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1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种群的天然更新
被引量:
22
1
作者
吴大荣
吴永彬
《植物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8年第3期8-12,共5页
调查了福建省罗卜岩自然保护区闽楠〔Phoebebournei(Hemsl.)Yang〕种群天然更新情况,结果表明:闽楠种群天然更新良好,种子繁殖更新是其天然更新的主要方式,种群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型,它能使闽楠种群稳...
调查了福建省罗卜岩自然保护区闽楠〔Phoebebournei(Hemsl.)Yang〕种群天然更新情况,结果表明:闽楠种群天然更新良好,种子繁殖更新是其天然更新的主要方式,种群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型,它能使闽楠种群稳定增长;也可通过萌蘖繁殖进行天然更新,但更新能力较弱,种群净生殖率Ro<1.0,内禀增长能力rm<0,种群数量将递减。林冠下和林窗中更新均能使闽楠种群稳定增长,由于闽楠种子以重力传播为主,集中于母树周围,且幼苗与幼树能耐一定荫蔽,故在现存亚热带闽楠群落中,林冠下是闽楠种群更新的主要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更新
林窗
种子雨
林冠
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杉木林下套种闽楠不同规格容器苗生长效果分析
2
作者
黄宇
《福建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42-48,共7页
以杉木林下套种闽楠6种规格容器苗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对其造林后1~8 a林分进行动态跟踪,比较闽楠和杉木的地径、胸径、最大冠幅、树高、枝下高及杉木单株材积的差异。结果表明,杉木林下套种不同规格闽楠容器苗,造林当年、2 a、8 a后的闽...
以杉木林下套种闽楠6种规格容器苗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对其造林后1~8 a林分进行动态跟踪,比较闽楠和杉木的地径、胸径、最大冠幅、树高、枝下高及杉木单株材积的差异。结果表明,杉木林下套种不同规格闽楠容器苗,造林当年、2 a、8 a后的闽楠Ⅰ级苗地径、最大冠幅、树高均高于Ⅱ级苗;3 aⅠ级苗造林的地径、胸径、最大冠幅、树高、枝下高生长量均最大,其年平均生长量分别达7.16 mm、7.40 mm、35.19 cm、63.20 cm、10.66 cm。造林8 a后,1 aⅡ级苗闽楠容器苗造林地内的杉木地径、胸径、单株材积均最大,分别达44.04 cm、36.53 cm、0.92 m 3,分别比平均值高出11.38%、10.83%、21.05%;2 aⅡ级苗闽楠容器苗造林地的杉木最大冠幅、树高均最大,分别达6.86 m、21.53 m,分别比平均值高出10.47%、3.66%。综合闽楠和杉木的各指标分析,杉木林下套种闽楠3 aⅠ级苗,闽楠和杉木二者的平均综合评分最高,达0.7347;为促进杉木林下套种闽楠幼林的生长,兼顾杉木大径材的培育,建议选用闽楠3 aⅠ级苗进行杉木林下套种,造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闽楠
容器苗
生长性状
单株材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闽北山地不同抚育方式对闽楠幼林生长效应的分析
3
作者
许露
《绿色科技》
2025年第9期114-116,120,共4页
以福建闽北山地闽楠幼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抚育措施对闽楠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穴块、带状和全垦等抚育措施,对闽楠幼林地径、树高和冠幅都产生积极的影响;除全垦抚育对冠幅影响不大外,其他抚育措施可明显促进闽楠幼林的地径...
以福建闽北山地闽楠幼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抚育措施对闽楠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穴块、带状和全垦等抚育措施,对闽楠幼林地径、树高和冠幅都产生积极的影响;除全垦抚育对冠幅影响不大外,其他抚育措施可明显促进闽楠幼林的地径、树高和冠幅的生长,地径比较为:带状抚育(3.93 cm)>全垦抚育(3.88 cm)>穴块抚育(3.82 cm)>对照组(3.50 cm);树高比较为:带状抚育(3.71 m)>穴块抚育(3.62 m)>全垦抚育(3.15 m)>对照组(2.93 m);冠幅比较为:带状抚育(2.16 m)>穴块抚育(1.94 m)>全垦抚育(1.84 m)>对照组(1.71 m)。生产上闽楠幼林抚育可采用带状抚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幼林
林分抚育
生长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闽楠人工林细根寿命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19
4
作者
郑金兴
黄锦学
+3 位作者
王珍珍
熊德成
杨智杰
陈光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7532-7539,共8页
采用微根管技术对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人工林细根生长动态进行了连续2a的观测,通过Kaplan-Meier方法估计细根寿命,使用对数秩检验(Log-rank test)比较单一因素(细根直径、序级、出生季节和土层)对细根寿命的影响;并分析细...
采用微根管技术对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人工林细根生长动态进行了连续2a的观测,通过Kaplan-Meier方法估计细根寿命,使用对数秩检验(Log-rank test)比较单一因素(细根直径、序级、出生季节和土层)对细根寿命的影响;并分析细根化学性质对细根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出生季节极显著影响闽楠细根寿命(P<0.01),细根主要在春季出生(82.36%),夏季出生的细根平均寿命和中值寿命皆最长,分别为(218±23)d和(175±65)d;土层对闽楠细根寿命的影响不显著(P>0.05),下层(20—40 cm)细根平均寿命为(126±4)d高于表层(0—20cm)的(116±5)d;细根平均寿命随直径增大而极显著增大(P<0.01),0—0.3 mm的细根平均寿命为(109±4)d,0.3—0.6 mm的为(123±5)d,0.6—1 mm的为(139±11)d,1—2 mm的为(185±25)d。随着径级增大,闽楠细根碳含量极显著增大(P<0.01),氮含量极显著减小(P<0.01),碳氮比极显著增大(P<0.01),磷含量极显著减小(P<0.01)。细根平均寿命随序级增大亦显著增大(P<0.05),其中一级根平均寿命和中值寿命分别为(120±4)d和(89±1)d,高级根的则为(137±7)d和(123±1)d。以上结果表明闽楠细根寿命受到细根形态结构(直径和序级)、出生季节以及细根化学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人工林
细根
寿命
微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杉木人工林下杉木、楠木和木荷叶凋落物分解特征及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
49
5
作者
林开敏
章志琴
+2 位作者
叶发茂
林艳
李卿叁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2期34-39,共6页
采用网袋法,对0-360 d内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 Hook.〕、楠木〔Phoebe bournei(Hemsl.)Yang〕和木荷(Schima superbaGardn.et Champ.)叶凋落物在杉木人工林下的分解特征及营养元素(N、P、K和C)含量的变化动态...
采用网袋法,对0-360 d内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 Hook.〕、楠木〔Phoebe bournei(Hemsl.)Yang〕和木荷(Schima superbaGardn.et Champ.)叶凋落物在杉木人工林下的分解特征及营养元素(N、P、K和C)含量的变化动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经过360 d的分解,杉木、楠木和木荷叶凋落物的干质量损失率分别为40.6%、42.0%和51.6%,平均腐解率分别为0.001 3、0.001 6和0.002 0 d-1,叶凋落物的分解半衰期分别为537、482和372 d。在整个分解过程中,3个树种叶凋落物中P含量总体上均呈波动且缓慢的上升趋势;K含量在分解过程前期均急剧下降,然后随分解时间的延长变化趋缓;N含量变化差异较大,随分解时间的延长,杉木叶凋落物中N含量呈缓慢上升趋势,另外2个树种叶凋落物中N含量总体上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C含量基本上呈前期上升、中期下降、后期又略有上升的趋势,而C/N比则呈前期略上升而后期逐渐下降的趋势。3个树种叶凋落物分解过程中N、P、K和C的释放率及其动态变化也存在一定差异。3个树种叶凋落物中K的释放率均较高、变化趋势较接近,且均处于净释放状态;杉木叶凋落物中N、P和C的释放率总体上低于另2个树种,且木荷叶凋落物中N、P和C基本均处于单调净释放状态,而杉木叶凋落物中N、P和C以及楠木叶凋落物中P和C在分解过程前期均略呈净富集状态,之后N和C基本上呈净释放状态、P则呈波动式净释放状态。结果表明,在杉木人工林下,阔叶树种(楠木和木荷)叶凋落物比针叶树种(杉木)叶凋落物易分解,且阔叶树种叶凋落物中的营养元素也较易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楠木
木荷
叶凋落物
分解
养分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杉木林林内光环境对楠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8
6
作者
王俊男
于洋洋
+3 位作者
林柳兴
庄正
邹显花
刘爱琴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5-430,共6页
为探讨杉木林林内光环境对林下套种楠木的生长和冠层结构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林分密度、不同坡向的杉木林冠层光辐射因子(冠下总辐射PPFD、天空开度DIFN、叶面积指数LAI)进行分析,研究杉木林冠层光辐射因子对林下楠木生长和冠层结构所产...
