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P对马关节软骨外植体炎性和分解代谢反应相关因子的影响
1
作者 侯佳骐 彭聪 +7 位作者 王宇诺 申佳仪 宋世豪 蒋辉 王炜 仲广智 李靖 朱怡平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9-75,共7页
为探索富血小板血浆(PRP)缓解软骨组织炎性反应和分解代谢反应的作用效果,本试验采集并培养健康马匹关节软骨外植体,通过添加白细胞介素-1β(IL-1β)体外诱导马骨关节炎(OA)样变化,并分为6个试验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曲安... 为探索富血小板血浆(PRP)缓解软骨组织炎性反应和分解代谢反应的作用效果,本试验采集并培养健康马匹关节软骨外植体,通过添加白细胞介素-1β(IL-1β)体外诱导马骨关节炎(OA)样变化,并分为6个试验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曲安奈德处理)、FP-PRP组(新鲜贫白细胞PRP处理)、DP-PRP组(冻干贫白细胞PRP处理)、FL-PRP组(新鲜富白细胞PRP处理)、DL-PRP组(冻干富白细胞PRP处理),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分别检测关节软骨外植体的培养基和软骨细胞的炎性反应和合成分解代谢反应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FP-PRP、DP-PRP和FL-PRP组的环氧合酶-2(COX-2)、前列腺素E合酶(PTGES)和软骨寡聚蛋白(COMP)基因相对表达量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II型胶原α1链(COL2A1)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培养基糖胺聚糖(GAG)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或P<0.00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基因相对表达量上升,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DL-PRP组MMP-13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结果表明,使用FP-PRP和DP-PRP处理马OA模型能够缓解炎性反应,而使用DL-PRP处理后抗炎效果不佳。PRP能正向调节OA模型的合成分解代谢,具有减缓关节软骨外植体中软骨退化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OA) 关节软骨外植体 富血小板血浆(prp) 炎性反应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轻中度斑秃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2
作者 宋黎 陆茂 +1 位作者 唐懿 刘彦麟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2-407,共6页
目的:评价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轻中度斑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截至2024年6月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 目的:评价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轻中度斑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截至2024年6月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关于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斑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手工检索补全可能的研究。经2名独立研究人员筛选出纳入的研究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最后对纳入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不能Meta分析的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研究,41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富血小板血浆组与曲安奈德组治疗斑秃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2,95%CI=0.43~3.50,n=247,P>0.05);(2)富血小板血浆组斑秃复发风险低于曲安奈德组(OR=0.18,95%CI=0.08~0.39,n=125,P<0.05);(3)富血小板血浆组主要不良反应是疼痛,其发生率与曲安奈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80,95%CI=0.28~11.72,n=202,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目前证据显示富血小板血浆可有效促进轻中度斑秃患者的毛发生长,可能出现疼痛等不良反应,但总体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斑秃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毛发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大鼠膝骨关节炎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蔡振华 肖木洲 +3 位作者 罗恒 吴芝兰 李丽 吕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3-629,共7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对大鼠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治疗效果及相关因子水平变化。方法:使用前交叉韧带横断手术构建大鼠骨关节炎模型,模型建立之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模...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对大鼠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治疗效果及相关因子水平变化。方法:使用前交叉韧带横断手术构建大鼠骨关节炎模型,模型建立之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模型组(n=10)、仙灵骨葆胶囊组(n=10)、PRP组(n=10)和仙灵骨葆胶囊联合PRP组(n=10)。干预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的水平;取大鼠膝关节软骨,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MP3、MMP13、Col2、Aggrecan和p-p38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Micro-CT评估大鼠膝关节周围骨变化情况;HE染色和SF染色观察大鼠膝关节软骨变化。