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煤灰基沸石与石油烃降解菌联合处理陆地泄漏原油
1
作者 李政 陆光 +3 位作者 韩鑫悦 王鑫 鲁玉鑫 顾贵洲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7-825,共9页
针对陆地泄漏原油的应急处理和原位修复问题,以火力发电厂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为原料合成NaP1型沸石,通过油品吸附实验研究粉煤灰和NaP1型沸石对柴油、机油和原油的吸附机理,以及吸附剂与降解菌联合作用对石油烃及其组分降解效果和微生物... 针对陆地泄漏原油的应急处理和原位修复问题,以火力发电厂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为原料合成NaP1型沸石,通过油品吸附实验研究粉煤灰和NaP1型沸石对柴油、机油和原油的吸附机理,以及吸附剂与降解菌联合作用对石油烃及其组分降解效果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NaP1型沸石对柴油、机油和原油的吸附量均高于粉煤灰;吸附量与比表面积、介孔体积和介孔面积成正相关,与微孔体积、微孔比表面积无关,与平均粒径成负相关;在吸附过程中,介孔填充和外表面覆盖起主要作用。在处理陆地泄漏油品时,泄漏油品与粉煤灰或NaP1型沸石的合适质量比为0.75~1,并且油品密度越高,吸附量越大。石油污染土壤经过100 d修复后,添加降解菌X-3和吸附剂NaP1型沸石的实验组对总石油烃、饱和烃、芳香烃和非烃类物质降解率均高于其他组。Alpha多样性和高通量测序表明,与只添加降解菌相比,吸附剂的加入增强了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促进了土壤中石油烃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石油泄漏 粉煤灰基沸石 吸附剂 生物降解 联合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水基岩屑污染特征及其铺垫道路环境风险评估
2
作者 杨延梅 徐鸿飞 +3 位作者 侯蒙蒙 杨金忠 黄启飞 杨玉飞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87,共6页
为探究水基岩屑的污染特征及其路用时的环境风险,采集西北地区3个区域6个典型油气井场的水基岩屑样品,分析了水基岩屑特征污染物含量、浸出浓度和毒性,计算了特征污染物在土壤地下水作用下的稀释衰减系数,评估水基岩屑铺垫道路的环境风... 为探究水基岩屑的污染特征及其路用时的环境风险,采集西北地区3个区域6个典型油气井场的水基岩屑样品,分析了水基岩屑特征污染物含量、浸出浓度和毒性,计算了特征污染物在土壤地下水作用下的稀释衰减系数,评估水基岩屑铺垫道路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水基岩屑中的特征污染物为重金属和石油烃,其中Ba和石油烃的含量较高,均值分别为1996、1522 mg/kg;Cr的含量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的筛选值,超标率为97.72%;重金属Cr、Ni、Pb、Ba的浸出浓度超过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Ⅲ类水质限值,超标率分别为3.64%、1.82%、21.82%、14.55%;在水基岩屑铺垫道路场景下,由于土壤地下水的稀释衰减作用(稀释衰减系数为26),石油烃和重金属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岩屑 重金属 石油烃 污染特征 环境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基中间相沥青形成机理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于德志 闫昊辰 +1 位作者 查如俊 凌昊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3-584,共12页
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MALDI-TOF MS、偏光显微镜、XRD和四组分族组成等表征手段对3种石油基原料及其高温热缩聚中间相沥青(MP)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芳烃质量分数75%的芳烃抽出油(AEO)易形成中间相体积分数接近100%... 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MALDI-TOF MS、偏光显微镜、XRD和四组分族组成等表征手段对3种石油基原料及其高温热缩聚中间相沥青(MP)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芳烃质量分数75%的芳烃抽出油(AEO)易形成中间相体积分数接近100%、广域流线型织构的MP;脱固油浆(DSO)的胶质、沥青质含量低,芳核上烷基短链较多,形成的MP体积分数只有54%;重脱油(DHO)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达到571 Da,胶质质量分数为62.40%,也可制备体积分数接近100%的MP,但呈马赛克型中间相织构。通过分析MP的氢分布和平均分子结构参数以及反应的气体和液体组成分布,可以认为MP的制备过程为多环芳烃(PAH)的低聚和缩聚过程,PAH烷基侧链断裂生成自由基,随后自由基与PAH分子间低聚和缩聚形成MP,提出了PAH低聚反应生成MP的可能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相沥青 石油基 热缩聚 分子结构 广域流线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胶黏剂与航天煤油相容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于君 冯弦 +3 位作者 韩伟 杜宗罡 杨超 高利川 《火箭推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129,共8页
