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动载荷下船用PEMEC多物理传输建模及影响分析
1
作者 金亚东 李悦 +1 位作者 杨超 阚安康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5,共8页
为探究船用质子交换膜电解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electrolysis cell,PEMEC)在海洋动载荷下的多相流动过程和电解反应性能,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构建包含多物理场传递和电解反应的三维非稳态数学模型,预测典型海洋动载荷下的水电解制... 为探究船用质子交换膜电解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electrolysis cell,PEMEC)在海洋动载荷下的多相流动过程和电解反应性能,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构建包含多物理场传递和电解反应的三维非稳态数学模型,预测典型海洋动载荷下的水电解制氢过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误差小于5%。结果表明:海洋动载荷主要影响PEMEC阳极侧多相流的黏性和惯性作用。摇荡载荷导致低黏性的氧气运动滞后而在阳极多孔电极内分布不均匀。纵摇载荷下氧气浓度分布为0.0140~0.0318 kmol/m^(3),电解电流密度比稳态工况的低9.77%。垂荡载荷有利于改善氧气沿电极厚度方向的输送,氧气浓度降低38.14%~77.73%。研究证明摇摆载荷对PEMEC多相流传输和电解性能不利,而垂荡载荷会强化多相流传输和电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电解池(PEMEC) 海洋动载荷 多自由度 多物理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G新型天线技术:可移动天线技术的理论与应用
2
作者 赵丽 杨龙 +1 位作者 吕璐 贾子一 《移动通信》 2025年第4期13-19,共7页
随着6G场景对通信速率要求呈指数级增长,传统固定位置天线方案在能耗与成本方面的问题逐渐暴露。可移动天线(MA,Movable Antenna)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可重构天线技术,将天线位置纳入新维度空间自由度,突破传统固定位置天线局限,大幅提高系... 随着6G场景对通信速率要求呈指数级增长,传统固定位置天线方案在能耗与成本方面的问题逐渐暴露。可移动天线(MA,Movable Antenna)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可重构天线技术,将天线位置纳入新维度空间自由度,突破传统固定位置天线局限,大幅提高系统通信性能。在此背景下,首先深入介绍了MA的基本理论,涵盖其组成原理、物理形状、信道特性多个方面,并分析探讨了MA在接收信号功率、干扰抑制、波束赋形以及空间复用方面的性能增益。随后详细讨论了MA与可重构智能智能超表面等6G前沿技术的融合应用,指出MA对于多项技术领域的应用价值。最后,全面分析了MA当前面临的技术挑战与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以此对其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MA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 多天线 可移动天线 空间自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nity3D的船舶六自由度驾驶模拟系统
3
作者 杨文政 王晓原 +3 位作者 王全政 朱凯鹏 孙晓旭 于庆州 《舰船电子工程》 2025年第2期94-98,共5页
为提高船舶驾驶训练效率,降低训练成本,根据船舶驾驶训练的实际需求,基于Unity3D设计开发了船舶六自由度驾驶模拟系统。通过建立船舶运动数学模型,搭建视景仿真系统,结合船舶操纵设备、显示设备和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等硬件设备,共同构建... 为提高船舶驾驶训练效率,降低训练成本,根据船舶驾驶训练的实际需求,基于Unity3D设计开发了船舶六自由度驾驶模拟系统。通过建立船舶运动数学模型,搭建视景仿真系统,结合船舶操纵设备、显示设备和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等硬件设备,共同构建了沉浸式的人机交互船舶驾驶训练环境。该系统可以真实地模拟船舶驾驶情况,对于船舶驾驶模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运动模拟 船舶动力学模型 视景仿真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麻雀优化PID的波浪补偿控制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琴 蔡慧茹 +2 位作者 兰明东 浦克 胡雄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4,共13页
