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通过PLC/IP3通路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动力障碍
1
作者 杨德茜 陈琪 +1 位作者 金舒文 徐派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284-2290,共7页
目的确定电针是否调节了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阳性(PDGFRα+)细胞中磷脂酶C(PLC)/肌醇-1,4,5-三磷酸酯(PLC/IP3)通路,从而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FD)胃肠动力障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U73122(PLC抑... 目的确定电针是否调节了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阳性(PDGFRα+)细胞中磷脂酶C(PLC)/肌醇-1,4,5-三磷酸酯(PLC/IP3)通路,从而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FD)胃肠动力障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U73122(PLC抑制剂)组、U73122+电针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所有大鼠采用多因素应激干预法建立F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U73122组予以腹腔注射抑制剂,电针组取足三里和太冲穴,U73122+电针组在针刺前2 h注射抑制剂。10 d后行胃肠动力学检测;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PDGFRα、PLC、P-PLC、IP3的蛋白表达水平;用免疫荧光检测PDGFRα和PLC、IP3的平均荧光密度和共定位表达情况;电子显微镜观察胃窦区域缝隙连接(GJ)情况。结果造模后大鼠胃肠动力减弱,PDGFRα、PLC和IP3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GJ增宽,细胞形态改变;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U73122组和U73122+电针组大鼠胃肠动力显著改善,胃窦PDGFRα、PLC、P-PLC、IP3表达水平上升,GJ稍紧密,细胞形态恢复;U73122组和U73122+电针组胃窦PDGFRα、PLC、P-PLC、IP3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DGFRα与PLC和IP3存在荧光共定位。结论电针通过激活PDGFRα+细胞中的PLC/IP3通路改善FD大鼠的胃肠动力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肠动力障碍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阳性细胞 磷脂酶C 肌醇-1 4 5-三磷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Rα^(+)细胞上P2Y1-SK3通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动力的调控机制
2
作者 杨德茜 陈琪 +1 位作者 潘小丽 徐派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9-607,共9页
目的探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细胞上P2Y1-小电导Ca^(2+)激活K^(+)(SK3)通道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P2Y1受体抑制剂(MRS2500)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 目的探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细胞上P2Y1-小电导Ca^(2+)激活K^(+)(SK3)通道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P2Y1受体抑制剂(MRS2500)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两组采用多因素干预法建立F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抑制剂组予以尾静脉注射P2Y1抑制剂MRS2500,其他组不采取干预措施。处理结束后进行行为学和胃肠动力学检测;用BL-420S生物信号系统采集并分析胃肠生物电信息;取胃窦组织评估病理变化;采用免疫印迹、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胃窦PDGFRα、C-kit(卡介尔间质细胞特异性指标)、P2Y1和SK3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胃窦PDGFRα和C-kit、P2Y1、SK3的组织表达和共定位情况;用钙检测试剂盒检测胃窦组织中Ca^(2+)含量变化。结果FD模型建立后,大鼠活动度、体重增长速度和进食量都显著降低,胃肠动力减弱,胃窦内PDGFRα、C-kit、P2Y1和SK3表达水平降低。MRS2500干预后,P2Y1受体抑制剂组大鼠较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率和进食量升高,胃肠动力减弱情况改善,PDGFRα、P2Y1和SK3表达水平进一步降低,C-kit表达水平升高,Ca^(2+)含量降低。PDGFRα与C-kit在胃窦中不存在共表达,而PDGFRα与P2Y1、SK3共表达。结论长期的饮食和情绪失调会刺激肠神经系统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这一过程通过PDGFRα^(+)细胞上P2Y1受体引起SK3通道的Ca^(2+)敏感性降低,在多因素刺激诱导的FD模型大鼠胃肠动力障碍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细胞 卡介尔间质细胞 P2Y1 小电导Ca^(2+)激活K^(+)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和PDGFR与肿瘤的关系及其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3
