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起伏地表条件下的合成平面波偏移及其并行实现
被引量:
14
1
作者
叶月明
李振春
+1 位作者
仝兆岐
安琪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2-628,共7页
基于波动方程的延拓方法保持了波场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能很好地克服时移静校正法(使波场产生畸变)的不足,消除地表起伏的影响,将非水平观测界面记录改造为水平观测界面(新基准面)记录。在重建的水平基准面上进行平面波源和平面波源...
基于波动方程的延拓方法保持了波场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能很好地克服时移静校正法(使波场产生畸变)的不足,消除地表起伏的影响,将非水平观测界面记录改造为水平观测界面(新基准面)记录。在重建的水平基准面上进行平面波源和平面波源记录的合成,可克服以往由于地形起伏而无法进行平面波源和平面波源记录合成的问题,完成起伏地表条件下的平面波偏移。为了进一步提高运算效率,可按照将平面波的不同入射角、不同频率范围分配到各个节点的原则,进行MPI并行计算,可成倍地提高计算效率。具体步骤如下:①将共炮集数据延拓至最低起伏面以下的新基准面;②从延拓后的共炮集数据中抽出共接收点道集;③将共接收点道集延拓至最低起伏面以下的新基准面;④从延拓至新基准面的接收点道集中抽出共炮集数据。上述整个过程相当于将观测系统下移至新的基准面。模型试算及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基准面重建后的并行平面波深度偏移结果与基于原始炮记录应用波场直接下延法得到的深度偏移数据的效果相当,但是前者的计算效率随着应用节点数的增多而成倍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伏地表
叠前深度偏移
基准面重建
平面波偏移
合成炮记录
MPI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起伏地表的合成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
被引量:
5
2
作者
杨海生
王必金
+4 位作者
陈玉明
刘麟
郑爱萍
刘启凤
黎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9-138,9-10,共10页
实践表明,波场延拓叠前深度偏移比Kirchhoff积分法成像精度高,但计算量大;而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比炮域叠前深度偏移运算效率高,且成像精度相当,但只适应水平地表。为此,介绍了一种适应起伏地表的合成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其基本思路...
实践表明,波场延拓叠前深度偏移比Kirchhoff积分法成像精度高,但计算量大;而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比炮域叠前深度偏移运算效率高,且成像精度相当,但只适应水平地表。为此,介绍了一种适应起伏地表的合成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其基本思路是:以地震排列的最高点所在平面为波场延拓起始面,将起伏地表的地震排列观测数据(检波点或炮点)向下延拓到地表最低点所在的水平基准面,实现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在此平面上应用p变换将全部炮点合成为平面波震源,从而使全部炮记录分解成平面波记录;运用下行波方程、上行波方程分别将平面波震源波场、平面波记录波场沿深度方向外推,在每个深度进行波场相关并累加,获得该深度的成像波场值,得到共分角度的平面波偏移道集;将所有不同共分角度的平面波偏移道集按坐标叠加,得到基于起伏地表的合成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结果。四川龙驹坝地质模型的理论试算及四川实际山地资料HNT12线的处理结果表明:基于起伏地表的合成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结果的质量与传统炮域叠前深度偏移的结果相当,但运算效率显著提高,且适应起伏地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伏地表
叠前深度偏移
平面波偏移
基准面校正
共分角度的平面波道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平面波合成的傅里叶有限差分叠前深度偏移
被引量:
28
3
作者
张叔伦
孙沛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将平面波合成的物理模型与傅里叶有限差分波场延拓算子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波场延拓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采用平面波合成的物理模型,可显著提高计算效率;利用傅里叶有限差分算子可保证在复杂构造的波场延拓中,地震波场不...
本文将平面波合成的物理模型与傅里叶有限差分波场延拓算子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波场延拓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采用平面波合成的物理模型,可显著提高计算效率;利用傅里叶有限差分算子可保证在复杂构造的波场延拓中,地震波场不失真,成像质量高。此外,本文对傅里叶有限差分算子作了必要的优化。Marmousi模型的试算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
平面波
计算
数据处理
地震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平面波偏移、分角度成像与AVA道集生成
被引量:
9
4
作者
崔兴福
刘卫东
+2 位作者
刘桂宝
陈湛文
张关泉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6期615-620,共6页
基于波场延拓的叠前深度偏移是实现复杂构造地质体成像的可靠方法,但存在着计算量大、对观测系统适应性差等缺点。平面波偏移是利用波动方程实现精确叠前成像的另一类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地表延迟放炮的方式生成平面波震源,利用下行...
