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1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诗》无达诂”的经学诠释学内涵
1
作者 姜哲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8-224,共7页
“《诗》无达诂”是汉代经学思想中极具原创性的诠释学命题,然因其在后世文学批评中被逐渐替换为“诗无达诂”这一更具普泛意义的文学阐释命题,其经学诠释的“原初意义”遂为文学阐释的“后起之义”所遮蔽。而在中国经学与西方古典学、... “《诗》无达诂”是汉代经学思想中极具原创性的诠释学命题,然因其在后世文学批评中被逐渐替换为“诗无达诂”这一更具普泛意义的文学阐释命题,其经学诠释的“原初意义”遂为文学阐释的“后起之义”所遮蔽。而在中国经学与西方古典学、释经学的绮错比观中,不仅“《诗》无达诂”的经学语境会以一种再解释的形式被“还原”,且“诂”“训”与“exegesis”亦能在比较视域中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再借之以耶尔姆斯列夫的语言符号系统,“《诗》无达诂”所内蕴的双重诠释学意涵也得以向我们澄明绽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无达诂 exegesis 经学诠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义理阐释的训诂机制——以朱熹《中庸章句》为例
2
作者 王立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1,共9页
由训诂通义理,是古代经典阐释的必由之路。朱熹借助择义明理、易字明理、辨句明理、析章明理、联篇明理等多种训诂手段,对他所建构的以《中庸》为理论纲领的新经典体系进行系统阐释,为从传统儒家学说蜕变而来的新儒学思想寻求文本理据... 由训诂通义理,是古代经典阐释的必由之路。朱熹借助择义明理、易字明理、辨句明理、析章明理、联篇明理等多种训诂手段,对他所建构的以《中庸》为理论纲领的新经典体系进行系统阐释,为从传统儒家学说蜕变而来的新儒学思想寻求文本理据支撑。从字到词,从句到篇,再到跨文本的大语境,朱熹都能精心经营、巧妙阐释,通过体系化的训诂机制,进一步深化了“训诂、义理相为表里”这一命题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诂 义理 训诂学 阐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和语音情绪特征的阈下抑郁辨识模型构建
3
作者 陈梅妹 王洋 +3 位作者 雷黄伟 张斐 黄睿娜 杨朝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1-717,共7页
目的分析阈下抑郁组和正常组的语音情绪特征,并通过6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语音识别分类模型,为阈下抑郁辨识提供客观化依据,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采集正常组和阈下抑郁组的朗读单词和文本的不同语音数据,每个语音段提取384维语音情绪特... 目的分析阈下抑郁组和正常组的语音情绪特征,并通过6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语音识别分类模型,为阈下抑郁辨识提供客观化依据,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采集正常组和阈下抑郁组的朗读单词和文本的不同语音数据,每个语音段提取384维语音情绪特征变量,包括能量特征、梅尔频率倒谱系数、零交叉率特征、声音概率特征、基频特征、差分特征等多个维度。采用递归特征消除方法筛选语音特征变量,然后利用自适应增强算法(AdaBoost)、随机森林(RF)、线性判别分析(LDA)、逻辑回归、Lasso回归和支持向量机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分类模型,并评估模型的性能。为评估模型泛化能力,采用真实世界的语音数据,对最佳阈下抑郁语音识别分类模型进行测试。结果AdaBoost、RF和LDA模型在单词朗读语音测试集上预测准确率为100%、100%和93.3%,展现出高准确率和稳定性;在单词文本语音测试集上,AdaBoost、RF和LDA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为90%、80%和90%,其余3个算法模型的准确率均小于80%。阈下抑郁语音AdaBoost和RF分类模型对真实世界的朗读单词和文本语音数据的预测准确率仍然可以达到了91.7%和80.6%,86.1%和77.8%。结论通过分析语音情绪特征可以有效地识别阈下抑郁个体,AdaBoost和RF模型在阈下抑郁个体分类方面表现出色,是识别阈下抑郁的有力工具,可以为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下抑郁识别 语音情绪特征 机器学习 自适应增强算法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的意义体系看许慎《说文解字》的训诂阐释实践
4
作者 华建光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1-188,共8页