作者 陈旭升 孙丹 姚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134-1137,共4页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是从人的血小板中分离出来的促血管生成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PDGFR)是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成员,能够促进细胞的趋化、分裂...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是从人的血小板中分离出来的促血管生成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PDGFR)是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成员,能够促进细胞的趋化、分裂与增殖;在机体生长发育、创伤修复等生理过程中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PDGF/PDGFR作为血管生成因子之一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肿瘤细胞释放的PDGF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抑制其凋亡。以PDGF/PDGFR为靶点的靶向治疗也已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就PDGF/PDGFR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疗方面的进展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 肿瘤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PD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兔PVR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任百超 权彦龙 +3 位作者 郑玉萍 孙乃学 生野恭司 田野保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目的 评价一种新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latelet derivedgrowthfactor,PD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2 95对兔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 ,PVR)的治疗作用。 方法 兔结膜成纤维细胞 (rabbitconjunctiva... 目的 评价一种新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latelet derivedgrowthfactor,PD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2 95对兔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 ,PVR)的治疗作用。 方法 兔结膜成纤维细胞 (rabbitconjunctivalfibroblastscells,RCF)培养 ,用MTT分析法检测PDGF AA和 BB以及AG12 95对兔RCF的增殖状况的影响。建立PVR动物模型 ,玻璃体腔内给予AG12 95 ,用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tractionalretinaldetach ment,TRD)的发生率判断药物的体内疗效。眼视网膜电生理检查和HE染色分析药物的毒性。结果  10 μmol·L-1和 10 0 μmol·L-1两种浓度的AG12 95均可显著抑制由PDGF AA和 BB诱导的成纤维细胞的增生 ,10 0 μmol·L-1AG12 95可减缓兔TRD的发生 ,但其作用仅持续至第 2 1d。在AG12 95治疗组中 ,未发现明显的网膜毒性。结论 PD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2 95可减缓兔TR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PDGF受体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PVR 治疗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与组织修复 被引量:13
5
作者 闫国和 艾国平 +1 位作者 邹仲敏 粟永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期39-41,共3页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s)属糖蛋白二聚体(分子量27000~35000)家族,它向间质源细胞施以有力的促有丝分裂和趋化活性活动。PDGFs在胚胎发育、细胞分化和对组织损伤的反应等过程中具有许多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创面愈合过程中较早...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s)属糖蛋白二聚体(分子量27000~35000)家族,它向间质源细胞施以有力的促有丝分裂和趋化活性活动。PDGFs在胚胎发育、细胞分化和对组织损伤的反应等过程中具有许多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创面愈合过程中较早出现的生长因子之一。特别是对一些慢性难愈性伤口,如糖尿病溃疡,慢性静脉性溃疡、压疮、放射性溃疡等PDGFs均有明显促进愈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s) 组织修复 基因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及其配体PDGF-A在人乳腺癌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得水 张晓杰 +2 位作者 陈刚 卢长方 董海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3-314,316,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PDGF-A)表达,两者的表达相关性,及其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DGFR-α和PDGF-A的蛋白表达,分析PDGFR-α与淋巴结转移等临...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PDGF-A)表达,两者的表达相关性,及其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DGFR-α和PDGF-A的蛋白表达,分析PDGFR-α与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间关系。结果:在所检测的样本中PDGFR-α和PDGF-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和61.7%,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1)。同时PDGFR-α的表达与PDGF-A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PDGFR-α与PDGF-A能够在乳腺癌中高表达,可能有助于肿瘤细胞发生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PDGF-A)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3整合素在生长因子促血管平滑肌细胞粘附和迁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郝玉宾 温进坤 韩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5-338,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β3整合素表达的影响及β3整合素在PDGF促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粘附、迁移和增殖中的作用.