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VS患者血液中ET和NO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胡学芳 张锡然 +2 位作者 杨德功 王培东 张国瑾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9-102,共4页
采用放射免疫法和硝酸还原酶法 ,分别对持续性植物状态 (PVS)患者血中内皮素 (ET)和一氧化氮(NO)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PVS患者血浆ET为 12 9.9± 6 1.92mg/mL ,显著高于对照组 72 .0± 2 1.73mg/mL(P<0 .0 0 5 ) ;PVS患... 采用放射免疫法和硝酸还原酶法 ,分别对持续性植物状态 (PVS)患者血中内皮素 (ET)和一氧化氮(NO)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PVS患者血浆ET为 12 9.9± 6 1.92mg/mL ,显著高于对照组 72 .0± 2 1.73mg/mL(P<0 .0 0 5 ) ;PVS患者血清NO为 130 .889± 91.834 μmol/L ,显著高于对照组 72 .336± 6 0 .2 12 μmol/L(P <0 .0 5 ) .说明PVS患者血中ET和NO的含量异常与PVS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可为PVS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s患者 血液 ET NO 含量变化 临床意义 持续性植物状态 内皮素 一氧化氮 中枢神经系统 植物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爬坡方向状态划分的MCMC风电功率序列建模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崔黎丽 周云海 +2 位作者 石基辰 高怡欣 燕良坤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120,共8页
由于电网弃风或者灵活性资源不足往往发生在风电大量发电时,故提高风电时间序列模型对大出力状态的建模-抽样精度,有助于后续的电网灵活性资源相关研究。在传统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CMC)法和持续与波动蒙特卡罗(PV-MC)法基础上,提出一... 由于电网弃风或者灵活性资源不足往往发生在风电大量发电时,故提高风电时间序列模型对大出力状态的建模-抽样精度,有助于后续的电网灵活性资源相关研究。在传统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CMC)法和持续与波动蒙特卡罗(PV-MC)法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爬坡方向状态划分的改进方法,以更准确地描述风电出力连续爬坡至大出力状态的过程。该方法以累积分布概率而不是以功率大小均匀划分状态区间,使各个状态区间的样本分布更均匀,提高了风电时间序列模型对大出力状态的建模-抽样精度。通过算例比较所提方法、MCMC法及PV-MC法生成风电功率序列与历史数据的分布特性和统计特性指标,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拟合度较好,且能够有效解决MCMC法和PV-MC法高出力、样本偏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电功率时间序列 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法 持续与波动蒙特卡洛(pv-MC)法 爬坡方向 状态划分 累积分布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植物状态及最小意识状态患者照顾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9
3
作者 张芳 吴月峰 +2 位作者 马兰 陈芳 冯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04-1107,共4页
目的调查持续植物状态及最小意识状态患者照顾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60例持续植物状态及最小意识状态患者的照顾者进行测评,记录照顾者性别、学历、与患者... 目的调查持续植物状态及最小意识状态患者照顾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60例持续植物状态及最小意识状态患者的照顾者进行测评,记录照顾者性别、学历、与患者的关系、照顾者家庭收入、患者家庭人口及患者年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照顾者55%存在焦虑障碍,48.4%存在抑郁障碍。照顾者为女性(OR>6.870,P<0.05)、患者家庭人口(OR<0.233,P<0.05)、患者年龄(OR<0.294,P<0.05)是影响照顾者焦虑、抑郁的独立因素。结论持续植物状态及最小意识状态患者的照顾者存在焦虑、抑郁,女性更易发生,患者家庭人口及患者年龄是影响焦虑、抑郁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植物状态 最小意识状态 照顾者 焦虑 抑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吴昆鹏 陈莹 +5 位作者 言彩红 黄治家 桂培根 吴正茂 张群峰 肖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8-562,共5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生存情况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6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入住的脑创伤及脑卒中的PVS患者196例,其中脑创伤108例,脑卒中8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生存情况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6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入住的脑创伤及脑卒中的PVS患者196例,其中脑创伤108例,脑卒中8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随访资料包括住院时间、营养方式、家庭经济情况、家庭照料情况、有无肺部感染、营养状况、生存状态等。分析患者的生存率,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VS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196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2.5个月,1年生存率为53.5%,2年生存率为20.0%。不同性别、疾病类型者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住院时间、有无胃造口、家庭经济情况、家庭照料情况、有无肺部感染、营养状况者预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无胃造口、家庭照料情况差、有肺部感染、营养状况差是PVS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P<0.05)。按照预后不良因素数量,将患者分为<2个预后不良因素者(n=109)和≥2个预后不良因素者(n=87),其中<2个预后不良因素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8.9个月,1年生存率为80.5%,2年生存率为30.0%;≥2个预后不良因素者中位生存时间为7.8个月,1年生存率为14.8%,2年生存率为0。两者1年、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2.781,P<0.001;χ~2=26.073,P<0.001)。结论约50.0%PVS患者在1年内死亡。高龄、无胃造口、家庭照料情况差、有肺部感染、营养状况差是PVS患者预后的独立不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植物人状态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植物状态猫血液中多巴胺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伍爱平 肖华 +1 位作者 徐如祥 徐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00-201,共2页