为探讨杉木林林内光环境对林下套种楠木的生长和冠层结构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林分密度、不同坡向的杉木林冠层光辐射因子(冠下总辐射PPFD、天空开度DIFN、叶面积指数LAI)进行分析,研究杉木林冠层光辐射因子对林下楠木生长和冠层结构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林分密度样地的杉木林冠层光辐射相较于高林分密度样地更有利于林下楠木的生长和冠层结构的提高,其中,林下楠木的各项生长指标(树高、地径)分别比高林分密度样地高出5.4%和22.1%,地径增量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林下楠木的冠层结构指标(冠幅、树冠率、树冠体积、树冠圆满度)分别比高林分密度样地高出了11.3%、2.3%、22.2%和1.6%,但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坡向的杉木林冠层光辐射对林下楠木的生长和冠层结构也有较大的影响,阳坡样地的杉木林冠层光辐射对林下楠木生长指标(树高、地径)的影响与阴坡样地相比,分别高出了23.7%和15.4%,其中树高增量差异显著(P<0.05);而林下楠木的冠层结构指标与阴坡样地相比,除了树冠圆满度降低了8.2%,其余楠木冠层结构指标(冠幅、树冠率、树冠体积)分别高出5.6%、3.4%和28.6%,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楠木
套种
光辐射
生长
冠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闽楠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
被引量:
12
7
作者
刘雄盛
肖玉菲
+3 位作者
蒋燚
李娟
林建勇
梁瑞龙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3-161,共9页
采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技术对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闽楠为典型异面叶,叶片中脉发达,维管束呈扇形,导管径向排列,韧皮部外侧有大量韧皮纤维分布。上表皮外侧具角质层...
采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技术对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闽楠为典型异面叶,叶片中脉发达,维管束呈扇形,导管径向排列,韧皮部外侧有大量韧皮纤维分布。上表皮外侧具角质层,下表皮外侧无角质层,下表皮细胞呈犬牙状向外凸起,有表皮毛和气孔分布,气孔为双环型、外凸;栅栏组织由1层细胞组成,海绵组织由3~4层细胞组成。茎的初生结构中,表皮轻微角质化,厚角细胞5~6层,薄壁细胞5~7层,维管束为外韧型;茎的次生结构中,表皮外部角质层加厚,木栓层细胞3~4层,木栓形成层细胞1层,栓内层细胞2~3层,维管束紧密排列连成环状,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发达,形成层细胞2~3层。根的次生结构中木栓层细胞5~6层,木栓层内侧具1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细胞2层。闽楠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特征一方面呈现出阴生植物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对阳生和旱生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营养器官
解剖结构
生态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光照强度下楠木属3个树种苗木的形态响应与适应
被引量:
20
8
作者
葛永金
刘跃钧
+3 位作者
高伟
徐必
高月庭
倪荣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9-114,共6页
设置100%光照(L100)、50%光照(L50)、20%光照(L20)3种处理,研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楠木属闽楠、浙江楠和紫楠3个树种苗木生长量和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的影响。通过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3个树种的苗高和地径在适度遮荫(L50)条件下生长较好。...
设置100%光照(L100)、50%光照(L50)、20%光照(L20)3种处理,研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楠木属闽楠、浙江楠和紫楠3个树种苗木生长量和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的影响。通过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3个树种的苗高和地径在适度遮荫(L50)条件下生长较好。叶宽、单叶平均面积、比叶面积均表现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规律,各指标间则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2)在不同光照处理下,总生物量趋势较为一致,在适度的遮荫条件下(L50),总生物量随着光强升高而增加,但光强再高总生物量反而下降。(3)茎质量比和叶质量比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根质量比则随着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苗木质量指数在50%光照处理下最高,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楠木属
光照环境
生物量分配
形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栽培基质对浙江楠和闽楠容器苗生长和根系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
65
9
作者
王艺
王秀花
+3 位作者
张丽珍
吴利荣
周志春
徐有明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87,共7页
按体积比5∶5、6∶4、7∶3和8∶2分别将泥炭与珍珠岩、谷壳、树皮粉和香菇废料混合制成16种栽培基质,研究了不同基质组成和配比对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 C.B.Shang)和闽楠〔P.bournei(Hemsl.)Yang〕容器苗生长状况(包括苗高、地...
按体积比5∶5、6∶4、7∶3和8∶2分别将泥炭与珍珠岩、谷壳、树皮粉和香菇废料混合制成16种栽培基质,研究了不同基质组成和配比对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 C.B.Shang)和闽楠〔P.bournei(Hemsl.)Yang〕容器苗生长状况(包括苗高、地径、总干质量和根冠比4个指标)以及根系发育状况(包括根总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3个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基质,浙江楠和闽楠容器苗的各项指标间均有差异,其中部分指标有显著差异。从基质组成看,使用泥炭-珍珠岩、泥炭-谷壳和泥炭-树皮粉3类基质,浙江楠和闽楠容器苗的生长和根系发育的各项指标均优于使用泥炭-香菇废料基质,表明前3种基质组成更有利于浙江楠和闽楠容器苗的生长和根系发育。从基质配比看,当基质中泥炭体积分数达到70%时,浙江楠和闽楠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最大;而当基质中泥炭体积分数达到50%时,其根总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较大;但基质中泥炭比例对容器苗总干质量的影响无明显规律。除闽楠容器苗的地径外,基质组成与基质配比的交互作用对浙江楠和闽楠容器苗的生长和根系发育指标均有显著影响。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选用泥炭-谷壳或泥炭-树皮粉基质,按体积比7∶3配制,适用于浙江楠容器苗的培育;按体积比8∶2配制,适用于闽楠容器苗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楠
闽楠
容器苗
栽培基质
根系发育
生长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樟树、檫树、闽楠种子的休眠和萌发特性
被引量:
24
10
作者
周佑勋
段小平
肖东玉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9-84,共6页
对樟科Lauraceae 3个属的代表性树种的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采集的樟树Cinnamoumcamphora (linn.)Presl、檫树Sassafras Tzumu(Hemsl.)Hemsl和闽楠Phoebe bournei(Hemse.)Yang的种子胚形态发育正常,除檫树种子外...
对樟科Lauraceae 3个属的代表性树种的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采集的樟树Cinnamoumcamphora (linn.)Presl、檫树Sassafras Tzumu(Hemsl.)Hemsl和闽楠Phoebe bournei(Hemse.)Yang的种子胚形态发育正常,除檫树种子外,樟树和闽楠种子的离体胚能正常萌发,在黑暗条件下,3个树种的完整种子于15-35℃温度范围内,无论恒温和变温均不能萌发,闽楠种子仅在光照下30、35℃恒温和30℃日/20℃夜变温中较窄的温度范围内能萌发,但发芽迟缓、过程长、萌发率低;3个树种的种子均具生理休眠特性,种皮透气性差和存在发芽抑制物质是樟树种子休眠的原因,低温(5℃)层积80 d,不能完全解除休眠,在30℃日/20℃夜最适变温条件下.并给予适当光照,萌发率仅为41.00%;采用0.5%KNO3+0.10%GA3溶液浸种2 h后低温层积80 d,在光照条件下,萌发率可提高到74.00%;胚存在发芽抑制物质和种皮透气性差是引起檫树种子休眠的最初原因,经低温层积后,种皮防碍抑制物质向外渗透是种子不能完全解除休眠的关键因素,低温层积240 d,在25℃日/15℃夜最适温度下,光暗中的萌发率仅为59.00%-54.00%.而采用4%H2O2+0.10%GA3溶液浸种后低温层积.萌发率可高达87.00%;种皮透气性差,发芽要求特殊的温度和一定的光照是闽楠种子休眠的原因,低温层积60 d,在光照条件下,20、25℃恒温和30℃日/15℃夜变温适宜温度中,萌发率能达77.33%-85.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种子
檫树种子
闽楠种子
生理休眠
胚休眠
离体胚
种皮透水透气性
发芽抑制物质
H2O2
KNO3
GA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矮壮素和缩节胺对闽楠幼苗抗寒性的影响
被引量:
6
11
作者
刘刚
费永俊
+1 位作者
涂铭
丁植磊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6期1403-1406,1444,共5页
以一年生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实生苗为材料,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和缩节胺后放置在5、0、-5℃恒温培养箱中处理12 h,然后分别取样测量叶片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矮壮素和缩节胺后,闽楠叶片组织的叶绿素...
