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4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al design and applicability of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for automotive platform 被引量:2
1
作者 Abolfazl KHALKHALI Mohammad Hassan SHOJAEEFARD +1 位作者 Masoud DAHMARDEH Hadi SOTOUDEH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4期839-851,共13页
The ongoing need for better fuel economy and lower exhaust pollution of vehicles has increased the employment of electric power steering(EPS)in automotives.Optimal design of EPS for a product family reduces the develo... The ongoing need for better fuel economy and lower exhaust pollution of vehicles has increased the employment of electric power steering(EPS)in automotives.Optimal design of EPS for a product family reduces the development and fabrication costs significantly.In this paper,the TOPSIS method along with the NSGA-Ⅱis employed to find an optimum family of EPS for an automotive platform.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 is defined considering road feel,steering portability,RMS of Ackerman error,and product family penalty function(PFPF)as the conflicting objective functions.The results for the single 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s and the ones for th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as well as two suggested trade-off design points are presented,compared and discussed.For the two suggested points,performance at one objective function is deteriorated by about 1%,while the commonality is increased by 20%–40%,which show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n first finding the non-dominated design points and then selecting the trade-off among the obtained point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obtained trade-off points have superior performance within the product family with maximum number of common par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duct family optimization optimal platform design NSGA-Ⅱ TOPSIS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介质响应原理的变压器油纸绝缘测试实验平台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邹阳 黄煜 +3 位作者 方梦泓 石松浩 姚雨佳 高伟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3,共8页
油纸绝缘作为电力变压器中的主绝缘设备,在工业生产和电力传输应用中尤为重要,为验证油纸绝缘的性能状态,该文研制了基于介质响应原理的现场可编程电力电子控制实验平台。平台以LabVIEW编程环境和三电极测试装置作为载体,采用状态机框... 油纸绝缘作为电力变压器中的主绝缘设备,在工业生产和电力传输应用中尤为重要,为验证油纸绝缘的性能状态,该文研制了基于介质响应原理的现场可编程电力电子控制实验平台。平台以LabVIEW编程环境和三电极测试装置作为载体,采用状态机框架设计了回复电压谱与极化谱测量流程,并嵌入聚类云模型算法实现油纸绝缘状态精准分类。该实验平台可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革新,满足实验探索、科学研究等多层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实验平台设计 回复电压测试 数字编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太6E卫星连接与分离机构设计与验证
3