为满足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所用材料相容性要求,采用浸泡法对由3种胶黏剂(DW-1低温胶、DW-3低温胶、J-249胶)组成的铝合金2219/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黏接件和PMI/PMI黏接件分别与石油基、煤基航天煤油的相容性展开研究。通过将所得胶... 为满足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所用材料相容性要求,采用浸泡法对由3种胶黏剂(DW-1低温胶、DW-3低温胶、J-249胶)组成的铝合金2219/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黏接件和PMI/PMI黏接件分别与石油基、煤基航天煤油的相容性展开研究。通过将所得胶接件置于-60~50℃温度下的两种航天煤油中进行浸泡,并对浸泡后的胶黏件进行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表明:3种胶在经-60~50℃温度范围内的两种航天煤油浸泡处理后,仍可对胶接件进行有效胶接,且DW-1和DW-3胶在低温环境下的表现更优,高温环境会导致DW-1胶与合金2219胶接界面有一定程度的弱化,而J-249胶与煤基航天煤油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容性 胶黏剂 煤基航天煤油 石油基航天煤油 甲基丙烯酰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产化学品的绿色高效石油碱催化新技术 被引量:4
5
作者 吴青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201,共13页
近年来,碱催化技术和原油直接制化学品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报道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原油直接催化转化制化学品(DPC)碱催化技术,包括催化剂性能、工业试验效果、碱催化技术与分子筛酸催化技术的比较以及碱催化反... 近年来,碱催化技术和原油直接制化学品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报道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原油直接催化转化制化学品(DPC)碱催化技术,包括催化剂性能、工业试验效果、碱催化技术与分子筛酸催化技术的比较以及碱催化反应特点、反应机理等。DPC碱催化技术开发的关键是在发现可大幅减少焦炭和干气产率的催化新材料基础上,合成制备出高水热稳定性的介孔材料及具有高碱活性稳定性的碱催化剂,并开发出配套的反应-再生新工艺。处理劣质重油原料时,DPC技术比延迟焦化技术和催化裂化(FCC)技术更具优势,而与处理常压渣油或减压渣油的加氢处理工艺,即常压渣油加氢脱硫(ARDS)或减压渣油加氢脱硫(VRDS)技术相比,DPC技术也具有更多的优势。DPC技术在大幅降低干气和焦炭产率的同时,还能大幅提高化学品收率,是目前唯一适用于原油、蜡油、常压渣油、减压渣油、油砂沥青等各类原料的新技术。经初步证实,DPC碱催化技术遵循负碳离子反应机理,几乎不发生氢转移和芳烃缩合反应,但也表现出一定的裂解和异构化反应能力,是当前对用分子筛固体酸催化处理重油技术的颠覆性技术,可以取代延迟焦化、FCC、ARDS或VRDS工艺,为原油直接制化学品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支撑与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催化技术 石油加工 原油直接制化学品 绿色 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参数石油基和煤基火箭煤油射线法密度测量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沛奇 陈雪娇 +3 位作者 武博翔 蒋榕培 杨超 刘朝晖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22-2432,共11页
基于Beer-Lambert定律,采用γ射线吸收法,研制了高参数火箭煤油密度测量装置,对液态及超临界压力下火箭煤油的密度进行测量方法研究。测量温度范围293~673 K,压力范围0.3~30 MPa,密度测量结果的扩展相对不确定度为2.2%~3.2%(置信因子k=2... 基于Beer-Lambert定律,采用γ射线吸收法,研制了高参数火箭煤油密度测量装置,对液态及超临界压力下火箭煤油的密度进行测量方法研究。测量温度范围293~673 K,压力范围0.3~30 MPa,密度测量结果的扩展相对不确定度为2.2%~3.2%(置信因子k=2)。选取常压、温度293 K和压力5 MPa、温度673 K的环己烷分别作为高密度和低密度标准流体,抵消了温度变化对测量装置射线吸收率的影响。通过对环己烷和甲苯密度测量的校验,验证了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石油基和煤基火箭煤油的密度测量,并计算了石油基和煤基火箭煤油等压热膨胀系数。利用实验数据,拟合了宽广温度压力范围内两种火箭煤油密度的Tait函数关系式,密度实验数据与方程的平均绝对偏差为0.21%,最大绝对偏差为1.32%。测量结果表明:在所测量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煤基煤油与石油基煤油的密度值基本一致。所得密度实验测量数据为高参数火箭煤油物性及传热等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氢化合物 燃料 煤基煤油 石油基煤油 射线法 密度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ILDING OF THE PETROLEUM DRILLING FLUID ENGINEERING DESIGN EXPERT SYSTEM