以一年生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实生苗为材料,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和缩节胺后放置在5、0、-5℃恒温培养箱中处理12 h,然后分别取样测量叶片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矮壮素和缩节胺后,闽楠叶片组织的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发生明显变化;其中以300 mg/L缩节胺和300 mg/L矮壮素溶液处理的闽楠幼苗组织中的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表现较优,利于闽楠幼苗增强抗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phoebe
bournei
(
hemsl.
)
yang
]
矮壮素
缩节胺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对闽楠光合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
37
12
作者
韩文军
廖飞勇
何平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62-65,共4页
对在照度为5000lx、大气CO2体积分数为700×10-6环境下生长3个月的闽楠PhoebebourneiHemsl.Yang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气CO2体积分数倍增将使闽楠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28.7%,其中叶绿素a、b分别下降了28.6%、19.8%,类胡萝卜素...
对在照度为5000lx、大气CO2体积分数为700×10-6环境下生长3个月的闽楠PhoebebourneiHemsl.Yang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气CO2体积分数倍增将使闽楠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28.7%,其中叶绿素a、b分别下降了28.6%、19.8%,类胡萝卜素上升2.8%,叶绿素a/b从1.95下降到1.55.长期高体积分数CO2处理使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降低2.45%,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53.91%,暗呼吸速率下降95.6%,光呼吸速率下降43.7%;短期内CO2加倍处理,光合速率上升21.76%;长期处理,则下降89%.这表明,短时CO2体积分数加倍处理使植物的表观光合速率明显增加;长期处理明显抑制了闽楠的光合作用,出现了严重的光合适应现象.闽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减弱致使整个代谢水平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亚热带森林植被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倍增
光合特性
光合适应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杨酸和氯化钙对低温条件下闽楠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
10
13
作者
李玮婷
宗卫
费永俊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3-26,共4页
为探寻外施物质水杨酸(SA)和氯化钙(Ca Cl2)对低温胁迫下闽楠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以1年生闽楠实生幼苗为试材,在人工低温条件(0,-5℃)下,施用不同浓度的SA和Ca Cl2溶液,以清水作为对照,测定植物叶片可溶性糖、电导率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
为探寻外施物质水杨酸(SA)和氯化钙(Ca Cl2)对低温胁迫下闽楠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以1年生闽楠实生幼苗为试材,在人工低温条件(0,-5℃)下,施用不同浓度的SA和Ca Cl2溶液,以清水作为对照,测定植物叶片可溶性糖、电导率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各温度处理下与对照组相比较,外施SA和Ca Cl2对于闽楠幼苗抗寒性的提高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 mmol/L的SA溶液对于闽楠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的提高、MDA的降低有较显著的效果,而10 mmol/L的SA对于叶片可溶性蛋白、POD的提高效果较为显著;综合比较,外施SA的效果要显著优于Ca Cl2,且以浓度为10 mmol/L的水杨酸处理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氯化钙
闽楠
低温胁迫
生理指标
CA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南永顺闽楠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布特征
被引量:
9
14
作者
何功秀
文仕知
+1 位作者
邵明晓
刘兴锋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9-163,共5页
对湖南永顺43年生闽楠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进行研究,采用平均标准木法和收获法对林分生物量及林下植被与枯落物生物量进行测定与估算,同时测定植物、土壤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闽楠人工林林分生物量为295.65t/hm2...
对湖南永顺43年生闽楠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进行研究,采用平均标准木法和收获法对林分生物量及林下植被与枯落物生物量进行测定与估算,同时测定植物、土壤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闽楠人工林林分生物量为295.65t/hm2,生物量分布表现为乔木层(96.70%)〉枯落物层(2.77%)〉灌木层(0.46%)〉草本层(0.07%)。闽楠各器官的碳素含量范围为440.83~506.01g/kg,排列顺序为树叶〉根茎〉粗根〉树枝〉细根〉树干〉树皮〉中根;闽楠韧皮部平均碳素含量低于外表皮,初生嫩叶碳素含量比多年生老叶高;灌木层植物的碳素平均含量为454.39g/kg,草本层植物为448.66g/kg,未分解枯落物为490.23g/kg,半分解枯落物为402.32g/kg;0-60cm土壤层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为16.53g/kg。闽楠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贮量为288.98t/hm2,其中乔木层为133.98t/hm2(46.36%),灌木层为0.62t/hm2(0.45%),草本层为0.10t/hm2(0.07%),枯落物层为3.54t/hm2(2.56%),土壤层为150.74t/hm2(52.17%);闽楠各器官的碳贮量与其生物量成正比,树干的生物量最大,其碳贮量也最高,占乔木层碳贮量的59.33%。闽楠人工林乔木层年净生产力为11.25t/hm2,年净固碳量为5.44t/hm2,年净碳素累积量为3.12t/hm2,并且以地上部分为主。研究表明,在对区域尺度森林植被碳贮量估算时,取50%或45%作为通用标准,可能会导致估算结果偏低或偏高;闽楠人工林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碳汇能力,其系统碳贮量高于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贮量(258.82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人工林
生物量
碳素含量
碳贮量
碳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果润楠和闽楠木材的构造特征
被引量:
19
15
作者
陈瑞英
郭晶贞
祝田心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8-363,共6页
以樟科润楠属小果润楠和楠木属闽楠木材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2种木材的宏观构造和显微构造,测定分析2种木材各类细胞(导管、木纤维、木射线、轴向薄壁细胞、结晶细胞)的构造特征参数。结果表明:2种木材均为阔叶树材散孔材,肉眼下管孔略...
以樟科润楠属小果润楠和楠木属闽楠木材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2种木材的宏观构造和显微构造,测定分析2种木材各类细胞(导管、木纤维、木射线、轴向薄壁细胞、结晶细胞)的构造特征参数。结果表明:2种木材均为阔叶树材散孔材,肉眼下管孔略见或可见,为中等木射线,木材构造偏细且均匀,质地较轻软。小果润楠木材板面多呈现色泽亮丽的"金丝"。小果润楠与闽楠比较,导管腔小壁厚且实质率大、木纤维细胞实质率大、木射线和结晶体数量多;小果润楠的导管、木纤维、轴向薄壁组织和结晶体的组织比量均大于闽楠,木射线组织比量略少于闽楠。闽楠结晶体形状多为晶簇,少见细长形、柱状和立方形结晶体;小果润楠结晶体形状主要为柱状,较多见细长形、立方形和针状结晶体,细胞间隙偶见细小晶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果润楠
闽楠
构造特征参数
结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5年生楠木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被引量:
46
16
作者
彭龙福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8-131,共4页
通过对福建南平樟湖国有林场35年生楠木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以及其生长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35年生楠木人工林平均树高、胸径和林分蓄积量分别为17.3m、24.0cm和229.220m3·hm-2,林分生物量和乔木层则分别达193.503t·hm-2和182...