结果:ELISA结果显示,PRP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后显著降低了大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RP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明显降低大鼠膝关节软骨中MMP3、MMP13、p-p38的表达降低,增加Col2和Aggrecan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cro-CT、HE染色和SF染色结果显示,PRP联合仙灵骨葆胶囊组大鼠膝关节软骨退变在一定程度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P联合仙灵骨葆胶囊能有效治疗大鼠OA,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p38MAPK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富血小板血浆 仙灵骨葆胶囊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血小板血浆的外泌体对大鼠创面修复早期创口愈合率和血管化的影响
4
作者 李振超 杜喜玲 +2 位作者 韩志新 牛大伟 樊昌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7-304,共8页
目的探究富含血小板血浆的外泌体(PRP-Exo)对大鼠创面修复早期创口愈合率和血管化的影响。方法提取6名健康志愿者全血中的PRP-Exo。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PRP-Exo组,每组20只。建立全层皮肤缺损模型,PRP-Exo组注射200μg PRP-Exo,1... 目的探究富含血小板血浆的外泌体(PRP-Exo)对大鼠创面修复早期创口愈合率和血管化的影响。方法提取6名健康志愿者全血中的PRP-Exo。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PRP-Exo组,每组20只。建立全层皮肤缺损模型,PRP-Exo组注射200μg PRP-Exo,1次/d。于造模当日(0 d)、造模后3、7、11、14、17、20 d拍摄各组创面照片,分析创面收缩率。HE、Masson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CD3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表达。HUVEC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PRP-Exo组(50μg/mL PRP-Exo)、PRP-Exo+AG490组(50μg/mL PRP-Exo+20μmol/L AG490),CCK-8、划痕、血管形成检测细胞增殖、迁移、血管形成能力,WB检测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相关分子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PRP-Exo组第7、11、14 d创面收缩率、第7 d表皮厚度、新生上皮组织长度、微血管数量、α-SMA、JAK2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PRP-Exo组细胞增殖、迁移、血管形成能力、p-JAK2、p-STAT3、VEGF表达升高(P<0.05);与PRP-Exo组相比,PRP-Exo+AG490组增殖、迁移、血管形成能力、p-JAK2、p-STAT3、VEGF表达降低(P<0.05)。结论PRP-Exo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提高创口血管化能力,促进大鼠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血小板血浆的外泌体 创面修复 血管化 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兔早期椎间盘退变(IDD)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桂柯科 俞永林 +3 位作者 任伟民 李新 董加纯 尹望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4-211,229,共9页
目的采用纤维环穿刺法建立兔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模型,进行椎间盘内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干预,评价影像学及组织学干预效果。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为PRP干预组(... 目的采用纤维环穿刺法建立兔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模型,进行椎间盘内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干预,评价影像学及组织学干预效果。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为PRP干预组(A组)、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注射组(B组)、造模对照组(C组)和单纯对照组(D组),每组4只。A、B和C组采用纤维环穿刺法建立L4/5、L5/6IDD模型。在造模后2周,对各组实验动物进行二次干预。A组取耳中央动脉血,采用Landesberg法制备PRP,于L4/5、L5/6椎间隙分别注入0.1mL PRP;B组于L4/5、L5/6椎间隙分别注入0.1mL PBS;C组暴露椎间隙后不作特殊处理。干预后2周,进行X线及MRI检查。处死实验动物,取椎间盘组织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番红O染色以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所有实验动物均存活至实验结束。PRP血小板计数约为外周血的3.69倍。随着时间推移,B组和C组的椎间隙高度逐渐下降、椎间盘信号逐渐降低,各时间点组内椎间盘高度指数百分数(disc height index percentage,%DHI)和MRI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D组的椎间隙高度、椎间盘信号无明显变化,在初次手术后4周的时间点与B组和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椎间盘组织病理学表现为髓核软骨细胞退行性变、坏死,形态不规则,分布不均匀,软骨基质逐步被纤维束取代,可见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减少;A组和D组的椎间盘组织形态变化不明显,在初次手术后4周的时间点与B组和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PRP注射治疗兔早期IDD模型的影像学及组织学评价满意,PRP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抑制IDD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prp) 椎间盘退变(IDD) 生物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PRP的可注射型组织工程骨修复兔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黄爱文 金丹 +3 位作者 裴国献 曾宪利 胡稷杰 林海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374-1377,共4页
