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运动技能教学若干关键问题审思 被引量:4
1
作者 季浏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运动技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基本运动技能内容和专项运动技能内容。如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学生体育学习特点进行运动技能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运动技能,发挥运动技能... 运动技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基本运动技能内容和专项运动技能内容。如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学生体育学习特点进行运动技能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运动技能,发挥运动技能对培养核心素养、增进身心健康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小学是否应采用自主运动选项教学和走班制形式、基本运动技能是否应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进行专门教学、专项运动技能是否应按照年级划分等级3个理论和实践问题,认为,小学不应采用自主运动选项教学和走班制形式,基本运动技能在小学1~2年级进行专门教学更科学合理,按照年级划分专项运动技能等级不符合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学生体育学习特点。正确认识和理解这3个问题,有助于提升体育与健康课程运动技能教学和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享受运动乐趣、掌握运动技能、实现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 自主运动选项教学 基本运动技能 专项运动技能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DL课程对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体质健康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郭强 姚舒颖 +1 位作者 汪晓赞 吴依依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138,共7页
基于新课标理念下探究KDL课程教学与传统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对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体质水平的影响,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以宁波市某小学五、六年级的143名学生(2个对照组、3个实验组)为实验对象,其中实验组学生采用KDL课... 基于新课标理念下探究KDL课程教学与传统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对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体质水平的影响,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以宁波市某小学五、六年级的143名学生(2个对照组、3个实验组)为实验对象,其中实验组学生采用KDL课程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课程实施前后对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体质水平的影响,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KDL课程能够有效提高水平三学生的运动参与程度、自主学习程度,对于体育学习积极性兴趣的影响尤为明显;(2)与传统体育与健康课程相比,KDL课程能够有效提高水平三学生50 m跑和1 min仰卧起坐的成绩,但对于肺活量和体重没有显著性影响作用;两类课程教学均对1 min跳绳成绩有显著影响作用;(3)体育学习兴趣与体质健康水平在不同年级和性别维度上有显著相关性,运动参与态度和自主学习态度对于50m跑和仰卧起坐有积极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KDL课程 体育学习兴趣 体质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中情境学习的应然取向与实践路径
3
作者 周珂 高雨 +3 位作者 周艳丽 乔石磊 官桐 刘红跃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20,共10页
专项运动技能的发展离不开大单元教学理念的引领,而情境学习是大单元教学的关键支撑。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中,学生从“新手”到“成熟实践专家”的转变、从“初始参与”到“充分参与”的推进须以情境学习理论为导向,通过创设“... 专项运动技能的发展离不开大单元教学理念的引领,而情境学习是大单元教学的关键支撑。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中,学生从“新手”到“成熟实践专家”的转变、从“初始参与”到“充分参与”的推进须以情境学习理论为导向,通过创设“理性”的情境化、深度参与的情境化、与任务耦合的情境化,将抽象的知识与核心素养融入真实、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合法性”身份的构建以及实践共同体中理解专项运动技能的实际价值与意义。具体路径:坚持身心一体观,创设真实情境;构建“合法性”身份,运用专家思维与知识关联的情境;融入实践共同体,创设指向高通路迁移的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 大单元教学 情境学习 专项运动技能 真实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要义、困境与路径
4
作者 吕慧 于连庚 汪晓赞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6,共7页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当前五育融合教育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抓手。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法,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要义、困境和路径进行系统分析。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当前五育融合教育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抓手。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法,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要义、困境和路径进行系统分析。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要义是以跨学科为根本属性、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价值遵循、以本学科为概念边界、以学习主题为设计起点、以问题情境驱动跨学科主题学习。然而,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在教师认知、体系建立、协调发展、情境创设、教学评价等方面仍存困境。基于此,提出提高教师跨学科实践能力、搭建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体系、建立跨学科教研共同体、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拓宽教学评价体系和应用场域等实践路径,旨在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 跨学科主题学习 学科整合 课程改革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赋能高校体育课程与教学“兴趣培养-体质健康”双维驱动效应研究
5
作者 刘莉 廖尉辰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9-96,F0003,共9页