基于波场延拓的叠前深度偏移是实现复杂构造地质体成像的可靠方法,但存在着计算量大、对观测系统适应性差等缺点。平面波偏移是利用波动方程实现精确叠前成像的另一类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地表延迟放炮的方式生成平面波震源,利用下行波方程进行波场正向延拓得到下行波场;对地表采集的炮集记录,以组合延迟放炮的方式叠加,得到地表平面波记录,利用上行波方程进行波场反向延拓得到上行波场;二者互相关求和,实现平面波地下波场成像。分析表明:平面波成像技术的精度与单平方根算子的共炮点道集偏移和双平方根算子的共中心点道集偏移相当,但计算速度要快得多,且易于并行计算。二维Mamousi模型数值计算表明,射线参数的范围和间隔是影响平面波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不同角度入射的平面波对最终成像结果的贡献是不同的,据此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射线参数进行平面波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
平面波偏移
分角度成像
AVA道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黏声介质平面波有限差分叠前深度偏移及在莺歌海盆地的应用
被引量:
5
5
作者
李添才
谢玉洪
+4 位作者
李列
王华忠
王新领
但志伟
胡江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12-1622,共11页
莺琼盆地诸探区中存在底劈现象,深层气源产生的气体沿底劈产生的裂隙通道向上漫溢.漫溢过程中,一是充填在遇到的砂体中形成气藏;二是弥漫在上溢通道中,使得通道中的纵波速度发生变化,进而纵波波阻抗差异变小,反射变弱.另外,通道中气体...
莺琼盆地诸探区中存在底劈现象,深层气源产生的气体沿底劈产生的裂隙通道向上漫溢.漫溢过程中,一是充填在遇到的砂体中形成气藏;二是弥漫在上溢通道中,使得通道中的纵波速度发生变化,进而纵波波阻抗差异变小,反射变弱.另外,通道中气体的存在,会加强地层的吸收衰减,使得地震波振幅变弱、高频成分损失导致同相轴分辨率降低.利用OBC数据进行多波地震勘探和利用黏声介质的叠前深度偏移都是改善模糊区成像质量的重要方法技术.为此,本文提出用黏声介质平面波有限差分法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改善气体充填区域的成像质量.黏声介质成像目的是补偿地震波的吸收衰减;平面波偏移成像目的是适应海上单炮数量巨大,提高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效率;有限差分法叠前偏移的目的是适应该区浅层气分布局域性极强、Q值的空间变化大的情况.在莺歌海某探区的实际数据上的黏声介质平面波有限差分叠前深度偏移试验证明,本方法是改善模糊区成像质量的较为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劈现象
模糊区
黏声介质
有限差分法
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平面波最大能量叠前深度偏移
被引量:
7
6
作者
孙沛勇
张叔伦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3-289,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最大能量震源波场的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方法。该方法保留了平面波偏移方法的优点 ,即在成像过程中 ,通过同时延拓频率域稀疏采样的平面波震源和最大能量旅行时 ,求取震源波场中的最大能量部分 ,从而显著地提高了...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最大能量震源波场的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方法。该方法保留了平面波偏移方法的优点 ,即在成像过程中 ,通过同时延拓频率域稀疏采样的平面波震源和最大能量旅行时 ,求取震源波场中的最大能量部分 ,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的效率。利用震源波场中的最大能量部分成像 ,还保证了较高的成像精度。 Marmousi模型的试算结果表明 ,在复杂构造情况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
平面波
地震勘探
地震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平面波偏移
被引量:
13
7
作者
陈生昌
曹景忠
马在田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年第3期37-41,共5页
对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中的平面波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指出了平面波偏移方法能提高偏移计算效率的原因所在 ,这也是前人未曾涉及的。给出了平面波偏移方法在共炮点道集和共偏移距道集数据上的应用以及效果评价。
关键词
平面波偏移
波动方程
平面波分解
平面波合成
叠前深度偏移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局部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
8
作者
薛花
吕少辉
+2 位作者
施泽进
赵宪生
张恩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41-843,936+786,共3页
本文基于炮道集数据的平面波分解,引出了局部平面波,进而阐述局部平面波分解,并应用相关成像条件,即利用源场和反射场的局部平面波,实现局部平面波成像。Marmousi模型的试算结果表明:不同射线参数的平面波对最终成像结果的贡献大小是不...