通过对福建南平樟湖国有林场35年生楠木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以及其生长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35年生楠木人工林平均树高、胸径和林分蓄积量分别为17.3m、24.0cm和229.220m3·hm-2,林分生物量和乔木层则分别达193.503t·hm-2和182.948t·hm-2,乔木层生物量占整个林分总生物量的94.55%.林分年均净生长量为5.227t·hm-2;乔木层生物量所占比例大小顺序为:干(70.43%)>皮(7.74%)>枝(3.31%)>叶(1.00%);树干生物量垂直分布呈金字塔形,活枝和鲜叶主要分布在9m以上.与杉木生长过程相比,楠木在早期生长较慢,生长高峰期较迟且高峰值较小,整个生长曲线较为平缓、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楠木人工林
生物量
生产力
生长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造林模式闽楠造林成效研究
被引量:
8
17
作者
黄宇
林智勇
+3 位作者
汤行昊
廖鹏辉
张娟
范辉华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9年第5期6-12,29,共8页
以3种不同造林模式造林2年后的闽楠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幼林生长情况、根系性状、木材特性、光合作用,比较不同造林模式下闽楠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造林模式中杉木林下套种闽楠的平均地径、树高、最大冠幅、枝下高、根深、平均根幅...
以3种不同造林模式造林2年后的闽楠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幼林生长情况、根系性状、木材特性、光合作用,比较不同造林模式下闽楠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造林模式中杉木林下套种闽楠的平均地径、树高、最大冠幅、枝下高、根深、平均根幅、单株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和根系总体积均最大,分别达11.60mm、115.56cm、61.33cm、32.42cm、47.50cm、48.42cm、1269.13cm、376.75cm2、9.32cm^3。杉木林下套种闽楠模式的树干纤维素含量最高,达34.32%。3种不同造林模式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的范围在5.52~7.92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AQY)范围在0.0417~0.0602μmol/μmol,Pmax和AQY大小排序均为:林下套种>混交林>纯林。不同造林模式光饱和点(Ls)的范围在943.62~1508.13μmol/m^2·s,光补偿点(Lc)的范围在11.79~16.53μmol/m^2·s,Ls和Lc由高到低依次为纯林>混交林>林下套种。林下套种闽楠的综合评分最高,达0.7814,混交林次之,得分为0.2782;综合生长情况、根系性状、木材特性、光合作用等性状表现,本研究3种造林模式中保留密度450株/hm2的杉木林下套种闽楠为造林成效最优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造林模式
生长性状
根系性状
木材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混交比例杉闽复层林下闽楠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
6
18
作者
王丽艳
曾常金
+3 位作者
周晨
杨桦
刘光正
龙蔚
《南方林业科学》
2020年第6期10-13,共4页
本文以不同比例杉木闽楠复层林下闽楠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杉闽混交比例下闽楠的光合作用。结果表明:随着上层杉木数量的减少,林下透光率增强,闽楠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暗呼吸速率均随之增强,说明高郁闭度下的低光环境...
本文以不同比例杉木闽楠复层林下闽楠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杉闽混交比例下闽楠的光合作用。结果表明:随着上层杉木数量的减少,林下透光率增强,闽楠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暗呼吸速率均随之增强,说明高郁闭度下的低光环境已对其产生了一定的胁迫作用。闽楠在高透光杉木林分下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利用光强的能力增强,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有利于闽楠的生长发育,因此,在闽楠幼树经营到8年以后,可以适当增加林内透光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闽复层林
光响应曲线
光合特性
耐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闽楠不同规格容器苗造林效果分析
被引量:
10
19
作者
黄宇
林智勇
+3 位作者
张娟
汤行昊
陈恩
范辉华
《福建林业科技》
2020年第1期38-44,91,共8页
以闽楠6种规格容器苗营造的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比较幼林生长情况、根系性状、光合作用以及造林成本等。结果表明,闽楠不同规格容器苗造林后幼林的地径和树高随着时间的推迟呈现上升趋势,选用1~3年生Ⅰ级容器苗造林,幼林地径和树高生长量...
以闽楠6种规格容器苗营造的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比较幼林生长情况、根系性状、光合作用以及造林成本等。结果表明,闽楠不同规格容器苗造林后幼林的地径和树高随着时间的推迟呈现上升趋势,选用1~3年生Ⅰ级容器苗造林,幼林地径和树高生长量均高于Ⅱ级苗造林。3年生Ⅰ级苗造林后1~3年幼林的地径生长量均最大,分别达5.86、12.94、26.89mm;2年生Ⅰ级苗造林后2~3 a幼林的树高生长量均最高,分别达91.53、116.04 cm。3年生Ⅰ级苗造林3 a的幼林单株总根长、总表面积、平均直径、根系总体积、根深和平均根幅均最大,分别为5100.84 cm、2064.22 cm2、1.40 mm、73.56 cm3、93.00 cm、90.83 cm。6种规格容器苗闽楠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的范围在3.67~8.30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AQY)范围在0.0430~0.0830μmol·μmol^-1,光饱和点(Ls)范围在985.88~1813.20μmol·m^-2·s^-1,光补偿点(Lc)范围在9.56~37.54μmol·m^-2·s^-1。3年生Ⅰ级苗的综合评分最高,达0.7040;3年生Ⅱ级苗次之,得分为0.5969。综合各指标分析表明,Ⅰ级苗造林效果普遍优于Ⅱ级苗,建议选用2~3年生Ⅰ级闽楠容器苗进行造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容器苗
生长性状
根系性状
光合作用
造林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闽楠不同家系生长性状及优良家系选择
被引量:
11
20
作者
黄宇
李建民
+2 位作者
范辉华
刘宝
姚湘民
《山东林业科技》
2016年第1期1-4,共4页
对采自江西、福建、贵州、湖南、湖北5省31个闽楠家系的种子进行了育苗试验和苗期观测,结果表明:湖北2号的苗高最高,达23.77cm,比平均值高出17.61%;贵优4号的地径最高,达0.280cm,比平均值高出15.44%;江西3号的根体积最大,达2.65mL,比平...
对采自江西、福建、贵州、湖南、湖北5省31个闽楠家系的种子进行了育苗试验和苗期观测,结果表明:湖北2号的苗高最高,达23.77cm,比平均值高出17.61%;贵优4号的地径最高,达0.280cm,比平均值高出15.44%;江西3号的根体积最大,达2.65mL,比平均值高出76.50%;湖南12号的根鲜重最高,达2.43g,比平均值高出53.17%;湖北2号的地上鲜重最高,达4.50g,比平均值高出70.41%。31个闽楠家系的苗高、地径、根体积、根鲜重、地上鲜重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根体积与根鲜重的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达0.99;苗高与地上鲜重的相关性次之,为0.64,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选出五者兼备的优良家系如下:江西3号、湖南12号、ZH10号、ZH9号、ZH6号,其得分依次为5.1965、4.2651、3.4651、3.1147、1.82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生长性状
优良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种群的天然更新
被引量:
22
1
作者
吴大荣
吴永彬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
出处
《植物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8年第3期8-12,共5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文摘
调查了福建省罗卜岩自然保护区闽楠〔Phoebebournei(Hemsl.)Yang〕种群天然更新情况,结果表明:闽楠种群天然更新良好,种子繁殖更新是其天然更新的主要方式,种群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型,它能使闽楠种群稳定增长;也可通过萌蘖繁殖进行天然更新,但更新能力较弱,种群净生殖率Ro<1.0,内禀增长能力rm<0,种群数量将递减。林冠下和林窗中更新均能使闽楠种群稳定增长,由于闽楠种子以重力传播为主,集中于母树周围,且幼苗与幼树能耐一定荫蔽,故在现存亚热带闽楠群落中,林冠下是闽楠种群更新的主要场所。
关键词
闽楠
更新
林窗
种子雨
林冠
种群
Keywords
phoebe
bournei
(
hemsl.
