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清热活血方干预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CDK1表达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涛 马媛萍 +4 位作者 黄晓燕 卓少元 宋杰 方健松 刘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24-1128,I0001,共6页
目的:观察健脾清热活血方对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小鼠组织形态、超微结构、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相关指标及CDK1的表达变化,探讨其防治溃结相关癌变的可能机制。方法:140只SPF级Balb/c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阻断剂组... 目的:观察健脾清热活血方对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小鼠组织形态、超微结构、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相关指标及CDK1的表达变化,探讨其防治溃结相关癌变的可能机制。方法:140只SPF级Balb/c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阻断剂组、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0只;除外正常组,其余各组采用DMH/DSS复合法制备溃结癌变模型,模型组予等剂量生理盐水,阻断剂组予PI3K阻断剂LY294002干预,治疗组予不同剂量健脾清热活血方药,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连续干预16周。应用光镜及电镜观察溃结癌变小鼠结肠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blot及Real-time PCR检测结肠黏膜P110、P85、P-AKT、mTOR、CDK1蛋白及其mRNA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见黏膜上皮脱落,溃疡形成,腺体萎缩,部分有浸润癌表现,治疗组所见黏膜损伤程度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以中、高剂量组结肠黏膜损伤改善情况显著,部分可见黏膜充血并肿胀,不典型增生及淋巴滤泡出现(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110、P85、CDK1蛋白表达量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P85、CDK1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P85、P-Akt基因表达下调(P<0.05)。各组间P110、mTOR基因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清热活血方可能通过下调P85、P-Akt,介导CDK1表达,诱导炎症缓解,修复肠道黏膜,发挥防治UCAC的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清热活血方 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通路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果酸(UA)对大鼠活化型肝星状细胞(HSC)的NADPH氧化酶(NOX)亚基及PI3K/Akt、P38MAPK信号通路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施凤 何文华 +3 位作者 朱萱 李弼民 张琨和 黄雯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8-334,339,共8页
目的观察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大鼠活化型肝星状细胞-6(hepatic stellate cell T6,HSC-T6)NADPH氧化酶(NAPDH oxidase,NOX)亚基及其调控的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蛋白激酶(phosphatidyl inosit013-kinase/Akt,PBK/Akt)、P38丝裂原活... 目的观察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大鼠活化型肝星状细胞-6(hepatic stellate cell T6,HSC-T6)NADPH氧化酶(NAPDH oxidase,NOX)亚基及其调控的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蛋白激酶(phosphatidyl inosit013-kinase/Akt,PBK/Akt)、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信号通路及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1(metalmatrix proteinase-1,MMP-1)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SC-T6细胞,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瘦素组(100 ng/mL)、UA干预组(UA 50μmol/L+瘦素)、NOX抑制剂DPI干预组(DPI 20μmol/L+瘦素)、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干预组(SB203580 10μmol/L+瘦素)及PI3K抑制剂LY294002干预组(LY294002 10μmol/L+瘦素)。采用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NOX亚基gp91^(phox)、p22^(phox)、p67^(phox)、Rac1蛋白表达;信号通路PI3K、Akt、P38MAPK的活化及TIMP-1、MMP-1蛋白表达。结果 UA能显著抑制瘦素诱导的gp91^(phox)、p22^(phox)、p67p^(phox)、Rac1蛋白表达(P均<0.01),但UA对gp91^(phox)、p67^(phox)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不及DPI和LY294002。UA能抑制瘦素诱导的PI3K蛋白表达及Akt、P38MAPK蛋白磷酸化(P均<0.01),与DPI及LY294002作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A能抑制瘦素诱导的TIMP-1蛋白表达,同时促进MMP-1蛋白表达(P均<0.01)。