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针刺注射无水乙醇法构建椎间盘退变大鼠模型的比较
1
作者 常青 林旭鑫 +1 位作者 尚利杰 赵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8-655,共8页
目的:比较针刺髓核、纤维环、终板注射无水乙醇所构建三种大鼠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模型的差异。方法:将45只6周龄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只,分别采用髓核注射(髓核注射组)、纤维环注射... 目的:比较针刺髓核、纤维环、终板注射无水乙醇所构建三种大鼠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模型的差异。方法:将45只6周龄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只,分别采用髓核注射(髓核注射组)、纤维环注射(纤维环注射组)以及终板注射(终板注射组)三种针刺注射无水乙醇法对大鼠Co6/7椎间盘构建IDD模型,在造模术后1、2、3、4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在三组各随机挑选3只大鼠进行X线透视检查,并测量计算大鼠Co6/7的椎间高度指数(disc height index,DHI),随后进行过量麻醉处死取下Co6/7椎间盘连同相邻椎体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退变情况并对退变程度进行组织学评分。结果:髓核注射组、纤维环注射组各有1只大鼠因麻醉意外死亡;终板注射组有2只大鼠因术后感染死亡。造模术后1、2、3、4周在各组剩余大鼠中每组选取3只,共36只大鼠纳入结果分析,剩余大鼠通过过量麻醉处死。各组造模后1周Co6/7 DHI均较造模前降低(髓核注射组0.117±0.002 vs 0.134±0.005;纤维环注射组0.126±0.005 vs 0.133±0.005;终板注射组0.127±0.002 vs 0.130±0.007,均P<0.05),且随着时间延长均逐渐降低。各组造模后,纤维环断裂,纤维排列逐渐紊乱,髓核基质、细胞逐渐丢失甚至全部消失,椎间盘逐渐坍塌,椎间隙逐渐狭窄。髓核注射组较另外两组退变速度更快,程度更高,造模4周后,髓核注射组DHI为0.090±0.008,低于纤维环注射组(0.106±0.007,P<0.05)及终板注射组(0.109±0.000,P<0.05);组织学评分髓核注射组为10.00±0.82分,高于纤维环注射组(9.00±1.41分,P<0.05)及终板注射组(8.75±0.96分,P<0.05)。结论:三种针刺注射无水乙醇法构建的三种IDD模型各有其特点,髓核注射法退变最快、程度最高,终板注射法退变最慢,但更符合自然退变过程,纤维环注射法介于两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针刺注射无水乙醇 大鼠 椎间高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乙醇消融量化治疗肝癌疗效评判与随访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龙 林礼务 +4 位作者 薛恩生 何以敉 高上达 林晓东 俞丽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19-122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乙醇消融量化治疗肝细胞癌疗效判断以及在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超声引导无水乙醇消融量化治疗肝癌54例,计54个肿瘤结节,分为A、B、C三组。A组于乙醇消融治疗结束时以及治疗后1个月复查,B组于治疗后12~14个...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乙醇消融量化治疗肝细胞癌疗效判断以及在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超声引导无水乙醇消融量化治疗肝癌54例,计54个肿瘤结节,分为A、B、C三组。A组于乙醇消融治疗结束时以及治疗后1个月复查,B组于治疗后12~14个月复查,C组于治疗24个月后复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技术观察肿瘤结节大小、内部回声、血流及造影改变,并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结果二维超声检查3组肝癌结节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缩小。A组肿瘤结节治疗结束时均为高回声,1个月后表现高回声或偏高回声者为52.4%(11/21),明显低于B、C两组表现为高回声或偏高回声的87.5%(14/16)、88.2%(15/17)(均P<0.05),而B、C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各组均未见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检查,A组结节在治疗结束时造影剂缺损区直径均超出原肿瘤,除A组3个肿瘤结节内见小片区域轻微增强外,余51个结节均未见增强。细针活检除A组3个结节内见残留肝癌细胞外,余均为纤维瘢痕组织及坏死组织。结论超声造影可较好评判肝癌乙醇消融量化治疗疗效,随访中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乙醇消融 肝细胞癌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弯曲穿刺针在CT引导下肝脏肿瘤乙醇消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左长京 王敏杰 +3 位作者 王培军 陈炜 郝强 张火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4-506,共3页
目的 :探讨可弯曲穿刺针在肝脏肿瘤乙醇注射消融 (PEI)中的使用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 :18个 <5 cm的肝脏恶性肿瘤应用可弯曲穿刺针行 PEI。对位置深或中心层面穿刺途径中有门脉、胆管阻挡常规穿刺针不易穿中的小病灶 ,首先将外套针... 目的 :探讨可弯曲穿刺针在肝脏肿瘤乙醇注射消融 (PEI)中的使用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 :18个 <5 cm的肝脏恶性肿瘤应用可弯曲穿刺针行 PEI。对位置深或中心层面穿刺途径中有门脉、胆管阻挡常规穿刺针不易穿中的小病灶 ,首先将外套针穿至病灶旁 ,再通过外套针将可弯曲细针的弯曲方向对准病灶并穿入病灶内 ,注入适量乙醇 ;对较大病灶通过改变弯针的方向在病灶内多点注射乙醇。结果 :18个肝脏肿瘤经≥ 2次 PEI,乙醇弥散区均覆盖全部病灶。 3个月后 CT多期扫描或增强MRI复查 ,≤ 3cm的肿瘤完全坏死 10个、大部坏死 2个 ,>3cm的肿瘤中完全坏死 4个 ,大部坏死 2个 ,部分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下降。 