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8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Ag on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Ag/ZnO nanosheet photocatalysts 被引量:6
1
作者 TAN Xu ZHOU Shan +3 位作者 TAO Hui-jin WANG Wei-yang WAN Qiang-wei ZHANG Ke-che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7期2011-2018,共8页
Ag/ZnO nanosheet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zinc nitrate, sodium hydroxide and silver nitrate via a simple hydrothermal method. The crystal structure, morphology, optical property an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were ... Ag/ZnO nanosheet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zinc nitrate, sodium hydroxide and silver nitrate via a simple hydrothermal method. The crystal structure, morphology, optical property an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XRD, SEM, HRTEM, XPS, and PL methods. It is found that both the pure ZnO and composite Ag/ZnO samples have the same morphology of nanosheet. The interaction of spherical Ag particles with ZnO matrix in the Ag/ZnO sample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photocatalytic efficiency for the possible increase of concentration of surface hydroxyl and the photo-induced electrons and holes. The addition of Ag can reduce the recombination rate of photo-generated carriers and the sample with addition of 3 at% Ag to ZnO exhibits the bes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with the degradation rate up to 95% within 1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ZnO nanosheet photocatalyst hydrothermal metho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ra analysis and O_2 evolution for TiO_2 photocatalyst compounded with indirect transition semiconductors 被引量:2
2
作者 童海霞 柴立元 张馨睿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9期2425-2433,共9页
The photo absorbing, photo transmitting and photoluminescence performances of WiO2 photocatalysts compounded with V2O5 or WO3 were investigated by UV-Vis spectra, transmitting spectra, and PL spectra, respectively. Th... The photo absorbing, photo transmitting and photoluminescence performances of WiO2 photocatalysts compounded with V2O5 or WO3 were investigated by UV-Vis spectra, transmitting spectra, and PL spectra, respectively. The energy band structures of TiO2 photocatalysts were analyzed.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of the TiO2 photocatalysts were investigated by splitting of water for 02 evolu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band gaps of WO3 and V205 are about 2.8 and 2.14 eV, respectively, and the band gap of rutile TiO2 is about 3.08 eV. Speeds of water splitting for 2%WO3-TiO2 and 8%V2O5-TiO2 photocatalysts are 420 and 110 μmol/(L.h), respectively, under UV light irradiation. V2O5 and WO3 compounded with suitable concentration can improve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iO2 with Fe3+ as electron accep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photocatalyst indirect transition semiconductor spectra analysis photo splitting water 02 ev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_(3)N_(4)的刻蚀介质、酸碱环境对降解性能的影响及降解选择性和机理探究