目的以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和纤维蛋白胶构建可注射型组织工程骨并探讨其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36只新西兰兔分为A、B、C3组,每组12只。A、B组动物术前4... 目的以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和纤维蛋白胶构建可注射型组织工程骨并探讨其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36只新西兰兔分为A、B、C3组,每组12只。A、B组动物术前4h抽取耳背中央动脉血提取PRP。A组于术前1-2个月抽取双髂骨处骨髓并培养出BMSCs,在体外与纤维蛋白胶(FG)及自体PRP构建成可注型组织工程骨,植入自体桡骨1.5cm节段性骨缺损,为实验组。B、C两组分别植入PRP+FG、FG于同样骨缺损处为对照组。另取4只桡骨同样部位和大小骨缺损旷置作为空白组。术后观察其一般情况并于4、8、12周取材做组织学切片,术后12周取尺桡骨做生物力学测试。分别从组织学观察、生物力学方面评估比较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组织学观察见A、B组各时间点新骨形成均优于C组。生物力学比较:12周时A组桡骨生物力学强度与正常桡骨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其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PRP对骨缺损愈合有明显促进作用,复合PRP的可注射型骨修复材料及构建的含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骨均可修复节段性骨缺损,但种子细胞的添加可明显促进新骨成熟度和增强其生物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组织工程骨 骨缺损 纤维蛋白胶 骨髓基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对驴感染性子宫内膜炎的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7
作者 兰芯儿 刘思睿 +5 位作者 陈庆琳 蒋辉 彭聪 王子璇 朱怡平 李靖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89-3495,共7页
【目的】探究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对驴感染性子宫内膜炎的抗炎和抑菌效果。【方法】选用健康驴的子宫内膜作为外植体进行体外培养,添加1.82×10^(7)CFU/mL马兽疫链球菌亚种(Streptococcus equi subsp.zooepidemi... 【目的】探究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对驴感染性子宫内膜炎的抗炎和抑菌效果。【方法】选用健康驴的子宫内膜作为外植体进行体外培养,添加1.82×10^(7)CFU/mL马兽疫链球菌亚种(Streptococcus equi subsp.zooepidemicus,S.zooepidimicus),诱导驴感染性子宫内膜炎外植体模型。试验分为7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MCG)、模型组(MG)、阳性药物对照组(PDCG)、25%PRP组、50%PRP组、MIX1组和MIX2组。试验结束后收集各组培养液和外植体,对培养液进行细菌培养和白细胞介素-1(IL-1)、IL-6浓度检测,对外植体进行组织学检查,比较各组培养液中细菌浓度、外植体组织学炎性变化和炎性因子水平,探究PRP的抑菌和抗炎效果。【结果】试验制备所得的PRP血小板浓度为4.69×10^(11)/L,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浓度为32.01 ng/m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为49.37 ng/mL。模型组培养液中细菌浓度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25%PRP、50%PRP、MIX1和MIX2组培养液细菌浓度极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空白对照组外植体子宫内膜结构完整,多形核白细胞少量分布;模型组子宫内膜结构严重破坏,多形核白细胞大量浸润;与模型组相比,PRP处理组子宫内膜腔上皮细胞和腺体结构更完整,多形核白细胞浸润面积较小。模型组培养液中IL-1和IL-6浓度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PRP处理后培养液中IL-1和IL-6浓度极显著低于模型和阳性药物对照组(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马兽疫链球菌亚种诱导的驴感染性子宫内膜炎外植体模型,PRP可显著抑制外植体模型中细菌生长,下调炎性因子IL-1和IL-6的表达,减缓外植体组织炎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浆血小板(prp) 感染性子宫内膜炎 外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s联合PRP对兔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军军 徐斌 +2 位作者 徐洪港 涂俊 李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8-372,共5页
目的探讨骨隧道内局部应用自体间充质干细胞(MSCs)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兔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 24只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平均分配为M组、P组、MP组及C组。分别在肌腱骨道内注入以生物蛋白胶为媒介的MSCs、PRP、... 目的探讨骨隧道内局部应用自体间充质干细胞(MSCs)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兔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 24只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平均分配为M组、P组、MP组及C组。分别在肌腱骨道内注入以生物蛋白胶为媒介的MSCs、PRP、MSCs复合PRP,C组仅注入生物蛋白胶。于术后4、8、12周3个时间点取各组兔膝关节标本切片染色,行组织学观察及分析。结果对于腱骨早期愈合有标志性意义的Sharpy样纤维在术后第4周MP组即可观察到,并随着愈合时间的延长,M组、P组及C组也相继出现Sharpy样纤维且Sharpy样纤维的量是持续增加的。