作者 孙国鹏 刘学 +4 位作者 柳翠翠 乔心全 方耀鹏 王敏 潘宇倩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5,共8页
针对亚太6E卫星构型特点,提出了一种“包带+分离弹簧”式星间连接与分离机构方案。设计了分离插头和星间包带的收纳装置,有效消除了分离插头和星间包带分离后对独立推进舱姿态的干扰。开展了分离动力学多因素敏感度分析,识别出影响分离... 针对亚太6E卫星构型特点,提出了一种“包带+分离弹簧”式星间连接与分离机构方案。设计了分离插头和星间包带的收纳装置,有效消除了分离插头和星间包带分离后对独立推进舱姿态的干扰。开展了分离动力学多因素敏感度分析,识别出影响分离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基于连接与分离机构的使用环境和工况,制定和实施了三级地面试验验证方案。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亚太6E卫星连接与分离机构的设计、分析和验证方法合理正确,对后续类似星间分离机构的研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电推平台 机构 分离 设计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太6E卫星结构设计与验证
4
作者 陈燕 王刚 +2 位作者 余晨帆 张欢 张铃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7,共6页
针对亚太6E卫星结构承载大、布局空间紧凑、主卫星(主星)和推进舱在轨可分离的特殊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板杆结合式卫星主结构,以箱板式结构为基础,杆系结构为主承力件,板杆混合式结构既提供了开敞高效便利的布局和安装空间,也解决了... 针对亚太6E卫星结构承载大、布局空间紧凑、主卫星(主星)和推进舱在轨可分离的特殊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板杆结合式卫星主结构,以箱板式结构为基础,杆系结构为主承力件,板杆混合式结构既提供了开敞高效便利的布局和安装空间,也解决了卫星承载难题;设计了内置贮箱,外挂两个燃箱的全新推进舱结构,3个贮箱(即一个氧箱和两个燃箱)并联布局承载,能够降低卫星质心,实现高效承载。主星连接界面设计为对接环,推进舱一侧设计为对接框,对接接口为1194A标准接口,发射段通过包带实现连接,在轨包带解锁,实现了两舱分离。模态和静力仿真分析以及静力和振动试验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6E卫星平台 结构设计 杆系 在轨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智能勘察设计平台研究——以铁路信号设计子系统为例
5
作者 王伟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7-215,共9页
针对我国铁路工程勘察设计领域设计环境不统一、多专业协同设计难度大、信息流转不畅、设计效率低下,以及现有软件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构建智能勘察设计平台的解决方案。首先,对智能勘察设计平台的主要技术路线、关键技术... 针对我国铁路工程勘察设计领域设计环境不统一、多专业协同设计难度大、信息流转不畅、设计效率低下,以及现有软件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构建智能勘察设计平台的解决方案。首先,对智能勘察设计平台的主要技术路线、关键技术和系统架构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智能勘察设计平台的总体技术方案,确立了“以软件定义业务、数据驱动业务数智化”的主要技术路线。其次,通过设计平台体系架构、制定数字化标准、多专业协同设计,以及业务数字化、标准化、智能化等关键技术,构建了“一平台四系统”的智能勘察设计平台总体架构。在此基础上,研究并建立了覆盖全专业、全过程的智能勘察设计体系架构,以统一的数据标准驱动各专业设计软件的集成与重构。最后,通过分析、归纳信号勘察设计业务需求和作业流程,将各设计对象标准化、数字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业务数字化表达模型和四层架构体系,研发了一种基于全过程数据驱动和多重知识规则库的信号智能勘察设计子系统,实现了从线路和站场数据到信号平面,再到室内外工程设计成果的全流程自动化设计。该研究成果在多个铁路工程项目中得到应用验证,为铁路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智能化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勘察设计平台 铁路信号 协同设计 数字化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互设计的平台信息操纵及其效应研究——以热搜榜为例
6
作者 李桂华 闵芝菲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23,共11页