在健康中国战略与教育数字化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教学亟需破解传统教育模式中兴趣培养不足与体质健康成效薄弱的双重困境。以教育数字化战略为框架,聚焦高校体育课程与教学“兴趣培养-体质健康”双维驱动效应,系统阐释二者... 在健康中国战略与教育数字化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教学亟需破解传统教育模式中兴趣培养不足与体质健康成效薄弱的双重困境。以教育数字化战略为框架,聚焦高校体育课程与教学“兴趣培养-体质健康”双维驱动效应,系统阐释二者的关联机制及数字化赋能的实践路径。研究发现:兴趣培养通过激发内生动机与社交互动,为体质健康提供可持续的心理动能;体质健康通过增强运动自信与拓展能力边界,反向巩固兴趣的深度与广度,形成以趣促动、以动强体、以体固趣的闭环生态。数字化技术通过虚拟与现实融合教学、智能监测反馈、教师数字教育能力升级、数字化社区平台等路径,重构教学场景、资源供给与评价体系,实现“兴趣-健康”目标从割裂到协同的范式转型,使学生在虚实交织的场景中实现体育素养的“具身认知-社会互动-自我迭代”三位一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高校体育 课程与教学 体质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干扰式智能监测的中学体育课运动负荷特征
6
作者 郭强 陈志强 杨峰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41,56,共10页
目的通过非干扰式智能监测设备探索中学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性别、年级、项目特征,考察课堂运动负荷达标率影响因素的内在关系。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A市某中学初中生(男生89人、女生67人,4720人次)及其118节体育课为研究对象,对... 目的通过非干扰式智能监测设备探索中学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性别、年级、项目特征,考察课堂运动负荷达标率影响因素的内在关系。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A市某中学初中生(男生89人、女生67人,4720人次)及其118节体育课为研究对象,对体育课运动负荷达标率进行采集和分析。结果①运动负荷达标率均为大体育课>篮球课>田径课;②不同性别(t=1.682,P<0.05)、不同年级(t=−3.335,P<0.01)的运动负荷达标率具有显著性差异;③在80%(OR80%=3.02,P<0.05)和85%运动负荷达标率界值点(OR85%=4.33,P<0.05),男生达成目标的概率显著高于女生;在75%运动负荷达标率界值点时,八年级达成目标的概率显著高于七年级(OR75%=6.91,P<0.05)。结论①运动负荷达标率存在显著的项目、年级和性别差异;②不同体测等级和体重等级下的运动负荷达标率不存在差异性;③运动负荷达标率达到80%及以上水平时,男生达标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 运动负荷 智能穿戴 中学体育 非干扰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概念统摄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的内涵价值、现存问题及纾解路径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姗姗 李乐虎 王健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大概念统摄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是指以体育与健康学科大概念为单元统摄中心,以“学、练、赛、评”为单元组织核心,实现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深度习练与高通路迁移,旨在提升学生解决真实、复杂运动情境问题的能力及体... 大概念统摄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是指以体育与健康学科大概念为单元统摄中心,以“学、练、赛、评”为单元组织核心,实现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深度习练与高通路迁移,旨在提升学生解决真实、复杂运动情境问题的能力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的单元学习活动。基于新挑战、新任务、新需求,大概念统摄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结构化的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技能,并促成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技能的高通路迁移及跨学科融合。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实践中概念层次刻画不清、概念凝练过于精细、概念地图绘制不全、概念反馈环节不足等问题,应从厘清大概念、提取大概念、落实大概念、检验大概念等环节着手,把握好单元学习目标的关联性与进阶性,处理好单元学习任务的概括性与具体性,整合好单元学习内容的结构化与整体性,确保好单元学习评价的及时性与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大概念 体育与健康学科大概念 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 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2
8
作者 郭洪亮 许文鑫 +2 位作者 郭永波 于永晖 姚蕾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2,共9页
基于新课改背景编制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量表,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的量化评价。运用文献资料法厘定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的基本内涵和提出其核心要素,并据此采用专家咨询法、数理统计法编制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初始量表... 基于新课改背景编制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量表,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的量化评价。运用文献资料法厘定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的基本内涵和提出其核心要素,并据此采用专家咨询法、数理统计法编制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初始量表;选取784名中小学体育教师(样本1)的问卷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选取833名中小学体育教师(样本2)的问卷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信效度以及恒等性检验;间隔4周后,对来自样本2的120名中小学体育教师(样本3)的问卷进行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量表信度重测。结果表明: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评价素养量表由评价知识、评价技能、评价态度、评价习惯、评价品格5个分量表构成,共22个题项。二阶五因子结构模型各项拟合指标达到统计学意义;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重测信度系数、内容效度系数、收敛效度系数均介于标准值区间;量表具有跨性别、跨学段、跨地区的测量等值性。研究认为,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量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以作为测量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中小学体育教师 评价素养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量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育融合”视域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9