目的探讨PVS猫血液中多巴胺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运用硬膜外水囊法制作猫脑外伤后PVS模型,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PVS猫血液中多巴胺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PVS猫的血液中多巴胺含量(17.31±23.43)pg/ml较麻醉后多巴胺含量(95.34... 目的探讨PVS猫血液中多巴胺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运用硬膜外水囊法制作猫脑外伤后PVS模型,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PVS猫血液中多巴胺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PVS猫的血液中多巴胺含量(17.31±23.43)pg/ml较麻醉后多巴胺含量(95.34±20.36)pg/ml显著降低。结论多巴胺的减少可能是形成PVS猫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植物状态 血液 多巴胺 高效液相色谱仪 pvs 脑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注射促醒药物治疗持续植物状态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石艺华 康健 罗云娥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2期137-138,共2页
目的 观察经颈动脉注射促醒药物治疗持续植物状态的疗效。方法 33 例持续植物状态患者分为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8),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颈动脉注射促醒药物,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疗效( P <... 目的 观察经颈动脉注射促醒药物治疗持续植物状态的疗效。方法 33 例持续植物状态患者分为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8),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颈动脉注射促醒药物,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疗效( P <0.05),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颈动脉注射促醒药物对持续植物状态患者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持续植物状态 促醒药物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治疗儿童持续植物状态7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钱旭光 符文杰 +3 位作者 李诺 招文健 罗冠君 李素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7期685-686,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治疗儿童持续植物状态(PVS)的疗效。方法观察7例PVS患儿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效果。结果痊愈3例,好转3例,无效1例,治疗前后PV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病程少于3个月、影像学检查提示脑萎缩者效果较好。结论中西医...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治疗儿童持续植物状态(PVS)的疗效。方法观察7例PVS患儿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效果。结果痊愈3例,好转3例,无效1例,治疗前后PV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病程少于3个月、影像学检查提示脑萎缩者效果较好。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可有效改善PVS患儿病情,预后与促醒治疗开始的时间、脑损伤的病理改变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康复 持续植物状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磁共振与扩散张量成像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宁 刘文 +2 位作者 李慧国 罗欣 蔡宗尧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1期1442-1444,共3页
目的 探讨MRI及DTI对持续性植物状态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例符合持续性植物状态诊断标准患者的MRI及DTI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12例PVS常规MRI均显示两侧半球多发缺血缺氧病灶及脑室扩大 ,第三脑室宽度均大于 1.2mm ,另见 5... 目的 探讨MRI及DTI对持续性植物状态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例符合持续性植物状态诊断标准患者的MRI及DTI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12例PVS常规MRI均显示两侧半球多发缺血缺氧病灶及脑室扩大 ,第三脑室宽度均大于 1.2mm ,另见 5 8%脑干病灶 ,42 %丘脑病灶 ;DTI均可见放射冠胼胝体纤维束FA减低 ,11例可见一侧或双侧下纵束FA减低 ,形态消融。结论 常规MRI及DTI可为PVS的正确诊断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植物状态 磁共振 扩散张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持续植物状态的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田伟 王征美 孙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892-894,共3页
持续植物状态是一种特殊的意识障碍,目前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仍存在诸多困惑和争议。文章旨在根据我院中西医结合促醒持续植物状态的方法,从营养支持,药物治疗,高压氧,物理因子治疗,针灸,运动疗法等方面分析其在促醒植物状态中的作用。... 持续植物状态是一种特殊的意识障碍,目前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仍存在诸多困惑和争议。文章旨在根据我院中西医结合促醒持续植物状态的方法,从营养支持,药物治疗,高压氧,物理因子治疗,针灸,运动疗法等方面分析其在促醒植物状态中的作用。并分别从中西医探讨了促醒持续植物状态的机理,强调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持续植物状态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与康复 被引量:3
10
作者 洪军 王升旭 +3 位作者 马文龙 邓爱文 张建宏 蔡文智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与康复。方法对29例重型颅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Glatgow昏迷量表评分3-8分)进行中西医结合促醒治疗,醒后进行认知训练和语言治疗及精心护理。结果29例患者中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与康复。方法对29例重型颅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Glatgow昏迷量表评分3-8分)进行中西医结合促醒治疗,醒后进行认知训练和语言治疗及精心护理。结果29例患者中26例被促醒(89.7%),醒后能参加简单工作的5例(17.2%)、生活能基本自理的14例(48.3%)、需要他人协助生活的5例(17.2%)、生活完全依靠他人的2例(6.9%)、未醒3例 ( 10.3%)。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经过早期积极的中西医结合促醒治疗及醒后的认知训练和语言治疗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的康复。植物状态持续时间越长,促醒越困难,醒后留有残疾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植物状态 促醒 重度颅脑损伤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持续植物状态病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损害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健 周定标 郑文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96-998,共3页
