模控制 比例积分微分 极点配置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回路自动驾驶仪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范军芳 林德福 +1 位作者 祁载康 张宏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47-2450,共4页
分析了参数变化引起的弹体模型和静稳定性的改变,以及降低静稳定性对导弹机动性能的改善。研究了把工程指标转化为期望的闭环系统极点的方法,以及与全状态反馈等价的从状态反馈到输出反馈的变换技术,给出了基于极点配置和输出反馈的一... 分析了参数变化引起的弹体模型和静稳定性的改变,以及降低静稳定性对导弹机动性能的改善。研究了把工程指标转化为期望的闭环系统极点的方法,以及与全状态反馈等价的从状态反馈到输出反馈的变换技术,给出了基于极点配置和输出反馈的一般性的两回路自动驾驶仪设计方法。结果表明,两回路驾驶仪可以稳定静不稳定的弹体,而执行机构的有限的资源是限制驾驶仪控制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引入加速度计到弹体质心距离这一参数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不稳定导弹 两回路自动驾驶仪 极点配置 舵机资源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光谱仪的光程扫描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9
13
作者 粘伟 刘兆军 +1 位作者 林喆 吴春楠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085-2091,共7页
为实现高信噪比、高光谱分辨率的光谱探测性能,在时间调制型傅里叶变换光谱仪中,需要控制反射镜往复精密摆动,完成干涉光程差的均匀扫描调制。首先分析了光谱探测性能对光程扫描控制性能要求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针对星载干涉仪对光程... 为实现高信噪比、高光谱分辨率的光谱探测性能,在时间调制型傅里叶变换光谱仪中,需要控制反射镜往复精密摆动,完成干涉光程差的均匀扫描调制。首先分析了光谱探测性能对光程扫描控制性能要求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针对星载干涉仪对光程差扫描的高性能要求,给出了一种基于极点匹配的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借助于状态反馈设计结果,采用易于工程应用的前项和前馈环节加以有效实现,简化了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难度。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控制 极点配置 星载干涉仪 光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控制中输出反馈鲁棒极点配置优化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书 孙忠凯 向锦武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78,共8页
给出了输出反馈鲁棒性极点配置的数学描述和数值解法,基于任何结构控制都要求极点 对系统矩阵元素的改变不敏感,通过选择鲁棒度量,并以其尽可能小为判据,用优化方法寻求 近似解.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一个大跨度桥在确定的运动载荷作... 给出了输出反馈鲁棒性极点配置的数学描述和数值解法,基于任何结构控制都要求极点 对系统矩阵元素的改变不敏感,通过选择鲁棒度量,并以其尽可能小为判据,用优化方法寻求 近似解.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一个大跨度桥在确定的运动载荷作用下的控制,计算结果表明方 法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控制 鲁棒 极点配置 优化方法 土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轮独立转向电动汽车转向控制方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马雷 贡士娇 +2 位作者 李斌 汪林 于悦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29-1034,1046,共7页
本文中对四轮独立转向电动汽车的转向控制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基于前轮转向车辆的理想横摆角速度模型,建立四轮独立转向2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接着,以四轮侧偏角之和绝对值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函数,以质心侧偏角为零和理想横摆角速度作为... 本文中对四轮独立转向电动汽车的转向控制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基于前轮转向车辆的理想横摆角速度模型,建立四轮独立转向2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接着,以四轮侧偏角之和绝对值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函数,以质心侧偏角为零和理想横摆角速度作为约束条件,采用线型优化算法求解系统前馈控制器。再以轮胎侧偏角和横摆转矩为输入建立线性控制模型,运用最优区域极点配置方法设计反馈控制器。最后,建立人-车-路闭环仿真系统,分别进行双移线道路仿真实验和对开路面上的行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控制器能根据路面附着情况分配各轮转角,保证车辆跟踪理想状态。实车双移线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控制器对车辆理想状态良好的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独立转向 前馈控制 区域极点配置 操纵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三级倒立摆变论域模糊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8
16
作者 陈富国 邓冠男 谭彦华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3-237,共5页
