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马褂木褐斑病病原的鉴定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记祥
马良进
+1 位作者
张立钦
毛胜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9-191,共3页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is),又名马褂木,属于木兰科鹅掌楸属,具有树干通直、生长迅速、木材用途广等特点,为世界珍贵的行道树和庭园观赏树种之一,现存资源稀少,被列入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国内分布于陕西、安徽、浙江、江...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is),又名马褂木,属于木兰科鹅掌楸属,具有树干通直、生长迅速、木材用途广等特点,为世界珍贵的行道树和庭园观赏树种之一,现存资源稀少,被列入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国内分布于陕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贵州、四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褂木
褐斑病
病原
节壶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度及杀菌剂对玉米褐斑病菌休眠孢子囊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吴淑华
刘红
+3 位作者
姜兴印
聂乐兴
李俊虎
王燕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9-174,共6页
采用休眠孢子囊萌发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玉米褐斑病菌休眠孢子囊的萌发率及13种杀菌剂对其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休眠孢子囊的萌发温度为25℃~38℃,适宜萌发温度为25℃~35℃。代森锰锌对休眠孢子囊萌发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其它药剂...
采用休眠孢子囊萌发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玉米褐斑病菌休眠孢子囊的萌发率及13种杀菌剂对其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休眠孢子囊的萌发温度为25℃~38℃,适宜萌发温度为25℃~35℃。代森锰锌对休眠孢子囊萌发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其它药剂,其毒力(EC50)为100.00~112.17 mg/L,其次为恶霉灵和霜脲氰;戊唑醇、甲霜灵、腐霉利、丙环唑、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对休眠孢子囊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三唑酮、福美双、霜霉威和烯酰吗啉对休眠孢子囊萌发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褐斑病
休眠孢子囊萌发
温度
杀菌剂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代森锰锌对高产夏玉米登海661褐斑病空间分布及产量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俊虎
庞效花
+3 位作者
金岩
姜兴印
戈大庆
王燕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2-178,共7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代森锰锌拌种以及5叶期、8叶期、9叶期茎叶喷雾等不同处理方式对玉米褐斑病空间分布的影响和控制效果。结果表明:代森锰锌在玉米5~9叶期喷雾处理能有效抑制玉米褐斑病由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的扩展,尤其是8叶期...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代森锰锌拌种以及5叶期、8叶期、9叶期茎叶喷雾等不同处理方式对玉米褐斑病空间分布的影响和控制效果。结果表明:代森锰锌在玉米5~9叶期喷雾处理能有效抑制玉米褐斑病由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的扩展,尤其是8叶期喷雾处理,可以将发病叶片控制在第6展开叶以内,防治效果达88.9%,增产率达31.5%,为防治玉米褐斑病的最佳用药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森锰锌
施药方式
玉米褐斑病
空间分布
产量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种杀菌剂对玉米褐斑病菌的毒力及田间控制作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俊虎
姜兴印
+4 位作者
戈大庆
王燕
段强
王冲
鲍静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3-260,共8页
采用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代森锰锌、戊唑醇和霉灵对玉米褐斑病菌Physoder mamaydis的室内毒力;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WP)、430 g/L戊唑醇悬浮剂(SC)和70%霉灵可湿性粉剂(WP)对病原菌致病力的影响,以及...
采用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代森锰锌、戊唑醇和霉灵对玉米褐斑病菌Physoder mamaydis的室内毒力;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WP)、430 g/L戊唑醇悬浮剂(SC)和70%霉灵可湿性粉剂(WP)对病原菌致病力的影响,以及在8叶期茎叶喷雾处理对该病害的田间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代森锰锌对病原菌休眠孢子囊的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C50值为66.71 mg/L,而戊唑醇和霉灵的抑制效果较差;代森锰锌和戊唑醇能有效降低病原菌的致病力,处理小区植株发病叶片均控制在穗位叶以下,且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均明显高于对照区,防效分别达91.31%和88.99%;代森锰锌和戊唑醇处理小区玉米增产效果明显,增产率分别达13.8%和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玉米褐斑病菌
毒力
田间控制作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氮钾肥对玉米褐斑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2
5
作者
温国昌
刘庆芳
+2 位作者
李保军
贾建彬
张兰松
《河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47-50,共4页
为了通过科学施肥有效防治玉米褐斑病,在冀南地区中上等肥力地块上,设置7个不同氮钾配比处理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氮钾肥对玉米褐斑病发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施钾量条件下,增施氮肥可降低褐斑病的发生,且效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
为了通过科学施肥有效防治玉米褐斑病,在冀南地区中上等肥力地块上,设置7个不同氮钾配比处理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氮钾肥对玉米褐斑病发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施钾量条件下,增施氮肥可降低褐斑病的发生,且效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在常规施氮量条件下,钾肥施用量对病情指数影响不大,但褐斑病的发生有随钾肥施用量增加而加重的趋势;氮钾比≥3较氮钾比≤2的处理有利于降低褐斑病的发生。多因素综合分析显示,氮钾比≥3的处理玉米增产效果显著,且有着较好的抗褐斑病表现。在褐斑病易发区域中上等肥力地块条件下,采用随播施肥免追肥模式时,可以将施氮量450 kg/hm^2+施钾量150 kg/hm^2、施氮量300 kg/hm^2+施钾量75 kg/hm^2处理作为氮钾应用的2种不同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氮肥
钾肥
氮钾比
玉米褐斑病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褂木褐斑病病原的鉴定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记祥
马良进
张立钦
毛胜凤
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
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9-191,共3页
基金
浙江农林大学科研发展基金项目(2011FK024)