方法:用抗β3整合素胞外域抗体封闭VSMC β3整合素后,通过[3H]-TdR掺入、细胞粘附、细胞迁移分析及RT-PCR...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β3整合素表达的影响及β3整合素在PDGF促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粘附、迁移和增殖中的作用.方法:用抗β3整合素胞外域抗体封闭VSMC β3整合素后,通过[3H]-TdR掺入、细胞粘附、细胞迁移分析及RT-PCR等方法,检测PDGF对β3整合素表达及对VSMC粘附、迁移和增殖的影响.结果:阻断β3整合素与细胞外基质(ECM)蛋白相互作用后,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PDGF刺激的VSMC增殖,使[3H]-TdR掺入率降低39%;在β3整合素抗体浓度为10 mg/L时,PDGF引发的细胞粘附和迁移受到显著抑制(P<0.05);PDGF作用于VSMC 6 h,β3整合素基因表达活性达到峰值,比对照细胞高87%.结论:PDGF可显著诱导β3整合素在VSMC中表达;β3整合素与ECM蛋白相互作用在PDGF促VSMC粘附、迁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Β3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平滑 血管 粘连 细胞运动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反义寡核苷酸沉默PDGFR-α表达对RPE细胞增生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彭燕一 邱梅园 +2 位作者 丁芝祥 廖妙云 范才文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1-345,共5页
背景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能分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又具有PDGF受体(PDGFR),已有研究表明PDGF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目的应用反义寡核苷酸(ASODN)技术抑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 背景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能分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又具有PDGF受体(PDGFR),已有研究表明PDGF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目的应用反义寡核苷酸(ASODN)技术抑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基因的表达,观察其对RPE细胞增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人RPE细胞株在含质量分数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调节细胞密度为5×10^5个/孔,接种于96孔板,待细胞生长至80%~90%融合时进行转染。空白对照组不加PDGFR—dASODN及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1.0μmol/LLipo—ASODN组、2.0μmol/LLipo—ASODN组使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靶向PDGFR—a基因的ASODN转染至RPE细胞株。细胞转染48h后,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吸光度(4)值并以A490表示,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DGFR—dmRNA在RPE细胞中表达的变化;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培养细胞的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RPE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空白对照组、1.0μmol/LLipo—ASODN组及2.0μmol/LLipo—ASODN组RPE细胞的A490值分别为1.45±0.12、1.07±0.06、0.6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72,P=0.00),1.0μmol/LLipo—ASODN组和2.0μmol/LLipo—ASODN组RPE细胞A490值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2.0μmol/L Lipo—ASODN组RPE细胞A490值明显低于1.0μmol/LLipo—ASO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显示,转染PDGFR—αASODN后RPE细胞凋亡数量多于空白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转染PDGFR—αASODN后RPE细胞阻滞于G0/G1期(F=206.70。P=0.00),1.0μmol/LLipo—ASODN组和2.0μmol/LLipo—ASODN组RPE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37.8±1.3vs10.5±0.1,61.2±1.9∥s10.5±0.1)(F=1808.90,P=0.00)。PDGFR—α在RPE细胞中的表达随PDGFR—dASODN浓度的升高有降低的趋势。结论利用ASODN技术沉默PDGFR—α基因表达可以显著抑制PVR过程中RPE细胞的增生,并能诱导其凋亡,不同浓度PDGFR—OLASODN转染后能下调PDGFR—dmRNA的表达,PDGFR-α基因的ASODN靶向技术为PVR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α受体 反义寡核苷酸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增生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蛭素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及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郑燕林 王毅 +4 位作者 武文忠 王明芳 袁小辉 李晟 王万杰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6-478,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水蛭素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及受体(PDGF-R)的影响,深入探讨水蛭素防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形成的机制。方法 利用穿孔性眼外伤的动物模型,分别给予10U/ml和20U/ml的水蛭素于玻璃体腔内,用酶联免疫法(ELISA... 目的 通过观察水蛭素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及受体(PDGF-R)的影响,深入探讨水蛭素防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形成的机制。