[目的/意义]平台企业利用资源条件进行信息操纵现象已引起国际的广泛关注,隐藏于交互设计之下的信息操纵影响广泛。开展交互设计信息操纵效应验证,能够为制定我国平台治理策略提供支撑。[研究设计/方法]界定信息操纵概念并梳理基于交互... [目的/意义]平台企业利用资源条件进行信息操纵现象已引起国际的广泛关注,隐藏于交互设计之下的信息操纵影响广泛。开展交互设计信息操纵效应验证,能够为制定我国平台治理策略提供支撑。[研究设计/方法]界定信息操纵概念并梳理基于交互设计的信息操纵策略类型,而后以某平台热搜榜基于“标识”设计的信息操纵为对象,引入用以拟合社交网络扩散行为的LIM模型,采用非参数方法建模,证明不合规标识个案存在热度异常现象,多个案对比分析证明热度异常是不合规标识影响所致,验证信息操纵效果。[结论/发现]验证了基于交互设计的信息操纵的存在,对预期趋势和实际结果的进一步模型拟合表明操纵的后续效应,对比实验分析说明了基于交互设计的信息操纵可能是平台话题热度异常背后的原因所在。[创新/价值]梳理信息操纵概念及基于交互设计的信息操纵策略类型,分析信息操纵策略及其效应,提供了基于交互设计的信息操纵影响用户行为的实证依据,为推进负责任平台建设、政府网络治理、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操纵 LIM模型 交互设计 平台治理 网络生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E平台的协同设计在加速器装置建设中的应用——以CS30α辐照装置为例
7
作者 牛海华 王锋锋 +8 位作者 王志军 刘鲁北 陈伟龙 李亚光 孙国珍 郑海 李智慧 张斌 何源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9,共11页
为了提升加速器装置的设计效率和建设质量,解决现有加速器装置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多学科数据孤岛、各系统数据实时交互性差与一致性弱、设计周期长且成本高等问题,立足于加速器装置建设需求,提出基于3DEXPERIENCE(简称3DE)平台对CS3... 为了提升加速器装置的设计效率和建设质量,解决现有加速器装置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多学科数据孤岛、各系统数据实时交互性差与一致性弱、设计周期长且成本高等问题,立足于加速器装置建设需求,提出基于3DEXPERIENCE(简称3DE)平台对CS30加速器α辐照装置开展协同设计研究,梳理出一套较为完善的加速器装置协同设计流程,实现了加速器装置机械、管路、电气及土建等各系统多维度协同设计,规范了整个设计流程,减少了设计错误,提高了设计效率及质量,节约了设计成本,为加速器装置的设计及建设提供指导和帮助,有效缩短了加速器装置的建设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E平台 CS30加速器 α辐照装置 协同设计 装置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自由变形技术在船型优化中的应用
8
作者 冯佰威 岳朝欢 +1 位作者 刘波 王健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1-409,437,共10页
针对自由变形技术在船体型线优化中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直接操作自由变形方法,并对其在船体型线优化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基于自由变形技术的改进,直接操作自由变形方法解决了传统自由变形方法无法直接操作船体曲面坐标... 针对自由变形技术在船体型线优化中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直接操作自由变形方法,并对其在船体型线优化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基于自由变形技术的改进,直接操作自由变形方法解决了传统自由变形方法无法直接操作船体曲面坐标的问题,并将其嵌入自主开发的船舶水动力性能多学科综合优化平台。以S60船模为研究对象,通过自主开发的平台对船模艏部型线进行了减阻优化,研究发现:在设计航速F r=0.30时,优化后的船型总阻力较母型船降低了5.30%,显著提升了阻力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直接操作自由变形方法能够有效应用于船体型线优化,为船舶型线设计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变形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变形 直接操作自由变形方法 船体曲面变形 船型优化 兴波阻力 总阻力 减阻设计 优化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S架构的海上搜救应急预报平台设计与应用
9
作者 郭凯旋 于寒 +3 位作者 杨逸秋 张守文 张苗茵 王梦佳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122,共9页
针对建设海洋强国背景下我国海上搜救应急预报和辅助决策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需求,基于B/S架构建立了海上搜救应急预报平台,集成海上搜救事件应急漂移预测运算、结果输出、人工订正与显示、搜救应急专报制作等功能,实现了搜救应急预... 针对建设海洋强国背景下我国海上搜救应急预报和辅助决策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需求,基于B/S架构建立了海上搜救应急预报平台,集成海上搜救事件应急漂移预测运算、结果输出、人工订正与显示、搜救应急专报制作等功能,实现了搜救应急预报全流程的同平台操作,极大提升了海上搜救应急预报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搜救 漂移预测 溯源分析 平台设计 B/S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平台在市域治安风险防控中的设计与应用
10
作者 罗宁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5,I0006,共7页