结论 UA能抑制瘦素诱导的大鼠HSC-T6细胞NOX亚基gp91p^(phox)、p22ph^(phox)、p67p^(phox)、Rac1表达及PI3K/Akt、P38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其下调TIMP-1蛋白及上调MMP-1蛋白表达的机制可能与UA抑制NOX调控的PI3K/Akt及P38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HSC) 熊果酸(UA) NADPH氧化酶(NOX) 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 蛋白激酶(PI3K Akt)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KN、PI3K及NF-κB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6表达的的影响及缬沙坦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于霏 金元哲 +3 位作者 雷明明 张学颖 张晓春 刘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探讨不规则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核因子κB(NF-κB)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6表达的影响及缬沙坦的干预作用,研究FKN影响IL-6表达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 目的探讨不规则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核因子κB(NF-κB)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6表达的影响及缬沙坦的干预作用,研究FKN影响IL-6表达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将提取的PBMC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FKN组、LY294002组(PI3K抑制剂)、PDTC组(NF-κB抑制剂)、FKN+缬沙坦组、FKN+LY294002组、FKN+PDTC组,后二组在FKN诱导PBMC细胞前分别由LY294002、PDTC预处理。各组PBMC分别在12 h和24 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的IL-6表达。结果培养12 h后,与对照组比较,FKN组IL-6明显降低(P<0.05),LY294002组和PDTC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FKN组比较,FKN+缬沙坦组IL-6明显降低(P<0.05),FKN+LY294002组IL-6明显升高(P<0.05)、FKN+PDTC组IL-6明显降低(P<0.05)。培养24 h后,各组IL-6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FKN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6的表达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通过PI3K途径抑制IL-6的表达,而通过NF-κB途径促进IL-6的表达,总体上FKN可以抑制IL-6的表达。缬沙坦可增加FKN抑制IL-6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趋化因子 磷脂酰肌醇-3激酶 核因子ΚB IL-6 缬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调节PI3K/AKT通路对高糖诱导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梁德凤 周鑫才 吴芸菲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03-1107,共5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高糖诱导的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F)凋亡及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PDLF细胞,设置NG组(5 mmol/L D-葡萄糖)、HG组(30 mmol/L D-葡萄糖)、NG+Met组(5 mmol/L D-葡萄糖+2 mm...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高糖诱导的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F)凋亡及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PDLF细胞,设置NG组(5 mmol/L D-葡萄糖)、HG组(30 mmol/L D-葡萄糖)、NG+Met组(5 mmol/L D-葡萄糖+2 mmol/L二甲双胍)、HG+Met组(30 mmol/L D-葡萄糖+2 mmol/L二甲双胍)和HG+Met+Mil组(30 mmol/L D-葡萄糖+2 mmol/L二甲双胍+50 nmol/L Miltefosine),培养48 h。采用CCK-8法检测PDLF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DLF细胞凋亡情况和细胞周期分布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DLF细胞中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NG组相比,HG组、HG+Met组、HG+Met+Mil组PDLF细胞A值、S、G2/M期细胞比例、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凋亡率、G0/G1期PDLF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与HG组相比,NG+Met组、HG+Met组、HG+Met+Mil组PDLF细胞A值、S、G2/M期细胞比例、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凋亡率、G0/G1期PDLF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与NG+Met组相比,HG+Met组、HG+Met+Mil组PDLF细胞A值、S、G2/M期细胞比例、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凋亡率、G0/G1期PDLF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与HG+Met组相比,HG+Met+Mil组PDLF细胞A值、S、G2/M期细胞比例、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凋亡率、G0/G1期PDLF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抵抗高糖诱导的PDLF凋亡,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 高糖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肿瘤细胞模型中联合应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酶B通路抑制剂BEZ235和细胞外调解蛋白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抑制剂U0126的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欣欣 张舒 石玉镯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0-534,共5页