作者 庞君芳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33,共6页
“五育融合”视域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如何克服程式化、无趣化、碎片化的难关,以发挥学校体育多元育人的价值,是当前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存在的诸多现实困境,其成因在于育人理念渗透不足导致“德育... “五育融合”视域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如何克服程式化、无趣化、碎片化的难关,以发挥学校体育多元育人的价值,是当前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存在的诸多现实困境,其成因在于育人理念渗透不足导致“德育”目标虚泛化,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启智”效果模糊化,内容设置空泛导致“劳动教育”效果浅表化,评价方式片面导致“强体美”效果空洞化等。改进策略在于以“五育融合”为价值引领,逐渐通过探索学科德育内涵,实现“以体育人”具象化;坚持科学育人理念,促进“以体启智”丰富化;优化课程内容结构,推进“以体赋能”体系化;提升教师能力水平,践行“以体促优”高效化;完善增值评价方法,推进“以体强身”纵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体育与健康课程 学科德育 增值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融入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框架构建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14
10
作者 尹志华 练宇潇 +1 位作者 贾晨昱 牛晓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6,共11页
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是最重要的抓手之一。基于跨学科主题教学视角,人工智能以课程内容而非工具的角色融入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意义重大,其... 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是最重要的抓手之一。基于跨学科主题教学视角,人工智能以课程内容而非工具的角色融入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意义重大,其背景体现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呼吁人工智能融入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开展的应然期待、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人工智能融入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内容框架,应体现在构建“人工智能+体育”的跨学科主题教学目标、搭建教学内容体系、推进教学设计和开展学习评价四个方面,并设计了“给运动插上智慧的翅膀”的具体案例;未来的推进策略:高度重视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整体智能化转型、为人工智能融入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提供多方保障、提升体育教师将人工智能融入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 数字化转型 课程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学习进阶到内容重构:基于情境链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的内部构建 被引量:16
11
作者 周珂 官桐 +3 位作者 周艳丽 乔石磊 刘红跃 高雨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7,共10页
情境链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内容重构的重要支撑,能有效解决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的教学内容低级重复、情境创设连贯性较弱和延展性不够等问题。基于情境链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重视链式整合的课程样态,依托递进的情境进行... 情境链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内容重构的重要支撑,能有效解决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的教学内容低级重复、情境创设连贯性较弱和延展性不够等问题。基于情境链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重视链式整合的课程样态,依托递进的情境进行专项运动技能的有效学练,通过情境链串联目标、任务、内容等课程元素,整体规划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的学习路径。情境认知理论、境脉学习理论与学习进阶理论为情境链的深入理解提供了理论基石与实操框架。结合三大理论的基本要素探讨基于情境链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的构建流程,聚焦核心素养的整体性,通过水平二“篮球保护和控制球能力的提升”大单元主题案例,从“精准分析学情,确立大单元学习目标”“提取关键概念,规划大单元学习路径”“串联进阶元素,重构大单元学习内容”“基于真实情境,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展现完整的情境链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 大单元教学 核心素养 情境链 教学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琳琳 张大超 安宏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0,共8页
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学校体育改革的焦点议题。通过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探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概念内涵、理论基础和逻辑理路。域外发达国家中小学体育跨学科学习教学的经验表明,成功实施... 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学校体育改革的焦点议题。通过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探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概念内涵、理论基础和逻辑理路。域外发达国家中小学体育跨学科学习教学的经验表明,成功实施跨学科学习注重政策体系设计与支持保障;关注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与教学团队建设;设置管理机构,规范教学实施;建立激励导向的学习评价体系。据此提出我国面向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进路:强化政策体系制定与执行,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提供时间与空间保障;健全学校教学管理方案,规范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行为;建立创新团队并整合教育资源,提升体育教师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能力与成效;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强调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和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阶段 体育与健康课程 跨学科主题学习 逻辑理路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标实施背景下我国体育中考改革的现实困囿与纾解路径 被引量:3
13