3
作者 郭桂全 邢翠娟 +3 位作者 张淑娇 王彦娜 郭焕焕 武诺豪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4-820,共7页
使用热聚法制备了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然后用二甲亚砜、NaOH溶液和H_(2)SO_(4)溶液分别对g-C_(3)N_(4)进行刻蚀。并且使用XRD和SEM对g-C_(3)N_(4)以及刻蚀后的g-C_(3)N_(4)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刻蚀后的材料依旧是g-C_(3)N_(4)... 使用热聚法制备了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然后用二甲亚砜、NaOH溶液和H_(2)SO_(4)溶液分别对g-C_(3)N_(4)进行刻蚀。并且使用XRD和SEM对g-C_(3)N_(4)以及刻蚀后的g-C_(3)N_(4)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刻蚀后的材料依旧是g-C_(3)N_(4)。通过在可见光照射下使用UV-Vis光谱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果评价材料的性能,发现H_(2)SO_(4)溶液刻蚀得到的材料降解性能较好。同时探索了g-C_(3)N_(4)在酸性、碱性环境中的光催化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在酸性环境(pH=1)下,降解率较高。接着在酸性条件下,使用经H_(2)SO_(4)溶液刻蚀得到的材料对罗丹明B进行降解,结果表明降解性能进一步提升,且降解时间更短。最后在酸性环境下比较了降解罗丹明B、亚甲基蓝和甲基橙的效果,发现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效果好于罗丹明B,甲基橙最差,说明g-C_(3)N_(4)对污染物的降解有选择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超氧自由基在光催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空穴和羟基自由基未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光催化剂 制备 刻蚀 降解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型异质结β-Bi_(2)O_(3)柱撑Co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的构建及其光催化降解性能
4
作者 张亚平 吴桐辰 +1 位作者 郑云 林碧洲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1-539,共9页
采用剥离-重组法,以剥离的Co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Al-LDH)纳米片为主体,β-Bi_(2)O_(3)纳米胶粒为客体,成功制备了β-Bi_(2)O_(3)柱撑CoAl-LDH复合材料(β-Bi_(2)O_(3)/CoAl-LDH)。运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采用剥离-重组法,以剥离的Co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Al-LDH)纳米片为主体,β-Bi_(2)O_(3)纳米胶粒为客体,成功制备了β-Bi_(2)O_(3)柱撑CoAl-LDH复合材料(β-Bi_(2)O_(3)/CoAl-LDH)。运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表征了材料的形貌、结构和光电化学特性。制备的β-Bi_(2)O_(3)/CoAl-LDH柱撑材料具有2.1 nm的层间通道、62 m^(2)·g^(-1)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可见光响应能力。在可见光辐照下,以四环素(TC)为模型污染物,考察材料光催化降解率。结果表明,β-Bi_(2)O_(3)/CoAl-LDH催化剂在90 min内可降解91.3%的TC,降解率远高于非柱撑的β-Bi_(2)O_(3)和CoAl-LDH。自由基捕获实验表明,超氧自由基(·O_(2)^(-))和羟基自由基(·OH)是光催化体系主要的活性自由基。柱撑复合的β-Bi_(2)O_(3)与CoAl-LDH之间的电子耦合作用构建了Z型异质结,提高了光生电子与空穴对的分离率,赋予了材料良好的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剂 氧化铋 层状双羟基氢氧化物 柱撑材料 Z型异质结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grating Main-Chain and Side-Chain Engineering in Polymers for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5
作者 TIAN Changhao LIU Xueyan +4 位作者 YU Miaojie WU Yongzhen CHE Yu ZHANG Weiwei ZHU Weihong 《功能高分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6-227,共12页
Traditional polymeric photocatalysts are typically constructed using aromatic building blocks to enhanceπ-conjugation.However,their inherent hydrophobicity and rigid structure lead to poor dispersibility in aqueous s... Traditional polymeric photocatalysts are typically constructed using aromatic building blocks to enhanceπ-conjugation.However,their inherent hydrophobicity and rigid structure lead to poor dispersibility in aqueous solutions,resulting in significant optical losses and exciton recombination.In this study,two series of six novel polymer