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伐对华北土石山区油松林生长及其林下植被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安云 丁国栋 +5 位作者 梁文俊 高广磊 贺宇 魏宝 包岩峰 鲍彪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6-90,共5页
间伐是森林经营的主要措施之一,研究间伐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对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北沟林场4块油松人工林样地分别进行46.6%,56.2%,67.1%的3个强度间伐以及对照处理,通过植被群落调查,研究不同... 间伐是森林经营的主要措施之一,研究间伐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对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北沟林场4块油松人工林样地分别进行46.6%,56.2%,67.1%的3个强度间伐以及对照处理,通过植被群落调查,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后油松林生长及其林下植被发育。结果表明:油松林分经不同强度抚育间伐后单木胸径、树高、冠幅和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加,但单位面积蓄积量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减小;弱度、中度间伐能够增加林下植物种类,提高林下植物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但是强度间伐后林下植物种类并不会增多,此现象符合"中度干扰假说";林分经不同强度间伐后,林下植被优势种各异;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林下植被生物量增加。综上,合理的间伐能够促进林分生长及其林下植被发育,研究区选择56.2%左右的间伐强度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 间伐 林分生长 林下植被 植物多样性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上游23年生油松纯林下凋落物与土壤截留降水的效应 被引量:20
2
作者 鲍文 包维楷 +1 位作者 何丙辉 丁德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5-119,共5页
为了评价人工林下凋落物与土壤截留降水的能力,定位监测和分析了岷江上游23年生人工油松纯林下凋落物层和土壤层对65次降水事件的截留与分配过程。结果表明,65次林外降水总量为400.9 mm,其中208.726mm以穿透雨、33.388 mm以树干茎流进... 为了评价人工林下凋落物与土壤截留降水的能力,定位监测和分析了岷江上游23年生人工油松纯林下凋落物层和土壤层对65次降水事件的截留与分配过程。结果表明,65次林外降水总量为400.9 mm,其中208.726mm以穿透雨、33.388 mm以树干茎流进入林地,凋落物层、土壤层分别截留25.695,214.375 mm,截留率分别是6.41%,53.47%。但林外降水量<0.3 mm时,不产生林内降水,凋落物与土壤层不能截留降水。在0.3~10 mm降水范围内,土壤截留量随着降水增大呈增加趋势,而凋落物层截留率先增后减,但降水量>10 mm后,土壤截留率逐渐趋于稳定,呈较小波动(63.46%~73.58%),而凋落物截留率趋于稳定,并略有下降趋势;土壤截留量与林内外降水量、土壤截留量与茎流量均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综合分析表明,人工油松林凋落物层和土壤层对降水均有一定的拦蓄截留效应,其中:土壤层>凋落物层,土壤层的截留量达同期林外降水量的1/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上游 生油松 林下凋落物 土壤 截留效应 降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不同类型人工林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32
3
作者 郑顺安 常庆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9-123,共5页
选择黄土高原地区典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土壤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CEC)等理化特性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人工林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成龄油松和刺槐林对土壤的培肥效应超过其幼龄林;成龄油松林和刺槐林土壤几乎无石灰反应... 选择黄土高原地区典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土壤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CEC)等理化特性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人工林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成龄油松和刺槐林对土壤的培肥效应超过其幼龄林;成龄油松林和刺槐林土壤几乎无石灰反应;在树龄相同的条件下刺槐林对土壤培肥效应优于油松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龄 油松 刺槐 培肥效应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年生油松测定林树高生长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符建明 沈熙环 朱少彬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57-460,共4页
