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特征量的GIS触头温度预测方法
1
作者 刘昱轩 徐志钮 +3 位作者 胡伟涛 赵汉武 赵丽娟 金虎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219,共8页
为防止因气体绝缘开关(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触头温升造成的事故,有必要对GIS触头温度进行监测与预测。针对触头温度不易直接测量以及其温度易受运行工况与外界因素影响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量的GIS触头温度预测方... 为防止因气体绝缘开关(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触头温升造成的事故,有必要对GIS触头温度进行监测与预测。针对触头温度不易直接测量以及其温度易受运行工况与外界因素影响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量的GIS触头温度预测方法。文中通过建立三维仿真模型,分析了在不同接触电阻值、负荷电流、环境温度、风速、SF 6压强、太阳辐射强度下GIS的温度分布规律,结合热路理论定性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通过分析可知,GIS触头温度预测的关键因素为外壳温升、负荷电流、风速、SF 6压强、太阳辐射强度,而环境温度影响可忽略,采取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用以上多特征量预测触头温升,将得到的预测值与建模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误差为-0.7~0.68℃。该预测方法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对GIS温度场的影响,为基于外置传感器的GIS触头温度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开关(GIS) 多物理场耦合 有限元法 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 温度预测 热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LP-Bagging的PCB电热耦合建模方法
2
作者 耿悦 周远国 +2 位作者 任强 梁尚清 杨国卿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12-919,共8页
随着三维集成电路性能的提高和复杂程度的增加,印制电路板(PCB)的散热问题日益突出。研究了PCB在电热多物理场相互作用下各部件的发热情况,提出了基于混合激活函数的多层感知机(MLP)-Bagging多物理参数算法。通过使用ReLU和Sigmoid两个... 随着三维集成电路性能的提高和复杂程度的增加,印制电路板(PCB)的散热问题日益突出。研究了PCB在电热多物理场相互作用下各部件的发热情况,提出了基于混合激活函数的多层感知机(MLP)-Bagging多物理参数算法。通过使用ReLU和Sigmoid两个激活函数进行学习和训练,建立了精度更高的MLP模型。之后,结合Bagging算法构建多个并行的MLP模型。所提出的神经网络多物理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预测PCB的电热响应。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与有限元法相比,可以节省约97%的计算内存和99%的计算时间,与传统神经网络如随机森林(RF)、长短时记忆(LSTM)网络、MLP相比,该方法表现优良且泛化能力较好,为提高PCB设计效率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为PCB热分析提供了更高效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FEM) 人工神经网络(ANN) 多层感知机(MLP)-Bagging 多物理场 电热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层网络编码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赵明峰 周亚建 +1 位作者 原泉 杨义先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015-2020,2028,共7页
在无线协作环境下,充分利用无线电磁波的广播特性进行物理层网络编码(PLNC)可获得更大的吞吐量和频谱利用率。在物理层网络编码基本思想的基础上,首先着重介绍三类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有限域上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模拟网络编码和复数... 在无线协作环境下,充分利用无线电磁波的广播特性进行物理层网络编码(PLNC)可获得更大的吞吐量和频谱利用率。在物理层网络编码基本思想的基础上,首先着重介绍三类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有限域上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模拟网络编码和复数域上的网络编码,给出它们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并对与此相结合的新技术进行了介绍;然后论述目前物理层网络编码应用实现的现状;最后对物理层网络编码相关理论及其应用实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物理层网络编码理论的进一步完善,相关安全性的研究,以及与协作通信理论,如信道编码与调制、中继选择、调度及资源分配等进一步紧密结合等,将是其研究的重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层网络编码 有限域物理层网络编码 模拟网络编码 复数域网络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冗余多播网络中网络编码算法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静 刘向阳 王新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411-2415,共5页