photocatalysts(FLUSO,FLUSO-PEG10,FLUSO-PEG30;CPDTSO,CPDTSO-PEG10,CPDTSO-PEG30)a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by incorporating the hydrophilic,non-conjugated polyethylene glycol(PEG)chain,into both the main and side chains of polymers.By precisely optimizing the ratio of hydrophilic PEG segments,the water dispersibility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hile the light absorption capability of the polymer photocatalysts is well maintain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optimized FLUSO-PEG10 exhibits excellent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rate,reaching up to 33.9 mmol/(g·h),which is nearly three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fullyπ-conjugated counterparts.Water contact angles and particle size analyses reveal that incorporating non-conjugated segments into the main chains enhances the capacitance of the polymer/water interface and reduces particle aggregation,leading to improved photocatalyst dispersion and enhanced charge gen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semiconductor polymer photocatalyst main-chain engineering side-chain engineering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改性TiO_(2)光催化降解水中布洛芬的研究
6
作者 魏婕 巩法涛 王淑晋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8-76,共9页
以TiO_(2)为光催化剂,玻璃纤维布(GFC)为载体材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及浸渍涂覆法制得Fe、S共掺杂的Fe-S/TiO_(2)/GFC光催化剂。采用SEM、XRD、XPS、UV-vis等手段对其进行分析表征。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布洛芬溶液初始pH、光照强度、布... 以TiO_(2)为光催化剂,玻璃纤维布(GFC)为载体材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及浸渍涂覆法制得Fe、S共掺杂的Fe-S/TiO_(2)/GFC光催化剂。采用SEM、XRD、XPS、UV-vis等手段对其进行分析表征。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布洛芬溶液初始pH、光照强度、布洛芬的初始浓度、催化剂的投加量分别为5、54 000 lux、10 mg/L、0.15 g时,布洛芬的降解率最大,分别为80.7%、80.71%、81.64%、82.11%。再通过响应面模型分析得出布洛芬降解的最佳条件为布洛芬溶液pH为5.4、布洛芬溶液初始浓度10.31 mg/L、催化剂的投加量为0.15 g,此时的布洛芬降解率为80.04%。验证实验发现优化后实际响应值与预测的响应值间差距约为0.5%,表明响应面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性,具有可靠性。自然水体中常见的阳离子如Na^(+)、K^(+)、Ca^(2+)和Mg^(2+)对布洛芬的降解过程几乎无影响,常见的阴离子中Cl^(-)和HCO_(3)^(-)对布洛芬的降解有明显的抑制作用,SO42-的影响很小,而NO_(3)^(-)会促进布洛芬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光催化剂 铁硫掺杂改性 玻璃纤维布负载 布洛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W@UiO-66(Ce)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降解四环素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寒蕊 李春光 +3 位作者 杜晨阳 王强 王聪 柳雨晴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1-419,448,共10页
利用水热合成法将磷钨酸(HPW)负载在铈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O-66(Ce)〕上,制备了HPW@UiO-66(Ce)复合材料。采用SEM、XRD、FTIR、BET、UV-Vis DRS、XPS对HPW@UiO-66(Ce)进行了表征。考察了HPW@UiO-66(Ce)可见光催化降解四环素(TC)的性... 利用水热合成法将磷钨酸(HPW)负载在铈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O-66(Ce)〕上,制备了HPW@UiO-66(Ce)复合材料。采用SEM、XRD、FTIR、BET、UV-Vis DRS、XPS对HPW@UiO-66(Ce)进行了表征。考察了HPW@UiO-66(Ce)可见光催化降解四环素(TC)的性能,探讨了其光催化降解机理。结果表明,HPW@UiO-66(Ce)拓宽了UiO-66(Ce)可见光吸收范围,从470 nm增至500 nm;HPW的负载降低了UiO-66(Ce)的比表面积,但对其孔径没有影响。由m(H_(3)PO_(4)•12WO_(3)•xH_(2)O)∶m〔UiO-66(Ce)〕=7∶5〔UiO-66(Ce)0.5 g〕制备的HPW@UiO-66(Ce)-0.7具有最佳的光催化降解TC性能,在可见光照90 min、投加量〔HPW@UiO-66(Ce)-0.7质量与TC溶液体积之比,下同〕为0.50 g/L时,对质量浓度60 mg/L、pH=7的TC降解率可达到96.4%。羟基自由基、空穴是HPW@UiO-66(Ce)-0.7光催化降解TC过程中主要活性物种,超氧自由基也参与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钨酸 UiO-66(Ce) 四环素 光催化剂 降解 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电化学还原的硝酸盐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天荣 王凯冲 +3 位作者 李子滨 李丹萍 汪涵 王亚宜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78-1888,共11页
