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熟期氮素调亏对烟叶质体色素降解和中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顾少龙 史宏志 +5 位作者 苏菲 李海江 张大纯 刘国顺 张水翔 钱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7-212,共6页
为研究成熟期氮素营养状况对烟叶质量形成的影响,采用套盆设计,在基质培养条件下,通过改变打顶后营养液供应来调控烤烟生长后期的氮素营养,探索成熟期不同氮素调亏程度对烟叶色素含量变化和香气物质及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成... 为研究成熟期氮素营养状况对烟叶质量形成的影响,采用套盆设计,在基质培养条件下,通过改变打顶后营养液供应来调控烤烟生长后期的氮素营养,探索成熟期不同氮素调亏程度对烟叶色素含量变化和香气物质及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成熟期氮素调亏程度的增加(0~100%),烟叶色素降解提早、含量降幅增大,烟叶成熟提前,调制后色素残留减少。其中,成熟期氮素供应量调至打顶前的1/4~1/2,叶片成熟落黄正常,烤后烟叶色素残留相对较少,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及苯丙氨酸裂解产物类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较高。氮素调亏程度过大时(100%),色素含量下降早,中性香气成分含量低;不进行氮素调亏或调亏程度过小的处理(0调亏,25%氮素调亏)叶片色素含量下降缓慢,调制后烟叶色素残留较多,降解不充分,中性香气成分含量较低。因此,成熟期氮素供应减少至打顶前的1/4~1/2,有利于烟叶香气物质的形成和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成熟期 氮素调亏 质体色素 中性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改性蚕丝织物涂料染色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广知 黄小华 迟二燕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2-85,90,共5页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蚕丝织物,以改善蚕丝织物涂料染色性能。通过测定K/S值、摩擦牢度、耐洗牢度、柔软度,结合扫描电镜表征纤维表面形态,研究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蚕丝织物涂料染色性能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能...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蚕丝织物,以改善蚕丝织物涂料染色性能。通过测定K/S值、摩擦牢度、耐洗牢度、柔软度,结合扫描电镜表征纤维表面形态,研究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蚕丝织物涂料染色性能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能有效改善涂料染色效果,最佳处理工艺条件为:功率150 W,时间5 min,真空度10 Pa。低温等离子体改性提高了蚕丝织物涂料染色的深度,各项牢度均有所提高,最佳工艺条件为:涂料50 g/L,黏合剂80 g/L,焙烘温度120℃,焙烘时间3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丝织物 等离子体 改性 涂料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室温等离子诱变选育高产橙、黄色素红曲菌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牛国强 黄艳 +1 位作者 张薄博 许赣荣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4-661,共8页
为了提高红曲菌(Monascus sp.)产橙、黄色素的性能,采用新型的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技术处理红曲菌WM951孢子悬液。结果表明,最佳照射时间为90 s,此时红曲菌突变效果最好,其孢子致死率为78%,形态突变率为14.2%。试验最终从15株突... 为了提高红曲菌(Monascus sp.)产橙、黄色素的性能,采用新型的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技术处理红曲菌WM951孢子悬液。结果表明,最佳照射时间为90 s,此时红曲菌突变效果最好,其孢子致死率为78%,形态突变率为14.2%。试验最终从15株突变菌株筛选得到1株高产橙、黄色素的突变菌株WM951M1,对该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色价检测分析,发现该突变菌株产橙、黄色素能力比出发菌株分别提高136%、43%,30℃培养10d后其固态发酵红曲米中橙、黄色素色价最大值分别为3 620、3300 U·g-1。出发菌和突变菌所产色素的全波长扫面图谱显示,突变菌所产色素最大吸收峰出现在465nm处,并在410 nm处也有吸收峰,说明该菌主要合成橙、黄色素。在传代培养的过程中,该突变菌株表现出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及形态稳定性,不仅可应用于生产橙、黄色素,也可用于生产色调偏橙型红曲米,还能丰富红曲菌菌株库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 红曲菌 橙色素 黄色素 色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等离子体处理棉织物的涂料染色 被引量:7
4
作者 宋富佳 陈英 徐永华 《印染》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6-9,共4页
研究了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功率、处理时间对棉织物涂料染色效果的影响,对不同种类黏合剂及焙烘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测定K/S值、匀染性及色牢度,结合扫描电镜表征织物表面形态,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常压等离子体处理能有效改善涂料染... 研究了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功率、处理时间对棉织物涂料染色效果的影响,对不同种类黏合剂及焙烘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测定K/S值、匀染性及色牢度,结合扫描电镜表征织物表面形态,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常压等离子体处理能有效改善涂料染色效果,处理工艺条件为功率3 000 W,车速0.5 m/min。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后,选用20 g/L PU黏合剂,在120℃焙烘3 min,织物K/S值、色牢度和手感接近阳离子改性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料染色 等离子体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预处理的芳纶织物涂料印花性能 被引量:5
5
作者 沈丽 曹淑华 +1 位作者 胡田 戴瑾瑾 《印染》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5,共3页