k冗余多播网络采用网络编码可实现最大多播速率k的信息传输。该文利用最大距离可分码已有成果,给出k冗余多播网络在不同发送速率下所需的最小有限域,构造最大距离可分码[n,k]生成矩阵,将其列向量作为信源输出链路的全局编码向量,设计网... k冗余多播网络采用网络编码可实现最大多播速率k的信息传输。该文利用最大距离可分码已有成果,给出k冗余多播网络在不同发送速率下所需的最小有限域,构造最大距离可分码[n,k]生成矩阵,将其列向量作为信源输出链路的全局编码向量,设计网络码字,实现网络编码。应用实例表明该网络编码方法相对现有的通用网络编码算法而言,具有更低的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编码 k冗余多播网络 最大距离可分码 有限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stas编码脉冲串的低截获声呐波形设计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冯西安 张杨梅 苏建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82-887,共6页
针对声呐低截获波形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域理论的Costas编码脉冲串跳频信号构建方法。该方法根据整数集合生成有限域的充分性定理和有限域中本原元的存在性定理,在给定素数p的条件下,构造了包含p个元素的有限域,给出了该有限域中本... 针对声呐低截获波形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域理论的Costas编码脉冲串跳频信号构建方法。该方法根据整数集合生成有限域的充分性定理和有限域中本原元的存在性定理,在给定素数p的条件下,构造了包含p个元素的有限域,给出了该有限域中本原元的求解方法以及递推公式,该方法可以通过大数值模除运算来构造高阶次Costas阵列。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有限域理论的Costas编码脉冲串跳频信号具有较小的非循环互相关系数和"图钉"状的模糊度函数,具有好的多普勒频率分辨率和时延分辨率,对于低截获声呐设计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技术 Costas编码信号 波形设计 有限域 本原元 声呐低截获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级网络编码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蒲保兴 杨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50-952,987,共4页
为了降低中间节点在编码计算时需要的有限域的阶,提出了分级网络编码数据传输方法。针对主干网-子网结构的单源组播网络,在连接子网的节点处进行解码,并以该节点为源点,把解码得出的信息采用网络编码数据传输方式组播至子网。理论分析... 为了降低中间节点在编码计算时需要的有限域的阶,提出了分级网络编码数据传输方法。针对主干网-子网结构的单源组播网络,在连接子网的节点处进行解码,并以该节点为源点,把解码得出的信息采用网络编码数据传输方式组播至子网。理论分析与仿真测试结果表明:与单级网络编码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降低有限域的阶,进而减少网络编码的运算延迟,并能充分地利用网络的带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编码组播 有限域 运算延迟 分级网络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通信中的网络编码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亨友 彭木根 +1 位作者 王文博 邬贺铨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6-65,共10页
网络编码是一种提高网络吞吐量和性能的新技术,预计将成为未来网络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概述了无线网络中的网络编码技术,无线网络被认为是网络编码最可能得到应用的领域之一,网络编码技术使无线媒质的广播属性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无线网... 网络编码是一种提高网络吞吐量和性能的新技术,预计将成为未来网络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概述了无线网络中的网络编码技术,无线网络被认为是网络编码最可能得到应用的领域之一,网络编码技术使无线媒质的广播属性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无线网络和传感器网络为网络编码的应用提供了巨大的机会。本文结合不同无线场景介绍了网络编码的各种编码方法,包括传统的网络编码、物理层网络编码、模拟网络编码以及复数域网络编码,并对未来发展给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网络编码 数字网络编码 物理层网络编码 有限域网络编码 复数域网络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式绝缘子多物理场耦合数值计算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23
8
作者 张施令 彭宗仁 +1 位作者 王浩然 程建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994-4005,共12页