结论 :使用可弯曲穿刺针行肝脏肿瘤 PEI操作方便、效果良好 ,可作为常规穿刺针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弯曲穿刺针 CT引导 肝脏肿瘤 乙醇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手术方法治疗肾囊肿的对比研究(附106例报告)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志峰 徐祗顺 +1 位作者 史本康 陈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8期611-612,615,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小切口肾囊肿去顶术、经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3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探讨肾囊肿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4年11月3种方法治疗106例肾囊肿的临床资料,比较3种方法的手术时间、出血量... 目的比较经皮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小切口肾囊肿去顶术、经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3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探讨肾囊肿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4年11月3种方法治疗106例肾囊肿的临床资料,比较3种方法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治疗费用、治愈率等。结果穿刺组治疗费用(3261.8±779.2)元最少,治愈率(78.6%,22/28)最低,复发率(21.4%,6/28)最高;小切口组手术时间(44.1±5.7)min最短;腹腔镜组治疗费用(9050.9±1116.2)元最高;以上指标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小切口组和腹腔镜组治愈率均为100%,无复发病例,出血量和治愈率等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3种方法各有独特优势,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手术方法。直径〈7cm的单纯性薄壁肾囊肿,若患者一般情况或经济条件较差可选择穿刺硬化治疗;肾下极或肾中部背侧单纯性薄壁囊肿可首选小切口肾囊肿去顶术;其他肾囊肿特别是双肾多发囊肿、巨大囊肿及不能排除恶性者应首选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囊肿 经皮肾囊肿穿刺 小切口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对比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早期肝癌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林静 叶佳 +2 位作者 刘玮玮 吴茜 李光迪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08-1014,共7页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对比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早期肝癌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截止至2014年第7期)、PubMed、Web of Science、CNKI、VIP、万方数据库(截止至2014年7月).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Cochrane Handboo...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对比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早期肝癌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截止至2014年第7期)、PubMed、Web of Science、CNKI、VIP、万方数据库(截止至2014年7月).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 (5.1.0)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 084例患者,其中射频消融组545例,无水乙醇注射组539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与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早期肝癌相比,射频消融在总生存率(RR:1.14,95%CI:1.06~1.22,P=0.0003)、总复发率(RR:0.84,95%CI:0.71~0.99,P=0.03)显示出更多的优势,且不增加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RR:1.33,95%CI:0.73~2.42,P=0.35).结论 在早期肝癌的治疗中,与经皮无水乙醇注射相比,射频消融显示出更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无水乙醇注射 早期肝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无水乙醇+碘油注射联合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 被引量:9
6
作者 祝宝让 李静 +4 位作者 盖绿华 谢桥生 刘滢 周洁敏 杨武威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95-398,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无水乙醇(PEI)+碘油注射联合HIFU治疗"HIFU-难治型"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75例单发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治疗时间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PEI+碘油联合HIFU治疗,对照组采用HIFU治疗,将两组分为T... 目的评价经皮无水乙醇(PEI)+碘油注射联合HIFU治疗"HIFU-难治型"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75例单发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治疗时间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PEI+碘油联合HIFU治疗,对照组采用HIFU治疗,将两组分为T2WI高信号亚组、后壁亚组、T2WI高信号亚组+后壁亚组,分析"HIFU-难治型"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消融率、肌瘤1个月体积缩小率和单位体积治疗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及对照组T2WI高信号亚组消融率、单位体积治疗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及对照组后壁亚组消融率、肌瘤1个月体积缩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T2WI高信号+后壁亚组消融率、肌瘤1个月体积缩小率、单位体积治疗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4.21%(32/38)、70.27%(26/37;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T2WI高信号+后壁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14/14)、66.67%(6/9,P<0.05),但均为轻度。