7
作者 Guangping Zeng Yongxue Lin +1 位作者 Guohua Li Yulu W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1999年第1期38-41,共4页
The targets, importance, difficulties, strategies, general function frame and technology frame of Petroleum DrillingFluid Engineering Design Expert Ssytem(PDFEDES) were discussed.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d... The targets, importance, difficulties, strategies, general function frame and technology frame of Petroleum DrillingFluid Engineering Design Expert Ssytem(PDFEDES) were discussed.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domain and application cases of the PDFEDES are given. A good prospec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 in petroleum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is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oleum DRILLING FLUID KNOWLEDG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ata base(DB) KNOWLEDGE base(KB) model base(M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系针状焦原料、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牛聪敏 何文会 +1 位作者 邱丽美 徐广通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4-770,共7页
油系针状焦是以减压渣油或催化裂化油浆为原料生产的高端碳材料,但原料组成复杂导致针状焦品质参差不齐。综述了原料中芳香分、饱和分、胶质、沥青质四组分组成与结构差异及灰分对针状焦品质的影响,总结了多种物化表征方法获得的针状焦... 油系针状焦是以减压渣油或催化裂化油浆为原料生产的高端碳材料,但原料组成复杂导致针状焦品质参差不齐。综述了原料中芳香分、饱和分、胶质、沥青质四组分组成与结构差异及灰分对针状焦品质的影响,总结了多种物化表征方法获得的针状焦结构信息,并阐述了针状焦微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此外,讨论了针状焦预处理、延迟焦化和煅烧等环节对针状焦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通过调控生产工艺提升针状焦品质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系针状焦 原料组成 结构 性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产丙烯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9
作者 魏飞 汤效平 +1 位作者 周华群 Zeeshan Nawaz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79-986,共8页
对由石油路线和非石油路线增产丙烯技术所涉及到的工艺过程进行了综述,指出近期丙烯生产仍将以石油路线为主,非石油路线为辅。从反应机理、热力学分析可知,采用择形分子筛催化剂在较低反应温度(400~600℃)下的烃类裂解制丙烯工艺可得... 对由石油路线和非石油路线增产丙烯技术所涉及到的工艺过程进行了综述,指出近期丙烯生产仍将以石油路线为主,非石油路线为辅。从反应机理、热力学分析可知,采用择形分子筛催化剂在较低反应温度(400~600℃)下的烃类裂解制丙烯工艺可得到高的丙烯收率,是目前由石油路线增产丙烯的主要发展方向,特别是采用择形分子筛催化剂的多产丙烯流化催化裂化技术和低碳烯烃转化技术相耦合的工艺;而非石油路线中的甲醇/二甲醚转化制丙烯技术与低碳烯烃转化技术相耦合的工艺将是我国增产丙烯的另一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产丙烯 石油路线 非石油路线 催化裂化 低碳烯烃转化 甲醇转化制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基钻井液用纳米材料CQ-NZC的封堵性能评价 被引量:11
10
作者 罗米娜 艾加伟 +2 位作者 陈馥 陈俊斌 罗陶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95-1400,共6页