六十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在早期选择方面作过不少的研究,但无统一认识。Cannell认为,在林冠郁闭前,林木处于开放的生长环境,而在林冠郁闭后,处于竞争的生长环境,因此,树高在林冠郁闭前后可能不相关,甚至为负相关;Franklin的看法与... 六十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在早期选择方面作过不少的研究,但无统一认识。Cannell认为,在林冠郁闭前,林木处于开放的生长环境,而在林冠郁闭后,处于竞争的生长环境,因此,树高在林冠郁闭前后可能不相关,甚至为负相关;Franklin的看法与此相似。但是,Lambethc在总结了8位学者对花旗松、北美黄松和火炬松等8种针叶树的研究结果后确信,树高生长的早期选择是有效的;叶培忠等对杉木优树子代和产地测定林的研究表明,早晚生长相关是显著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是我国北方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生长周期较长。本项研究所用材料是我国定植最早的油松测定林,为了供选择优树和早期预测时参考,缩短育种周期,我们将14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子代测定 测定林 树高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山山脉天然次生油松林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卜志国 于清芹 +2 位作者 卢银平 马增旺 李玉灵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9-104,共6页
对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分布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天然次生林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内共记录到乔木树种1种,灌木树种6种,草本植物种30种;②灌... 对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分布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天然次生林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内共记录到乔木树种1种,灌木树种6种,草本植物种30种;②灌木层和草本层的α多样性指数在一定海拔梯度下所呈现的趋势大致相同,均为比较典型的双峰曲线;③随着海拔差增大,群落间β多样性指数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天然次生油松林 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云水库上游油松等林分调节水分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国胜 洪惜英 王礼先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1-26,共6页
从土壤物理性质、土壤蓄水量、土壤入渗、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方面研究了北京山区密云水库上游油松等林分调节水分的效应。研究表明,油松等林分具有明显的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加林地蓄水量和入渗量、减少地表产流的作用,根据坡面和流... 从土壤物理性质、土壤蓄水量、土壤入渗、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方面研究了北京山区密云水库上游油松等林分调节水分的效应。研究表明,油松等林分具有明显的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加林地蓄水量和入渗量、减少地表产流的作用,根据坡面和流域对比试验的观测资料可知,所研究的林分具有明显的调洪作用和减少土壤侵蚀等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水分调节效应 密云水库 林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优树选择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伯望 郑云 沈熙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13,共7页
根据19株人工林优树周围的标准地每木实测数据,对小标准地和大树选优法作了比较;根据31株优树的选优结果,比较了1~5株大树选优法间的相关关系,大树法间相关都显著,但以3株法为最好,对“六五”和“七五”期间各地选择的3183株优树的数... 根据19株人工林优树周围的标准地每木实测数据,对小标准地和大树选优法作了比较;根据31株优树的选优结果,比较了1~5株大树选优法间的相关关系,大树法间相关都显著,但以3株法为最好,对“六五”和“七五”期间各地选择的3183株优树的数量指标作了比较,对不同种子区选优标准提出了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树选择 油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人工林单木胸径生长过程模拟及检验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平 王玉涛 马履一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9-143,共5页
本文采用Logistic、Richards、Gomertz、Weibull、JohnsonSchumacher、Bertalanffy 6种理论生长方程对油松人工林单木胸径生长过程进行了模拟,从中筛选出拟合精度最佳的生长方程。研究结果显示:6种理论生长方程模拟油松单木胸径生长过... 本文采用Logistic、Richards、Gomertz、Weibull、JohnsonSchumacher、Bertalanffy 6种理论生长方程对油松人工林单木胸径生长过程进行了模拟,从中筛选出拟合精度最佳的生长方程。研究结果显示:6种理论生长方程模拟油松单木胸径生长过程的决定系数R^2值均为0.7以上,达极显著水平,其中Richards方程预测精度最高;使用未进行建模的10株油松解析木对所构建的预测方程进行T检验,发现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p=0.1699>0.05)。所构建的预测方程可以预测油松人工林单木胸径生长过程,为油松人工林科学经营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 单木胸径生长 理论生长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胚珠后期败育问题初探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凤兰 郑彩霞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68-73,共6页
运用解剖学常规的实验方法和一些生化实验手段,连续两年对油松种子(胚珠)在发育后期,中途败育的问题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尽管问题的成因是复杂的,实验中发现种子的败育与胚乳内贮存物质的组成及一些生化指标直接相关。因此推测营养物质... 运用解剖学常规的实验方法和一些生化实验手段,连续两年对油松种子(胚珠)在发育后期,中途败育的问题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尽管问题的成因是复杂的,实验中发现种子的败育与胚乳内贮存物质的组成及一些生化指标直接相关。因此推测营养物质的减少及代谢活动障碍可能是造成种子败育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胚珠 败育 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松树木材和针叶精油成分及巴山松的分类问题 被引量:7