通过对大数据技术在市域治安风险防控应用中的现状与不足进行剖析,深度挖掘市域治安风险源头和应对方法.探讨了适用于市域治安风险防范的大数据平台设计的要素基础与设计基础,对市域治安风险防控大数据平台进行结构设计、流程设计和功... 通过对大数据技术在市域治安风险防控应用中的现状与不足进行剖析,深度挖掘市域治安风险源头和应对方法.探讨了适用于市域治安风险防范的大数据平台设计的要素基础与设计基础,对市域治安风险防控大数据平台进行结构设计、流程设计和功能设计,给出了矛盾纠纷风险防控、平安校园风险防控、重点关注人员时空轨迹分析等功能的实现方法,深度分析了由矛盾纠纷引起刑事案的内在因素(变量)及各因素的特征.为大数据在市域治安风险防控中的应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治安风险防控 平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学数据在线分析挖掘平台设计与应用
11
作者 李佳乐 林佳 +3 位作者 贺子康 王健 张建华 周国民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5年第2期183-192,共10页
随着数据驱动科学研究范式的发展,农业科学数据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随之而来的是农业科学数据分析挖掘和应用方法与技术研究也不断发展。围绕农业科学数据分析挖掘存在数据语义孤岛严重,以及数据挖掘工具不全、不配套与场景... 随着数据驱动科学研究范式的发展,农业科学数据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随之而来的是农业科学数据分析挖掘和应用方法与技术研究也不断发展。围绕农业科学数据分析挖掘存在数据语义孤岛严重,以及数据挖掘工具不全、不配套与场景适应性差等突出问题。本文设计了平台架构,构建了分析挖掘引擎,加载了典型和专业分析挖掘算子工具,形成了农业科学数据在线分析挖掘平台,包括数据层、领域数据分析工具层、自动化挖掘框架层、在线分析引擎,以及用户界面层5个层次,开发了数据管理、组件管理、场景管理、挖掘分析4大功能模块。平台具备应用场景管理、在线分析、自动化挖掘等功能,突破“数据资源—分析工具—应用场景”衔接不畅的问题,形成集数据资源、分析模型、组件工具、场景分析和标准流程于一体的在线分析挖掘应用环境,支撑从“数据聚合—挖掘分析链—在线分析—场景应用”的农业科学数据在线分析挖掘全过程,实现超大规模数据及不同场景分析应用的并发在线交互计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学数据 在线分析挖掘 平台设计 场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设计的海洋平台桩基数值模拟分析
12
作者 白康康 闫天红 +1 位作者 周国强 钱桂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6期11162-11168,共7页
海洋平台作为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的重要设施,近年来海洋平台的安全性备受关注。以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PSO)对导管架的桩腿倾斜比例进行优化,利用SACS软件对桩基式海洋平台结构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 海洋平台作为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的重要设施,近年来海洋平台的安全性备受关注。以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PSO)对导管架的桩腿倾斜比例进行优化,利用SACS软件对桩基式海洋平台结构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通过海洋导管架平台的位移响应、桩头点受力分析以及导管架杆件的UC值对比,得到了最优的腿部倾斜比例。同时分析了群桩与单桩对导管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最终给出了导管架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案,为桩基式海洋平台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式海洋平台 优化设计 结构响应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力腿基础设计参数对大跨度浮式悬索桥行车动力响应的影响
13
作者 白芷毓 魏凯 +1 位作者 张枫 张择端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1-209,共9页
以张力腿平台为基础的大跨度浮式悬索桥建设方案在高水深、软土质的环境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由于其基础刚度较弱,行车荷载可能会引发桥梁的剧烈振动,可以通过张力腿基础设计参数的调整削弱其影响,但目前对行车荷载作用下该新型大跨... 以张力腿平台为基础的大跨度浮式悬索桥建设方案在高水深、软土质的环境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由于其基础刚度较弱,行车荷载可能会引发桥梁的剧烈振动,可以通过张力腿基础设计参数的调整削弱其影响,但目前对行车荷载作用下该新型大跨度浮式桥梁的研究较少,此类方案可行性与适用性亟需得到验证。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行车荷载作用下的大跨度浮式悬索桥模型响应,改变基础浮箱淹没深度、拉索倾角,采用模态分析方法研究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张力腿基础设计参数变化对结构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跨度浮式悬索桥的淹没深度、拉索倾角参数调整主要改变前两阶振型,且对横向响应影响较大;加大浮式基础的淹没深度、增加倾斜布置的张力腿拉索均能有效减小其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的振动,其中,对拉索倾角在何种角度可以使行车荷载作用下的浮桥响应达到最小,则需要通过具体分析得出;在设计阶段需尽可能详尽考虑相关张力腿基础设计参数,以增加整个浮桥方案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的应用可行性与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式悬索桥 行车荷载 张力腿基础 设计参数 动力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GAF架构的陆路交通智能勘察设计与交付平台架构研究