作者 董国永 杜鹏宇 +1 位作者 崔耀民 黄爱峰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119,共7页
体育中考作为当前我国一项国家层面的体育考试,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质量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我国体育中考改革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同时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参照... 体育中考作为当前我国一项国家层面的体育考试,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质量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我国体育中考改革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同时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参照,发现其存在考试目的偏离课标要求、考试内容与实践脱节、计分办法科学性不足、过程性评价形式化及特殊考生处理办法僵化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问题成因并提出通过凝聚价值认同、优化评价内容、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及健全管理和保障机制等路径纾解现实困囿,进而推进体育中考的科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中考 学业评价 新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中“主题”设计的实践误区、凝练方法与策略选择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磊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33,43,共9页
跨学科主题学习对于充分发挥学科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价值意蕴。如何科学理解和设计一个优质的学习“主题”,是当前一线体育教师有效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时首先遭遇的一个“大问题”,亟待引起学界... 跨学科主题学习对于充分发挥学科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价值意蕴。如何科学理解和设计一个优质的学习“主题”,是当前一线体育教师有效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时首先遭遇的一个“大问题”,亟待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和深入探究。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逻辑分析法,通过“主题”研究“小切口”,对这一“大问题”进行了尝试性回答。研究认为,“主题”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核心要素和关键载体,科学把握“主题”的核心内涵,是高质量设计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之“主题”的首要前提和重要基础。然而实践中却存在着学科知识统整度不高、学生学习主体性不强、校本实施支撑力不足等“主题”设计误区。研究从“基于学科知识的内在关联、学生经验的生活世界、校本资源的特色优势”和“精研课程标准、善用统编教材、坚持素养导向、大胆实践探索”两大方面,提出体育教师及其教学团队科学凝练、设计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之“主题”的3种可行方法和4条务实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师 跨学科主题学习 体育与健康课程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素养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审视 被引量:3
15
作者 阎智力 羊羽 辛艳军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9,共12页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是整个课程编制的起点,在指导体育教学中具有直接作用和重要地位。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历史研究、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实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时期的课程目标进行分析与思辨,为推进我国义务教育体育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是整个课程编制的起点,在指导体育教学中具有直接作用和重要地位。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历史研究、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实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时期的课程目标进行分析与思辨,为推进我国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研究认为:(1)课程目标生成主要受国家意志及社会思潮、课程目标形成理论、学校体育思想等方面的影响,这三个方面是制定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2)2001年版与2011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行五大领域(四个方面)目标,体现出多元化特征,但存在概念界定范畴失准、五大领域(四个方面)虚化与泛化现象,缺少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本质特征,难以组织教材与进行教学评价;(3)2022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现三项核心素养,课程目标体系学理层级逻辑不通,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排序存在矛盾,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设置存有疑问,核心素养有待进一步提炼。针对上述不足,该研究构建了新的课程目标体系,重点突出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体育课程目标(核心素养)的分立及衔接,在理论上具有科学性与系统性,在实施上具有针对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 领域目标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认知制度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变革实施行为的影响——基于新制度分析的框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斌 庄弼 程卫波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4,共8页