方法 利用穿孔性眼外伤的动物模型,分别给予10U/ml和20U/ml的水蛭素于玻璃体腔内,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玻璃体中PDGF的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玻璃体腔内细胞增殖相关抗原(Ki-67)、白介素1β转换酶(interlukin 1-β converting enzyme,ICE)和PDGFR的表达。结果 造模后3d和28dPDGF的检测结果显示生理盐水对照组(434.88±56,75,457.17±74.39)与剂量Ⅰ组之间(285.95±54.04,322.50±106.93)差异有显著性(P<0.01);PDGF-R的检测结果显示生理盐水对照组(147.82±14.95,141.05±19.03)与剂量Ⅰ组(87.27±20.80,2.57±16.75)和剂量Ⅱ组(97.67±11.37,68.26±5.6)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ICE的检测结果显示生理盐水对照组(38.51±3.04,39.74±3.78)与剂量Ⅰ组(57.01±10.02,57.61±9.04)和剂量Ⅱ组(56.22±4.95,57.45±8.25)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Ki-67检测结果显示造模后28d生理盐水对照组(127.83±128.72)与剂量Ⅰ组(51.67±18.61)和剂量Ⅱ组(51.50±31.55)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和P<0.05)。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素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屏风多糖对肝星状细胞中PDGF-BB、PDGFR-β的表达及ERK1/2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曹荣娟 李俊 +1 位作者 詹迪迪 李祥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61-864,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玉屏风多糖(YPF-P)对肝星状细胞(HSC-T6)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受体(PDGFR-β)、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不同浓度YP... 目的通过观察玉屏风多糖(YPF-P)对肝星状细胞(HSC-T6)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受体(PDGFR-β)、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不同浓度YPF-P(12.5、25、50、100、200 mg/L)分别在24、48、72 h对HSC增殖的影响,确定YPF-P最佳作用时间及浓度。RT-PCR法分析PDGF-BB、PDGFR-β、c-fos 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ERK1/2和p-ERK1/2蛋白在不同干预情况下的表达。结果 YPF-P可明显抑制HSC-T6的细胞增殖以及下调HSC-T6中PDGF-BB、PDGFR-β、c-fos mRNA表达,并对HSC-T6中p-ERK1/2蛋白表达也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YPF-P对PDGF诱导的大鼠HSC-T6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ERK1/2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受体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BB、TNF-α参与电离辐射致小鼠皮肤创面愈合延迟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国栋 王佳琪 +4 位作者 赵云富 柏书博 陈潇卿 吴洋 汪大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54-959,共6页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IR)致小鼠皮肤创面愈合延迟可能的细胞因子机制。方法 68只雌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两组(n=34):实验组接受6Gy 60 Coγ射线全身照射后即刻制作背部皮肤缺损;对照组小鼠不接受辐照,同期制作背部皮肤...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IR)致小鼠皮肤创面愈合延迟可能的细胞因子机制。方法 68只雌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两组(n=34):实验组接受6Gy 60 Coγ射线全身照射后即刻制作背部皮肤缺损;对照组小鼠不接受辐照,同期制作背部皮肤缺损。伤后2、4、6、8、10、12、14d连续描记小鼠(n=10)伤口面积,观察伤口愈合率变化。伤后1、3、5、7d分别处死小鼠(每个时间点各6只小鼠),取创面周围皮肤及下方的薄层肌肉组织,H-E染色评价伤口愈合情况;免疫组化和real-time PCR检测小鼠皮肤缺损组织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致伤后14d内各时间点,实验组伤口愈合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14d时实验组伤口愈合率为61.61%,对照组为9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伤口内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胶原纤维排列无序,成纤维细胞增生减少。免疫组化和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伤后3~7d实验组PDGF-BB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3d,实验组PDGF-BB基因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致伤后两组小鼠TNF-α蛋白及基因表达均上调,5d达高峰,其后开始下降;伤后7d时实验组TNF-α蛋白及基因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DGF-BB、TNF-α参与了IR致小鼠背部皮肤缺损愈合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 肿瘤坏死因子α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A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闫国和 杨余亮 +6 位作者 侯爱莲 王锋超 许庆娥 熊玮 程天民 王军平 粟永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2024-2028,共5页