硝酸盐作为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危害不容忽视.在能源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开发绿色清洁、可持续的硝酸盐去除技术以替代资源密集型的传统反硝化技术是亟待攻克的目标.以太阳光作为动力的光电化学硝酸盐还原技术是国内... 硝酸盐作为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危害不容忽视.在能源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开发绿色清洁、可持续的硝酸盐去除技术以替代资源密集型的传统反硝化技术是亟待攻克的目标.以太阳光作为动力的光电化学硝酸盐还原技术是国内外研究热点,其根据半导体光生电子传递至硝酸盐的方式可分为光催化还原、光电催化还原和微生物光电营养还原.本综述阐述了三种光电化学还原技术及其机理,并以提升系统性能为重点,归纳总结了光催化剂、光电极、微生物光敏剂遴选和设计策略,厘清了光电化学硝酸盐还原技术难点,提出了借助基因工程等手段调控微生物吸收和利用光生电子途径等未来探索方向,从而为开发硝酸盐去除和资源化新技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化学 硝酸盐去除 光催化剂 光电极 光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型异质结Cu_(2)O/Bi_(2)CrO_(6)的构筑及其光催化降解四环素性能
9
作者 郭智楠 王俊丽 +4 位作者 赵强 贾治芳 李作鹏 王科伟 郭永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1-752,共12页
通过共沉淀法在Bi_(2)CrO_(6)表面引入Cu_(2)O,成功制备了Z型异质结Cu_(2)O/Bi_(2)CrO_(6)复合光催化剂,并在可见光照射下,考察了其对四环素(TC)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当复合材料中Cu_(2)O与Bi_(2)CrO_(6)的质量比为20%时,20%Cu_(2)O/Bi... 通过共沉淀法在Bi_(2)CrO_(6)表面引入Cu_(2)O,成功制备了Z型异质结Cu_(2)O/Bi_(2)CrO_(6)复合光催化剂,并在可见光照射下,考察了其对四环素(TC)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当复合材料中Cu_(2)O与Bi_(2)CrO_(6)的质量比为20%时,20%Cu_(2)O/Bi_(2)CrO_(6)光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最好,在100 min内能降解87.5%的TC,分别是纯Bi_(2)CrO_(6)和纯Cu_(2)O光催化剂的1.8倍和1.3倍。此外,Cu_(2)O/Bi_(2)CrO_(6)光催化剂也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Z型异质结Cu_(2)O/Bi_(2)CrO_(6)的构筑增加了活性位点,增强了界面电荷分离效率,从而增强了光催化性能。电子顺磁共振(EPR)测试结果表明超氧自由基(·O_(2)^(-))、羟基自由基(·OH)和h^(+)是光催化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剂 Cu_(2)O 铬酸铋 光催化降解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废基复合TiO_(2)光催化材料制备方法实验设计
10
作者 王炫 敖卫华 +2 位作者 钱玺 孙思佳 丁浩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22,28,共7页
为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并加深其对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的研究方法和前沿技术的理解,设计了一套针对工业固废基复合光催化剂制备与表征实验方案。该方案采用酸碱浸取法处理废弃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结合机械力化学法将其与硅灰复... 为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并加深其对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的研究方法和前沿技术的理解,设计了一套针对工业固废基复合光催化剂制备与表征实验方案。该方案采用酸碱浸取法处理废弃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结合机械力化学法将其与硅灰复合,制备出TiO_(2)/硅灰复合光催化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系统研究了浸出与研磨工艺对复合光催化剂降解有机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复合光催化剂在光反应90 min时,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达到近90%,性能接近市售商业光催化剂P25的水平。本实验以固废资源回收利用作为切入点,将材料与化学知识有机结合,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和大型仪器操作技能,更通过实践帮助学生理解“双碳”目标与专业课程的联系,深刻理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研价值与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催化剂 二氧化钛 光催化剂 机械力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解聚木质素及其模型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唐瑞欣 朱子琪 +2 位作者 王玲 杨培 周晓燕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44-254,共11页