本文基于炮道集数据的平面波分解,引出了局部平面波,进而阐述局部平面波分解,并应用相关成像条件,即利用源场和反射场的局部平面波,实现局部平面波成像。Marmousi模型的试算结果表明:不同射线参数的平面波对最终成像结果的贡献大小是不同的,因此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射线参数进行平面波成像;基于波动方程的局部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具有很好的空间局部性和方向性,可以对特定方向构造进行偏移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波
平面波分解
局部平面波
波动方程
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单程波动方程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
9
作者
薛花
张恩嘉
+1 位作者
赵宪生
施泽进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65,共4页
阐述了平面波的特点;分析了Fourier变换下球面波的平面波分解;阐述了炮道集下波场局部分解与成像。通过Marmousi模型的试算结果,验证了该成像方法可提高计算效率。另一方面表明,射线参数的范围和间隔是影响平面波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不...
阐述了平面波的特点;分析了Fourier变换下球面波的平面波分解;阐述了炮道集下波场局部分解与成像。通过Marmousi模型的试算结果,验证了该成像方法可提高计算效率。另一方面表明,射线参数的范围和间隔是影响平面波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不同角度入射的平面波对最终成像结果的贡献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波
平面波分解
环面波
射线参数
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起伏地表条件下的合成平面波偏移及其并行实现
被引量:
14
1
作者
叶月明
李振春
仝兆岐
安琪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2-62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4011)
国家863专题(2006AA06Z206)
+2 种基金
CNPC中青年创新基金(04E7040)
中原油田
江苏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CNPC物探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室等的资助
文摘
基于波动方程的延拓方法保持了波场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能很好地克服时移静校正法(使波场产生畸变)的不足,消除地表起伏的影响,将非水平观测界面记录改造为水平观测界面(新基准面)记录。在重建的水平基准面上进行平面波源和平面波源记录的合成,可克服以往由于地形起伏而无法进行平面波源和平面波源记录合成的问题,完成起伏地表条件下的平面波偏移。为了进一步提高运算效率,可按照将平面波的不同入射角、不同频率范围分配到各个节点的原则,进行MPI并行计算,可成倍地提高计算效率。具体步骤如下:①将共炮集数据延拓至最低起伏面以下的新基准面;②从延拓后的共炮集数据中抽出共接收点道集;③将共接收点道集延拓至最低起伏面以下的新基准面;④从延拓至新基准面的接收点道集中抽出共炮集数据。上述整个过程相当于将观测系统下移至新的基准面。模型试算及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基准面重建后的并行平面波深度偏移结果与基于原始炮记录应用波场直接下延法得到的深度偏移数据的效果相当,但是前者的计算效率随着应用节点数的增多而成倍地提高。
关键词
起伏地表
叠前深度偏移
基准面重建
平面波偏移
合成炮记录
MPI并行
Keywords
relief surface,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datum reconstruction,
plane
wave
migration
,synthetic shot record,MPI parallel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起伏地表的合成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
被引量:
5
2
作者
杨海生
王必金
陈玉明
刘麟
郑爱萍
刘启凤
黎伟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9-138,9-10,共10页
文摘
实践表明,波场延拓叠前深度偏移比Kirchhoff积分法成像精度高,但计算量大;而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比炮域叠前深度偏移运算效率高,且成像精度相当,但只适应水平地表。为此,介绍了一种适应起伏地表的合成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其基本思路是:以地震排列的最高点所在平面为波场延拓起始面,将起伏地表的地震排列观测数据(检波点或炮点)向下延拓到地表最低点所在的水平基准面,实现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在此平面上应用p变换将全部炮点合成为平面波震源,从而使全部炮记录分解成平面波记录;运用下行波方程、上行波方程分别将平面波震源波场、平面波记录波场沿深度方向外推,在每个深度进行波场相关并累加,获得该深度的成像波场值,得到共分角度的平面波偏移道集;将所有不同共分角度的平面波偏移道集按坐标叠加,得到基于起伏地表的合成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结果。四川龙驹坝地质模型的理论试算及四川实际山地资料HNT12线的处理结果表明:基于起伏地表的合成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结果的质量与传统炮域叠前深度偏移的结果相当,但运算效率显著提高,且适应起伏地表。
关键词
起伏地表
叠前深度偏移
平面波偏移
基准面校正
共分角度的平面波道集
Keywords
rugged surface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plane
wave
migration
datum correction
common sub-angle
plane
wave
gather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平面波合成的傅里叶有限差分叠前深度偏移
被引量:
28
3
作者
张叔伦