如何在训诂和阐释之间保持适度平衡,这是构建训诂阐释学需要在方法论层面加以回应的问题。对此,许慎的训诂阐释实践有可挖掘的当代价值。以《说文解字》中的“中”为例,许慎围绕“丨”之“上达之通”展开了“中”的意义体系阐释。该体... 如何在训诂和阐释之间保持适度平衡,这是构建训诂阐释学需要在方法论层面加以回应的问题。对此,许慎的训诂阐释实践有可挖掘的当代价值。以《说文解字》中的“中”为例,许慎围绕“丨”之“上达之通”展开了“中”的意义体系阐释。该体系以天人上下相通、万物生生不息为基本原理,以王道流行、安平宽和为理想秩序。正是通过整体理据和整体思想的相互调适,《说文解字》成功构建了训诂与阐释良性互动的字系统,该系统可以与字语境有效衔接,成为诠释早期经典的重要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字系统 训诂 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经》经学训诂模式的汉宋之别
5
作者 白如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61,共10页
“疏解语言障碍”(训)和“阐发义理思想”(理)是经学训诂的两大功能要素。以《毛传》为代表的《诗经》汉学将义理阐发融于字词训释之中,属于“训理合一”模式;而以朱熹《诗集传》为代表的《诗经》宋学则多将字词训释中的义理说解功能向... “疏解语言障碍”(训)和“阐发义理思想”(理)是经学训诂的两大功能要素。以《毛传》为代表的《诗经》汉学将义理阐发融于字词训释之中,属于“训理合一”模式;而以朱熹《诗集传》为代表的《诗经》宋学则多将字词训释中的义理说解功能向外疏解,交由其他模块承担,属于“训理分离”模式。究其内因,文本语境与文化语境的不同突显选择是重要影响因素。清儒沿着具有分析性特征的“训理分离”模式走向更远,为章太炎“中国语言文字学”的创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训诂 《诗经》学 汉宋差异 “训理合一” “训理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方言变音分布与金朝防线的关系研究
6
作者 陈前瑞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99,共8页
根据辛永芬、庄会彬绘制的河南方言D变音和Z变音分布图,可概括两个突出的分布特征:一是沿金代黄河东北走向的带状分布,一是以金末都城开封为中心的环状分布。该特征不仅分别与金朝的关河防线与汴京防线有关,而且能得到《金史》移民记录... 根据辛永芬、庄会彬绘制的河南方言D变音和Z变音分布图,可概括两个突出的分布特征:一是沿金代黄河东北走向的带状分布,一是以金末都城开封为中心的环状分布。该特征不仅分别与金朝的关河防线与汴京防线有关,而且能得到《金史》移民记录的部分印证。女真语与汉语方言接触引发的变音假设可以解释河南各地D变音、Z变音的区域分布,构拟D变音的发展阶段,加深对北方汉语与北方语言接触过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变音 金代黄河 女真移民 形态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小学生英语语音意识的发展
7
作者 马丽 陈发坤 +3 位作者 罗喆 赵晶婕 王小娟 杨剑峰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3,共9页
语音意识对儿童阅读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探讨了汉语小学生英语语音意识的发展,结果发现:(1)在音节感知/操作和记忆任务上的作业成绩要明显优于音素等其它语音单元;(2)在首/尾音的部分任务和三个单元以内的任务上都处于明显的发展... 语音意识对儿童阅读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探讨了汉语小学生英语语音意识的发展,结果发现:(1)在音节感知/操作和记忆任务上的作业成绩要明显优于音素等其它语音单元;(2)在首/尾音的部分任务和三个单元以内的任务上都处于明显的发展中;(3)在辅音丛的省音任务和三个单元以上的操作和记忆任务上都表现出困难,发展缓慢。结果表明小学生的英语语音意识在不同语音单元、不同单元数量、以及不同语音加工能力上都表现出发展不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学习 汉语儿童 语音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声汉《齐民要术今释》古音校注研究
8
作者 陈哓梅 史全社 张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3-160,共8页
甲辰初秋斗口雅集古农会倡言,古农学复兴创新将向音韵校勘层次深化,并以此文发其端。石声汉《齐民要术今释》音注材料包括“校记”“注解”和“释文”中的注音。为较全面地展示《齐民要术今释》古音校注的内容、体例、方法和特色,对《... 甲辰初秋斗口雅集古农会倡言,古农学复兴创新将向音韵校勘层次深化,并以此文发其端。石声汉《齐民要术今释》音注材料包括“校记”“注解”和“释文”中的注音。为较全面地展示《齐民要术今释》古音校注的内容、体例、方法和特色,对《齐民要术今释》进行了系统梳理,发现其使用的注音方法主要有汉语拼音、直音法、纽四声法和注明声调四种。《齐民要术今释》古音校注的特色,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总结:兼用多种注音方法;构拟古音;给引文中的古代反切注音,包括注古音和今音;说明方言读音;参考《说文解字》《广韵》《集韵》《玉篇》等古代字书、韵书对原书注音进行勘误审定。石先生将传统语言文字学和现代科学相结合,开辟了古农书注释的新路子,为后世的古农书整理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民要术今释》 古音校注 注音方法 拟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时音感与历时蕴含:安阳方言“徽宗语”语音的生成音系学研究