10
作者 曲式曾 张付舜 +1 位作者 孙宏义 陈友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9,共9页
本文对巴山松、马尾松和油松的木材和针叶的挥发性萜类进行了分析比较,共鉴定出60多种单萜、倍半萜、非萜烃类和一些酯类化合物。计算了各种样品间的相关系数和距离,结果表明巴山松在分类上与油松关系较接近。巴山松不论是木材精油还是... 本文对巴山松、马尾松和油松的木材和针叶的挥发性萜类进行了分析比较,共鉴定出60多种单萜、倍半萜、非萜烃类和一些酯类化合物。计算了各种样品间的相关系数和距离,结果表明巴山松在分类上与油松关系较接近。巴山松不论是木材精油还是针叶精油其中都以单萜成分占优势;木材精油中主要成分是α—蒎烯(最高含量达92%),并特含有脂肪酮;针叶精油主要成分可以是α—蒎烯(最高含量35%),也可以是石竹烯(最高含量30%)。马尾松木材精油中高含量的是长叶烯(20.51%);油松特含有广藿香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针叶 精油 化学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害油松的一种新叶蜂(膜翅目:松叶蜂科) 被引量:13
11
作者 萧刚柔 张友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63-665,共3页
本文记述松叶蜂属一新种——靖远松叶蜂Diprionjingyuanensis。文中附有形态特征图两幅。
关键词 森林虫害 膜翅目 松叶蜂科 叶蜂 油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母树林种子产量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薛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7-32,共6页
以山西省雁北地区怀仁县金沙滩国营林场油松母树林为试验地,对历年结实球果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处于结实初期(10~16年)的母树林,其种子产量与母树年龄的相关关系是极显著的,利用年龄指标即可以预测种子产量.进入结实中期(年龄16年以上... 以山西省雁北地区怀仁县金沙滩国营林场油松母树林为试验地,对历年结实球果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处于结实初期(10~16年)的母树林,其种子产量与母树年龄的相关关系是极显著的,利用年龄指标即可以预测种子产量.进入结实中期(年龄16年以上)的母树林,其种子产量除受结实周期性影响外,还受气象因素的制约.对于结实周期性影响的部分产量采用谐波分析法求出其表达式,而对于气象因素影响的部分产量则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求出其表达式,两者之和为此期种子产量预测表达式.通过对1990年的预测球果数进行实测检验,精度为93.80%,证实此预测方法是适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种子 产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播种苗与豆科植物间的根系磷素营养关系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纪昌 田砚亭 范俊岗 《河北林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用^(22)P示踪法测定了油松和豆科植物的含磷根系分泌物的组分和数据,并研究了两者的相互关系。据测定,油松的含磷根系分泌物的排出率为15~23%,豆科植物为5~14%。含磷根系分泌物中。水溶性组分约占66~76%,脂溶性组分15~19%,... 本文用^(22)P示踪法测定了油松和豆科植物的含磷根系分泌物的组分和数据,并研究了两者的相互关系。据测定,油松的含磷根系分泌物的排出率为15~23%,豆科植物为5~14%。含磷根系分泌物中。水溶性组分约占66~76%,脂溶性组分15~19%,其余为含磷蛋白质。试验证明,在油松与豆科植物之问,存在着明显的含硫化合物交流现象。根据上述材料,作者认为油松与沙打旺、草木间作,在磷素营养方面可能比与小冠花间作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分泌物 油松 豆科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分密度对人工油松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郭敬丽 崔立志 +1 位作者 赵会艳 路芳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18年第3期275-280,共6页
为了给油松人工近、成熟林调整经营提供依据,以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阴坡3种不同密度39a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调查法对其林下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林分密度为2 010~2 033株/hm^2的林下植物多样性最好,... 为了给油松人工近、成熟林调整经营提供依据,以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阴坡3种不同密度39a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调查法对其林下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林分密度为2 010~2 033株/hm^2的林下植物多样性最好,丰富度为38,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0.69;研究区内阴坡近熟人工林林分密度宜控制在2 010~2 033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密度 人工林 油松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半面树冠法估测油松整株雌花数和球果数 被引量:5
15
作者 董丽芬 赵文英 +1 位作者 雷振民 姜存焕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A12期104-107,共4页
用可见半面树冠法估测油松整株雌花数和球果数 ,结果得出 ,油松整株雌花数和球果数可用半面树冠法进行估测 ,以直线和二次抛物线数学模型为最佳。还比较了目测法和望远镜观测法 ,两种方法观测结果差异显著 ,且两种方法不能混用。