结论 PEI可提高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可作为治疗"HIFU-难治型"子宫肌瘤的一种辅助手段,但需注意并发症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 经皮无水乙醇注射 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小肝癌射频消融与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对比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智慧 罗葆明 +3 位作者 文艳玲 杨海云 欧冰 马健鸿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和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注射治疗(PEIT)治疗原发性小细胞肝癌(SHCC)患者的最佳适应证。方法对127例SHCC进行了RFA和PEIT,其中RFA组81例共97个病灶,PEIT组46例共59个病灶。比较患者RFA及PEIT 1、2、3、4、5年生存率和...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和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注射治疗(PEIT)治疗原发性小细胞肝癌(SHCC)患者的最佳适应证。方法对127例SHCC进行了RFA和PEIT,其中RFA组81例共97个病灶,PEIT组46例共59个病灶。比较患者RFA及PEIT 1、2、3、4、5年生存率和并发症,统计两组患者的医疗费用。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RFA组术后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91.3%、76.4%、62.8%、51.7%和44.4%;PEIT组病患者术后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78.0%、60.0%、47.8%、37.5%和33.3%;RFA组患者平均治疗费用明显高于PEIT组。结论对于SHCC,RFA疗效优于PEIT;对于位于肝包膜下、大血管分支旁、血供丰富的SHCC,以PEIT为宜;PEIT费用低廉,患者依从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射频消融 疗效 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对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李航 黎乐群 +3 位作者 万里凯 丁战玲 杨伟萍 李蔚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09-31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FDP-ALD)测定对经皮肝穿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术(PEI)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评价。方法:18例共24个肝癌肿瘤结节行PEI治疗,检测治疗后不同时点的血清FDP-ALD和甲胎蛋白(AFP)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血清FD... 目的:探讨血清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FDP-ALD)测定对经皮肝穿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术(PEI)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评价。方法:18例共24个肝癌肿瘤结节行PEI治疗,检测治疗后不同时点的血清FDP-ALD和甲胎蛋白(AFP)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血清FDP-ALD活性在第1次PEI术后达最高值,随后呈波浪状下降,第8次回到术前水平,提示血清FDP-ALD活性变化可反映肝癌组织的坏死程度。血清AFP浓度治疗后也呈下降趋势,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FDP-ALD活性测定可用于肝癌PEI的疗效评价,对AFP阴性的肝癌患者也有判断疗效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1 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 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结合B超无水酒精注射治疗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4
9
作者 黎乐群 李航 +1 位作者 曾健 林进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2-35,共4页
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E)结合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PEI),治疗23例不能手术切除,直径>3cm的原发性肝癌病人。TAE+PEI组疗效优于单纯TAE治疗组。TAE+PEI组1,2,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100%,84.0%和70.0%,而TAE组1,2,3... 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E)结合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PEI),治疗23例不能手术切除,直径>3cm的原发性肝癌病人。TAE+PEI组疗效优于单纯TAE治疗组。TAE+PEI组1,2,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100%,84.0%和70.0%,而TAE组1,2,3年累计生存率则为68.2%,42.9%和21.5%,两组间累计生存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TAE+PEI组治疗后手术标本和细针穿刺组织病理检查显示,大多数病人肿瘤组织完全坏死。提示TAE+PEI是不能手术切除的HCC较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动脉栓塞疗法 药物疗法 pei B超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无水乙醇量化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魏洪芬 林礼务 +2 位作者 薛恩生 林学英 俞丽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08-1911,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无水乙醇量化(PQEI)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临床诊断或病理证实的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94例,均接受超声引导下PQEI治疗。所有病例随访12~60个月,观察临床症状与体征,并结合相关检查结果,统计1~5...