各组标本在3个时间点组织形态学Buark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MSCs和PRP可促进骨道肌腱早期愈合,比二者单独使用的作用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富血小板血浆 前交叉韧带 腱骨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PRP)裂解液在苯扎溴胺诱导的小鼠干眼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胡晓琴 张梦瑶 +6 位作者 朱佩文 袁晴 黎彪 葛倩敏 梁荣斌 李秋玉 邵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19-1023,共5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裂解液对苯扎溴胺诱导的小鼠干眼的影响与其干眼治疗效果。方法取健康成年BALB/c小鼠36只,在无菌恒温条件下喂养。用苯扎溴胺滴眼液给小鼠滴眼制作干眼模型,并将36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裂解液对苯扎溴胺诱导的小鼠干眼的影响与其干眼治疗效果。方法取健康成年BALB/c小鼠36只,在无菌恒温条件下喂养。用苯扎溴胺滴眼液给小鼠滴眼制作干眼模型,并将36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组、B组。A组小鼠用PRP滴眼、B组小鼠用生理盐水滴眼、模型组小鼠不作任何处理。对3组小鼠进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FL)评分以及泪液蛋白测试,并使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3组小鼠角膜上皮基底膜细胞炎症反应情况和基底膜下神经的分布(干预前和干预后1周、2周)。结果A组SIT及FL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且干预1周后和干预后2周,比B组和模型组均有较大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2周后,A组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较干预前升高(P<0.05),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且与B组和模型组相比,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分支数量明显增加,曲率评分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干预2周后,A组上皮基底细胞和炎症细胞密度与其他两组相比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PRP滴眼液可以减少苯扎溴铵滴眼液的眼表副作用,并能通过维持小鼠泪膜的稳定性和保护角膜的完整性而控制炎症,改善干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干眼 角膜 眼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与PRP对Ⅰ型胶原活性和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玲慧 李凯明 +5 位作者 杨少锋 朱立国 王尚全 展嘉文 陈明 张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2期1681-1685,1692,共6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与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共培养体系中Ⅰ型胶原活性和表达的影响。方法:取腰椎间盘退变行髓核摘除手术患者的皮下脂肪组织及退变髓核组织,运用多次酶消化法原代分离、培养,建立ADSCs/NPCs共培养体系。纳入腰椎间盘退...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与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共培养体系中Ⅰ型胶原活性和表达的影响。方法:取腰椎间盘退变行髓核摘除手术患者的皮下脂肪组织及退变髓核组织,运用多次酶消化法原代分离、培养,建立ADSCs/NPCs共培养体系。纳入腰椎间盘退变患者,连续服用补肾活血方2周,分别于初次服药前和末次服药后1 h抽取静脉血各50 mL,采用二次离心法制备富血小板血浆,以不同血浆干预培养。实验共分为5组:富血小板血浆组(PRP)、贫血小板血浆组(PPP)、含药富血小板血浆组(M-PRP)和含药贫血小板血浆组(M-PPP)、胎牛血清组(FBS)。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Ⅰ型胶原活性变化;干预培养2周后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COL1A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本研究发现经过补肾活血方和PRP分组干预后的结果显示,与其余组别相比,M-PRP组及PRP组细胞轮廓更为清晰、折光度更好,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PRP组和M-PRP组细胞数量较多,但单个细胞的染色强度明显低于FBS组。RT-PCR结果显示,PPP组、PRP组、M-PRP组和M-PPP组COL1A1 mRNA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富血小板血浆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Ⅰ型胶原活性,抑制其表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富血小板血浆 Ⅰ型胶原 活性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小细胞外囊泡促进骨修复的动物实验研究
11
作者 高阳 高林波 +1 位作者 史春 吴大雷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6-431,共6页
目的:本文通过提取小鼠富血小板血浆的小细胞外囊泡(platelet-rich plasma derived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PRP-sEV),检测PRP-sEV对成骨细胞骨标志因子的表达影响,以及体内观察PRP-sEV对小鼠颅骨缺损模型的骨修复作用,为探讨PRP-... 目的:本文通过提取小鼠富血小板血浆的小细胞外囊泡(platelet-rich plasma derived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PRP-sEV),检测PRP-sEV对成骨细胞骨标志因子的表达影响,以及体内观察PRP-sEV对小鼠颅骨缺损模型的骨修复作用,为探讨PRP-sEV对骨缺损修复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提取小鼠PRP-sEV,通过纳米颗粒追踪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Western blot对PRP-sEV大小、结构以及标志蛋白进行鉴定。采用PKH67检测MC3T3-E1细胞对PRP-sEV的摄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成骨标志蛋白的表达情况。