在传统变论域模糊控制系统中,论域随着输入的变化实时改变,论域的反复调整降低了控制的实时性,同时伸缩因子的函数结构和参数也不易确定.基于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改进型变论域算法的三级倒立摆模糊控制器:首先提出了相对变论域控制思... 在传统变论域模糊控制系统中,论域随着输入的变化实时改变,论域的反复调整降低了控制的实时性,同时伸缩因子的函数结构和参数也不易确定.基于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改进型变论域算法的三级倒立摆模糊控制器:首先提出了相对变论域控制思想,然后采用模糊逻辑推理器构造了伸缩因子,实时调整输入变量,从而相对性地改变论域大小,避免了传统伸缩因子的函数结构和参数不易确定的问题,并根据系统闭环响应曲线设计了控制器输出调整因子.最后采用极点配置方法对状态变量进行综合,避免了规则爆炸问题.三级倒立摆的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立摆系统 变论域 模糊控制 伸缩因子 极点配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混合有源滤波器逆系统解耦控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鲁伟 李春文 徐长波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45-1152,共8页
针对并联混合有源滤波器(SHAPF)这一强耦合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逆系统方法的SHAPF反馈线性化解耦控制策略.首先根据SHAPF非线性数学模型,采用逆系统方法生成其α阶积分逆系统,进而构造出解耦的伪线性系统,然后利用极点... 针对并联混合有源滤波器(SHAPF)这一强耦合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逆系统方法的SHAPF反馈线性化解耦控制策略.首先根据SHAPF非线性数学模型,采用逆系统方法生成其α阶积分逆系统,进而构造出解耦的伪线性系统,然后利用极点配置方法对伪线性系统进行综合,设计了系统的闭环控制器,并给出了系统零动态的镇定条件,保证了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最后仿真实验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消除电网中的谐波电流,并且与传统线性反馈–前馈控制策略相比,该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 混合有源滤波器 逆系统 极点配置 零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意估计下的多指标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程相权 王远钢 +1 位作者 郭治 钱林方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针对一类线性随机系统 ,研究区域极点指标、H∞ 指标、误差方差指标约束下的满意估计问题。首先对问题的可解性即约束指标的相容性进行分析 ,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 (LMI)方法 ,对给定的区域极点指标 ,得到一个与之相容的较小H∞ 指标 ;进... 针对一类线性随机系统 ,研究区域极点指标、H∞ 指标、误差方差指标约束下的满意估计问题。首先对问题的可解性即约束指标的相容性进行分析 ,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 (LMI)方法 ,对给定的区域极点指标 ,得到一个与之相容的较小H∞ 指标 ;进而在相容极点和H∞ 指标约束下 ,得到一个与它们相容的较小误差方差指标 ;然后 ,对相容的 3类约束指标 ,给出一个求解满意估计增益的基于LMI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意估计 方差 区域极点 H∞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lta算子系统D稳定鲁棒容错控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刘满 井元伟 张嗣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15-718,共4页
研究了Delta算子描述的线性系统基于圆形区域极点配置的鲁棒容错控制(定义作D稳定鲁棒容错控制)问题·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给出了Delta算子描述的标称线性系统通过状态反馈实现D稳定容错控制的两个充分条件和D稳定容错控制器的设计... 研究了Delta算子描述的线性系统基于圆形区域极点配置的鲁棒容错控制(定义作D稳定鲁棒容错控制)问题·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给出了Delta算子描述的标称线性系统通过状态反馈实现D稳定容错控制的两个充分条件和D稳定容错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利用代数Riccati方程,给出了Delta算子描述的不确定线性系统D稳定鲁棒容错控制的充分条件和D稳定鲁棒容错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将连续与离散系统有关该问题的结果统一到了Delta算子框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TA算子系统 区域极点配置 容错控制 鲁棒性 D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回路驾驶仪的极点配置方法设计 被引量:13
20
作者 朱敬举 祁载康 夏群力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2,共5页
将三回路驾驶仪等效为全状态反馈的状态空间模型,证实了冗余参数预先设定的可行性。考虑舵机状态反馈的约束,利用优化程序搜索符合舵机反馈约束的附加极点并进行极点配置,可把系统主导极点完全配置到期望的极点位置。设计结果表明了文... 将三回路驾驶仪等效为全状态反馈的状态空间模型,证实了冗余参数预先设定的可行性。考虑舵机状态反馈的约束,利用优化程序搜索符合舵机反馈约束的附加极点并进行极点配置,可把系统主导极点完全配置到期望的极点位置。设计结果表明了文中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回路驾驶仪 极点配置 状态反馈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