随着海上风电“十四五”规划的不断推动,在深远海域对兆瓦级大功率海上风机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在吊运、安装等海上工作过程中,复杂海浪对船舶产生的持续影响导致风机安装的精度和效率大幅下降,甚至会对人员安... 随着海上风电“十四五”规划的不断推动,在深远海域对兆瓦级大功率海上风机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在吊运、安装等海上工作过程中,复杂海浪对船舶产生的持续影响导致风机安装的精度和效率大幅下降,甚至会对人员安全以及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在深远海域复杂海况下对工程船舶进行有效的波浪补偿,可提供稳定的作业环境以保证精准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麻雀优化PID的波浪补偿控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Stewart补偿平台。首先,建立波浪补偿平台动力学以及运动学反解模型,并设计正解模型迭代求解算法。随后,使用PID进行波浪补偿控制,并通过麻雀搜索算法优化参数。接着,采用Circle混沌映射对其进行初始化分布,以解决初始化不均匀的问题;并采用动态自适应加权、柯西突变以及反向学习以提升算法全局寻优能力。最后,生成4~6级海况下的某工程船运动数据作为系统输入,利用MATLAB和Simulink软件平台搭建模型进行补偿控制验证,并在Stewart硬件平台上做补偿试验。结果表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较高的精度和更好的寻优能力,优化后的PID控制方法更适合用于复杂海况下波浪补偿平台的控制优化,可为大功率海上风机安装的补偿平台控制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补偿平台 3自由度补偿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 改进麻雀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自由度运动模拟平台设计与分析
5
作者 魏国 余潇 +2 位作者 赵益 贺廿六 李绍民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35,60,共6页
针对实际道路测试周期长、成本高、容易受到恶劣天气影响等问题,设计一种能够用于车载光电跟踪系统进行模拟试验的六自由度摇摆台。模拟扰动测试,通过六自由度摇摆台提供扰动;对六自由度摇摆台进行结构设计、运动及频率特性分析。结果表... 针对实际道路测试周期长、成本高、容易受到恶劣天气影响等问题,设计一种能够用于车载光电跟踪系统进行模拟试验的六自由度摇摆台。模拟扰动测试,通过六自由度摇摆台提供扰动;对六自由度摇摆台进行结构设计、运动及频率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摇摆台能够推导其固有频率与机构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自由度摇摆台 频率特性 质量矩阵 刚度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洁净度超光滑非球面的自动化干涉检测方法
6
作者 李凌 张家福 +6 位作者 陶鑫 于宗伟 李梦旭 王任远 陈西 崔程光 王向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104,共10页
为了实现应用于高能激光等领域对表面洁净度有着极高要求的超光滑非球面检测,排除检测人员带来的洁净度与空气扰动的影响,研究了高洁净度超光滑非球面的自动化干涉检测方法。通过建立补偿干涉法非球面失调量与波前像差之间的灵敏度矩阵... 为了实现应用于高能激光等领域对表面洁净度有着极高要求的超光滑非球面检测,排除检测人员带来的洁净度与空气扰动的影响,研究了高洁净度超光滑非球面的自动化干涉检测方法。通过建立补偿干涉法非球面失调量与波前像差之间的灵敏度矩阵,实现利用波前像差求解被测非球面失调量。以理想干涉系统的离焦、彗差与像散为优化目标,进行反馈控制,实现被测非球面的自动化调整,进而实现高洁净度超光滑非球面的自动化干涉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干涉图可测范围内,利用灵敏度矩阵通过几步迭代即可实现非球面失调量的收敛。结合Stewart六自由度调整台,分别实现2μm精度的平移误差调整、2"精度的光轴自动化对准,最终完成被测非球面的精密调整,实现高洁净度超光滑非球面的自动化干涉检测。采用灵敏度矩阵与六自由度调整的非球面自动化干涉检测方法可实现被测非球面失调量的快速求解与自动调整,降低人员和环境带来的扰动影响,提高了非球面的检测速度,并实现了高洁净度超光滑非球面的自动化干涉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检测 补偿法 灵敏度矩阵 非球面 STEWART平台 六自由度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结构光场的多自由度协同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智超 海澜 +2 位作者 张书瑞 高春清 付时尧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74,共14页
对光场各自由度的单一或协同调控获得的结构光场由于具有新颖的物理性质,展现了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例如,轨道角动量作为一种全新的调控自由度直接影响光场相位与空间分布,常通过单独作用或共同作用构造高维空间,调控生成的涡旋... 对光场各自由度的单一或协同调控获得的结构光场由于具有新颖的物理性质,展现了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例如,轨道角动量作为一种全新的调控自由度直接影响光场相位与空间分布,常通过单独作用或共同作用构造高维空间,调控生成的涡旋光场及矢量光场已广泛应用于超大容量光通信、遥感探测、量子通信等领域。在此基础上,针对日益发展的前沿应用需求,引入新的光场调控自由度与传统自由度结合,进一步拓展高维和多维的结构光场研究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从双自由度调控技术出发,以矢量涡旋光场为重点介绍了两种典型内癝自由度的耦合以及作用方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组的相关工作,系统综述了超越传统自由度并打破双自由度数目限制的复杂结构光场调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场调控 矢量涡旋光场 多自由度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凸轮-滚子结构的多自由度准零刚度系统设计