孙沛勇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系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研究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大庆石油管理局联合资助
文摘
本文将平面波合成的物理模型与傅里叶有限差分波场延拓算子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波场延拓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采用平面波合成的物理模型,可显著提高计算效率;利用傅里叶有限差分算子可保证在复杂构造的波场延拓中,地震波场不失真,成像质量高。此外,本文对傅里叶有限差分算子作了必要的优化。Marmousi模型的试算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
平面波
计算
数据处理
地震数据
Keywords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
plane
wave
, Fourier finite differenceoperator,
wave
field continuation, Marmousi model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面波偏移、分角度成像与AVA道集生成
被引量:
9
4
作者
崔兴福
刘卫东
刘桂宝
陈湛文
张关泉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物探技术研究所
北京天地谱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数学所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6期615-620,共6页
基金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复杂构造三维地震逆散射成像新技术开发"项目(发改办高技[2005]2372号)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项目"复杂近地表叠前成像综合研究"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6AA06Z241)联合资助
文摘
基于波场延拓的叠前深度偏移是实现复杂构造地质体成像的可靠方法,但存在着计算量大、对观测系统适应性差等缺点。平面波偏移是利用波动方程实现精确叠前成像的另一类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地表延迟放炮的方式生成平面波震源,利用下行波方程进行波场正向延拓得到下行波场;对地表采集的炮集记录,以组合延迟放炮的方式叠加,得到地表平面波记录,利用上行波方程进行波场反向延拓得到上行波场;二者互相关求和,实现平面波地下波场成像。分析表明:平面波成像技术的精度与单平方根算子的共炮点道集偏移和双平方根算子的共中心点道集偏移相当,但计算速度要快得多,且易于并行计算。二维Mamousi模型数值计算表明,射线参数的范围和间隔是影响平面波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不同角度入射的平面波对最终成像结果的贡献是不同的,据此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射线参数进行平面波成像。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
平面波偏移
分角度成像
AVA道集
Keywords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plane
wave
imaging
separated angle imaging
AVA gathers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黏声介质平面波有限差分叠前深度偏移及在莺歌海盆地的应用
被引量:
5
5
作者
李添才
谢玉洪
李列
王华忠
王新领
但志伟
胡江涛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物探技术研究所
中海油湛江分公司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12-1622,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专题"莺琼盆地高温高压区高精度地震资料采集处理技术"(2011ZX05000023004001)资助
文摘
莺琼盆地诸探区中存在底劈现象,深层气源产生的气体沿底劈产生的裂隙通道向上漫溢.漫溢过程中,一是充填在遇到的砂体中形成气藏;二是弥漫在上溢通道中,使得通道中的纵波速度发生变化,进而纵波波阻抗差异变小,反射变弱.另外,通道中气体的存在,会加强地层的吸收衰减,使得地震波振幅变弱、高频成分损失导致同相轴分辨率降低.利用OBC数据进行多波地震勘探和利用黏声介质的叠前深度偏移都是改善模糊区成像质量的重要方法技术.为此,本文提出用黏声介质平面波有限差分法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改善气体充填区域的成像质量.黏声介质成像目的是补偿地震波的吸收衰减;平面波偏移成像目的是适应海上单炮数量巨大,提高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效率;有限差分法叠前偏移的目的是适应该区浅层气分布局域性极强、Q值的空间变化大的情况.在莺歌海某探区的实际数据上的黏声介质平面波有限差分叠前深度偏移试验证明,本方法是改善模糊区成像质量的较为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底劈现象
模糊区
黏声介质
有限差分法
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
Keywords
Diapir
Fuzzy zone
Visco-acoustic medium
Finite difference
plane wave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面波最大能量叠前深度偏移
被引量:
7
6
作者
孙沛勇
张叔伦
机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研究院
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系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3-289,共7页