目的探讨通过联合应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酶B(AKT)通路抑制剂BEZ235和细胞外调解蛋白激酶(ERK)通路抑制剂U0126抑制膜受体酪氨酸激酶/PI3K/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与ER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 目的探讨通过联合应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酶B(AKT)通路抑制剂BEZ235和细胞外调解蛋白激酶(ERK)通路抑制剂U0126抑制膜受体酪氨酸激酶/PI3K/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与ER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缺失(PTEN-/-)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系作为研究对象,联合应用PI3K、mTOR双重抑制剂BEZ235及ERK激酶抑制剂U0126,通过MTT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BEZ235及U0126对PTEN-/-MEF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二者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6.257 nmol/L及22.85μmol/L。但联合应用BEZ235与U0126,二者表现为拮抗的作用方式。结论在PTEN缺失的细胞系中或PTEN突变的肿瘤的联合靶向治疗中,不推荐应用BEZ235与U0126联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受体酪氨酸激酶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酶B 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 细胞外调解蛋白激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 BEZ235 U01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α抑制剂的虚拟筛选、分子动力学模拟及活性验证 被引量:2
6
作者 殷智鑫 杨盛刚 +2 位作者 张吉泉 汤磊 范菊娣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847-2856,共10页
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被视为开发癌症治疗药物的关键靶点之一。本次实验采用基于靶点的虚拟筛选方法,根据Lipinski’s规则和PAINS规则对ZINC15化合物数据库进行类药性筛选并从中过滤出来500... 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被视为开发癌症治疗药物的关键靶点之一。本次实验采用基于靶点的虚拟筛选方法,根据Lipinski’s规则和PAINS规则对ZINC15化合物数据库进行类药性筛选并从中过滤出来500万个化合物,使用分子对接软件Autodock-vina将这批化合物对接到PI3Kα蛋白激酶(PDB ID:2RD0)的活性口袋中,通过聚类分析去除结构相似度高的化合物,应用ADMETlab评价化合物的成药性,随后对精筛出来的化合物做进一步的体外活性测试。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MM-GBSA方法验证复合物体系的稳定性,最终获得4个潜在的PI3Kα靶向小分子抑制剂。化合物ZINC33127329的生物活性在微摩尔级别,其IC_(50)值为8.79±2.58μmol/L。研究活性化合物与PI3Kα蛋白激酶的互作模式,揭示该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为设计选择性高,效力强的靶向PI3Kα蛋白激酶抑制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与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3激酶 抗肿瘤 虚拟筛选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K3及其生物学功能
7
作者 王咪 熊鲲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6,共8页
核糖体S6激酶3(RSK3)具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在人体组织中广泛表达.RSK3属于90ku的RSK家族,可通过促蛋白磷酸化作用在Ras-MAPK和PI3K-mTOR下游通路中作为重要的一级效应分子参与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存活和分化等多方面的调控.... 核糖体S6激酶3(RSK3)具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在人体组织中广泛表达.RSK3属于90ku的RSK家族,可通过促蛋白磷酸化作用在Ras-MAPK和PI3K-mTOR下游通路中作为重要的一级效应分子参与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存活和分化等多方面的调控.简述RSK3的结构、表达、细胞中的调控机制与功能及其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S6激酶3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磷酸肌醇依赖的蛋白激酶 磷脂酰肌醇3-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ycyrrhiza Flavonoids Promote Osteoblast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by Activating Runx2 via the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8
作者 CHU Hongdan LIANG Zheng +4 位作者 XU Jingru WANG Zhenhua LI Gang GAN Jing XU Bo 《食品科学》 2025年第20期188-198,共11页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licorice flavonoids in alleviating bone loss caused by osteoporosis,this study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four glycyrrhiza flavonoids,naringenin,liquiritigenin,isoliquiritig...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licorice flavonoids in alleviating bone loss caused by osteoporosis,this study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four glycyrrhiza flavonoids,naringenin,liquiritigenin,isoliquiritigenin,and licochalcone A,on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by molecular docking simulation,alkaline phosphatase(ALP)activity and osteocalcin(OCN)content assays,and 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expression,and explored their potential molecular mechanisms.The results of molecular docking showed that the docking score of liquiritigenin with the estrogen receptor(ER)was the highest.All four flavonoids up-regulated ALP activity and OCN concentration in MC3T3-E1 cells,thereby elevating the mineralization level,among which liquiritigenin was the most effective.Moreover,treatment with a 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inhibitor(LY294002)inhibited liquiritigenin from inducing increased phosphorylation levels in the PI3K/protein kinase B(AKT)signaling pathway and up-regulation of Runx2 expression,suggesting that PI3K and AKT were involved in osteogenic action.Liquiritigenin reversed bone mineral density loss in a zebrafish osteoporosis model.