封堵性是油基钻井液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提高油基钻井液的封堵性有助于井壁稳定,促进快速安全钻井。本文通过使用砂芯漏斗来模拟页岩的微裂缝,建立了一种新的评价油基钻井液封堵性能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自制的纳米材料CQ-NZC在钻井液封... 封堵性是油基钻井液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提高油基钻井液的封堵性有助于井壁稳定,促进快速安全钻井。本文通过使用砂芯漏斗来模拟页岩的微裂缝,建立了一种新的评价油基钻井液封堵性能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自制的纳米材料CQ-NZC在钻井液封堵性及其与氧化沥青封堵剂的复合作用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CQ-NZC在与沥青类封堵剂复配使用时,能够更好地降低滤失量、提高封堵性能。通过微观形态分析发现,CQ-NZC与沥青类封堵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聚结,形成堵孔粒子,提升了钻井液体系的封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油基钻井液 纳米材料 乳液 封堵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天然沥青对基质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峰 傅珍 栾媛媛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1-177,共7页
为更好地将天然沥青应用于路面,通过在基质沥青中掺加不同剂量的四川天然沥青,对天然沥青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粘附性、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将四川天然沥青掺加基质沥青能够大大提高和改善基质沥青... 为更好地将天然沥青应用于路面,通过在基质沥青中掺加不同剂量的四川天然沥青,对天然沥青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粘附性、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将四川天然沥青掺加基质沥青能够大大提高和改善基质沥青的高温性、粘附性以及水稳定性,并且随着天然沥青剂量的逐渐增加,沥青由溶胶型沥青向溶—凝胶型沥青转化,其高温稳定性、粘附性及水稳定性逐渐增强。天然沥青对基质沥青的低温流变性则表现为双重性,低温延度有所下降,但当量脆点指标却得以改善,且其玻璃化温度相对于基质沥青有所升高。掺入天然沥青后改性沥青混合料在低温时的最大拉应变、抗弯拉强度和劲度模量均增加,表明低温抗裂性能总体上得以改善,但柔韧性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天然岩沥青 石油基质沥青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基与石油基航天煤油掺混理化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伟 杨超 +4 位作者 兰海平 于君 杜宗罡 朱成财 符全军 《火箭推进》 CAS 2019年第2期60-65,共6页
研究煤基航天煤油和石油基航天煤油不同比例掺混的理化性质变化规律。将煤基航天煤油按照0~100%的比例与石油基航天煤油掺混得到9个样品,对混合样品分别测定其密度、馏程、运动粘度、结晶点、闪点、实际胶质等核心指标,并研究掺混比例... 研究煤基航天煤油和石油基航天煤油不同比例掺混的理化性质变化规律。将煤基航天煤油按照0~100%的比例与石油基航天煤油掺混得到9个样品,对混合样品分别测定其密度、馏程、运动粘度、结晶点、闪点、实际胶质等核心指标,并研究掺混比例和指标点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混合油品对GJB 8087—2013《液体火箭发动机用煤油安全应用准则》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两种煤油可任意掺混,各种理化性能均满足使用要求,掺混后的煤油无激励源时不发生化学变化,且呈互溶状态,可长时间放置。两种煤油中链烷烃、环烷烃、芳烃均属于弱极性物质,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相互溶解性好,以任意比例掺混后,长时间放置也不会存在分层等现象。研究结果可为液氧煤油发动机试车及靶场加注时两种煤油能否掺混提供依据,对降低用户油品替换成本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航天煤油 石油基航天煤油 掺混 理化性能 互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沥青基中间相炭微球用作锂离子电池负电极时的充、放电性能与微观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洪河 张虎成 徐仲榆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0-65,共6页
将石油沥青基中间相炭微球 (P MCMB)进行热处理 ,采用XRD表征了经不同热处理温度 (HTTmax)处理过的P MCMB试样的微观结构 .运用恒电流充、放电法 ,粉末微电极循环伏安法 ,考察了HTTmax对P MCMB试样充放电性能的影响 ,讨论了试样电化学... 将石油沥青基中间相炭微球 (P MCMB)进行热处理 ,采用XRD表征了经不同热处理温度 (HTTmax)处理过的P MCMB试样的微观结构 .运用恒电流充、放电法 ,粉末微电极循环伏安法 ,考察了HTTmax对P MCMB试样充放电性能的影响 ,讨论了试样电化学性能与微观结构间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石油沥青基MCMB 充电性能 放电性能 微观机制 中间相炭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料组成对合成高碱值石油磺酸镁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丁丽芹 张景河 +1 位作者 何力 郑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46,共3页