目的 通过检测HLA DR在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的表达水平 ,了解脑外伤后持续植物状态 (PVS)病人的免疫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将实验组即PVS病人及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分离出来 ,然后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外周血单... 目的 通过检测HLA DR在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的表达水平 ,了解脑外伤后持续植物状态 (PVS)病人的免疫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将实验组即PVS病人及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分离出来 ,然后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受IFN r或LPS刺激后 ,其所表达的HLA DR的变化水平。结果 和正常对照组相比 ,脑外伤后PVS病人外周单核细胞表面HLA DR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0 1)。实验组及对照组的外周血单核细胞经IFN r或LPS共孵育刺激后 ,其HLA DR的表达水平皆有显著升高 (P <0 .0 1) ,但对脑外伤后PVS病人来说 ,其HLA DR的表达仍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植物状态 HLA-DR 免疫 脑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神经康复技术治疗持续植物状态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远标 向宪文 +4 位作者 刘伟 孙宝民 崔俊波 陈士宝 孙凤友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6期548-549,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西医神经康复技术治疗持续植物状态(PVS)的疗效。方法41例PV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推拿按摩及关节松动、电磁物理因子刺激、躯干肢体易化训练以及中西医神经营养药物治疗...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西医神经康复技术治疗持续植物状态(PVS)的疗效。方法41例PV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推拿按摩及关节松动、电磁物理因子刺激、躯干肢体易化训练以及中西医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神经营养、促醒药物及高压氧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1-3个月后,观察组痊愈或基本痊愈7例、显效8例、好转5例、无效1例,显效率71.4%,有效率95.2%;对照组痊愈或基本痊愈3例、显效5例、好转6例、无效6例,显效率40%,有效率70.0%,两组间显效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VS评分观察组提高(7.46±1.32)分,对照组提高(4.59±1.21)分,两组间差异有非常高度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针刺结合中西医神经康复技术可促进PVS患者苏醒,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中西医结合 神经康复技术 持续植物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电针为主持续植物状态综合促醒方案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俊峰 孙岚 +2 位作者 张春龙 汤涛 王征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970-973,977,共5页
本文介绍了电针为主持续植物状态的综合促醒方案,并附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成功促醒的案例以供临床工作者参考使用。该促醒方案的特点为:早期促醒,取穴主要以头面部对称部位同名穴为主,头部电针跨中线应用,使用调幅、变频,瞬间刺激和持续... 本文介绍了电针为主持续植物状态的综合促醒方案,并附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成功促醒的案例以供临床工作者参考使用。该促醒方案的特点为:早期促醒,取穴主要以头面部对称部位同名穴为主,头部电针跨中线应用,使用调幅、变频,瞬间刺激和持续刺激相结合的高强度刺激,同时配合中药、西药、运动疗法、感官刺激等中西医结合的综合康复方案。在促醒的同时强调早期康复介入的重要性,早期康复可以维持关节活动度,减少促醒后的功能障碍,在临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持续植物状态 促醒 早期康复 脑外伤 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 感官刺激 综合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宁自然死的适用主体和临床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秋 李大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601-1604,共4页
安宁自然死是针对末期患者而言,在患者本人或近亲属同意的情况下,对患者不施行心肺复苏术,只行安宁疗护,使患者随病程进展至死亡。本文对安宁自然死的适用主体和临床策略进行研究,建议我国安宁自然死制度的适用主体应参考我国台湾的末... 安宁自然死是针对末期患者而言,在患者本人或近亲属同意的情况下,对患者不施行心肺复苏术,只行安宁疗护,使患者随病程进展至死亡。本文对安宁自然死的适用主体和临床策略进行研究,建议我国安宁自然死制度的适用主体应参考我国台湾的末期疾病标准,而不是美国的末期状态标准,应将永久性植物人排除在外;不施行心肺复苏术不应包括放弃人工营养。这样可以避免安宁自然死安乐死化,进而避免重大伦理困境,使安宁自然死制度在我国临床上得到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自然死 末期患者 心肺复苏术 人工营养 持续植物人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脑脊液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检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燕舞 徐如祥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脑脊液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观察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集46例PVS患者与20例对照病人的脑脊液,检测谷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甘氨酸的含量。结果4种氨基酸在25min内...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脑脊液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观察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集46例PVS患者与20例对照病人的脑脊液,检测谷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甘氨酸的含量。结果4种氨基酸在25min内得以较好分离。