目的克隆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链(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A chain,PDGF-A)基因,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为骨架携带PDGF-A基因转染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为应用PDGF-A基因修饰bM... 目的克隆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链(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A chain,PDGF-A)基因,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为骨架携带PDGF-A基因转染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为应用PDGF-A基因修饰bMSCs进行创面修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二步分离法,以人肝癌细胞总RNA为模板,扩增PDGF-A基因的全长cDNA编码序列,构建PDGF-A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PDGF-A,并将其导入病毒包装细胞PA317中,经G418筛选并扩增,以病毒液感染NIH3T3细胞,选出抗性克隆,测其病毒滴度,将高滴度病毒液感染bMSCs。采用RT-PCR、Southern blot和ELISA法,分别检测PDGF-A基因转染bMSCs的效率及PDGF-A在bMSCs中的表达水平;光镜、MTT法、成骨与成脂诱导分别检测bMSCs转染PDGF-A基因后的生长状态、增殖情况及干细胞特性。结果经测序验证,克隆到PDGF-A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与GenBank所报告的该基因序列完全一致。成功构建了PDGF-A链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PDGF-A,并实现了PDGF-A基因在bMSCs的稳定表达。bMSCs转染PDGF-A后的生长状态、增殖情况良好,且仍具干细胞特性。结论成功地将PDGF-A基因克隆到pLXSN载体中,并实现了PDGF-A基因在bMSCs中的稳定表达。bMSCs转染PDGF-A后仍具干细胞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载体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链基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稳定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杂交检测胰腺癌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3
13
作者 龚涌灵 许国铭 黄伟达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16-418,共3页
用原位杂交(ISH)法,采用cDNA探针(PDGFA、B,PDGFRα、β)对15例胰腺癌手术切除标本和8例正常胰腺组织标本进行检测。旨在观察胰腺组织和胰腺癌标本中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及其受体(PDGFR)... 用原位杂交(ISH)法,采用cDNA探针(PDGFA、B,PDGFRα、β)对15例胰腺癌手术切除标本和8例正常胰腺组织标本进行检测。旨在观察胰腺组织和胰腺癌标本中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及其受体(PDGFR)的基因表达,探讨其在肿瘤侵袭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正常胰腺组织中PDGFA较多,PDGFB未检出,与胰腺癌组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胰腺癌细胞中PDGF和PDGFR均有表达,而PDGFRβ则比较多地定位于结缔组织中的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结果提示,PDGF、PDGFR可能通过对胰腺癌细胞外基质蛋白降解代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衍化 生长因子 受体 原位杂交 胰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R-α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郑松 陈丽荣 +4 位作者 王海军 罗月球 朱永良 程水珍 周燕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80-284,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胃肠道间质瘤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的表达情况,探讨PDGFR-α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及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二步法检测了119例胃肠道间质瘤中的PDGFR-α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非胃肠... 目的:通过检测胃肠道间质瘤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的表达情况,探讨PDGFR-α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及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二步法检测了119例胃肠道间质瘤中的PDGFR-α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非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在胃肠道间质瘤中PDGFR-α的阳性表达率为65.5%(78/119),其中,极低危险性、低度危险性、中度危险性和高度危险性的阳性率分别为52.9%(9/17)、71.0%(22/31)、67.9%(19/28)和65.1%(28/43),但各组之间PDGFR-α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间质瘤和非胃肠道间质瘤PDGFR-α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GFR-α联合CD117应用于胃肠道间质瘤的检测,特别是对一些CD117表达阴性的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其不能作为胃肠道间质瘤分化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 原癌基因蛋白质c—kit 胃肠道间质肿瘤/病理学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瘤中C-kit受体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晓琴 王勇平 +6 位作者 杨荣 刘芳 罗雁 康雅琼 何欣 尚立娜 宋丽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68-870,875,共4页