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liquiritigenin has the most significant osteogenic effect among the four estrogen-like flavonoids,stimulating osteoblast differentiation and bone mineralization through the activation of Runx2 via the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s.In conclusion,this study highlights the great potential of liquiritigenin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osteopo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3T3-E1 cells liquiritigenin osteogenesis 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kinase B signaling pathway zebrafi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蛭降糖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晓天 陈禹 +7 位作者 于春江 袁语泽 郑敬彤 张超 赛景影 宋晨雪 谢婧书 王放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05-811,共7页
目的:探讨芪蛭降糖胶囊(QJ)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阐明其药物作用的分子药理机制。方法:100只Wistar大鼠采用高脂饮食联合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DM),参芪降糖颗... 目的:探讨芪蛭降糖胶囊(QJ)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阐明其药物作用的分子药理机制。方法:100只Wistar大鼠采用高脂饮食联合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DM),参芪降糖颗粒阳性对照组(SQ),芪蛭降糖胶囊低(QJL)、中(QJM)和高剂量组(QJH),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NC)。芪蛭降糖胶囊低、中和高剂量组药物浓度分别为0.34、0.68和1.35g·kg-1;参芪降糖颗粒药物浓度为0.27g·kg-1。大鼠建模成功后,给予相应浓度药物干预治疗8周。经药物干预后,应用血糖检测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脂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Real Time PCR法测定肝脏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葡萄糖转运体4(GLUT4)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脂联素(ADPN)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FINS和IRI显著升高(P<0.05或P<0.01);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脏组织中IRS-1、PI3K和GLUT4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血清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ADPN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芪蛭降糖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及参芪降糖颗粒阳性对照组大鼠FBG和IRI显著降低(P<0.01);芪蛭降糖胶囊中、高剂量组及参芪降糖颗粒阳性对照组FINS显著降低(P<0.05);芪蛭降糖胶囊中剂量组及参芪降糖颗粒阳性对照组血清TC、TG和LDL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HDL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脏组织中IRS-1、PI3K和GLUT4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芪蛭降糖胶囊中、高剂量组及参芪降糖颗粒阳性对照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ADPN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芪蛭降糖胶囊具有改善糖尿病大鼠IR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改善糖脂代谢、影响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蛭降糖胶囊 糖尿病 实验性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受体底物1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葡萄糖转运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rtmannin对凝血酶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和磷脂酰肌醇三磷酸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文 黄石安 梁念慈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620-623,共4页
W ortm annin 是肌醇磷脂3激酶的不可逆抑制剂.用比浊法分析血小板聚集;肌醇磷脂用32 P磷酸钠标记,用氯仿和甲醇抽提,用 T L C和放射自显影分析,研究了 W ortm annin 对凝血酶诱导的人血小板... W ortm annin 是肌醇磷脂3激酶的不可逆抑制剂.用比浊法分析血小板聚集;肌醇磷脂用32 P磷酸钠标记,用氯仿和甲醇抽提,用 T L C和放射自显影分析,研究了 W ortm annin 对凝血酶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和磷脂酰肌醇三磷酸( P I P3)累积的影响.结果显示, W ortm annin 对凝血酶(500 U/ L)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20~80μm ol/ L).凝血酶(500 U/ L)诱导人血小板 P I P3 的累积, W ortm annin 对此累积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40~160 μm ol/ L).结果提示: W ortm annin 可能是潜在的抗血小板药物,抑制凝血酶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主要与其抑制 P I P3 的累积有关.结果也提示,肌醇磷脂3激酶在血小板活化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TMANNIN 血小板聚集 磷脂酰肌醇 三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在常氧条件下的调节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晓霞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3-56,共4页