9
作者 陈卫恒 《语言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8-401,共14页
文章将安阳方言"徽宗语"生成规则简明概括为附加成分ai-k按介音条件分布、变化的规则,从"声介合母"得出合口介音归属判别的具体声韵条件,从单字本音与"徽宗语"形式的不对应得出"儿""二&qu... 文章将安阳方言"徽宗语"生成规则简明概括为附加成分ai-k按介音条件分布、变化的规则,从"声介合母"得出合口介音归属判别的具体声韵条件,从单字本音与"徽宗语"形式的不对应得出"儿""二"等字"徽宗语"形式基于早期单字音生成,说明深层形式兼顾历史的重要性。通过汉语内部的方言比较,得出"徽宗语"设计规则发生、发展的渐进性。通过比较汉藏、印欧语言秘密语,指出:音节结构的声韵二分,不仅属于汉语,作为非线性音系学接受的音节分析原则,也具有普通语言学意义;汉语"徽宗语"同英语Pig Latin密语语音形式分合机理差异的根源,不在语音形式本身,而在语音单位与语法单位的接口关系上,对应的是汉语作为单音节语素语(MonosyllabicMorpheme Language)与英语作为多音节词语(X-syllabicWord Language)的差异,是词根语素音形(Root Form)与词音形(Word Form)的分合机理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时与历时 表层与底层 安阳方言 徽宗语 生成音系学与形态音系类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况“古道声教”诗学观的创作实践及其文学史意义
10
作者 隋雪纯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140,共10页
“古道声教”为顾况的核心诗学理念,对其创作的影响体现在拟古乐府仿摹旧题、追复汉魏声情,并将古乐府自然佚荡的辞藻、生动鲜明的事象、流贯的意脉和“情思发动”之精神延伸为古体诗创作的普遍方法和整体风调;顾况“古道声教”观念最... “古道声教”为顾况的核心诗学理念,对其创作的影响体现在拟古乐府仿摹旧题、追复汉魏声情,并将古乐府自然佚荡的辞藻、生动鲜明的事象、流贯的意脉和“情思发动”之精神延伸为古体诗创作的普遍方法和整体风调;顾况“古道声教”观念最鲜明的实践体现在《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不仅仿拟《诗经》辞藻句式、格调音声,且将束皙《补亡诗》演绎旧题的方法转为诗题和旨意的独造,构建“补亡训传”这一模拟《诗经》文本及笺释的诗体样态,丰富并发展了“补亡”创作传统;本于“古道声教”原则而以“补亡训传”之法承续《小雅》规讽怨刺品格、推尊风雅古道以及崇尚“建安正始”以上声教王化等明确追求的提出,也使顾况成为盛中唐复古诗学承转和诗体变革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况 补亡诗 补亡训传 复古诗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音情感识别在联合收割机疲劳驾驶预警中的研究——基于汉语语言音韵
11
作者 胡士强 罗杨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206,共5页
通过汉语语言音韵的语音情感识别实现联合收割机疲劳驾驶检测具有非侵入性、高效准确、实时性强、可普及性强和应用场景广泛等优点。因此,为了提高疲劳驾驶准确识别率,将梅尔频率倒谱系数和汉语语言音韵融合在一起,利用高斯混合模型和... 通过汉语语言音韵的语音情感识别实现联合收割机疲劳驾驶检测具有非侵入性、高效准确、实时性强、可普及性强和应用场景广泛等优点。因此,为了提高疲劳驾驶准确识别率,将梅尔频率倒谱系数和汉语语言音韵融合在一起,利用高斯混合模型和极限学习机作为分类器进行语音疲劳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疲劳识别率很高,平均正确识别率达到了93.17%,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言音韵 情感识别 联合收割机 疲劳驾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话禁止词“咪”为“唔使”合音证
12
作者 王毅力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9-216,共8页
“咪”是广州话中常见的表禁止或劝阻的否定副词。根据方言调查语料和方言历史文献,从音义两方面证明广州话禁止词“咪”确实是来自否定结构“唔使”的合音。合音形式“咪”原本和否定结构“唔使”里的“使”一样读阴上调,今读阳上调是... “咪”是广州话中常见的表禁止或劝阻的否定副词。根据方言调查语料和方言历史文献,从音义两方面证明广州话禁止词“咪”确实是来自否定结构“唔使”的合音。合音形式“咪”原本和否定结构“唔使”里的“使”一样读阴上调,今读阳上调是根据合音形式的声母为次浊而作出的声调调整;历史上的“唔使”兼有必要性否定和禁止性否定两种用法,“唔使”合音为“咪”是在禁止祈使句中实现的,合音词“咪”继承的是“唔使”的禁止性否定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止词 “咪” “唔使” 合音词 音义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儿女英雄传》看一百四十年来常州话的演变
13
作者 黄河 郑子宁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4-534,共11页