关键词 可见半面树冠法 油松 种子产量 预测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拉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特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永宏 张立欣 +1 位作者 王伟峰 王博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20-25,37,共7页
以乌拉山自然保护区7种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在白桦林、蒙古扁桃林、油松林和草地设置7块样地,从0~10 cm、10~20 cm、20~40 cm和40—60cm土层取样,测定其物理和化学性状,探讨了研究区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物理... 以乌拉山自然保护区7种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在白桦林、蒙古扁桃林、油松林和草地设置7块样地,从0~10 cm、10~20 cm、20~40 cm和40—60cm土层取样,测定其物理和化学性状,探讨了研究区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容重、含水量与最大持水量)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土壤容重表层最低,随土层加深逐渐增加;土壤含水量、最大持水量则表层最高,随土层加深逐渐降低,样地间物理性状具有显著差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843**),而与土壤含水量(r=0.714**)、最大持水量(r=0.713**)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不同林分类型通过凋落物的组成和产量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土壤化学性状中有机质及全N含量具有明显分层现象,表现出随土层加深而降低的趋势,而土壤全P含量及pH值各土层无显著差异。各样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N含量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r=0.817**);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与土壤有机质及全N含量具有显著关系。该地区不同林分类型之间的土壤——植被协同反馈机制主要由土壤有机质含量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类型 白桦林 檬古扁桃林 油松林 土壤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卢氏油松种子园开花物候重叠指数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华新 卢国美 李占和 《河北林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99-205,共7页
应用Askew和Blush的针叶树种子园开花物候重叠指数模型,在1987~1989年,对卢氏油松种子园31个无性系的花期物候观侧数据,做了异交、自交的重叠指数和种子园重叠指数的计算,为新建种子园时亲本的优化组配和现有... 应用Askew和Blush的针叶树种子园开花物候重叠指数模型,在1987~1989年,对卢氏油松种子园31个无性系的花期物候观侧数据,做了异交、自交的重叠指数和种子园重叠指数的计算,为新建种子园时亲本的优化组配和现有种子园的去劣疏伐提供了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种子园 开花物候 异交 自交 重叠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燕山低山丘陵油松天然更新的主导因子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郭泉水 李志增 王保江 《河北林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7-18,共12页
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对翔实资料的定量、定性分析研究表明:影响燕山低山丘陵油松天然更新的主导因子是人为作用。不同的封禁方式客观地反映了人为作用对油松天然更新的干扰程度。油松更新幼苗、幼树数量在封禁方式上的反映是:全封>季... 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对翔实资料的定量、定性分析研究表明:影响燕山低山丘陵油松天然更新的主导因子是人为作用。不同的封禁方式客观地反映了人为作用对油松天然更新的干扰程度。油松更新幼苗、幼树数量在封禁方式上的反映是:全封>季封>季封(林地放牧)>只封林木。本文还从直接和间接两个作用方面,对主导因子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为低山丘陵开展油松天然更新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低山丘陵 油松 天然更新
全文增补中
油松人工林营养元素含量时间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建林 郭景唐 欧国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00-102,共3页
对油松针叶中N,P,K,Ca,Mg元素含量时间变异的研究表明,这5种元素可分为三种类型:下降-季节性升降型(N,P,K),持续增加型(Ca)和稳定型(Mg)。
关键词 油松 营养元素 时间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龙山林区天然油松林直径结构规律 被引量:8
20
作者 罗瑞平 亢新刚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3期86-88,共3页
为研究黄龙山林区天然油松林直径结构规律,在陕西省黄龙山林区蔡家川林场的油松天然林示范区设置4块0.2hm2的标准地。实测各项因子后应用Weibull分布函数和迈耶负指数分布函数对其进行直径结构模拟,分析了研究区林分的树种组成和直径结... 为研究黄龙山林区天然油松林直径结构规律,在陕西省黄龙山林区蔡家川林场的油松天然林示范区设置4块0.2hm2的标准地。实测各项因子后应用Weibull分布函数和迈耶负指数分布函数对其进行直径结构模拟,分析了研究区林分的树种组成和直径结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径结构规律 天然油松林 Weibull分布函数 迈耶负指数分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