8
作者 田海洋 张万福 +3 位作者 薛聪聪 顾乾磊 张世东 李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72-179,共8页
基于凸轮-滚子结构设计一种多自由度非线性准零刚度低频隔振装置。通过静力学特性计算,结合横向刚度计算理论,得到系统在多个自由度上实现准零刚度的参数条件。利用谐波平衡法分析了系统动力学特性,得出系统力传递率,并分析了预压、阻... 基于凸轮-滚子结构设计一种多自由度非线性准零刚度低频隔振装置。通过静力学特性计算,结合横向刚度计算理论,得到系统在多个自由度上实现准零刚度的参数条件。利用谐波平衡法分析了系统动力学特性,得出系统力传递率,并分析了预压、阻尼比及激励力对系统振动传递率的影响。为验证准零刚度系统隔振性能,搭建隔振测试系统,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线性隔振系统,多自由度隔振系统在竖直方向上起始隔振频率从6.7 Hz降低至3.5 Hz,隔振效率最大提升约84.3%;水平方向上起始隔振频率从6.0 Hz降低至4.0 Hz,隔振效率最大提升约45.0%;在10.0 Hz以下,多自由度隔振系统的振动传递率远小于线性隔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零刚度 横向刚度 低频隔振 多自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升均匀自由度的稀疏阵列设计
9
作者 戚连刚 张义权 +2 位作者 国强 王亚妮 KALIUZHNYI Mykola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77,共11页
针对压缩阵元间距的互质阵列差分共阵存在孔洞、均匀自由度低导致欠定波达方向估计性能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稀疏阵列设计。首先,通过分析阵列结构对差分共阵冗余性与孔洞位置的影响,得出调整压缩阵元间距的互质阵列的子阵列位置... 针对压缩阵元间距的互质阵列差分共阵存在孔洞、均匀自由度低导致欠定波达方向估计性能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稀疏阵列设计。首先,通过分析阵列结构对差分共阵冗余性与孔洞位置的影响,得出调整压缩阵元间距的互质阵列的子阵列位置,能够有效地减少差分共阵的冗余,增加连续延迟,提高均匀自由度;其次,调整子阵列阵元位置,给出设计稀疏阵列物理阵元位置的闭式表达式;然后,根据阵元位置推导得到提出的稀疏阵列自由度、均匀自由度以及差分共阵孔洞位置的闭式表达式。理论分析表明,相同阵元数目时,相较于压缩阵元间距的互质阵列及其改进稀疏阵列,该稀疏阵列具有更高的自由度、均匀自由度。最后,利用基于空间平滑的多重信号分类算法,在多种场景下展开波达方向估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稀疏阵列在多种实验条件下均具有更优的波达方向估计性能,验证了该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质阵列 均匀自由度 波达方向 多重信号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自由度3D打印机平台的设计与分析
10
作者 宿晓天 陈继飞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09,共9页
近年来,机器人学的发展打破了传统3D打印机打印位置的局限。多自由度的运动模式有更灵活的打印轨迹和更丰富的机构设计。本研究以基于Stewart并联机构的3D打印机械结构为研究对象,确定了并联机构的具体尺寸,对3D打印机主体框架进行结构... 近年来,机器人学的发展打破了传统3D打印机打印位置的局限。多自由度的运动模式有更灵活的打印轨迹和更丰富的机构设计。本研究以基于Stewart并联机构的3D打印机械结构为研究对象,确定了并联机构的具体尺寸,对3D打印机主体框架进行结构设计,利用Solidworks建立机构平台的三维模型,并分析其运动轨迹,将模型导入Matlab软件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运用Ansys进行静力学分析。本研究可以在材料承载端提供六自由度的运动,为后续开发多自由度的打印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多自由度 3D打印 结构设计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自由度果蔬采摘手电气控制系统研究——基于模糊自适应控制
11
作者 莫丽琴 秦兵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7-231,共5页
以多自由度果蔬采摘手为研究对象,对采摘手进行了正向、逆向运动学分析,并基于PID设计了模糊自适应控制系统,实现了一套多自由度果蔬采摘手电气控制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多自由度果蔬采摘手可以达到目标位置进行无损采摘,且正确采摘率在9... 以多自由度果蔬采摘手为研究对象,对采摘手进行了正向、逆向运动学分析,并基于PID设计了模糊自适应控制系统,实现了一套多自由度果蔬采摘手电气控制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多自由度果蔬采摘手可以达到目标位置进行无损采摘,且正确采摘率在90.0%以上,能够满足果蔬的无损采摘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自由度 果蔬采摘手 PID 模糊自适应 电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r平台多自由度耦合的涡激运动数值模拟研究
12