随着高电压、大电流输电要求的提出,对盆式绝缘子运行性能需在电-热-机多物理场耦合模拟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依据多物理场耦合模拟结果优化设计其结构。首先通过试验获取了盆式绝缘子本体材料电-热-机性能参数。基于以上试验数据,提出了... 随着高电压、大电流输电要求的提出,对盆式绝缘子运行性能需在电-热-机多物理场耦合模拟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依据多物理场耦合模拟结果优化设计其结构。首先通过试验获取了盆式绝缘子本体材料电-热-机性能参数。基于以上试验数据,提出了电-热-机多物理场有限元法计算方法,该算法流程将介电常数、介质损耗角正切、导热系数和热膨胀系数与温度非线性关系考虑进单一物理场计算中,进一步建立盆式绝缘子三维有限元模型开展电场、温度场和应力场的解耦计算。应用RBF神经网络对电-热-机多物理耦合场模拟数据进行学习,从而实现盆子最优化结构参数的非线性设计,获得盆式绝缘子最优结构参数。针对盆式绝缘子的应用结果表明:电-热-机多物理场有限元法计算方法可有效实现盆式绝缘子解耦模拟;盆子本体最大电场强度值同样位于中心导体附近,其最大场强为11.85 kV/mm;6 300 A载流量下最高温度在中心导体与环氧材料的界面处其值为97℃,盆子中间部位发生位移最为显著且应力集中区域主要出现在盆式绝缘子法兰侧。该研究结果可有效指导高电压等级盆式绝缘子结构设计,对于GIS/GIL设备中盆式绝缘子的故障诊断及其模式识别具有一定理论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式绝缘子 有限元 多物理耦合场 RBF神经网络 结构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微波器件快速建模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谢佳楠 刘文远 +1 位作者 王露洁 周远国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64,共6页
随着微波器件结构复杂度的增长和产品性能要求的提高,微波器件建模不仅要能够描述其理想电磁特性,还要能快速准确反映多物理参数对器件性能的影响。虽然神经网络已经被引入到微波器件领域,但是将其应用于器件的多物理特性建模的研究还... 随着微波器件结构复杂度的增长和产品性能要求的提高,微波器件建模不仅要能够描述其理想电磁特性,还要能快速准确反映多物理参数对器件性能的影响。虽然神经网络已经被引入到微波器件领域,但是将其应用于器件的多物理特性建模的研究还比较少。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多物理参数建模方法来表示输入输出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提出了一种高效的神经网络多物理参数模型,并针对该模型引入了一种新的训练算法。所提出的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预测微波器件的多物理响应,如滤波器的S参数特性曲线、离子敏感场效应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等。与有限元方法相比,此方法可以节省约98%的计算成本与99%的计算时间,为实现快速高效的微波器件行为级建模提供一种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方法 人工神经网络 多物理场 滤波器 离子敏感场效应晶体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字符集下采用空间调制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案
10
作者 林少晶 杜二峰 管新荣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6-211,共6页
空间调制(Spatial Modulation)通过利用天线索引承载数据信息,可以提升复用增益,实现更高速传输。利用这一特性,可针对协同多址接入信道模型设计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案。在协同节点,将其中一个源信息映射成传统调制符号... 空间调制(Spatial Modulation)通过利用天线索引承载数据信息,可以提升复用增益,实现更高速传输。利用这一特性,可针对协同多址接入信道模型设计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案。在协同节点,将其中一个源信息映射成传统调制符号,而将另一个源信息映射到协同节点的天线序号上。在目的节点,通过最大似然检测,判决接收到的传统调制符号和发射天线序号,分别恢复两个源节点发送的信息。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两个源信息载体相互独立,基于空间调制的多址接入方案可以获得优于传统方案的容量区域。仿真结果表明,在高信噪比条件下,系统和速率近提高1倍,同时两路信息误码性能均较好。此外,考虑到实际系统中使用的并非理想的高斯信源,文中分析均基于有限字符集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层网络编码 空间调制 有限字符集 协同多址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物理层信息安全的QC-LDPC跳码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广 朱宏鹏 +2 位作者 李聪 葛瑞星 李广侠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25-1136,共12页
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跳码可以在物理层基于跳变的校验矩阵进行差错控制编译码。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码(Quasi-cyclic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QC-LDPC)因其良好的纠错性能和易于工程实现的优点而得... 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跳码可以在物理层基于跳变的校验矩阵进行差错控制编译码。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码(Quasi-cyclic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QC-LDPC)因其良好的纠错性能和易于工程实现的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且易于工程实现的QC-LDPC跳码设计方法。首先采用有限域的两类子群设计跳变的基矩阵,再通过基模图码的外信息转移算法对基矩阵散列的校验矩阵进行掩模,使跳变矩阵具有统一架构和快速编码结构。仿真和分析表明,设计的QC-LDPC跳码具有超大的跳变码集和良好的纠错性能,码集中LDPC码数目可达1034个,随着码长增加,码集中的LDPC码数目呈指数倍增加,其平均性能可与诸多协议中的LDPC码相当,可用于提升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层信息安全 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 跳码 有限域 基模图码的外信息转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