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无水乙醇量化(PQEI)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临床诊断或病理证实的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94例,均接受超声引导下PQEI治疗。所有病例随访12~60个月,观察临床症状与体征,并结合相关检查结果,统计1~5年生存率。结果 94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经PQEI治疗后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94.05%,83.08%,72.00%,56.25%和46.42%,中位生存期为46.1个月,直径≤3cm肝癌患者1、3、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直径>3cm的肝癌患者(P均<0.01),治疗后肿瘤平均直径从3.6cm降为2.7cm。结论超声引导下PQEI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老年人 超声检查 介入性 无水乙醇量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与射频消融和无水乙醇注入对大肝癌的疗效评价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孟庆雯 李勇 +6 位作者 胡宝山 邵培坚 占美晓 赵岩 黄建文 何旭 陆骊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46-649,共4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及无水乙醇注入术(PEI)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06年至2010年诊治的原发性大肝癌92例,其中15例行TACE联合RFA(Ⅰ组),29例行TACE联合PEI(Ⅱ组),21例行TACE、RFA...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及无水乙醇注入术(PEI)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06年至2010年诊治的原发性大肝癌92例,其中15例行TACE联合RFA(Ⅰ组),29例行TACE联合PEI(Ⅱ组),21例行TACE、RFA联合PEI(Ⅲ组),仅行TACE 27例(Ⅳ组)。分析比较4组的临床疗效及总生存时间(OS),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预后因素。结果 4组相比,肿瘤缩小及肿瘤坏死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P=0.026);Ⅰ、Ⅱ、Ⅲ和Ⅳ组OS分别为18、14、20和1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多因素结果分析显示,门脉癌栓及术前AFP值是影响总生存时间的预后因素(P=0.028,P=0.031)。结论 TACE、RFA联合PEI治疗大肝癌与TACE联合RFA/PEI或TACE相比,可明显提高肿瘤缩小、坏死率,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射频消融 经皮无水乙醇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融联合无水乙醇瘤体内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亮 王立刚 范卫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3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CT导向下微波消融治疗技术联合无水乙醇瘤体内注射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2005年l2月至2008年12月间,125例经TACE治疗后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进行PMCT,联合组在完成PMCT后... 【目的】探讨CT导向下微波消融治疗技术联合无水乙醇瘤体内注射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2005年l2月至2008年12月间,125例经TACE治疗后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进行PMCT,联合组在完成PMCT后立即对非保险区进行瘤体内无水乙醇注射术。【结果】肿瘤影像学评价,联合组69例,其中完全坏死62例,完全坏死率89.9%,高于对照组共56例,其中完全坏死42例,75.0%,经χ2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导向下PMCT技术联合无水乙醇瘤体内注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PM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微波消融 经皮酒精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组间协变量后射频消融术和经皮穿刺无水乙醇瘤内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素珍 孟维静 +1 位作者 安洪庆 王小礼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68-1072,共5页
目的:探讨平衡组间协变量后评价射频消融术(RFA)和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的疗效,阐明平衡组间协变量的意义。方法:选择HCC患者342例,其中接受RFA者(RFA组)189例,接受PEI者(PEI组)153例。采用倾向指数匹配卡... 目的:探讨平衡组间协变量后评价射频消融术(RFA)和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的疗效,阐明平衡组间协变量的意义。方法:选择HCC患者342例,其中接受RFA者(RFA组)189例,接受PEI者(PEI组)153例。采用倾向指数匹配卡钳法均衡组间的协变量,对匹配前后的数据进行生存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倾向指数匹配前,2组患者间协变量不均衡。COX回归分析,Child分级高、有肝癌家族史、HbsAg阳性、AFP水平升高、GT水平升高、肿瘤大和数量多是影响患者死亡率的危险因素(风险比>1,P<0.05);但是RFA组和PEI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倾向指数匹配之后,2组患者间协变量均衡;RFA组和PEI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81.37%和73.48%;2年生存率分别为46.64%和36.81%;3年生存率分别为21.53%和14.5%;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80和1.40年。Logrank检验,RFA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PEI组(P<0.05)。结论:倾向指数匹配法平衡组间协变量后RFA治疗HCC效果优于PEI法,平衡组间协变量可对HCC患者的治疗效果做出正确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经皮无水乙醇注射 倾向指数 匹配法 肝肿瘤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腹壁转移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红响 陈根生 +3 位作者 刘伟 陈洪波 张卫平 曾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2期722-724,共3页