文章分析了晚清小说《儿女英雄传》中的北京话和常州话的对音材料,并结合93个常州地区方言点的共时调查材料,拟测一百四十年前的常州话的面貌。然后和赵元任于1928年记载的常州话比较,梳理了1878年至1928年五十年间发生的诸多音韵变化,... 文章分析了晚清小说《儿女英雄传》中的北京话和常州话的对音材料,并结合93个常州地区方言点的共时调查材料,拟测一百四十年前的常州话的面貌。然后和赵元任于1928年记载的常州话比较,梳理了1878年至1928年五十年间发生的诸多音韵变化,并给出解释。通过本个案研究,文章揭示了明清小说中的方言语料对方言研究的重要性,同时强调把文献材料和共时调查得到的方言地理材料结合,对研究方言的区域性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州话 《儿女英雄传》 古方言拟测 方言地理 历时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书》及其相关文献中的喻四纽与定纽
14
作者 储泰松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5-544,共10页
《魏书》中有几条避讳材料,涉及到喻四与定纽的关系,自古以来意见不一,而同期文献里,也出现了不少。通过相关材料的排比分析,并结合北方阿尔泰语系语言中辅音d-与j-的演变规律,可以看出中古时期汉文文献中喻四与定纽的混读是受到阿尔泰... 《魏书》中有几条避讳材料,涉及到喻四与定纽的关系,自古以来意见不一,而同期文献里,也出现了不少。通过相关材料的排比分析,并结合北方阿尔泰语系语言中辅音d-与j-的演变规律,可以看出中古时期汉文文献中喻四与定纽的混读是受到阿尔泰语系语言影响所致。正因为阿尔泰语系在中古时期正经历d->j-这一变化,使得边疆地区常与鲜卑、突厥/回鹘、蒙古语言接触的汉语方言里仍然保留喻四与定纽读音交错的现象,虽然在同期汉语通语里这一变化已经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音 喻四纽 定纽 《魏书》 阿尔泰语系语言 语言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诗歌中的语音连贯与翻译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东风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75,F0003,共10页
语音之间明显存在的重复关系会形成一种连贯效应;这种现象多见于诗歌之中,最常见的是行末音节的重复,以及音节轻重、长短、平仄的有规律重复,它们建构了诗歌中的韵式与节奏,从而形成诗歌的音乐性。本文分析了英语诗歌中的语音连贯机制,... 语音之间明显存在的重复关系会形成一种连贯效应;这种现象多见于诗歌之中,最常见的是行末音节的重复,以及音节轻重、长短、平仄的有规律重复,它们建构了诗歌中的韵式与节奏,从而形成诗歌的音乐性。本文分析了英语诗歌中的语音连贯机制,指出在翻译中再现原诗音乐性的最优方案是将原诗语音连贯的模式用译文语言以尽可能接近的方式复制出来:对于利用音节重复建构韵式的连贯模式,译文也应采用同样的语言策略;而对于原文利用音节的轻重来建构节奏的连贯模式,译文则采用“以平仄代抑扬”的方式来作对应。如此,方能将原诗的格律以最优化的方式体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翻译 语音连贯 音节 音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中央凹N+2位置汉字识别过程中形音义的激活
16
作者 袁小源 李赛男 +1 位作者 巫金根 闫国利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1-318,共8页
为明确汉语读者对副中央凹汉字的识别过程,研究采用副中央凹启动范式与词汇判断任务,通过三个实验,系统地探讨了读者对副中央凹N+2位置汉字形音义信息的激活情况及其激活的时间进程。结果显示,在反应时或错误率指标上,汉语读者表现出字... 为明确汉语读者对副中央凹汉字的识别过程,研究采用副中央凹启动范式与词汇判断任务,通过三个实验,系统地探讨了读者对副中央凹N+2位置汉字形音义信息的激活情况及其激活的时间进程。结果显示,在反应时或错误率指标上,汉语读者表现出字形干扰与语义促进效应,未表现出语音的激活效应。综合三个实验的结果可以说明,副中央凹汉字的语义可以由字形直接获得,并不一定通过语音的中介作用,读者在副中央凹汉字形音义激活的时间顺序为字形-语义-语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识别 副中央凹 字形 语音 语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释类典籍三重语义层级与文本异文——以《论语》经注疏为中心
17
作者 于芝涵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4-150,共7页
注释类典籍包含词义、文义、训释三级语义层,每一层级的语义都可以影响文本用字导致异文。以《论语》经注疏为讨论中心,可发现三级语义系统和异文之间的制约与平衡关系:首先,汉语字词关系的对应具有历时性,后世以分化字、通用字、本字... 注释类典籍包含词义、文义、训释三级语义层,每一层级的语义都可以影响文本用字导致异文。以《论语》经注疏为讨论中心,可发现三级语义系统和异文之间的制约与平衡关系:首先,汉语字词关系的对应具有历时性,后世以分化字、通用字、本字改早期文本的母字、异体字、通假字,会导致后时文本呈现异文。其次,文本的文义具有兼容性,后世使用“对文则异,散文则通”的近义词替换,或“据经造字”表达文义,也会导致后时文本呈现异文。再次,经注本的训释参与构建文本意义系统,后世选择与训释更切合的文字形体,以至出现“据注改经”,亦会导致后时文本呈现异文。总体来看,后出异文多致力于加强文字和文本意义层级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文 词义 文义 训释 《论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形音整合能力:字形和字音的相互影响