作为自然界含量最多的天然芳香族化合物,木质素用于生产精细化学品和可再生燃料是绿色化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其中,木质素高效解聚是实现其高值化利用的关键。近年来,光催化解聚木质素作为一种温和绿色的可持续解聚策略备受关注。该策... 作为自然界含量最多的天然芳香族化合物,木质素用于生产精细化学品和可再生燃料是绿色化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其中,木质素高效解聚是实现其高值化利用的关键。近年来,光催化解聚木质素作为一种温和绿色的可持续解聚策略备受关注。该策略能够选择性地断裂C-O和C-C连接键,并将木质素转化为高附加值的芳香族单体。对此,本文概述了用于光催化解聚木质素及其模型化合物的均相和非均相催化剂,进一步阐释了C-O和C-C连接键裂解的反应途径和催化机理,深入探讨了光催化剂结构对催化效率、木质素转化率和产物收率的影响,对比评估了不同的反应装置在光催化解聚木质素体系中的适用性,最后就木质素光催化解聚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模型化合物 光催化剂 解聚机理 反应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结构光催化剂
12
作者 刘方璇 刘子妍 +3 位作者 周国伟 高婷婷 刘文宇 孙彬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43,共26页
利用太阳能驱动的光催化技术,有望成为缓解环境和能源压力的可行策略。因此,光催化性能的优异与否取决于光催化剂的合理设计。通过考虑形貌调控、带隙工程、助催化剂修饰以及异质结构建等因素,可以开发出性能优异的光催化剂。基于中空... 利用太阳能驱动的光催化技术,有望成为缓解环境和能源压力的可行策略。因此,光催化性能的优异与否取决于光催化剂的合理设计。通过考虑形貌调控、带隙工程、助催化剂修饰以及异质结构建等因素,可以开发出性能优异的光催化剂。基于中空结构光催化剂独特特性的启发,具有中空结构的光催化剂在光催化剂设计中赋予了诸多优势,包括增强光的多重折射和反射、缩短光生载流子的传输距离以及提供丰富的表面反应位点。在此,我们系统地回顾了中空结构光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其几何形貌、内部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具体而言,我们重点介绍了中空结构光催化剂的合成策略,包括硬模板法、软模板法和无模板法。此外,还详细总结了一系列中空结构光催化剂,如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有机框架和共价有机框架等。随后,我们概述了中空结构光催化剂在光催化污染物降解、H2生成、H_(2)O_(2)生成、CO_(2)还原和N_(2)固定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同时,深入探讨了中空结构与光催化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最后,我们分析了中空结构光催化剂未来发展方向中的挑战和前景。该综述为更好地设计中空结构光催化剂以满足环境修复和能源转换需求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结构 光催化剂 异质结 合成策略 环境修复 能源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合成AgBr/Ag_(3)PO_(4)复合材料及其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
13
作者 陈珊 钟玉君 +5 位作者 黎露 华东悦 覃锋 覃利琴 黄国保 陶萍芳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57,62,共5页
以AgNO_(3)、KBr和Na_(2)HPO_(4)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AgBr/Ag_(3)PO_(4)复合光催化剂,并利用XRD、UV-vis和PL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溶液为模拟废水,研究了不同物质的量的AgBr与Ag_(3)PO_(4)复合所得AgBr/Ag_(3)PO_(4)复合光... 以AgNO_(3)、KBr和Na_(2)HPO_(4)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AgBr/Ag_(3)PO_(4)复合光催化剂,并利用XRD、UV-vis和PL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溶液为模拟废水,研究了不同物质的量的AgBr与Ag_(3)PO_(4)复合所得AgBr/Ag_(3)PO_(4)复合光催化剂对模拟废液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及其动力学。结果表明,使用0.08 g催化剂对200 mL 10 mg/L的亚甲基蓝溶液光催化降解14 min后,纯Ag_(3)PO_(4)和AgBr的降解率分别为52.20%和38.25%,而1%、3%和5%AgBr/Ag_(3)PO_(4)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9.60%、99.36%和98.09%,较纯Ag_(3)PO_(4)提高了约2倍。此外,1%AgBr/Ag_(3)PO_(4)经过3次循环使用后,降解率仍保持在78.77%,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动力学分析表明,该光催化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Br/Ag_(3)PO_(4)复合催化剂 水热法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闪锌矿及其煅烧产物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14
作者 王远凡 赵宇霏 +1 位作者 张鑫 刘晓文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7-211,共5页