在实验室考察了不同批次生产的石油磺酸铵原料的组成对合成高碱值石油磺酸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外谱图中,在3 200 cm-1处具有明显波峰的石油磺酸铵原料可合成出合格的超碱值石油磺酸镁。
关键词 原料 石油磺酸镁 润滑油 添加剂 清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石化润滑油基础油酸值不合格解决方案 被引量:3
15
作者 龙文宇 李晓鸥 +2 位作者 李东胜 刘宝柱 石岩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19-2223,共5页
用大庆尼罗混合减三线脱蜡油为原料,先后进行了工业装置理论塔板数标定、多级静态及中试规模的糠醛溶剂精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工业装置理论塔板数为2~3块。剂油体积比为6∶1的假二段实验与剂油体积比为3.2∶1的假四段实验精制油酸值... 用大庆尼罗混合减三线脱蜡油为原料,先后进行了工业装置理论塔板数标定、多级静态及中试规模的糠醛溶剂精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工业装置理论塔板数为2~3块。剂油体积比为6∶1的假二段实验与剂油体积比为3.2∶1的假四段实验精制油酸值均小于0.03mgKOH/g,收率分别为64.53%与75.33%。具有4块理论板数的中试装置在剂油体积比为2.81∶1条件下得到的精制油酸值为0.0246mgKOH/g,收率为78.01%。精制油产品质量能够满足HVI400SN润滑油基础油的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萃取 石油 塔器 润滑油基础油 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油乳剂对柑橘木虱定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振东 蒲占湑 +3 位作者 胡秀荣 陈国庆 吕佳 占红木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7-95,共9页
为评价矿物油乳剂(petroleum-based horticultural mineral oils,HMOs)对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Hemiptera:Liviidae)的防治效果,在封闭空间的柑橘苗上分别设计喷施清水及0.25%、0.5%、1%、2%4个体积分数的HMOs,调查柑橘木... 为评价矿物油乳剂(petroleum-based horticultural mineral oils,HMOs)对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Hemiptera:Liviidae)的防治效果,在封闭空间的柑橘苗上分别设计喷施清水及0.25%、0.5%、1%、2%4个体积分数的HMOs,调查柑橘木虱成虫在柑橘植株上的定殖率,以同样的药剂设计进行田间柑橘木虱若虫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喷施1次HMOs后移入柑橘木虱,1~2 d柑橘木虱在柑橘植株上的定殖显著(P<0.05)降低,在9 d内显著(P<0.05)降低柑橘木虱在柑橘叶片上的产卵量,但在后期失去控制效果;喷施2次HMOs持续控制柑橘木虱在柑橘苗上的定殖效果优于喷施1次HMOs;喷2次HMOs后移入柑橘木虱22 d,2%HMOs处理柑橘木虱定殖比为0.15。在喷施2次HMOs后移入柑橘木虱、在移入柑橘木虱前后喷施2次HMOs和移入柑橘木虱后喷施2次HMOs的方案中,以移入柑橘木虱后喷施2次HMOs的方案最佳。田间试验表明,喷施1%和2%HMOs后2~14 d对柑橘木虱若虫防效均保持在100%,0.5%HMOs处理的防效在87.15%~90.81%,而0.25%HMOs处理防效在25.81%~34.73%,0.5%~2%HMOs处理对柑橘木虱若虫均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在柑橘黄龙病发生区,柑橘木虱发生高峰期时,采用0.5%~1%HMOs 2次以上,隔1周喷施1次,可有效控制柑橘木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油乳剂 柑橘木虱 定殖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 被引量:12
17
作者 卢怀宝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5-78,133-134,共4页
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及时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变动情况 ,需要经常对其进行评价 .石油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属于多目标综合评价 ,根据系统性、可行性和可比性原则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 8个一级指标... 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及时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变动情况 ,需要经常对其进行评价 .石油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属于多目标综合评价 ,根据系统性、可行性和可比性原则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 8个一级指标和 2 8个二级指标构成 .由于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标准和指标值的确定具有模糊性 ,因此采用多目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其进行评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服务企业 核心竞争力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发展石油替代化学品技术 被引量:6