目的探讨C-kit受体(CD117)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α,PDGFR-α)在骨肉瘤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骨肉瘤临床病理分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60例骨肉瘤和10例骨瘤... 目的探讨C-kit受体(CD117)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α,PDGFR-α)在骨肉瘤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骨肉瘤临床病理分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60例骨肉瘤和10例骨瘤(对照组)中CD117和PDGFR-α的表达,分析二者的表达与骨肉瘤病理分型及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骨肉瘤中CD117阳性率为66.7%(40/6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DGFR-α阳性率为61.7%(37/6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骨肉瘤中CD117和PDGFR-α表达无相关性(P>0.05)。CD117和PDGFR-α表达与病理分型无显著关系,与临床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结论骨肉瘤中CD117及PDGFR-α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对评价患者的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C-KIT受体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鸦胆子乙醇提取物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介导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史艳芬 李晶 +1 位作者 李玉林 李荣贵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08-611,F0002,共5页
目的:观察鸦胆子乙醇提取物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介导细胞迁移的影响,阐明其起作用的有效成分。方法:用脂质体介导的细胞转染技术将人PDGFRβ表达载体转染体外培养的不表达PDGFRβ的PAE细胞,G418抗性筛选建立稳定转染的... 目的:观察鸦胆子乙醇提取物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介导细胞迁移的影响,阐明其起作用的有效成分。方法:用脂质体介导的细胞转染技术将人PDGFRβ表达载体转染体外培养的不表达PDGFRβ的PAE细胞,G418抗性筛选建立稳定转染的细胞株,采用RT-PCR法检测PDGFRβ的表达;用细胞损伤修复实验观察细胞损伤24 h完全修复所需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最低浓度;划痕实验观察加入不同浓度鸦胆子乙醇提取物24 h后,计算细胞迁移的抑制率及鸦胆子发挥抑制作用的主要成分溶于乙醇溶液的浓度。结果:RT-PCR检测转染组细胞表达PDGFRβ;细胞损伤修复实验检测细胞损伤24 h完全修复所需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最低浓度为10μg.L-1;划痕实验检测随着鸦胆子乙醇提取物(70%乙醇溶液)浓度的增加,对细胞迁移的抑制率增加(P<0.05),呈剂量效应关系;50%乙醇提取物和25%乙醇提取物(浓度≤10μg.L-1)对细胞迁移抑制不明显,鸦胆子乙醇提取物浓度>10μg.L-1主要导致细胞死亡。结论:鸦胆子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DGFRβ介导的细胞迁移来实现的,其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分更易溶于70%的乙醇溶液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乙醇提取物 恶性肿瘤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PDGF-A的构建及真皮干细胞的转染 被引量:6
17
作者 闫国和 粟永萍 +5 位作者 王军平 汪代杰 艾国平 王锋超 冉新泽 程天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2005-2008,共4页
目的克隆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链(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Achain,PDGFA)基因,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EGFP)载体pEGFPN1为骨架,携带PDGFA基因进入真皮间充质干细胞(dermisd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 目的克隆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链(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Achain,PDGFA)基因,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EGFP)载体pEGFPN1为骨架,携带PDGFA基因进入真皮间充质干细胞(dermisd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DMSCs),为采用转入PDGFA基因的DMSCs修复创面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二步分离法,以人肝癌细胞系(SMC7721)的总RNA为模板,扩增PDGFA基因的全长cDNA编码序列,克隆入载体pMD18T,随后又将PDGFA基因亚克隆入pEGFPN1载体中,构建PDGFA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PDGFA,并采用Fugene6介导转染技术将PDGFA基因导入DMSCs。结果克隆到PDGFA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经测序验证,其序列与GenBank所报告的该基因的序列完全一致。结论成功地将PDGFA基因克隆到pEGFPN1载体中,并实现了PDGFA基因在DMSCs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 真核表达载体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链基因 绿色荧光蛋白 真皮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α和β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兔PVR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权彦龙 王峰 +3 位作者 郑玉萍 孙乃学 生野恭司 田野保雄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6期402-405,共4页