目的探讨对原发性肝癌腹壁转移灶采用介入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8例原发性肝癌腹壁转移患者行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治疗,或经皮穿刺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术。结果7例患者行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获得技术成功,术后5例患者腹壁转移灶内碘... 目的探讨对原发性肝癌腹壁转移灶采用介入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8例原发性肝癌腹壁转移患者行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治疗,或经皮穿刺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术。结果7例患者行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获得技术成功,术后5例患者腹壁转移灶内碘油沉积良好;2例患者部分瘤灶内碘油沉积不满意,行分次瘤体内无水乙醇注射术;1例患者动脉插管未能找到供血动脉,单纯采用经皮穿刺瘤体内无水乙醇注射。所有患者瘤灶处腹壁疼痛缓解或消失,3例腹壁体表肿块隆起者,肿块变小,变软。7例AFP升高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下降。1例隆起肿块发生破溃、感染,其他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原发性肝癌腹壁转移灶采用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结合经皮穿刺瘤体内无水乙醇注射,对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疼痛,提高生存质量是可行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腹壁转移 介入治疗 瘤内无水乙醇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瘤体内无水乙醇注射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较大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玉海 王静 +2 位作者 王焕珍 高世海 王强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0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瘤体内无水乙醇注射(PEI)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较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较大肝癌(直径5-10 c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局部麻醉和静脉镇痛,对照组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RFA,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经皮瘤体内无水乙醇注射(PEI)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较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较大肝癌(直径5-10 c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局部麻醉和静脉镇痛,对照组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RFA,观察组患者行PEI联合RFA。统计两组患者肿瘤坏死率,复发率和治疗6、12、18、24个月后的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完全坏死41例(77.36%),部分坏死12例(22.64%),对照组患者肿瘤完全坏死39例(73.58%),部分坏死14例(26.4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9.43%,对照组为13.21%,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6、12、18、24个月后的存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有包膜的瘤灶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瘤体内PEI联合RFA治疗较大肝癌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存活率,降低复发率,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较大肝癌 经皮瘤体内无水乙醇注射 射频消融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射频联合局部注射消融治疗肝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彦 李晓鸥 +6 位作者 周立艳 吉敏 刘子沛 董满库 王平 张宏文 李成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412-414,共3页
目的:评价经皮射频消融(PRFA)联合无水酒精及热顺铂局部注射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1年2月至2004年9月采用B超引导下PRFA联合无水酒精及热顺铂局部注射治疗肝癌76例109个病灶,原发性肝癌40例,转移性肝癌36例。肿瘤直径1.5... 目的:评价经皮射频消融(PRFA)联合无水酒精及热顺铂局部注射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1年2月至2004年9月采用B超引导下PRFA联合无水酒精及热顺铂局部注射治疗肝癌76例109个病灶,原发性肝癌40例,转移性肝癌36例。肿瘤直径1.5~15.0cm,应用RF-2000和10电极LeVeen射频针。对1~2cm的小肿瘤选择Chiba针进行局部注射消融,而对>3cm者应用Quadra-Fuse多位穿刺注射针。结果:PRFA及局部注射消融治疗经过均顺利,并发症4例(5.3%),无相关死亡。随访率96.1%,随访期12~43个月,缓解率(CR+PR)为94.7%。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6.1%、75.4%和42.9%。结论:PRFA联合局部注射消融是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的有效微创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导管消融术 经皮无水酒精注射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栓塞加局部无水酒精注射治疗肝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坚 王立 +1 位作者 叶红军 李伏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1-162,共2页