建立小鼠颅骨缺损模型,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PRP-sEV对骨缺损修复作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及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PRP-sEV作用的颅骨缺损模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纳米颗粒追踪分析结果显示,PRP-sEV大小约为120 nm,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PRP-sEV具有典型的脂质双分子层结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小细胞外囊泡阳性标志蛋白CD63、CD81、凋亡连接基因-2-相互作用蛋白X(ALG-2-interacting protein X,ALIX)均呈阳性,微囊表面标记物CD40呈阴性。PKH67检测MC3T3-E1细胞对PRP-sEV正常摄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RP-sEV促进成骨标志蛋白BMP-2及OPN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HE染色及Masson染色结果显示,PRP-sEV可促进骨缺损的修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BMP-2及OPN在PRP-sEV作用的颅骨缺损模型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RP-SEV可以促进骨组织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模型 富血小板血浆 小细胞外囊泡 骨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PRP和PPP冻干粉的磷酸钙骨水泥的细胞响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建东 吴华娥 +1 位作者 何福坡 张婧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共6页
用冷冻干燥制得的富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干粉对磷酸钙骨水泥(CPC)进行改性,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细胞实验等手段研究了PRP和PPP对CPC水化产物物相、断面显微形貌和细胞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PRP或PPP并不影... 用冷冻干燥制得的富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干粉对磷酸钙骨水泥(CPC)进行改性,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细胞实验等手段研究了PRP和PPP对CPC水化产物物相、断面显微形貌和细胞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PRP或PPP并不影响CPC的水化产物,最终水化产物均是弱结晶的羟基磷灰石;复合一定量的PRP或PPP对CPC表面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粘附、增殖和分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细胞培养的后期,复合较少的PRP对细胞增殖和分化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这表明PRP和PPP均有望用于提高CPC的细胞响应能力和骨诱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贫血小板血浆 磷酸钙骨水泥 细胞响应 骨诱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PRP联合ADSC对小鼠皮肤创面再生愈合情况及血清HA、VEG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鸿雁 蒋婷 +1 位作者 黄文炼 蒲晓姝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4期1041-1045,共5页
目的:探究同种异体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ADSC)对小鼠皮肤创面再生愈合情况及血清透明质酸(H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45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n=15),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ADSC组和ADSC+PRP组... 目的:探究同种异体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ADSC)对小鼠皮肤创面再生愈合情况及血清透明质酸(H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45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n=15),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ADSC组和ADSC+PRP组。3组小鼠均建立创面损伤模型,control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ADSC组皮下注射同种异体PRP,ADSC+PRP皮下注射ADSC和PRP。分别在建模后3、5、7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以及用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特点。使用Westernblot检测CollagenI和CollagenⅢ水平。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HA、VEGF水平。结果:建模后3、5、7d时ADSC组和ADSC+PRP组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1),ADSC+PRP组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ADSC组(P<0.01)。建模后3d和5d时control组和ADSC组的炎性反应明显,ADSC组有少量肉芽组织,而ADSC+PRP组的炎症反应较轻,并且有较多的肉芽组织;建模后7dADSC+PRP组新生血管较多并且再上皮化率较高,而control组和ADSC组的上皮化较差,并且新生血管较少。建模后3、5、7d时ADSC组和ADSC+PRP组的CollagenI和CollagenⅢ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1),ADSC+PRP组的CollagenI和CollagenⅢ显著高于ADSC组(P<0.01)。建模后3、5、7d时ADSC组和ADSC+PRP组的血清HA和VEGF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1),ADSC+PRP组的血清HA和VEGF显著高于ADSC组(P<0.01)。