作者 周阳 李忠明 +1 位作者 张艺林 王锋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0-1050,共11页
为研究Spar平台在均匀流作用下多自由度耦合的涡激运动特性,本文基于STAR-CCM+求解器建立了考虑流固耦合的Spar平台涡激运动数值模型,探讨了纵荡、横荡、垂荡、纵摇和横摇五个自由度的耦合效应。结果表明:Spar平台在横荡、垂荡与横摇三... 为研究Spar平台在均匀流作用下多自由度耦合的涡激运动特性,本文基于STAR-CCM+求解器建立了考虑流固耦合的Spar平台涡激运动数值模型,探讨了纵荡、横荡、垂荡、纵摇和横摇五个自由度的耦合效应。结果表明:Spar平台在横荡、垂荡与横摇三个自由度发生明显“涡激共振”现象,并且垂荡与横摇自由度“涡激共振”现象发生的速度区间基本一致;横荡与横摇自由度保持着较高的耦合性,横荡共振时横荡与横摇的运动主频保持1:1的关系,横摇共振时横荡运动频谱的次峰频率等于横摇运动主频;纵荡、垂荡与纵摇三个自由度存在复杂的非线性耦合运动关系,不仅纵荡、垂荡的运动主频始终存在于纵摇频谱中,而且纵摇与纵荡、纵摇与垂荡的耦合程度在不同的折合速度范围内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R平台 涡激运动 流固耦合 多自由度 STAR-C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头颈部手术双臂机器人的防碰撞路径规划
13
作者 李国琪 胡陟 +1 位作者 陈籽聿 孙丽岩 《电子科技》 2024年第11期31-38,共8页
针对在机器人辅助头颈部手术中双机械臂进行牵拉易产生碰撞且对目标软组织造成损伤问题,文中基于传统Informed-RRT*(Informed-Rapidly Exploring Random Tree*)路径规划算法叠加引力场降低路径搜索的盲目性。为优化传统Informed-RRT*路... 针对在机器人辅助头颈部手术中双机械臂进行牵拉易产生碰撞且对目标软组织造成损伤问题,文中基于传统Informed-RRT*(Informed-Rapidly Exploring Random Tree*)路径规划算法叠加引力场降低路径搜索的盲目性。为优化传统Informed-RRT*路径规划算法存在导向性差和效率低等缺点,引入回归滤波机制避免搜索陷入局部最优,对步长进行动态调节。同时,优化了规划路径,采用冗余节点剔除策略,去除了冗余节点,提高了路径的平滑性。基于双机械臂碰撞检测方法和改进Informed-RRT*算法对双臂协调路径规划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仿真实验可知,与原有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迭代时间降低了72.76%,迭代次数降低了46.39%,平均路径长度约缩短6%,节点数约减少45%,验证了改进规划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系统 双机械臂 头颈部手术 多自由度 工作空间 碰撞检测 路径规划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自由度并联平台模糊PI控制研究
14
作者 张镇 李佳童 +1 位作者 石建 高轶晨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67-72,共6页
为了提高六自由度并联平台的精度和解决快速响应等问题,采用了模糊自适应PI控制的控制算法。在PID控制的基础上增加模糊算法来改进控制程序。建立六自由度并联平台的运动学模型以及机械系统控制模型,使用Matlab中Simulink模块建立了模... 为了提高六自由度并联平台的精度和解决快速响应等问题,采用了模糊自适应PI控制的控制算法。在PID控制的基础上增加模糊算法来改进控制程序。建立六自由度并联平台的运动学模型以及机械系统控制模型,使用Matlab中Simulink模块建立了模糊PI控制器控制框图并与导入ADAMS中的六自由度并联平台模型进行联合仿真,对其中一根伸缩杆的运动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加入模糊算法的PI控制相较于传统的PID算法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减少了超调量约40%,其响应时间减少了约31%。与加入模糊算法的P控制对比,系统超调量和响应时间也有所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PI控制 六自由度平台 联合仿真 ADAMS 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建筑工程施工机器人设计与应用研究
15
作者 吴兴国 《住宅产业》 2024年第8期84-86,共3页
当前,建筑业面临成本增加、劳动力短缺等问题,自动化机器人的引入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引入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施工机器人,其集成高自由度的机械手和移动平台,并辅以传感器和智能技术,实现了建筑材料的自动安装。应用结果表明,该... 当前,建筑业面临成本增加、劳动力短缺等问题,自动化机器人的引入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引入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施工机器人,其集成高自由度的机械手和移动平台,并辅以传感器和智能技术,实现了建筑材料的自动安装。应用结果表明,该机器人能显著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对推动建筑行业现代化和自动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机器人 自由度 机械手 移动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自由度并联驱动平台机构的位置逆解及其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旭永 王显正 +1 位作者 张颖 朱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2-104,共3页