)
yang
regeneration
gap
seed rain
canopy
sprouting
分类号
Q949.747.5 [生物学—植物学]
S792.2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杉木林下套种闽楠不同规格容器苗生长效果分析
2
作者
黄宇
机构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福建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42-48,共7页
基金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4YFD2200103)
福建省林业科技项目(2025FKJ8)
+3 种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22R1010003)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闽[2024]TG25号,闽[2023]TG27号)
福建省林业科学推广项目(2025TG15)
南方山地用材林培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资助。
文摘
以杉木林下套种闽楠6种规格容器苗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对其造林后1~8 a林分进行动态跟踪,比较闽楠和杉木的地径、胸径、最大冠幅、树高、枝下高及杉木单株材积的差异。结果表明,杉木林下套种不同规格闽楠容器苗,造林当年、2 a、8 a后的闽楠Ⅰ级苗地径、最大冠幅、树高均高于Ⅱ级苗;3 aⅠ级苗造林的地径、胸径、最大冠幅、树高、枝下高生长量均最大,其年平均生长量分别达7.16 mm、7.40 mm、35.19 cm、63.20 cm、10.66 cm。造林8 a后,1 aⅡ级苗闽楠容器苗造林地内的杉木地径、胸径、单株材积均最大,分别达44.04 cm、36.53 cm、0.92 m 3,分别比平均值高出11.38%、10.83%、21.05%;2 aⅡ级苗闽楠容器苗造林地的杉木最大冠幅、树高均最大,分别达6.86 m、21.53 m,分别比平均值高出10.47%、3.66%。综合闽楠和杉木的各指标分析,杉木林下套种闽楠3 aⅠ级苗,闽楠和杉木二者的平均综合评分最高,达0.7347;为促进杉木林下套种闽楠幼林的生长,兼顾杉木大径材的培育,建议选用闽楠3 aⅠ级苗进行杉木林下套种,造林效果好。
关键词
杉木
闽楠
容器苗
生长性状
单株材积
Keywords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hoebe
bournei
(
hemsl.
)
yang
container seedlings
growth traits
stand volume per tree
分类号
S723.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闽北山地不同抚育方式对闽楠幼林生长效应的分析
3
作者
许露
机构
南平市延平区西芹林业站
出处
《绿色科技》
2025年第9期114-116,120,共4页
文摘
以福建闽北山地闽楠幼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抚育措施对闽楠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穴块、带状和全垦等抚育措施,对闽楠幼林地径、树高和冠幅都产生积极的影响;除全垦抚育对冠幅影响不大外,其他抚育措施可明显促进闽楠幼林的地径、树高和冠幅的生长,地径比较为:带状抚育(3.93 cm)>全垦抚育(3.88 cm)>穴块抚育(3.82 cm)>对照组(3.50 cm);树高比较为:带状抚育(3.71 m)>穴块抚育(3.62 m)>全垦抚育(3.15 m)>对照组(2.93 m);冠幅比较为:带状抚育(2.16 m)>穴块抚育(1.94 m)>全垦抚育(1.84 m)>对照组(1.71 m)。生产上闽楠幼林抚育可采用带状抚育措施。
关键词
闽楠
幼林
林分抚育
生长效果
Keywords
phoebe
bournei
(
hemsl.
)
young forest
stand tending
growth effect
分类号
S791.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闽楠人工林细根寿命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19
4
作者
郑金兴
黄锦学
王珍珍
熊德成
杨智杰
陈光水
机构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7532-753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72347)
文摘
采用微根管技术对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人工林细根生长动态进行了连续2a的观测,通过Kaplan-Meier方法估计细根寿命,使用对数秩检验(Log-rank test)比较单一因素(细根直径、序级、出生季节和土层)对细根寿命的影响;并分析细根化学性质对细根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出生季节极显著影响闽楠细根寿命(P<0.01),细根主要在春季出生(82.36%),夏季出生的细根平均寿命和中值寿命皆最长,分别为(218±23)d和(175±65)d;土层对闽楠细根寿命的影响不显著(P>0.05),下层(20—40 cm)细根平均寿命为(126±4)d高于表层(0—20cm)的(116±5)d;细根平均寿命随直径增大而极显著增大(P<0.01),0—0.3 mm的细根平均寿命为(109±4)d,0.3—0.6 mm的为(123±5)d,0.6—1 mm的为(139±11)d,1—2 mm的为(185±25)d。随着径级增大,闽楠细根碳含量极显著增大(P<0.01),氮含量极显著减小(P<0.01),碳氮比极显著增大(P<0.01),磷含量极显著减小(P<0.01)。细根平均寿命随序级增大亦显著增大(P<0.05),其中一级根平均寿命和中值寿命分别为(120±4)d和(89±1)d,高级根的则为(137±7)d和(123±1)d。以上结果表明闽楠细根寿命受到细根形态结构(直径和序级)、出生季节以及细根化学性质的影响。
关键词
闽楠人工林
细根
寿命
微根管
Keywords
phoebe bournei (hemsl.) yang
fine root
longevity
minirhizotrons
分类号
S718.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杉木人工林下杉木、楠木和木荷叶凋落物分解特征及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
49
5
作者
林开敏
章志琴
叶发茂
林艳
李卿叁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杉木研究中心
上饶师范学院
出处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2期34-3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72020)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D0710002)
+1 种基金
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8065)
福建省教育厅重点项目(JA07052)
文摘
采用网袋法,对0-360 d内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 Hook.〕、楠木〔Phoebe bournei(Hemsl.)Yang〕和木荷(Schima superbaGardn.et Champ.)叶凋落物在杉木人工林下的分解特征及营养元素(N、P、K和C)含量的变化动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经过360 d的分解,杉木、楠木和木荷叶凋落物的干质量损失率分别为40.6%、42.0%和51.6%,平均腐解率分别为0.001 3、0.001 6和0.002 0 d-1,叶凋落物的分解半衰期分别为537、482和372 d。在整个分解过程中,3个树种叶凋落物中P含量总体上均呈波动且缓慢的上升趋势;K含量在分解过程前期均急剧下降,然后随分解时间的延长变化趋缓;N含量变化差异较大,随分解时间的延长,杉木叶凋落物中N含量呈缓慢上升趋势,另外2个树种叶凋落物中N含量总体上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C含量基本上呈前期上升、中期下降、后期又略有上升的趋势,而C/N比则呈前期略上升而后期逐渐下降的趋势。3个树种叶凋落物分解过程中N、P、K和C的释放率及其动态变化也存在一定差异。3个树种叶凋落物中K的释放率均较高、变化趋势较接近,且均处于净释放状态;杉木叶凋落物中N、P和C的释放率总体上低于另2个树种,且木荷叶凋落物中N、P和C基本均处于单调净释放状态,而杉木叶凋落物中N、P和C以及楠木叶凋落物中P和C在分解过程前期均略呈净富集状态,之后N和C基本上呈净释放状态、P则呈波动式净释放状态。结果表明,在杉木人工林下,阔叶树种(楠木和木荷)叶凋落物比针叶树种(杉木)叶凋落物易分解,且阔叶树种叶凋落物中的营养元素也较易释放。
关键词
杉木
楠木
木荷
叶凋落物
分解
养分释放
Keywords
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 Hook.
phoebe
bournei
(
hemsl.)
yang
Schima superba Gardn.et Champ.
leaf litter
decomposition
nutrient release
分类号
S718.554 [农业科学—林学]
S757.1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杉木林林内光环境对楠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8
6
作者
王俊男
于洋洋
林柳兴
庄正
邹显花
刘爱琴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国家林业局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建邵武卫闽国有林场
出处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5-430,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600301)
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kfa17291a)
文摘
为探讨杉木林林内光环境对林下套种楠木的生长和冠层结构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林分密度、不同坡向的杉木林冠层光辐射因子(冠下总辐射PPFD、天空开度DIFN、叶面积指数LAI)进行分析,研究杉木林冠层光辐射因子对林下楠木生长和冠层结构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林分密度样地的杉木林冠层光辐射相较于高林分密度样地更有利于林下楠木的生长和冠层结构的提高,其中,林下楠木的各项生长指标(树高、地径)分别比高林分密度样地高出5.4%和22.1%,地径增量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林下楠木的冠层结构指标(冠幅、树冠率、树冠体积、树冠圆满度)分别比高林分密度样地高出了11.3%、2.3%、22.2%和1.6%,但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坡向的杉木林冠层光辐射对林下楠木的生长和冠层结构也有较大的影响,阳坡样地的杉木林冠层光辐射对林下楠木生长指标(树高、地径)的影响与阴坡样地相比,分别高出了23.7%和15.4%,其中树高增量差异显著(P<0.05);而林下楠木的冠层结构指标与阴坡样地相比,除了树冠圆满度降低了8.2%,其余楠木冠层结构指标(冠幅、树冠率、树冠体积)分别高出5.6%、3.4%和28.6%,均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杉木
楠木
套种
光辐射
生长
冠层结构
Keywords
Chinese fir
phoebe
bournei
(
hemsl.