采用空气等离子体低压辉光放电处理,对芳纶纤维表面进行改性,然后进行涂料印花。试验发现,等离子体处理后芳纶纱线的拉伸强力略有增加,对亚甲基蓝阳离子染料的吸附量增加。芳纶织物经涂料印花后,干、湿摩擦牢度及耐刷洗牢度均有提高。... 采用空气等离子体低压辉光放电处理,对芳纶纤维表面进行改性,然后进行涂料印花。试验发现,等离子体处理后芳纶纱线的拉伸强力略有增加,对亚甲基蓝阳离子染料的吸附量增加。芳纶织物经涂料印花后,干、湿摩擦牢度及耐刷洗牢度均有提高。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处理前后的纤维表面形态,发现经等离子体处理后纤维有明显刻蚀现象。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的纤维表面元素组成,发现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后在纱线的表面引入—COOH基团,含氧基团总量增加了44.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料印花 等离子体 芳香族聚酰胺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对纯棉纱线涂料染色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迎晨 彭松娜 +3 位作者 段晓伟 吴红艳 张登科 王丹阳 《针织工业》 2017年第1期42-46,共5页
在纯棉纱线涂料染色的前处理工艺中,以常压等离子体处理代替高污染的煮练、漂白工序以优化涂料染色工艺,提高染色效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比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纯棉纱线表面微观结构的变化,探讨了不同等离子体处理功率、车速及处理方式对... 在纯棉纱线涂料染色的前处理工艺中,以常压等离子体处理代替高污染的煮练、漂白工序以优化涂料染色工艺,提高染色效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比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纯棉纱线表面微观结构的变化,探讨了不同等离子体处理功率、车速及处理方式对纯棉纱线性能及涂料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可在不损伤棉纤维力学性能的前提下改善其微观结构、提高棉纤维的吸湿性;最优工艺为车速20 m/min、功率1.5~2.0 k W、双面处理,此时水在纱线上的接触角为0,纱线的亲水性、染色效果较好,特别是功率为2.0 k W时,涂料染色后纯棉纱线的耐摩擦色牢度达到4级或4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纯棉纱线 涂料染色 前处理 吸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绢丝织物的涂料染色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广知 黄博 《印染》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6-28,共3页
绢丝织物经等离子体预处理后,再采用阳离子改性剂进行改性,然后涂料染色。研究改性条件对绢丝织物涂料染色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表征绢丝纤维表面形态。结果表明,阳离子改性剂再改性后提高了绢丝织物涂料染色深度,各项色牢度也有... 绢丝织物经等离子体预处理后,再采用阳离子改性剂进行改性,然后涂料染色。研究改性条件对绢丝织物涂料染色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表征绢丝纤维表面形态。结果表明,阳离子改性剂再改性后提高了绢丝织物涂料染色深度,各项色牢度也有所提升,对织物手感影响较小。优化的阳离子改性工艺为:阳离子改性剂4%(omf),改性温度60℃,改性时间4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染 等离子体 阳离子改性 涂料 丝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胁迫对小白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韩志平 张海霞 +1 位作者 赵智灵 杜清洁 《长江蔬菜》 2015年第12期28-32,共5页
以北京新一号四季小白菜为材料,研究了Cu SO4胁迫对基质栽培小白菜幼苗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较低浓度Cu SO4使株高、叶片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根长及地上部、根系鲜质量和干质量显著增加,较高浓度Cu... 以北京新一号四季小白菜为材料,研究了Cu SO4胁迫对基质栽培小白菜幼苗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较低浓度Cu SO4使株高、叶片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根长及地上部、根系鲜质量和干质量显著增加,较高浓度Cu SO4则显著抑制了各形态指标和生物量积累;20μmol/L Cu SO4使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增加,较高浓度Cu SO4则使各光合色素含量显著降低;随Cu SO4浓度提高,叶片质膜透性显著增加,抗坏血酸含量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说明低浓度Cu SO4处理对小白菜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Cu SO4胁迫则使光合能力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最终造成小白菜生长受到显著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铜胁迫 生长 光合色素 质膜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肽原-激肽系统参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形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赵红梅 于靖 +1 位作者 盛敏杰 王克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91-595,共5页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激肽原1是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患者玻璃体中的特异蛋白质,是在质谱鉴定中得到的肽段匹配和MASCOT得分最高的蛋白质,且与PVR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目的探讨激肽原一激肽系统(KKS)是否参与PVR的发生过程...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激肽原1是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患者玻璃体中的特异蛋白质,是在质谱鉴定中得到的肽段匹配和MASCOT得分最高的蛋白质,且与PVR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目的探讨激肽原一激肽系统(KKS)是否参与PVR的发生过程。方法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系RPE-J细胞复苏培养后用PBS配制成2.5X10^8/ml的细胞悬液,大鼠下腔静脉采血4ml经枸橼酸二钠处理和离心后用PBS制备成血小板密度为2.5×10^8/ml的血浆。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各30只。实验组大鼠左眼玻璃体腔内注射RPE细胞悬液4ill+富含血小板血浆6仙l建立PVR模型,生理盐水组左眼玻璃体腔以同样的方法注射生理盐水10μl,各组大鼠的右眼作为自身对照组。术后1、3、7、14、21、28d行裂隙灯及间接检眼镜检查,按Francine的标准进行PVR分级。玻璃体腔注射后28d收集实验动物的玻璃体、血清和视网膜标本,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缓激肽的表达,视网膜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28d,实验组有25只眼出现不同程度的PVR表现,建模成功率为89.3%(25/28)。术后7、14、28d裂隙灯下证实实验组大鼠形成1、2、3级PVR。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视网膜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及RPE细胞移行并转化为成纤维细胞,出现视网膜脱离。Westernblot分析显示在所有PVR大鼠血清、玻璃体和视网膜中均可检测到缓激肽的表达,但实验组大鼠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大鼠。结论玻璃体腔注射RPE细胞联合富含血小板血浆的方法可以成功建立PVR大鼠模型,KKS可能参与Pv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富含血小板血浆 激肽原一激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方法建立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兔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洁 吴灵丹 +1 位作者 王资懿 徐柒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54-960,共7页