文摘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is),又名马褂木,属于木兰科鹅掌楸属,具有树干通直、生长迅速、木材用途广等特点,为世界珍贵的行道树和庭园观赏树种之一,现存资源稀少,被列入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国内分布于陕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贵州、四川、
关键词
马褂木
褐斑病
病原
节壶菌
Keywords
Liriodendron chinensis
brown-spot disease
pathogen
physoderma
分类号
S763.15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度及杀菌剂对玉米褐斑病菌休眠孢子囊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吴淑华
刘红
姜兴印
聂乐兴
李俊虎
王燕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潍坊市奎文区园林绿化管理处
出处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9-174,共6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31B04)
文摘
采用休眠孢子囊萌发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玉米褐斑病菌休眠孢子囊的萌发率及13种杀菌剂对其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休眠孢子囊的萌发温度为25℃~38℃,适宜萌发温度为25℃~35℃。代森锰锌对休眠孢子囊萌发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其它药剂,其毒力(EC50)为100.00~112.17 mg/L,其次为恶霉灵和霜脲氰;戊唑醇、甲霜灵、腐霉利、丙环唑、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对休眠孢子囊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三唑酮、福美双、霜霉威和烯酰吗啉对休眠孢子囊萌发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玉米褐斑病
休眠孢子囊萌发
温度
杀菌剂
抑制作用
Keywords
physoderma
maydis
germination of resting sporangia
fungicide
inhibition
分类号
S18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Q5 [生物学—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代森锰锌对高产夏玉米登海661褐斑病空间分布及产量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俊虎
庞效花
金岩
姜兴印
戈大庆
王燕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潍坊市寒亭区高里街道办事处
山东省农药检定所
出处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2-178,共7页
基金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31B04)
山东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项目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03)资助
文摘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代森锰锌拌种以及5叶期、8叶期、9叶期茎叶喷雾等不同处理方式对玉米褐斑病空间分布的影响和控制效果。结果表明:代森锰锌在玉米5~9叶期喷雾处理能有效抑制玉米褐斑病由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的扩展,尤其是8叶期喷雾处理,可以将发病叶片控制在第6展开叶以内,防治效果达88.9%,增产率达31.5%,为防治玉米褐斑病的最佳用药时期。
关键词
代森锰锌
施药方式
玉米褐斑病
空间分布
产量影响
Keywords
Mancozeb
application means
corn brown spot(
physoderma
maydis)
yield
分类号
S481.9 [农业科学—农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种杀菌剂对玉米褐斑病菌的毒力及田间控制作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俊虎
姜兴印
戈大庆
王燕
段强
王冲
鲍静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3-260,共8页
基金
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玉米体系)项目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31B04)资助
文摘
采用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代森锰锌、戊唑醇和霉灵对玉米褐斑病菌Physoder mamaydis的室内毒力;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WP)、430 g/L戊唑醇悬浮剂(SC)和70%霉灵可湿性粉剂(WP)对病原菌致病力的影响,以及在8叶期茎叶喷雾处理对该病害的田间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代森锰锌对病原菌休眠孢子囊的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C50值为66.71 mg/L,而戊唑醇和霉灵的抑制效果较差;代森锰锌和戊唑醇能有效降低病原菌的致病力,处理小区植株发病叶片均控制在穗位叶以下,且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均明显高于对照区,防效分别达91.31%和88.99%;代森锰锌和戊唑醇处理小区玉米增产效果明显,增产率分别达13.8%和11.5%。
关键词
杀菌剂
玉米褐斑病菌
毒力
田间控制作用
产量
Keywords
fungicide
physoderma
maydis
toxicity
field control efficacy
yield
分类号
S482.2 [农业科学—农药学]
S481.9 [农业科学—农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氮钾肥对玉米褐斑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2
5
作者
温国昌
刘庆芳
李保军
贾建彬
张兰松
机构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出处
《河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47-50,共4页
基金
河北省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A201400234)
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1512101001-9)
文摘
为了通过科学施肥有效防治玉米褐斑病,在冀南地区中上等肥力地块上,设置7个不同氮钾配比处理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氮钾肥对玉米褐斑病发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施钾量条件下,增施氮肥可降低褐斑病的发生,且效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在常规施氮量条件下,钾肥施用量对病情指数影响不大,但褐斑病的发生有随钾肥施用量增加而加重的趋势;氮钾比≥3较氮钾比≤2的处理有利于降低褐斑病的发生。多因素综合分析显示,氮钾比≥3的处理玉米增产效果显著,且有着较好的抗褐斑病表现。在褐斑病易发区域中上等肥力地块条件下,采用随播施肥免追肥模式时,可以将施氮量450 kg/hm^2+施钾量150 kg/hm^2、施氮量300 kg/hm^2+施钾量75 kg/hm^2处理作为氮钾应用的2种不同参考方案。
关键词
夏玉米
氮肥
钾肥
氮钾比
玉米褐斑病
产量
Keywords
Summer maize
Nitrogen
Potassium
Ratio of nitrogen to potassium
physoderma
maydis
Yield
分类号
S435.131.49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马褂木褐斑病病原的鉴定
王记祥
马良进
张立钦
毛胜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温度及杀菌剂对玉米褐斑病菌休眠孢子囊萌发的影响
吴淑华
刘红
姜兴印
聂乐兴
李俊虎
王燕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代森锰锌对高产夏玉米登海661褐斑病空间分布及产量影响
李俊虎
庞效花
金岩
姜兴印
戈大庆
王燕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三种杀菌剂对玉米褐斑病菌的毒力及田间控制作用
李俊虎
姜兴印
戈大庆
王燕
段强
王冲
鲍静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氮钾肥对玉米褐斑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温国昌
刘庆芳
李保军
贾建彬
张兰松
《河北农业科学》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