)
yang
intercropping
light radiation
growth
canopy structure
分类号
S791.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闽楠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
被引量:
12
7
作者
刘雄盛
肖玉菲
蒋燚
李娟
林建勇
梁瑞龙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
出处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3-161,共9页
基金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桂科AB16380092)
广西林业科技项目(桂林科字[2015]第02号)
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15-A-03-01)~~
文摘
采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技术对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闽楠为典型异面叶,叶片中脉发达,维管束呈扇形,导管径向排列,韧皮部外侧有大量韧皮纤维分布。上表皮外侧具角质层,下表皮外侧无角质层,下表皮细胞呈犬牙状向外凸起,有表皮毛和气孔分布,气孔为双环型、外凸;栅栏组织由1层细胞组成,海绵组织由3~4层细胞组成。茎的初生结构中,表皮轻微角质化,厚角细胞5~6层,薄壁细胞5~7层,维管束为外韧型;茎的次生结构中,表皮外部角质层加厚,木栓层细胞3~4层,木栓形成层细胞1层,栓内层细胞2~3层,维管束紧密排列连成环状,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发达,形成层细胞2~3层。根的次生结构中木栓层细胞5~6层,木栓层内侧具1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细胞2层。闽楠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特征一方面呈现出阴生植物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对阳生和旱生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关键词
闽楠
营养器官
解剖结构
生态适应性
Keywords
phoebe bournei (hemsl.) yang
Vegetative organ
Anatomical structure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分类号
Q944.5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光照强度下楠木属3个树种苗木的形态响应与适应
被引量:
20
8
作者
葛永金
刘跃钧
高伟
徐必
高月庭
倪荣新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9-114,共6页
基金
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资助项目(2011R50027)
文摘
设置100%光照(L100)、50%光照(L50)、20%光照(L20)3种处理,研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楠木属闽楠、浙江楠和紫楠3个树种苗木生长量和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的影响。通过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3个树种的苗高和地径在适度遮荫(L50)条件下生长较好。叶宽、单叶平均面积、比叶面积均表现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规律,各指标间则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2)在不同光照处理下,总生物量趋势较为一致,在适度的遮荫条件下(L50),总生物量随着光强升高而增加,但光强再高总生物量反而下降。(3)茎质量比和叶质量比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根质量比则随着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苗木质量指数在50%光照处理下最高,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关键词
闽楠
楠木属
光照环境
生物量分配
形态响应
Keywords
phoebe
bournei
(
hemsl.)
yang
phoebe
light enviroment
biomass allocation
morphological response
分类号
S792.240.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栽培基质对浙江楠和闽楠容器苗生长和根系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
65
9
作者
王艺
王秀花
张丽珍
吴利荣
周志春
徐有明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浙江省庆元县实验林场
出处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87,共7页
基金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大项目(201004008)
浙江省林木种苗产业创新团队项目(2011R09035-12)
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珍贵树种产业创新与工厂化育苗"
文摘
按体积比5∶5、6∶4、7∶3和8∶2分别将泥炭与珍珠岩、谷壳、树皮粉和香菇废料混合制成16种栽培基质,研究了不同基质组成和配比对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 C.B.Shang)和闽楠〔P.bournei(Hemsl.)Yang〕容器苗生长状况(包括苗高、地径、总干质量和根冠比4个指标)以及根系发育状况(包括根总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3个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基质,浙江楠和闽楠容器苗的各项指标间均有差异,其中部分指标有显著差异。从基质组成看,使用泥炭-珍珠岩、泥炭-谷壳和泥炭-树皮粉3类基质,浙江楠和闽楠容器苗的生长和根系发育的各项指标均优于使用泥炭-香菇废料基质,表明前3种基质组成更有利于浙江楠和闽楠容器苗的生长和根系发育。从基质配比看,当基质中泥炭体积分数达到70%时,浙江楠和闽楠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最大;而当基质中泥炭体积分数达到50%时,其根总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较大;但基质中泥炭比例对容器苗总干质量的影响无明显规律。除闽楠容器苗的地径外,基质组成与基质配比的交互作用对浙江楠和闽楠容器苗的生长和根系发育指标均有显著影响。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选用泥炭-谷壳或泥炭-树皮粉基质,按体积比7∶3配制,适用于浙江楠容器苗的培育;按体积比8∶2配制,适用于闽楠容器苗的培育。
关键词
浙江楠
闽楠
容器苗
栽培基质
根系发育
生长指标
Keywords
phoebe
chekiangensis C. B. Shang
P.
bournei
(
hemsl.)
yang
container seedling
cultivation substrate
root system development
growth index
分类号
S723.13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樟树、檫树、闽楠种子的休眠和萌发特性
被引量:
24
10
作者
周佑勋
段小平
肖东玉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9-84,共6页
文摘
对樟科Lauraceae 3个属的代表性树种的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采集的樟树Cinnamoumcamphora (linn.)Presl、檫树Sassafras Tzumu(Hemsl.)Hemsl和闽楠Phoebe bournei(Hemse.)Yang的种子胚形态发育正常,除檫树种子外,樟树和闽楠种子的离体胚能正常萌发,在黑暗条件下,3个树种的完整种子于15-35℃温度范围内,无论恒温和变温均不能萌发,闽楠种子仅在光照下30、35℃恒温和30℃日/20℃夜变温中较窄的温度范围内能萌发,但发芽迟缓、过程长、萌发率低;3个树种的种子均具生理休眠特性,种皮透气性差和存在发芽抑制物质是樟树种子休眠的原因,低温(5℃)层积80 d,不能完全解除休眠,在30℃日/20℃夜最适变温条件下.并给予适当光照,萌发率仅为41.00%;采用0.5%KNO3+0.10%GA3溶液浸种2 h后低温层积80 d,在光照条件下,萌发率可提高到74.00%;胚存在发芽抑制物质和种皮透气性差是引起檫树种子休眠的最初原因,经低温层积后,种皮防碍抑制物质向外渗透是种子不能完全解除休眠的关键因素,低温层积240 d,在25℃日/15℃夜最适温度下,光暗中的萌发率仅为59.00%-54.00%.而采用4%H2O2+0.10%GA3溶液浸种后低温层积.萌发率可高达87.00%;种皮透气性差,发芽要求特殊的温度和一定的光照是闽楠种子休眠的原因,低温层积60 d,在光照条件下,20、25℃恒温和30℃日/15℃夜变温适宜温度中,萌发率能达77.33%-85.33%.
关键词
樟树种子
檫树种子
闽楠种子
生理休眠
胚休眠
离体胚
种皮透水透气性
发芽抑制物质
H2O2
KNO3
GA3
Keywords
seed of Cinnamoum camphors (Linn.) Presl
seed of Sassafras (Tuzmu)
hemsl
seed of
phoebe
bournei
(hemsl
)
yang
:
分类号
S714.2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矮壮素和缩节胺对闽楠幼苗抗寒性的影响
被引量:
6
11
作者
刘刚
费永俊
涂铭
丁植磊
机构
长江大学楠木种质资源评价及创新中心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6期1403-1406,1444,共5页
基金
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BB24)
文摘
以一年生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实生苗为材料,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和缩节胺后放置在5、0、-5℃恒温培养箱中处理12 h,然后分别取样测量叶片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矮壮素和缩节胺后,闽楠叶片组织的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发生明显变化;其中以300 mg/L缩节胺和300 mg/L矮壮素溶液处理的闽楠幼苗组织中的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表现较优,利于闽楠幼苗增强抗寒能力。
关键词
闽楠[
phoebe
bournei
(
hemsl.