介绍了三自由度并联驱动平台机构的特征与特点,对其中一种典型结构的位置逆解作了具体的探讨,推导了相应的算式,并对该机构所产生的附加约束运动进行了分析.三自由度并联平台机构有三个独立的运动参量,在一定条件下也会产生三个附... 介绍了三自由度并联驱动平台机构的特征与特点,对其中一种典型结构的位置逆解作了具体的探讨,推导了相应的算式,并对该机构所产生的附加约束运动进行了分析.三自由度并联平台机构有三个独立的运动参量,在一定条件下也会产生三个附加的约束运动参量.这是这种空间机构进行位置姿态运动时的一个重要特点.但实例计算表明,产生的附加约束运动量与独立运动量比较而言,其值相对较小.探讨的三自由度并联平台位置逆解,其算法具体、简洁、实用,对三自由度并联平台机构的运动控制具有直接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自由度 并联驱动平台 位置算法 空间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自由度内共振系统非线性模态的分岔特性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欣业 陈予恕 +1 位作者 吴志强 陈芳启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01-407,共7页
利用多尺度法构造了一个立方非线性1:3内共振系统的内共振非线性模态(NonlinearNormal Modes associated with internal resonance).研究表明,内共振非线性系统除存在单模态运动外还存在耦合模态运动.耦合内共振模态具有分岔特性.利... 利用多尺度法构造了一个立方非线性1:3内共振系统的内共振非线性模态(NonlinearNormal Modes associated with internal resonance).研究表明,内共振非线性系统除存在单模态运动外还存在耦合模态运动.耦合内共振模态具有分岔特性.利用奇异性理论对模态分岔方程进行分析发现此类系统的模态存在叉形点分岔和滞后点分岔这两种典型的分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自由度系统 内共振 非线性模态 模态耦合 模态分岔 奇异性理论 滞后点分岔 线性振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自由度轧机传动系统非线性非主共振扭振特性 被引量:16
18
作者 时培明 夏克伟 +1 位作者 刘彬 侯东晓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5-41,共7页
建立含参激多自由度轧机传动系统非线性扭振动力学模型,通过坐标变换将非线性方程组解耦成独立方程,采用多尺度法得到电机扰动力矩和轧制负载力矩共同作用下非线性系统的幅频响应方程。以某厂1780轧机传动系统为实际算例,将其简化成4自... 建立含参激多自由度轧机传动系统非线性扭振动力学模型,通过坐标变换将非线性方程组解耦成独立方程,采用多尺度法得到电机扰动力矩和轧制负载力矩共同作用下非线性系统的幅频响应方程。以某厂1780轧机传动系统为实际算例,将其简化成4自由度非线性扭振模型,通过实际参数分析了非线性刚度、非线性阻尼、接轴倾角、电机扰动力矩以及轧制张力波动对传动系统超谐波共振、亚谐波共振及组合共振幅频特性的影响。用数值仿真与解析结果相比较,验证解析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为外扰影响下的轧机传动系统扭振特性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自由度 轧机传动系统 张力波动 组合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伺服机构负载模拟系统设计与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朋 付永领 +1 位作者 郭彦青 祁晓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25-1230,共6页
针对火箭发动机喷管伺服机构的负载模拟问题,采用机械的方式,设计了一种可对伺服机构的惯性负载、摩擦力矩负载、弹性力矩负载、安装刚度以及发动机喷管柔性特征进行模拟的负载模拟器,并建立了模拟器和伺服机构数学模型.仿真分析了惯性... 针对火箭发动机喷管伺服机构的负载模拟问题,采用机械的方式,设计了一种可对伺服机构的惯性负载、摩擦力矩负载、弹性力矩负载、安装刚度以及发动机喷管柔性特征进行模拟的负载模拟器,并建立了模拟器和伺服机构数学模型.仿真分析了惯性负载、弹性力矩以及喷管柔性对伺服机构负载多自由度特性的影响.通过对伺服机构扫频实验,负载模拟器中的负载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可复现伺服机构实际工作中的动态特性.说明该负载模拟器结构设计合理,从而为具有多自由度特性的火箭伺服机构的负载模拟系统设计提供参考.该系统已经得到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模拟 伺服机构 数学模型 动态特性 多自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自由度电磁振动给料机的设计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志超 何友义 +2 位作者 刘志方 袁宏志 饶健康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1998年第1期58-61,共4页
采用多自由度的反共振原理,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电磁振动给料机。
关键词 给料机 多自由度 电磁振动给料机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