基于新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将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变革实施放置在制度生态理论中加以解读,从而明确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变革实施中出现的“有法不依、有令不行”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文化-认知制度的影响。研究深入剖析了文化-认知... 基于新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将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变革实施放置在制度生态理论中加以解读,从而明确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变革实施中出现的“有法不依、有令不行”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文化-认知制度的影响。研究深入剖析了文化-认知制度积淀的“应试图式”“身份图式”和“教学图式”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行为的影响,提出了3个方面的优化策略,即落实和强化监督与问责的机制,实现对课改推行的有效控制;科学谋划制度安排的权力,引领和建构体育教师正确的身份认知;尊重和干预体育教师的内生性权力,促进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与健康课程 文化-认知 新制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新课标”专项运动技能教学基本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潘绍伟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1,共5页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一次明确提出专项运动技能内容。通过对专项运动技能概念的由来、运动技能与运动技术的关系、“新课标”专项运动技能的蕴含的分析,研究认为,基于核心素养的专项运动技能教学策略包括:提高...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一次明确提出专项运动技能内容。通过对专项运动技能概念的由来、运动技能与运动技术的关系、“新课标”专项运动技能的蕴含的分析,研究认为,基于核心素养的专项运动技能教学策略包括:提高对专项运动技能教学内容的价值认知;强化正规体育运动项目的课程化;实施基于理解的运动学习;根据不同运动特点进行科学合理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专项运动技能的内在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项运动技能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 运动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脑双优”发展背景下小学生体智能促进的实证研究
18
作者 董翠香 张馨天 +2 位作者 马明 崔洁 吕慧敏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8-705,共8页
体育运动与脑智开发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儿童“体脑双优”发展刻不容缓,促进儿童体智能发展有助于实现“体脑双优”发展目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以方便抽样方式抽取60名小学生,开展为期8周的教学干预,以探究中国健康体育课程... 体育运动与脑智开发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儿童“体脑双优”发展刻不容缓,促进儿童体智能发展有助于实现“体脑双优”发展目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以方便抽样方式抽取60名小学生,开展为期8周的教学干预,以探究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对小学生体智能的影响。研究表明:(1)干预后,实验班在位移、操控、稳定和精细动作技能、问题解决能力、体智能总水平方面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01),对照班位移技能和体智能总水平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2)干预后,实验班位移、操控、稳定和精细动作技能、问题解决能力、体智能总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班(P<0.05);(3)实验班在稳定、操控、精细动作技能、问题解决能力和体智能总水平方面的干预前-后增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班(P<0.05)。结论: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运动技能掌握式教学模式均能显著促进小学生的体智能发展,但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对小学生体智能的促进效益显著优于运动技能掌握式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 小学生 体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标视域下“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的主要特征、现实问题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29
19
作者 翟宗鹏 郭永波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4,共11页
“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的内涵体现在系统化的教学过程、真实化的教学设计、专项化的教学方式,其特征表现为聚焦“学、练、赛”三者的有机结合和整体运动能力的形成,注重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进行具有深度的体育教学,强调以“赛”... “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的内涵体现在系统化的教学过程、真实化的教学设计、专项化的教学方式,其特征表现为聚焦“学、练、赛”三者的有机结合和整体运动能力的形成,注重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进行具有深度的体育教学,强调以“赛”为核心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实践有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分解与转换、内容的重构与升级、方法和过程的优化以及教学评价的改进。针对当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路径: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定位体育教学目标的应然价值;对“学、练、赛”各环节进行针对性设计;动态调整“学、练、赛”整体结构;选择适宜学生的“学、练、赛”教学流程;将表现性评价作为实现“学、练、赛”一体化的有力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学设计 “学、练、赛”一体化 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教学论 新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导向下健康教育内容优化研究——基于新课标2022版健康教育内容解读 被引量:15
20
作者 马勇 陆作生 赖颖荣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96,共8页
为提高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健康教育内容的操作性,提升健康教育效果,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采用文献资料、政策文本解读、专家访问与调查、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新课标2022版”健康教育内容进行解读与优化。研究发现:健康教育内... 为提高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健康教育内容的操作性,提升健康教育效果,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采用文献资料、政策文本解读、专家访问与调查、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新课标2022版”健康教育内容进行解读与优化。研究发现:健康教育内容从“三维健康”向“健康素养”演变过程中,虽然内容更聚焦,实践操作性有所加强,但是健康教育内容存在着选择依据、内容表述等问题。立足健康教育内容与核心素养培育间的内在逻辑,优化出5个领域,22个一级指标,54个二级指标,139个具体内容的健康教育内容体系,以期为健康教育内容深入理解及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2022版 学科核心素养 健康教育内容 健康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