18
作者 刘梦连 杨滢晖 +1 位作者 赵一帆 毕鸿燕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51-1760,共10页
目的是探查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者在形音整合过程中,字形和字音的相互影响是否存在异常。实验1以30名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29名同年龄对照组儿童为被试,使用视听跨通道的字形判断任务,结果发现一致语音对字形加工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 目的是探查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者在形音整合过程中,字形和字音的相互影响是否存在异常。实验1以30名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29名同年龄对照组儿童为被试,使用视听跨通道的字形判断任务,结果发现一致语音对字形加工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语音对字形加工的影响不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实验2以32名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32名同年龄对照组儿童为被试,使用视听跨通道的语音判断任务,结果发现一致字形对语音加工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不一致字形对语音加工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同年龄对照组字形对语音加工的影响显著大于发展性阅读障碍组。以上的结果说明,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形−音整合中字形对语音加工的影响上存在异常,但语音对字形加工的影响不存在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性阅读障碍 视听整合 字形 字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境与文本结构融合的中文拼写纠错方法
19
作者 刘昌春 张凯 +2 位作者 包美凯 刘烨 刘淇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1-463,共13页
在中文拼写纠错任务的处理中往往存在对句子的语义理解不够且对于汉字的语音和视觉信息利用较少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语境置信度和汉字相似度的纠错方法(ECS).该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理论,融合汉字的视觉相似度、汉字的语音... 在中文拼写纠错任务的处理中往往存在对句子的语义理解不够且对于汉字的语音和视觉信息利用较少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语境置信度和汉字相似度的纠错方法(ECS).该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理论,融合汉字的视觉相似度、汉字的语音相似度以及微调过的预训练BERT模型,能自动提取句子语义并利用汉字的相似性.具体地,通过对预训练的中文BERT模型进行微调,使之能适应下游的中文拼写纠错任务;同时,利用表意文字描述序列获取汉字的树形结构作为视觉信息,采用汉字的拼音序列作为语音信息;最后,利用编辑距离得出汉字的视觉和语音相似度,并将这些相似度数据与微调过的BERT模型融合,以实现纠错任务.在SIGHAN标准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显示,和基准模型相比,提出的ECS方法其F1-score提升巨大,在检错层面上提升2.1%,在纠错层面上提升2.8%,也验证了将汉字的语境信息、视觉信息与语音信息融合用于中文拼写纠错任务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拼写纠错 BERT 汉字语音相似度 汉字视觉相似度 预训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来江苏方言的语音演变
20
作者 顾黔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7,共10页
百年间,江苏各市县方言发生了或快或慢、或系统或零星的变化。交界地带方言由于长期频繁的接触,出现了不同层次的竞争和叠置。本文从古知庄章与精见组声母的分合、古全浊声母的演变、古蟹止臻摄合口端知系介音的有无、古咸山摄舒声韵母... 百年间,江苏各市县方言发生了或快或慢、或系统或零星的变化。交界地带方言由于长期频繁的接触,出现了不同层次的竞争和叠置。本文从古知庄章与精见组声母的分合、古全浊声母的演变、古蟹止臻摄合口端知系介音的有无、古咸山摄舒声韵母格局的简化、入声的舒化等五个方面,考察江苏方言百年来语音演变轨迹,探寻其规律及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方言 语音特征 历时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