结论:同种异体PRP联合ADSC可促进小鼠皮肤创面再生愈合,其机制可能与上调VEGF和HA的表达,促进血管和肉芽组织的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愈合 富血小板血浆 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 透明质酸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人PRP联合巩膜外冷冻建立PVR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志刚 韩金栋 +1 位作者 颜华 李海燕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30-933,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人富含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联合巩膜外冷冻建立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动物模型的效果。方法选取青紫蓝兔52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6只,每只...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人富含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联合巩膜外冷冻建立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动物模型的效果。方法选取青紫蓝兔52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6只,每只兔随机选取一眼作为实验眼。取健康体检者静脉血制备PRP。暴露实验眼颞上方巩膜,于角膜缘后3.5mm行巩膜切开,剪除玻璃体约0.5mL,实验组玻璃体腔注射PRP0.4mL,同时联合巩膜外冷冻;对照组单纯行玻璃体腔注射PRP0.4mL。分别于造模后1d、3d、7d、14d、28d行裂隙灯、间接眼底镜及B超观察玻璃体增殖及视网膜脱离情况,并进行PVR分级。分别于造模后7d、14d及28d每组随机选取2只兔摘除眼球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造模后28d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分别为95%和65%,2组成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6,P=0.048)。临床和B超观察:实验组造模后1d出现明显玻璃体混浊、3d出现玻璃体增殖条索、7d出现局限性视网膜脱离、14d广泛视网膜脱离、28d全视网膜脱离;对照组造模后1d玻璃体轻度混浊、3d出现明显玻璃体混浊、7d可见少量玻璃体增殖条索、14d出现局限性视网膜脱离、28d有广泛视网膜脱离发生。病理组织学观察:实验组造模后7d视网膜表面炎性细胞聚集、成纤维细胞增生,14d视网膜前增殖条索、视网膜皱褶,28d视网膜固定皱褶形成、呈花节样外观;对照组造模后7d视网膜表面见炎性细胞及渗出,14d视网膜表面增殖膜,28d视网膜表面增殖条索出现。结论玻璃体内注射人PRP联合巩膜外冷冻建立PVR动物模型简便有效、成模率高,可作为PVR相关基础研究的建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富含血小板血浆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内注射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次和双次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疗效
15
作者 彭婀娜 艾苗 +2 位作者 谭小军 赵行平 徐大宝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1,共7页
目的:研究报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能改善女性卵巢功能,但其使用剂量和频次与治疗效果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评估单次和双次PRP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的疗效。方法:选取202... 目的:研究报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能改善女性卵巢功能,但其使用剂量和频次与治疗效果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评估单次和双次PRP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湘潭市中心医院生殖中心收治的DOR患者65例,随机分为4组:单次PRP治疗组(21例,PRP治疗1次)、双次PRP治疗组(15例,PRP连续治疗2次)、空白对照组(15例)、人工周期对照组(14例,雌孕激素治疗)。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基础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窦卵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卵巢体积,行单精子卵细胞质内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周期前后的获卵数、MII卵母细胞数、优质胚胎数及妊娠情况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单次和双次PRP治疗组的FSH水平均显著降低,AFC、卵巢体积、获卵数和MII卵母细胞数均显著增加(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单次和双次PRP注射组治疗后的FSH水平降低,AFC、获卵数及MII卵母细胞数均增加(均P<0.05),单次和双次PRP注射组的优胚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大于空白对照组及人工周期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单次PRP注射组相比,双次PRP注射组的FSH水平更低,AFC更多,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次和双次PRP卵巢注射均能有效改善DOR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提高卵巢反应性;与单次PRP卵巢注射相比,双次PRP卵巢注射在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方面有取得更好效果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富血小板血浆 卵巢储备 性激素 单精子卵细胞质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P/nHA/Co复合材料促进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张莉 边晓为 +1 位作者 姚望 马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7-481,共5页