为研究肝动脉栓塞 (TAE)加经皮穿刺局部无水酒精注射 (PEIT)联合治疗进展期原发性肝癌患者 2 6例 ,TAE术后一周进行两次PEIT术 ,治疗结束后一周CT检查见肿瘤密度明显减低 ,均有大小不等局限性液化改变 ,但是肿瘤大小未见明显变化 ;本组 ... 为研究肝动脉栓塞 (TAE)加经皮穿刺局部无水酒精注射 (PEIT)联合治疗进展期原发性肝癌患者 2 6例 ,TAE术后一周进行两次PEIT术 ,治疗结束后一周CT检查见肿瘤密度明显减低 ,均有大小不等局限性液化改变 ,但是肿瘤大小未见明显变化 ;本组 2 6例患者经TAE +PEIT联合治疗后平均生存期为 15 4± 5 8月 ,其中有 3例进行“二步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疗效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栓塞术 经皮穿刺局部无水酒精注射术 TAE pe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评价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兔软组织VX2肿瘤疗效 被引量:1
18
作者 兰为顺 胡道予 +5 位作者 李震 李维 王梓 胡杉 胡遥 朴明哲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8期825-828,共4页
目的: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评价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兔软组织VX2肿瘤的疗效。方法:选取15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实验对象,在其右侧大腿内侧注射VX2肿瘤组织悬浮液约0.1ml,制备成荷瘤兔,于肿瘤组织接种后第14天行常规... 目的: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评价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兔软组织VX2肿瘤的疗效。方法:选取15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实验对象,在其右侧大腿内侧注射VX2肿瘤组织悬浮液约0.1ml,制备成荷瘤兔,于肿瘤组织接种后第14天行常规磁共振扫描及多b值(300、500、700、900s/mm2)DWI扫描,扫描后第2天在磁共振导引及监视下行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分别于PEI治疗后第1、7、10天行磁共振扫描。观察PEI治疗前、后肿瘤信号特点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肿瘤实质、正常肌肉组织、坏死组织的ADC值以及治疗前后肿瘤实质的ADC值。结果:PEI治疗前肿瘤组织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DWI上呈高信号。相同b值下ADC(肿瘤实质)<ADC(正常肌肉组织)<ADC(坏死组织)(P<0.05);而随着b值的增大,各组织的ADC值减小。PEI治疗后肿瘤组织DWI仍呈高信号,但较PEI治疗前低。PEI治疗后第1、7、10天肿瘤实质的ADC值均较术前增高(P值均<0.05),且治疗后10天的ADC值较治疗后1天的ADC值高(P<0.05)。结论: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兔软组织VX2肿瘤具有一定的疗效,治疗后早期肿瘤实质的ADC值即出现变化。DWI可以用来评价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兔软组织VX2肿瘤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软组织肿瘤 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水乙醇瘤内注射治疗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利民 徐智章 +1 位作者 王文平 丁红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7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PEIT)疗效的影响因素,完善治疗技术。方法:1990~1995年,238例肝癌在超声引导下行瘤内无水乙醇行多点注射,包括肿瘤中央、周边及紧贴包膜外,至整个肿瘤均匀增强,每次注...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PEIT)疗效的影响因素,完善治疗技术。方法:1990~1995年,238例肝癌在超声引导下行瘤内无水乙醇行多点注射,包括肿瘤中央、周边及紧贴包膜外,至整个肿瘤均匀增强,每次注射1~20ml,每周注射1~2次。结果:(1)无水乙醇注射即时,局部回声明显增强,稍后增强回声消退,消退速度与治疗次数有关。紧贴肿瘤包膜外注射时,回声呈环状增强。穿刺针穿入肿瘤的供应血管和引流血管时,局部回声改变不同。原肿瘤区的复发病灶,再次PEIT治疗时,乙醇常扩散困难;(2)病理显示癌细胞大部坏死,呈梯度改变,中央明显,外周坏死、变性相间。残留癌细胞周边多见,尤以大血管周围多见;(3)8例肿瘤原位复发快速增殖。结论:了解影响PEIT疗效因素,使用完善的治疗技术,定期随访,可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乙醇 瘤内注射治疗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超声引导经皮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囊性甲状腺腺瘤 被引量:7
20
作者 卓俊骅 章建全 +1 位作者 刘新华 赵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87-889,共3页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无水乙醇 (PEI)治疗囊性甲状腺腺瘤的技术改良、疗效、安全性及不良作用。 方法 :高频超声引导下 PEI治疗 5 7例单侧、单发性囊性甲状腺腺瘤。男 34例 ,女 2 3例 ,年龄 2 9~ 6 2岁 ,中位年龄 4 7岁。甲状...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无水乙醇 (PEI)治疗囊性甲状腺腺瘤的技术改良、疗效、安全性及不良作用。 方法 :高频超声引导下 PEI治疗 5 7例单侧、单发性囊性甲状腺腺瘤。男 34例 ,女 2 3例 ,年龄 2 9~ 6 2岁 ,中位年龄 4 7岁。甲状腺腺瘤平均最大直径 (37.5 5± 5 .6 4 ) mm (17~ 5 9m m )。囊性腺瘤内含部分实性组织者 12例 ,病灶完全囊性者 4 5例。 结果 :经过3~ 30个月 (平均 2 5 .5个月 )的随访 ,38例 (6 6 .7% )疗效显著 ,腺瘤均为完全囊性 ;11例 (19.3% )有效 ;5例 (9.8% )需要第 2次穿刺治疗 ,均为实性组织相对较多者 ;5 .3%转行外科手术 ,囊液呈胶冻样。 2 1例术中出现局部短暂性疼痛 ,15例治疗 4 8h内发热 ,3例出现短暂性声音嘶哑。没有严重出血病例。 T3、T4 、TSH无明显变化。 结论 :超声引导下 PEI是囊性甲状腺腺瘤有效、安全、简单的治疗方法。治疗前根据超声图像选择合适病例可以减少操作失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甲状腺腺瘤 超声引导 经皮注射 无水乙醇 治疗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