采用煅烧法合成了铁闪锌矿改性产物,以其为光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降解有机染料亚甲基蓝,并通过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自由基捕获实验研究该光催化剂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660℃煅烧的铁闪锌矿样品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在240 min内对... 采用煅烧法合成了铁闪锌矿改性产物,以其为光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降解有机染料亚甲基蓝,并通过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自由基捕获实验研究该光催化剂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660℃煅烧的铁闪锌矿样品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在240 min内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到98.46%。铁闪锌矿煅烧产物中,三元异质结比二元异质结更有利于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分离,提升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闪锌矿 煅烧 相变 光催化 降解 亚甲基蓝 光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调控下纳米ZnO光催化剂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15
作者 李文志 刘慧 +3 位作者 马文萱 邱艳妮 左靖靖 王艳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85-289,共5页
以碳酸钠和硫酸锌为前驱体,采用液相沉淀法合成了纳米ZnO光催化剂,主要考察了焙烧温度对纳米ZnO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热重(TG-DTA)、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电化学交流阻抗(EIS)和荧光... 以碳酸钠和硫酸锌为前驱体,采用液相沉淀法合成了纳米ZnO光催化剂,主要考察了焙烧温度对纳米ZnO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热重(TG-DTA)、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电化学交流阻抗(EIS)和荧光光谱(PL)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500℃煅烧3h所得的纳米ZnO催化剂,催化效率最佳,对100mL 10mg/L甲基橙降解75min去除率可达75%,同时通过捕获剂实验推断出光催化过程的主要活性物质是·OH和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NO 光催化剂 甲基橙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沸石分子筛固定Pt修饰P25的选择性降解环保型纳米光催化剂
16
作者 葛玮 黎成 +2 位作者 杨清文 张新霓 陈友强 《材料科学与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3,共8页
半导体纳米材料光催化技术已被广泛研究应用于去除水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但其实际应用仍极具挑战性。本文采用水热法,通过Pt量子点改性和沸石晶体固定制备了Y型沸石分子筛包覆Pt修饰P25环境友好型光催化剂,并利用XRD、SEM、TEM等手段进... 半导体纳米材料光催化技术已被广泛研究应用于去除水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但其实际应用仍极具挑战性。本文采用水热法,通过Pt量子点改性和沸石晶体固定制备了Y型沸石分子筛包覆Pt修饰P25环境友好型光催化剂,并利用XRD、SEM、TEM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同时对其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Pt修饰P25@Y-zeolite光催化剂对苯胺叶绿素水溶液体系中的苯胺有害分子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光催化降解性能,在可见光光照420 min后,对苯胺的降解率高达96.5%,与紫外光光照240 min条件下的Pt修饰P25对苯胺的降解率(94.1%)基本相同。同时,Pt修饰P25@Y-zeolite对水体系中环境友好的叶绿素分子的降解率却很小,仅为4.8%,可以忽略不计。本研究为制备具有高效选择催化性能的环境友好型光催化剂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 Pt量子点 沸石 形状选择性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回收贵金属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安文强 吕向菲 +2 位作者 王慧颖 刘魁 王霞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066,共6页
贵金属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可以从废弃物中溶解贵金属并回收。传统的冶金方法回收效率低,能耗高,环境危害严重,对人体也有一定的毒害。介绍了基于湿法冶金的光催化回收贵金属技术。系统综述了不同光催化剂在二次资源中对金属的提取,无机... 贵金属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可以从废弃物中溶解贵金属并回收。传统的冶金方法回收效率低,能耗高,环境危害严重,对人体也有一定的毒害。介绍了基于湿法冶金的光催化回收贵金属技术。系统综述了不同光催化剂在二次资源中对金属的提取,无机半导体材料由于带隙不同,对贵金属具有高的选择溶解性,通过改性能获得更高的浸出率。有机多孔材料灵活的设计调控和可修饰性致使其能大范围捕获光能,促进贵金属的溶解。当前,半导体光催化体系技术成熟,使得它在光催化回收贵金属的方法中独树一帜。因此,未来应该着重研究更高性能的光催化剂从不同种类的电子废弃物中高效回收贵金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金属回收 光催化技术 光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响应手性介孔TiO_(2)光催化剂的结构调控及催化性能