目的:探讨富含血小板血浆(PRP)、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和胶原(Co)复合材料PRP/nHA/Co促进牵张成骨的效果。方法:取18只健康成年的新西兰大耳兔,建立双侧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随机分为3组(n=6);A组骨切开处植入PRP/nHA/Co复合膜材料,B组植... 目的:探讨富含血小板血浆(PRP)、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和胶原(Co)复合材料PRP/nHA/Co促进牵张成骨的效果。方法:取18只健康成年的新西兰大耳兔,建立双侧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随机分为3组(n=6);A组骨切开处植入PRP/nHA/Co复合膜材料,B组植入nHA/Co复合膜,C组为空白对照组,不放置任何材料。术后4周、8周分别处死动物,取双侧下颌骨,行X线照相,常规切片HE染色,BMP-2及bF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X线、HE组织学观察PRP/nHA/Co组新骨形成均优于其他2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牵张4周时BMP-2和bFGF表达高于其他2组,8周时表达减弱。结论:PRP/nHA/Co复合材料能够促进牵张成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牵张成骨 羟基磷灰石 胶原 富含血小板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IL-1β诱导人软骨细胞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17
作者 马雪琴 袁小迪 +5 位作者 张凌嘉 杨从敏 王朝杨 李茸源 肖奕君 吴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02-611,共10页
目的:探究三氧(ozone,O_(3))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对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诱导的人软骨细胞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10 ng/ml的IL-1β诱导人软骨细胞构建软骨细胞炎症损伤模型,随... 目的:探究三氧(ozone,O_(3))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对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诱导的人软骨细胞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10 ng/ml的IL-1β诱导人软骨细胞构建软骨细胞炎症损伤模型,随机分为Control组、IL-1β组、PRP组、O_(3)组、O_(3)+PRP组。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及数量;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TNF-α、IL-6的水平;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3,MMP13)、血小板反应蛋白解整合素金属肽酶5(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motifs 5,ADAMTS5)、二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I)、转录因子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人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nhibitor kappa B alpha,IKB-α)、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 1,HO-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IL-1β组IL-6和TNF-α水平升高,细胞活力降低且凋亡增加,MMP13、ADAMTS5和NF-κB的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Collagen II、Nrf2、HO-1、IKB-α的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IL-1β组相比,PRP组、O_(3)组、O_(3)+PRP组细胞凋亡均降低(P<0.05),IL-6和TNF-α水平均下降(P<0.05),MMP13、ADAMTS5和NF-κB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Collagen II、Nrf2、HO-1、IKB-α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同时,O_(3)+PRP组与PRP组、O_(3)组相比,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水平均进一步降低(P<0.05),MMP13、ADAMTS5和NF-κB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Nrf2、HO-1、IKB-α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结论:O_(3)联合PRP能有效降低IL-1β诱导的人软骨细胞炎症损伤,减少细胞凋亡,增加细胞活力,减少细胞外基质降解,其可能通过上调Nrf2/HO-1,抑制NF-κB(p65)通路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三氧 白细胞介素-1Β 软骨细胞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下髋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银质针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效果
18