)
yang
]
矮壮素
缩节胺
抗寒性
Keywords
phoebe
bournei
(hemsl
. )
yang
Chlormequat chloride (CCC)
Dimethyl piperidinium chloride (DPC)
cold resistance
分类号
Q949.747.5 [生物学—植物学]
S482.8 [农业科学—农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对闽楠光合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
37
12
作者
韩文军
廖飞勇
何平
机构
中南林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62-65,共4页
文摘
对在照度为5000lx、大气CO2体积分数为700×10-6环境下生长3个月的闽楠PhoebebourneiHemsl.Yang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气CO2体积分数倍增将使闽楠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28.7%,其中叶绿素a、b分别下降了28.6%、19.8%,类胡萝卜素上升2.8%,叶绿素a/b从1.95下降到1.55.长期高体积分数CO2处理使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降低2.45%,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53.91%,暗呼吸速率下降95.6%,光呼吸速率下降43.7%;短期内CO2加倍处理,光合速率上升21.76%;长期处理,则下降89%.这表明,短时CO2体积分数加倍处理使植物的表观光合速率明显增加;长期处理明显抑制了闽楠的光合作用,出现了严重的光合适应现象.闽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减弱致使整个代谢水平下降.
关键词
闽楠
亚热带森林植被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倍增
光合特性
光合适应现象
Keywords
forestry
tree physiology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rocess
phoebe
bournei
hemsl.
yang
CO_2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
分类号
S792.2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18.512.1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杨酸和氯化钙对低温条件下闽楠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
10
13
作者
李玮婷
宗卫
费永俊
机构
长江大学楠木种质资源评价及创新中心
出处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3-26,共4页
基金
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2013BBB24)
文摘
为探寻外施物质水杨酸(SA)和氯化钙(Ca Cl2)对低温胁迫下闽楠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以1年生闽楠实生幼苗为试材,在人工低温条件(0,-5℃)下,施用不同浓度的SA和Ca Cl2溶液,以清水作为对照,测定植物叶片可溶性糖、电导率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各温度处理下与对照组相比较,外施SA和Ca Cl2对于闽楠幼苗抗寒性的提高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 mmol/L的SA溶液对于闽楠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的提高、MDA的降低有较显著的效果,而10 mmol/L的SA对于叶片可溶性蛋白、POD的提高效果较为显著;综合比较,外施SA的效果要显著优于Ca Cl2,且以浓度为10 mmol/L的水杨酸处理效果最为显著。
关键词
水杨酸
氯化钙
闽楠
低温胁迫
生理指标
CACL2
Keywords
salicylic acid
CaC12
phoebe
bournei
(
hemsl.
)
yang
low temperature stress
physiological indexes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南永顺闽楠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布特征
被引量:
9
14
作者
何功秀
文仕知
邵明晓
刘兴锋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
湘西自治州林科所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9-163,共5页
基金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004066)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项目(1010988)
文摘
对湖南永顺43年生闽楠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进行研究,采用平均标准木法和收获法对林分生物量及林下植被与枯落物生物量进行测定与估算,同时测定植物、土壤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闽楠人工林林分生物量为295.65t/hm2,生物量分布表现为乔木层(96.70%)〉枯落物层(2.77%)〉灌木层(0.46%)〉草本层(0.07%)。闽楠各器官的碳素含量范围为440.83~506.01g/kg,排列顺序为树叶〉根茎〉粗根〉树枝〉细根〉树干〉树皮〉中根;闽楠韧皮部平均碳素含量低于外表皮,初生嫩叶碳素含量比多年生老叶高;灌木层植物的碳素平均含量为454.39g/kg,草本层植物为448.66g/kg,未分解枯落物为490.23g/kg,半分解枯落物为402.32g/kg;0-60cm土壤层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为16.53g/kg。闽楠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贮量为288.98t/hm2,其中乔木层为133.98t/hm2(46.36%),灌木层为0.62t/hm2(0.45%),草本层为0.10t/hm2(0.07%),枯落物层为3.54t/hm2(2.56%),土壤层为150.74t/hm2(52.17%);闽楠各器官的碳贮量与其生物量成正比,树干的生物量最大,其碳贮量也最高,占乔木层碳贮量的59.33%。闽楠人工林乔木层年净生产力为11.25t/hm2,年净固碳量为5.44t/hm2,年净碳素累积量为3.12t/hm2,并且以地上部分为主。研究表明,在对区域尺度森林植被碳贮量估算时,取50%或45%作为通用标准,可能会导致估算结果偏低或偏高;闽楠人工林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碳汇能力,其系统碳贮量高于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贮量(258.82t/hm2)。
关键词
闽楠人工林
生物量
碳素含量
碳贮量
碳分布
Keywords
phoebe
bournei
yang
forest plantation
biomass
carbon content
carbon storage
carbon distribution
分类号
S718.5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果润楠和闽楠木材的构造特征
被引量:
19
15
作者
陈瑞英
郭晶贞
祝田心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出处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8-36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1057)
文摘
以樟科润楠属小果润楠和楠木属闽楠木材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2种木材的宏观构造和显微构造,测定分析2种木材各类细胞(导管、木纤维、木射线、轴向薄壁细胞、结晶细胞)的构造特征参数。结果表明:2种木材均为阔叶树材散孔材,肉眼下管孔略见或可见,为中等木射线,木材构造偏细且均匀,质地较轻软。小果润楠木材板面多呈现色泽亮丽的"金丝"。小果润楠与闽楠比较,导管腔小壁厚且实质率大、木纤维细胞实质率大、木射线和结晶体数量多;小果润楠的导管、木纤维、轴向薄壁组织和结晶体的组织比量均大于闽楠,木射线组织比量略少于闽楠。闽楠结晶体形状多为晶簇,少见细长形、柱状和立方形结晶体;小果润楠结晶体形状主要为柱状,较多见细长形、立方形和针状结晶体,细胞间隙偶见细小晶簇。
关键词
小果润楠
闽楠
构造特征参数
结晶体
Keywords
Machilus microcarpa
hemsl.
phoebe bournei (hemsl.) yang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crystal
分类号
S781.1 [农业科学—木材科学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5年生楠木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被引量:
46
16
作者
彭龙福
机构
福建省南平市林业局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8-131,共4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9810027).
文摘
通过对福建南平樟湖国有林场35年生楠木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以及其生长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35年生楠木人工林平均树高、胸径和林分蓄积量分别为17.3m、24.0cm和229.220m3·hm-2,林分生物量和乔木层则分别达193.503t·hm-2和182.948t·hm-2,乔木层生物量占整个林分总生物量的94.55%.林分年均净生长量为5.227t·hm-2;乔木层生物量所占比例大小顺序为:干(70.43%)>皮(7.74%)>枝(3.31%)>叶(1.00%);树干生物量垂直分布呈金字塔形,活枝和鲜叶主要分布在9m以上.与杉木生长过程相比,楠木在早期生长较慢,生长高峰期较迟且高峰值较小,整个生长曲线较为平缓、均匀.
关键词
楠木人工林
生物量
生产力
生长过程
Keywords
phoebe
bournei
yang
biomass
productivity
growth process
分类号
S792.2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造林模式闽楠造林成效研究
被引量:
8
17
作者
黄宇
林智勇
汤行昊
廖鹏辉
张娟
范辉华
机构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福建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
出处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9年第5期6-12,29,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楠木、樟树等珍贵树种定向培育技术集成与示范”(2017YFD0601102)子课题“闽楠等珍贵树种定向培育技术集成与示范”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福建闽楠高效培育技术”
+2 种基金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项目(不同造林模式闽楠造林成效研究,闽林科[2016]3号)
福建省科技厅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闽楠不同规格容器苗造林效果研究,2016R1010-2)
国家林业局南方山地用材林培育重点实验室资助
文摘
以3种不同造林模式造林2年后的闽楠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幼林生长情况、根系性状、木材特性、光合作用,比较不同造林模式下闽楠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造林模式中杉木林下套种闽楠的平均地径、树高、最大冠幅、枝下高、根深、平均根幅、单株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和根系总体积均最大,分别达11.60mm、115.56cm、61.33cm、32.42cm、47.50cm、48.42cm、1269.13cm、376.75cm2、9.32cm^3。杉木林下套种闽楠模式的树干纤维素含量最高,达34.32%。3种不同造林模式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的范围在5.52~7.92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AQY)范围在0.0417~0.0602μmol/μmol,Pmax和AQY大小排序均为:林下套种>混交林>纯林。不同造林模式光饱和点(Ls)的范围在943.62~1508.13μmol/m^2·s,光补偿点(Lc)的范围在11.79~16.53μmol/m^2·s,Ls和Lc由高到低依次为纯林>混交林>林下套种。林下套种闽楠的综合评分最高,达0.7814,混交林次之,得分为0.2782;综合生长情况、根系性状、木材特性、光合作用等性状表现,本研究3种造林模式中保留密度450株/hm2的杉木林下套种闽楠为造林成效最优的模式。
关键词
闽楠
造林模式
生长性状
根系性状
木材特性
Keywords
P.
bournei
(
hemsl.