文摘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最大能量震源波场的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方法。该方法保留了平面波偏移方法的优点 ,即在成像过程中 ,通过同时延拓频率域稀疏采样的平面波震源和最大能量旅行时 ,求取震源波场中的最大能量部分 ,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的效率。利用震源波场中的最大能量部分成像 ,还保证了较高的成像精度。 Marmousi模型的试算结果表明 ,在复杂构造情况下 。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
平面波
地震勘探
地震数据处理
Keywords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
plane
wave
migration
,maximum energy, sparse sampling, Marmousi modelSun Peiyong,Research Institute,Buresau of Oil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Zhuozhou City, Hebei Province, 072750,China
分类号
P315.63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面波偏移
被引量:
13
7
作者
陈生昌
曹景忠
马在田
机构
同济大学教育部海洋地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年第3期37-4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9894190 )
上海市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文摘
对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中的平面波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指出了平面波偏移方法能提高偏移计算效率的原因所在 ,这也是前人未曾涉及的。给出了平面波偏移方法在共炮点道集和共偏移距道集数据上的应用以及效果评价。
关键词
平面波偏移
波动方程
平面波分解
平面波合成
叠前深度偏移
地震勘探
Keywords
wave
equation
plane
wave
decomposition
plane
wave
synthesis
pre stack
depth
migration
分类号
P631.425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局部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
8
作者
薛花
吕少辉
施泽进
赵宪生
张恩嘉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41-843,936+786,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0739903)资助
文摘
本文基于炮道集数据的平面波分解,引出了局部平面波,进而阐述局部平面波分解,并应用相关成像条件,即利用源场和反射场的局部平面波,实现局部平面波成像。Marmousi模型的试算结果表明:不同射线参数的平面波对最终成像结果的贡献大小是不同的,因此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射线参数进行平面波成像;基于波动方程的局部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具有很好的空间局部性和方向性,可以对特定方向构造进行偏移成像。
关键词
平面波
平面波分解
局部平面波
波动方程
叠前深度偏移
Keywords
plane
wave
,
plane
wave
decomposition,local
plane
wave
,
wave
equation,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分类号
P631.425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单程波动方程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
9
作者
薛花
张恩嘉
赵宪生
施泽进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6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基金资助项目(40739903)
文摘
阐述了平面波的特点;分析了Fourier变换下球面波的平面波分解;阐述了炮道集下波场局部分解与成像。通过Marmousi模型的试算结果,验证了该成像方法可提高计算效率。另一方面表明,射线参数的范围和间隔是影响平面波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不同角度入射的平面波对最终成像结果的贡献是不同的。
关键词
平面波
平面波分解
环面波
射线参数
叠前深度偏移
Keywords
plane
wave
surface
wave
decomposition
spherical
wave
ray parameter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起伏地表条件下的合成平面波偏移及其并行实现
叶月明
李振春
仝兆岐
安琪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起伏地表的合成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
杨海生
王必金
陈玉明
刘麟
郑爱萍
刘启凤
黎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平面波合成的傅里叶有限差分叠前深度偏移
张叔伦
孙沛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平面波偏移、分角度成像与AVA道集生成
崔兴福
刘卫东
刘桂宝
陈湛文
张关泉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黏声介质平面波有限差分叠前深度偏移及在莺歌海盆地的应用
李添才
谢玉洪
李列
王华忠
王新领
但志伟
胡江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平面波最大能量叠前深度偏移
孙沛勇
张叔伦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平面波偏移
陈生昌
曹景忠
马在田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局部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
薛花
吕少辉
施泽进
赵宪生
张恩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基于单程波动方程平面波叠前深度偏移
薛花
张恩嘉
赵宪生
施泽进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