作者 许恒 张婷 +3 位作者 殷琴 陈立平 申文 朱雯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711-1717,共7页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髋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经皮银质针热松解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疗效及髋关节存活率。方法 选取符合国际骨循环学会(ARCO)股骨头坏死Ⅱ期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PRP注射联合银...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髋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经皮银质针热松解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疗效及髋关节存活率。方法 选取符合国际骨循环学会(ARCO)股骨头坏死Ⅱ期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PRP注射联合银质针热松解治疗组(R组)和类固醇药物注射联合银质针热松解治疗组(S组)。两组患者均接受3次注射和1次银质针热松解治疗,每次注射间隔4周,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3 d、1、3、6、12个月时疼痛数字模拟评分(NRS)、Harris髋关节评分、治疗期间非甾体类抗炎药(依托考昔)和曲马多的使用情况;观察形成ARCO股骨头坏死Ⅲ期的发生率及髋关节手术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的NRS评分及Harris评分均显著下降(P <0.05)。与S组相比,R组在治疗后3、6、12个月的NRS评分及的Harris评分均明显降低(P <0.01)。R组在治疗后3、6、12个月日平均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依托考昔)和曲马多剂量显著低于S组(P <0.01)。R组ARCO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Ⅲ期的发生率和髋关节手术率亦显著低于S组(P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髋关节腔注射PRP联合银质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加快缓解髋部疼痛,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值得临床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富血小板血浆 银质针 髋关节腔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全内缝合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区损伤
19
作者 张鹏飞 王宇桐 +4 位作者 周慧文 张子恒 胡子豪 齐岩松 徐永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89-494,共6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全内缝合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区损伤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区损伤4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Fast-Fix缝合器全内缝合(FF组,n=...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全内缝合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区损伤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区损伤4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Fast-Fix缝合器全内缝合(FF组,n=23)和Fast-Fix缝合器全内缝合联合PRP(PRP组,n=25),比较2组术后6、12个月麦氏征阳性率,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结果2组患者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发热、感染等。2组患者术后6、12个月麦氏征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0,P=0.348;Fisher精确检验,P=0.479)。PRP组25例随访11~14个月,(12.2±0.8)月;FF组23例随访11~14个月,(12.8±0.8)月。2组患者术后6、12个月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均P=0.000),PRP组术后6、12个月VAS评分显著低于FF组(P<0.05)。2组患者术后6、12个月IKDC、Lysholm、KSS评分较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均P=0.000),PRP组术后6、12个月IKDC、Lysholm、KSS评分显著高于FF组(P<0.05)。结论与单纯Fast-Fix缝合器全内缝合相比,Fast-Fix缝合器全内缝合联合PRP关节腔辅助治疗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区损伤,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肌腱裂孔区损伤 半月板全内缝合术 富血小板血浆 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壳聚糖和聚乙二醇的新型负载冻干PRP止血抗菌凝胶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铭梓 曾元 +7 位作者 尚玮 梁笑星 杨璐 钟晓龙 孙莉萍 汪德清 陶磊 于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70-876,共7页
目的:制备负载冻干富血小板血浆-壳聚糖/双端苯甲醛基聚乙二醇动态凝胶(LPRP-CP),通过体内外试验探讨其止血抗菌及促进烫伤创面愈合作用。方法:本研究设置普通纱布/空白药片对照(Ctrl)、壳聚糖护创粉(Chito P)、LPRP-CP和ChitoGauze XP ... 目的:制备负载冻干富血小板血浆-壳聚糖/双端苯甲醛基聚乙二醇动态凝胶(LPRP-CP),通过体内外试验探讨其止血抗菌及促进烫伤创面愈合作用。方法:本研究设置普通纱布/空白药片对照(Ctrl)、壳聚糖护创粉(Chito P)、LPRP-CP和ChitoGauze XP PRO(Chito G)共4组。通过建立兔耳动脉出血模型及背部皮肤浅Ⅱ°烫伤模型,计算止血时间、出血量及观察烫伤愈合的大体及组织学结果,评价4组材料的止血效果和促愈合作用;通过体外抗菌试验,评价4组材料的抗菌效果。结果:在兔耳动脉出血模型中,各组材料均止血成功。Ctrl、Chito P、LPRP-CP和Chito G组止血时间分别为213.33±38.30、118.33±24.01、115.00±8.37和111.67±11.69 s,出血量分别为1233.83±992.27、346.67±176.00、193.33±121.47和147.50±80.66 mg。与Ctrl比较,Chito P、LPRP-CP和Chito G组的止血时间显著缩短(P<0.001),LPRP-CP组和Chito G组的出血量减少(P<0.05);Chito P和Chito G组止血时间和出血量与LPRP-CP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兔背部浅Ⅱ°烫伤模型中,LPRP-CP组的创面愈合速度均快于同一时间的其它3组,且愈合效果良好。在体外抗菌试验中,仅有LPRP-CP组有较好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所有组均无抗大肠杆菌的作用。结论:LPRP-CP对浅表动脉损伤止血效果较好,同时兼具一定的抗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乙二醇 冻干富血小板血浆 止血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