14
作者 赵宇璇 郑洪 +4 位作者 王国光 柏华军 田文涛 熊斌 施新晔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5,共8页
针对当前国内陆路交通工程在TOGAF模式实践中存在数字化程度低、勘察设计交付平台功能不完善的问题,提出基于TOGAF架构的陆路交通智能勘察设计交付平台。其中,勘察设计交付平台构建涵盖陆路交通工程数字化关键业务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 针对当前国内陆路交通工程在TOGAF模式实践中存在数字化程度低、勘察设计交付平台功能不完善的问题,提出基于TOGAF架构的陆路交通智能勘察设计交付平台。其中,勘察设计交付平台构建涵盖陆路交通工程数字化关键业务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基于微服务与微内核技术的技术架构和数据架构,实现500 MB以下BIM模型在平台20帧运行和3 s加载,且同时支持最高200人的全业务在线协同设计。勘察设计交付平台通过提供多引擎融合服务,实现包括自动校审、高逼真可视化展示等功能的数字化交付服务,解决工程数字化交付困难、数据利用率低等问题。基于TOGAF架构的陆路交通智能勘察设计交付平台通过升级建设工程新协同设计方式及成果展示形式,为陆路交通工程数字化勘察设计交付方式的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路交通 TOGAF 智能勘察设计平台 智能交付平台 微服务 微内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S-PLAN平台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设计解决方案
15
作者 高明阳 周苏洋 +3 位作者 顾伟 陈清泉 邱玥 关奥博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0-210,共11页
建设综合能源系统是促进能源高效利用的有效手段,合理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设计软件能够按工程需要提供设计方案,但能否开发出可多场景兼容的规划软件仍是综合能源系统在工业界实现广泛应用的“卡脖子”问题。为此,开发了一个综合性强、... 建设综合能源系统是促进能源高效利用的有效手段,合理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设计软件能够按工程需要提供设计方案,但能否开发出可多场景兼容的规划软件仍是综合能源系统在工业界实现广泛应用的“卡脖子”问题。为此,开发了一个综合性强、可靠性高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integratedenergysystemplan,IES-PLAN)设计平台,以科学地指导用户设计合理、低碳、高效的综合能源系统。平台提供了图形化交互界面,允许用户根据自身需求灵活设置规划场景与规划目标。为验证平台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围绕“南京市医院综合能源系统”设置了仿真算例,展示了在用户不同定制需求下平台的响应能力与规划效果,实现了能源成本的降低和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规划设计平台 优化运行 并行计算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联达GDMP图形引擎的陆路交通基础设施勘察设计平台公共能力研发与应用
16
作者 魏璇 钱洪亮 +3 位作者 秦超 罗伟 曹盛和 李萌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15,共8页
随着国产化工业软件的发展,陆路交通基础设施勘察设计平台正朝着一体化、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国内针对陆路交通领域需求均在成熟工业软件产品上进行二次开发,关于公共基础平台研发还处于技术空白。在此背景下,设计基于... 随着国产化工业软件的发展,陆路交通基础设施勘察设计平台正朝着一体化、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国内针对陆路交通领域需求均在成熟工业软件产品上进行二次开发,关于公共基础平台研发还处于技术空白。在此背景下,设计基于广联达GDMP的陆路交通基础设施专业设计平台公共基础能力,解决了陆路交通领域国产化无公共能力的问题。深入研究基础平台框架,采用插件式开发框架研发,以统一界面风格及封装接口方式提供各专业基本二、三维设计及地理地质数据服务加载、数据交换等通用功能,经测试验证满足桥梁、隧道、路基专业个性化设计及数字化交付应用场景需求。针对在GIS环境下各专业模型集成时空间坐标难以统一及渲染流畅性低的问题,提出基于“工程全局直角坐标→GIS球面坐标→局部投影坐标”的动态转换思路,实现GIS场景不同专业BIM模型一键集成展示,并结合模型简化功能实现大场景构筑物模型不同层级的自适应呈现,提高大场景下模型渲染的流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路交通基础设施 勘察设计平台 公共能力 GDMP 插件式开发 模型集成 模型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习类课程虚拟教研平台的建设与研究