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对细胞内缺氧应答起着关键的作用,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缺氧条件下的机制调节。实际上,含氧量正常条件下,缺氧诱导因子同样可以通过不同的受体介导因子,如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达到同样的目的。综合缺氧诱导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对细胞内缺氧应答起着关键的作用,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缺氧条件下的机制调节。实际上,含氧量正常条件下,缺氧诱导因子同样可以通过不同的受体介导因子,如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达到同样的目的。综合缺氧诱导因子常氧条件下调节的有关机制以对其有更全面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 生长因子 鳞酯酰激酶3 丝氨酸劣氨酸激酶 有丝分裂原活性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抑制EGF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侵袭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宁宇 芦宏 +3 位作者 常丽君 张红伟 张灏 李冠武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87-291,共5页
背景与目的侵袭转移是人肺腺癌死亡的主要原因,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可通过活化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人肺腺癌A549细胞侵袭。本实验旨在研究白藜芦醇抑制EGF诱导体外A549细胞侵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 背景与目的侵袭转移是人肺腺癌死亡的主要原因,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可通过活化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人肺腺癌A549细胞侵袭。本实验旨在研究白藜芦醇抑制EGF诱导体外A549细胞侵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确定白藜芦醇对A549细胞无明显毒性的浓度范围,并以该浓度范围内的白藜芦醇作用EGF诱导的A549细胞,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其抑制细胞侵袭作用,明胶酶谱法分析细胞的MMP-2活性变化,Westernblot检测EGF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30μM内的白藜芦醇无明显的细胞毒性,20μM处理的受EGF诱导的A549细胞侵袭能力明显降低,MMP-2分泌减少,胞内p-ERK1/2和PI3K(0.5h-6h)含量下降。结论20μM白藜芦醇可有效抑制A549细胞侵袭,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ERK通路和PI3K-Akt通路中相关蛋白激活,最终降低MMP-2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ERK1/2(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PI3K(磷脂酰肌醇三羟基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泻要方含药血清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义芳 胡艳娥 +3 位作者 杨懿 付西 祝捷 由凤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221-3229,共9页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含药血清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将结肠癌HCT116细胞分为不同浓度空白组和痛泻要方含药血清组,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8(CCK8)法检测24、48和72 h各组对HCT116细胞活力的...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含药血清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将结肠癌HCT116细胞分为不同浓度空白组和痛泻要方含药血清组,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8(CCK8)法检测24、48和72 h各组对HCT116细胞活力的影响;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痛泻要方含药血清诱导HCT116细胞凋亡及周期阻滞的作用;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经不同浓度痛泻要方含药血清干预后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1(P21)、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 B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CCK8结果显示,与10%空白组相比,10%痛泻要方含药血清仅在48 h对HCT116细胞活力具有明显抑制效应(P<0.01);与20%空白组比较,20%痛泻要方含药血清在48和72 h可抑制HCT116细胞活力(P<0.01,P<0.05),且空白血清含量增加并不会抑制细胞活力,故后续实验选择10%空白血清、48 h作为药物对照和干预时间;流式细胞术表明,与空白组相比,10%和20%痛泻要方含药血清干预48 h后能将HCT116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P<0.01),并诱导HCT116细胞凋亡(P<0.05),且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同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痛泻要方含药血清能够不同程度上调P21、Bax表达,下调Cyclin B1、CDK1、Bcl-2、p-PI3K、p-Akt表达(P<0.05,P<0.01)。结论痛泻要方能够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泻要方 结肠癌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磷脂酰肌醇 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