)
yang
afforestation models
growth traits
root traits
wood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722.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混交比例杉闽复层林下闽楠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
6
18
作者
王丽艳
曾常金
周晨
杨桦
刘光正
龙蔚
机构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永丰县官山林场
出处
《南方林业科学》
2020年第6期10-13,共4页
基金
江西省林业局林业科技创新项目“红壤丘陵人工低效用材林改造技术研究与示范”(201707)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重点项目“闽楠在湿地松和杉木林下生长效应及更新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7510802)。
文摘
本文以不同比例杉木闽楠复层林下闽楠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杉闽混交比例下闽楠的光合作用。结果表明:随着上层杉木数量的减少,林下透光率增强,闽楠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暗呼吸速率均随之增强,说明高郁闭度下的低光环境已对其产生了一定的胁迫作用。闽楠在高透光杉木林分下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利用光强的能力增强,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有利于闽楠的生长发育,因此,在闽楠幼树经营到8年以后,可以适当增加林内透光率。
关键词
杉闽复层林
光响应曲线
光合特性
耐阴性
Keywords
multilayer plantation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and
phoebe
bournei
(
hemsl.
)
yang
light response curv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
shade tolerance.
分类号
S791.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92.2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闽楠不同规格容器苗造林效果分析
被引量:
10
19
作者
黄宇
林智勇
张娟
汤行昊
陈恩
范辉华
机构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福建省古田黄田国有林场
出处
《福建林业科技》
2020年第1期38-44,91,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楠木、樟树等珍贵树种定向培育技术集成与示范,2017YFD0601102)子课题(闽楠等珍贵树种定向培育技术集成与示范)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福建闽楠高效培育技术)
+2 种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闽楠不同规格容器苗造林效果研究,2016R1010-2)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项目(不同造林模式闽楠造林成效研究,闽林科〔2016〕3号)
国家林业局南方山地用材林培育重点实验室资助。
文摘
以闽楠6种规格容器苗营造的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比较幼林生长情况、根系性状、光合作用以及造林成本等。结果表明,闽楠不同规格容器苗造林后幼林的地径和树高随着时间的推迟呈现上升趋势,选用1~3年生Ⅰ级容器苗造林,幼林地径和树高生长量均高于Ⅱ级苗造林。3年生Ⅰ级苗造林后1~3年幼林的地径生长量均最大,分别达5.86、12.94、26.89mm;2年生Ⅰ级苗造林后2~3 a幼林的树高生长量均最高,分别达91.53、116.04 cm。3年生Ⅰ级苗造林3 a的幼林单株总根长、总表面积、平均直径、根系总体积、根深和平均根幅均最大,分别为5100.84 cm、2064.22 cm2、1.40 mm、73.56 cm3、93.00 cm、90.83 cm。6种规格容器苗闽楠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的范围在3.67~8.30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AQY)范围在0.0430~0.0830μmol·μmol^-1,光饱和点(Ls)范围在985.88~1813.20μmol·m^-2·s^-1,光补偿点(Lc)范围在9.56~37.54μmol·m^-2·s^-1。3年生Ⅰ级苗的综合评分最高,达0.7040;3年生Ⅱ级苗次之,得分为0.5969。综合各指标分析表明,Ⅰ级苗造林效果普遍优于Ⅱ级苗,建议选用2~3年生Ⅰ级闽楠容器苗进行造林效果好。
关键词
闽楠
容器苗
生长性状
根系性状
光合作用
造林成本
Keywords
phoebe
bournei
(
hemsl.
)
yang
container seedlings
growth traits
root traits
photosynthesis
afforestation cost
分类号
S723.13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25.7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闽楠不同家系生长性状及优良家系选择
被引量:
11
20
作者
黄宇
李建民
范辉华
刘宝
姚湘民
机构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建省顺昌县林业科学技术中心
出处
《山东林业科技》
2016年第1期1-4,共4页
基金
福建省重大科技专项专题(2013NZ0001-1)特色林木种质材料选育与高效培育关键技术研究-"闽楠"子专题
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2014S1477-4
+2 种基金
fjzzzy-1509)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专题(编号:2012N0001)子专题-珍贵阔叶树种繁育及近自然杉阔混交林营建技术及应用
国家林业局南方山地用材林培育重点实验室资助
文摘
对采自江西、福建、贵州、湖南、湖北5省31个闽楠家系的种子进行了育苗试验和苗期观测,结果表明:湖北2号的苗高最高,达23.77cm,比平均值高出17.61%;贵优4号的地径最高,达0.280cm,比平均值高出15.44%;江西3号的根体积最大,达2.65mL,比平均值高出76.50%;湖南12号的根鲜重最高,达2.43g,比平均值高出53.17%;湖北2号的地上鲜重最高,达4.50g,比平均值高出70.41%。31个闽楠家系的苗高、地径、根体积、根鲜重、地上鲜重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根体积与根鲜重的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达0.99;苗高与地上鲜重的相关性次之,为0.64,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选出五者兼备的优良家系如下:江西3号、湖南12号、ZH10号、ZH9号、ZH6号,其得分依次为5.1965、4.2651、3.4651、3.1147、1.8288。
关键词
闽楠
生长性状
优良家系
Keywords
phoebe
bournei
(
hemsl.)
yang
growth traits
excellent families
分类号
S722.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种群的天然更新
吴大荣
吴永彬
《植物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8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杉木林下套种闽楠不同规格容器苗生长效果分析
黄宇
《福建林业科技》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闽北山地不同抚育方式对闽楠幼林生长效应的分析
许露
《绿色科技》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闽楠人工林细根寿命及其影响因素
郑金兴
黄锦学
王珍珍
熊德成
杨智杰
陈光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杉木人工林下杉木、楠木和木荷叶凋落物分解特征及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的动态分析
林开敏
章志琴
叶发茂
林艳
李卿叁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10
4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杉木林林内光环境对楠木生长的影响
王俊男
于洋洋
林柳兴
庄正
邹显花
刘爱琴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闽楠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
刘雄盛
肖玉菲
蒋燚
李娟
林建勇
梁瑞龙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不同光照强度下楠木属3个树种苗木的形态响应与适应
葛永金
刘跃钧
高伟
徐必
高月庭
倪荣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不同栽培基质对浙江楠和闽楠容器苗生长和根系发育的影响
王艺
王秀花
张丽珍
吴利荣
周志春
徐有明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樟树、檫树、闽楠种子的休眠和萌发特性
周佑勋
段小平
肖东玉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矮壮素和缩节胺对闽楠幼苗抗寒性的影响
刘刚
费永俊
涂铭
丁植磊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对闽楠光合性状的影响
韩文军
廖飞勇
何平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3
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水杨酸和氯化钙对低温条件下闽楠生理指标的影响
李玮婷
宗卫
费永俊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湖南永顺闽楠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布特征
何功秀
文仕知
邵明晓
刘兴锋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小果润楠和闽楠木材的构造特征
陈瑞英
郭晶贞
祝田心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35年生楠木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彭龙福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
4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不同造林模式闽楠造林成效研究
黄宇
林智勇
汤行昊
廖鹏辉
张娟
范辉华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不同混交比例杉闽复层林下闽楠光合特性研究
王丽艳
曾常金
周晨
杨桦
刘光正
龙蔚
《南方林业科学》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闽楠不同规格容器苗造林效果分析
黄宇
林智勇
张娟
汤行昊
陈恩
范辉华
《福建林业科技》
202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闽楠不同家系生长性状及优良家系选择
黄宇
李建民
范辉华
刘宝
姚湘民
《山东林业科技》
201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