PVS组4种递质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递质水平与PVS评分呈负相关,其中甘氨酸及丙氨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S患者脑脊液中氨基酸类递质与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持续性植物状态 脑脊液 氨基酸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到家庭连续护理干预对持续植物状态出院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茜 蒋利丹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2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对持续植物状态出院患者实施医院到家庭连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47例持续植物状态出院患者按照不同社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康复指导及电话随访,观察组建立一个微信群实施医院到家庭的持续... 目的探讨对持续植物状态出院患者实施医院到家庭连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47例持续植物状态出院患者按照不同社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康复指导及电话随访,观察组建立一个微信群实施医院到家庭的持续护理干预。干预1年后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再住院、急诊、门诊就诊次数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干预1年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住院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医院到家庭连续护理干预可降低持续植物状态出院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再住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植物状态 医院 家庭 连续护理 网络访视 并发症 再入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植物人”的伦理再反思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广根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年第6期17-17,112,共2页
永久性植物状态的植物人,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仍然是人,他们也应该享有一定的权利。高昂的照顾费用和难有良好结果的预期,是植物人关照过程中的最大障碍。社会应建立一整套包括家属和其他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植物人权益保障机制,发扬人... 永久性植物状态的植物人,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仍然是人,他们也应该享有一定的权利。高昂的照顾费用和难有良好结果的预期,是植物人关照过程中的最大障碍。社会应建立一整套包括家属和其他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植物人权益保障机制,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使植物人安详无痛苦地渡过人生最后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人 永久性植物状态 脑死亡 人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家属负性情绪及应对方式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卉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第6期30-30,93,共2页
采用问卷调查及面对面访谈形式,对68例颅脑损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反应调查。结果发现病人家属分别出现悲伤、抑郁、焦虑、忧虑等负性情绪。针对家属的不同心理反应,应积极聆听他们的叙述,帮助他们正视亲人持续性植物状... 采用问卷调查及面对面访谈形式,对68例颅脑损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反应调查。结果发现病人家属分别出现悲伤、抑郁、焦虑、忧虑等负性情绪。针对家属的不同心理反应,应积极聆听他们的叙述,帮助他们正视亲人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现实,关心他们当前的身体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社会支持度状况、对病情及预后的了解情况,心理反应等,与家属保持连续性沟通,给予患者家属更多的心理关怀,并做好家庭护理的指导等积极的应对措施,引导和帮助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家属适应面临的现实,教会他们照护病人的方法,提高其自信,使病人家属保持良好的心态。采用以上护理措施,90%以上的患者家属减轻了焦虑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持续性植物状态 患者家属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颅CT和MRI对重度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预后评估
19
作者 王树新 曹飞 +1 位作者 徐茂法 宋清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0期925-927,共3页
目的探讨头颅CT和MRI对评估重度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重度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资料和CT、MRI资料检查结果。结果患者年龄、性别、瞳孔异常改变以及哥拉斯格昏迷评分(GCS)等不影响重度颅脑损伤后持续性植... 目的探讨头颅CT和MRI对评估重度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重度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资料和CT、MRI资料检查结果。结果患者年龄、性别、瞳孔异常改变以及哥拉斯格昏迷评分(GCS)等不影响重度颅脑损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的发生(PVS)(P>0.05);不能通过颅脑损伤早期的CT表现预测患者是否发生PVS(P>0.05);MRI显示存在胼胝体、放射冠损伤以及脑干被盖部损伤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发生PVS的危险升高(P<0.05)。结论颅脑损伤早期的CT表现对PVS预测缺乏价值,而MRI显示存在胼胝体、放射冠损伤以及脑干被盖部损伤的颅脑损伤患者发生PVS的危险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迷 持续植物状态 核磁共振成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流气泡浴对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血压状况的影响
20
作者 梁亚利 陈显云 +1 位作者 周翼 董聪聪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41-843,共3页
目的观察涡流气泡浴时植物状态患者血压的改变。方法 5例植物状态患者行涡流气泡浴治疗,水温38℃治疗20min。记录患者入水时、入水后10 min和20 min收缩压和舒张压,连续4周。结果患者入水后20 min时,5例收缩压比入水时降低,但均>60 m... 目的观察涡流气泡浴时植物状态患者血压的改变。方法 5例植物状态患者行涡流气泡浴治疗,水温38℃治疗20min。记录患者入水时、入水后10 min和20 min收缩压和舒张压,连续4周。结果患者入水后20 min时,5例收缩压比入水时降低,但均>60 mmHg,未引起低血压的发生。治疗过程中,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保持在相对稳定的区域。结论涡流气泡浴不会诱发持续植物状态患者低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植物状态 涡流气泡浴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