18
作者 古共伟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57,共7页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油价高企,发展石油替代化学品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包括甲醇制烯烃,一氧化碳制草酸酯和乙二醇,乙炔化学品,二氧化碳聚合物,生物质气化合成化工产品,发酵法生产丙酮、丁醇,乙醇衍生化工产品,甘油合成化工产品,糠...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油价高企,发展石油替代化学品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包括甲醇制烯烃,一氧化碳制草酸酯和乙二醇,乙炔化学品,二氧化碳聚合物,生物质气化合成化工产品,发酵法生产丙酮、丁醇,乙醇衍生化工产品,甘油合成化工产品,糠醛和羟甲基糠醛合成化工产品,淀粉合成化工产品等重要的石油替代化学品生产技术被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替代化学品 工艺技术 乙烯 丙烯 乙二醇 丙二醇 丁醇 二氧化碳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磺酸盐弱碱体系采出液分离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觅 吴迪 +1 位作者 李博 王鉴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6-129,共4页
跟踪石油磺酸盐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主段塞注入阶段,对采出液进行了系统研究,模拟了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对采出液油水分离特性的单一和协同影响。结果表明:碱与原油中的天然物质反应生成界面活性物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原... 跟踪石油磺酸盐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主段塞注入阶段,对采出液进行了系统研究,模拟了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对采出液油水分离特性的单一和协同影响。结果表明:碱与原油中的天然物质反应生成界面活性物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原油乳状液乳化强度增大,O/W型乳状液中的分散相油珠粒径显著下降,稳定性增强;在低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下,活性剂吸附到油水界面上顶替了部分原油中的天然表面活性物质及碱与原油反应生成的界面活性物质,插入到油水界面上胶质和沥青质聚集体之间,降低了胶质和沥青质聚集体之间的作用力,但加强了界面黏弹性,使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增强;聚合物使水相具有黏弹性,使得水滴难以破裂,导致原油乳状液中水滴尺寸增大,稳定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磺酸盐 弱碱三元复合驱 采出液 油水分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烃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 被引量:65
20
作者 曹云者 施烈焰 +1 位作者 李丽和 李发生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65-272,共8页
石油烃污染场地是我国最突出环境问题之一,目前该领域的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仍十分薄弱.论文较系统地分析了国际上石油烃污染场地环境管理方法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我国建立基于风险的石油烃污染场地环境管理... 石油烃污染场地是我国最突出环境问题之一,目前该领域的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仍十分薄弱.论文较系统地分析了国际上石油烃污染场地环境管理方法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我国建立基于风险的石油烃污染场地环境管理模式的对策建议,同时指出了问题最突出、形势最为紧迫的污染场地类型,即加油站和储油罐的渗漏问题.该类石油烃污染场地分布广,危害严重,需要高度重视这一方面的研究与环境管理.基于风险的石油烃污染场地环境管理中,污染场地的环境风险评价是核心内容.围绕这一中心问题,论文深入阐述了包括基于风险的场地分类方法、场地环境标准的制定、评价指标的选取以及模型方法的应用等内容,指出目前国际上对于石油烃污染场地管理的主流模式主要呈现4大特点:1)基于风险的场地管理取代了通用的、一刀切的环境质量标准;2)分层次的方法(Tiered Approach)得到广泛采用;3)指示污染物和石油馏分相结合的方法逐渐取代了基于总石油烃的评价方法;4)各种预测模型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 污染场地 环境风险评价 基于风险的环境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