目的 评价特异性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 α受体酪氨酸激酶阻断剂AG12 96和 β受体酪氨酸激酶阻断剂AG12 95对兔PVR的治疗作用。 方法 兔结膜成纤维细胞结膜成纤维细胞培养 ,用MTT法检测PDGF AA和 BB以及AG12 95和AG12 96对兔... 目的 评价特异性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 α受体酪氨酸激酶阻断剂AG12 96和 β受体酪氨酸激酶阻断剂AG12 95对兔PVR的治疗作用。 方法 兔结膜成纤维细胞结膜成纤维细胞培养 ,用MTT法检测PDGF AA和 BB以及AG12 95和AG12 96对兔结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状况的影响。建立PVR动物模型 ,玻璃体腔内分别给予AG12 95和AG12 96 ,用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tractionalretinaldetachment,TRD)的发生率评价药物的体内疗效。眼视网膜电图检查和HE染色分析药物的毒性。结果 体外 10 μmol·L-1的AG12 95和AG12 96均可显著抑制由PDGF AA和 BB诱导的成纤维细胞的增生 ,体内 10 0 μmol·L-1AG12 95和AG12 96均减缓了兔TRD的发生 ,但AG12 95的作用仅持续至 14d。相同浓度的AG12 96和AG12 95相比 ,作用更持久。在 2个治疗组中 ,均未发现明显的网膜毒性。结论 特异性的PDGF α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2 96可显著抑制兔TRD的发生 ,其作用明显强于PDGF β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2 95 ,提示PDGF对PVR的促进作用主要由α受体介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 AGl295 AGl296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抑制动脉损伤后中膜平滑肌细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表达及细胞迁徙 被引量:5
19
作者 舒强 凌光烈 蒋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636-1638,共3页
目的:研究球囊导管损伤后早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拮抗剂对损伤后大鼠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表达及细胞迁徙影响。方法:12周雄性Wistar大鼠颈动脉用球囊导管损伤,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前2 d给予血... 目的:研究球囊导管损伤后早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拮抗剂对损伤后大鼠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表达及细胞迁徙影响。方法:12周雄性Wistar大鼠颈动脉用球囊导管损伤,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前2 d给予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CV-11974(5 mg.kg-1.d-1)和溶剂,术后2 d、3 d、5 d和14 d处死。用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和病理组织学进行研究。结果:实验组术后第2 d、3 d和5 d中膜平滑肌细胞PDGF-A mRNA和PDGF-A、PDGF B、PDGF-α(R)、β(R)阳性细胞率以及迁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中膜平滑肌细胞表型处于收缩型。结论: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明显抑制损伤后动脉中膜平滑肌PDGF及其受体的表达和平滑肌迁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血管紧张素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动脉 平滑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C6在PDGF诱导的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成莹 曾欣 +3 位作者 许继德 岳喜磊 韩志远 杨春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29-2234,共6页
目的:探讨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6(TRPC6)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组织贴块联合酶消化法培养原代大鼠ASMCs。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平滑肌细胞及检测TRPC6在ASMCs上的表达。CCK-8法检测PDG... 目的:探讨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6(TRPC6)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组织贴块联合酶消化法培养原代大鼠ASMCs。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平滑肌细胞及检测TRPC6在ASMCs上的表达。CCK-8法检测PDGF诱导ASMCs的增殖。Real-time PCR检测PDGF作用后TRPC6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PDGF作用后TRPC6蛋白的表达。CCK-8法检测TRPC6阻断剂对PDGF诱导ASMCs增殖的作用。结果:细胞免疫荧光显示:TRPC6广泛存在于气道平滑肌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发现,20μg/L PDGF作用后ASMCs发生增殖(P<0.05);PDGF与TRPC6阻断剂SKF96365共同作用于ASMCs,ASMCs的增殖较单独使用PDGF组减弱(P<0.05),且减弱的程度具有剂量及时间依赖性。Real-time PCR结果显示:PDGF分别作用于ASMCs 12 h、24 h和48 h后,TRPC6 mRNA表达与相应的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PDGF分别作用ASMCs 24 h和48 h后,TRPC6蛋白表达与相应的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结论:TRPC6参与了PDGF诱导ASMCs增殖的过程,PDGF促进ASMCs增殖可能与其上调TRPC6 mRNA和蛋白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气道平滑肌细胞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6 气道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