18
作者 张龙 陈嘉奕 +2 位作者 陈华丽 吴礼光 王挺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9-297,共9页
为了揭示可见光响应的手性介孔TiO_(2)光催化剂结构和光催化活性的调控规律,通过改变光催化剂制备过程中钛前驱物的加入量和搅拌速度,来探究这些因素对催化剂结构、可见光响应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利用SEM、BET、XRD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 为了揭示可见光响应的手性介孔TiO_(2)光催化剂结构和光催化活性的调控规律,通过改变光催化剂制备过程中钛前驱物的加入量和搅拌速度,来探究这些因素对催化剂结构、可见光响应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利用SEM、BET、XRD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表征光催化剂的结构及可见光响应性能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可见光激发下罗丹明B和苯酚的光降解试验评价光催化剂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钛酸丁酯加入量的增加,制备得到的手性介孔TiO_(2)中不对称螺旋堆积结构也增多,但钛酸丁酯加入量过多时,因水解速度加快造成短时间内生成的大量TiO_(2)粒子无法形成螺旋堆积的不对称结构,显著降低了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响应能力和光催化活性;制备过程中搅拌速度过低或者过高都不利于手性介孔TiO_(2)中不对称螺旋堆积结构的产生,搅拌速度过低(<400 r/min)时,手性介孔TiO_(2)中杂质较多且部分破碎不完整,其可见光响应能力和光降解活性都较弱,而搅拌速度过高(>400 r/min)时,制备的光催化剂中螺旋结构显著减少,导致光催化剂对2种污染物的降解效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催化 手性介孔TiO_(2) 光催化剂 污染物降解 结构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塑料促进S型NiCr_(2)O_(4)/孪晶Cd_(0.5)Zn_(0.5)S同质异质结光催化产氢
19
作者 田静卓 官朝红 +2 位作者 胡浩斌 刘恩周 杨东元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3-136,共14页
同时提升体相和表面电荷分离与利用效率对于实现高效光催化析氢反应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溶剂蒸发策略,将NiCr_(2)O_(4)纳米片负载于孪晶Cd_(0.5)Zn_(0.5)S(T-CZS)纳米颗粒表面,成功制备了NiCr_(2)O_(4)/T-CZS复合材料。经过优化,6%NiCr... 同时提升体相和表面电荷分离与利用效率对于实现高效光催化析氢反应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溶剂蒸发策略,将NiCr_(2)O_(4)纳米片负载于孪晶Cd_(0.5)Zn_(0.5)S(T-CZS)纳米颗粒表面,成功制备了NiCr_(2)O_(4)/T-CZS复合材料。经过优化,6%NiCr_(2)O_(4)/T-CZS在以聚乳酸(PLA)塑料为牺牲剂的NaOH溶液中析氢速率(r(H_(2)))达到81.4 mmol·h^(-1)·g^(-1),这一显著提升主要归因于T-CZS由纤锌矿Cd_(0.5)Zn_(0.5)S(WZ-CZS)和闪锌矿Cd_(0.5)Zn_(0.5)S(ZB-CZS)组成,二者能带结构存在微小差异,使得WZ-CZS与ZB-CZS之间及T-CZS与NiCr_(2)O_(4)之间形成了S型电荷转移路径,从而促进了体相和界面电荷快速分离,确保了具有强还原能力的电子参与析氢反应(HER)。此外,借助NiCr_(2)O_(4)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效应,增强了体系对紫外-可见-近红外光的吸收,产生的热电子进一步促进了HER。同时,NaOH溶液增强了空穴的氧化反应驱动力,间接提高了HER动力学。研究还发现,其它金属铬酸盐(MCrxOy),如CoCr_(2)O_(4)、AgCrO_(2)、Bi_(6)CrO_(12)、BaCrO_(4)、ZnCr_(2)O_(4)、CdCr_(2)O_(4)、CuCr_(2)O_(4)等,也能不同程度提高T-CZS析氢活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同质异质结中体相与界面S型电荷转移路径能够实现高效光催化产氢与废塑料降解过程的有效协同,为解决能源与环境挑战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孪晶Cd_(0.5)Zn_(0.5)S NiCr_(2)O_(4) 双S转移路径 同质异质结 废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PAN纤维银配合物在染料氧化降解中应用
20
作者 严英文 董永春 张晓亮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57,共5页
使用盐酸羟胺对聚丙烯腈(PAN)纤维进行偕胺肟改性,将其与Ag+反应制备偕胺肟改性PAN纤维银配合物(Ag-AO-PAN),并作为半导体型光催化剂应用于不同结构染料氧化降解反应中,研究其在LED可见光辐射条件下的光催化氧化性能,并与偕胺肟改性PAN... 使用盐酸羟胺对聚丙烯腈(PAN)纤维进行偕胺肟改性,将其与Ag+反应制备偕胺肟改性PAN纤维银配合物(Ag-AO-PAN),并作为半导体型光催化剂应用于不同结构染料氧化降解反应中,研究其在LED可见光辐射条件下的光催化氧化性能,并与偕胺肟改性PAN纤维铁配合物(Fe-AO-PAN)光催化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g-AO-PAN对4种不同结构染料的氧化降解反应表现出优良的光催化作用,增加银配合量和LED可见光辐射强度均能够显著提高其光催化氧化特性。Ag-AO-PAN能够在较宽泛的pH值范围内促进染料发生氧化降解反应并使其被进一步矿化。在LED可见光辐射和无H_(2)O_(2)条件下,Ag-AO-PAN的光催化氧化活性远高于具有相似金属配合量的Fe-AO-PAN光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PAN纤维 银配合物 光催化剂 染料 氧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