目的:比较三种方法建立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PVR)兔模型的效果。方法:青紫蓝兔24只,共48只眼,在均造成眼外伤的基础上随机分成4组,每组各12只眼:实验组3组,分别为富血小板血浆(PRP)组[玻璃体腔内注射0.3 mLPRP]、转化生长因子... 目的:比较三种方法建立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PVR)兔模型的效果。方法:青紫蓝兔24只,共48只眼,在均造成眼外伤的基础上随机分成4组,每组各12只眼:实验组3组,分别为富血小板血浆(PRP)组[玻璃体腔内注射0.3 mLPRP]、转化生长因子β_(2)(TGF-β_(2))组[玻璃体腔内注射0.3 mLTGF-β_(2)(50μg/L)]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组[玻璃体腔内注射0.3 mLRPE细胞(1.5×10^(9)/L)],以及对照组(玻璃体腔内注射0.3 mL生理盐水)。术后每周通过眼底照相和B超观察玻璃体及视网膜的增生情况;术后第4周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玻璃体内视网膜增生过程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采用冰冻切片法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视网膜组织结构。结果:术后第4周,对照组及3组实验组TPVR的平均分级分别是0、3.67、2.33和2.50,3组实验组病变级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RP组病变级别高于TGF-β_(2)组和RPE组(P<0.05),TGF-β_(2)组与RPE组病变级别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术后第4周,各实验组玻璃体内视网膜α-SM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4周,各实验组视网膜切片显示视网膜增生程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造成眼球穿通伤的基础上,玻璃体腔内注射RPE细胞、PRP和TGF-β_(2)均能造成兔TPVR,其中玻璃体内注射PRP的建模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动物模型 富血小板血浆 转化生长因子β_(2) 视网膜色素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色素上皮衍生因子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钱万斌 蒋晓红 卜瑞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02-1007,共6页
目的 研究初发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浆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纳入50例初发T2DM患者,通过问诊及查体获取其一般临床资料,采集其空腹血,检测其... 目的 研究初发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浆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纳入50例初发T2DM患者,通过问诊及查体获取其一般临床资料,采集其空腹血,检测其临床检验指标、骨代谢指标以及血浆PEDF水平,利用双能X线测量骨密度。根据骨密度是否降低分为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比较两组人群一般临床资料、临床检验指标、骨代谢指标、骨密度、血浆PEDF水平,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血浆PEDF水平与腰1~4、股骨颈以及全髋骨密度的相关性,利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线性回归研究腰1~4、股骨颈以及全髋骨密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初发T2DM患者骨量减少组较骨量正常组血浆PEDF水平更低,血浆PEDF水平与腰1~4、股骨颈、全髋骨密度正相关,血浆PEDF是初发T2DM患者骨密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PEDF可能作为初发T2DM患者骨密度变化的重要分子发挥作用,其有望成为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新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2型糖尿病 骨密度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的颜料绿58 被引量:3
12
作者 贺小双 薛晓康 林建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7年第4期1-4,共4页
建立了硝酸溶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工业废水中颜料绿58的分析方法。方法前处理简单,在选定的条件下,检出限为3.0×10-3 mg/L,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5.0%~105%。方法准确,快速,可用... 建立了硝酸溶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工业废水中颜料绿58的分析方法。方法前处理简单,在选定的条件下,检出限为3.0×10-3 mg/L,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5.0%~105%。方法准确,快速,可用于水中颜料绿58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料绿5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工业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内外墙涂料中的钛、钙、锌、镁和硅 被引量:5
13
作者 包楚才 陈纪文 刘付建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6年第2期28-30,共3页
采用酸消解,对内外墙涂料中的颜填料进行前处理,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内外墙涂料中钛、钙、锌、镁和硅的方法。探讨了在制样及测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方法的检出限和方法的精密度,实验证明精密度(RSD,n=10... 采用酸消解,对内外墙涂料中的颜填料进行前处理,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内外墙涂料中钛、钙、锌、镁和硅的方法。探讨了在制样及测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方法的检出限和方法的精密度,实验证明精密度(RSD,n=10)小于5%,方法准确度高,方法能满足内外墙涂料快速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内外墙涂料 颜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