17
作者 林秉敬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6期172-175,共4页
【目的】利用虚拟教研平台突破传统教研活动中存在的地理、时间限制及学科孤立等障碍,提升教学质量,加速教师的专业发展进程。【方法】分析了厦门理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现有的虚拟教研平台建设状况,通过明确虚拟教研平台... 【目的】利用虚拟教研平台突破传统教研活动中存在的地理、时间限制及学科孤立等障碍,提升教学质量,加速教师的专业发展进程。【方法】分析了厦门理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现有的虚拟教研平台建设状况,通过明确虚拟教研平台的筛选标准,设计科学的实习类课程虚拟教研平台组织架构与管理策略,成功构建了一个能够均衡满足学校、校内外教学团队及学生三方核心利益的实习类课程的虚拟教研平台,并进行了应用实践。【结果】该平台不仅促进了实习课程体系的系统化构建,还实现了教研项目的无缝对接,推动了教学资源的多元化创建与共享,实现了教学成果的持续积累与优化。【结论】本研究不仅展示了虚拟教研平台在特定学科领域的成功应用,也为未来虚拟教研平台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 虚拟教研平台 设计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设计专业人员介入小型公共空间营造协作路径研究
18
作者 陈非 赵伟 杨志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4-82,共9页
探讨以空间设计专业人员在小型公共空间营造中的协作机制与知识转化路径。选取中国香港三个案例,采用参与式观察、访谈及资料提取等方法,梳理其在社区参与过程中的知识运用与角色演变。研究发现,空间设计专业人员主导团队逐步摆脱传统... 探讨以空间设计专业人员在小型公共空间营造中的协作机制与知识转化路径。选取中国香港三个案例,采用参与式观察、访谈及资料提取等方法,梳理其在社区参与过程中的知识运用与角色演变。研究发现,空间设计专业人员主导团队逐步摆脱传统工作坊模式,形成倡议启蒙——引导实践——平台对接——设计师退出的参与路径,强调设计知识与多元主体间的有机协作与持续融合机制。该路径可为老旧社区更新和适老化改造背景下的公共空间精细化营造与社区参与实践提供理论启示与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精细化更新 公共空间设计 多方共建平台 社区参与式设计 老旧社区 适老化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海洋旅游综合体结构参数化设计
19
作者 杨汝全 陈超核 刘夫永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29,共7页
为设计海洋旅游综合体的优秀结构构型,利用Rhino和Grasshopper工具分别建立4种构型方案的参数化几何模型,这4种构型方案分别来源于传统工程经验和3种仿生概念。设定极端海浪工况后,通过有限元分析工具Karamba3D评估此工况下的结构自重... 为设计海洋旅游综合体的优秀结构构型,利用Rhino和Grasshopper工具分别建立4种构型方案的参数化几何模型,这4种构型方案分别来源于传统工程经验和3种仿生概念。设定极端海浪工况后,通过有限元分析工具Karamba3D评估此工况下的结构自重与形变位移,以此作为优化目标,并使用多目标优化遗传算法工具Wallacei自动遍历4种构型的几何参数并评估相应的优化目标值,待计算结果收敛分别得到4种构型的优化几何参数。对4种构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横向对比,发现构型4即仿生王莲叶脉形态的构型,相对其他3种构型在自重、形变量、构型内最大应力等方面均降低,具有较大的力学上的优势,最终在此构型基础上完成综合体的结构设计。生物经过长期进化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结构和形态,仿生与所设计对象处于相似环境中的生物结构,有较大的希望获得性能优化的结构构型概念,再结合参数化设计工具,可以高效率地完成结构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旅游综合体 结构构型 参数化设计 仿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平台的船舶设计与仿真协作环境构建
20
作者 赵蔚 王云飞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6-180,共5页
随着船舶设计与仿真技术的进步,传统本地计算与单机设计模式难以满足行业对计算资源、数据存储及协同工作的要求。设计了基于云平台的4层式结构,包括提供硬件与存储支撑的基础设施层、负责资源调度的平台服务层、实现设计仿真及协作功... 随着船舶设计与仿真技术的进步,传统本地计算与单机设计模式难以满足行业对计算资源、数据存储及协同工作的要求。设计了基于云平台的4层式结构,包括提供硬件与存储支撑的基础设施层、负责资源调度的平台服务层、实现设计仿真及协作功能的应用功能层、方便用户访问与集成的用户交互层;同时探究了低延迟与负载均衡等高效能云端多人协同技术,结果显示构建的协作环境可有效提升船舶设计与仿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平台 设计与仿真 协作环境 负载均衡 低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